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HD

主演:乔什·布洛林,大卫·柯南伯格,北野武,伊莎贝尔·阿佳妮,碧姬·芭铎,拉斯·冯·提尔,让娜·莫罗,威廉·达福,南尼·莫莱蒂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英语,汉语普通年份:200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剧照 NO.1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剧照 NO.2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剧照 NO.3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剧照 NO.4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剧照 NO.5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剧照 NO.6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剧照 NO.13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剧照 NO.14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剧照 NO.15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剧照 NO.16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剧照 NO.17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剧照 NO.18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剧照 NO.19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给你一个三分钟,你会拍出怎样的电影?  本片由35位知名导演,为庆祝戛纳电影节六十周年而拍摄的三分钟短片组成。细心的你会发现,在此短篇集中不仅有众多知名演员的参演,更有著名导演的客串演出。这短暂的三分钟光影,不仅浓缩了精妙的生活片段,更有每位导演对电影、对人生的深刻体悟。 或温情或冷峻或真实或迷幻,人生何止五味,《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如是说,你的呢?我的唯一飞吧,冰上之光最后机会大学:篮球边缘人幽灵狗狗第一季伤疤的故事纯白之恋民主之澜老米家的婚事非分熟女粤语版与君相恋100次 (日语版)绝密使命花样男子2005魔女商店再开业异想天开关人鬼事机器人大战 第五季龙虎少年队2012机械战警3轰天炮2地狱血脉窈窕奶爸1993白桦林中的哨所夏日房间晚安艾普儿冲破迷雾失恋大不同宝贝儿1956我是处女座2023王牌大贱谍3恋姬无双OVA婚礼1973给19岁的我自己赤狐书生欢愉主妇60误判对策室无穷动神探可伦坡第七季亲属关系黑羊1996倚天屠龙记2003请再来四杯第一季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

 长篇影评

 1 ) 三分钟短片和每个人的三分钟

满意之作(按出现顺序,不分高低)

北野武 《美好的假日》 日本
快乐三分钟。青春的节奏,久石让的音乐,化为90年代北野武作品的象征。哪怕2000年以来他又忙着颠覆搞怪,哪怕个人最喜欢的是《小奏鸣曲》。

北野武作品就到过一次戛纳,迥异威尼斯路线。该短片还是夏天气息的清新自然,正如当下时节和另外几部温馨格调作品。短片是那个“在中国比较有知名度的日本导演北野武”留给多数人的印象——似乎也止于这些,人们肯定会很喜欢这段故事。《坏孩子的天空》结尾经典不只是贾樟柯爱用,北野武又拿来给自己用了。

达内兄弟 《在黑暗中》 比利时
黑暗三分钟。完全的黑暗,电影的氛围与力量。小心翼翼的扒手,布列松杰作《巴尔塔扎尔的遭遇》,电影声音和电影院内虚实结合,达内兄弟在黑暗中注视着两个陌不相识的人在三分钟里得到的片刻亲近。

侯孝贤 《电姬馆》 台湾
蒙太奇三分钟。算《儿子的大玩偶》话,侯孝贤有20几年没拍过短片了。第一个就是标准的HHH长镜头,完全的名字标签,放在30几个人中明显不过,在闽南语歌《真快乐》的“快乐男声”中观众被长镜头之后的蒙太奇击溃,银幕上放的是布列松的《穆谢特》。
如果要更挑剔展示得更有纪念意义,门口老头该换成李天禄,那就是完全回顾意义的短片,当然这太苛求,老人已经走了(其他都是HHH之前《最好的时光》中的配角,比如谢欣颖)。但是片尾打的幕后阵容牛逼无比(其实还是那帮人,一个新鲜名字是姚宏易,《爱丽丝的镜子》)

尤瑟夫·夏因 《47年后》 埃及
感动三分钟。这个半记录短片时间跨度猛烈,1954年还见得着日本《地狱门》的红地毯和服——我的纯粹猜测,应该就是衣笠贞之助《地狱门》剧组和大映公司人员。
以前一直觉得50周年纪念大奖之类是安慰性质,不过看到夏因老人的发言时感慨得不行,“我为此等了47年”,立马泛泪花——有得安慰总比无人赏识好。50周年的戛纳记忆又添了经典一刻,评委会主席伊莎贝尔·阿佳妮的笑脸,尤瑟夫·夏因的完美致谢。

