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徒2019

HD

主演:皮耶尔弗兰切斯科·法维诺,马丽娅·费尔南达·康基多,路易吉·洛·卡肖,福斯托·鲁索·阿莱西,尼诺·波尔齐奥,Alessio Praticò,Gabriele Arena,Fabrizio Ferracane,Jacopo Garfagnoli,Patrick Simons,Marco Gambino,Calì Nicola,Goffredo Maria Bruno,Massimiliano Ubaldi,Marilina Marino,Nunzia Lo Presti,Maria Amato

类型:电影地区:意大利,法国,巴西,德国语言:意大利语年份:201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叛徒2019 剧照 NO.1叛徒2019 剧照 NO.2叛徒2019 剧照 NO.3叛徒2019 剧照 NO.4叛徒2019 剧照 NO.5叛徒2019 剧照 NO.6叛徒2019 剧照 NO.13叛徒2019 剧照 NO.14叛徒2019 剧照 NO.15叛徒2019 剧照 NO.16叛徒2019 剧照 NO.17叛徒2019 剧照 NO.18叛徒2019 剧照 NO.19叛徒2019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包含剧透,个人对电影情节的粗浅理解

首先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非常感谢上海电影节能给我们带来如此出众的影片,对于我而言这部电影的水准可以和教父媲美,不过我觉得可能也有不少观众处于脸盲状态,但这并不影响电影剧情的精致。

从剧情角度说这部电影包含了太多细节来衬托剧情,可以说没有一丝浪费的情节在,虽然看似文戏居多,但他所表现的暗潮汹涌是那些枪战火拼动作戏所无法达到的,看完我久久不能平静,只能凭着回忆和自己的见解来阐释一下电影剧情的细节。

影片从主角所在黑手党家族的聚会开始,同时交代了背景也是黑手党内部毒品市场分割的谈判现场,表面上一片繁荣的派对内部则集结了家族干部们在分割毒品市场蛋糕的角逐。然而影片的主角并不是干部,他只是一名平凡的“士兵”,是位于黑手党金字塔阶级最底层的存在,但另一方面电影交代了他和高级干部们关系密切,这对后续剧情起到了很深的影响。主角在派对期间偶然发现自己的儿子在沙滩上恍惚,接着找到刚吸完毒的儿子痛打了一顿拖回屋里,而此时他的挚友来打圆场阻止了他继续教训儿子。这一幕可以发现主角虽然是黑帮的一份子甚至自己就可能参与了贩毒交易的一环,但对于自己的子女吸毒是无法容忍的。最后主角所在家族的掌门的号召下所有干部合影拍了一张可谓黑手党的全家福,而这张照片在后续故事里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看似一片祥和继续繁荣的黑手党家族在此刻已经立下了悲剧flag的种子。

结束了派对后主角告诉挚友自己要带着妻儿金盆洗手,但前妻的孩子不愿意跟他离开意大利,最后挚友对他保证会照顾好他的儿子们,他则可以高枕无忧地带着最新一任妻子和儿女远走高飞。就在他抵达巴西之后不久,整个黑手党家族发生了严重的内斗,由对手利诺代表的激进派家族势力暗杀了主角家族的掌门,刚达成的毒品市场协议也作废,接着那些主角曾经的家族成员干部一个个被暗杀,甚至连他们的子女也不放过,这和主角所在的保守派秉持的不伤害家庭成员的信条大相径庭,而影片真正的故事也就此展开。

光是开头的这一段就让我感触颇深,主角作为保守派的黑帮元老,他似乎隐约感受到了家族的变化,喧嚣的聚会,看似和谐的谈判,相亲相爱的挚友都像是表面繁荣的虚伪,他选择在这时候离开黑手党,离开意大利也许就是对自己所在组织正在发生变质的一种直觉,可以说他本想利用金盆洗手的机会彻底摆脱自己的过去,他甚至以为可以像普通有钱人那样过下半辈子。剧情在此后急转直下,他在异国他乡不断地收到自己家族被暗杀的消息,甚至连他自己也被人告发面临回国审判,此时的他还坚持着自己黑手党的原则,缄默其口甚至自杀。另一方面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敌人正是激进派的首领,对黑帮来说只有以牙还牙才能复仇。这期间看到了一个黑手党元老渴望脱离过去又不得不被血海深仇所束缚的痛苦,他的情感驱动着他要复仇理智又使他明白即使引渡回意大利也难以报仇。

回到意大利后警方还找到了侥幸逃脱追杀的主角一派成员,并将两人关押在了一起,两人截然不同的态度更体现了他俩一个是张飞式的血气上头式报仇计划,另一个则是对是否要当污点证人来复仇而天人交战的矛盾与纠结。在主角和妻子一通意味深长的电话之后终于放下了心理防线,开始了污点证人的故事,这时才正式进入到电影的标题“叛徒”。电影中主角的妻子在电话中用对主角进行了性暗示,另一边警方也在监听他们的通话希望能由此主导蛛丝马迹撬开主角的嘴巴。我的理解是主角的妻子或许利用伪造自己正在出轨的假象激怒主角,从而彻底放弃了自己的黑手党理想替法院作证揭发黑手党的内幕,对主角来说妻儿也许就是压断他理智的最后一根稻草;又或者主角和妻子都知道自己的电话被监听,他们默契地用性话题来掩盖自己的真正对话,伪造妻子背叛他的电话录音来促成他当污点证人的诱因,让警方彻底相信他已经无所牵挂。

