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梁山伯与祝英台 2007

第41集完结

主演:董洁,何润东,陈冠霖,寇振海,岳跃利,邬倩倩,车永莉,贾兆冀

类型:电视剧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新梁山伯与祝英台 2007 剧照 NO.1新梁山伯与祝英台 2007 剧照 NO.2新梁山伯与祝英台 2007 剧照 NO.3新梁山伯与祝英台 2007 剧照 NO.4新梁山伯与祝英台 2007 剧照 NO.5新梁山伯与祝英台 2007 剧照 NO.6新梁山伯与祝英台 2007 剧照 NO.13新梁山伯与祝英台 2007 剧照 NO.14新梁山伯与祝英台 2007 剧照 NO.15新梁山伯与祝英台 2007 剧照 NO.16新梁山伯与祝英台 2007 剧照 NO.17新梁山伯与祝英台 2007 剧照 NO.18新梁山伯与祝英台 2007 剧照 NO.19新梁山伯与祝英台 2007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梁山伯与祝英台同性恋还是异性恋?

最近看教育台热播的梁祝改编的电视剧,改编了很多。看的越多疑问越多。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的感情到底是兄弟之情还是同性之恋。如果是兄弟,怎么可能出现两人一起手拉手放风筝;互相喂饭吃;最后居然还在一个船家过起了洞房花烛夜,两个男的做这样的事情,你能想象吗? 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三种可能:如果不是传说有问题,就是梁山伯这个人有问题,或编剧有问题?

我们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在民间流传了一千四百多年了,事见《梁山伯宝卷》、《华山畿》乐府及《访友记》、《同窗记》传奇,又名《双蝴蝶》,诸多的戏曲剧种都搬演过这一经典爱情名剧,多次改编后故事情节已经烂熟于心,家喻户晓,无人不为梁祝的感天动地,海枯石烂的爱情而动容,但传说毕竟含有杜撰的成分,比如根据考证, “梁祝”的故事在宁波与汝南就有着不同的版本

汝南版:“梁祝”传说符合现代爱情故事

故事发生在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玉水河边的祝家庄,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3年,却未能看出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被许配马家。梁山伯求婚不成,一病不起,临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轿经过的路边,让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知后,身穿孝服出嫁,轿子经过梁山伯坟时,下轿拜祭撞死在柳树前。

宁波版:山伯清廉爱民,英台侠女劫富济贫,两人因被纪念合婚。

梁山伯是晋代鄞州县令,是个清廉的好官,由于得罪了权贵,被残害致死,老百姓为他修了一座大墓。而祝英台是明代来自上虞的侠女,劫富济贫,后来被权贵杀害。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他们,就把两个人合葬在一起,结“阴婚”。两个传说分别在两地找到了考古证据。在汝南县,至今留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墓,分列于马庄乡古官道两侧,出土的墓墙证明两座均为晋代墓。梁山伯与祝英台并没有订婚,二人不可能合葬,这种分葬墓符合当时的风俗习惯。而在宁波,至今留有梁祝二人合葬墓。

不管是那个版本,梁山伯开始对祝英台的那份“情”都是兄弟“情”而不是爱情的“情”。梁山伯对祝应台产生好感是在她女扮男装的时候,完全把他当成男人而喜欢的,当成兄弟去照顾,并没有特别的感受。但英台则从始至终深爱山伯,这就造成了两人之间的第一个矛盾。电视剧里,对这一矛盾是这样化解的。当梁山伯知道祝英台居然是个女的后,先是震惊——怀疑——接受——爱慕。他的兄弟之情到男女之情的转变十分顺畅自然。并面对英台时说出了“其实自己第一次见到她就喜欢她了”。这就很奇怪了。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两个男的,A和B,认识很多年,关系很好很好,惺惺相惜,A某一天突然变成女的了,B会因为A变成女的就爱上A吗,除非一开始对B对A就不是纯粹的兄弟之情? 关于这个矛盾,英台想到的化解办法是先暗示梁自己其实是女儿身,并编造出一个与自己长的一模一样的“九妹”,要许配给梁,电视剧中,梁山伯终于知道“九妹”就是应台后,表现的是欣喜若狂,欣然接受。可是,其实传说中恰恰是梁山伯断然拒绝了英台的暗示,因为梁坚持说自己喜欢的是祝应台而不是和她长成一样的“九妹”。 
   
