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方1997

HD

主演:妮可·德波儿,妮基·瓜达尼,大卫·休莱特,安德鲁·米勒,朱利安·瑞钦斯,韦恩·罗布森,毛里斯·迪恩·温特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语言:英语年份:199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心慌方1997 剧照 NO.1心慌方1997 剧照 NO.2心慌方1997 剧照 NO.3心慌方1997 剧照 NO.4心慌方1997 剧照 NO.5心慌方1997 剧照 NO.6心慌方1997 剧照 NO.13心慌方1997 剧照 NO.14心慌方1997 剧照 NO.15心慌方1997 剧照 NO.16心慌方1997 剧照 NO.17心慌方1997 剧照 NO.18心慌方1997 剧照 NO.19心慌方1997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心慌方1997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警司昆廷(莫里斯•迪恩•温特Maurice Dean Wint 饰)、监狱专家兼传感器专家伦尼斯(维尼•罗宾逊 Wayne Robson 饰)、医生霍洛韦(尼基•瓜达尼 Nicky Guadagni  饰)、建筑师沃思(戴维•休利特 David Hewlett)、数学系的大学生利文(尼科勒•德搏尔 Nicole de Boer  饰)和身患孤独症的学者卡赞(安德鲁•米勒 Andrew Miller 饰),六个素不相识的人,一觉醒来后发现一同身处于由一个个形状相同的立方体组成的结构复杂的高度精密迷宫中!  他们唯一的出路只有逃离这座迷宫,然而,一个个立方体尽管外貌相同,然而里面的机关却各不一样,复杂异常。依靠利文数学知识的推理,他们终于以为发现迷宫的运行规律,凭此一次次解开各个机关,迷宫的边缘近在眼前。  当他们正欲合力逃出迷宫之际,意外发生了。如来神掌人间·小团圆姬偶天成第一季迪士尼动物王国白宫风云第二季苦中带甜的滋味废弃公园电子格斗战士预告犯2015野王(2013)绝对复仇彩虹线去有风的地方红豆遥遥冰日常篇铁达尼号沉没记 上聶小倩她很漂亮一夜新娘第二部My Boy故宫100——看见看不见的紫禁城金牌评论员第一季跟踪粤语版夏夜追风时空转抄Nazca达伦·布朗:牺牲北漂合伙人德兰可爱万岁魔鬼代言人神捕铁飞花之千里缉凶记忆碎片甜蜜蜜:7510联邦调查局第四季机动部队 PTU万圣夜惊魂我和我的三个姐姐婚礼客人黏人俱乐部最后一封信妻子的浪漫旅行第五季三打三捷潜行吧! 奈亚子第二季如何阻止强盗劲道猪头肉女杀油地狱海底小纵队:洞穴大冒险

 长篇影评

 1 ) the cube的數學和物理邏輯完全總結

按照劇中人物推斷的線索,就是一個外殼,裡面一個魔方,由房間組成,3個互相垂直的方向排列最多26個房間。

1. 房間移動的數學式

而且每一個房間都要移動3次,由初始位再回到初始位,循環。有個y軸坐標為27的“橋”房間的存在,它的初始位是在外界。

最後Leaven得出換算方式,那就是 abc, def, ghi 三組數,初始態的cartesian坐標為(x,y,z)=(a+b+c, d+e+f, g+h+i). 三次移動的量在x,y,z軸方向可以寫為(vx, vy, vz), 數目分別是 (a-b, d-e, g-h), (b-c, e-f, h-i), (c-a, f-d, i-g),这样,房间的三个位置分别为》》》

初始位到第一位
x = (a+b+c)+(a-b) =2a+ c
y = (d+e+f) + (d-e) = 2d+f
z = (g+h+i)+(g-h) =2g+i

第一位到第二位
x = 2a+c+(b-c) =2a+ b
y = 2d+f + (e-f) = 2d+e
z = 2g+i+(h-i) = 2g+h

第二位回到初始位
x= 2a+b+(c-a) = a+b+c
y= 2d+e +(f-d) = d+e+f
z= 2g+h + (i-g) = g+h+i

2.房間移動的物理方式

一個房間不能沿對角線運動,排除了我們玩魔方的那種沿“一個面”的轉90度,180度,270度的移動方式。

唯一可能的方法是整排的房間移動。單個移動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見到的房間四壁都是鄰居,除了外緣,沒有空。