随后就是漫长的庭审和对质,被指控的激进派黑手党干部一个个被带到法院,面对主角的曝光一个个装疯卖傻装死装病,千奇百怪,唯一相同的是充满了对“叛徒”主角的愤怒,仿佛他们才是英雄而主角是个不为人所齿的卑鄙小人,一个个自信满满要和主角对质。这部分堪称电影的精华,主角的孤独和悲凉也在法庭上显得格外凄惨,尽管如此他依然答应了对质要求,面对那个曾经的“挚友”装傻充愣,他眼中流露出的是一种蔑视和对“挚友”的可怜。随后的证词和出示的全家福家族照片让对方百口莫辩,对方苍白的辩解对比主角震彻法庭又隐含悲愤的证词已经败下阵来,那些个嚷嚷着要和主角对质的被告也一众偃旗息鼓。此刻的剧情有了首次转折,谁是守护着家族秩序的人,而谁又是真正的叛徒、小人、骗子都昭然若揭,那些被揭发的激进派被告人满口脏话居高临下地嘲讽主角为“叛徒”,而他们却正是败坏整个黑手党秩序滥杀无辜胡作非为的罪人。

主角一步步指控,最后把激进派首领利诺也拉到了被告席上,这一层层递进的庭审看得我非常振奋,就像一个孤独的灵魂在为自己的亲人赎罪(片中还特地安排了灵异片段主角的噩梦),表达出影片最核心的一段台词也来自于此。主角质问激进派首领为何要杀害无辜的人,背叛家族长久以来的秩序,进而引申出毁灭黑手党的叛徒不是自己而是激进派,这些成员利欲熏心把毒品生意散布到全世界牟取暴利,不顾青少年和民族未来只求自己的荣华富贵,将曾经高傲的意大利黑手党精神践踏得如腐烂的泔脚一般,加速了黑手党家族的灭亡,而对主角而言在他看到自己儿子吸毒的那一刻就可能明白自己的黑手党家族已经不复存在。

这或许是一个不那么正确的悲剧英雄主义,影片中还穿插了一段主角自述的回忆,他讲述了自己刚加入黑手党的青年时代,作为暗杀杀手被派遣刺杀敌对势力的干部,却因为目标对象始终拿儿子做护身符形影不离而无法得手——这也恰恰是旧黑手党保守派和新黑手党激进派的最大区别,主角坚持不杀人妻儿但自己的儿女却被人所杀,所谓的黑手党秩序就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在影片最后这个回忆故事也迎来了结局,主角跟随了几十年的暗杀目标直到儿子结婚,在那一刻目标对象才终于放下了家人,独自面对死亡,这种固执的旧黑手党时代也随着主角的衰老不复存在,激进派的崛起和对秩序的抹杀把黑手党逼到了绝路,整个家族就像《教父》一样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我不清楚对主角而言这是一种复仇亦或是一种自我救赎,但映后对主演的采访让我体会到导演和演员的用心和对黑手党荼毒意大利社会的反省,不同于那些浮于表面的黑帮枪战片,这部电影我的观感就是真正从现实和本质上剖析出了黑手党这种畸形家族的兴衰,每个人物的故事都是源自于真实的意大利事件,这才是最震撼的。

第一次写长影评还有很多没说到的细节,从影院回到家直到现在我也还在回味剧情,希望这些粗浅文字能帮助到其他人从更全面的角度理解本片。

 2 ) 一部并非只是血浆和暴力的黑帮电影

这次有朋友帮忙弄到了观影资格,不枉费我坐车两个小时过去看。两个半小时的电影,还是没有尿点的。对于西西里,黑手党,教父,我一直都有一种神往。但是意大利语太催眠了,就我以往的观影经验,一开始我预备的评分是三颗星。但是后面我给了五星,因为确实是不枉此行。下面是我对于这部电影的感想,想到什么说什么。

1 和我想象中的不一样,全片居然有很多的庭审戏。有点脸盲,听意大利语有点吃力。全片看懂了百分之八十以上。还是期待国内的字幕版,一定要再去电影院看一次。

2 这种电影从头到尾都有浓浓的男人味,整部片荷尔蒙爆棚。里面的男人会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往和决定,虽然没有多少血浆镜头,也没有我以为的那种大场面枪战。这部剧看到更多的是男人的内心。除了快意恩仇,还有悲伤和愤怒,以及对于荣誉的守护。看的出来是很传统的意大利电影。

3 法庭上面没完没了的意大利语,一开始让人有点晕。但是看到后面真的精彩呀。很少看到在法官叨逼叨的情况下剧情还那么好看的。庭审这些我真的大力推荐,一定要坚持看下去,你就会沉浸其中。就我的经验,这种电影应该可以参加竞赛。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

4 剧情很真实。干货很多,我觉得可以拍成电视剧。风景真的是不错呀,拍风景的时候拍得很稳让我以为是风景片。有时候感觉时间都静止了,好想去旅游。

5 总的来说,是一部五分电影。庭审镜头,炸车镜头,风景镜头,大家不要错过。

 3 ) 沉稳优雅而激情凌厉的黑帮史诗

意大利黑手党题材的影片盛行不衰,恰巧去年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均有作品入围,柏林的《少年黑手党》走的是青春成长路线,威尼斯的《黑手党不再是曾经》是一部备受赞誉的纪录片,而戛纳的这部《叛徒》绝对算是近年来最扎实且独特的史诗作品。现年80岁高龄的意大利大师级导演马可·贝洛基奥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凭《怒不可遏》一举成名,他擅长拍摄政治色彩浓郁的影片,也深受左翼思潮的影响,他的作品往往充斥着不少叛逆和突破禁忌的人性刻画。黑手党题材是他初次涉猎的题材,却拍出了与别不同的味道,证明了这位意大利导演宝刀未老,思想依旧活跃。