于是,我在想会不会一开始这个传说就是关于一对同性恋苦恋不成,最终徇情变蝴蝶的故事?或者说祝对梁是纯粹的男女之情,而梁对祝则是一种复杂的带有同性情节的感情。当梁知道祝是个女人时其实是很失落的,见到了恢复了女本色的祝英台,梁意识到自己受到了最可怕的愚弄——这个女人,竟然伪装成男人来欺骗他的感情!这晴天一霹雳彻底摧毁坏了他的健康,令他在病怒交加中饮恨而亡。此时出现了一个三角关系——马文才趁虚而入,更加速了她们情感的破裂。梁山伯死后,对爱人的突然辞世百思不得其解的祝英台出嫁马文才,途经梁的坟冢,停舟祭拜,从乡人口中获知了梁的根本死因。原来,她所爱的是一个只会爱男人的男人,或者说他爱的不是她而是一个有她相貌的男人。这深深的羞辱同样使她痛不欲生,于是选择在梁的墓前自尽。 毁灭掉肉体的同时亦毁灭掉自己天然的性别,用这极端的方式向天意作最绝望的抗议。
  
另一个更大胆的比较搞笑的假设,祝应台就是一个有些女人气的男人或女性特征不明显的女人,他和梁山伯之间就是懵懂中的同性恋。因为梁祝同窗,同住三年,梁却始终未发现她是女儿身,按照传说记载因为英台总是“和衣而眠”以及梁山伯的愚钝所以未曾察觉,但即便是这样其他人也都从未怀疑此事吗,英台难道三年都不曾沐浴?故事本身就存在很多疑惑之事。马文才和梁山伯一起争夺祝应台,却发现他们三人都陷入了没有结果的苦恋,马文才爱女版英台——英台爱山伯——山伯爱男版的英台,结果事情败露,两人为礼俗所不容含羞而死。
  
关于化蝶一说,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两人要变蝴蝶而不是蜻蜓,喜鹊什么的。在宁波一代,蝴蝶就被称做粱山伯,如果两人真是男欢女爱,那应台应该变成花。蝶恋花嘛。两只蝴蝶的感觉是不是还是有点同性的暧昧意味呢。不过,话说回来,古代对男女之间的避讳和戒律让这些身处寂寞书院的男人们如何不滋生出同性之情呢。厚道一点,也为了子孙后代传诵的需要,还是姑且认为梁祝是男女之情吧。恳请,编剧大师在塑造梁山伯这个人的时候让他多一点男人该有的气质和思维方式,一不小心就会让人联想很多很多。

 2 ) 文才与英台

陈冠霖饰演了史上最高富帅的马文才,因为长相标致的他,多少人看不下去梁山伯,完全盖过了男主光环!他把反派角色演得有血有肉,有款有型。祝英台居然不要这样的马文才,和那样的梁山伯在一起了!人高马大,形象粗犷的何润东完全不符合梁山伯文弱书生的形象。也许,换个人来演梁山伯,大家也不会一边倒的喜欢陈冠霖的马文才了。我认为,梁山伯的选角是本剧的败笔,后段的剧情相比前半段书院部分的紧凑精彩也过于扯和拖拉,倒是这版电视剧的服化道是目前为止多版梁祝里最华美的。书院场景景色宜人。剧中书生们的多套服装都很养眼,白衬蓝纱学士服,白长衫黑罩纱亦或是一袭黑袖边的白衣,还有紫白相间的练武服,看得人赏心悦目。尤其穿上这些服装的陈冠霖是那么英俊,他跟董洁扮演的祝英台站在一起画风和谐,而一看到五大三粗的何润东出来装文弱书生,我就快进。董洁有段在青楼高台上长袖起舞的画面很美,她本来就是学舞蹈出身,整段舞行云流水让人难忘。这剧让我深刻体会到颜值和气质是多么重要。

 3 ) 霸道总裁-- 马文才

最近脑子一热看了董洁版的新梁山伯与祝英台,看了十几集,完全沉迷于马文才(陈冠霖饰)无法自拔,小时候看的时候很讨厌来着,现在他简直是全剧的颜值担当啊向男色低头……个人认为这个马文才是全剧最大的亮点啊,古代版的霸道总裁,能文能武,帅气多金,骄傲的他为祝英台付出了太多,一往情深,却始终得不到对方心里的一点点位置。不太喜欢何润东版的梁山伯…太傻太笨而且又是现在不受欢迎的老好人……不说了,沉迷陈冠霖大叔沉迷马文才无法自拔
英武霸气马文才

