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9

已完结

主演:Tony Walker,Charles Furneaux,Nicholas Hitchon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人生七年9 剧照 NO.1人生七年9 剧照 NO.2人生七年9 剧照 NO.3人生七年9 剧照 NO.4人生七年9 剧照 NO.5人生七年9 剧照 NO.6人生七年9 剧照 NO.13人生七年9 剧照 NO.14人生七年9 剧照 NO.15人生七年9 剧照 NO.16人生七年9 剧照 NO.17人生七年9 剧照 NO.18人生七年9 剧照 NO.19人生七年9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人生七年9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纪录片系列的第一部,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是上层社会的小孩。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四十九岁知天命,看尽岁月流逝,看穿沧海桑田。本片综合 了被访者七岁、十四岁、二十一岁、二十八岁、三十五岁、四十二岁、四十九岁及五十六岁多年的访问精华。 《人生七年》荣获2006年英国电影学院奖和金卫星奖提名。香奈儿秘密情史公主驾到2011疯狂的麦咭第五季追2007绿巨人浩克(国语版)完美先生和差不多小姐第六日姐妹双行之巴黎护照我才不信你是个王子呢清宫大刺杀三个半小时莱斯莉·琼斯:时间机器一一澳门风云粤语哥白尼规则超能英雄锦衣侠暗夜骑士凝弑魅惑(2015)忍者怪物饶舌毒枭战狼·战狼浪荡儿梦想的面具牧师的结局绝命毒师 第一季信徒巅峰人生麻辣冤家英国病人国语再造战士2007世界神圣奇观因为爱情有多美没有钱鲁邦的女儿第一季我很幸福小十三恶魔少爷别吻我 第一季滚拉拉的枪天使之吻穿越时光的糖果师X档案 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童年,是每一个成年人的温柔乡,所有的答案都在那里

作者:陈碧村

当你7岁时,是否对“长大”这件事抱有幻想?

当你28岁时,是否在遭遇挫折之后,重温自己儿时的梦想?

当你49岁时,是否仍然不假思索地接受人生路上的任何挑战?

当你63岁时,是否时常回想起年少的自己,是否感觉自己仍然蜷缩在7岁的梦里?

6月初,ITV发行了《人生七年》系列纪录片第九部《63UP》。曾经7岁的小鬼头已经成为63岁的老者,镜头不断闪回到他们7岁、14岁时的样子,童言无忌和白发苍苍形成了对照,人生的首尾碰撞在了一起。这是一个不断失去又不断拥有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与自己达成和解的过程。

1964年,英国格拉纳达电视台发起了《人生七年》系列纪录片的拍摄项目,导演Paul Almond和Michael Apted选取了十四个生活在英国不同地区、有着不同家庭背景的7岁孩子,以采访的形式记录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诸多问题的看法。此后Michael每隔七年回访十四个孩子一次,记录他们七年后的状态和变化。虽然纪录片制作者的初衷是展现社会的阶层划分对个人发展的影响,Apted的提问也总是刻意把受访者的回答引向阶层、等级、出身的问题,但是拍到《63UP》,之前预设的问题都已被每个人的挣扎和努力稀释掉了,不同出身导向不同人生的横向对比,在每一个从7岁到63岁人生的纵向视角面前黯然失色。纵使贫穷和富有可以作为考量成功与否、幸福与否的重要坐标,但是当他们的人生在观众面前展开,当他们充满底气地说出他们的快乐和苦恼时,结果似乎并不那么重要了,一路走来的没有一个是失败者。

小骑师Tony

Tony,7岁

Tony,21岁

Tony,28岁

63岁的Tony和妻子

这个想当赛马骑师的小男孩,成长在伦敦东区贫民区,14岁在马场当学徒,15岁辍学以后一共参加过三场赛马比赛,在《21UP》中他毫不讳言自己的天分有限,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他只能放弃了骑马。

这是一个梦想照进现实,现实又把梦想磨平的故事。Tony后来成为了一名出租车司机,与妻子养育了三个儿女,虽然经历了一些感情上的摩擦和投资失败的波折,但是在《63UP》中可以看出他和妻子被儿孙满堂的幸福包围着。Tony一直念念不忘的就是自己当年当骑师的经历,那是他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穿上丝绸比赛服与传奇骑师同场竞技的感受。虽然逐梦失败了,但是这个经历为Tony注入的养分是我们无法估量的。Tony在镜头面前总是目光坚定、面带微笑的,“我是一个乐观的人”是他的口头禅。28岁时Tony着迷于当群众演员,为此还参加了表演课程,63岁的Tony已经参演了几部电影,在满足了自己的爱好之余还补贴了家用。

人生就是追求与放弃相互交织、角力的过程。大胆追梦并且坦然接受出击之后的任何结果,Tony在自己21岁时就很好的处理了这一重大的人生课题。无论实现与否,梦想的余温永存。在挫折面前,Tony不会仰天叹息。面对爱与被爱,他加倍的用力和珍惜,热情又不失清醒的人生态度正是儿时梦想为他留下的财富。

小天使Bruce

Bruce,7岁

Bruce从小生活在寄宿学校,寄宿学校向来以纪律严明著称,班长可以随意惩罚不守规矩的同学,幼小的Bruce并没有受到这种严酷环境的负面影响,仍然保持这一颗天使般善良的童心。在谈到关于未来的理想时,他没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说出一个具体的职业,而是说自己要去非洲,去教没有文化的人。观众可能只是把这句话当作小孩子善良天性的一种表现,并不会把它当真。

