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1996

HD

主演:艾米丽·沃森,斯特兰·斯卡斯加德,凯特琳·卡特利吉,让-马克·巴尔,阿德里安·劳林斯,桑德拉·沃,乌多·基尔,米克尔·盖于普,鲁夫·拉加斯,菲尔·麦考尔,罗伯特·罗伯特森,芬利·威尔士,David Gallacher,大卫·巴特森,Dorte Rømer,克劳斯·赫朱勒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英语年份:199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破浪1996 剧照 NO.1破浪1996 剧照 NO.2破浪1996 剧照 NO.3破浪1996 剧照 NO.4破浪1996 剧照 NO.5破浪1996 剧照 NO.6破浪1996 剧照 NO.13破浪1996 剧照 NO.14破浪1996 剧照 NO.15破浪1996 剧照 NO.16破浪1996 剧照 NO.17破浪1996 剧照 NO.18破浪1996 剧照 NO.19破浪1996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破浪1996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上世纪70年代的苏格兰,一个略带神经质的女子贝丝(艾米丽·沃森 Emily Watson 饰)不顾宗教束缚嫁给了石油工人亚恩(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Stellan Skarsgård 饰)。恩爱生活并不长久,亚恩在一次石油作业中身负重伤,沦为瘫痪。贝丝非常难受,甚至觉得是自己的欲望导致了这个悲剧。为了唤醒丈夫的生命力,贝丝挑逗不同的男人,和他们发生关系,让亚恩的病情可以被情欲的力量征服。丈夫的病情竟然有了好转,然而,村里的人都对贝丝投以唾弃的目光,贝丝亦被送进精神病院。为爱牺牲的信念在贝丝心中强烈燃烧,将再一次把她逼入绝境。一无是处乔·科伊:洛杉矶论坛体育馆现场秀青春的三段回忆罗英锡的吵吵闹闹蹦蹦地球游戏厅篇金牌律师之爱无价甜蜜香草异生探毒火巨蟒保姆2022诱饵2019不可思议但千真万确好样的!国货迷因杀机女人当官梦想酒店:塞舌尔黑客军团第二季秘密访客情人节万紫千红搭便车的人女人就是女人2019奇门遁甲2017皇后归来我心狂野1997跟GUN一起玩吧我的青春遇见你水俣病阿尔卡塞尔谋杀案新版魔幻爱情神探大战独家纪录片宇宙锋甜心辣舞 2女皮条客红鹰侠边缘人粤语戏里戏外第五季龙与王冠的传说黑暗漫步赤足天使大宋宫词罗密纳蒂来敲门凶宅怪谈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迈凯伦简爱1996南拳北腿活阎王

 长篇影评

 1 )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在一个非常容易制造感动的年代——并不是说没有值得感动的故事,而是呈现在你我面前太多的感动,让人觉得刻意、拙劣和低级。有些电影或是电视,总是从画面里散发出铜臭的气味,总是会漏出商业的马脚。也许这样的东西也能挣取眼泪,可却很难进入你的灵魂。没有触痛灵魂的感动,既廉价,又可耻。

只有像破浪这样的影片,把一个人用生命去守护的价值一点点撕碎给你看,即便是天国的钟声响起,给影片的结尾一丝暖意和安慰,也难以释怀久久的痛楚。当医生不能理解贝丝,嘲讽的问她:你有什么才能时;贝丝天真的说,我会相信(i can belive)。贝丝的疯狂扰乱了教会的规范,他们以神的名义遗弃了她。而贝丝却对他们说,你们怎么能爱一句话,你们怎么能爱一句话。为了给丈夫生存的意志,这个女人从怀疑到信仰,从信仰到死亡,被社会遗弃她,并没有被神所遗弃。中国历史传统里没有基督教文明,很难真正理解诸如祈祷、天国的力量,可我是愿意相信,丈夫是被妻子救活的。

鲁迅曾经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破浪而出,就是这样一部把爱情撕破了给你看的电影。在这之前,我只看过拉斯.冯.提尔的黑暗中的舞者,这也是六七年以前的事情了。模糊的记忆被破浪唤醒,我想拉斯.冯.提尔涉及的是更为普遍的主题——爱,不同的是,黑暗中的舞者讲述的是母爱,破浪讲的是情爱。如果直觉是正确的,那么我更愿意说这也是一部把世间最有价值的东西——爱——撕破了给你看的电影。

 2 ) 边缘人的谈资论价

  破浪作为道格玛95运动的典型电影,不仅仅在于良心三部曲中出色的一部,同时在这三部曲中表现的不用于此的表现手法但同时都契合一个主题,在于人与社会的关系脱节以及边缘化人物的死亡现状,不得不说的是“良心”这二字拷问更多的是观众。

  实际上,作为手持DV拍摄的方式拉斯冯提尔更多的是将观者置入到一个平行关注这一视角中,也就是所谓的限制叙事,他区别于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更多的将镜头推近于人物的脸庞,即使这部电影细细数来还是存在着大量正反打的基本拍摄元素,那么在小景别加上大特写的手持拍摄上,更多的贴近实际拍摄现场的原貌,视为粗糙,道格玛认为这样的一种表现方式能贴近生活的侧面;在这样的状况下,导演会更加注重剧本的雕琢和演员运用表演的塑造能力,所幸在丹麦这两项基本都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文化软实力,无论如何他们规避了和他者技术上的缺陷与此同时采取了取长补短策略,这实际上是道格玛“十诫”的实质意义,这些戒律基本只适用于于丹麦和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若换到第一世界好莱坞和第二世界西作者电影的情境下,定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格局。

