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40集

主演:程枫,尹航,李芯逸

类型:电视剧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红 剧照 NO.1红 剧照 NO.2红 剧照 NO.3红 剧照 NO.4红 剧照 NO.5红 剧照 NO.6红 剧照 NO.13红 剧照 NO.14红 剧照 NO.15红 剧照 NO.16红 剧照 NO.17红 剧照 NO.18红 剧照 NO.19红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博爱——解读《红》

    相比《蓝》和《白》,《红》最难理解。红代表博爱,博爱的原文是humanity,也即人性。基耶斯洛夫斯基一改《蓝》的忧郁,《白》的戏虐,用了更加沉稳、冷峻的视角来探讨人性,其思想性是最深刻的,也是对前两部曲《蓝》与《白》的总结。我理解他所说的博爱,是对那些迷失在爱欲中的灵魂的悲悯。那些在寻爱的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蓝》的寻求自我、摆脱桎梏,《白》的寻求平等,《红》的爱与疑惑,统统都是生命的一部分,都是我们曾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最后,基耶斯洛夫斯基用爱救赎了因爱而迷失的灵魂。

       《红》的复杂,首先表现在其叙事结构上。那些不断被重复的影像,在观影的过程中,的确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一直到片子的结尾,一切才豁然开朗。退休老法官和年轻的法学院学生,两段看似毫无关联的人生,随着剧情的推衍,慢慢重迭融合为一体,我们可以将之理解成不同年纪的同一个人,因为他们职业相同,在感情上所受到的伤害也相似。导演借助瓦伦蒂的出现,给了我们一个转世重生的期盼。所以就有了老法官当年追逐自己所爱的人,一直追到英吉利海峡;海难生还的年轻法官在英吉利海峡遇见了瓦伦蒂的结局。

       基耶斯洛夫斯基说:这部片子讲述的情感是二分之一个苹果的故事。男人和女人,是被一分为二的一个苹果,来到人世,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二分之一,生命才会完满。完整的苹果如同完美的爱,是由被切成两半的苹果又和在一起形成的,如果错过了便永远无法完成一个完整的苹果,当分成两半的苹果,来到人世时,总会有那么一些,错过了空间也错过了时间。那么谁来修正呢?我们到底在哪里出了错呢?

       在电影中反复出现的三叉路口,两扇开着的窗,以及总是擦肩而过的瓦伦蒂和法学院学生,无一不是导演特意安排的,它昭示着我们的人生:每一天,我们都有机会和无数的人擦肩而过,有些人可能会成为你的朋友或知己,有的则是爱人。这很像几米的漫画《向左走,向右走》,两个二分之一苹果,就这么随意地游走在人生的三叉路口,守候着合二为一的机缘。

       《红》用冷静的镜头,缓缓地讲述着那些错过了空间也错过了时间的苹果。瓦伦蒂深爱自己的男友,却总是被男友猜忌;年轻的法学院学生目睹自己的女友投入别人的怀抱;邻居的丈夫背着妻子和同性的恋人煲电话,女儿偷听父亲的电话,妻子却蒙在鼓里。到底那里出了错?告诉他们真相,是不是就解决问题了?这些是电影引人思考的话题。两个互相寻找的苹果,即使合成了,也未必如表面看起来的那样圆满。

       在寻找另一半的过程中,我们永远也不知道该往左,还是往右。要想获得完整的那一个苹果,需要等待,静静守候重逢的机缘,你能等吗?

 2 ) 从一个扔瓶子的老人说起。



法籍波兰电影大师基耶斯洛夫斯基。【为什么听起来像个俄罗斯人的名字?!】
他自私的剪辑,他不热爱电影的态度。【是的,不爱。我没有打错】
这一切都成了他鲜明的logo,存在于这个花花屏幕之上,有些“非主流”!
当你,真心去喜欢他的叙述故事的手法的时候。
就会不经意间深深的惦记,浅浅的微笑。
说来,其实他的存世作品不是很多。
但是有三部曲不得不让人去想起这个浪漫的老头。
想起一个只喜欢游离于波兰和法国的电影诗人。所谓“地域性导演”就该由此而来的吧。

《蓝》《白》《红》。
法国国旗的颜色就是这三种颜色。由而右的顺序。
很多人知道这三部曲,但是有些人真的不知道从哪一部看起。红白蓝?白红蓝?一样的顺口。
但是,当你真正全都看完的时候,才恍悟这“蓝白红”的深意。
我就是其中一个!