蔡明亮 《是梦》 马来西亚/台湾
抒情三分钟。不提几个时空的交错,似假还真,太棒了!蔡明亮的短片确实比长片好看得多,长片会叫一部分观众脱逃,短片如果几分钟都扛不住实在是水准欠佳。一方面来自蔡明亮的旁白,一方面是老歌飘荡,如同《天桥不见了》中的《南屏晚钟》,还不提蔡明亮全家出动(老妈、侄子)。
看完的第一件事是去找《是梦是真》,不是蔡琴版本,而是更老版本李香兰老歌(片中用的是龚秋霞版本),这四个字也是一般人面对电光幻影的最多感慨。

波兰斯基 《色情电影》 法国/波兰
精悍三分钟。有点像小段子,不过被波兰斯基展示得生动无比,尤其是那对中年夫妻、电影院工作人员,一共四个戴眼镜的出场人物,脸上的无聊表情惟妙惟肖,还有那位可怜的仁兄。

克劳德·勒鲁什 《林荫道电影》 法国
散文三分钟。1935年的《Top Hat》和弗雷德·阿斯泰尔,自己称不上老片迷,印象也存于《功夫》中周星驰和黄圣依摆出的海报POSE。但那段情歌自唱太动情,太浪漫了,建议电影青年选修练唱,活学活用。
说到《大幻影》、《雁南飞》、《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就熟悉些了,一如上下,这是个美妙的短片,以后我们的孩子也可以说:他们都爱电影,就像他们的父母。

奥利维拉《唯一一次会面》 葡萄牙
默片三分钟。幽默风趣,99岁的电影老人回归过往,还其本质。

沃尔特·塞勒斯 《距戛纳8944公里》 巴西
至IN三分钟。不亦快哉二人转,巧借戛纳说一通,真想起了相声,不过这俩巴西小伙弄得风趣幽默,又拍又打,调侃八卦,栗子腰果,影迷大爱。

意外之作(按出现顺序,不做比较)

拉斯·冯·提尔 《职业》 丹麦
血腥三分钟。最暴力的就是这部了,可怜的已经得忧郁症面临息影的拉斯·冯·提尔。完全的破坏喜庆的暖意融融,镜头还跟得那么紧,恐怖写实的血浆流。再一设想不如请他拍成中国电影院版的“禁止喧哗调情”或者“禁止接听手机”公益广告,肯定有震慑力。

迈克尔·西米诺 《无需翻译》 美国
动感三分钟。没办法,古巴美女太火辣了,有歌有舞,看得很HIGH,故事发展也很有趣,玩镜头是要冒风险的。

阿巴斯 《我的罗蜜欧在哪里》 伊朗
爱情三分钟。比较惊奇的是阿巴斯居然对着一部悲剧老片里的谈情说爱让一个个女人落泪,大概是60周年导致的煽情吧。

比尔·奥古斯特 《最后一幕约会》 丹麦
温暖三分钟。事实上,带着色眼看片子话,伊朗姑娘自然是美丽。结局倒有点被自己想得邪恶了,比尔·奥古斯特给我了一丝诧异,不知道是不是被拉斯·冯·提尔搞坏弄得心有余悸。人间自有温暖在,这是看完发出的最欣慰感慨,感谢两次金棕榈大奖得主比尔·奥古斯特!

肯·洛奇 《幸福结局》 英国
搞笑三分钟。看电影做什么?干吗不去看球呢……是先有拍电影的,还是先有看电影,卢米埃尔兄弟的电影史告诉说是先有拍电影,那这个问题分析起来应该是拍电影做什么。
那肯·洛奇拿金棕榈做什么,八次参赛戛纳做什么,去玩波吧。这个问题不应留给观众,先丢给肯·洛奇!