魔方裡面沒有空格,只在跟外殼之間有大縫隙,那27號房間是多出來的一個,當它進到魔方中間位置的時候,有一個房間必定是出來的,也就是說,一個大魔方,外面懸掛了一個房間,這個房間移動到一個位置,推進去,那對面就有個房間被推出來了,正如這個電影cover上面顯示的。

3.一次循環的時間(最多8小時)

我們看到連Leaven都認為,可能一次循環要幾天時間。然而我覺得這個推想是不對的。

有6個人處於相同的體能level,推算他們進入魔方的時間差不會超過2天(按照Holloway的說法,3天人就會死)。入口只有一個,一個循環只能進來一個(爬行之後才相遇,只有Leaven開始就在橋裡面呼救)

根據他們提供了最後記憶,

進入時間分別是晚餐時間(Holloway),上床時間(Leaven),Quentin是早上5點?(刮鬍子?), Worth是早上醒來時間,Rennes沒有說。

也就是說,最多48小時內有6個循環, 每次循環不會超過8小時。

 2 ) 在心慌方中心慌

我其实很喜欢《心慌方》的,以科幻和悬疑为主题,讲在极限环境中的人性。
其实讲在极限环境中的人性为主题的电影很多很多,所以说《心慌方》在思想性上如何,应该说表现平平。在我看来,甚至不如《大逃杀》来得深刻。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结局,只有那个白痴走出了心慌方,为什么?因为只有他的心中没有邪念,在每个人心中的方块,只有他找到了正解。当然,刻薄一点说,这也是陈词滥调了。
真正能让人称道的,应该还是这个方块的创意。虽然以解谜为主线的冒险片并不少见,但这个精巧的方块,仍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当然,这片子最可贵的,是将解谜和人性的结合,虽然解谜和拷问人性这两个主题都不少见,但是放到一起,就不多见了。如果没有两者的结合,有没有人觉得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动作版的魔方大厦啊?呵呵!
再说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方块的来历。我个人认为第一集的处理才是最佳方案。把方块硬性指派给任何具体的人或机构,都只能是把这个主题庸俗化。在其续作中,这种担心终于还是成为了现实。
说一点我的小遗憾:由于是独立制片,可能在投资上相当有限,使得布景上缺乏质感,怎么看也像《恐龙特急克塞号》。

 3 ) 再谈魔幻立方

    最终完整看完了《Cube 0、1、2》三部曲,拍摄的顺序大概是1-2-0。由于三部的导演都不同,所以导致在整个系列的主题上有点脱节的感觉。个人认为1无疑是最出色的,新颖的题材,深刻的主题,除了惊悚、悬疑、科幻这些三部曲都具备的元素外,1更多了一种对人性,对社会的批判与思考。因此,从1展开来,我想全面来解析一下CUBE系列。
    从1说起:代表国家机器的警察、代表人性良知的医生、代表经验主义的逃脱专家、代表科学技术的学生、代表婴儿般纯洁却又背负着救世主希望的弱智以及代表普通大众的上班族俨然组成了一个小的社会。
    经验主义者为大家最先指明了方向却又最先丧命——暗示了经验的积累在于人类社会发展前期的重要性,而科学技术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并必将终结简单的经验主义;
    数学天才的学生接过了继续指导大家前进的使命,随后却也发现了自己无法破解的科学命题——暗示了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期的重要性,也暗示了人类懂得越多必然会发现自己不懂的越多这一深层的思考;
    此时弱智展现了常人不具有的能力,最终破解了密码——暗示了全片的宗教主题:神绩的出现往往能解释或达成科学无法解释、达成的奇迹;
    而在开始不断激励大家,俨然成为社会领袖的警察却在最后成为大家的梦魇——暗示了代表人性阴暗面的国家机器的强权、自私、冷血、残酷等本性,其发展的最终形态的解释,导演通过医生的嘴告知了观众——“纳粹”;
    代表人性良知的医生则一直以群体守护神的姿态存在——尤其是她一直在保护被大家认为是累赘的弱智,从而保留了最后的希望;
    那代表普通大众的上班族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他联合医生一起对抗警察,拯救了弱智、阻止了对学生的施暴,他死前拖住警察让唯一的希望——弱智成功地走向了光明。除此外,其实在他身上还有本片当中最大的一个隐喻——作为整个立方体的制造者之一,他暗示了其实真正的“立方体”就是整个人类社会,他的建造有社会大众每一个人的参与,而每个人也就生活在其中,因此唯一生还者弱智在走向那个酷似母体子宫口的出口时,迎接他的是光明,意味着人类的新生。
    2作为1的延续,在1深刻的社会学基础上,弱化了此方向的演绎而加大了在科幻领域的延伸,取消了各样的陷阱,提出了四维立方体的概念,加入了多元时间、平行空间、多元存在的科幻要素,同时出现了1没有解释的故事背景——军方是立方体的建造者,进入的人员都是实验品而已。因此,2如果独立出来看,也算的上一部不错的科幻片,尤其是结尾,女医生的真实身份的确让人吃了一惊。
    0则是发生在1之前的故事,其目的更多的是在故事上对整个系列进行完善,相比1和2,0没有任何主题上创新与新概念的提出,完全可以看成是为了对故事有一个整体的交代。但这样一来,过于完整的情节交代,则完全扼杀了观众的想象空间,尤其是其对弱智身份的解释大大减弱了1的社会性内涵,适合只是想完整了解剧情的观众。
    总的来说, 1无疑是小成本Cult片的一个经典,新颖的“魔方”式逃脱题材,千奇百怪的陷阱安排,严密的数学逻辑推理,加上对社会学的诠释被导演巧妙地赋予其中并贯穿全片构成了这部意识形态超前的影片。
    也是由于1过于经典,所以0和2很难在内涵上有更多的突破,后两个导演选择了只是在情节上对1进行完善,对故事进行发展,而回避了1最深刻的主题,这不失为一种相当明智的选择。