【蓝:忧郁,哀伤】——自由
从电影一开始,就漫漫铺陈开哀伤的因子。一场车祸夺取三口之家的父亲和女儿。
剩下的妻子朱莉,显得尤为幸运,而又不幸。
为什么不一同毁灭?!
朱莉选择自杀,但是最终还是放弃了。
我想如果她有足够的勇气,这样做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呢。
一种彻底的自由。
当故事渐渐的发展下去,当朱莉选择逃避过去的生活,
当她逃避一切和过去有联系的人和物,
现实的生活告诉了他一些答案。
当她听到一个行乞的乐手,吹起逝去的爱人写过的一首曲子,她上前去询问。
乐手说了这样一句话:“人总是有一些东西要留下的”
也许,这就是答案。这也是一个转折。
命运安排朱莉活下来,安排朱莉知道了爱人在外面还有一个深爱的女人。
安排朱莉完成爱人留下来的未完成的曲子。
甚至安排朱莉照顾好那个女人。
电影的本意,是想告诉我们,曾经被生活和失去亲人的伤痛所束缚的朱莉,如今已获得重生。
“自由”由此而来。
而,在我看来,朱莉更像是一颗孤独的棋子。
漠然的存在,有着自由的外壳。
却把心牢牢的锁住了。
被爱的枷锁给锁住。

就像是,她根本不在乎那个扔不进瓶子的老人。

【白:屈辱,荣耀】——公平
恕我无知,最后一部才看的这个。不过最喜欢这一部。每一部曲,都可以拿来独自欣赏。
因为他又要讲一个不一样的主题。关于“爱的公平”。
卡罗尔被妻子多明尼悄悄的藏在箱子内从波兰带去巴黎。
在光鲜的生活下,身为理发师的卡罗尔,显得格外的无能。在妻子的庇护下屈辱的生活。
当一纸传票送来,卡罗尔就失去了一切。
失去妻子,失去生活,失去尊严,失去了爱。
就像主题定格的那样,生活是公平的。
卡罗尔以同样的形式回到了波兰。
从此生活开始描写公平的情节。事业顺利,金钱富足。
可是,当一切准备就绪,卡罗尔要再次像爱人表达情意的时候。
却硬生生的得到了与之前一样不公平的待遇。
爱,如何公平?!
卡罗尔要让她偿还这一切。
所以,他制造了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把爱人送进了监牢。
这样,就公平了吗?!对爱人,还是对卡罗尔本身。
站在栅栏之外,看着监牢里的爱人在对他比划着“等我”的手势。
潸然泪下。爱本身就不该追求公平。
他渐渐开始懂得那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就像是,他看着那个扔瓶子的老人艰难的把瓶子送进垃圾箱,但是,他只是看着。

【红:怀疑,背叛】——博爱
第一个就看的这部。起初,没怎么看明白。
但最终,在看完三部曲之后,再想起电影里的情节,忽然知道。
《红》就是一部总结。总结前两部的故事。
瓦伦丁被身处远方爱人的猜忌,她一边无可奈何,一边又假装很镇定。
当她发现一个曾经被爱伤的很深的老人对爱失去信任而迷恋偷听的恶习的时候。
她很坚定的告诉老人要懂得谅解。不要去怀疑,不要被背叛打到。
要懂得博爱。
在教会老人懂得这一切的同时,瓦伦丁也渐渐反省自己和男友的爱情。
她想去英国找到爱人,说明白。
但是,在去往英国的船上,她认识了年轻有为,也被爱情困惑着的奥古斯特。
一种似曾相识油然而生。
一场风暴揭开了所有的谜底。
幸存者只有朱莉,史蒂芬,卡罗尔,多明尼,奥利维和瓦伦丁,奥古斯特。
这些都是三部曲中的主演。
故事在这就画下一个圆满的答案。
对于导演,这些都是一种盼望。
充满对人性的希望。
在电影里我们可以感受得到。
在《红》里,在瓦伦丁身上。

就像,她看到那个扔瓶子的老人,主动上前去帮忙扔进去。

《蓝白红》,
这不是“三部”伟大的电影,是“一部”人性的解剖记录片。
是充满希望和感召的旗帜。
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留给世人回味的经典。

 3 ) 我的《蓝》《白》《红》

我是幸运的,由于颜色的喜好误打误撞就按了这个顺序看;却是遗憾的的,似乎错过了一次探险的机会——这是我的《蓝》《白》《红》。
为什么会开始看三部曲,我不知道,也没有知道的必要了。我只是知道这三部是很有价值的片子,基斯洛夫斯基是绝对值得敬重和佩服的大师......