这部《叛徒》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上世纪80年代初期,黑帮首脑多玛索·布西达成为“叛徒”,并逐步瓦解整个黑帮组织的故事。影片开场是一个貌似融洽的黑帮聚会场景,纷繁的人物和关系一拥而上。透过这个场景道出主人公意兴阑珊、急切金盆洗手的心态,紧接着就是黑帮成员拍摄集体大合照,这个画龙点睛的画面暗示了全部人物之后的命运走向。不用多久,叙事便露出了狰狞可怖的面目,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暴力暗杀情节接踵而来,但这些明显跟我们看惯的黑帮火拼厮杀截然不同,更像是一种冷漠的日常记录,画面上出现不断滚动的数字,暗示着丧命的主人公家族成员。

▲开场的黑帮大合照暗示了全部人物的命运走向

如果这干净利落的黑帮仇杀场景没让你感到尽兴的话,那么之后漫长的法庭审问与辩论情节可能会让黑帮类型片爱好者失望而回。在贝洛基奥看来,这部作品的重点不是厮杀对抗,而是主人公为何背叛黑手党组织,以及成为“叛徒”之后的人生经历。由此,便引出片名的用意:究竟主人公是不是“叛徒”?由主人公亲口讲述的一段精彩的回忆情节可谓理解这部庞杂宏大的史诗故事的关键核心。作为一名黑帮组织的元老级人物,主人公尽忠职守维护帮派团结和利益,恪守帮规,从不对老人女性小孩下手。然而,现实却令人失望:金钱利益取代了江湖道义。他和妻子家人躲到巴西后,留在意大利的家族成员不断遭到黑手党内部成员杀害,自己两个儿子更死在昔日称兄道弟的同伴手上。这给他带来沉重的打击,他幡然悔悟后选择与司法部门合作,挺身指证黑帮成员,并由此瓦解掉整个黑手党组织。

在主人公看来,自己根本不是叛徒,因为他要对付的都是破坏黑帮规矩而心术不正的成员,在他看来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叛徒。主人公信奉的宗旨原则和传统道义成为他支撑自己在法庭上指证其他成员的强大信念基础,而情节也透露出传统老派的观念与新一代黑帮做事手法的格格不入。从这个“叛徒”视角切入叙事是影片有别于其他黑帮题材的亮点所在,令观众客观而充分地理解主人公背叛组织的复杂心态和艰难过程。从这个视角出发似乎可以理解剧作的重心转移到法庭审判情节的缘由,导演尽可能展示出黑帮分子为了躲避审讯而施展五花八门的丑态,以及主人公与他们在法庭上各自对峙时的语言,不断揭穿他们口中的谎言,让观众自行判断究竟谁才是“叛徒”。

▲剧情重点放在精彩纷呈的法庭审讯与辩论情节

导演没有用常规的黑帮类型情节来书写这个另类的人物传记,反而选择用几个重大的时间节点和跨越地域的事件来梳理人物的生平及其转变的契机。时间线从开篇的70年代,到主人公在巴西被捕的80年代,再到其出狱后的90年代,直至他最终去世,人物也从意大利到巴西,再回到意大利,之后再到美国的沧桑历程,具有相当厚重的史诗底色。主人公最后生涯的这段情节让我联想到去年另一位大师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的《爱尔兰人》。两部影片的主角都是日薄西山的黑帮成员,见证了自己从光辉走向衰败的终点。主人公本可以在美国安享晚年,却发现自己无法接受依靠太太生活,惶惶不可终日地生活在威胁的阴影下,于是选择再次回到意大再次指控黑帮,及其幕后盘根错节的政治势力。

尽管导演贝洛基奥已年届八旬,但是他打造的这部黑帮作品在沉稳的叙事中透出矫健有力的节奏感:激情四射的性爱场景,凌厉干脆的暗杀段落,庄谐并重的庭审辩论现场,都给这个复杂的叙事文本提供了相当充足的看点。几处惊艳的梦幻段落将主角对家人的愧疚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困兽斗的动物蒙太奇画面则延续着欧洲导演专属的古典气质,而不时出现的歌剧唱段和巴西流行乐,则具有鲜明的提示意味和讽刺色彩,不论是黑帮还是执法机构实施的暴力,都具有优雅和凶残的两面性,特别是巴西警方用直升机威胁主人公的一幕尤为明显。而开头的黑帮暗杀段落和临近结尾时一个从车内拍摄的爆炸坠毁镜头又让人回想起贝洛基奥早年最擅长的政治题材风格,充满着暴躁狂热与危机四伏的氛围。

▲皮耶尔弗兰切斯科·法维诺的表演不输戛纳影帝安东尼奥·班德拉斯

男主角皮耶尔弗兰切斯科·法维诺的表演让人全程目不转睛,他将捍卫黑帮道义和价值观与现实利益冲突之间的复杂人性演绎得令人信服。他的表演在去年戛纳竞赛影片里绝对是上乘的一位,足可媲美《痛苦与荣耀》里的安东尼奥·班德拉斯。尽管他去年错失戛纳影帝,但今年却凭另一部作品收获威尼斯影帝的殊荣,再次证明了金子总会发光这个简单朴素的说法,而好演员总会有目共睹并获得认同。

 4 ) 比肩《教父》的黑帮经典

西西里自古民风强悍,与迦太基、罗马斗,与日耳曼人、阿拉伯人、西班牙人、自己人(墨索里尼)、纳粹德国斗,从奴隶社会斗到20世纪,谁骑在他们头上就跟谁斗。

1282年西西里爆发反抗国王查理一世的大起义,史称“晚祷事件”,秘密组织mafia由此诞生:

范切斯科·哈耶兹《西西里晚祷》

饱受神权、贵族及其鹰犬压榨的西西里人痛恨腐败的权力机构,”把人称为警察是最恶毒的侮辱“(《教父》),骂别人“警察"、"警棍"搞不好就闹出人命,被黑手党严令禁止。

mafia源自西西里的黑话“Me firar”,意为逃亡、避难,为何译为黑手党?