大家也许会关注Tony是否真的成为一名骑师,但很少有人会关注Bruce是否真的去非洲帮助穷人。Bruce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便离异了,他父亲是一名驻守非洲的军人,Bruce是在寄宿学校长大的。从成长环境看,Bruce是极度缺爱的,按照对原生家庭的理解,他应该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情感障碍。然而,正是这样的成长环境反过来证明了他内心强大的善意。Bruce很像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三弟阿廖沙,在他们心中,善良成为了一种受到神秘感召的执念。

Bruce,21岁

Bruce后来考入了牛津大学数学系。入学前,他申请休学九个月,去一家残疾学校执教。他的政治立场与牛津大学的精英语境格格不入,尽管被同学视为白痴和怪胎,他仍然坚持着自己的立场。毕业后,他选择去伦敦东区的一所公办学校教数学,他的学生大部分是穷人和移民的后代。

Bruce,28岁

Bruce,35岁

35岁时,Bruce去到孟加拉国的一所小镇支教。回到伦敦后,他坚持在东区的公办学校和女子综合学校教书。直到49岁,Bruce 做了被老朋友视为背叛的事情——去圣奥尔本斯私立学校任教。Bruce在42岁时与在女子综合学校的同事结婚,成为了两个男孩的父亲,生活的压力可想而知。他坦然面对老友对他的奚落,“就像加入了托利党和高尔夫球俱乐部”一样,并且对这种说法不置可否。他内心深处可能也不能完全认可自己的选择。但是,面对生活,成年人总是需要妥协一部分自己的理想,梦想和现实的冲突再次上演。

Bruce,63岁

但是,谁也无权指责Bruce,毕竟爱心和奉献是贯穿他整个一生的信条,他坚持默默践行自己的信念,就连爱人也是通过这条信念的纽带连结在一起的。Bruce没有像其他与他持有相同理念的人那样的激进和易怒,他总是温文尔雅、不紧不慢地述说着,小Bruce那副安静恬淡的神情仍然在63岁的Bruce脸上若隐若现,彷佛有某种精神力量在为这种神情保鲜,回过头来,再看看他七岁时说过的话,童言好像成为了预言,孩子的任何一点善意都应该被认真对待。

小精灵Neil

这个古灵精怪的男孩名叫Neil,他活泼爱笑、乐于表达,他讲述着男孩子们的“剑”游戏和自己在乡下被潮湿空气包围的感受。听到“有色人种”这个词,他首先想到的是长着紫色脸、红色眼睛、黄色脚丫的魔鬼。他有着孩子特有的丰富想象力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很难想到以后的经历会发生在这样一个开朗、快乐的男孩身上。

Neil,21岁

Neil高中毕业之后申请牛津大学失败了,他的人生因此发生了转折。在阿伯丁大学就读了一个学期之后他选择退学,只身前往伦敦,去建筑工地当工人。之后,他辗转多地,依靠政府救济金过着流浪者的生活。

Neil,28岁

Neil,63岁

Neil的状态一度非常不好,Apted在28岁和35 岁的采访中十分担心他的精神状况。Neil面对这个问题时总是闪烁其词,他知道自己并不是真的患有精神疾病,他只是被那一次失败的经历击垮了,并且始终不敢面对失败之后的自己。

Neil对自己总是有着过高的预期,14岁刚刚进入综合学校时他就过分看重同学之间的竞争,21岁的他在伦敦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仍然不忘记自己要做一个位居重要位置的大人物。但是,对于“何为重要位置”,他并没有具体的想法,只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从政。一方面,Neil高估了出类拔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他的目标太抽象,很难找到一个具体的发力点使自己走向成功。在这两种困扰的夹击下,他成了一个无法坦然接受自己的玻璃人,任何挫折都可以轻易把他打倒。

后来,在Bruce的帮助下,Neil成为了伦敦周边一个小镇的自由民主党议员。虽然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但是对于Neil来说他终于有所行动,而不是一味地逃避。从《42UP》开始,Neil的状态越来越好,他参加了社区议会的竞选,甚至还被邀请去澳大利亚发表演说。融入社会以后他看起来自信了不少,当再一次被问及精神疾病的问题时,他这样回答道:

○ 此时的Neil已经慢慢地与自己和解了,他可以接受自己的小成功,更学会了接受自己的不尽如人意。Tony在21岁时就看开的问题,Neil多花了30年的时间去领悟,这种晚熟与执拗,同样也是他的命运,需要他去接受、去打磨。

看看Neil七岁时的样子,再看看Neil一路的经历,不免让人唏嘘,就连Neil回看七岁时的自己都感到震惊,很难想象只是因为没有被牛津大学录取这一件事就使这个快乐的男孩走上了相反的路。比起漫长的人生,那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耗费了Neil三十年的时间去释怀。

Neil没有Tony豁达的人生哲学,也没有Bruce坚定淡泊的内心,他有的只是那个小Neil,虽然看上去面目全非,但是那个滔滔不绝、活泼爱动的男孩始终生长在他的身体里,他的成长应该是剥掉他和外界施加给自己的层层咒语、重新找回年少自己的过程。是的,Neil在人生之路上应该找回的正是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睛。