《蓝》的威尼斯
《蓝》有那种静谧的魅力,是三部曲中气氛被颜色的渲染最明显的一部——表面看来,语言不多,主要靠场景气氛的营造,角色的眼神、表情还有动人心魄的音乐来表达遭受丧夫丧女的沉重打击的女主角的感受。朱丽叶比诺什的演技无话可说——她就是那个人!作为艺术家的艺术家的妻子,那种冷艳的气质让我觉得像一把锋利的、割裂过去和现在的刀子——也是一种艺术的气质......
一开始我不明白为什么她要那样做——像一种疯狂的报复啊!她是爱她的丈夫的吧?是的,她爱他——她理解他!也许因为这样,她丈夫才会另寻新欢——那个美丽的女律师。他当然理解她,也是爱她的——他跟另一个她说她的好,也做得相当好——没有让妻子知道,即便是死后——如果不是导演的安排,剧情的需要......
到后来,我开始明白了,她对他的爱——毕竟那蓝色梦幻般的吊灯还挂在那里。整理他的曲子,完成最后的乐章,延续他的梦想和血脉......
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物是助手。他是我欣赏的男人——忠于自己的感情、坚定地爱着女主角、尊重自己的作品......女主角最后和他在一起,在我看来是件好事!
最后一个重要的人物——妓女。以上三个都是我心目中典型的法国人。在中国人的思维来看,妓女是我最欣赏的女性角色——虽然她也有怕的,怕父亲知道她在从事这样的工作——就是因为这样才欣赏她,欣赏她的坦率、真诚。“因为我喜欢,我觉得大家也喜欢......”所以她做到了自己喜欢的事——人生可以这样过,又何妨?能遇上这样的女主角,是她的幸运,也是剧情的需要——这才是生活,某些人总是要和某些人遇上的(《最后一班地铁》的启示)。
《蓝》没有非常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一个鲜明的节奏——是你不可预测的。导演精心呈现的这种摄力,就像蓝色一样神秘而富有生命——刚看完影片的时候,我并没有预想中的冲击,随着时间的过去,我慢慢地细细地体会,便察觉那淡淡的蓝色从骨髓之中蔓延——我试图用理性理解,最后似乎是靠感性来明白......
它要你想的地方太多——因为这样,它值得以威尼斯的金狮加冕!

《白》的柏林
看完《白》以后,感觉冲击很大——因为,我认可这个男人!
我从一开始就不喜欢多明妮,也许只有卡洛才由始至终深爱着多明妮——她是美丽的,她也是爱卡洛的——不过她不应该这样去爱!
也好,就是因为这样,卡洛不再仅仅是美发师卡洛了!爱情的力量让他有紧抱石膏像,成为“箱中人”的勇气——本世纪最伟大的偷渡方式之一!他开始去谋求他以前并不十分看重的东西——金钱、地位。他明白了另一个阶层的生存心理——米可埃的出现是剧情的需要,也是必然——那时有无数的卡洛,也有无数的米可埃——因为,“我们都受过苦”。
他甚至策划了这样的一个游戏,这样一个让我惊讶不已的结局——看着铁窗里面的多明妮,我的心很痛——不是因为怜香惜玉,只是她现在才明白卡洛作了这么多,自己似乎太自私了......
《白》教了我很多——也许也是我喜欢的原因:人在他乡的不幸境遇、生命的珍贵、创造改变的机会......那愉快的探戈,不但是卡洛顺利改变人生的音乐,也是我肯定的一种人生态度——这是《白》对我而言的特殊意义。
最后,印象最深的地方,除了卡洛的证词、多明妮的入狱,就是他们俩美好的一夜——是多明妮想要的,也是卡洛的向往——我不解卡洛为何笑着离去——应该有报复的成分,但是,爱不能宽容一切吗?
银熊的憨厚和卡洛有几分相似,呵呵!