风格之作(按出现顺序,并无区分)

安哲罗普洛斯 《三分钟》 希腊
致敬三分钟。镜头,引用,演员,独白,道具,无一不是大师或者大师的大师像。可太需要迷影素质修养了,耐得住让娜·莫罗独白的人觉得三分钟并不长,有《八部半》有马斯楚安尼,但是要说印象深刻就比较难了。本片集以“献给费里尼”为题(电影万岁!),还是有好几个导演跟着大方向做出了致敬。

阿基·考里斯马基作品 《斯普特尼克》 芬兰
古怪三分钟。老调子,一眼可识辨,可惜芬兰人说不拍电影了。

王家卫 《我走过9000公里把它给你》 香港
“最风格”三分钟。一个画面就知道是王家卫了,在这堆人里面他的WKW风格依然像“漆黑中的萤火虫一样,那样的鲜明,那样的出众”。色彩,侧脸,独白,出现在银幕上的字句,忧伤萎靡的调子,典型到家的王家卫风格。
剧情就是摸大腿,回忆絮语。范植伟只有半张脸和忧郁眼神,张睿玲连脸都没有,只有白花花的大腿——然后就是《爱神》的“手”了,游索、纠缠、探伸,逼进每个观众。

无语之作(按出现顺序,不分优劣)

雷蒙·德帕顿 《夏日影院》 法国
开场三分钟。不是哪里特别不好,当开片的下场就是被人遗忘。

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 《15分钟后回来》 俄罗斯
泪水三分钟。时光交错,一脸老泪纵横,掩饰你那无限的失落,一个人能被感动,但更多人呢,看电影还不如做爱。唯一要指出的是电影院叉叉男女上表现得不够深入。

阿莫斯·吉泰 《海法的恶灵》 以色列
震惊三分钟。现实的讽刺,不过,还是有些突然。

阿托姆·伊戈扬 《阿尔托》 加拿大
男女三分钟。这是我应受的苦难,这是每个观众在看过30几部分短片后应受的苦难,理解不过来或者记不起来。得承认让不同电影的光影交错很有意义,但似乎没有更多了。

阿萨亚斯 《复燃》 法国
弦外三分钟。有点意思,但却只能是弦外之音,200多秒的时间限制把想象空间还给了观众,而多数观众是懒得去想象的。

文德斯 《战后的和平》 德国
沉重三分钟。知其意,不知其“趣”。这七个字对于类似世界主题可能过了些,但确实是我的看法。居然见到了《十面埋伏》和《夕阳天使》,比较汗。

拉乌·路易兹 《礼物》 智利
讲解三分钟。最无语的。

保留意见之作(一视同仁,不分左右忠奸)

简·坎皮恩 《电影开始》 新西兰
云雾三分钟。不好意思,真没看懂,你们呢?老账一并算,可能修炼不够,但我说,这女人没什么特别过人之处。

南尼·莫莱蒂 《电影迷日记》 意大利
话痨三分钟。改名叫《亲爱的日记》给自己回顾致敬下就得了,就一印象:喋喋不休,提及的电影也无法勾起本人的兴奋点。一个人说话果然比两个人来得无趣。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安娜》 墨西哥
消失三分钟。除了一个拥抱,没有多余印象的三分钟。

张艺谋 《看电影》 中国
做作三分钟。还贩卖老情调么。《孔雀》里的GAY小弟和《黄金甲》的大波宫女并不会改变什么,不如说是献给儿童节和08北京奥运。小朋友都会说:叔叔,我长大了。