 4 ) 看了我心跳不正常。。。

我喜欢这样的电影。虽然有后期的两部作品,交待其前因后果。作为他的延续。不过我更喜欢它这样的“没头没尾”。有一种让人绝望的神秘。
讽刺的是,最后活着,走出cube的,是那个被所有人认为是累赘的智障同学。
有人说因为只有智障同学没有私心,没有杂念,所以理应得到存活的机会。呵呵,这样倒是可以去教育小朋友了。不过还记得么?谁知道他走出去的那个地方是哪里?他只是融化在一片光芒里便结束了。
电影是个隐喻。真正的世界就是cube,身处其中的人同任何现实世界的人一样,在绝望压抑中生存,而智障同学因为他的智障(汗~),游离在现实之外,他不属于cube,他的世界没有trap,没有暗算,只是一片白茫茫。
算,仅仅就是电影,让我震撼了,就是好电影。干嘛非要探个究竟,找出些剖析人性之类的东西呢?真麻烦。。

 5 ) 简单的场景深刻的内涵

昨天看完了这部电影,很简单的场景,人物也只有六个,情节就是怎样在立方体中逃生,整部电影只有1个半小时的时间,却留给人深深的思考。
朋友介绍说,这部电影很好看,不同的人通过这个电影都可以看到,理解到不同的东西。

记忆深刻的几个意外:

1)老贼的出现,我以为他会带领大家一起走,因为他最有经验,没想到他死得最快。
2)警察后来成了指挥者,我以为他是正义的化身,因为一开始,他就很理智,告诉大家沉着应对,一定可以逃出去,
没想到后面他整个人格都变了,随着死亡的一次次考验还有猜疑,动摇了他最开始的信念及做人的原则。
3)还有建筑师,一开始应该说是麻木的、灰心丧气,为了救赎他自己内心的不安与自责(因为外壳是他建的),他还是尽力的帮助大家,在最后一刻,他因为厌倦外面的 生活,不想出去,所以留了下来,也因为这样,他成了英雄。
4)最让我佩服的是数学系学生,她一开始是最害怕的,可以说惊慌失措,是警察给了她勇气,
后面凭着她的智慧,她的表现越来越勇敢,如果不是警察的暗算,她是可以走出来的。
5)弱智男子的出现,我知道肯定是这部戏的点睛之笔,弱智跟天才,在电影当中,经常都是有联系的,这部电影也是,只是没想到最后逃出来的,竟然只有他。

让门打开,弱智男子走出来,重现光明时,让人陷入了无限的思考与反思,社会在进步,文明是否也在进步。。。



----------------------------------------------------------------------------------------