《红》的法国
《白》留下的问题,也许是《红》诞生的原因。
再一次展现了女子之爱的深沉——似乎和《白》形成鲜明的对比——当然,那是两种不同的爱......
美丽女模特家的窗户可以看到男律师的家——他们就这么近!法官的爱情故事也算是男律师的翻版——是一种暗号式的线索。两者由女主角联系在一起。
可以说,《红》的故事最不贴近生活,却反映了人最真实的感情。我无法不用法国国旗的象征意义来对它进行理解——那真的是一种宽容的博爱......
把狗撞伤——法官对女主角的,女主角对自己的;爱情——法官对学姐,女主角的男友对女主角,男律师对它女友;亲情——女主角对她弟弟,被窃听电话的一家;最后还有被窃听电话的和法官之间......
《红》最大的意义,除了是大师电影生涯的句点,更是一种人的重生——作为三部曲的结尾,她给了前两部一个确定的现在和充满可能性的未来......不仅让我想起了一句法语名言——C'est la vie!
伟大的凯撒,拥有与他相配的宽容!

三部曲之中,三部曲之外
投瓶的老人——三部曲的主角在三个不同的时候看到老人时的三种不同反应,暗示了什么吧?!老人的孜孜不倦和坚持,既要人们珍惜自己,又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对这种精神的赞扬(相反地,也表达了一种无奈的哀愁)吧?

电视——对现代性的批判,也是作者对现代性的态度的一种暗示吧?!
还有很多......对现代人生存状态的揭示——《蓝》的脆弱、《白》的“实际”、《红》的猜疑......不得不佩服导演博爱的哲人般的眼光!

我知道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诠释,是三部曲的重要内容,这三种颜色带给人的感觉各自配合影片的基调和剧情......在三部曲中,我看到的最后的就是感情——真实的感情,甚至比现实生活还要真实的感情。是我们的浮躁弱化了感情的神经?只有在沉静的时候才对它有所注意?不知道呢!

打个不雅的比喻:好的电影,就像骂人的艺术——被骂了以后不知道被骂了,反而高兴,到最后才明白自己的窘,心生佩服,也忘了生气、不值得生气了......
看电影,还是纯粹点好——极视听之娱,获得观赏佳片的最大乐趣。
三部曲,值得一看再看(——最起码要看六次!呵呵!)