英武霸气马文才

英武霸气马文才

 4 ) 情之千面

鉴于这部剧经常在女主眼瞎系列中榜上有名,忍不住先说些题外话:不要再嫌弃演员的颜了,作为观众我们是可以外貌协会一下,但没必要要求女主也和我们一样外貌协会吧。而且,一来从来没人说过梁山伯是绝世美男子,二来演员长得也不算对不起观众,最重要的是我还是觉得巨伯比较帅啊。

扯远了,回到剧情本身。梁祝这个经典的故事拍过无数版本,其中也有佳作。从这个意义上,越是新的版本越是难以出彩。个人其实不喜欢这种将爱情上升到生命意义的戏码,就是出于对人物塑造的好奇才看了好几个版本。比如,一个可以在一部电影的时间里讲完的简短故事要如何扩充成电视剧呢?惊喜的是,这部剧正确利用了电视剧篇幅较长的优势,让人物个性变得饱满了。

圣人梁山伯

编剧大哥在博客里写,山伯这个角色最让他纠结。感谢编剧大哥,他的心血,我真正感受到了,因为我在这部剧里看到了形象最光辉的山伯同学,也是难得一个配得上英台的山伯。戏曲里的梁是一个很普通的人,重点是强调和赞美祝的自主选择,所以梁祝其实是典型的大女主戏(笑)。这部剧里的梁山伯就不一样了,思想开放,才思敏捷,还有治水的专业知识。最难得的是,这一版的梁有君子之风,这样的主角现在真是很少见了。

不过编剧似乎太执着于这一点,有时反而太过。比如剪渔网和狩猎不杀生两段就有刻意之嫌。而且我渐渐地觉得,剧里的山伯简直就是王尔德童话里快乐王子的化身,自己的一切都可以舍去,以助他人,好像他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来牺牲自己的一切的。从他遇事的各种反应来看,他重视的事情很多,且每一件都比自己的安危看得更重;或者说他什么都在乎,唯独不在乎自己的性命。这一点在苏安盗银事件中尤其明显。梁可能猜到苏安是被人利用,一时没有想到保他性命的方法,他竟然为此挨打都不愿说出他的名字。自己的命难道就不是命了吗?此处如果不是祝冲去阻拦,梁可能真的会被打死。更夸张的是他后来做了县令,因饥荒师爷自作主张抢了军粮,梁的解决方法居然还是不多做解释地顶罪。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因为出了校门当然不比书院,没有山长主持公道,顶罪非但于事无补,后果也比在书院时更为严重。其实,从罢课事件可以看出梁的机智,但这种智慧在上任知县一段并没有体现,实在很可惜,因为为官光靠仁义显然是不够的。

相较而言,编剧写他理亏,我反而比较喜欢。比如梁和马生活在截然不同的家庭,两人本质上是无法互相理解的。于是,他责备马对父亲的态度,听着就非常刺耳。因为观众有上帝视角,所以能看出他言论的偏颇,但这段话又非常符合人物立场。其实梁与祝相处的某些时候也有些长兄如父的感觉,被母亲带大的山伯同学是很想有个弟弟的吧(笑)。抛开过度拔高的成分,这版山伯的性格真的如同春风拂面,温暖人心,如果能有一个这样的朋友,真是三生有幸。

大小姐祝英台

戏曲里的祝英台不仅知书达理,更是勇于抗争,形象近乎完美。我其实不太能接受徐克的文盲版祝英台,这版的改编倒是很有趣。祝英台还是那个有才华、有思想的祝英台,但这一版突出了她的大小姐脾气:挑食、讲究、行事冲动不顾利害关系。虽然她的任性带来了很多麻烦,但对于一个被家人宠大的富家千金而言,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再正常不过。如果说梁被塑造成了一个圣人,祝则是更接地气的角色。而两个人的交往中彼此都由此改变。向来克制、理性的梁最后因为感情乱了方寸;而开篇不顾一切帮助朋友逃婚的祝,最后在爱情和家族之间选择了后者。