柯南伯格 《直播世界上最后一个犹太人在世界最后一个电影院里自杀》 加拿大
讽刺三分钟。柯南伯格爱演戏,被寄以厚望能大胆搞怪成为了无奈自嘲。

加斯·范·桑特 《初吻》 美国
意淫三分钟。范·桑特还是那么喜欢阳光小男生,已算风格,但创意实在平平。

伊利亚·苏雷曼 《笨手笨脚》 以色列
离奇三分钟。有些莫名其妙的冷,真的很冷,比伊纳里图《安娜》里台词说的还冷。

陈凯歌 《朱辛庄》 中国
一字记之:假。再,选盲人残疾人关爱题材也会撞车,短片你再撞就是倒霉了。
--------------
注:
#科恩兄弟的短片未收录在其中。
#缺的导演其实还有很多,人们还期望丧失劳动能力、安坐轮椅度晚年如安东尼奥尼、大岛渚,狂人奇人如戈达尔、赫尔佐格、库斯图里卡,常青树大师前辈如侯麦、伯格曼、斯科西斯,坏痞子老牛仔色鬼流氓如昆汀东木头伍迪艾伦,西班牙国宝如阿莫多瓦,独立之花如贾木许……但那是很难完全实现的美好,大事难以完成,不如先做点小事。
#回想起许多电影中的电影院场景,《热带疾病》里的两个泰国GAY小伙子(怎么可以没有gay呢..),《天堂电影院》剪废胶片组成的KISS结尾(初恋啊我的初恋啊..)等,似乎也差不多三分钟。

 2 ) 自己的电影

这么导演,并且文化含量比较大,蛮多都看不大懂的样子
比较喜欢的一个丹麦导演的短片,还有那部以色列导演拍的死亡为结尾的短片,巴西导演的那两位老兄的对白也相当的电影,还有些相当不错的例如看情色电影从楼上掉下来的那位可怜家伙~哈
  居然有张艺谋的电影,看完他的之后觉得再这么导演中他拍的是最垃圾的跟那个台湾导演垃圾程度不相上下,可一会看完陈凯歌导的那3分钟之后,心中顿觉对之前那两位的愧疚,最垃圾的自然非陈导莫属。
  除去上面惹人厌的那几为整部电影刻意渲染看电影的程度还是比较浓厚的,限制了题材的发挥,倒是那位英国导演抨击了电影特别是英国电影,最后男人带着儿子踢球去了,提醒大家除了看电影之外生活还有很多别的选择~。

 3 ) 这是一盒贵族的巧克力。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 are going to get.

阿甘里面的一句话。我想这也就是为何这么多人会对这部电影感兴趣的原因。35个小小的电影,方方正正,放在盒子里,你总会对下一个是什么充满好奇。拨开包装,一口一个,细细咀嚼。有的一直没有味道(比如《虫子女士》《三分钟》《电姬馆》《无需翻译》),有的会变味(比如《情色电影》《笨手笨脚》《最后一幕约会》),有的你吃了半天也不知道你吃的是不是个巧克力(比如《阿尔托:两场电影》《是梦》《礼物》等等等 )。不过还好~因为小,所以味道坏了也不会咯硬你太长时间。偶尔会吃出的杏仁粒或者樱桃肉,能给你的惊喜总会让你觉得,这么久的尝试也是值得。

喜欢《美好的假日》。田野,野花,脚印,夕阳。北野武一贯美好的画面感。电影没看好,自行车被偷。阿Q精神的生活小品~

喜欢达内兄弟的《在黑暗中》。那个在电影院哭泣的女子抓住那个小偷的手放在脸庞。总感觉调侃中有一种让人感动的温情。

喜欢桑德罗的《安娜》。不知道有多少人发现她是一个盲人。她的丈夫一直在旁边描述电影的画面,后来她逃出来,我想不是因为电影剧情,而是因为自己看不见而痛苦而烦躁。丈夫追出来,抱着她,说,没有你,里面很冷呢。呼~多让人羡慕的爱情。

喜欢老谋子的《看电影》。很有情趣很可爱的小品呢~对全村人,看电影就像是过节一样,而对于孩子尤为值得兴奋。而他兴奋的是看电影这件新鲜事,却不是为了电影。看着他在电影正式开始的时候累的睡着的安静脸庞,心想,老谋子还是拍农村题材的电影直指人心呵。

喜欢柯南伯格的《直播世界上最后一个犹太人在世界最后一个电影院自杀》。细腻,很强的幽默感和讽刺感。两个主持人在讨论是不是他选择行刑更加人性的问题,预测他是不是快开枪了。全国人民都眼睁睁看着他自杀的过程。没有人想到要制止。对于人性的尖锐嘲讽。

同样喜欢波兰斯基的《情色电影》。真Tm贫~

35部电影,任何一部都可以从某种角度通过某种解释成为最好的。反正都是大师的,怎么说都不为错。但等着那剧终字幕的出现,我却在想,电影的拍摄到底又是为了什么。炫耀技术?故弄玄虚?还是为了在这三分钟内显示“大师”身份而故意弄得无厘头让人难以理解呢。“看不懂的就是好的。”这个标准,可笑,但确实还是在一天天的风靡着,并影响着各种艺术的创作。说它已经成了一条现代文艺作品的潜规则,也并不未过吧。

