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线无战事(2022)

HD中字版

主演:费利克斯·卡米勒,阿尔布雷希特·舒赫,亚伦·希尔默,丹尼尔·布鲁赫,塞巴斯蒂安·胡克,安东·范·卢克,大卫·史崔梭德,埃丁·哈萨诺维奇,乔·温特劳布,吕克·费特,Andreas Döhler,米夏埃尔·维滕博恩,Peter Sikorski,安德烈·马尔孔,Dominikus Weileder,Tobias Langhoff,阿德里安·格鲁内瓦尔德,菲利克斯·冯·布雷多,迈克尔·斯坦格,Moritz Klaus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202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1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2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3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4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5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6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13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14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15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16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17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18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19西线无战事(2022)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德国视角战争片自带了历史上的优势,我愿称之为战争片拍得最好的国家(个人喜好请不要再杠我了)

真的觉得大家都可以看看德国人拍的一战二战电影,感受是真的不一样。

我觉得本身一些战争电影被我吐槽的点就是他们的结局都太强调“成功”了。

虽然也会有很多人死甚至主角也会牺牲,但是总的来说他们还是在拍“我们是怎么反败为胜的”“我们主角是怎么英勇杀敌的”。

没错作为被攻击的一方我们想展示我们不怕敌人的攻击我们是坚强的民族,而且确实我们是二战的战胜方。所以我也完全理解为什么我们在拍战争的胜利。只是我确实觉得只看这类型的话这就失去战争片的意义了

(这里我再加几句,评论有人说“为什么非要反思,我们反侵略赢了就是要拍打赢战争的胜利,你为什么要和发动战争的国家共情”。

我上面也说了,我们做为被侵略的并且是战争的胜利方,拍战争胜利拍美好结局是完全合理的。但是,我还是始终认为“战争不会给任何人带来任何好处”,即使是胜利方,即使赢了也依旧是输的。有些电影可能会让观众产生“战争胜利带来了无限的自豪感和骄傲感,证明了我们的实力,所以战争也没那么可怕反而可以证明自己”的想法。从而减轻了战争实际的残酷和害处。

所以不是说大家都别看美国中国的赢战电影,如果只是为了爽一爽那就去找个手撕鬼子或者看美国人拯救大兵瑞恩,也完全ok的,我也蛮喜欢看。但是不仅要看这种也更应该看看德国的战争片,换一个视角去真的看看战争的残酷。

⚠️并不是要代入德国人去反思!只是去看看真实历史中的一个国家为战争失去了什么,以此警示自己,警示所有人战争百害无一利。⚠️也没有一棒子打死或贬低所有赢战类的战争片!就是觉得德国人视角会不一样会更有警示作用,我个人偏好这种警示型的战争片,个人偏好!!

仅从我理解来说,看战争片不是为了肾上腺素不是为了不是为了民族自豪感,而是去了解那段历史,从最客观的角度去认识战争最坏的一面。所以我不是共情德国,只是共情所有在战争中失去一切的人。

这个完全是个人喜好!我就是觉得爽片动作片可以拍成美好结局,战争片就不要全是美好的了。解释完毕求求别再杠我了)

如果只是为了彰显民族自豪感的话,那它被冠上“主旋律”也不为过吧。(说这句是因为在微博看到有评论问为什么我们自己拍战争片就被说是主旋律,国外拍的就不说)

我一直觉得只有德国人的战争片是纯粹地拍最真实的残酷的战争。他们会拍<西线无战事>,拍为了政府的自尊白白牺牲多少人,讽刺四年下来前线只前进几百米却死了几百万人。他们会拍<地雷区>,拍战争结束后德国士兵为了拆自己埋下的地雷葬送生命。没有哪一部是以“成功”结束的(因为他们确实也是战败方),就算主角活下来了那电影依旧是悲剧,因为没有人会庆祝。“战争结束了我们赢了我们太强了”这种东西真的还是少宣扬的好。(或者说看完了这种彰显民族自豪感的电影之外也别忘了看看德国的,换个视角嘛)

还有一点就是看西线无战事的时候你不会去特别在意主角,他们的存在感都不是特别强,他们的存在只是为了有完整的故事线。整部电影都找不到“杀敌高光”或者“作战战术高光”,因为它本身就不是为了彰显哪个士兵的英雄气概。只是在跟你说战争不会让任何一个人好过也不会留下任何一个英雄

 2 ) 静默西线

1. 战争让每个人的生命都变得微不足道

电影开头的十分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之一。

西方战线

片头以一个士兵Heinrich的视角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上一秒呼喊着你名字向你求救的战友,下一秒就满脸窟窿缺胳膊少腿的倒在血泊中,在战场上,生命变得如此渺小脆弱,生命的逝去变得如此轻描淡写。

当开头Heinrich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字幕里,观众自然而然的会发出疑问:Who is Heinrich?Is he the protagonist? 他会是主角吗?而后观众会立马得到的解答是:No. Heinrich is just another nobody. 很快,他就像其他死去的战友一样成为下一个枪下亡魂。他们死后的衣服被扒走,送到军队后勤部门,由一群缝纫工人修整洗净后给下一批战士穿上。通过几个连贯的剪辑镜头我们很快得知,每件衣服上都有士兵姓名的标签,Heinrich也不例外,这是他的名字第二次出现在镜头之下。

拿到Heinrich军装的是年轻的士兵Paul,而Heinrich的姓名标签显然因为后勤部的失误没有及时去除。Paul满脸困惑的拿着分发给自己的衣服询问军官是不是发错人了,然而他得到的解答却是,这件衣服的尺寸和Heinrich不合,所以他没有穿,把标签丢掉就行了。军官一脸冷漠的将标签摘下扔进垃圾桶,这是他的名字第三次出现在镜头之中,同时也是最后一次出现。

拿到军装兴奋的Paul

而此时满脸兴奋,对战争充满期待的Paul,又怎会知道他手上拿到的看似崭新的军装实际沾满了阵亡战士的鲜血?一个士兵的生命就像他衣服上的标签一样微不足道,弹指一挥间,就彻底消失了。

2. 战争让鲜活的生命变成冷酷的杀人机器

主人公Paul刚登场时,和他那些即将入伍的朋友一样,是个有血有肉的年轻人。他对战争充满了使命感和荣耀感,迫不及待的要为这个国家奋勇杀敌。这时候的他,眼睛里全是光芒。

即将参战的Paul

然而战争就是一把涂满了鲜血的杀猪刀,将这个鲜活的年轻人浑身上下宰了个遍。在意识到战争完全不是自己先前想象的那样,在身边的战友一个接着一个的倒在身旁,Paul变得胆战心惊,眼神里满是恐惧和胆怯。

初入战场

直到停战前夕,自己一直以来都朝夕相处的战友Kat的意外死亡,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最后的Paul彻底变成了一个冷酷的杀人机器,眼神里不再绽放任何光芒。