我很喜欢一个网友对这部戏的评论,顺便贴过来分享:

《Cube》是一部构思巧妙的电影,其巧妙之处在于:以隐喻的手法、数学的知识和实验的角度解释了一个社会学的原理:文明的发展与前途。
     影片从六个互不相识的受试者在一个迷宫中醒来开始。他们发现自己被困在一个房间里,六面都有窗可以通向相邻的房间。但可怕的是那些相邻的房间可能藏着致命的机关,更可怕的还在于那些房间的格局都是一模一样的!这种步步危险、没有方向的迷宫究竟怎样才能出去呢?受试者们开始了艰险的探寻。

场景一:在影片的最初,大家以非常友善的态度彼此认识并决定相互团结和依靠。
结论一:人性具有畏惧孤独的集体潜意识,产生社会化的联系是人的本能行为。

场景二:具有七次越狱经验的老贼只管独立作战,但终于不小心遭到机关暗算。大家开始听从警察的建议,在接下来要采取的行动方案上暂时达成了共识。
结论二:面对复杂险恶的环境,个人主义是行不通的,人类需要借助“组织”的力量领导大家共同完成对抗外界环境的任务。

场景三:数学系的学生发现了房间编号与危险系数的关系,从而避免了盲目乱闯的无谓牺牲,探寻出路从此进入有序状态。
结论三:人类在争取生存的过程中无可选择地要学会对自然规律的分析把握,也就是积累知识。科学的产生是人与自然斗争的必然结果。

场景四:弱智男子的出现。被认为对逃离迷宫没有任何帮助、而且会带来麻烦的弱智显然不受大家的欢迎,警察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他极力要求把这个弱智扔下来,但遭到了以救死扶伤为职业的医生的强烈反对。其他人碍于道德也无法做出明确的表示,于是弱智被留了下来和他们一起上路了。
结论四:理性化的社会制度总是以利益为最大出发点,但我们有时残留的一些人性成分会使得我们做出的选择不那么理智。情感与理智的斗争总是交互取胜。虽然很多时候理智做出的选择只是在当前角度分析的结果,从长远眼光来看未必就是最优选择,但在做出决定的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有理由的。

场景五:医生与警察的矛盾日益明显,警察终于借机谋杀了她。
结论五:自私冷血的政治和温情脉脉的人性从来都是你死我亡的。

场景六:剩下的人看透了警察的丑陋本性,毅然抛弃了他。
结论六:当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道德等软性的约束准则会取代僵化的法律条例,而政府则会被视作低级的管理工具遭到抛弃。

场景七:问题的关键推到了数学系学生无法完成的天文数字级的运算上,就在他们要绝望的时候,弱智发挥了神奇的作用,奇迹般地帮助他们完成了这个任务。
结论七:1,科学在走入困境的时候,往往是依靠一些非常规的力量(如灵感的火花)达到突破,它的发展曲线不是平滑的连贯形,而是有明显节点的阶梯形跃迁;2,所谓的弱智未必就是智力不发达,可能他们的智力是非线形不连续发展的,在某些领域集中达到一个非常突出的高度,而不是像常人一样均衡发展的。我怀疑我们是否有资格去给别人下弱智的定义,也许我们对智商本身的定义就是偏激而不全面的。

场景八:在最终打开迷宫大门的一瞬间,建筑师却因为失去对生活的兴趣而拒绝出去,数学系女学生惨遭警察暗算。最后警察被悲愤的建筑师拖住永远地留在了迷宫里,而弱智则施施然走向光明……
结论八:由人类创造产生的科学终究无法拯救人类自身,只要组建了社会,社会本身的劣根性便是我们无法摆脱的东西。至于那根救命稻草,竟然是放弃我们创造的一切谓之“文明”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毁灭掉我们所精心经营的一切,以一种纯净之极的初始状态走向新生。