这部纪录片是人生最好的隐喻,它像一卷可以不断快进和后退的录像带,时而透支未来,时而侵吞记忆,当我们被夹在记忆和未来之间喘不过气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倒带至最开始的自己。童年,是每一个成年人的温柔乡,所有的答案都在那里。

「21up」成员们在1987年的聚会

版式设计:山伯语🐟

 2 ) 影片结束的日子

我曾对Neil的迷茫感同身受,我曾欣赏Bruce的坚定与善良,我曾羡慕Paul的幸福婚姻,我曾瞻望John的精英人生,我曾敬佩Lynn的坚持,我曾受Nick的变化而鼓舞,我曾感叹Tony的朴素人生哲学。

可在结束观看的时间内,我时常想起的是Susan,那个一开始就有自己想法的女孩。

即使婚姻不顺成为单亲妈妈也依旧稳定负责,

40岁不断尝试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唱歌),

依然相信浪漫爱情并从容对待婚姻,

不卑不亢对待自己的事业并有所成就,

放手子女并且晚年自己也活得精彩的人生。

在她身上,总是有种从容与活力吸引着我,她的人生是让我羡慕的自洽与圆满,即使不是一帆风顺,但依旧爱自己爱生活。

 3 ) 生命在时代里浮沉,在岁月里流淌

《人生七年》是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的纪实类纪录片,每隔七年,对十四个来自英国的不同阶级的人进行采访记录,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从1964年他们的7岁,到2019年他们的63岁。在极短的时间内,我们可以看到一群孩童的成长和变老,生命的长卷缓缓拉开,娓娓道来,感受他们生活的起伏,感受生命的意义。 7岁,1964年,已是有人可爱有人成熟有人可怜。 14岁,1970年,都是长相奇奇怪怪的年龄,有着叛逆憧憬 。 21岁,1977年,知识改变命运的定格年纪,如果这时候上了大学,那未来不会太夸张。分水岭就此拉开 。 28岁,1984年,该步入婚姻的年纪,大多数都走在人生正常的轨迹上,工人阶级早婚,多孩。知识分子恋爱,探讨着生育和事业的平衡,高阶人士步入事业正规,人生地位的又一次夯实。 35岁,1991年,在英国人的脸上更加快地显现出年龄。小猴子Tony他始终无法重视教育,子女也很难摆脱固有的阶级,在家庭里也不是个好丈夫。工人阶级三个女生两个离婚当上了单亲妈妈,生活艰难,阶级跨越更难。上流社会人士John参加采访只是为了更好的助力其宣传保加利亚的困境,但也让我们窥见他漂亮的妻子和顺遂的事业。中产阶级还在奋斗,工人阶级在挣扎,生活在社会边缘的生病人士,仿佛很难看到希望。 42岁,1998年,其实从大学那个时间段,很多人生的阶层就定了。大耳朵Bruce太善良了,收留大高个尼尔,也终究娶到了贤妻。Suzy曾经叛逆但是良好的家世和好丈夫让她越来越平和和幸福。黑人西蒙生了好多孩子离婚了又生了。 49岁,2005年,大耳朵Bruce有了两个可爱的孩子,他值得。美国教授尼克离婚又再婚了,感觉也很幸福。 56岁,2012年,真没想到彼得从大学之后就退出了节目录制是因为政治观点被攻击,回归了真好,这么文艺还很帅。56岁,已经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事业生活一切都慢慢流淌了。三个东区的女生,有一个老得太快了,满脸写满了沧桑。 63岁,2019年,大家变化都不大了,果然二三十岁决定人生轨迹,加油青年 。 纪录片的拍摄还在继续,期待2026年他们的70岁。

 4 ) 比记录他人生活更重要的是:唤起我们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因为人生实在是太快了。

世界上最伟大的纪录片,豆瓣评分9.6。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从1964年开始拍摄纪录片系列的第一部,采访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十四个七岁的小孩子。此后每隔七年,艾普特都会重新采访当年的这些孩子,倾听他们的梦想,畅谈他们的生活。

首先庆幸导演Michael的长寿和健康,其次感谢所有受访者的坦诚,这两点共同促成了这部电影的伟大。

我想谈谈对每个人的感受、以及他们带给我的启迪,仅仅是记录自己的观影想法而非给别人定性。人类连自己都无法了解,遑论评价他人。比记录他人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唤起我们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因为人生实在是太快了。

“John”

至今John拥有节目中最完美的人生,一路名校、娶了门当户对美丽善良的妻子、事业达到少有的高度、家庭幸福朋友和睦、在慈善方面非常有作为。作为保加利亚建国者后代的John有很高的起点,John也如他所说的那样没有浪费他的优势,异常勤奋从不出错。

John身上有几点是让我很佩服,第一他是节目中说话最坦诚的人之一,第二他对社会看得清也拎得清很少有虚伪做作的成分,第三他在63岁那一集中才说出自己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需要辛苦工作。影片中记录了很多父母离异或者去世对孩子的影响,Suzy14岁时父母离异的冲击对她造成了十数年毁灭性的影响。而John直到63岁时才说出这一事件,在那之前观众对此一无所知。John在9岁的时候就做到了普通人成年后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在苦难面前停止抱怨,坚韧前行。这也是我为什么从来都不会反感、嫉妒John。在9岁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有担当、勤奋低调的男人。

“Tony”