祝率直的个性让这个角色更加立体,美中不足的是她使性子的时候太像女孩子,大多数人竟都未起疑,简直要让人以为书院里的人眼神都不太好。

马文才&谷心莲:爱极生怨,机关算尽

篇幅的扩充让原本只是边缘化符号的马文才有了和梁祝二人成为书院同学的机会。马不是绝对的恶人,但他从来都不懂得如何去爱。看书院那部分,我有时会觉得马是一个不成熟的孩子。比如用虫子吓唬有好感的女孩子,该是初中生乃至小学生爱用的伎俩。还有看到演员顶着青年的面孔,却要无助地躲进柜子里,总有一种不协调感。小孩子如此或许可激起母性的怜爱,但马同学已经超龄了,小孩脾气的成人并不可爱。虽然按照中国古代的风俗,书院学子的实际年龄应比演员的相貌看来要小,也差不多是念高中的年纪吧,仍是与上述两种行为不搭。

马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有诸多错误。例如他首先发现了祝的女子身份,虽表示不会公开,却以此为筹码威胁祝,这就只能招致祝的反感,让两人关系更加疏远。反观两个电影版里看破祝女子身份的梁,却知道揣着明白装糊涂,就明智得多。

马文才和谷心莲在感情上的态度很相似,本质都是占有,为达目的不惜一切手段。只是马文才的竞争手段虽然不磊落,但他的占有欲源自父亲极端的迫力和生于富贵之家的任性。对于他,一切都是竞争,而他不愿输,也不能输。谷心莲的爱也是占有,但她不是凭着一股意气。相反,她很精明,她一心想以这个桥梁实现阶级晋升。心莲的父亲是有文化的,她因此心气极高,与同是底层的苏安不同。苏安和心莲都受过很多欺负,苏安是一脸的哑巴吃黄连,心莲则主动抗议以示不服,同时怀恨在心。

苏安一直以懦弱的形象出现,后来当了山贼,看上去厉害,其实软弱的个性根本没变。过去被马文才利用,之后被谷心莲利用,无一不是因为没有主见、没有底线,轻易地就被人牵着走,可以说毫无长进。真不知道他是如何当上山贼首领的。

观众对于谷心莲的苛责远多于马文才,可能是对家世显赫的男性更加宽容,也可能是因为觉得有苏安一心一意对心莲好,她却从来没有感动过。但是,占有型的感情只会带来毁灭,这一点在两人身上都适用。

祝英齐&黄良玉:一意孤行,作茧自缚

同样是情深,同样是错爱,这两位的特点是自伤。黄良玉的故事似乎是编剧对传统所谓才子佳人故事套路的解构。黄良玉是天真的,虽然英齐是她熟悉的玩伴,但她不想要这种水到渠成的稳妥,却想要刻骨铭心的感情,所以她选择了看上去很浪漫的私奔。于是,她不但得到了甜蜜时的刻骨铭心,也得到了被伤害的痛彻心扉。她的悲剧在于一再地放低自己,不惜出卖自己的尊严,而心中居然还对背叛她的“爱人”心存幻想,从这个意义上,她甚至不如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清醒。

黄良玉最后的结局是成了笼中鸟。爱情的美梦破碎了,她对英齐的感情还是愧疚大于爱。这次,她想得很现实,亲手摔碎的东西回不来,在她同意藏身在马太守宅中的时候,她的心已经死了。

祝英齐又何尝不是在错付的感情中自我折磨。我们不知道这种深沉的爱慕从何而来,只是看到他一次次付出和一次次被伤害。他从来都没有明白良玉的心思,所以重逢时才会被她刻意的疏远骗过。他把情感上的折磨藏在心里,这种痛苦却一直延续到他生命的终点。

其实个人还是欣赏王兰和荀巨伯的感情观,可以为爱付出,但不会为爱疯狂,争取但不勉强。

当然,在人物塑造成功的同时,遗憾也在所难免。例如最后部分的剧本有过改动,导致一些不够合理之处,听说是演员档期问题,不是有意之失。又如,因为突出梁祝的爱情故事,所以设定为梁好友的荀巨伯大多数时间存在感稀薄。荀的亮相是公开向王蓝田叫板,可见他也是性格直率的人。但梁在书院遭遇不平时却罕见他出头。同样,后期梁与英齐八哥应算投缘,但两人交集很少。其实,梁每次去祝家,以会八公子的名义比起直接试图和英台见面方便得多,这么好的掩护不知为何不用。