在剧情的最后,德军的General咽不下投降的这口气,在停战协议生效前的最后几十分钟,煽动士兵们做最后的抵抗,杀敌军个措手不及。许多已经看清现实并准备回家的士兵对这个命令感到非常不满,但又不敢违抗军令只得重返战场。而此时的Paul早已面如死灰毫无表情,他毫不犹豫的回头,就像一个杀红了眼的机器,再也不是当初那个会因为眼睁睁看着法军士兵挣扎着惨死而感到共情的他。

停战前夕的反扑

除了Paul的转变之外,士兵Tjaden的死亡也让我心灵很受冲击。

Tjaden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却失去了右腿,这让他想当一个ranger的梦想彻底破灭。Paul和Kat为躺在地上的Tjaden带去了食物,而这时候的Tjaden已经失去了活下去的希望,将手中的刀叉狠狠的刺向自己的喉咙,慌乱的Paul和Kat大声呼救,然而身边几十个士兵竟然全都不为所动。唯一一个对此做出反应的还是一开始就对Paul手中的食物虎视眈眈的士兵,在Paul着急的帮Tjaden按住伤口的时候,他默不作声的拿起了Paul丢在地上的食物吃了起来,面对眼前死去的战友,眼神里除了冷漠再无其他。

战争如此残酷,每个人都不知道还能不能活到明天,又有谁还会再去在乎他人的死亡?这就是战争,它让每个人在战场上变成一个冷漠的杀人机器,在战场外变成一个漠视同伴性命的冷血动物。

3.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静默西线

其实个人不太喜欢西线无战事这个翻译。

电影第一次点题是在停战协议刚刚签署之后,西线逐渐变得一片寂静。Kat对Paul说,你听,前线如此安静。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战争结束了,我们可以回家了。

Kat口中的quiet指的是不再能听到炮火的声音,双方停火了,战争结束了。但显然quiet这里还有另一层含义,即战场上的死寂。尸横遍野,活着的人都已经离开,已经战死的人再也无法离去。他们的尸体堆满了西线,也不会再发出任何声音,这是战争所带来的灭绝性的silence.

电影结束播放片尾字幕时,没有任何背景音乐。影院的每个人都屏住呼吸不敢说话,生怕打破这一寂静。

这是真正的静默的西线。

4. 阵亡战士的传承

电影中多次以物品表达对牺牲士兵的纪念和传承。

第一次是片头Paul被拉去收集死亡士兵的挂链。这显然是为了方便统计每个阵亡士兵的信息。而Paul还在泥坑中发现了自己朋友的眼镜,这也是Paul第一次大受打击。

战友的眼镜

第二次是Paul眼睁睁看着敌军挣扎着痛苦而死之后,内心极度不安,掏出了敌人放在内衬口袋里的书信和照片。但后来Paul问Kat会不会法语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弄丢了。

从法国士兵口袋中掏出的相片

第三次是Paul将战友Frantz从女路人处得来的衣物绑在脖子上。

第四次是片尾一个年轻士兵被要求去收集死亡士兵的胸牌时,摘下了死去的Paul脖子上挂的衣物,重新绑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每一处都意味着一个生命的离去,而另一个生命则背负了更多而负重前行。

5. 《西线》和其他反战电影的对比

首先是和另外两个版本的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对比。

原著小说出自德国作家Erich Maria Remarque之手,于1929年出版。本片的前两个版本,1930年和1979年的两版均为漂亮国出品,前者拿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1930年时德国因为纳粹主义的盛行,当时的德国人并没有什么机会体会1930年版电影的震撼,随后在1933年,原著小说和电影均被纳粹政府封禁。所以2022年的这一版,是原作的首部德语改编电影。

1930版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海报

我个人还没有看过前两个版本,不好评价剧作上的好坏。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得益于如今发达的电影特效制作,本片的视觉效果相比起前两作来说必然是一个巨大优势。让我印象很深的是主角Paul在第一次上西线作战时,遭遇敌军连环轰炸,众人躲在战壕里,一个士兵被吓破了胆想要出去,却被敌人的炮弹炸飞,那一刻就好像他的身体瞬间分解一般,甚至观众都来不及看清他四分五裂的样子,他就瞬间消失在我们的面前。这种现代大荧幕所带来的视觉震撼,显然更加淋漓尽致的表现出了战争的暴力野蛮和血腥。

此外,这部电影也很容易会被拿来和《1917》《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等电影对比。

我个人感觉《西线》和上述列举的其他反战电影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西线》更注重将战争放在一个宏观层面上来描述,电影的角色,如Paul和Kat等,更多的是作为这一主题的丰富和补充。相对来说,在本片里,人物的存在感并不突出,也没有像《血战》《拯救》里那样的个人高光,几个主要角色和观众的connection也相对较弱,相反,这部电影更加凸显战争的难以预测性和个人的渺小与无助。

除此之外,我觉得这部片子的叙事性和另外几部电影相比也较弱。整部电影只有大概一半的内容是叙事性的,所以中间的部分看起来会略有点沉闷。全片更强调一种沉浸式的战争体验,让每一个观众都能切身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Paul的痛苦。

6. 每场战争的背后都离不开一群战争狂人的推动

从各种反战电影中都能得到类似的启发。

德军的general会真的以为停战协定生效前那十几分钟的反扑能带来胜利吗?他只是咽不下这口气而已,在他眼中战士就应该为国捐躯,这是战争的荣耀,生命在国家利益面前算得了什么?这样的思想荼毒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为战争送去一波又一波的燃料,前仆后继,尸横遍野。

每一个当代年轻人都应该警惕军国主义思想 民粹主义思想的复辟。战场从来都不是荣耀,只是自私的利益相争和无数无辜生命的逝去。

要多看一点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少看一点某某片2。

 3 ) 愿东线也无战事

人类工业科技首次最辉煌的绽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上。

我们用绞肉机发射的子弹拧碎同类的血肉,我们用铁皮机器的炮弹轰击同类的头颅,我们用喷火枪带着浓重的汽油味将同类的皮肤烤成黑色的焦油。

如果我们能坐下来好好谈谈,不说政治,不说历史,不说长辈的恩恩怨怨。

也许会发现,我们喜欢听同一个风格的歌曲,喜欢聊同一个类型的姑娘,喜欢吃同一个口味的饭菜,喜欢喝同一个牌子的啤酒。

因为,我们都曾是十月怀胎的婴儿,都由母亲挣扎着把我们带到世上,我们都有过快乐的童年,也有过青春期的迷茫。我们都是儿子,是丈夫,是某个可爱小孩或者可爱小猫的父亲。我们都是人,活生生的,脆弱的,会连纸划破手指都会痛的叫的——人。

忽然硝烟漫过,他站在我的面前,手里拿着枪,后面的声音尖叫着让我们恨对方,让我们要杀死对方。我能从他的大眼睛里看到惊恐与迷茫,我知道我也一样。当我的喉咙还没发出呼喊……

“哄!!!"炮弹落下,血和肉混着泥像雨一样落下来。我和他的残肢交杂在一起。这时,没有人记得我们曾是婴儿,我们曾是少年,我们曾有过各自本该美好的人生。

所以,他们也许夜郎自大,他们也许数典忘祖,但除非他们拿刀架上我的脖子,否则这些都不能成为我要杀死他们的理由。

愿东线也无战事。

 4 ) 战争是什么样的

一颗炮弹落下来

六个钱包都没有还完房贷的房子没了

一颗子弹

追了很久的人儿没有了

它们很便宜,它们到处飞

从天空中飘散下来的"小玩具"