Tony的聪明和John很像,对社会看得很清楚,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进退之间非常拎得清。做骑师是Tony从小的梦想,令人震惊的是小时候的Tony就已经想清楚,如果做骑师没有天赋那就退出止损,去开出租车另谋生活。Tony仿佛自己人生的导演,在骑师这条路上,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和偶像一起赛马。同时也知道自己天赋不足,开始了出租车司机生涯。 Tony在事业上十分努力且聪明,在出租车学校学习的同时通过赌狗补贴收入,不是自己赌而是替别人下注赚取利润(“这样就不会损失自己的钱”Tony在影片中说道)。后来出租车生意不错的时候,决定开酒吧,生意还未启动时Tony就想好了退路。他真的太精明了,只可惜Tony的起点限制了他事业上的成就。但是这一点不妨碍Tony的伟大,在充满混混的伦敦东区,Tony的人生有一万种可能会走向失控,幸运的是他成长在一个幸福完整的家庭。

当然Tony拥有许多缺点,大男子主义、不够尊重女性、轻度的民族主义等等。这些和Tony的受教育程度是有关的,作为一个聪明人Tony很早就扭转了自己对教育的态度。而且学历和生活的智慧并不一样,Tony一直以来的经济状况都很好。除了出租车收入,可以猜到他作为东区的老油条,解决各种麻烦的灰色收入也是重要的经济来源。

但63岁的片子让我十分担心Tony,他的衰老似乎让他无法跟上社会的脚步、掌控生活。Uber的兴起对传统出租车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Tony依然固执地参加收效甚微的抗议活动(同一个地球同一份抗议)。Tony的智慧似乎不足以覆盖互联网时代,希望不要出什么意外,Tony可以一直幸福下去。

“Andrew”

和John一样,作为精英阶层的Andrew也是一路名校、勤奋聪明、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但是Andrew在几个方面和John又完全不一样。

我想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Andrew这样的朋友,他们少年老成没有脾气,成绩很好但是很少讲笑话;沉默寡言、稳重靠谱、按部就班、从不出错是他们的标签。他永远不会做出格的事、不会犯低级的错误、托付的事情一定会就位。

这样的人结婚时往往会选择门当户对的同学朋友,而Andrew娶了乡下的穷女孩,影片至今都没有交代原因。开始时两个人三观差异是很大的,导演问妻子觉得为什么会选择她,妻子说自己不像Andrew圈子里那些女孩那么拜金,很节省。这种表达很尴尬,也代表了两人之间的差异。我猜测Andrew很反感身边拜金的富二代,也受过情伤,极其渴望一份简单的爱情。希望影片最后可以给出答案。

Andrew还有一个极其可爱的地方,他很早就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打理乡下的庄园。还记得中年末期的John说过:以前很难想象自己会花时间在打理花花草草,如今却乐此不疲。Andrew可是在青年时期就开始了他的田园生活!从精英阶层的成就来讲,在各方面Andrew都很优秀但都比John差一截。从幸福感而言,Andrew不输于任何人,庄园改造前后的差异比任何农场手游都要梦幻。

“Suzy”

在影片中我认为有三个人对社会、人性、生活很早就有了敏锐的感觉,很快建立了透彻的认识:John、Tony,另一个就是Suzy。John和Tony都有较强的欲望和野心,希望展示,获得认可。相比于Tony,Suzy一出生就站在了终点,拥有了一切。相比于同样身价的John,Suzy对更进一步、名垂青史没有任何想法;她青少年希望的工作竟然是打字员。这个世界对Suzy没有任何吸引力。与其说是厌世,不如说是没劲。

而父母离异对“没劲”的Suzy可以说是迎头一棒,辍学、远走巴黎、迷茫……好在Suzy的起点足够高,在她出现偏差后可以迅速的回到轨道。Suzy是幸运的,爱情和家庭拯救了她。Suzy总算找到了她想要的东西,幸福的家庭生活。在Suzy和Nick会面时,Nick一直在大谈自己白手起家的成功学,而Suzy关注的只有生活。相比于男性的功利心,女性伟大之处在于她们更热爱生活本身。希望Suzy可以拥有快乐的生活。

“Neil”

Neil就没有Suzy那样幸运了。他的家庭不仅没有帮助他回到正轨,反而一直是他的心结。在他陷入逆境时也没有任何外力带来转机,如果不是他主动求助Bruce,他的人生可能早已结束。Neil童年无忧无虑,少年勤奋努力、青年离家出走、中年无助流浪、孤苦伶仃无偶无子、在接近老年时才体验了爱情、有了住处和饮食。有人会说Neil是理想主义式的骑士,一直在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但更多的时候Neil自己、导演和观众都在担心他的精神问题和生存问题。

Neil第一时间让我想起了那句歌词: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

Neil的悲剧起源于大学申请的失利,没能去剑桥给Neil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也导致他一年后从大学退学。我认为本片的拍摄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Neil的悲剧 。Neil少年时异常勤奋要强,几乎已经形成一种病态的焦虑。Neil的潜意识里非常想要进入牛津,成为片子里优秀的孩子。“成为优秀的孩子”这种期望,在教师家庭尤其巨大,双亲都是教师则更甚;而这种明里暗里的期望往往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和伤害。就像一个不断充气的气球,总有爆炸的一天。Neil始终没能和父母和解,但最终靠着遗产总算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状况。