总体而言,这个剧本还是有说服力的(后来才知道,那部把边城浪子和天涯明月刀人物乱炖出的天涯明月基是同一个编剧,心情有些复杂),最后以在贴吧里看到的印象很深刻的一个截图作结。

最后三集的悲剧其实也可以看作三个理想主义者的末路。无论故事展开如何变化,这一点是不变的。

 5 ) 希望平行世界的马文才能够幸福。

陈冠霖简直将马文才给演活了,他那样一个气概不凡,文韬武略的男子,我一度怀疑他拿的才是男主剧本吧。

不可否认,他属于剧中的反派,对于反抗自己,背叛自己的人不可忍受,这同时也是基于封建时代他作为优越士族阶层的影响吧,尊卑贵贱分的太清了,才导致他不能平等的对待身边的人,也无法得到女主的倾心。

不能说女主不选择马文才就是眼瞎吧(但实在是三观跟着五官跑)

不选择马文才完全是因为两人的三观实在是不相同,在刷剧的时候我也很想找出女主的错,为什么不能给马文才一个机会,但他们之间不是没有共处的时候,看见过他们两个人单独相处的样子,马文才在英台面前留下的好感实在是寥寥,再与梁山伯这样一个温暖的人相比,祝英台的选择也无可厚非,而且也是一再的向马文才明示拒绝,告诉马文才他是没有机会的,如果祝英台对其欲拒还迎那恐怕剧情就完全崩塌了。

我只是遗憾,为什么没有人去救赎马文才,我不相信这样一个人没有人去温暖他,反倒成为了梁祝结局的工具人,这对他而言又何尝不是一个悲剧,只是世上女子千千万,他却只心系一个只有梁山伯的祝英台。

不知道平行世界里,文才有没有找到他的意中人,照亮他来自家庭的阴影,如果真有这样一个人,那这个女子一定很幸福,马文才虽然不是多么高尚的好人,甚至有一些腹黑,但对自己喜欢的人却是真心真意相待,或许在那里他会有一个大大咧咧,旗鼓相当的妻子,在嬉笑打闹中生活着,却又处处让着自己的夫人,爱护她。那个女子大约明媚动人,扫去了他的阴霾,点亮了他的世界。

