艋舺2010

HD

主演:赵又廷,阮经天,凤小岳,黄镫辉,陈汉典,柯佳嬿,马如龙,蔡昌宪,钮承泽,席曼宁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闽南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艋舺2010 剧照 NO.1艋舺2010 剧照 NO.2艋舺2010 剧照 NO.3艋舺2010 剧照 NO.4艋舺2010 剧照 NO.5艋舺2010 剧照 NO.6艋舺2010 剧照 NO.13艋舺2010 剧照 NO.14艋舺2010 剧照 NO.15艋舺2010 剧照 NO.16艋舺2010 剧照 NO.17艋舺2010 剧照 NO.18艋舺2010 剧照 NO.19艋舺201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艋舺2010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蚊子(赵又廷 饰)17岁那年搬到艋舺,因为一根鸡腿踏入了黑道,认识了和尚(阮经天 饰)、志龙、阿伯还有白猴四个好兄弟,五人结为太子帮。太子帮秉持只识意气,不问意义的精神,凭借志龙的父亲Geta(马如龙 饰)的黑道地位在学校呼风唤雨。踏入黑道就意味着要经历腥风血雨,然而和尚作为众人的守护神总能帮他们化解危机。艋舺传统的黑道秩序遭受着现代文明的威胁,外省人灰狼(钮承泽 饰)要求和艋舺的老大们合作遭到拒绝。此时,和尚由于得知父辈们之间的事情对Geta心怀不满,加之文谦的怂恿而卷入一场阴谋。艋舺局势暗潮汹涌、杀机四伏,五兄弟在黑道与友情的决择中,演绎了一段关于青春的悲情故事。  导演钮承泽称《艋舺》是“生猛又华丽的青春动作片”。本片于2010年春节档在台湾上映,首周票房达6000万新台币,刷新了台湾本土电影的首周票房纪录。斗破苍穹 第三季朗读者 第二季B-PROJECT空前绝后满天飞2瞒天过海飞飞飞生死缉毒海洋间谍鬼马智多星出戏新小子难缠神圣的使命真实身份爱尔兰黑帮不遗余力哭泣的艺术201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剧场越南恐怖故事欢乐颂 第四季探秘太阳系恶魔崛起前的信号同胞吸血鬼检察官房间2003莫斯科保卫战燃烧的石头校园腥复仇超粘人朋友姥爷的抗战731部队的真相:精英“医者”与人体试验东向大海眼神阳光的男孩美哉琉璃:巧匠大比拼第一季守望相思树假如没有你博斯:传承第一季坂本龙马,他的太太和她的情人超级市民巴依尔的春节漩涡:主权的曙光打算一直单身吗?耍宝警探德里罪案第一季飞越谜情折翼蝴蝶翻转的玻璃杯

 长篇影评

 1 ) 你们看过艋舺么?

电影到二十多分钟,太子帮五人结拜完毕,他们抽起了烟,在小屋里休息。蚊子问其他人,你们看过樱花吗?众人陷入沉默,音乐渐起,一直到后来的掌心捧酒,也就是在这个时刻,《艋舺》真正变得抒情起来,流畅前半段开始散发独特的魅力气息,阿伯说的“虾米碗糕”和“度烂欸”还勾起了少年时嬉戏打闹的心头痒。由于父亲话题的突然介入,这个电影突然有了值得称道的地方,通俗点说就是开始变得厚重有感觉。影片到后面还回应了樱花与血的话题,短暂易逝的青春和血淋淋的现实交织在了一起。《艋舺》在细节上面环环相扣,算是做足了文章,比如让林秀玲和钮承泽配对搭档、整出一对混血母子。钮承泽很聪明地实现了自己的想法,献给好友更是一笔不小加分。年轻时候谁没有傻逼糊涂看错过,他所怀念的更多是踏入成人世界后的回不了头。

在很多人看来,《艋舺》就一青春偶像动作片,黑帮恩怨无非是下酒的佐料。然而钮承泽是添加了什么东西才让《艋舺》真正入味,引人称赞?太子帮的友情说教其实谁都懂,钮承泽颇费心力让蚊子声嘶力竭地背念出来,偶像剧的遗留通病实在祸害不浅,然而不这么给台词和特写,制造下卖腐与断背齐飞,这电影能迎合商业取向么?动作很利索、音乐有文艺范、怀旧场景很有感觉,这些都是表面现象,问题还要从父亲说起。太子帮不自觉地重复了上一辈人的悲剧,大仔为了上位,断人手臂仿佛是家常便饭。艋舺的古老规则和传统秩序允许他们这么做,其他人自觉接受并服从。这固然是有向现实低头认命的意思,更多还是来自祖辈相传的影响,不碰枪也不想走到外面。但是这些心气甚高的年轻人尚不知道,他们恣意狂欢,释放青春的激情能量,而一根筋的蚊子和背叛的和尚恰好是这代人应对难关所作出的两种选择。好一个父亲的所在,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往深里去是台湾本土族群的命运,往外面说只是成长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好比爱情片里最不值钱的誓言承诺,手足相残本是个帮派片的老话题,拍都拍滥了,卧底能卧上好几年。只有用情非得已的砍杀才能诠释内心冲击的猛烈,哭鼻子又扶不起的志龙在背后劈了好朋友一刀,有人数了,一共十二刀。近乎失控的次数摧毁了前面的一切所有,更让浪漫中止后的膨胀郁结顺利爆发。我知道,你是我最好的好朋友,但是我不得不杀了你。【新京报】