Neil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在我们都以为Neil快要活不下去的时候,他厚着脸皮去求助Bruce,蹭吃蹭住求钱求工作。本片中有能力帮Neil的有很多,如果Neil找上门去会帮他的人也有,但是让Neil求助心里压力最小的,只有“傻白甜”、“纯正基督徒”的Bruce。Neil其实很聪明很会选人。但是Neil作为“寄生虫”式的住客,居然因为嫌Bruce的冰箱吵闹而拔掉电源。当然Neil一直有神经敏感的问题,但是此情此景下这种举动仍然非常不合时宜。Neil的流浪生活以及和家庭群体的远离,让他疏于和人相处的技巧,更难以建立亲密关系。但正因此种经历,Neil保持了理想主义和近乎病态的偏执,这让他可以坚持政治工作与写作。

希望Neil能体会到温暖。

“Nick”

出身不如Neil的少年Nick,则是另一个让我们震惊的受访者。John没有浪费自己的起点,而Nick则没有辜负自己的天赋。Nick是他们村子里唯一的小孩,也是惟一的希望。他宣称自己要研究月亮。谁也没想到他会进入牛津学习物理、在美国大展宏图,虽然最后在科学上并没能取得突破性的成就,但是物质生活已获得了极大的改变。

在婚姻上Nick也相对幸运,第一任妻子是牛津的同窗,二人在美国相互扶持。但似乎妻子的焦虑和脾气给二人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最终分道扬镳。Nick第二任妻的美丽优雅可以用叹为天人来形容。但Nick在感情中似乎有一丝丝躁动,Nick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给Suzy发邮件,在某封邮件中似乎有暧昧的影子。白手起家的人总希望通过挑战和征服来证明自己的能力,除了事业,他们似乎更喜欢挑战有难度的女性。

白手起家的人往往还有个致命之处,他们过度操劳、思虑过重,往往在健康方面会有隐患。不知道Nick的疾病是否源于操劳过度,希望他能征服病痛,一直赢下去。

“Bruce”

如果说片中最可爱的人,无疑是傻白甜Bruce。单亲家庭的Bruce在镜头前始终没有表现出父母离异对自己造成的影响。牛津毕业后,Bruce一直致力于落后地区儿童的教育事业,践行了自己14岁时的志向。和一般精英阶层做慈善不同,Bruce常年站在讲台上当老师。导演一直追问,这样的方式对于牛津数学系毕业的他是否大材小用。我理解导演的意思,导演赞同Bruce做慈善,但是如果有更大的平台、更高的位置,是否能产生更大的能量?我想社会需要John式的慈善,也需要Bruce这样冲向一线的精英。中心的力量固然重要,但接触人、影响人的是边缘的教师。导演觉得Bruce大材小用也源于教师地位下降的社会背景。大公司、生意场、金融IT似乎一直是社会给名校生规定好的去处。

Bruce50岁左右的时候暂停了他的支教生涯,回到私立学校当老师。导演包括Bruce的朋友都开玩笑他是不是加入了共济会或者高尔夫俱乐部。在我看来,如果Bruce没有回归生活,一直在默默奉献做圣人,我反而会失望伤心难过。我们已经过了把普通人推上神坛去牺牲的时代,除了强调奉献,我希望“英雄”可以有较好的物质生活和幸福的家庭,能自由快乐的享受人生。

幸运的是上帝并没有开Bruce的玩笑,甚至有些厚爱。Bruce虽然聪明优秀,但太过天真善良,因为不擅长和异性建立亲密关系一直没有恋爱。我一直担心Bruce被骗受伤。但在看到Bruce妻子第一眼的时候我就放心了,Bruce遇到了和他一样善良的人,而且更成熟智慧。Bruce在生活上给予妻子很多照顾,妻子也一直呵护着Bruce的童心。

回归生活的Bruce,他心里的火一直在温暖他人,希望Bruce永远幸福!

“Symon”

Symon是福利院的两个孩子之一,除了自卑不自信,最大的问题是直到第二次婚姻之前他都没完成自我意识的觉醒。一直浑浑噩噩,对社会没有明确的认识,没有目标,不懂得经营自己的生活。而且在第一次婚姻中生育了五个孩子,导演追问他的孩子有什么?Symon答道:什么都有了,一个父亲。

常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是我无法指责Symon,他的起点太低人生太过悲惨,交换身份没有人能够保证比他做的更好。好在第二段婚姻拯救了他,妻子虽然也是普通人,但她是那种善良、坚韧、认真、要强的普通人,是伟大的普通人。Symon说妻子一直push他,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他也意识到了自己之前的懒惰问题。后续他们开始经营寄宿家庭帮助别人。Symon这一生太可怜太辛苦,好在他遇到了天使。

“Paul”

福利院的另一个孩子Paul的性格和经历同Symon几乎一模一样,一样的自卑不自信,一样的遇到了很好的可以push自己掌控生活的妻子。Paul的幸运之处是跟着母亲和继父来到了澳大利亚,他的条件也比Symon好不少。因此Paul自我意识的觉醒更早,也没有无节制的生育,他们的物质条件也更好一些。令人欣慰的是两个福利院的孩子延续了他们的友谊。我一直记得Paul在年少时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他有能力非常想帮助Symon。让我非常难过的一点,也是导演一直在镜头之前想要展现的,更想帮助穷人的往往是穷人

“Lynn”

相较于其他受访者多彩的人生,三位普通的伦敦东区女孩,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导演非常残忍,在前几期每次都要问她们是否认为自己和Suzy在机会方面存在差距。面对这个尖锐的问题,Lynn是反应最平静的一个。