踩到下半身就没有了

哪怕一无所有的人

灵魂也在恐怖中魄散

这是战争

没人会再为它叫好

春天的糜烂性气体取代花香

夏日的轰鸣声盖过蝉鸣

秋天的河水是黑色的

整个冬季唯一的油料

在前线废弃的弹坑里燃烧

这是战争

谁的父亲掐死了谁的孩子

谁的梦魇充斥无眠的魂魄

子弹,火焰,死亡

是公平的

不分河岸,不分政党,种族

我们爱的人都会死去

不是在怀里,不是在衰老的床榻边

是在遥远的,未曾听闻过的无名之地

我们都会死去

不是在爱人的怀里,亲人簇拥的床边

是在出征的时刻,以为会胜利的谎言里

这是战争

和下一场战争的

前夜

 5 ) 吃

在21世纪,我们为双十一而战!

一战的停战日是11月11日,尽管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但在我们国家知道这个的应该不多。在我们这里这个日子叫光棍节,是一场全民的购物狂欢,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已经进入了后现代社会。所谓的“西线没有新闻”,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去淘宝的李佳琦直播间买买买了。

2022版的《西线无战事》是一部野心之作。把一部一百年前进入文学史和电影史的经典拍出花样并不容易,但新版没有让我失望,除了借用了原著的名字和剧中人的姓名以外基本和原著的关系已经不大。这部新作的野心极大,可以说是一战的百科全书,属于极少数成功的全景式战争片。


全景式战争片

战争片大致能分为三类。

一类是普通士兵的视角。比如《拯救大兵瑞恩》、《现代启示录》、《全金属外壳》、《从海底出击》等等等等。这类影片类似于主题乐园,观众跟着士兵来“经历”战争。这类影片的质感好,可以填充进无穷无尽的细节,大多数能进入影史的战争片大多都是这一类。毫无疑问,老版本的《西线无战事》是这一类型战争片的鼻祖。

元首之怒也算经典了

还有一类是走高层路线,这类苏联人拍得多。这个类型中我唯一看得上的是德国人的《帝国的毁灭》,拍的是真好。当然库布里克的《奇爱博士》也绝对是杰作,只是库神实在有点玩世不恭,大概不会有人把这部作品当做战争片来看。我门国家这类作品也不少,常见于红色题材。在这类影片中,最典型的情节是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喝着酒,吃着红烧肉,就做了一些左右一个国家的命运的伟大决定,颇有点“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只是战争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灰飞烟灭的恐怕不只是樯橹,所以国产战争片没人爱看。

阿尔及尔之战,反恐战争的典范,绝对超前

第三类是最罕见的全景式战争片,高级将领+普通一兵,这是最难驾驭的。这个类型里杰作更少,我能想到的杰作大概只有法国人的《奠边府》和意大利人的《阿尔及尔之战》,都不太出名。2022版《西线无战事》也是这个类型,而且是杰作。

2022版的《西线无战》在尝试拍一部一次世界大战的百科全书。在两个半小时内想拍一部百科全书,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疯子。但无论是天才还是疯子来拍,最后的结果大概率会是苏联《解放》和《莫斯科保卫战》这类缺乏质感的平庸之作。所以想成功取舍就很重要,一些地方要像冰山一样,漏出10%,然后让观众来脑补90%,这就对观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造成了口碑的两极分化。


吃——底层士兵拒绝非人化

《西线无战事》1930版是一个经典,他几乎提供了一个士兵视角的战争片模板。这类影片从训练开始,完成从死老百姓变成士兵的过程,然后观众跟着主角进行一段历险,经历战争,这几乎成为战争片的标准模式一直到今天。

《现代启示录》经典中的经典

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中》中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战争片大多数是悲剧,喜剧版多半是“抗日神剧”,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战争片撕碎的一般都是“人性”,这个过程一般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拿敌人不当人,就像雷锋同志说的:“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敌人这种东西,那是怎么折腾他们都不过分的。但是有时候是你对敌人残酷无情,有的时候是敌人对你残酷无情,你拿别人不当人,就别怪别人也拿你不当人。时间久了,就是自己也不拿自己当人了,这就完成了第二步——对自己的非人化,《全金属外壳》是这一类型的典范。更经典的《现代启示录》直接完成了第三步,人退化成兽,最后变成远古邪神,被吸进了“The heart of darkness”。

《西线无战事》2022版非常敢干的一件事就是,士兵从来没有非人化,他们既没有对敌人非人化,也没有对自己非人化,他们自始至终都是人,没有被战争改变。士兵们的生活并不围绕作战展开,而是围绕一件事——“吃”。影片中他们有空就吃,抓紧一切时间吃,从头吃到尾,最后为了吃丧了命。

劫后余生抓紧吃一口

吃是生存的必须,拿破仑说过:“An armymarcheson itsstomach.”如果不吃,人就死了,就不是人了。Paul第一次经历过恐怖的炮击后,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吃,这是战友 Katczinsky给他的一点安慰。劫后余生的人并没有失去胃口,而是抓紧一切时间吃。

原著中也有不少吃,印象最深的是Paul他们几个从司令部搞到了一头小猪,吃得不亦乐乎,由于肚子里太久没有油水吃完后拉得更加不亦乐乎。他们甚至还用肝肠和面包和法国姑娘换来了春宵一夜,没错,谁能拒绝肝肠呢?这些情节在新版电影里基本都被删掉了。我认为这也是成功的改编,在影片中最神圣的就是吃,没有任何其他东西能比,哪怕是女人。

家书抵万金,但是还是吃最重要

新版中,在饱餐一顿法国大鹅后,Paul和Kat一起读家书。这封家书基本是一个德国版的报菜名,后方寄来四份香肠和猪油,几个蛋糕,酸菜和小牛香肠,一些鸡蛋和一罐李子酱,听的我都饿了。在这里,吃代表温暖的家,吃和家是一回事儿。

要吃不要命

影片中最壮观的一场战斗中,Paul小队九死一生攻入了法军战壕,他们偶然间发现了法军厨房,马上置生死与度外,放下武器大快朵颐。战斗是为了什么?与其为了祖国,还不如说是为了吃,吃比祖国神圣多了,值得用生命争取。

没有吃的那就只能喝了,哪怕是脏水也要喝

在无人区,Paul手刃了一个法国士兵,他心怀愧疚。如何赎罪呢?吃的是没有了,那就喝吧,可惜只能给他喝混着泥巴和鲜血的脏水。

双份晚餐,可惜他已经没有胃口了

人死了,饭也别浪费

在激战过后,德军已经知道德皇已经退位,谈判正在进行,一切即将结束,士兵们陷入了疯狂。他们怎么庆祝呢?当然是吃。由于死人太多了,炊事兵得到的口粮远超士兵数量,因此每人分到了双份,这已经是天大的福利。Tjaden终于失去了胃口,用餐具自杀了。在武器唾手可得的前线,他选择用餐具自杀,这是神圣的武器。他死后,他的双份口粮被另外一个人抢走了,只有有胃口的人才能生存。