献给风静时分的箫声匿迹

 4 ) 深红的感伤――《三色》之《红》观感

    红色的夹克、红色的酒吧、红色的吉普、红色的椅子,红色的房门,红色的书皮,红色的牵狗绳......片如其名,在《红白蓝三部曲》之《红》中,基希洛夫斯基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红色的世界,红色常常让人想起激情,热情,朝气等积极的词语。但在这部《红》中,基希洛夫斯基则在缓慢悠长的叙事中向我们展示了三个普通人生活中的感伤,当然,他们都在积极生活,在红色的世界里,人们理应充满积极的情绪。
    这部影片的画面色彩非常漂亮,除了深红的颜色外,伴随着不同人物的不同心情,其色调都不断变化,时而亮丽,时而阴郁,但是总会给人美的感觉,基氏通过镜头将他眼中的美丽镶嵌于这个世界。故事发生在一个很小的空间,一个兼职做模特的女大学生,一个事业蒸蒸日上的年轻法官,一个退休孤独的去窃听邻居电话的老法官,他们相隔不远,特别是女学生和年轻法官就在一条街上。但是就如我们生活中常说的“无缘见面不相识”,他们或许早已处在这样的空间,却无从相识,直到一次次偶然。因为女学生撞伤了法官的狗,与法官相识;法官则在窃听中得知了年轻法官和他不忠女友的故事;而直到最后,年轻的法官才和女学生在一场意外中碰面。
    这部影片似乎就是一部基希洛夫斯基的电影,他没有完整的讲述一个让人明了起因、经过、结果的故事,这是部意义蕴涵于过程的电影,没有神秘的开始,没有曲折的情节,没有离奇的结尾。生活,一切在于生活的过程,这部电影尽情的展示着三个人的生活和他们之间微妙的联系,我喜欢这种以一种慢悠悠的节奏叙事的电影,那女学生的热情与敏感,那年轻法官的风光与不幸,那退休法官的怪癖与感伤。每个人的生活都那么平淡,平淡的他们的生活让我们都觉得似曾相识,女学生兼职模特,去健身,显然深处热恋,显出一种小资的安逸,但是她那异地的恋人无端的怀疑猜测给了她诸多苦恼;年轻的法官事业有成,前途无量,可是同很多事业上正要大展宏图的人一样,他不得不痛苦的面对恋人的不忠;退休的老法官呢?似乎他只能是终日陷入寂寞之中,以窃听他人的声音来陪他度日,直到女学生走入他的生活,还勾起了他一段伤心的爱情往事。微妙的是,老法官的往事竟很年轻法官惊人的相似,也是一次偶然中手中的书翻到了考试的内容,也是意气风发之时面对恋人的背叛。世间的幸与不幸,顺与不顺,善与不善,忠与不忠似乎就是永远以相似的方式不断的上演,生命在轮回,生活在轮回。当年轻的法官面对恋人的不忠而神伤时,老法官正面带感伤的向女学生叙述昔日的相似情伤,一种时空交错的感觉将岁月的沧桑无常,生活的无奈多变从我心头油然而生。
    基希洛夫斯基当然不是想只是拍摄一部令人看来陷入伤感的悲伤电影,这部影片中也时时洋溢着生活中的希望与温馨,当时那不时映入眼帘的红色就让人感到足够温暖了。尤其是那个片子的中心人物――女学生,她让我想起了《天使爱美丽》中的爱米丽,她同样的善良、快乐,一种很红色的情绪,她以这种情绪深深感染了那个孤僻的老法官。一位窥探他人秘密的老人终于被深深触动,他不再偷听他人的秘密,相反,他向善良的女孩倾诉了他心中的秘密。女孩也留意着那辆红色的吉普――年轻法官的坐驾,但是他俩始终没能碰面,直到她乘船前往英国与男友相会时,伤心的法官也怀抱永远忠诚的小狗走上了离港的轮船。最后,老人在报纸上发现了轮船失事的消息,当他焦急的在电视上寻找女学生时,女学生和年轻法官都幸运的获救,两人站在一起,隔着屏幕是欣慰的老人,三个人的生活在那一刻仿佛结成一环,伴随着新生的希望,影片在一阵淡淡的音乐声中结束,留给我的是对人生温馨的体味。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心中有种很惬意的温暖感觉,每个人都在生活中面对着很多感伤和无奈,但是那无处不在的温馨红色就是我们的心理慰籍,那一抹抹红色让人感到安全,温暖,给人摆脱悲伤的希望。红色无处不在,它不仅仅意味着一种色彩,它更是一种情绪,一种生活态度,人们的一个微笑,一丝善良,一点激情,都相互关怀,相互抚慰。所以,或许面对不幸与挫折,我们先应该静静品味一丝忧伤,然后,让我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红色,让红色安慰我们,让我们在温暖中对生活淡淡一笑。

http://handsomewang.blogdriver.com/handsomewang/1094654.html

 5 ) 蓝白红三部曲之红

看完第一个感觉是 那个时候 电影已经可以把人拍的这么好看了 光线的画面感 很好,灰色跟秋天贯穿整个电影,有点看 亚特兰蒂斯之心+迷失东京的感觉,忘年交就好了,人年纪大了是像一桶酒,古井不波又不失凌冽的味道。
曾经看过伊莲娜的两生花,她的美是无缝渲染的,更像是一位青春的东欧模特,作为演员总有一种生硬的难以衔接的表演感,但这种感觉也许是这部导演正需要的,赋予影片那种“徘徊在原地”的叙事美
如何与自己独处?我们都明白,人与人之间是没有永远稳定的关系的,聚散离合,没有人会一直陪着自己。我们终其一生,都是在学着与自己独处。独居的老人,孤独的模特,热烈的恋人,那些来来去去的人和来来去去的故事,终日都在上演,我们自己也在里面。
并不直接,也说不上晦涩,似乎法国人说话都是这个特点——论点藏在上下文不接的灵感乍现和哲学观念中。生命中有太多发现了就会令人感动的巧合。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我们永远活在对正义、善良、责任、爱的迷茫与探索中。