Lynn也是生活中经常会有的一类人,她平凡、认真、善良、幸福。但生活总是在开最残酷的玩笑,把“好人一生平安”的期冀撕得粉碎。她一生致力于图书和儿童教育,中年后期却被政府裁员。她一生善良践行宗教,却患有家族疾病早逝。Lynn拥有甜蜜的爱人,乖巧的女儿,幸福的家庭,社区和她帮助过的孩子都忘不了她。可天意弄人,她离开我们太早了。

“Jackie”

和Lynn的平静不同,Jackie十分强势。对生活对伴侣Jackie都没能控制自己的脾气,她也是本片唯一和导演在镜头前有过许多冲突的受访者。当然伴随着Jakie的强势还有她敏感的自尊。

女性因为强势而被指责不够温柔顺从,这种情况如今得到一定的好转。但在Jackie生活的时代,性格的强势对她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并不是指强势不好,每个人都有选择、塑造自己性格的自由,但在那个不宽容、男女不平等的时代背景下。Jackie的性格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有一次Jakie向导演咆哮,整个片子导演只会向她问这个问题:结婚前是否经历过足够的男人。这可以是一个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学术问题,也可以是亲密朋友间的嬉笑,但这也可能是一个极不礼貌充满恶意的问题。冷静客观地来说,Jakie没有Suzy的家庭条件、没有Lynn的温柔、没有Sue的美貌,但她从未屈服于生活而改变自己。索性Jakie还有关心她的婆婆和孩子,希望Jakie可以受到生活的优待。

“Sue”

Sue,一个漂亮的邻家女孩。表明上波澜不惊,实则惊心动魄。和Jakie不满坎坷的生活相比,Sue实在幸运,她总是巧妙地躲开了生活的陷阱。Sue在年轻时就从事了挑战性的销售工作,但因为婚姻放弃。二次开启职业生涯是单身母亲逼不得已的选择,从前台开始,一直做到了行政主管,取得了平凡三姐妹中事业上最高的成就。感情方面Sue和Jakie一样遭遇了离婚,但是很幸运的遇到了帅气的爱人。除了“幸运”之外,很重要的是Sue的父母一直在给予她巨大支持,在63岁那集中父母的身体状态仍然很好。而人生总会有遗憾,Sue已经和男友同居了很久,希望可以早日步入婚姻殿堂。

“Charles”

Charles一直是精英阶层中最温柔最文艺的一个,后来如愿加入BBC并且退出了本片的拍摄。希望他能健康幸福、有所作为。因为精英阶层对真理与艺术的追求、对自身的反思和改良一直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

“Peter”

最后想谈谈Peter,他在中途退出了拍摄并且没有交代原因。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感受,在消失了很多集之后Peter突然出现在镜头前,作为观众强烈感受到了一种陌生与疏远。如果节目中的其他人出现在面前,我一定会去热情的拥抱,但Peter可能就只有握手。我想这种感受远离父母的孩子可能经常体会,陪伴是很重要的

Peter退出拍摄的原因是在青年时代的一集他激烈的批评了政府,而当时他的身份还是教师,结果报纸等媒体、周围的舆论给Peter带来了狂风暴雨式的压力,并且导致了他的失业。首先非常理解那个时代舆论暴力对一个人的伤害。其次我个人对Peter是有一些小小疑问的。

Peter和Neil是一起长大一起念书的发小,最应该帮助Nick的人其实是Peter而不是素不相识的Bruce,但Peter什么都没做甚至在镜头前也没有提起过Neil。Peter对一切都充满怨言,这让我很不愉快地想起了一类文艺青年,他们总是批评,缺什么都不做。触及自身利益的时候鸡飞狗跳,但连一些简单的付出都没法做好。当然Peter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并没有深入的理解。希望在后续的节目中能听到更多关于他的故事。

一口气看完十四个孩子的六十三年,好像在一瞬间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从中可以感受到一些共性:健康、幸福的家庭、和睦的父母关系、教育、自我意识觉醒的早晚、遭遇困难时亲友的支持,对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但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特的,电影本身想表达的是“七岁看老”。七岁时的起点与性格对人生有巨大的影响,但人生永远是量子运动,惊喜、意外和灾难都会突然降临。珍惜时间,爱自己和家人,活在当下!

《人生七年丨俄国版》影评:

《国家动荡就像巨大的海浪扑面而来,个人生活格外渺小……》

更多电影评论,请关注公众号:天涯断肠粉

公众号丨天涯断肠粉

ID:tianyaDCF

欢迎来到天涯断肠粉的精神世界! 这个世界目前打开了三个维度: 一是饮食逛玩:厨艺、游记、文玩; 二是书影音游:读书笔记、影评、音乐、游戏; 三是观察杂谈:人生杂谈、时事评论、资讯分享; 希望这个世界可以带给你快乐!

 5 ) 7岁,人生可以被预测;35岁,人生基本定型;63岁,都差不多

周末一口气看完了14个人的一生,像读完了14本中短篇小说,有点消化不良,后劲强大。

总体感悟:

· 7岁,人生可以被预测;35岁,人生基本定型;63岁,人生面对的问题都差不多

· 有社会就会有Class,只是每一个时代的class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罢了,当代Class的基本标准为:经济实力和个人成就;

· 有些人的确比另一些人被给予更多的机会,但其实这机会也没多出多少,也不一定是他们想要的;

· 家境富裕的孩子,周围对他们的期待更高,虽说物质方面他们比穷孩子要轻松,但是在其他方面他们未必;with great power comes great responsibility, right?