偷了两个鹅蛋而已,至于吗

不少观众对偷鹅的剧情失望,觉得德军这么干就不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了,是偷鸡摸狗的鬼子进村,但这恰恰说明了编剧和导演是高明的。如果真的是鬼子进村,哪还用得着偷鸡摸狗?如果是我进村了可不光要鹅,我还要花姑娘呢,刺刀一上,什么好东西都得交出来。Paul和Kat为什么不像鬼子一样拿枪去抢,而是选择偷,说明他们还是人,既没有把自己非人化,也没有把法国人非人化,还是用正常人的逻辑在思考。Kat被抓一路狂奔,Paul偷鹅被发现甚至还有点不好意思,只拿了两个鹅蛋。虽然他们他们是杀人如麻的百战精兵,但仍然是人,心中仍然有愧疚感,这是文明的象征

在法国小说《悲惨世界》里,冉阿让为了不让外甥饿死,偷面包被判刑5年。人若为了面包犯罪,那么有罪的是这个世界。在一战的残酷环境下,偷鹅是否有罪?人会饿,饿了要吃,德国人饿了,但他们没抢,他们偷,他们是正常的人,没有异化。但在法国农场主看来,德国贼当然有罪,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向德国小偷射击,只是枪法太差,最后Kat还是死在农场主儿子的猎枪下。德国小偷的该死之处不在于他们偷,而在于他们是德国人。农场主眼中德国人的命值不上一颗法国鹅蛋,他是异化的,而这是法国政府希望看到的,这是有系统的让他们异化。

如果人愿意为了鹅蛋而死,人命不如鹅蛋,有罪的是战争。


“you are what you eat.”顶层的非人化

西方有谚语:“you are what you eat.”食物的最基本要求是能吃,然后是够吃,如果要求再高一点,那么他应该是洁净的,如果再高一点,才是营养均衡,才是好吃,如果再高一点,那就是新鲜,是稀有,是摆盘,是餐具。士兵对食物的要求是最基本的能吃和够吃,卫生都是非常奢侈的。影片中士兵的手从来没干净过,吃东西基本都是用手抓,我甚至怀疑他们吃的到底是面包还是泥巴。士兵门手中唯一一次出现餐具也不是用来吃饭,而是自杀。

影片中军官的要求就直接拉满,要摆盘和餐具,讲究餐桌礼仪。影片中的众多转场镜头都是通过食物进行的,高级军官的几次出场让人印象深刻。军官们的用餐时间和士兵们正好相反,士兵们是经历战斗后,劫后余生吃,而军官们恰恰是在进行决定上千万人命运的谈判之前吃。

丰盛无比的早餐

吃一半的早餐。军官第一次集体亮相是在早餐餐桌上,雪白的瓷器和丰富的早餐和前线士兵形成鲜明对比,看得我都饿了。但是福熙元帅不让他们吃完,直接要求谈判,法国人并不想让德国人吃。

胜利者有面包吃,失败者只能饿死

福熙元帅的面包。在德皇退位后,福熙元帅拿起了一个牛角包咬了一口,很嫌弃的让侍者也来尝尝,并不是当天新烤的。然后德法双方开始谈判,法国人这边放着一盘并不新鲜的牛角包,而德国人面前什么都没有。双方开始谈判,Erzberger描绘了德国战败的可怕后果,德国兵甚至没有车带他们回家,逃兵会在乡间游荡,平民将面临饥荒和无政府的混乱。胜利者在关心牛角包是不是新烤的,而失败者无权祈求公平,他们只能饿死。这样的后果是法国将在20年后将自取其辱。

将军最后的晚餐,红酒和鹌鹑

将军最后的晚餐。全片中最有意思的是德国将军的晚餐,这一餐颇有点最后的晚餐的味道。既然是最后的晚餐,那就一定和《圣经》有关。将军吃的是鹌鹑,鹌鹑是圣经中重要的食物。《出埃及记》中,摩西带着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一年后,民众在荒野中只有上帝降下的吗哪吃,他们开始思念埃及的美食,一些人甚至想重返埃及,完全忘记在埃及受的苦而祈求上帝拯救。上帝在愤怒中降下许多鹌鹑,在以色列人吃鹌鹑的时候,“用最重的灾殃击杀了他们。”

上帝的愤怒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以色列人对神的信心不足,而且他们贪得无厌。在《西线无战事》2022版中,将军对战争已经丧失信心,把一切责任推给社会民主党。另一方面,将军的伙食和前线士兵的伙食形成鲜明对比,而他甚至把吃不完的肉喂狗,把喝剩一点的红酒泼在地上,这是贪婪。将军犯了和以色列人一样的罪,上臂必将用“最重的灾殃击杀他”。只是在这之前,他要拉上士兵垫背。


一战和现代性

一战各国被动员士兵的伤亡率,你们体会一下

一战对普通士兵最大的震撼是残酷的战壕战和巨大的伤亡。这种伤亡的规模是以人口比例来计的,完全超出了之前人们对战争的认知。现代战争中部队一般伤亡率达到20%就会有失去战斗力的危险,30%则是全世界军队公认的伤亡率界限,超过30%,仗就没法打了。在主要参战国中,法国战争死亡人口占总人口的4.29%,英国是2.19%,德国是3.82%,奥斯曼土耳其甚至高达13.72%。注意这是总人口,如果把分母换成适龄参军人口的话这个比例就高得吓人。简单的计算,扣除女性,老人和小孩后,适龄人口中的死亡率+伤残率轻轻松松上10%,可以说欧洲的一代人都打废了,一战中的伤亡率甚至高过二战(德国除外)。有一种说法是二战后大英帝国的迅速衰落是因为高级人才储备不足,那么人才都去哪儿了呢?他们都挂在一战德国人的铁丝网上。战争开始的时候,无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都认为,新技术一定带来的是战争的速战速决,但谁都没想到战争居然持续了这么长时间,并且让各个参战国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

无比高效的杀人机器

所以一战和以前战争的根本不同在于技术的不同,新技术带来更大的恐惧,这是一场现代战争,这个现代的意思是理性主义和效率主义。一战中已经能看到很多现代武器的基本雏形,杀人效率得到了质的飞跃。在一战前,陆军唯一能称得上技术装备的就是大炮了,一战中炮兵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说,依托铁路和公路的快速补给和军队调动让战争规模迅速扩大,机枪、火焰喷射器,飞机,毒气,坦克的运用给士兵带来了极大的恐慌。对于一战中的士兵来说,他们在体验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之前先体会到的是科技带来的死亡,洗衣机的发明晚过机关枪不少。尽管从古至今,军事技术一直是战争的核心之一,但从一战开始后,技术开始成为军事力量的绝对核心,远远胜过人的因素。如果说古代还在比拼谁的士兵更强壮,更勇敢,更有纪律,一战后的现代战争则比的是谁的动员能力更强,谁的工业更发达,谁的技术更先进,人的价值在这台巨大的机器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没有任何光荣的光荣之路