有的艺术你看不懂,但你可以获得一种状态或者感觉。有的艺术你看不懂,但仔细琢磨一下,能发现庞大而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有的艺术你看不懂,再看还是看不懂,感叹一句,果然够艺术,然后开始运用多年积攒的艺术感和想象力对其进行各方面的诠释和标榜,以借此进行自我标榜。然后大家一拥而上,以懂为荣不懂为耻。

而,实际上呢。

我看到的就是这样。我是一俗人,我想大部分人也是。我们评价一个作品的标准,除去那些需要第二反射参与的手法技巧角度的判断,作为人的第一反射,我想,只是在于,它是否能让你明白,它是否更触动你的某一个感官。一块巧克力,好吃就好了,精心配置的不符合味觉又怎样。而总是有些遗憾的是,这35部片子里,我能明白的就不多,而能通过这一个题材触动我的,又是那么的少。这盒巧克力太过精良,亦太过“艺术”。也许,不适合我这样以味道为重的平民品尝。

我一直都相信,最能打动人心的,往往都是最简单的。比如梵高的画,比如绮贞的歌。不需要太多外物的配置和拥堵,亦具有一种让人迷恋的魔力。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在老老实实的写正常的字,说着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喜欢着自己直觉喜欢的东西。不掩不藏。不倾颓亦不想模仿和假装。我相信的还有两点,第一,没有人会拒绝幸福与光亮,内心都是向往着的。颓废与沉溺只是失望和退缩的反射。第二,每个人的审美是有相通的地方的。那是来自人之初最平凡最真实的情感。总会有一种东西,可以打动所有的人。

世界纷繁。我有在微微刻意的拒绝。因我相信某种永恒值得坚守。那是变幻世界核心处的一颗微微发热的光源。在那里,关于巧克力的评价,我的舌头永远是老大。

 4 )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多感动的名字啊
这些导演似乎都有怀旧情愫
不少选材都在发生在许多年前破旧的电影院
手摇的胶片放映机
镜头会定格在某张面庞上
一个老妇人泪流满面
一个孩童惊喜的夸张表情
也有些导演不落俗套
带给人诙谐的惊喜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可惜每个人不能为自己拍部电影
每个人可以从别人拍的电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每个人的生活都像一场电影
每个人可以努力让自己活的像场有诗意的电影
电影有优有劣
每个人活的有好有坏
每个人至少活出一个平凡的电影
有的人活着活着就真的成了一部不朽的电影
后来的人瞧着他们
把他们装进来了自己的电影梦

 5 ) 来自9000里以外的你

浅析王家卫短片《我走过9000公里把它给你》

在那个春光乍泄的2046年,我松开爱神之手,穿过无数个蓝莓之夜,最后又去了旺角买凤梨罐头,不过这次,我没有再找金毛玲。

————随手编王家卫体

王家卫,一位自带标签的导演,“导演论”放在他身上再适合不过,他的作品有着不同的故事,却有着相同的风格和情绪,这是他的独特之处。也是“导演论”的魅力所在。

抛开个人对王家卫的喜爱,我们这次从“导演论”着手。

顾名思义,“导演论”有一个十分明确的条件:在一批电影中体现出导演个性和个人风格特征,把个人的东西带入题材,导演不是一个执行者。

那么这篇影评,将我个人所看过的王家卫的影片与这部糅合并提炼出他的个人风格。

·拍摄风格

中高饱和度。这样的画面可以说是几乎贯穿他的几部电影,像是《重庆森林》《2046》《花样年华》,中高饱和度的色彩会带有一种复古的意味,同时画面上也会笼着一种,暧昧的暖色调,同样,在本片中,短短的三分钟,红色的靠椅和男主角军绿的衣服,以及女主角红色的高跟鞋和烟紫色的丝袜,一同营造出那种暧昧不清的情感。