 6 ) 偶然的幸福 偶然的忧伤

法律学生手中的书掉在地上,翻开的那一页,他看了一眼,后来发现竟然是考题的内容,他后来成了律师。

这是基斯耶洛夫斯基的电影《红》里给我们展示的一个生活片段。这种偶然不仅是属于那个老法官的,也同样发生在那个年轻男子的身上,而且后者仿佛成了前者的翻版,他也一样被自己心爱的人背叛。

这部被称为以博爱为主题的电影中还有更多关于偶然的主题,那些偶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人的思想意识,还带来了好运和幸福。

瓦伦丁开车撞伤了老法官的狗,这一次的偶然事件让她认识老法官,并意外地发现他在窃听周围邻居的电话;也是这一次偶然,让老法官重新审视自己,并把自己告上法庭。本来偷听可能是一种偶然,由于老法官的违法行为,而使得偷听的行为成为一种必然的侵犯。

也许是瓦伦丁拯救了老法官,如果她不介入法官的生活,后者可能会坚持着窃听的生活。同时老法官的言辞也给瓦伦丁带来更多启示,他说在法庭中往往听不到真实,只有电话里的故事才是最真实的。

老法官能够识破年轻的瓦伦丁的心理活动,他知道她为什么没去向邻居家男主人检举自己,是因为她看到那家妻子的温和,和孩子的活泼。

这两个人互相影响着,从起初的偶然开始,让彼此都拥有了一段不寻常的人生体验。重看电影的感觉是不一样的,重新看同一部电影,感觉好像不是一部电影,其实电影还是那部电影,只是关注的角度不同了,你发现了一些曾经没有被发现的,不是眼睛的问题,而是经历久了,心灵在成长。

当然再多的偶然都是导演所为,最后的场景,《蓝白红》三部电影的主人宫都出现了。如果你看了这三部电影,就会觉得这“偶然”得很夸张,那因为电影的原因。其实生活中的幸存者彼此都没有关联,没有人像基斯耶洛夫斯基将毫相干的人拼接成故事。而你看到了这些故事,人们对电影的观看产生心理作用,而这正是影片的亮点之一,不管你把它当成是讲故事的技巧还是其他什么,毕竟这结尾强调了人生的偶然。

最后影片定格在瓦伦丁的向右看去的表情上,而这一瞬间刚好和她拍照的那幅照片的表情十分相似,尤其是那脸上的忧伤,这是正常的心态下的表情,因为她刚从一场灾难中脱身,那是应该具有的恐惧。而这自然的表情却和当时摄影师让她表现出的忧伤那样的相似。

从影片来说,前一次是表演,后者是生活。但有意思的是,跳出影片来看,这两者其实都是一种表演,那正是演员伊莱娜·雅各布在影片中的表演,在表演相似的忧伤;即使不这样理解,这仍是一种表演,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不是也时不时的在表演?大多数时候还是没有排练的“表演”。

点击以下链接,查看往期推荐影剧

电影《刺杀尼克松》英剧《问答》电影剧集集合推荐法国电影《阿尔德曼夫妇》电影集中推荐日本电影《大空港》美国电影《莫娣》美国电影《魅影缝匠》美剧《大小谎言》第一季中国电影《暴雪将至》美国电影《三块广告牌》中国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美国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中国电影《村戏》日剧《贤者之爱》日本电影《蒲公英》BBC版《无人生还》韩国电影《计划男》台湾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美国电影《卡罗尔》中国电影《山河故人》华语电影《刺客聂隐娘》|英国电影《房客》|中国电影《双鱼陨石》|日本电影《儿童食堂》|英剧《伦敦黑帮》|美剧《上载新生》中国电影《春潮》|美国电影《房间》|美剧《真相捕捉》|日本电影《默片解说员》|国产火爆网剧《隐秘的角落》|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日本电影《摇摆少女》|悬疑剧集《极地暗杀》日本电影《雨停了》

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的中国电影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的日本电影原著改编成的电影(4)日本小说改编的电影(3)关于日本艺术家的电影日本小说改编成的电影(2)日本小说改编成的电影(1)15部悬疑电影推荐|关于日本艺术家的10部电影|关于何冰“后浪”事件功夫片岁月

 短评

我们都活在别人生活过的轨迹里,或是窥探隐私,或是生命轮回。他梦见了未来的她,好像这一切在真实的发生。我以为这是错过,可殊不知,他们最终相遇。

4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

三部曲中最爱红.