战争是什么?在顶层眼中,战争是克劳塞维茨说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孙武说的“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但对普通的士兵来说,战争是实现阶级跃迁的手段,是所谓的“光荣之路”。如果说一战之前普通士兵还有光荣的话,一战和以后的战争士兵能获得的光荣则微乎其微。

恐怖的炮击

无论是《西线无战事》的小说,还是1930版本电影,其实都没有对技术进步的的探讨。老版本《西线无战事》中,技术给士兵带来的震撼仅仅在于“弹震症”和毒气。对于炮击,步兵只要是学会了听炮弹的声音,快速跑到掩体里,炮兵就没什么太大的威胁,只有在进入没有任何掩体的无人区,炮兵才是极端致命的,但也并不比机枪致命多少。毒气则更多是一种折磨,并不致命。而其他新兴的武器装备比如坦克、火焰喷射器等等则根本没有出现,更不用说其他现代性的讨论。一个一战经典影片,却不讨论现代性,多少是有点遗憾的。

2022版《西线无战事》探讨了很多现代性,既讨论了现代性,也是一首过去时代的挽歌。《西线无战事》(2022)出现了毒气、坦克和火焰喷射器。其中很多细节并不真实,但是在现代性的探讨上却恰到好处,很多人认为这是败笔,但我觉得恰恰是此片改编的成功之处。

影片中没有直接出现毒气攻击,但是阵地上的浓雾已经非常有那味了。真 德味,毒

毒气的运用。毒气是一战中的一个壮举,他是随着化学工业而产生的,最早是化肥和农药的副产品。在用化肥生产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之前,人类先学会了用毒气互相消灭。毒气是理想的武器,杀人与无形。但其实一战中的毒气远没有现在这么厉害,最早的毒气是氯气,有色又有味,根本做不到“杀人于无形”,很容易被发现,其作用也是简单地感染呼吸道引起中毒,对裸露的皮肤没什么效果。即使最后发展到了芥子气,致死率仍然很低,其主要作用是让敌方丧失战斗力,而非立即死亡。即使到了今天,化学武器仍然很难马上致死。美军的化学武器训练学校里面有一项训练科目就是为了克服士兵对化学武器的恐怖,训练过程是在一间密封的屋子里投放少量化学武器样本,士兵们在不戴防毒面具的情况下进入。在喊完规定口号,回答教官问题后可以戴上防毒面具,在达到规定时间后可以离开房间。过程当然是不舒服的,但是训练也明确地告知士兵,只要按照训练来,化学武器也没有那么可怕。当然,这种训练只是针对伊拉克这种不发达国家的化学武器,五常这种大流氓大概率是有无色无味,真的能“杀人于无形”的大杀器的,比如说毛子在莫斯科剧院中对付车臣恐怖分子(和人质)的那种。

恐怖但并不真实的场景

所以回到《西线无战事》2022版,那一屋子由于“过早的摘掉了防毒面具”而被团灭的少年动员兵显然是不真实的,但是在今天的战争中,这是非常可能发生的。在面对这样的武器时,个人的勇敢、爱国情操、训练和装备水平,都是没什么用的,士兵们除了死亡什么也得不到,尤其是宣传中所谓的荣耀。

恐怖的坦克

步兵对坦克真的太恐怖了

完全无助

坦克的运用。影片的后半部分出现了坦克,德军的表现仿佛第一次见到坦克一样惊慌失措。实际上世界上第一辆坦克在1916年就投入了战场,在短暂的惊慌失措后,德国人迅速发现用平射炮可以轻易地击毁这些铁甲怪物。而影片中的时间已经是1918年,德军已经不太会对坦克大惊小怪,也正如影片中表现的,几个老兵用手榴弹轻易地收拾了法军坦克。但是在情绪上,德国士兵面对坦克时的惊慌正是面对现代性的惊慌,人的价值是不值一提的。坦克仿佛滚滚而来的现代性,压死每个妄图螳臂当车的小歹徒。

地狱也就不过如此吧

火焰喷射器。火焰喷射器是一种非常残忍的武器,看起来非常吓人。死并不可怕,死了就一了百了了,但是死的过程非常可怕。在所有死法中,被烧死可能是最痛苦的一种死法,所以大家都非常憎恨火焰喷射器。在一战中,双方抓到用火焰喷射器的士兵都不会留俘虏,直接就地枪决。但是与它可怕的外表不同,一战时火焰喷射器的射程只有几米,和步枪的射程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此外储油罐是易燃易爆品,一旦被击中就会爆炸,不但喷火兵会马上置身火海,就是周围的人也很难幸免,所以一般是优先攻击目标,因此喷火兵的阵亡率远远高于其他兵种。综合起来,喷火兵的作用更多是给敌人精神压力,而非实际对敌人的杀伤。在《西线无战事》(2022)中,法国喷火兵的出场非常吓人,产生了一种“人间地狱”的戏剧效果,但只拍了“贼吃肉”,并没拍“贼挨打”,在影片中的作用也更多地是吓唬观众。

经典PTSD式瞪眼

火焰喷射器也是一种现代性武器,如果能吓住一个士兵,让他PTSD而丧失战斗力,那和直接打残他有什么区别呢?效果是一样的。在一战中这个问题还不算太严重,或者即使很严重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我极其迫切的想看《巴比伦柏林》第四季的原因。但是用现代视角再看这个问题就有意思多了,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死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患上了PTSD?是伊拉克人和阿富汗人的路边炸弹更厉害,还是这些路边炸弹带来的心理创伤更厉害?这其实是很难比较清楚的的,甚至如果只看媒体报道,那么无疑是后者更厉害。

所以在我看来,《西线无战事》(2022版)在小说和电影(1930版)玉珠在前的情况下很好的做了创新。他很好地回答了一个问题,即100年后我们为什么还要拍《西线无战事》,为什么还要看《西线无战事》。雷马克和1930年电影的主创们或许是一战的亲历者,对他们来说现代来的太突然,他们还不能很平静的面对这种变化,但是一百年后,已经进入后现代的观众,再从现代性的视角看这个故事,感受已经和1930年完全不同了。


总体战——平民参政(军)和贵族的退场

小说中一个段落是身心俱疲的士兵从前线回家休假,结果发现后方的人对前线的实际情况一无所知,依然沉浸在德国即将迎来胜利的幻想中,而最了解实际情况的士兵显得像个局外人,最后中断休假提前归队。1930版中这是重要的情节,但是2022版中则删掉了这一段落。我个人并不觉得这是一个败笔,因为新版中年轻的士兵入伍已经是1917年,战争已经进行了近3年,而学生和老师们对前线的实际情况一无所知,士兵领取的制服甚至是从上一波阵亡士兵身上扒下来的,这是比原著更加讽刺的情节。