1909年3月12日,纽约警官约瑟夫·彼得罗西诺在西西里查案被黑帮暗杀,成为第一个在国外殉职的美国警官,轰动世界。上海《小说时报》1911年第一期发表《黑手党》,介绍了这起案件:

黑手党自此成为外国有组织犯罪集团的代称。

时光飞逝,黑手党早已从反抗暴政、锄强扶弱的地下党堕落为唯利是图的犯罪团伙,收买腐败的议员、警察、神父,绑架、勒索、谋杀、贩毒,手眼通天,无恶不作。

意大利最高法院的文件显示,1970年代前总理贝鲁斯科尼为确保家人的安全,曾向黑手党支付大笔保护费。权贵尚且如此,平民情何以堪?

1982年9月3日,在西西里扫黑的基耶萨将军遇刺身亡,民怨沸腾,当局无地自容,开始以雷霆手段打击黑手党,嫉恶如仇的法尔科内大法官成为反黑的标志性人物——

意大利影片《叛徒》(2019)以此为背景,从黑手党”叛徒“的角度回顾反黑战争,入选今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上海电影节展映好评如潮。

1980年,西西里人称”两个世界的教父“的布西达厌倦了犯罪生涯,于巴西金盆洗手,阳光沙滩,美酒佳人。1982年,海洛因之都巴勒莫的贩毒利润高达数百亿,西西里黑手党为争夺控制权爆发内战,死了数百人,“教父中的教父”里纳听信布西达要回来参战的谣言,杀了布西达的哥哥、两个儿子、三个侄子、妹夫等14个亲友。

天下警察是一家:1983年巴西警方以涉嫌贩毒的罪名逮捕大名鼎鼎的布西达,美国警方致电祝贺,并希望将其引渡到美国。著名的法尔科内大法官当然是想把他引渡回意大利。

成为各国警方的“香饽饽”可不是啥好事。

伴随《Historia De Un Amor》凄美动人的旋律,布西达被打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妻子跟着也受了不少罪:

1984年7月7日,56岁的布西达自杀未遂;7月15日,他被引渡回意大利,在罗马机场下飞机的时候,警方没有给他戴手铐,而是用一块有条纹的毯子盖住他的手腕,假装戴着手铐的样子:

新闻图片

影片忠实地还原了这一情景:

黑手党的缄默法则要求成员不与政府和司法机关合作,复仇不能涉及家人。你可以报仇,但不能向警方泄露仇家的名字,否则整个家族都会受到严厉惩罚。

作为黑手党的铁布衫,缄默法则从未遭到过破坏,反黑因此举步维艰,连其组织架构、运作方式都没搞清。

初次询问,布西达向法尔科内大法官声明自己不是告密者、老鼠、间谍。

法尔科内自幼在西西里长大,能听懂西西里、巴勒莫特有的方言和隐喻,这让布西达感觉非常自在。

布西达烟抽完了,法尔科内将一盒已经拆开的烟递过去,动作轻松、自然:“没了?抽我的。”

结束询问,他把这盒烟留给了布西达:“留着吧,我还有一包。”

对于西西里人来说,这是一种友谊的象征,只有朋友才会分享不完整的东西。

布西达后来告诉法尔科内:“上次我接受你的香烟,因为那包烟是打开的,如果未开封,我永远不会接受。”黑手党是媒体的说法,内部的叫法是“我们的事业”(Cosa Nostra)。

他讲了一个故事:16岁那年,他刚加入“我们的事业”,奉命去杀一个人,那个人很有意思,意识到危险之后紧抱幼子,搞得他无法下手。从此以后,那个父亲出门总是让儿子陪伴,形影不离,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然后,他儿子结婚了。“我们的事业”有自己的价值观,不伤害孩子、妇女、法官,保护穷人。

法尔科内越听越火大:别侮辱你自己的智力了,你们有什么价值观?杀害法官和宪兵,用海洛因毁掉孩子,古老而高贵的黑手党是一个神话,够了。

事实胜于雄辩。

丧心病狂的黑手党践踏缄默法则,杀了布西达很多完全无辜、根本就没有加入黑手党的亲友,两个手无寸铁的儿子被酷刑后勒杀,其中一个被酸溶解。

历史图片:布西达被杀害的两个儿子

西西里人家庭观念很重,家人就是一切,布西达痛彻心扉,他永远都不能原谅自己:为什么不把孩子带到巴西,又为什么不把行踪告诉他们?可怜的孩子,想背叛父亲求生都没有机会。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作为犯罪史上黑手党最大的叛徒,布西达的供词、证言累计长达3000页,黑手党已无秘密可言,意大利反黑战争发生历史性的突破和转变,法尔科内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搜捕,抓了500多名黑手党分子。

1986年2月10日,西西里世纪大审判拉开帷幕,被告多达475名:

巴勒莫法院被改造成了堡垒,装有可以抵御炸弹、火箭弹的防爆墙,天上直升机,地上装甲车,军警密布,媒体云集:这是意大利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审判,云遮雾罩的黑手党即将大白于天下。

有被告为了宣示缄默法则,当庭缝住自己的嘴唇,血流不止:

法官气急败坏:“他的针线是哪来的?!”