6分钟前
  • kingfish
  • 力荐

[蓝]技法最先锋但略有形式大于内容之感,[白]最贴近传统叙事电影,终章[红]以"博爱"为主题,大格局,视听语言掌控也已达大象无形之境。老法官与新法官相同的人生轨迹及细节(掉书翻页中考题,养狗,被劈腿)有轮回之意。不少元素的复现把基氏后期影片联成网状脉络(绊倒同[两生花]),耐人寻味。(9.5/10)

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红色的基调,浓烈、悬疑、隐喻,现在看起来仍然很不错。

13分钟前
  • 小波尔卡
  • 推荐

是一部技巧娴熟的杰作,虽然没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但是却展现了男女主角胸出色的表演。

16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推荐

三部曲里面,最浪漫的一部。红色是热情,红色是救赎,红色是博爱。

19分钟前
  • 纤指十三
  • 推荐

三色之中最差的一部,不知道为什么被提三项奥斯卡,这片输给[低俗小说]一点不冤。偶然与轮回,监听与畸恋。伊莲·雅各布真美好,特林提格南特老得认不出来了。至此基老师所有能看到的片片全部看完了,以这部片子结尾,真真伤感。

20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很好的看的电影,情节有铺垫而且环环相扣很精彩

25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欧洲人的东西总是体现在细节,三部曲中最爱红

26分钟前
  • 徐小花
  • 力荐

轮船遇到强对流天气,暴风雨过后电视新闻上播放着轮船遇险的消息。一百多人罹难的同时,瓦伦丁和奥古斯丁双双幸存,他们觉得对方似曾相识……

28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二重身。奥古斯特正是年轻版的法官自己,多年前遭遇背叛生命轨迹从此改变无从救赎孤独终老,所以他会对瓦伦蒂娜说,“也许你就是我从未遇到的那个女人”——电影结尾,瓦伦蒂娜和奥古斯特一起得救上岸,他透过电视荧幕看到了另一个自己,如同两生花不是关于两个人的故事和精神联系,而是一个维罗妮卡的双重生命,奥古斯特和法官也因此不是两个人,而是同一个人的两个版本,两种可能。由此,我们的现实呈现出某种极端的脆弱性和偶然性——我们的现实只是开放情境中的一种可能,甚至并非是最大可能性的结果,其他潜在的可能结果并没有被完全排除,而是作为可能会发生的事件的幽灵继续缭绕着我们的“真实”现实。(Zizek)

29分钟前
  • 江寒园
  • 力荐

蓝白红三部曲是一个从三星到五星的过程。连续性的看完感觉才最完整。

32分钟前
  • 荒也
  • 力荐

能在不幸中自愈,能在报复中哭泣,能在欺骗后相信,才能在命运的风暴中幸存。

33分钟前
  • 渡边
  • 力荐

我爱伊莲娜雅各布以及她的黑丝袜

37分钟前
  • 毛驴哥🔒🔒🔒🔒
  • 力荐

三部曲終於完滿了。那個扔瓶子的老太太,終於有人肯幫她一把了。這就是電影的主旨——博愛。

40分钟前
  • StevenTong
  • 力荐

隐喻太多,又显得刻意巧合。终究不是现在所喜的类型。不过,三部曲里面,这部相对更好。另外,女角很漂亮

41分钟前
  • 暖鱼
  • 还行

多想结交这么一个古怪博学的老先生当忘年交。三部曲里最爱的一部。

45分钟前
  • 沉歌
  • 推荐

影片的整个基调是红色的,莫名,猜不到的结局,费解的过程。然而,当我再回过去看前面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如此,整个过程,是一系列紧密相扣的环。其实,在我看来,三部曲中,〈红〉是最难解读的,它涵盖了人生的迷茫,感情的机缘巧合,以及,宿命的救赎

47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她走在他过去时空的轨迹上,于是终于在现在,碰上了他。

48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该片是一部成年人的童话故事片,是一部由厌世者构想和完成的浪漫史。影片令人信服地描写了两位主人公所建立的优雅、微妙但未必会发展的感情联系,而这种联系也是该片取得的主要成就之一。

53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