 2 ) 一首悼念青春的輓歌

原本先看完《孔子》應該要先寫,但是看完《艋舺》後讓我一直止不住想寫這部片的衝動,也因此我就寫了這篇。


電影開場很有趣,主角「蚊子」周以文,是個時常被欺侮的轉學生,會踏入黑道的原因是因為一隻雞腿。從來沒想過要作兄弟的他,突然成為「太子幫」的ㄧ員。就這樣在艋舺角頭老大兒子志龍以及他的好友「和尚」的帶領下,見識了到以往不曾見過的光景。


故事發生在台灣70年代,那時尚未沒落的艋舺,靠近最熱鬧的西門町與台北火車站只有咫尺的距離。寶斗里的公娼寮,繁榮的華西街、還有青草巷以及龍山寺。金錢與女人匯集在這個區域,也因此這裡角頭林立、龍盤虎踞,一個萬華就有七十幾個角頭,每個角頭都想在這個地區稱王,如同一個黑道的戰國時代。電影設置在這樣時光背景中,可是導演並沒有把這部片塑造成《教父》那樣充滿史詩風格的黑幫家族史,也沒有像是香港古惑仔系列,總用一種公式化的情節,如同廉價的港漫。反而像是ㄧ部黑道版的《九降風》或是長大變壞的《囧男孩》,追尋的依舊是成長的歷程,看似轟轟烈烈的風光歲月,猛然回首時卻發現ㄧ切早已是曲青春輓歌。


那是還有聯考的年代,我讀的國中位於明星學校旁邊。當時學校草創不久,很多上不了明星學校,或是品格不好的學生聚集於此。記得小時候個性好強,再加上顯眼的體格,這讓我剛入學就常常被找麻煩。所以當我看到影片中男主角被人追著跑的場景,勾起我對當年求學的不願想起的回憶。那時剛好班上有個朋友是地方混混好朋友,一次不打不相識後就把我介紹給那個小混混。只記得某節下課跟在他旁邊繞了學校一圈,那天起再也沒有人會找我麻煩。那種別人看到你都會閃一邊的感覺,還有一群人聚在一起抽菸、翹課,不只讓我有種威風的感覺,也有一種「歸屬感」。


於是因為這種「歸屬感」,GETA大(馬如龍飾)堅守著傳統,志龍(鳳小岳飾)尊崇著他的父親,和尚(阮經天飾)力挺志龍。而蚊子與太子幫之間的關係,其實那都是對於某些東西或是人的歸屬。對於幫派那些紛紛擾擾,主角蚊子並沒有太大的興趣,他常問著「打打殺殺有什麼意義?」,對於黑道即便是踏進來他也是對其不甚了解。「意義是啥小,拎北只知道義氣」,對他重要的只是歸屬感,他想這種感覺就叫作義氣吧!加上傳統幫派大家庭的風格,這讓從小沒有父親的他特別感動,對他來說「他混的不是幫派,是義氣、是友情」其實也包含了「親情」。電影藉由一個對於這世界懵懵懂懂的他為主軸,去切入當年地區風華年代的光影,除了故事的情節外,也讓這被都市發展給遺忘的角落,重溫當年時代舞台的機會。


  劇情前半段常以搞笑的手法去描述幫派中形形色色跟主角的所見所聞,像是黑幫老大GETA戴浴帽炒菜、買魷魚羹差點被打的成年禮,或者是如同廟會的黑幫大火拼。ㄧ些我們對於黑幫的印象,在導演的處理下像是一段又一段有趣的故事。片中我們看到幫派份子威風凜凜、唯我獨尊的氣勢;那種人見人敬、阿諛逢迎的風光,將幫派份子的世界粉飾為一種消遙快活的生活。那種歡樂又愉快的橋段一段接著一段,雖然跟著大家開開心心的笑著,但是不免讓我狐疑,導演不會打算用喜劇、戲謔的方式來呈現這部黑幫影片吧?但是有鑒於豆導前部作品在結尾來記回馬槍,當觀眾沉溺片中歡喜如同ㄧ部快樂青春電影時,片中的氛圍卻悄悄的開始轉變。


劇中在王識賢飾演的文謙入場開始後峰迴路轉,就像是《九降風》的那場車禍,又或者是《囧男孩》的那場卡達天王的爭執吧。當我們還沉溺於青春的餘溫之中,誰知道青春他早已經悄悄的離開了,到最後才發現「我們一起走進大人的世界,並且ㄧ去不回」。戲中前、後段涇渭分明,我很偏愛後半段的情節,並非是單純雄性對打打殺殺情節總有鍾愛,而是片中角色的掙扎在後半段明顯又深刻,也特別感動人心。雖然故事是以趙又廷飾演蚊子的角度為觀點,但是劇情卻在阮經天飾演的和尚這角色上發酵。原本前半段開心的情緒,在劇情的鋪陳下,頓時成為一種對立的衝突,讓我整個瞬間情緒被牽動起來。而且末段你會發現,男人心中的掙扎其實也是很細膩的,「義氣」這兩個字在這部電影不是那麼死板,或是那麼教條式的規範。藉著一件又ㄧ件事情發生,讓這部片以很多角度去詮釋義氣的面相,這也幫這部片畫做了一個漂亮結尾。尤其是兩個男主角最後的對手戲,讓我不禁想起前段蚊子與小凝(柯佳嬿飾)第一次見面時他問她說:「妳為什麼要當妓女?」她反問蚊子「那你為什麼要作兄弟?」,原來到底兄弟和妓女都是一個身不由己。