· 父母的经济情况以及对教育的投入与否,基本上决定了孩子的起跑线

· 教育的确是晋级的道路之一,然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归根结底还是靠经济实力以及父母投入教育的意愿多少而决定。要么就是幸运地有一个聪明的脑袋瓜+刻苦勤奋+好心态,那么哪怕再次的学校出身也一样有机会上牛津。

· 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影响的最大因素就是个性,而个性又很大程度上由遗传+原生家庭环境塑造而成。

有的人很幸运是个乐天派,Tony,Sue,Bruce;有的人不温不火也挺好,Andrew;有的人却永远无法真正开心起来,Neil;基本上个性在7岁~14岁就已经定型了。

· 人的行为和想法是可以通过后天经历而改变的,然而性格是不会改变的,也许看起来一个人变化很大,其实仅仅是因为之前他的这一面没有机会展现出来罢了;

比如14岁的Nick和21岁的Nick,一个内向,一个健谈,其实他一点儿也没变,只不过上了大学到了新环境,周围有和他有一样兴趣(物理)的人,有资源和机会可以钻研自己的热情,环境变了,新的自我自然也放得开了。

Neil,7岁的星星眼和14岁的疲乏少年,都是他性格的不同一面。我相信7岁的星星眼还在他心里,我记得他在56还是63里面激情洋溢地介绍那个新建的公共厕所的时候,有一瞬间我看到了那个可爱的星星眼。

· 一个人在其精力最旺盛也最自由的时候(20岁~35岁),能找到自己愿意奋斗一生的使命和热情,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

Neil在没有坚定的方向之前,选择了自由,然而他那个时候,那个状态,却还无法真正享受和利用自由,自由反而成了他的重担和枷锁。

John和Andrew找到人生方向要比其他人简单许多,他们早早就知道该做什么,也有尝试的资本;

· 35岁之后,人生基本一眼望得到头了,尤其是选择结婚生子的人,面对的问题越来越趋同,婚姻问题, 养育问题,生老病死,接踵而来。只不过有些人的不幸要多一些,快一些,有些人则慢一些,少一些;

我的最爱Bruce,后半生暂时放弃了诗和远方,选择了家庭,这让我想起毛姆的人性的枷锁,人无论有多么远大的志向,也难以抵抗作为生命本能的渴望,即对伴侣以及延续后代的渴望。

· 一个人可以被对的伴侣而拯救;

Suzie和Paul,他们俩真的很幸运。

· 没有失败的人生;

· 不必过于责怪父母,除去那些不负责任的父母,大多数父母的确已经在他们有限的能力和知识范围内,尽力了;

·要多和父母沟通,多和父母见面,要试着理解父母,尽早与父母和解,不然一定会后悔。

目前暂时想到这些,总之本片对于我来说是一部极其有价值和参考意义的纪录片,我十分敬佩所有坚持参与本片采访的人,尤其是Neil,我甚至不明白Neil为什么愿意继续拍摄。

在我们这样一个网络暴力的时代,估计不会再有这样的珍贵材料了,谁还敢在镜头前说真话?

另外,受此片影响,我打算自己给自己也隔一段时间录个视频玩玩。

但其实我真的很想看看7岁的我讲话是什么样子的,可惜没有被记录。。

最后,记一下我的最爱,现代版阿辽沙,Bruce。

Bruce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神奇的耶稣式的力量。

一个人心中有多少博大的爱,有多坚定的信仰,才能有这样的魅力呢。

他让我感到自惭形愧,因为我以前不相信有利他主义者的存在。

但是7岁和14岁的他,不知怎得,很令我震撼。

借用陀氏的话来说,我觉得我“抵不上他的一根小指头”。

 6 ) 心血来潮,给剧中14个人物分别做了人生简表

剧中人物我就不做评价了,各位小伙伴肯定都有自己的理解。

下面的要素简表,适合看完剧集之后,回看这些人的半生,

通过对出身 / 教育 / 父母关系 / 婚配 / 子女 / 健康 / 经济大环境 等人生节点及其变迁过程的审视,来回顾整个剧集。

人物顺序见下图

制表比我预想的更花时间,中间经历了疫情(我是武汉人),前后拖了一年。。。

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

希望对喜欢这部剧的小伙伴有帮助

感谢

 短评

追得最辛苦的一个纪录片了,各位,七年后见~~

9分钟前
  • 马马
  • 力荐

42、49、56、63其实区别都不大了,也基本是同质化的内容,许多人的人生在35的时候就结束了,只不过在最后的时候才埋葬。

13分钟前
  • 维索茨基的野马
  • 推荐

阶级固化?七岁看老?也许跟漫长的人生比起来,这些都不值一提。

14分钟前
  • 犀首
  • 力荐

托尼演了BC主演的电影,安德鲁生活平稳幸福有一个美丽的花园,苏和男友还没有结婚,却异常幸福,尼克得了喉癌,没有谈他的孩子们。56岁时的那种平静突然在63岁时多了一些不甘心,他们从7岁到63岁,我也从28岁到了接近35岁,七年眨眼一瞬,或许人生真的蕴藏在童年中。最最羡慕的,仍旧是安德鲁的人生。因为知道自己一生也达不到,所以才会心向往之啊。