光影的运用。在王家卫的所有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光影的运用,无论是《花样年华》中苏丽珍的等候,或是《东邪西毒》中张曼玉饰演的大嫂(真的就叫大嫂)在蜡烛前的热泪,同样的演员,却用光影将其赋予不同的性格。本片的光影看似十分普通,实际上这种“看不清”“昏暗”,将两人的关系暗示给观众。

偷拍。王家卫十分喜爱从一些特别的角度来表现角色,一来是满足偷窥欲的心理,另一方面,偷拍总会给人一种特殊的感觉,被偷拍的可能是有所隐藏的。

·无限放大的恋物癖

实际上这个是王家卫最为人知晓的特点,而将“恋物”发挥到极致的就是《重庆森林》。阿武所执着于的凤梨罐头,女杀手摘不下的假发墨镜和那件雨衣,633犹豫不定的厨师沙拉跟炸鱼薯条,和他失恋的时候对着整个房间里的物品自言自语,将人物所有的孤独都具象化到物体身上,那么物体就成了孤独的代名词,将影片中几个都市人的不安跟动荡用一种特别的方法表现出来。

而后的作品不再有这样夸张的恋物,但这种特点总是若有若无的出现在他的作品中,例如恋足情节。

本片中也有对于恋物的描写,如女主角手中的橘子,一个暗喻。如果说少女是樱桃,饱满红润,酸甜。那么少妇就是桃子,丰满,带有肉欲和香甜,而本片的女主角更像是已经结婚许久的已婚女士,如同橘子,年华随有些黯然失色,却有着香气,剥开外皮,里面依旧多汁可口。

当然也有对于恋足的描写啦,不过多分析,更觉得是体现出女性魅力的镜头。

·台词

王家卫的台词风格也叫作王家卫体,如同我开头模仿的那样,语言其实没有太多的复杂性,像是辞藻的堆砌和语序的颠倒,有一种“情绪”的感觉,这种出现在所有影片中的台词风格,让所有观众都能解读出自己的看法。

·细节

在所有影片中,都多多少少有些小细节和暗喻,在这里不一一举例,而本片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主角手的互动,同样,在王家卫05年合作的一部电影中的《爱神之手》让人同样印象深刻,手的意义是交流和交往,带着婚戒的女人和男主角和接触,碰撞,从一种看似含蓄的表达两人的偷情,实际上所呈现的映像比起裸露镜头更富有情欲和想象,禁断的情感也就变得更加浓烈。

·音乐

王家卫以往总会搭对的配音是梅林茂先生,但这次用了巴赫的大提琴组,一种恢弘的音乐和这样的禁断恋情相碰撞,妙不可言。

王家卫所带给观众的究竟是什么?不清楚,不明白,但如若你要问,哪位导演的作品带给你的感受最多?

我想,只有王家卫了。

 6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电影

昨天看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电影》。
是三十五位眼下顶级导演为戛纳六十周年拍摄的短片,
每个人三分钟。

在这些短片中,大多是讲每个人对电影的感情,电影对于人的意义。
很多老导演都是在缅怀电影的黄金时代:
那时人们从电影中得到最多的欢乐和悲伤。
缅怀的另外一头就是失望,如今电影的萧条。
侯孝贤《电姬戏院》做得最明显。
还有,在远离现代文明的地方(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更喜欢电影。
也有几个导演是讲电影和自己的私人感情,
这种类型中,我最喜欢南尼 莫雷蒂的《影迷日记》。

这次亚洲导演中,中国去的最多:
侯孝贤,蔡明亮,王家卫,张艺谋和陈凯歌。
我敢说,所有这些短片中,张艺谋的最差!
简直就是中央六台的宣传片!
我觉得他和陈凯歌已经没有任何想像力和创造力了。
另外,侯孝贤太侯孝贤,王家卫依然王家卫,没有惊喜。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蔡明亮的《是梦》。

虽然每个只有三分钟,但是浓度很高,
所以看下来,远比看两个小时的长片更吃力。
我大概是看四五个,就休息一下,
过半个小时继续看下去。
因为短片先放,最后出字幕,就变成一个游戏,
猜猜看这是谁拍的?
我没有猜中的是阿巴斯的,以及拉斯 冯 提尔的。
后者拍摄的那个我以为是柯南伯格的。(太血腥了!)
还有《初吻》我也没有猜中是范桑特的作品,
虽然他一如既往使用了非常年轻和好看的男演员。
(我因此热爱他!)