「我一直以為我是風,等到遍體鱗傷後才知道,其實我們都只是草」,灰狼最後跟蚊子說的這句道出黑幫份子的無奈,這也道出他一直思考打打殺殺的意義。只可惜那時候已經太晚。結局處理的讓人很有感觸,電影戳破了這美夢。出來混,遲早還是要還,不管怎樣,到最後也只是ㄧ根草,只能隨風擺布。如同《一個好爸爸》中古天樂說的,「十個古惑仔,九個衰到底」,也勸人歹路勿行。而電影著墨最多其實還是男人跟男人間的「友情」,還是這種東西夠熱血,讓我看完這部電影一直感動著我。至於結局是什麼,這裡就不多說,讓大家進到電影院自己去觀賞,值得進電影院看的電影,推薦給大家。

 3 ) 美少年的兄弟命 俊和尚的断背情

艋舺里的青春是一种美丽的武器,一把玻璃做的剑。
铮亮、挺拔、尖锐,透明、生硬、脆弱。
它在空中飞舞时划出雪白的锋芒,但终于如水银般散落一地无从拾起,如同少年受伤破碎的心。

17岁那年,我因为一只鸡腿,进入了黑社会,蚊子说。
我不觉得。
我觉得他是因为和尚坐在校园的墙头的时候,那只伸向他的手,和那嘴角扬起的无敌的笑容。

生命中有些时刻是如此的充满宿命感,一定格,就成为一个神圣的仪式。

这个片段让我想起色戒里,站在学校剧场里的王佳芝,听到楼上一声“王佳芝!”,她仰头望向那声呼唤,也迎向无可逆转的命运。

其实我不太相信蚊子这个角色,他太好了,做不了坏事。从头到尾他只不过打了几下欺负过自己的小混混。而他对待妓女小凝的那份温柔和纯情,恐怕连一般的好孩子都做不到。

其他几个少年都是陪衬,只有和尚,光彩夺目。
他有刀锋一样的凶狠眼神,也有春风一样的迷人笑容;他有死不低头的倔强,也有深不见底的深情;他有运筹帷幄的聪慧和远见,也有只为爱你的愚笨和单纯。

他可以迷倒所有的女人,可他爱的,偏偏是个永远不会爱上自己的男人。
原来这就是高僧口中的“兄弟命”!

我觉得,这是史上最man的gay。

这个和尚让我想起另外一个和尚:天资聪颖、英勇无敌、赤胆忠心、敢斗天战地,却甘心败在另一个男人手里。不是因为那个人比他更优秀,而是因为他认定了他。

对了,那是悟空和尚。

写到这里,不禁一身冷汗:难道悟空他...?
也罢,就让女人们绝望而死吧。美少年gay了,美猴王还会远吗?







 4 ) 《艋舺》诉说的不是青春,是记忆

  好的电影鼻子都会感到很愉悦。《艋舺》在柏林电影节上载誉而归也是意料之中,毕竟好的电影,一眼就能看出来。除了实力派,我们还将在国内遭到恶评的影片也一道送过去,毕竟恶心外国人也是一种爱国的表现。

 

      影片在配乐方面很出彩,在寂静的山林的黎明,蝈蝈清脆的叫声,和尚裸背抽着烟,音乐很舒缓,像水中轻轻荡起的涟漪;总之,音乐和故事情节衔接的很贴切。

 

      影片中人物性格塑造很完整,基本上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办什么样的事,没有让观众觉得“驴唇不对马嘴”的事件发生。白猴很义气,所以大仔死后二话不说上门寻仇的就是他;黄万伯玩女人,不讲原则,还很熊,混社会的居然杀猪都不敢,所以见事不好最先开溜的会是他,在河水边嬉戏时宣称自己在水里尿尿了的也是他,究竟尿没尿不知道,但他就是能想出孙子的点子来,最是圆滑;和尚很聪明,打小就知道通过手段达到目的,很会做人,所以“识时务者为俊杰”,叛变的会是他,即便同大佬没有仇怨,他也会叛变,不为别的,性格使然;蚊子从小没有父爱,对父爱有种天生的依赖,李志龙的老爸大佬让他一起唱歌时他一定觉得很温暖,他甚至愿意为大佬披麻挂孝;而李志龙身上有富二代的特点,平时很狂妄,事情真正落在自己头上却很怂,软弱到哭鼻涕。所以看似五个人形影不离,钻一个被窝,穿一条裤子,但是由于性格各不相同,在冥冥中也就注定了以后各自不同的归途。看来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不虚。

 

       蚊子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他天生的同情弱者,虽然也砍砍杀杀,但这确实是蚊子骨子里的东西,他同妓女小凝的关系就很能说明问题,两人没有床戏,没有表现冲动的爱欲,导演对于这一段感情处理的很干净,在嘈杂甚至肮脏的社会,这样纯洁的感情更显难能可贵,更何况又是同一个妓女。

 

      蚊子在感情上接受不了大仔就这么死在自己的怀里的现实,他歇斯底里的喊出我永远不能忘记大仔死在我怀里。但喊出的不是义气,而是幼稚,对于灰狼来讲,义气恐怕只活在自己年轻的记忆里,那太久远了,江湖上待的久了,义气早已舍弃,再难寻觅。老江湖了,越来越懂得识时务者才是俊杰,谁都做不了风,只能是草,随风倒的草。