不真实但是够讽刺

普通人而非贵族参军,进而参政议政,其实是非常非常现代的概念。征兵制,而非募兵制是伴随着民族国家一起出现的。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军队改革让法国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有全民武装动员能力的国家,这已经是1800年左右拿破仑时代的事情了,到一战爆发不过百年。一战德国总参谋部把法国人搞出来的民族国家和动员机制发挥到了极致,这就是鲁登道夫的《总体战》。鲁登道夫名声不太好,总是以“战争狂人”的形象出现,但“战争狂人”显然是低估了他老人家的水平,如果追根溯源计划经济,那么他显然可以称得上是计划经济之父。所谓总体战,就是动员一切力量,包括通过宣传手段动员所有的人,并且通过国家机器控制一切经济资源,使其服务于战争这一最终目标。听起来确实有点疯狂,按照《总体战》的设想,国家的存在就是为了战争,但有些国家确实就是为了这样的目标存在的,比如苏联。苏联的最终目标是解放全人类,所以苏联是一个超越国家的组织,他是一个国际性组织。那么如何解放全人类呢?不管苏联怎么说,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是想通过军事手段,所以苏联整个国家的计划经济体系基本是围绕军事展开的,最后终于拖垮了自己。一直到1990年苏联解体,苏联的国家战略实际上也有脱离开鲁登道夫的总体战。从这个意义上讲,给鲁登道夫扣一个经济学家的帽子应该也不过分。

被低估的世界名著

《西线无战事》2022版有一个情节,就是入伍新兵的军服其实是从阵亡士兵身上扒下来的。这个情节并不真实,一战时并没有出现过军服重复利用的情况,但是军服质量迅速下降倒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我认为这是非常成功的改编,他让观众直观的感受到什么是“总体战”和计划经济。一战的残酷并不仅仅体现在高的离谱的杀戮效率,也体现在对一切国家资源的迅速榨干,这样的战争即使打赢了,胜利者从失败者身上也榨不出什么油水来了,最后只能迎来一个双输的结果,胜利者输一次,败者输两次。就像影片中Matthias Erzberger的扮演者Daniel Brühl说的:“We Germans know better than anyone – there are no winners in war.”德法两国在一战之后都有深刻的反思。法国人妄图建立坚不可摧的马奇诺防线,让进攻者知难而退,而德国人则考虑如何速战速决,最后发明了闪击战。

鲁登道夫和他的“好朋友”,一个著名的下士。

鲁登道夫虽然堪称战争天才,但他并不是容克出身,只是一个农家子弟,并不属于著名的普鲁士军官团,所以在他的《总体战》设想中没有给贵族们留下位置。民族国家的全面战争动员是让每个男人都作为士兵上前线,每个女人进入工厂从事生产,即使既不能打仗也不能生产的老人和小孩也要省吃俭用把一切物资送到前线去,全民都为国家做出了贡献。而以前,这都是贵族老爷的事情。既然现在全民承担了贵族老爷的义务,那么贵族老爷们就没什么用了,他们只能退出历史舞台。

《西线无战事》2022版本的高层故事线我还是很喜欢的。作为谈判代表的Matthias Erzberger并非德国贵族,他的父亲属于普通小市民,干过邮递员和裁缝,他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而非出身才当上德国副总理的,影片中强调了他奇怪的南德口音。影片中军官代表贵族,而士兵和文官代表平民,平民们想要和平,军官们却明知战争没有希望却为了“荣耀”不肯投降。这里的军官不限于德国军官,法国的福熙元帅最为死硬,好大喜功,一定要把战败的德国往死里搞,结果就是搞出了一个二战,正中鲁登道夫的下怀——“和平只是两次大战的间隙”。

普鲁士贵族“最后的晚餐”

影片中德国上将和他的副官聊起了战后的打算,将军作为典型的普鲁士军官除了打仗什么都不会干,他无法想象没有军队和战争的生活,他要和帝国一起走向毁灭。下令挺火的兴登堡元帅就是一个这种典型的德国军官,他一生中在成为魏玛共和国总理前没有一件军服以外的衣服,没有读过一本和军事无关的书,并且以此为自豪。而他的副官显然不是普鲁士军官团的人,他是一个马具匠人的儿子,战后可以去做生意。而我们知道战后是汽车和飞机的时代,马具和普鲁士贵族一样都将被现代性碾压的粉碎。

 6 ) 保罗·德意志与兴登堡·希特勒

现代性与导演意志

不同于雷马克的原著与1930版奥斯卡最佳影片触目惊心的表达内涵外,包裹着的有些虚无的笔触,2022版《西线无战事》直接、直观、直视地,重新刻画了一遍《西线无战事》这个普通士兵亲历时代、亲自写作和亲身经历的故事。

机枪子弹扫过地上匍匐的尸体好似死掉的牲口被戳了几下;士兵们层层堆叠像一袋袋粮食堆积在一起,等待运送;陌生面孔还没来得及认识的战友在面前随着一声巨响突然消失,紧接着贴到了墙上成为了一小块一小坨的“永久”血色墙饰;和自己共赴战场的挚友赤色眼底映衬着犹如蓝宝石一样的眼睛,异常美丽;挂在高树上仿佛已经卖出了一爪一蹄的白嫩猪仔样的新兵尸体;胸前钉着红色流动绶带的保罗·鲍曼走出地穴迎接享受了死亡前几分钟的和平......这些残酷的画面由平实的剪切搭配着折磨神经的配乐和音效反复贯穿于电影。可以说越是夸张,就越真实,这从字意语用,和现今成平日久的日常生活看起来,是非常矛盾的叙述,但在某些特殊的环境,尤其是在战争的背景下看,却再适合不过了。在这样一部可以说是描述战争“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的电影中,情节里无处不在散播的“平常”不断改变着叙事的焦点,从一位名叫海因里希的炮灰,到怀揣对战争崇高热情的主角保罗,到因为有着丧子切肤之痛高级和平谈判代表埃尔兹博格先生,再到渴望荣誉与鲜血同时又不喜欢丢脸的兴登堡......《西线无战事》引导我们关注这样一种和我们现在成平日久的生活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恰如雷马克在原著扉页上的自白题句: “这个故事既不是一种指控,也不是一份忏悔,对那些与战争面对面的人来说,更不是一次冒险,它只是简单地试图叙述这样一代人的故事,他们尽管躲过了炮弹,但却还是被战争毁掉了......”