这么多短片中,我很欣赏伊格扬的那一部。
是两个年轻男女走入了不同的影院小厅,
女孩看的是戈达尔的《无法无天》,男孩看的是伊格扬自己的《色情酒店》。
《无法无天》中套着《圣女贞德》,
女孩用手机拍下来,传给男孩。
结果,男孩在《色情酒店》的前方举起了手机,手机的小屏幕中是《圣女贞德》。
在这一刻,电影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意义。

我很喜欢肯 洛奇那部,也喜欢冈萨雷斯那部。
说起来我最喜欢的,却是安哲罗普洛斯的《三分钟》。
影片开始,是费里尼的海报和安哲《养蜂人》的海报,
然后出现一个身穿黑色大衣的金发老女人,
她惶惶张望的走上楼梯。
左顾右盼的时候,是标志性的安哲电影中必会出现的雨伞和穿黄雨衣的人,
以及安哲标志性的长镜头。
老女人走进房间,舞台上坐着赤脚的马斯特罗亚尼。
男人抬头看着她。
老女人用嘶哑沧桑如同金铁交击的低沉嗓音呼唤他:“马切罗!”
然后镜头缓缓的向她的面孔逼近。

她说了一长段独白,
她说:
“今天早晨,
我醒来的时候你还在沉睡。
我听到你低沉的呼吸。
透过遮住你脸庞的头发,
我看到了你的双眼,
强烈的感情让我无法呼吸。
越过你的脸庞,
我看到的更加纯净,更加深刻。
这让我沉思。
我看到了自己。
看到时间的河流上,
流淌着我们将共渡的余生。
多年的时光都在那儿,
还有那些,
未曾与你相识,
为了与你相识的日子。
那一刻,
我意识到我是多么地爱你。
感情是那么强烈,
让我热泪盈眶。”

当镜头推到特写的时候,
那沙哑的声音,和下垂的严厉嘴角,
会让你发现那是让娜 莫罗。
是的,她已经非常非常老和丑了,
时间一点也没把当日的好东西漏掉。
但是她的内心,她的眼睛,她的感情,她的全部,
都还在那儿。
那座火山还在那儿。
在这三分钟,就是一部电影,一部长度足有九十分钟的电影,一部跨越一生的电影。
都在那儿。

这让我想起了安哲的《永恒与一日》开头的信件,(终生热爱的那个镜头),
想起安东尼奥尼的《夜》。

 短评

3分钟,大师手里一个长镜头的时间都不够!看的也莫名其妙~

9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有些人真是黔驢技窮,有些人真是老而彌堅 (fond of: Jane Campion, Atom Egoyan, Olivier Assayas, Lars von Trier, Roman Polanski, David Cronenberg, Walter Salles, Ken Loach)......那麽我們干嘛不去踢球?!太快活了!

13分钟前
  • Connie
  • 还行

2011年的平安夜,我在学校小礼堂看了这部电影,当年醉心于各个导演独特的镜头语言。时隔六年再看,我在其中找到了电影的“纯度”。

17分钟前
  • 李濛Lemon
  • 力荐

很多人在做小事之前,都想做大事情。

19分钟前
  • 一湄
  • 推荐

有几个真是非常有感觉!故事能在三分钟里讲好,绝非易事。王家卫那个真是特点好明显啊……呵呵

2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老师说,张艺谋那段是全片最差的?……我对此保留意见。—— 献给费德里科·费里尼。… 2.北野武《美好的假日》3.西奥·安哲罗普洛斯《三分钟》…5.南尼·莫莱蒂《电影迷日记》6.侯孝贤《电子公主电影院》7.让-皮埃尔·达内《在黑暗中》8.亚历杭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安娜》9.张艺谋《看电影》…11.简·坎皮恩《虫子女士》…13.阿基·考里斯马基《斯普特尼克铸造厂》…15.尤瑟夫·夏因《47年后》16.蔡明亮《是梦》17.拉斯·冯·提尔《职业》(我也曾写过类似的故事)……20.格斯·范·桑特《初吻》21.罗曼·波兰斯基《情色电影》…23.大卫·柯南伯格《直播…自杀》24.王家卫《我走过…》25.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我的罗密欧在哪》26.比利·奥古斯特《最后一幕约会》27.伊利亚·苏雷曼《笨…》28.维姆·文德斯《战后的和平》29.陈凯歌《朱辛庄》…