 

      劝人向善的电影一般不会违背道义,所以结局也大都是道义获胜。站在发展的角度,艋胛传统的社会关系已经没落,自然而然受到新的或外来势力的冲击,无视枪,不认同枪的威力是不对的。但是从道义上讲,枪不讲道义,所以开枪人必死。

 

      时代的发展催生了艋胛的改变,道义战胜了所以这部影片它还是有自己的立场的。

 

      血战爆发了,又结束了,恩怨了断了,一切尘归尘、土归土,就像水中溅起的浪花,归于平静才是最终的状态,艋胛的生活在这之前、在这之后都会按照原有的惯性继续下去,生活是什么也阻挡不住的,打麻将的还会打麻将,吃斋念佛的继续吃斋念佛,对于某些人,发生的一切可能是生命中永难泯灭的记忆,而对于其他人,顶多也就是时下关注的新闻事件罢了。

 

      在艋胛,普通家庭对于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子女是多半是无奈的,客观的讲是妥协的,教育方面,子女能高中毕业就阿弥陀佛了,当蚊子的妈妈收到蚊子所在学校派发的劝退通知书时,就表露出她的无奈,而且能高中毕业恐怕在当地已算很不错了,所以在蚊子妈妈的理发店,女顾客得知蚊子即将高中毕业时,对她赞不绝口,连说蚊子妈妈好福气。

 

 

      同《海角七号》里那位所有信件的收件人、性格倔强、怪癖的老太太的角色设置一样,导演钮承泽通过蚊子的母亲在向伟大的爱情致敬。蚊子的母亲不但为灰狼终身不嫁,为他将儿子带大,含辛茹苦却从未有过任何抱怨,也从未让灰狼感到累赘,一味的付出而不求任何回报,这样的爱情是伟大的,是应该向她致敬的。

 

     《艋舺》讲的是年轻人的故事,讲的却不是青春,而是记忆,是对台湾本土文化和本土情怀的纪念。

 5 ) 《艋舺》关键词大串烧

【入门篇】

艋舺

艋舺,闽南语发音Monga,如果你想跟别人提起,比较准确的发音是Mang-ga。昔日一小块的艋舺,经过闽南人的移民、与当地原住民的融合再到日本殖民统治,逐渐演变成了今日台北的万华区。电影取景于老区,有剥皮寮、祖师庙等文化景点,很有昔日味道。艋舺对内地观众来说可能稍显陌生,不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中,小公园帮联合万华帮, 在雨夜里清剿217眷村帮,彼万华就是此万华。

钮承泽

人称豆子,豆导。痴爱演戏,性情中人。成名甚早的童星,后星运不佳,迷失堕落。新千年后借偶像剧宣告回归,开创了台剧的一片天。在《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中狠狠开涮自己,也道出了在台湾拍电影的艰辛与不易。很早就立志要做与侯孝贤不一样的电影,苦于台片无望一直在寻觅拍商业片的机会,《艋舺》算是成功第一击。


偶像剧

由于钮承泽拍惯了偶像剧,再者毕竟两大主演就是搞这个的,《艋舺》的重视受众里面就有很大一批的偶像剧爱好者。也许《艋舺》可以算得上好看,然而狗血的地方也不少,这些常被称为偶像剧通病,具体包括给主角频繁打特写、结尾一大通说教总结,一些谈情说爱的地方也肉麻了点,台词讲得太白。


小混混

蚊子这种人看似不像混的料,那较真个性和死不低头的态度是打动了太子帮,他们决心拉他入伙。一开始的小混混,后来终于越混有感觉,把自己的全部都给搭上了。《艋舺》讲述了小混混的成长,没等到混成大混混,他们就先歇菜了。有人说《小毕的故事》和《风柜来的人》里也有混混,《童年往事》里的侯孝贤也是混混,比起《艋舺》他们好像各自为战了点,只是人生成长中的淡淡一笔,不入流。


台湾黑帮

刘伟强《古惑仔》系列的最后一部《胜者为王》,里面就讲到了浩南哥一伙人来到了台湾,港日台三地大串联,争斗集中在岛内展开,政治隐语多如牛毛。不过这台湾黑帮到底是什么,恐怕很多人都讲不出一个道理。或者只有这么讲,台湾黑帮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称呼,用以跟香港和日本的划清界限。当然了三者间也有互通关联,断指劈人围堵,简直是一模一样,然而它更多是包含了一股浓浓的台味,从人物的言行腔调到日常生活的习性,牢固紧密。

本省外省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台湾产生了严重的族群分化,北边和南边简直是两种颜色,冲突地带不仅热闹而且火爆。《艋舺》里虽是80年代,然而自古以来有罅隙都是由于长久的偏见影响。活跃在艋舺一带的不管是庙口帮还是后壁厝,他们都是本省挂,也就是最早一批移民到台湾的中国人。外省人是灰狼,通俗来说就是后来随国民党一起进入台湾的外省人,操的语言一样,生活习俗文化信仰也有不同之处。

基佬玻璃情

老外解读吴宇森,腐女文化正浓时,参见盖·里奇的商业成功之作《福尔摩斯》。钮承泽是打心眼里想往这路子上拍,志龙跟和尚的感情实在暧昧得有点过,也许志龙是太过依赖和尚,然而和尚的情感状况完全印证了大家的猜想,这不是什么太过隐晦的东西。兄弟情永远有条模糊的界限,还好电影肢解了这一切。