而现实往往更是一种更深沉的叙述,在经历了一战短短10余年,且更惨烈的二战10余年后将再次开打的刘易斯·迈尔斯通1930年版《西线无战事》,和现如今东欧大陆正在打,并很有可能演变为世界大战甚至动用核武的2022年版《西线无战事》中,主角总是非常悲催与凑巧地死在和平即将到来的前夕。在注定的毁灭命运总被安排在戏剧性的时刻发生前,保罗几乎每时每刻都在面对如“从堑壕墙壁弹痕凹坑里,用勺子扣下战友的一小块放到饭盒中,带回国给他的妈妈,好让战友的亲属有些什么可以下葬”,与“被火焰喷射器烧伤侥幸活下来的士兵,不停地咳出一片片烧伤的肺叶,来不及戴防毒面具,不得已把脸插在满是老鼠、断肢和粪尿的泥水之中躲避快速蔓延的毒气”等日常事情的反复折磨,目睹着战友们一个个因为各种原因接二连三地死去,为了活命,几乎任何人都不得不把自己变成存粹由求生意志驱动野兽,逐渐麻木不仁,丧失了自己......如此这样的一个自我判断不断溃烂、不停坍缩的不可逆过程,跟从-服从-执行-死亡,保罗的“冒险之旅”几乎就是一个从踌躇满志的新兵,变为默默无闻的阵亡统计表中一串数字的标准化流程。这种不自觉地的“人到物”的状态赋予了人物强烈的悲剧色彩,就像故事中的大部分人和几乎所有观众对保罗的印象一样:他是一缕随时可以随风飘去的炮灰,可能有些无人在意的过去,却不会有美好光明的未来。

作为一部有着很强时效性的现实主义作品,《西线无战事》自然不会满足于只塑造存在主义式的人物。在这段毁灭之旅的尾声上,导演放置了另一个明显更年轻的儿童脸新兵收缴死去士兵铭牌(DOGTAG ) 的情节,结合开篇不久,保罗曾经作为一名刚到战场经过第一轮震撼教育洗礼的稚嫩新兵,也有一样的铭牌收集戏,从而形成命运的传继循环。把角色命运扩展至了一整个青年们的普遍层面,写人的命运同时,也描绘出无情残酷的时代。于此不难发现的是,开篇伊始的另一位默默无闻名叫海因里希的炮灰,他的军服在死后被扒下来,清洗缝补,辗转到了主角保罗手中,这是在新兵与保罗之前,主角保罗与默默无闻死去的海因里希形成的另一个命运的传继循环,悲惨结局的前置,两个循环的嵌套,当然在难以自觉自己注定毁灭的悲剧人物状态之外,又加上了悲剧预言的结构,从而有效增强了悲剧性。

撕下的绣标

如此这般循环的普遍性和封闭性,类似像是人正常生活中日复一日的重复“日常感”中,《西线无战事》更是叙述了另一重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对比循环:想象中的应该和现实中的实际。可以看到,海因里希毫无意义地中成为巨大而苍白的伤亡数字之一,到保罗与同学们热血上头的狂热参战,梦想一朝打进巴黎,为祖国和皇帝建功立业,获得朝思梦想的姑娘们垂青;到战场后,为了推进战线区区几百米毫无意义的大量伤亡,与兴登堡们为了秩序利益和所谓更体面投降组织起来的荣耀战争和最后一次进攻......

大距离的想象与小距离的现实之对比,是视差上的区别,也是22版《西线无战事》不能忽视的一个重点-尺度。大屠杀历史学家劳尔·希尔博格(《浩劫》中接受采访的历史学家)在《欧洲犹太人的毁灭》中写到过:“必须牢记(种族灭绝)大多数参与者没有对犹太小孩开枪或者往毒气室里倾倒毒气......大多数官僚成员所做的只是起草备忘录、绘制蓝图、电话交谈。他们只要坐在他们的桌子旁边就能毁灭人类”。而齐格蒙特·鲍曼也在其著作《现代性与大屠杀》中提出过“道德盲视”的问题,可以简述为:意图和实际完成之间有很大的距离,行为与后果在认识上的不对等与不一致性,它能轻易否定建立在常识经验基础之上的理解,这些行为对于人类来说,很容易在意识中可以被界定为他人的行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外来意志无可指摘的工具罢了。体会到这层意味,坐在指挥室和大长桌后面推演几下沙盘预计要死几万人拿下这个阵地与按下核按钮的轻盈,与观看《拯救大兵瑞恩》,看着刀尖缓缓插入心脏的强烈不适与震撼,就有了明确的感觉差别,也正是距离间想象与现实的转换,让《西线无战事》中的着重描绘的水坑段落,最令人印象深刻。保罗为了你死我活的争斗把一名法国士兵捅的奄奄一息,怕对方发出声音引来敌军,随手抓起烂泥塞入对方口中试图让其速死,在情绪崩溃了一会之后,看到了对方因为呛血和污泥堵塞慢慢窒息将死之际,摄影机缓慢地两个推镜头正反打,逐渐靠近这名法国士兵和保罗,一番痛苦的挣扎过后,意识到自己与对方同作为人类的本质,保罗还是决定救人,清理对方嘴中污泥,用手帕帮他喝水,止血......可对方还是因为过重的伤势而死,盯着刚死的士兵,保罗难以置信的眼神中透漏着深深的悔恨和不甘,他翻出对方的信件记事本与照片,眼泪在满布发干污泥的脸上冲出泥痕,保罗同时也做着根本不可能的承诺:“你的家,你的妻子,我保证,我保证......” 战场中,一个人死了,就死在了保罗的面前,被保罗亲手杀死,这是一个事实的影像,没有任何象征意味,纯然是个影像,这期间或许有着想象中被杀与必须反杀的现实危险,可怖的真实罪行和悔恨的逃避想象,但如果将之视作“战争的死亡”,那么它的力量首先源于“真实”,其次就是近在咫尺的距离。

远方的战火

而当这样的距离拉得足够远、足够抽离、足够审视,就会变成开篇校长的训话,变成“我相信很快就能见到,你们中的大部分人归来,你们将带着荣耀归剑入鞘,你们骄傲高挺的胸前会佩戴着铁十字勋章,但是不要搞错了,在最黑暗的时刻,在你们等待进攻之时,你们可能会心生疑虑,但这不是薄志弱行的时候,任何犹豫和迟疑都是对祖国的背叛!”可以说,22版《西线无战事》不同于30版与原著小说最大的改变,就是加入了这样两级距离的对比。那些三四百年时间内,疯狂欺压所有领国,现今为了几十年前“你这的地曾属于我的国”借口,悍然发动侵略,乃至都要都动用核武穷途末路的战争狂贼;那个要把所有XX人的血肉捆绑成一个钢铁長城,挑起新冷战,首战X终X、留X不留X,用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谎言野望,妄图奴役全人类,甚至不惜为此毁灭全人类的蠢坏笃財者,他们的狂妄、野心和面子,与1918年10月、与还有15分钟就和平了,但却依旧死在了前线堑壕中的保罗们的对比,才是最有时效性,最有价值的改变与表达......而保罗们死的那一天,是那样的一天,在那一天,整个前线如此平静和沉寂,所以军队指挥部的战报上仅仅写着这样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当所有的西线都无战事,就像所有的奥斯维辛都没有什么新闻一样,而每当再有穷兵黩武、野心膨胀、视生命如草芥,看人民如牲畜的僭主与郭贼再次开动战争机器,满足权力私欲时,或妄图点燃熊熊战火,以高贵之名行恶之实罪时,《西线无战事》都值得再次拿出来被阅读,被观看,并且铭记、警示。

宁静的西线战场

 短评

Movie of the Year. “坦克在一战中的索姆河战役中被首次使用”,这是多么平淡无奇的描述。但当电影中坦克压向了战壕,年轻的生命转眼消逝,我坐立难安,我闭上眼睛,捂住耳朵,可惜影厅的视音效果超凡绝伦,我不能假装这一切不曾发生。残酷,冰冷,绝望,战争从未改变它的面目,但我们的历史中总有前赴后继的人心甘情愿地为它摇旗呐喊,甘愿做它的信徒。只是不知道,他们最终会在酒桌上操纵他人的生命如棋子,还是出乎意料却并不意外地死在回家的前夜?