 6 ) 为了这版文才兄

我觉得没有比好好活着更重要的事了。祝英台和梁山伯的死,对幼年的我产生了好大的震撼。 即便他们化蝶了我还是认为他们死了。 其实这个故事里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命题,看你怎么解读。本人认为,祝英台的任性妄为和对晋朝社会(梁祝故事本虚构,但剧中有陶渊明,且当晋朝)认识太浅是导致了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作为一个表达反抗精神和追求自由平等的士族大小姐形象,由于出身的富有和父兄的宠爱,现实少有压迫于她,在她身上便显现出了理想主义萌芽,同时给了她绝对的自信,以及她能够去追求她一切想要的东西的错觉。 以她的理想爱情观为例分析,她认为的理想的爱情就是和梁山伯双宿双飞,在男权的书院和社会里有她不同寻常的一席之地。她作为一个隐藏身份的女子,在人群中保有一个秘密是她骄傲所在,她需要的正是梁山伯这样的一个附庸和衬托,来满足她的理想精神状态——即由她主导的、众男子处于被动地位的打破男权绝对的生活状态——而马文才的存在就是不断的提醒她现实真正的模样。来自于王蓝田、马太守和王太尉的现实压力真正倾斜到她身上时,英台心中理想的面纱屡有被撕破之险,马文才对英台一往情深为爱付出,竭尽所能帮她抵挡压力化解生活危机,而正因如此,马文才为她付出的一切带给她的感觉就成了焦虑、危险和厌恶——这正是现实生活会对她的所做所为造成的真正碾压,每当她开始接近生活压力时,她就会这样感觉,生活如此真实便不浪漫了,不能够成为她理想的爱情。 再谈一下为什么在观众眼里马文才的好感度这么高。因为他符合普罗大众对于基本社会生活规律的价值判断。通俗的讲,就是人在社会上上学工作长这么大,有些生活道理大家都是在潜意识里知晓并认同的。出身太守府的马公子,和出身县令遗孀的山伯兄,是绝对不可能拥有同等的教育资源的,马文才从小被严厉的教导习武练字,被父亲无比重视,一直有着齐全的书房和演武场——书房上背景是全幅的《兰亭集序》,演武场有标准靶、弯弓骏马和大量的士兵,当然也有合格的拳脚师傅教导他,同时他也是个要强的人,一直勤练不辍,未曾沾染酒色纨绔的恶习,剧中夸他文武双全是最多的,也是他担的起的应得的评价。从观众的视角,他的出身、努力让他文武骑射的出色有迹可循,合情合理,符合观众对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的认知。再论山伯兄,就不按传统农业社会的推测小村庄里的孩子要放牛务农了,剧中没有交待他的童年,只说他曾四处奔波考察水利,回到家里母慈子孝代写家书乡亲父老踏破门槛,后因对对子得山长赏识,又得谢道韫谢安青眼,与王凝之祝英齐交好,以此侧面来道出山伯的才学。挑水,和英台上课讲小话,照顾英台,陪王兰探究医理,种桃花,救心莲,照顾王太尉,山伯兄如此之忙,生活异彩纷呈,观众不知其才学从何而来。对对子,治水方略,从观众的角度来说,实在难以感同身受,让观众有感受的是:山伯与道韫交手,笨手拙脚弃剑于脚下,受伤体质,马文才出场时恐吓王蓝田,他去接箭撞紫额头,接空心的蹴鞠,被踢得好像要出血,下雨闪电,树倒向他不知闪避,为什么要这样频频受伤呢?不能好好保护自己吗?现实生活对于一个大男人来说这么危险吗?笨拙就是单纯善良吗?这样粗笨的表现想说服观众他是一个才华横溢之人吗?就当他天赋异禀好了,这就是角色上的缺乏一贯性和基于生活常识让观众判断他是个难以出彩的人。 祝,马,梁,都谈完了,综合分析他们的感情,又该何去何从?祝英台身为一个大家闺秀,毁了哥哥和良玉的姻缘,八哥未娶横死,良玉与马太守都能产生感情,心性软弱动摇,英台为何不相信八哥能给良玉幸福?于男子之身对梁山伯芳心暗许,丝毫未顾及手足情与男女爱的区别,在书院缠闹出头,自负有理,为山伯缝衣煮汤圆,甘当仆役之事——这不是爱情与付出,这是强抛下世俗礼教,盲目的追求她心中幻想。与文才下山寻人,文才闹市搭弓挂幅,虽未能成功,到底还是吸引了陶渊明前来,才能结识之!市井中大声宣告身携黄金,遭劫反怪文才与人动粗,后来饿了又伸手要食;投宿为显机灵才智会与人交道相信两面之缘的房主,冷落文才,使同行之人尴尬难堪;前有害文才失马,却又怨路远腿疼,后有桃林羞涩一笑,反念山伯温暖过他。冷落他,训斥他,游戏他,文才兄一颗心被她踩得七零八碎!若真为大家闺秀,对文才,温良恭俭让,何德之有?若真心为山伯,礼义廉耻孝,全然不见!梁山伯去书院是读书的,应该专心学业,出仕做官,考品状排行,报答母亲含辛茹苦之恩;英台和文才是去镀金的,家大业大,前途无忧,家学渊源从小私塾已经饱读过人,高端玩家自定义配置,普通玩家标准配置,英台你可曾想过那时的梁山伯并不需要一个媳妇儿!只叹这一个个错把芳心付,梁山伯卷进来实属无辜,他本不该早死,好好一个贤弟,竟让他搭上了性命去爱,三年尼山结束,竟仍不知英台男女,如何去爱?英台不懂《木兰诗》,花木兰替父出征,保疆为国,而她一直以来斗争的都是爱她的家人,护她的马公子,三年尼山,她为何不懂那时社会动荡?寇匪横行,为何弃家而去?越读,越不懂!无解!无所去!无可从! 以上。

 7 ) 最优版唯此

之所以说这版最优
因为音乐的震慑、编剧的合情合理、台词的精辟、演员的合拍度都令我赞叹

且不说两首片首片尾曲
将这千古绝唱升华到人的心尖
其中的配乐都是恰到好处的出现
应景又应情

剧中的每个角色都很丰润
不论是善是恶 编剧都给足了他(她)存在的理由
让人信以为真
虽然长达41集 但没有给人冗长感
我认为只有让主角周围的人都活起来片子才能称之为成功
而且梁祝的几经磨难都有因有果
并没有莫名其妙抛出一个可笑的阻碍
而这 是许多影视剧都存在的弊病