【拓展篇】

父亲

父亲的存在让《艋舺》多了一些可说的东西。蚊子没有父亲,他就找到了代替。和尚因为父亲的隐瞒,下定决心要改变。在讲究排字论辈的闽南地区,太子帮不自觉地重复了上代人的决裂命运,更加痛苦。更为致命的是他们这次无法全身而退,不再是断手断腿那么简单。

祖师庙

祖师庙作为庙口帮的据点不时出现,它的背后包含了一种独特象征。土生土长的本省人相信自己的神明和信仰,他们拥有自己的交流方式,大家即便窝里斗,对外还是枪口一致。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或黑社会,无不要封建迷信一回,搬几次神仙多几次灵魂附体,思想洗脑。看到了吧,出来混的,其实都差不多。

樱花情结

那张明信片只是充当一个信物,有如鸡腿和溜溜球。明信片上的富士山和樱花才是想要说的重点所在,台湾与日本的纠葛不清就是它悲情命运的由来。蚊子没有父亲,在母亲口中得知父亲死在日本,这当然是有伏笔的。至于Geta、Masa这样的名字,那就是台湾社会的真实写照。如果刻意忽视这一层,那才是选择性失明。樱花之美在于绚烂而短暂,好比少年的青春。樱花带血,好比惨烈的友情。

一镜到底

电影的镜头充满动感,富有节奏。相比剪辑,摄影给人印象加分更多。很多地方都追求一镜直落,介绍Geta出场到后来的生死追逐,经常如此。那个造成艋舺拥堵的街头大战亦是一个范例,一部商业片如果能把长镜头运用得恰到好处,那么它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动作指导

梁吉泳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老男孩》的动作指导,吴大修手持锤子的长廊大战堪称一气呵成,够劲够有力。《艋舺》具体得益多少,这是很明显的事情。这不同于甄子丹的追求的写实逼真实,少有台湾电影甚至华语片能把动作拍得如此据有观赏性。

刀管棍棒枪

Geta非常排斥枪,认为那是下等人才用的武器。太子帮被送到山上习武,耍的就是刀管棍棒,各种兵器集中亮相。这些东西在后面发挥了极大作用,至少有两三把起到了关键作用,借尺八、插腿上、劈和尚……。它的用意里还有对传统的一种延续,刀和枪在电影里面是对立的,一冷一热,也是时代划分,老的要被淘汰,为新的所取代。而和尚的“背叛”是使枪,因为那会的台湾黑社会,小弟杀老大就是用枪,干脆直接,所以后来的老大们非常痛恨这样的行径。

外面的世界

片名是艋舺,自然就斩断了外面的世界,这是个封闭的故事,没有出路。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太子帮自然不知。只能由故事中的人来讲述,比如灰狼哥。本来这个故事可以通往菲律宾,但是个局还是条船,电影似乎没有明说。唯一像外面世界的就是山上修炼,拍得有点梦幻,摆明了是世外之地。具体于电影,几个年轻人只能厮混在艋舺的小小庙口,外面世界有多大都不重要。他们以为自己不可一世,结果尚且无法在这边立足,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残酷。

报纸上的时代背景

《艋舺》的时代感是80年代本身,那会台湾正面临一个变动与选择,它的命运无法受到自己掌控。中间报纸上出现了国民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和岩湾监狱暴动,导演不可能没有暗藏想法,因此这并不是过度阐释。在时间段上面,蒋经国去世带来了解除戒严,两岸关系和解以及本土意识的抬头,台湾的选择有如艋舺的危机。文谦替老大背黑锅入狱,这同样跟时代背景有关系,当时有个一清专案,好比内地严打,许多小弟只能替大哥顶罪,去牢里蹲一蹲。



【高阶篇】


林小明

林小明是在道上混的,他和钮承泽一度称兄道弟,交情匪浅,中间失去联系,后来再次相遇彼此都达到了各自梦想。林小明曾经说,将来会借钮承泽五百兄弟拍场大混斗场面。不等钮承泽开拍《艋舺》,林小明就走了。所以《艋舺》在片尾字幕出现了献给我的兄弟林小明。而林小民并不是第一次在钮承泽电影里出现,《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里乌龟这添乱的角色,其实原型就是林小明。


灰狼的陈年情事

蚊子妈是林秀玲演的,为什么跟灰狼哥有一腿呢,原来她跟钮承泽也算是“一对”。林秀玲演过《风归来的人》里的小杏,钮承泽演阿清的心仪对象,结尾在的巴士目送尤其感人。这对老搭档在电影里电影外都有故事,《风归来的人》里,小杏其实是庹宗华的女友,现实中也是。据说钮承泽还真的追过林秀玲,令庹宗华非常不爽。 此番能演蚊子的重要亲人,当真是修来的功德无量。只有一个人不这么看,同样酷爱演戏且认为自己极具发言权的侯孝贤就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艋舺》里演得最烂的就是钮承泽!