4分钟前
  • 云当归
  • 力荐

你渴望战争的唯一原因,是你没经历过战争。

6分钟前
  • yyrann
  • 推荐

凡是把战争当做英雄主义进行大肆宣扬的,凡是不分青红皂白把人送上战场的,凡是鼓吹战争精神的人,都应该下地狱。

8分钟前
  • 似景流年
  • 推荐

比战场厮杀更为残酷的是战争的荒诞性,你不知道为谁而战就冲上了战场,想要去杀死素昧平生的敌人,然而战场上没有英勇杀敌的战友,只有吓得屁股尿流的士兵,最后莫名其妙死在了战争结束前的最后一刻,这就是廉价炮灰短暂的一生。

12分钟前
  • 枝寒雀静
  • 力荐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看每一部战争片的时候都在研究怎么才能在战场上合理装死

17分钟前
  • alumiss
  • 推荐

在高层眼里,一线的士兵不过是一道命令。每次场景的转换都是巨大的反差。有人为了两个鸡蛋送命,有人在埋怨蛋糕不新鲜。有人大口吞着污水,有人厌烦大块肥肉丢给狗。你让我们下跪,还要我们高喊“伟大时代,甚为光荣”

19分钟前
  • 迷朗
  • 力荐

你们看,他们好像一枚没有生命的棋子。

20分钟前
  • 电影Mark
  • 推荐

多伦多电影节首映看完 结束以后陷入巨大的虚无

25分钟前
  • AnEnormousFish
  • 力荐

分三天我看完了德国人新拍的《西线无战事》,很精彩的作品!一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之争,各方无所谓正义或侵略,本片反战的主题表现得非常突出,四年中“西部战线”的300万年轻的普通士兵的盲目牺牲,就是巨大的人类悲剧。对比了1930年美国人改编拍摄的电影和1979年英美拍的电视电影,这回是德国人自己拍的,是部好电影,有许多新的创造,摄影精彩!特别是在俄乌战争期间网上影院公映,全世界都会有热烈的反响。

29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TIFF220914 绝对夯实的技法,影片前段节奏太好了,搭配标志性音响真的紧张到心发慌。中后段有点拉,但一些煽情桥段处理的真的很好,不滥俗且印象深刻。整个观影过程都笼罩在巨大的虚无里,战场上你的喜好、抱负、愿望都不再重要,它与你是否勇敢,是否优柔寡断,是否在合适的时机举起了枪也都没有关系。它只存在于一张长桌的两端,中间是一盘过期腐朽的面包和悬而未停的几笔签字。

34分钟前
  • 小仙猪猪子
  • 力荐

如果我没看过书,我估计会给这部片子4星或者5星。作为一部独立的战争片肯定是很不错的,但是很多改编偏离了原著的精神太多。1.电影里大家传来传去的是丝巾,原著是鞋子。丝巾的来源首先就令人起疑惑,他们为什么把一个不相干人送的东西当成了一辈子珍重的东西。而且也曲解了和法国姑娘的关系,那是一种真诚又粗俗的交换。而且鞋子是有实际用途的,他们每次都会念叨穿着真舒服。不要搞人为美化2. 卡特怎么能是因为偷鸡死呢,开头偷鸡是因为饿得不行了,战争都结束了还偷什么?为了展示非战斗群体,非得这么安排吗。书里是战斗受伤牺牲的3.“西线无战事”导演为什么会理解成达成停战协议后的进攻。这种事历史上确实是有的(各个战争都有),但是这么小概率的事件只会消解战争的残酷。原文中根本没解释西线无战事,保罗还死了的原因。

39分钟前
  • 养乐多
  • 还行

这一版把战争的虚无描绘到了极致,可以说只有两类场景:士兵们像机器中的齿轮一样呆滞地端着刺刀冲锋然后被割麦子一样撂倒,或者枪炮声暂停时士兵们恢复人类情感有说有笑去老乡家偷鹅。朋友情谊和军国主义狂热一笔带过,高层的奢靡和狂妄也只是作为反衬战争的蒙太奇登场,整个电影的唯一主线就是战争本身,反倒比我们的父辈多了几分“德国味儿”——更加克制、更不滥情,只要描写战争本身就可以唤起对战争的厌恶了。整个观影过程中没有泪点,也没有(过度)血肉横飞的大场面,只是一直吊着一口气咽不下去,这种拍法在我看来绝对是一流,看多了把爱情亲情友情、战前多美好战后多惨淡这类桥段像工业香精一样生产并添加的好莱坞战争片,还是来点纯粹的生理性厌恶吧。

44分钟前
  • wowo
  • 力荐

年轻人都来看看,那些老家伙们编出来的谎言,千万不要上当啊!!!

48分钟前
  • irismile
  • 推荐

给狗扔一块肉,肯定会被叼走给人一点权力的话,他会变得野蛮

53分钟前
  • SITIS
  • 力荐

终于去电影院看了这部,可惜改得基本和雷马克的原著无关了,也抹消了属于西线无战事的那些微小又伟大的诘问。可谈的是深夜末场坐满了一半,有很多年逾七旬的老人结伴前来。邻座的老头聊天时说这也许不够好,但我们必须反复回忆欺骗青年的代价。

57分钟前
  • 须臾幼薇
  • 还行

政治权谋者为一己私欲发动战争,送愚昧天真的爱国者上前线当炮灰。

58分钟前
  • 呵呵
  • 力荐

当下太需要这样一部优秀的反战片了。引用《父辈的旗帜》开头老兵的一句话:“只有那些从没上过战场的蠢货才会热衷于打仗。”

1小时前
  • 瓦力
  • 力荐

配乐很震撼。很多片段单独拿出来十分荒诞,但放在战时就很顺理成章。战争机器以血肉为燃料,扭曲了版图和人性。然而如此深刻的作品也没阻止二战的发生,此片也不会让鹅屋平息。无论怎样,愿世界和平。

1小时前
  • 不胜酒力的YC
  • 力荐

#TIFF2022 配乐特别震撼 尤其影院效果 青春懵懂的少年刚刚毕业就被国家主义洗脑 送上了犹如绞肉机一般残酷的前线 无谓的牺牲持续到了战争的最后一刻 一战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 然而战争狂人们还在不停地把无辜的青年送上前线 这样的电影依旧意义非凡👏

1小时前
  • Gooner🌈
  • 推荐

主角因为战火或意外一个接一个地失去亲爱的战友,而他本人靠着运气苟到停战前夕却最终没有踏上回家的归途。无人生还,众归于寂。从德国人的视角讲述战争,没有荣归故里大团圆,只有恐惧、愧疚、耻辱。导演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后的访谈中说,“There is nothing heroic or glorifying about war”。

1小时前
  • task_focus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