还有装疯、裸奔的,丑态百出,旁听的被告家属唯恐天下不乱:

被告的要求千奇百怪,合理的要满足,不能满足的要解释原因。为了维持庭审秩序,法官操碎了心。

黑手党在大街小巷刷满了咒骂布西达的标语,组织人马敲锣打鼓地上街游行:黑手党万岁,他给了我们工作!

1986年4月3日,布西达第一次出庭,犹如国王驾到:

“我曾经并仍然是一个‘君子’,是他们背叛了组织的理想(滥杀无辜),这就是为什么,我不认为自己是告密者。”

许多被告要求交叉询问、当面对质,布西达坐在防弹玻璃后面沉着应战:

没有想象中的唇枪舌剑,只是一些简单的事实认定,比如,杀害布西达一半家人的卡洛,说自己根本就不认识布西达,怎么证明你们曾经是朋友?

卡洛按习惯称呼“亲爱的布西达”,布西达怒火中烧,指控卡洛还有新的罪行:“我想起来了,拉利卡塔是你的门徒,他是你亲手杀掉的!”

卡洛语无伦次,当场崩溃。

其他被告吓坏了,纷纷取消与布西达当面对质的要求。呵呵,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心里没点数?

1987年12月16日,法院判决多名黑手党头目终身监禁。

布西达一家在美国改名换姓、离群索居,在特工的严密保护下过着谨小慎微的生活,频繁搬家。有一年圣诞节全家人去餐馆吃饭,圣诞老人莫名其妙地把歌词中的“我是意大利人”改为“我是西西里人”,布西达非常警觉,起身就走:“我们回家吧。”

1992年5月23日,黑手党在巴勒莫的高速公路上引爆一吨多炸药,法尔科内大法官的车子来不及刹车,一头冲进爆炸产生的长20米、深8米的大坑,法尔科内和妻子及三名警卫不幸遇难,影片的主观镜头非常震撼。

黑手党开启香槟、弹冠相庆、吐唾沫,真的是令人作呕。

烈士倒下了,他的统治才刚刚开始。

作为意大利最勇敢、最正直的大法官,法尔科内是整个国家的良心和骄傲,意大利陷入悲痛、愤怒的狂潮,黑手党成了过街老鼠,斯卡尔法罗总统号召意大利人民像当年打击法西斯一样打击黑手党。

什么人权,为科尔法内报仇,把那些躲在暗处打黑枪的人渣揪出来就是最大的人权!参众两院结束了长年累月的扯皮,一致通过《反黑手党法案》,成立反黑调查局,逮捕了上千名黑手党分子。检察官、法官将法尔科内作为自己的榜样,历届政府都对黑手党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去年西西里的新教父刚上任就和45名党羽一起被捕。

1993年11月19日,组织暗杀法尔科内的“教父中的教父”里纳出庭受审,布西达冒着巨大风险回国作证,随行的美国特工也做好了有去无回的心理准备。这次庭审没有设置防弹玻璃,而是由特工组成人墙贴身保护。

里纳对钱、女人、奢侈品都不感兴趣,唯独喜欢下命令,享受一句话就定人生死的那种变态的快感,外号“野兽”。

污点证人指控:里纳下令暗杀布西达的全部亲人,男女老幼格杀勿论,卡洛曾是布西达的好友,看着布西达的两个儿子长大,动手的时候,卡洛居然要求把长得最像布西达的那个儿子留给他来亲手勒死。

卡洛被判5次终身监禁,里纳被判处19次终身监禁。安全级别最高的单人牢房,24小时视频监控,蟑螂都没有一只,里纳只有对空气发号施令。

布西达与科尔法内结出了一种奇妙的战斗情谊,一个是反戈一击的黑帮传奇,一个是法官样板,联手重创世界上最大最凶残的跨国犯罪集团。

1996年布西达在罗马出庭作证,没有防弹玻璃,布西达谢绝人墙保护,表明经过多年严打,黑手党元气大伤,治安状况开始好转。

看过布西达的纪录片《我们的教父》(2019)就会发现:从拍摄角度、构图到证人证言,《叛徒》几乎毫厘不差地还原了1986年的西西里世纪大审判,整个庭审热闹、荒诞、平实。

《叛徒》这种纪实性风格与《教父》(1972)扣人心弦的戏剧性大异其趣,别具一种朴实无华的魅力,堪称《格莫拉 》 (2008)之后意大利最优秀的黑帮片。

《教父》、《无仁义之战》(1973)等黑帮经典,一上来就把观众死死摁住,而《叛徒》则润物细无声,看似平淡的细节充满真实的质感,越品越有味道。

多年以后,布西达还记得法尔科内主动与他握手道别的情景。影片表现的法尔科内,没有豪言壮语和复杂的审问技巧,更没有率领军警抓捕黑手党的雄姿英发,其人格魅力、强大的亲和力以香烟、握手、对话这样的涓涓细流呈现。

毒贩通话的录音,那些困扰FBI、美国缉毒局多年的黑话、隐语被布西达轻松破解,西西里和美国黑手党利用全美各地的披萨店进行贩毒、洗钱的网络被连根拔起。

布西达在美国生活的妻儿至今都在使用化名,但在纪录片中几乎全部正面出镜,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严打,黑手党的势力已大不如前,所谓缄默法则、君子更是笑话。

陪伴布西达的除了家人就是美国特工,他们朝夕相处,亲密无间,在特工的要求下,布西达在自己的生日晚会上唱了一首《Historia De Un Amor》,是什么让他的眼里泛起了泪光?