混血太子和太子他妈

饰演志龙的凤小岳是英中混血,而演志龙妈妈的席曼宁在六代以前有荷兰血统,这个从面孔上就可以读出信息,而这层混血关系同样可以发挥。讲述地缘和血缘的本省帮里,出现这么一对“鬼佬母子”,Geta大仔好像视而不见。这个设置至少说明了志龙的不纯,扶不起来。这个“不纯”只是对故事设置而言,和是否己出、本省外省全然无关。


芒果军团

《艋舺》里的陈汉典活跃于全民大闷锅和康熙来了等综艺节目,他演了一个无语欠揍的阿狗仔,大走恶搞颠覆路线,也算上了位。饰演疯狗文谦的王识贤,他是一位艺人歌手,曾获得金曲奖最佳台语男歌手,如果算上赵又廷这种金钟奖称帝、马如龙级别的以及周杰伦这些有关无关的,那《艋舺》真是台湾娱乐圈各路人马的超级大集合。


女编剧曾莉婷

不知道玻璃戏是谁的主意,如果不是来自用情太多的钮承泽,那肯定是编剧另一人曾莉婷的催促结果。曾莉婷昵称毛毛,也就是《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张钧宁饰演女友麻麻的原型人物。钮承泽在拍摄《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时就有和她分手的原因,顿感人生大失意。不做人生伴侣能做事业搭档,那也是一善事。细心观众还可以在《艋舺》的幕后人员中发现许多前作的工作人员,毕竟都是红豆公司的,大家都要打工吃饭。


再续新电影

影片副导演是《九降风》导演林书宇,他同时也是《阳阳》,这跟新电影起步时期的相扶助特别相似。在学校里面还隐藏着另外两个人,一是演小学老师的郑有杰和教务主任的林志儒,前者导演过《一年之初》和《阳阳》,后者导演过《墙之魇》,还在《不能没有你》里演了个配角。监制李烈同时是《囧男孩》的制片人,同样出自《囧男孩》组的还阮经天。至于陆奕静和柯佳嬿,那在近年也是老面孔,可见这批年轻导演有一个演员混用的趋势。

 6 ) 义气是三小啦,我只看到爱情没看到义气

会去看《艋舺》很大原因是我乃《康熙来了》的忠实观众,而本剧主创人员曾经上过康熙宣传,除了导演钮承泽提到说本片的动作指导曾经任职于我心目中的神作之一old boy引起了我的巨大兴趣(事实上电影也确实出现过一只类似old boy里那“神之一镜”的长镜头,但质感拍得有差)之外,那次宣传最惊爆的话题是阮经天和赵又廷的kiss~~~作为一枚腐女,我当时觉得主持人很专业,演员很有诚意,虽然赵同学不是我的菜,但他跟阮同学接吻还是很萌嗒。

但是、但是、但是……呢,看完电影之后,我只想摔杯子、捶墙、砸锅、冲到塞纳河边对着那些来来往往的游船喊“拉错对啦!你们拉错对啦!徐熙娣蔡康永你们会不会主持节目啊!你们不是认识钮承泽吗?!蔡康永你不是学电影的吗?你们康熙的人肉背景陈汉典不是也有出演吗?!你们节目不是专门给人出柜用的吗?!为什么你们会在这种关键的时候拉郎配错啊!为什么啊啊啊啊啊啊~~~”
和尚你好惨啊啊啊啊啊……是说连演你的那个人都没有想到在场外给你补偿回来,你好惨啦。阮经天你作为演员有义务帮和尚至少把志龙亲到吧!(众:演员几时有过这种“义务”)

那么先要讲说阮同学的演技还是值得点点头的。虽然估计是因为电视剧演多了,那股拿腔作势的做派仍旧撇不开,不过豆导不是个很含蓄的导演——他不喜欢搞暗示,能用明的就不来暗的(比如最后那段什么“混友情,混义气”的台词就过于直白,多余到雷人了),镜头讲不清爽的就用台词和旁白来补,反正是直隆冬来直隆冬去就对了。和尚对志龙的那条线,大概是豆导怕弄得太明了将来被黑道砍(台湾的审查制度ms不介意这种的),所以搞得有点雾里看花灯下画画的感觉。先不要管这个同性恋是真性假性环境性的,这唯一一条完全靠一路暗示加旁敲侧击完成,且是推动剧情最为重要的线索,除了导演一开始放出卖肉场景影射两人关系(老大一身雪里白条,二把手倒是一整背的刺青,摆明了这修罗其实是二当家的),再用一个明显作为一般过渡性场景来说太长只能解释为别有深意场景的志龙把妹和尚很不爽的桥段,以及用其他同伴的话点明和尚不喜欢女生之外,就得多靠演员平时在细节处能否表现这种“暗示”——一是要表现出来,不能搞得观众完全收不到信号,二是要“暗”,不能太露骨以至于挑到明。
阮小生给出的讯息很足很电很暧昧,一开场至少我们腐女都接收到了。尤其是他看志龙的眼神~~~啧啧,别人都在看蚊子打架,只有他一直看着志龙,看也就算了,多亏他那么小的眼睛居然能做出这么说不清道不明的表情(对比之下同是单眼皮的赵又廷同学输太多了)。我当时已经心里一抖,想说“不是吧”,结果阮小生在后续情节中配合导演安排的各色细小桥段,很肯定地回答我说“就是的”(那你tmd戏外跟赵同学搞什么暧昧!气死我了!),尤其是最后那表情(大哭,和尚你好惨)。
当然有同学硬要说不是的话,其实作为豆导,平时直隆冬惯了的,硬憋住装了半天含蓄,最后还是破功了(豆导侬别拍文艺片了,还是直接点的打比较适合你)。所以如果嫩前三十分钟还没别过苖头来可能只是嫩平时比较少看电影或者观察能力比较差,但到最后听到和尚的表白都还别不过来的话就绝对是脑子绕不过弯了。
一直不明白对方心意的女王受(其实我觉得丫最后是明白过来的了),和细心体贴智商超高但却一直默默付出的闷骚攻,还是下克上,我的个娘喂,这个配对不是时下最萌的吗?你是想把我们腐女都搞出心绞痛是怎样?豆导~~~你平时是有在看耽美小说哦……日本的小说和drama里最多同志的地方就是黑道呃~~~不管怎么样,反正你这两个角色同人女要定了,你就等着以后在网上看和尚志龙和蚊子的三角狗血同人小说吧(远目ing),反正我不看到和尚和志龙的h是极度不甘心的