台词地道的文绉绉
毫不费力得将观众带入了千年的传世爱恋中
甚至看到深处会完全忘了这其实是在讲故事给你听

演员真的很棒
最开始听到有人质疑将何润东与董洁放一起是否合拍
身高就差太远
的确 傻傻的peter还真令我捏了一把汗
好在有董洁
真的 无论哪种情绪她都拿捏的很到位
不多不少 眼神与话语刚刚好
她的调皮让Peter的傻劲儿更叫人喜欢

特别要说的是
我很喜欢老八
虽然只是穿针引线的一个不重不轻的角色
但第39集那浓墨重彩的一笔
真是不知让多少人为他的抱憾离世哽咽
再赞一下编剧老师!

最后令我钦佩的是
台词没有被读错过
要知道对于现代人来说古语中的生僻字被误读太正常了
而此剧中没有
也许演员修养高 也许是跟本的导演盯得紧
WHAT EVER
I LOVE THIS!

 8 ) 我是你的丈夫,就是你的天。——赠马文才

我宁愿你不会爱,马文才。 从小到大,看过无数个版本的梁祝。港版,台版,动画版,然后便是这部董洁和何润东的版本。 马文才,马文才。初见时,你在马上,马儿疾驰,你拉开弓,箭出—— 【当老大,你也配!】 人未到声先闻,我看见你了。 那时的你,是霸道的,是闪着光芒的。或许,外表固然重要。 再次见你,你献上束脩,你说你把剩下所有人的束脩全包了。没有注意到你的言语,动作。被你的笑容吸引。有一些孩子气,像是一个拿了糖在炫耀的孩童。 接下来,我看见你的不安,你的童年,你的失落,你的痴心,你的倔强,你的骄傲…… 有人说。你本就是为了祝英台的皮相而爱的。 可你太守之子,身边女子众多。但却独独倾心于她…… 有人说,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你自己的占有欲,想要的东西必须得到。可真真是为了占有吗?我还记得快要结束的时候,你看见被退回的婚书,你眼里的脆弱以及痛苦。于是你不甘。 你为了她上战场九死一生,你为了她不顾一切,你为她放下了你的骄傲,自尊…… 她的眼里却依旧没有你。 多痛才会恨? 你是被伤得多痛才那么恨…… 我还记得你当初同英台去寻陶渊明时,在树林里你的腼腆一笑。 我还记得你为了英台,做了纸鸢,却换来她的不放在心上。 我还记得你想要为她披上衣服却看着她同梁山伯走远,你的手没有放下……脸上的神情却令人看了心疼。 我还记得你躲在柜子里,你说。柜子里不黑。你说,留下的人,只有承受无尽的苦难。你抓住她的手,说别走。她的神情满是不耐。 我还记得你被她一棍打伤,却在父亲想要问罪时百般袒护。 …… 那么多那么多的你。 你看着归来的马,却一箭把它射死。马声哀啼。 【就因为它衷心有用,所以我疼它。可连一个盗贼都可以骑它而去,它该杀。】 可转身的时候,你的神情分明有了落寞。 我知道……你真的害怕被背叛。 所以……为了不被伤害,你只有伤害那些可能伤害你的人。 …… 也许,真的不该塑造你这一形象。那么的让人心疼那么的让人想要爱护。 最后,英台的约法三章。 你应允了。可你没有做到。你在船上说: 【我是你的丈夫,就是你的天。你凭什么说我骗天。】 英台的眼里对你满是恨意。她身上穿的可是嫁衣啊。那鲜红的嫁衣本是为与你成亲才穿上的。可她的心里只有山伯,没有马文才。没有你。 那鲜红的嫁衣。从来都不是为你而穿。 从来都不是。 也许,上天真的是眷顾梁祝的吧。 所以那么多的巧合最终让他们在一起了。天上人间。 我记得结尾的最后一个镜头。你看着身边的桃花。眼里有着无数说不清的情愫。我觉得你在笑,却又觉得你在哭…… 我想,你其实也知道的,她会离开你。 你只是舍不得,舍不得舍弃她的一切。 但却依旧为她而开心吧……我竟这样觉得吗。 马文才,如果当初你不遇见祝英台,就好了。 马文才,如果当初你不与她一同寻五柳先生,就好了。 马文才,如果当初你不在乞巧节时知道她是女子,就好了。 …… 马文才,你如果真的是个纨绔子弟,从来不会对谁动情。就好了…… 我可算病态吗? 我可有办法吗? 我只有待你最落魄在你额角亲一下? 我可会祈求他。 会使你眼泪如雨 一直下…… 然后你某夜紧抱我哭吗…… ——《无声占有》 我还记得你在树林里的一笑,那一笑,触动谁的心。 却从未令她动心。 爱不起,便恨吧……