《叛徒》的结尾是布西达给法尔科内没讲完的故事:儿子的婚礼曲终人散,那个父亲敞开大门,点燃人生的最后一支烟,坦然面对死神之吻。

之前他不是怕死,怕也没用,而是:儿未长大,我不敢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永失爱子的布西达,体会到了别人失去亲人的痛苦,意识到自己和黑手党的深重罪孽。

故事前后呼应,笑中有泪,大象无形,堪称豹尾。

人活一世,就算没有法尔科内那么伟大,又何必害人害己?杀人犯算啥君子?

出席美国参议院举行的听证会,议员对布西达反复使用“君子”(men of honor)一词感到迷惑,布西达说我用君子一词,只是因为黑手党都这样称呼自己。

布西达以黑手党的叛徒为荣:“我已不适用君子这个词,我现在是叛徒。”

《叛徒》的彩蛋是布西达真人献声,一生最爱《Historia de un amor》。

《Historia de un amor》1955年问世,迅速风靡世界,深受地球人的喜爱,版本数不胜数(汉语版《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叛徒》与另一部意大利经典《外欲》(2003)选用的都是guadalupe pineda版,高潮段落凄楚、激越,无人可及,里约热内卢的旖旎风光、命悬一线的疑犯夫妻,与伤感的歌声浑然天成,一边是人间天堂,一边是对罪恶的清算和爱人的生离死别。

Laura Fygi版也很出色;小野丽莎版带有一丝法国香颂的低徊、哀切,犹如暗夜私语。

法国拉丁版,老者醇厚,女孩清澈,高潮部分情无反顾。

《寄生虫》很好很强大,《叛徒》没拿到金棕榈可以理解,但其它奖项颗粒无收太过分了,简直是戛纳的耻辱,祝《叛徒》奥斯卡一路顺风!

 5 ) 《黑金叛徒》意大利剧情片

《黑金叛徒》意大利剧情片,真人真事电影确实不错,意大利70、80年代的法院有那么先进,对犯人还有各种权利,不敢想象。意大利黑手党由君子变为一群真正的黑社会,前黑手党老大被迫和警察合作,最终对整个意大利黑手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好电影值得一看

◎获奖情况   第72届戛纳电影节 (2019)   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 马可·贝洛基奥   第32届欧洲电影奖 (2019)   最佳影片(提名)   最佳导演(提名) 马可·贝洛基奥   最佳男主角(提名) 皮耶尔弗兰切斯科·法维诺   最佳编剧(提名) 瓦利亚·桑泰拉/马可·贝洛基奥/卢多维卡·兰波尔迪/弗朗西斯·皮克罗

 6 ) 意大利黑手党兴衰史——《黑金叛徒》

意大利电影《黑金叛徒》根据真实的人物事件改编,倒是回看了一下意大利西西里黑手党们的兴亡史。在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巴勒莫巨大的海洛因贸易,两大黑帮家族对立期间,男主角多玛索·布希达却想激流勇退,他最大的理想是想平安的死在床上,于是远走巴西,不过另一个黑帮家族柯里昂家族的里纳野心勃勃,想要一统江湖,即使布希达已经远走,里纳依旧对他的家族大开杀戒。

这部电影被很多人拿来和《教父》对比,如果说《教父》是美国黑手党的简史,这部《黑金叛徒》就是意大利西西里本土的教父故事。和《教父》的开篇一样,一开始也是表面和气的聚会,接下来就是冰冷的杀戮。一代教父开始选择与政府合作,展开了复仇计划。

我们在电影中能看到很写实的黑手党文化,他们不会自称“黑手党”,他们管它叫“我们的事业”,他们自称“君子”,有着严格的委员会和层级管理体系。

黑手党当我们汉语的一个形象翻译,主要是他们当时杀人后会留黑手印的习惯。意大利语对应的是“Mafia”,这个词起源于1282年3月30日的情人节前一天的西西里起义,一个叫索菲亚的巴勒莫少女在结婚当天被法国士兵强奸,于是西西里人展开了大规模的报复,他们喊出来的口号是“Morto Alla Francia, Italia Anela”(意大利文“消灭法国是意大利的渴求”),而Mafia就是这个口号的字母缩写。

这个词在阿拉伯语里面还有一个意思就是“避难地”。这个神秘组织最初起源于意大利西西里岛和法国的科西嘉岛,一百多年来,随着意大利人逐渐移民到世界各地,黑手党也广泛散布开来,特别是在美国东岸,逐步做大做强,借助美国大萧条的背景,大规模的失业浪潮和犯罪率激增,黑手党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他们从事各种非法交易,在1970年代到1980年代,随着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一系列打击,黑手党也走向衰落,意大利也在稍后一段时间,清扫本国的黑手党集团,尽管如此,黑手党作为一种亚文化,依旧影响着影视等社会潮流。