替和尚不值当——志龙是很漂亮没错,不过那个性过于的啥了——之后说正题啊(众:对你来讲刚才那个不就是“正题”吗?)。
本片明显带有半自传性质,豆导以前一定是在道上混过,不然拍不出这个还原度来。自传性质的就有这个好处——背景时代、环境布置、人物讲话的方式甚至走路的样子等等的绝对不会错。比如你要我拍一部九十年代初期的电影,我都知道墙上的挂历是什么样式的,当时流行那些明星,在看那些电视电影,街上的人是怎么穿衣服的等等等等,不会容许美指之类在这种事情上出槌。所以从时代的选择和视角上来讲,我觉得,嗯,侯孝贤导演大概会喜欢这部电影。侯导拍的电影也有日据时代的味道,但那是属于另一种生活层面的人群——普通人,小市民的,他也喜欢还原度高的(只可惜配乐中没有出现三味弦,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应该有这种乐器的)。而这部电影的切入点比较不走寻常路,是黑道。而黑道,其实是最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体。疑似曾经混过的豆导带领我们倒回二十年去看当时的台湾黑道是如何样的组织,是什么样的氛围,是怎样运作和管理,新一代的黑道人员是如何训练起来的,非常有趣。我尤其喜欢本剧中的背景和装饰,那些日系的屏风,灯笼,墙上的海报等等的……有关这方面的奖项,今年的金马应该就是这家的了。
但是“半”自传比之真自传,虽然同有场景和时代还原度高的优点,但就一部角色导向的电影来说,“半”的衰点就在“要自爆不自爆”的界限上,一方面想说自己的时代自己的生存环境以滋纪念和怀念,但另一方面又不肯献出自己在当时的面目。相比于出场时间不算很多但个性倒还蛮清楚的志龙来说,作为第一主角的蚊子在个性的设定上是相当模糊不清的。“动机”问题自始至终的没有解决。他跟灰狼之间为什么紧张,跟他妈妈之间为什么疏离,他为什么会在Gata身上找到爸爸的感觉,他为什么会同情与他们为敌的狗仔却一转身能那么冲动地去对付自己的结拜兄弟?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个性,导致了他行为,反正我看到最后没能理解。仿佛就是导演塞了个剧本给他说“情节是这么设定的”,所以他不得以照着做而已。我总觉得豆导是有所隐瞒,至少是有所保留的。这就不痛快了不是。蚊子有一部分的心态是真实的——比如他为了一只烤鸡腿加入黑道,还有他说要去日本看樱花,然后白猴揪出颗牙,地上就出现一朵“樱花”,这个idea如果是凭空来的就天才了;可是有一些地方是明显“生造”的。这不仅使得这个人物不够立体真实,而且直接导致了电影风格的脱节。
这部电影的前半部分拍得非常有格调,慢镜头和定格的使用,色彩的入调,跟他们身上穿的花衬衣、脚上夹的人字拖非常搭调,有点像韩国的青春喜剧,但还是有台湾本土的味道在。我喜欢这种青春的感觉——黑帮片很少有这样拍,而且比如香港这种黑帮组织化集团化国际化现代化的地方,即使拍青春的黑帮片也是类似《古惑仔》之类的,没有条件去拍一部这种黑帮得无辜,黑帮得理所当然的感觉。青春时代其实就是这么乱七八糟的,青春的时候我们不去想明天,不去想生活有什么意义,男生混在游戏机里,为了一个女生大打出手,女生成群结伴地去看男生们放学后脱了校服抄了家伙群殴,大家都觉得这是正常的,这是生活,日子就是这么过的,从来不去想说这么干是不是很无聊——其实很多年之后回头来看也并没有不妥,因为当时年青么,青春的时候不傻一把那才是真的傻。
而这一段时间,应该也算是现代台湾的“青春期”吧,开始看到外面的真正的世界,原有的生活形态受到影响,不得不改变。我尤其喜欢他们在舞厅跳台客舞那段(台客文化好好玩)。这一部分的戏都还在“介绍”部分,是比较自在比较轻松的,有一种把握在。到外省帮正式出场,开始铺plot起,感觉整个风格都转向我们已经看过几百遍的电影模式上了。而且POV也出了问题——因为是前半段给人半自传感,就应该保持在主角视角上,但是后半段的plot需要切换到和尚的视角上,加上这个人物本身复杂度比较高动机比较足,都好像是电影进行到一半突然换了主角似的。