16分钟前
  • 张菩菩
  • 力荐

看这部总是眼里常含泪水。特别感动的一点是,那些小时候没有爸爸或者好家庭关系的孩子,到最后都成家,都在关系中疗愈了自己。尽管对neil花了太多年太多年。大家的人生总是求仁得仁的,真正改变人生方向的大概是,内心渴望改变了。

18分钟前
  • 小鱼脆饼
  • 推荐

能留给孩子的只有教育,能使人幸福的只有爱。

22分钟前
  • 邦德爱美丽
  • 力荐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上次看56up时候我还在上大学,转眼我高考已十年。感谢编导的远见,让现在的我们能够看到用真实影像记录的人生,这种上帝视角真的淡然。里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都有起伏,从孩提到老者,感慨阶级生活等等。和社会学完美结合,几十年磨一剑,精品流芳。这才是真正的纪录片。

23分钟前
  • 画眉深浅呀
  • 力荐

看到neil在慢慢变好我就觉得很欣慰,满足了。

27分钟前
  • 葉落知秋
  • 力荐

感到虚无。。被那不勒斯老姐妹分心了,更期待苏联35up

32分钟前
  • 好运锂
  • 推荐

导演的声音都明显苍老了。到了63岁,更多的孙辈,更关心健康问题,人生已成定局,人也更安详了。ps:我始终无法忘记去BBC工作的高富帅三人组之一啊,有生之年你就接受一次采访嘛

34分钟前
  • shatsu
  • 力荐

又一个七年过去了,其实在老年56-63岁这个阶段,人很难改变财务状况,身体也一直下坡,面对离开,衰老,贫穷,特别是正个欧洲大环境恶劣,西班牙萧条,英国脱欧混乱,比如Tony这样的出租车司机深感网约车新兴产业冲击。科技时代不是对老年人有利的时代。 白驹过隙,巍澜可期。

38分钟前
  • 猫崽三岁
  • 力荐

婚姻是第二次投胎,如果说出生的第一次投胎更多的决定了你的阶层,能拥有的金钱和教育,那婚姻(或者说伴侣)便是第二次投胎,更多地影响你漫长人生的幸福感与知足感,Paul最好的印证了这个观点。而且似乎过了四十岁,大家的事业心都慢慢淡了下来,最让人感觉到开心的时刻都是和家人一起度过的时光。六十多岁,健康就是一切。Neil也在一步步变好啊。

43分钟前
  • 樱木十贰
  • 力荐

延续56年的纪录片系列。多年前一口气看完前8部,尤其是充满惊喜温暖的56up时,完全想不到7年后的63up会如此伤感,看得多次泪目。死亡阴影苦苦笼罩着这些青春不再、年过六旬老人们。尼尔感情受挫;杰姬永失所爱;彼得失去亲人伙伴;尼克受病痛折磨;苏西退出节目(正如查尔斯);而琳已猝然长逝离开我们。似乎人生不再有起伏,只存凋零。其余7个人拥有的恬淡幸福、子孙满堂竟显得如此珍贵。尽管造化弄人,但大家都在努力工作、珍惜生活,感慨“七岁见老”。祝导演和大家都能健康地和我们相约70up!

46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能更新已是最大的惊喜,人生七年英国系列,一路看来,仿佛采访对象是身边的朋友,tony真的是一个惊喜,乐观向上市井气,还会有70up么……

50分钟前
  • hyper2022
  • 力荐

Life is what happens while you’re waiting for something else

52分钟前
  • 少年闰土
  • 力荐

看完63 up,最惊讶的变化是充满理想主义曾去孟加拉支教的青年成了大腹便便的平庸的老人。回到最初任教的公立中学,他说这是他最快乐最有成就感的时光。而在40多岁去私立中学时,他说这里的孩子水平更高课程更难。到了63岁,他承认变化或许来自他结婚了,需要为家庭考虑。是的,家庭天然就是保守的。

54分钟前
  • 满[已注销]
  • 力荐

还是那句话,没有比真实生活更加戏剧化的戏剧。

56分钟前
  • 橙司徒
  • 力荐

腾讯视频可以看了,这种持续63年的跟拍,真的非常难得和用心了。

59分钟前
  • 老君山下
  • 力荐

这个年纪,没有痴迷,没有怨恨,没有无奈,无欲无求,活着就好

1小时前
  • 小石匠
  • 推荐

从第一集开始看,好像一天看完了他们的大半生。哭了好多次,小时候童言无忌有着梦想,长大后变得沉稳谨慎有些甚至被生活捶打的失去了眼里的灵性。我们没有办法通过这些展现出来的画面去评判大家,但是suzy直到老都依然优雅,Bruse让我相信世界上真的有大圣人般的存在,John永远的西装三件套努力勤于思考,tony不管何时都勇于闯荡乐观,Andrew温和有礼,nick害羞的样子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她们身上的那些闪光点也真的保持了一生,从7岁那集似乎真的能看出来。7年之后不知道我会怎么样,但希望能够是像他们一样热爱生活,不为自己过去的选择后悔,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的人❤️看到lynn的去世很难过,她虽在镜头里不常笑,但她真的热爱图书馆和里面的孩子。还有好多人生病了😭愿生活善待他们剩下的每个人✨

1小时前
  • 佳佳有本难念的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