 短评

这个版本的马文才帅成啥样了都.............

5分钟前
  • 🌊🌈♐
  • 还行

当时一直固执的认为其实英台童鞋和人家小马在一起也挺好的。。。

6分钟前
  • 未晞
  • 还行

马文才太帅了吧

9分钟前
  • 阿宅Doooooris
  • 还行

整个片子冗长拖沓,情节少有亮点,梁山伯高大全,祝英台无知任性,不喜。倒是一些配角好,八哥很有戏!马文才...好吧,他是我看此片为唯一动力,没有比这位更加标准的小言男主了。所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戎装俊朗英武、书生装玉树临风、常服高贵冷艳。大有拱手河山讨你欢的痴情架势。

12分钟前
  • 淼~
  • 还行

我记得播的时候,我奶奶指着何润东问,这是不是马文才?

13分钟前
  • 自言本是金城武
  • 还行

唯一能看的是马文才……敢问演员都怎么选的……- -lll

17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较差

看的只是董洁~何润东实在配不上,马文才比他耐看多了

21分钟前
  • 碧心
  • 还行

我愿与你双双飞,飞离红尘是与非,人间痴情条条不归路,不如天上比翼蝶。(改编最好的一版梁祝,董洁就是为祝英台而生的。这部剧真是良心,取景,服饰,台词,配乐,演员都上乘且有诚意。本来为了马文才而看,一开始接受不了何润东的梁山伯,但是后几集演技爆表,渐渐就接受了。)

26分钟前
  • 萌 . 李
  • 力荐

为什么,梁山伯长这损样,为什么,马文才长这帅气?让我们怎么入戏?怎么被感动?

30分钟前
  • 铃儿响叮当
  • 较差

马文才还这样帅。

33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我就是想表达一下我对此版梁祝中马文才的喜爱。

35分钟前
  • 冰冰箱里
  • 推荐

看了很多评论,我依旧敢理直气壮地说我只爱梁山伯,只有他和祝英台才是最配的。此版梁祝格局很大,不仅仅局限于爱情,有亲情友情时代理念国家等等。而梁山伯是真有儒雅谦谦,君子之风。小时候很喜欢马文才觉得帅,长大后再看才发现只有梁山伯和祝英台才是彼此的知己。最后表白一波八哥祝英齐。

37分钟前
  • 玥净
  • 力荐

现在的古装剧能有以前一半的用心就好了,我觉得电视剧版梁祝最好的就是这版了

42分钟前
  • 奶茶给我我不喝
  • 力荐

这部里的马文才有血有肉

45分钟前
  • 桂唯宁
  • 力荐

我觉得英台应该爱上马文才。

46分钟前
  • 一只虎耳草
  • 还行

这片子里到马文才不那么坏呃。

50分钟前
  • apeachgugu
  • 还行

马文才太帅了!我要是祝英台就选马文才!何润东太丑了,演梁山伯真不合适。让我始终没入梁祝的感情戏。。。董洁的颜很美,此版祝英台是大气倔强的祝英台,而不是活泼伶俐的祝英台,有董洁自己的气质在里面。大爱这部剧的服装!!!尤其是校服,还有董洁的女装。喜欢银心,喜欢八哥,喜欢黄良玉,真惋惜

54分钟前
  • Sunshine
  • 推荐

男二号~

56分钟前
  • 石头纯
  • 还行

这版的马文才帅哭我祝英台什么眼神

60分钟前
  • kid1995yky
  • 还行

看在文才兄的面子上给5星,何润东太伤眼了,文才太养眼了,结局太让人伤心了

1小时前
  • Alpha阿尔法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