总结起来,得出最终结论如下:
Cube可以看作是一个实验室,用来考察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人类天生具有对孤独和未知的恐惧,他们会本能地聚集到一起寻求安全;经历了个人英雄主义的血的教训后,人类组建了基础的社会模型并产生了领导和制度;为了在险恶环境中求生存,人类又被迫去探索自然规律,积累知识,并由此产生了科学;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人类认识到优胜劣汰的规律,他们必须要变得自私以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可是人性的脆弱本质和犹豫不决常常牵袢住了人类发展的脚步,于是人类抛弃了人性;但同时制度显露出的野蛮本质和丑陋嘴脸又遭到了科学的唾弃,人类放弃对社会学的期待转投理性主义;可是科学终究也不是万能的,它让人类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却无力完成最后的进展,这时竟然是人类自身的本能和潜意识发挥了关键作用;人类的认识无法想通这一点,甚至对科学的前途发生了怀疑,社会学的政治乘机死灰复燃,妄图把人类纳入控制的棋盘之中,但是科学发挥了最后的力量与丑陋的政治同归于尽――最终人类文明的出路是回归初生婴儿一般的简单,一切纷杂的勾心斗角都成过眼云烟,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发展本质得到了深刻体现。

 6 ) cube的宗教情怀

转自我的blog:http://aiiz.blogspot.com/2007/01/cube.html
三部分别叫做:Cube (1997), Cube 2: Hypercube(2002), Cube Zero (2004)。有三位不同导演在三个不同的时间拍摄而成,但是天衣无缝,第一部发生在一个三维空间的立方体,第二部发生在一个四维的立方体,这两部都没有外景,立方体就是所有已知的世界,第三部是前传,讲述了立方体的起源,有外景,也就是立方体之外的故事。

这里我要谈谈第一部,许多Cube迷们对这部影片可谓见仁见智,有人认为它是对权力制度的讽刺,有人认为是对市井百态的浓缩,一百个观众有百种解读,套用老猫的话来说,就是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这也是一个经典电影的魅力所在吧。

我要谈谈的是这部影片的宗教哲学意义。看了很多人的影评,似乎没有从这个角度解读的。

影片一开始,是一群人发现自己在一个立方体里面,但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但本能的求生欲迫使他们要找到一个出路,开始盲目乱撞,结果死伤的也不少,这立方体就像我们的世界,不由我们选择的,我们就来到了这个世界,我们要生活,要寻找生命的意义,寻找救恩,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就像立方体里面的人用物理,化学,数学,医学,暴力等等方法来就自己。

慢慢的,他们开始思考这个立方体从何而来,是谁创造了这个立方体?这是一个有目的的设计,还是一个公共工程的失误,自然形成的?里面的人有了这两种想法,是不是有点像智慧设计论PK自然进化论的味道呢?直到第一部结束,也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而这个世界为什么成为现在的样子,充满了重重杀机,成为一个异次元杀阵呢?那个数学系的小姑娘一语道破天机:我从七岁就知道人类罪孽深重,迟早要毁了这个世界!其实是我们这些一个个有罪性的人制造了这杀阵中的每一个零件。

而其中真正唯一可以拯救他们的人就是那个傻子,(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哥林多前书 1:18,27)如果你看了前传(Cube Zero)的话,你会发现他就是唯一一个不属于这个立方体的人,他起了怜悯的心,要拯救这群失丧的人,自己甘愿下到立方体里面,受困于立方体,经历立方体带来的重重杀机。(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 希伯来书 4:15)。

而在最后一部里面,当人要脱离这个立方体的时候,会被最后问到唯一一个问题:你相信上帝吗?而当回答否的时候,马上会被喷出的火焰烧灭(只留到不敬虔之人受审判遭沉沦的日子,用火焚烧。彼得后书 3:7)。是不是像启示录里末日审判的景象呢?也会被问到同样的一个问题,而你的答案是什么呢?你的选择会影响你的永恒:在地狱的火湖还是光明的天堂。
看过前传的人可能会说了,难道你说那个控制立方体的独眼怪和他的打手就是上帝了,那这样的上帝也太可怕了吧!断乎不是!他们代表了控制这世界的邪恶力量,代表了撒但及其差役。圣经岂不是说:我们都知道...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撒但]的手下。 约翰一书 5:19

而惟有他是最后脱离了立方体,重新回到立方体的外面,一个新天新地。

好了,不多说了,总算熬夜写完了,推荐大家看看,尤其是数学系的:)

Funny Facts:后来在维基百科(需代理)上面发现这部片所有人名都是真实的监狱名字。(人都困在罪的牢笼里)