23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又随意翻看了这部片子 有个想法 柯南伯格的那个犹太人自杀的短片 最后如果让他把枪口突然掉头 对着镜头猛开一枪 也许比这样不了了之更好

25分钟前
  • 啸如
  • 力荐

戛纳组委会在2007年5月20日放映,包括了35位著名导演为了庆祝戛纳电影节60周年而拍摄的3分钟短片。很多熟悉的导演参与,中国的就有侯孝贤、王家卫、蔡明亮、张艺谋和陈凯歌。正片没有收入科恩兄弟和大卫·林奇的短片,波兰斯基的《情色电影》那段是个亮点,感觉是由一个笑话改编的

28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半命题作文。拉斯·冯·提尔《职业》终于黑色幽默了一把、安哲罗普洛斯《三分钟》老掉的让娜莫罗的独白、北野武《美好的假日》重见少年安藤政信、王家卫《我走过9000公里把它给你》依然暧昧、《距戛纳8944公里》好拉丁好欢乐、《是梦》……这个,发自肺腑的喜欢蔡明亮的请举手?

33分钟前
  • 水仙操
  • 还行

能在一部电影里一口气领略33位导演的才华,真是饕餮盛宴啊!每位导演虽然只有三分多钟,但个人风格非常明显!张艺谋、王家卫等一眼就能看出来!30位导演讲述他们要讲的与(看)电影有关的故事。展现不同国家、年代的电影。个人最喜欢北野武、拉斯·冯·提尔、波兰斯基、奥古斯特和侯孝贤的短片。

35分钟前
  • 汪金卫
  • 力荐

巴西导演整了个相声上来!!!! 闷到一种境界了

39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还行

三分钟依旧上演着感动。★★★

4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张艺谋和陈凯歌那俩最假模假式。

45分钟前
  • Jeannels
  • 推荐

挺不错。我也爱看电影,不过我老是觉得电影的作用被夸大了。

50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男朋友的外公也拍了一集...

55分钟前
  • 奇爱小姐
  • 推荐

33位导演的作品,张艺谋、陈凯歌双双垫底。总体来说,作为拼盘电影,并不成功。

58分钟前
  • 徐若风
  • 还行

张艺谋的短片让我深陷回忆,罗曼的短片让我发笑、达内兄弟的短片则是让我感动....其中不乏一些短片让我印象深刻,但是更多的却是让我毫无感觉,不觉得有好的地方。

60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有几个还不错,但有些则是明显在生硬的凹形式,比如陈凯歌那部盲人小孩看电影并且从幼年跳到2007年how times fly的烂梗;侯孝贤那部刚放出来我就猜到大概是他吧然后舒淇出来我就肯定是他了,我好牛逼啊;短篇集看到现在还是《巴黎我爱你》最好;再说一遍阿尔托好美!!!!

1小时前
  • Kyle
  • 还行

早在07年,戛纳就知道大腕儿扎堆=热门卖座了,这部戛纳60周年献礼片“坎城大业”云集了35位知名导演,每人交了三分钟的命题作文。看的时候给每部短片都做了笔记,少了票房或者影评人的压力,导演们更像是玩票一样,嬉笑调侃,抒发感情,言论自由。也许质量参差不齐,但看完你会更加热爱电影

1小时前
  • 风雨骑老师
  • 还行

在看这最后一片时,我做了一个小实验,每见一个角色抽烟,自己也就来上一根,2个小时下来一共是8根,其中还包括一根对应角色的雪茄。这里面没有算上《笨拙》里靠墙的一个路人,《是梦》里2根烟接得太紧我也合并了,《晴朗的一天》里扔在地上的7个烟蒂,噢,饶了我吧!我觉得电影业完全可以向烟草业抽成

1小时前
  • 撒郊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