陈汉典同学的表演没有预想中的好。可能因为导演给这个角色的设定就是简单的“恶人”而已吧,所以汉典同学其实一直是在“模仿”啊,就算不是在“模仿”赵哥,也一定是在模仿某些他看过的电影电视中的恶人,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因为狗仔就是“恶”而已,甚至连高中生的感觉也从来没有演出来过。我收回之前认为他可能得金马的话(呸呸呸)。蔡昌宪倒是蛮灵活的,还有一点灵气。至于男主角么……我只能说我们气场不合,我还是觉得他不好看啊,而且有种说不出的不自然和呆滞~~~对不起赵又廷同学的fans(四面鞠躬ing)。气质果然是种很悬的东西啊,人果然还是要靠眼缘的。那个演妓女的mm气质就和我的眼缘,很少有女生脸上贴这么大块胎记还有种清爽干净楚楚可怜的感觉的。

这部剧应该算是打开了台湾电影的另一条路吧。以前说到台湾电影,印象中都是文艺片。如果不是文艺片,通常都不入流——是说感觉在制作上都很随便,一点也不精致的感觉,所以如果不是文艺片得不了奖那也一定商业不起来,只能是不入流。这部电影至少有一种“精致”的感觉,虽然是拍早期的故事,反而有种“现代”味道,所有背景和表演都是设计过的,是部非常“正常”的商业片。这在台湾出品的电影当中确实很少见的类型。我衷心期望台湾以后还能多出这类型的“狗血”电影。一个地方的电影产业是需要这样的电影来打底的。

PS:我不懂电影中的一句话,什么叫“你没有当过兵怎么能出国?”难道在台湾男生在没有服兵役之前都不可以出境的吗?不是的吧~~~

 短评

属于艋舺的时代过去了,伴随着黑道们如草一样的生命;场景和颜色好漂亮,很有80年代末的台味;陈汉典好搞笑,可惜挂得太早了;艋舺的前期营销和宣传做的太好,其实本质只是一部天真烂漫的青春动作片。

4分钟前
  • Iris
  • 还行

赵又廷要再凭这片得个什么影帝我就杀人

9分钟前
  • kashasha=样仔
  • 力荐

我在高雄热闹的电影院里看了这部电影 周围全是地道的台湾人 显得我很突兀 不过大家的笑点很一致 都是陈汉典。。。不过就编剧来说 还是有些薄弱 剧情很轻意就推理出来了 结局也有一些怪异 豆导的身影总是穿插在戏中 他不是说只演了一个小角色么 冏。。。

14分钟前
  • ImGraceGong
  • 推荐

BL

1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艋舺》最重要的爱情线比较隐晦,可能很多人没看出来——和尚是同性恋,他一直暗恋着志龙。

20分钟前
  • 叶子风
  • 推荐

钮承泽自恋狂

22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阮经天和赵又廷应该在一起!!!!!!!

24分钟前
  • 喃 大 丢.ai
  • 推荐

最后,女王受亲手杀死了他的忠犬攻。

25分钟前
  • hedi PP
  • 还行

花九分半从后壁厝带回五份鱿鱼羹,歃五滴血在庙口和你们拜码头,却得靠一柄尺二维护我们是兄弟,借一个拥抱证明你混的是友情。一九八七我们一起走进大人的世界,台风天来临却有人一去不回头。我捧着义气的牌位,为逝去的江湖披麻戴孝。那江湖里有刺眼的血樱花,发光的溜溜球,还有痴枉的爱和难舍的仇。

27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f 9:24:45我的青春只混到 九降风 那个级别你的青春就混到 艋舺 这个级别了

29分钟前
  • 男娼起义
  • 推荐

阮經天的表現不錯 超乎我的預期,陳漢典/王識賢讓人眼睛一亮,趙又廷還差了一點火候, 一票老演員們的表現則是演出了台灣黑道的氣口, 豆導說故事還算流暢, 值得一看

30分钟前
  • johnchen
  • 力荐

比彭浩翔还王家卫的杜琪峰。蚊子对和尚说,"我混的不是黑道",很自然的接下去,是"寂寞"啊~PS:剧情梗概:A爱B,B爱C,然后B杀了A,最后C又杀了B。

34分钟前
  • 少年夏不安
  • 推荐

赵又廷爱阮经天,阮经天爱凤小岳,柯佳燕是饭后甜点。画面很日本,陈珊妮的配乐很牛逼,文艺又商业,暴力又不会太过血腥。有一定的教育意义。马如龙演的真好。

39分钟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推荐

如今想看点纯洁的男男关系就这么难么?

44分钟前
  • Touma
  • 还行

你以为你混的是黑道,其实你混的是搞基!

49分钟前
  • 曾经
  • 推荐

阮经天 要演电影才能发光啦

51分钟前
  • llxx8023
  • 推荐

豆导版的《阳光灿烂的日子》+“艋舺少年杀人事件”。看到报道说“不间断奋战近30个小时后,完成了《艋舺》的后期制作。在骑着单车离开录音室的回家路上,豆导哭了。在熙攘的台北市中心街头,他泪流满面激动到脸都皱起来。”豆导很爱用脏话表达感情,但也容易哭,哭到脸都皱起来的描述实在太有画面感

56分钟前
  • jj73浅之
  • 力荐

每个叛逆少年总有个开理发店的妈妈

57分钟前
  • Stanley
  • 力荐

你以为你混得是黑道,其实你混得是友情;你以为赵又廷爱的是小凝,其实他爱的是阮经天;你以为阮经天爱的是凤小岳,== ... 他爱的就是凤小岳。

1小时前
  • 一晌贪欢
  • 力荐

看一遍MONGA再看旁边老公 怎么嘎丑的……

1小时前
  • Jessie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