影片是在多伦多拍摄的,只有一个棱长14英尺的“立方体”。房间的颜色是通过滑动板改变的。(跟我猜想的一致,可谓低成本的经典大片,可不是大电影之数百亿)

 短评

多年后又看了一遍,这部与其说是科幻,更多是讲人性。警察:秩序的代言、专制、裁决人、国家机器。医生:满腹牢骚的愤青、无政府主义者、绿色和平组织成员、母性。建筑师:洞察者、消极抵抗世界的知识分子、人类的良知。数学系学生:科学、逻辑、理性、需人保护的弱者。孤独症患者:超自然力量(?)、空

4分钟前
  • 砚小朵™
  • 力荐

saw类似的密室机关组团游

7分钟前
  • boks
  • 推荐

SAW之鼻祖,创意令人叹为观止。

8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那个数学好像没有那么难的样子啊~~就比如说那个质数的,2或者5结尾的那姑娘还得看半天~~唉~~那次听人说在长城碰到老外买包,100块钱一个他们买了3个,就这数算个总数也得用计算器摁一下~~囧~~

11分钟前
  • 兽布鸟
  • 还行

巨大的世界浓缩在不见天日的魔方里。沿路逃亡,沿路人性丑态毕现。并无魔鬼操控,每个人都在盲目而自私地各司魔鬼之职。

12分钟前
  • JulyChan
  • 力荐

终点即是起点。

17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获救的都是最无辜的,其实我不喜欢这部片子——故弄玄虚,魔方玩多了咩?

21分钟前
  • 文泽尔
  • 还行

惊险的魔方体验,强大的社会隐喻

24分钟前
  • 无心
  • 推荐

虽说不应该太关注演技,可是警察叔叔每次跟人说话都必须鼓着眼睛贴着人吗。太让出戏了。电锯惊魂的游戏规则应该在这里借鉴了不少,最无奈也是最恐怖的是,这玩意儿真没人控制么……

29分钟前
  • 软蛋黄
  • 还行

搁在那年头也许不错吧,创意上算是启发了后来的【电锯惊魂】,但在剧情的花样和玩法上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期待狮门的翻拍,不知道会不会在逃生过程中制造一些更加血腥的机关和更加出人意料的剧情反转。★★★

3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还以为是科幻什么的,结果去拍人性了……

35分钟前
  • fefe
  • 还行

狗屁政治隐喻。如果没有中段建筑师那番突兀的表白和忏悔,这电影也就是一构思独特的恐怖片,哪里来什么极权社会和人性剖析?我对某些人“此处不留白,自有留白处”的再创作能力深感诧异。

37分钟前
  • godannar
  • 还行

一部隐喻性极强的电影。空间、人性、政治、环境~~

40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看了后悔的片子。结局虽然意外,却是无望。而且也不怎么惊悚,算平庸的恶。或者这情境终究显现不了真实

44分钟前
  • 暖鱼
  • 较差

个人觉得这部片真正恐怖的两处,一是建筑师对魔方来历的解释----------对罪恶的集体无意识;二是警察的变化----------中央集权带来的权力异化

49分钟前
  • Brett
  • 推荐

本片的主题是:折腾个毛啊。

51分钟前
  • The 星星
  • 推荐

恶劣的环境总是人性的试炼场,你能否紧握心中仅存的善良呢?

53分钟前
  • 朋克布莱克
  • 力荐

“The Big Brother is NOT watching you”,“整体无意义”,“外面有什么”,是社会哲学表达让这部片子变得独特。观感上真是魅力缺缺,那傻兮兮的温吞氛围和贫乏的镜头语言,演员还相当僵硬。在极端单一的场景中,这些缺点不知被放大了多少倍。数理上略有硬伤,无视惯性啦在尾数2、5时踌躇于质数之类

57分钟前
  • 岚行
  • 还行

电锯系列的前身,魔方大厦的前身……咩。。。蛮好看的,但是演技不敢恭维。另外质数那个也太傻了,全中国初中生都能一眼看出来,米国人民不学数学的么。。。。

60分钟前
  • 掀桌超人|2U4U
  • 推荐

我是真心喜欢密室逃生戏,可能是受到了小时候玩RPG游戏走迷宫的影响,当然如果我被关在这么一个密室里是肯定出不来的,因为我数学奇差T^T

1小时前
  • Doublebitch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