在《黑金叛徒》中我们能看到,黑手党的社会基础,有大批失业者感谢黑手党给他们工作,举行游行支持黑手党们。犯罪背后是深刻的社会问题。

叛变的布西达在法庭上和昔日的黑帮头子们对垒是电影中主要刻画的交锋场景,他并不认为自己背叛了“我们的事业”,黑手党历史上曾经有规则,也有为穷人出头的一面,他更像是黑手党传统价值观的捍卫者,里纳代表着“礼崩乐坏”时代的无底线玩法,维系黑手党的是严格的纪律,这就是所谓的“七诫”:一.守口如瓶;二.组织高于个人;三.不得违抗上级命令;四.不得叛变自首;五.对家人保密;六.不得擅自搞绑票活动;七.兄弟之间严禁斗殴。显然布西达这种和政府合作的方法也是传统黑手党们不能接受的,他后半生一直在政府保护下,小心的活着,一直到那些黑帮分子都坐了牢,他也垂垂老矣,但是在阳台吹风,他仍然不安心的带着一把冲锋枪。电影中拍摄到黑手党历史上真实的意大利著名法官被谋杀的事件,也牵涉到幕后的政客,意大利前总理朱利奥·安德莱奥蒂(Giulio Andreotti),意大利天主教民主党成员,被控与黑手党结有联系,但是他最终被判无罪,因为审判涉及行为已超出追诉期限。

历史上1990年,意大利的黑手党共有142个家族,其中有42个大家族。家族之间通过一个委员会联系。在意大利,凡是有黑手党的省份都有一个委员会,委员会可以在任何一个家族的势力范围内杀人,而不用通知其家族人员。当委员会决定杀人时,它就组织一个行刑队,行刑队长有权挑选队员。他们的行动除执行者外其他人都不知道。委员会上面还有一个由11人组成的委员会,称11人委员会,地点设在巴勒莫,它凌驾于所有黑手党家族之上,也是黑手党的最高权力机构。11人委员会里面有一个教皇或教父,这是黑手党内的最高职位。杀手的暗杀行动必须经过家族首领的核准,否则私人的报复行为,可能触发一场战争。了解这些黑手党文化,对于理解电影中提到的他们的话语会有更深的理解,电影在这方面考证的也是非常仔细的。

电影中他们有一种独特的家族文化,权力、欲望、亲情、伦理、宗教信仰混合成这个庞大的“犯罪家族”。一代江湖教父级别的人物,曾经亿万富翁,金钱美女如云,但是老年却流亡美国,深居简出、小心翼翼的生活。电影的结尾会让人想到《爱尔兰人》,不管当初多么拉风,最终也还还是垂垂老矣。

 短评

4.5一部荡气回肠的意大利黑手党衰亡历史,“叛徒”的定义在电影中变得非常暧昧和模糊,正如布西达所说,真正的叛徒不是他,而是那些热衷权力滥用权力进行杀戮的人,虽然时长两个半小时但感觉还是未能完整呈现那段历史,导演只能取舍,但不妨碍那些有趣的细节能带领观众深入到人物内心,布西达是个十足的浪漫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他不仅仅爱西西里岛,更是身体力行地践行西西里的家庭至上、情亲至上的理念,当他目睹这些曾经引以为傲的东西在毒品的巨额暴利下分崩离析的时候就注定了最终黑手党没落的结局,这时的黑手党已经不是曾经的为穷人代言、侠气仗义的代名词了,正如法官所说不需要用什么美好的东西去包裹犯罪的事实,意大利在去掉黑手党毒瘤的几次颇有戏剧性的“世纪审判”也作为了电影的重点,正义羸弱与犯罪的理直气壮好似一出滑稽的戏剧

8分钟前
  • 幽灵不会哭
  • 力荐

人名就看晕了…

12分钟前
  • clumsy_Marc
  • 还行

一种传统的意大利历史电影精神依然一直栖息在导演马可·贝洛基奥的作品中,我们能在这部黑帮题材电影里看到维斯康蒂《豹》的影子,它以歌舞开场,也是西西里的故事。它说是黑帮故事,但弱化了血浆和子弹的使用,将重点放在审判上,更是放在男主角和一群配角身上。马可·贝洛基奥是相当严肃的,或许因此它显得并没有什么能让你第一眼心动的闪光点,但它依然值得细品,它的故事空间横跨的年代很久,导演像缝制一篇详细的深度报道那般,让你挑不出错来。人物层次之丰富,让男主角成为影帝的有力竞争者。4.2

14分钟前
  • 南悠一
  • 推荐

天哪 一开始拍个照片就指望我认出所有人 到一半还在???

19分钟前
  • popcorn
  • 还行

#SIFF22#其实拍得很扎实,创作角度比较有特色。剪辑增加了不少可看性。人物塑造非常突出,演得更好。但唯一的诉求,实在太太太长了。

22分钟前
  • 华盛顿樱桃树
  • 还行

奇遇电影字幕组 ▏QY-279,字幕组翻这部电影第一印象就是出现了大量的人名,时长两个半小时,大量的法庭戏,整部电影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沉稳扎实。马克·贝鲁基奥这样的老导演很厉害,他每次都是在类型电影传统的基础之上在剧作上玩创新,总之不能让观众看片的时候觉得轻松爽,看他的电影就算视听再享受,观影也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大部分时间会觉得吃力。这部电影的信息量就更大了,剧本的思路并不复杂,只是不是以人物的情感为主导,而是以宏观的时间点重新将真实事件串联起来,不再是黑帮暴力复仇,转而成了用话痨的背叛方式守住一个失去时代的道德准则,算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叙事切入点了。

2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马可·贝罗奇奥的杰出新作,一部纯正的意大利黑帮史诗。1.从"叛徒"的视角切入并呈现“背叛”的全过程,进而从正反两方面彰显出执守着规则、秩序与温润旧时代的悲凉谢幕及新时代的失序、残酷与冰冷,实属新颖的拍法,相较起来,老马丁[好家伙]中的"叛变"就比较局限。2.整体以近似于纪实搬演的方式呈现,冷静而克制,但又适时点染上灵动的笔墨,如几段超现实的断梦,折射出布西达的愧疚与死亡之心(随后则是赎罪与复活),几个插入的动物镜头也颇有困兽犹斗之味。3.影片多用交响乐与歌剧作为配乐,将华丽高贵与凶残下作并置,尤其是巴西警方审讯布西达及直升机威胁一段,非常出彩。4.大规模的庭审戏还原度不低,张力十足。5.炸车的主观镜头极具震撼力,与我们知晓却终有距离的真实历史相纠缠,烈度更上一层楼。(8.8/10)

2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拿起这把罪恶的手枪,从此人生都没有金盆。拍下那张神离的合照,以后何处都不是天涯。性命抱在护身符中,只是还想苟活。软肋吊在直升机下,怎敢不说真话。他们断手爆头,祸及无辜,早没了江湖义气。我便挺身而出,甘当叛徒,配合着正义清算。我们并非邪佞,午夜梦回,那男人放手便丧命,而我只剩怔忪。

28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提前预想到了结局,一直等待它发生,然后它发生了:多年以后,面对月亮,多玛索·布西达会回想起,第一次成功执行杀人任务的那个遥远的夜晚。

30分钟前
  • Alain
  • 推荐

叙事、角色、影像都没有新意

34分钟前
  • LOOK
  • 还行

稳中带骚的挽歌故事,对于黑帮史的展现太棒了。

37分钟前
  • faroe.
  • 推荐

虽然是黑手党背景,但是主题却并非暴力和犯罪。更多是一个被称为“叛徒”的男人的故事,要守护荣耀,却也有复仇的怒火和悲伤,还有内心的挣扎以及恐惧。前面略闷,但一路看下来还是挺扎实的,炸车主观镜头确实刺激,贝洛奇奥稳。不知能不能拼下影帝

4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可惜这个剧本给导演发挥的空间太小了,大量法庭戏基本没法施展。黑手党衰落内核与教父相似,闪回结尾依旧大好,最佳男演员基本预定。

45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推荐

A / 大概是太久没看到如此热情蓬勃流光溢彩的类型片叙述方式了。

47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4.5 可能是史上切入视角最特别、最反类型的黑帮史诗,而且是“只有在21世纪才能拍出”的却又具有上世纪史诗气质的电影。第一幕风驰电掣、瞬间完成的黑帮火拼,接着开始大半部反复审讯——某种意义上与《鲁贝之灯》殊途同归,牵扯出不断翻转的人物群象、不断翻转的落幕史诗,带着“极为现实的荒诞感”。几次梦境闪回都堪称是神来之笔。男主演太棒了,人物的每个层次都被他牢牢掌控。

52分钟前
  • 徐若风
  • 力荐

传统意大利电影的风格,有回归意大利经典作品的姿态,叙事也有特点。在故事的推进中,更多的是对意大利黑手党和黄金年代的回顾以及黑手党道义的追缅。在命运洪流之中的一代黑帮传奇串联出不平凡的故事,庭审过程也比较精彩。如今越来越难得的意大利风采电影。

56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多年后,天台上,他的妻子给他盖上毛毯,年迈的他就这样坐着,缓缓入睡;多年前,那个他早年想要暗杀的目标刚操办玩儿子的婚礼,门口一条狗就这样躺着,缓缓入睡。

58分钟前
  • 科林
  • 还行

或许因为看尽人世繁华,导演马可·贝洛基奥在处理黑帮题材的时候,为血腥镜头做了大量减法,转而以男主角皮耶尔弗兰切斯科·法维诺的表情变化作为情绪积累,审视意大利黑手党的兴衰变化。虽然方式上有些过于温和,但贝洛基奥在影像调度层面的拿捏非常精准。

1小时前
  • HarperDie
  • 推荐

#72nd Cannes# 7分片。马可·贝洛基奥这次的黑手党传记题材延续了他的政治电影方法,包括档案影像与评论性的音乐,以及冲突颇为激烈的室内剧和对人物内心的刻画。影片讲述欲金盆洗手而不得,为了复仇而选择与警方合作,最终得以善终的西西里黑手党大佬Tommaso Buscetta的人生经历,有着颇为激烈的法庭辩论戏。技巧上比较老派,字幕、定格、变焦镜头等手法搁到现在看着很复古,总是让人想起意大利政治电影最红的年代的那些代表作。时间跨度长达二十多年,地域上也包括意大利、巴西和美国,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史诗感。

1小时前
  • 胤祥
  • 推荐

【A-】在同类型的黑帮电影里,这片绝对不比去年的《爱尔兰人》要差,也不应该就这么被忽视。在其复古的叙事节奏下观影热情被一点点的消磨,但这种复古而老派的拍摄手法下,影片整体的气势也随之建立,在悲悯而澎湃的氛围下,散发出属于类型片的荣光。时间跨度极大,但中心视角仍旧坚守在男主身上,而观众与其共同对抗的体系在导演的把控之下永远像一团迷雾,在这般情景下,浪漫与厚重被选择性的消解融合。月光下的结局,既是回忆,也是梦境,原则的坚守,命运的轮回,在痛苦与救赎中,他如愿以偿,远离争斗,死在了自己的床上。

1小时前
  • 思路乐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