  说到“十诫”,并不是每部获得道格玛称谓的电影就已然完全遵照了这些规则,现在到温特伯格最新的贴有道格玛标签的电影“狩猎”,采用人工光源;不说远的,就说说这部《破浪》,电影结尾展现天国之钟的镜头就是完全违背了“十诫”;但实际上,小组成员们并不会因此否定他,原因在于他们自己都做不到这样的规定,到头来只求“意蕴”到达而非“形式”一致,这也是被大多数影评人评价道格玛为“装逼”的重要原因之一。

  回到影片,破浪所关注的主角立足在于一个边缘人,边缘人的形态设置使得观众在进入情境之中是作为“普通旁观者”这样一种特殊的视点来关注故事叙述的,在见证了所有事情的发生的时候,在最后结尾之时,视点转成了上帝视角,实际上对于观众来说这样是一种自我身份的一种升华,而我们在观影过程也不由的处于道德至高点来批判剧中所有的人,经过伪装的视点“平起平坐”的诱发了自我的“怜爱”,但绝不是感同身受,电影在结尾后,观众更多的并不是对于“怜爱”的情感宣泄,而是上升为上帝视点后作为“上帝”的欢愉,和远离这样的环境而保持的“庆幸”,总结为观众的情绪并不是感同身受的,而是悲悯天人的。

  仅仅是这一点,对于温特伯格的电影拥有真正刺伤观众的痛感,即使他的作品并不多(奉劝一句温特伯格远离拉斯冯提尔,没有他的参合温特伯格拍出来的基本上都属于经典之作)无论是解构家庭的《家宴》,还是对于乌合之众的最佳注释的《狩猎》。温特伯格更善于将中心人物推向边缘,这实际上比单单展现边缘人来的更好,效果更棒。

  良心三部曲都是在于有心理问题女性走入深渊的故事,细细想来,非常刻意,而且实际上就像看家庭伦理苦情剧,但也就是拍摄手法新颖和技术上的成熟,当然还有剧本的严谨,掩盖了许多的不足,但仅仅在于“良心”这二字的剖析上,实际上完全不够。

  女性在这部电影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在《反基督者》给提尔完全的找了回来,现在想来也挺有意思的,“良心”三部曲神女性的“神明”是被当做神经病对待,在《反基督者》中女巫的力量得以完全的展现,提尔在展现女性的力量的时候不仅仅在于精神的坚强和肉体的脆弱来进行二元对立,同时在“精神”这一层面提尔简单的复述为力量的由来仅仅是“女巫崇拜”在作祟,这在《反基督者》中有了很好的诠释,这样的诠释可以始终贯穿于提尔的所有电影的女性角色的设定,而BESS在进行“邪灵”祈求中也十分自然的得以回应。这模糊了人物精神和神经的界限。

  事实上,所谓独特的风格:章节分段基本上属于节奏调和的作用,得益于7张美轮美奂的画面和悦耳的歌曲,使人感觉再不那么的无聊,想想白痴把,为何这部电影比白痴有着更好的观影体验,章节分段起着很大的作用,同时观众们都试图从这些章节导读中进行符号解读,别逗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隐喻只有一个作用:INTERMISSION

  提尔加油,即使你的出片量出奇的高,但和你的老相好温特伯格有着不小的差距,别再纠结那些杀手小偷强奸犯了,将视点立于普通人,做到去神经质,也许会更好。

 3 ) 爱情中不能承受之痛

“我想进一步发出誓言,我将作为一个导演而克制住个人趣味!我不再是一名艺术家.我立誓不把拍电影当做去创作一部"作品"(work),因为我认为瞬间的比整体性更重要.我的最高追求是力求把真实从我的人物和场景中迸发出来.我立誓尽一切之能事,并不惜放弃任何品味和美学考虑来达到这一点.我仅以此作为我的纯洁的誓言”
以上来自道格玛95导演宣言。
作为道格玛的代表,拉斯冯里尔的良心三部曲我看的顺序有点颠倒,依次是《黑暗中的舞者》《破浪》《白痴》,除了《白》其它都久久让我的心不能平静,当然《白》带来的不是恐惧和无奈的哀叹,更多的是愤怒。三部曲分别讲述了三个故事,和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既是《黑暗》中的母亲,又是《破浪》中的妻子,也是《白痴》假疯真痴的被家庭遗弃的主妇。
这个可怜的女人,善良而脆弱,敏感而神经质,柔弱而锋利,决绝而勇敢,悲哀的是在三个故事中都被男人所出卖。拉斯冯里尔本身作为一名男性导演用其独到的眼光撕开了一个又一个现实生活中被掩盖的伤口。这些伤口存在于宗教与生命、爱情与性,家庭与伦理道德之间,更直接浓缩成了男性的私欲和贪念。
镜头之下的女人并没有很高的地位和收入,却有着惊人丰富的对于自我的认识。
《破浪》之外,想到的是法斯宾德的《恐惧吞噬灵魂》,爱情似乎只会加速死亡,仿佛只有借助非常态下的爱情,才能够自由表达出对爱的渴望,爱有很多种,恨也有很多种,爱情也是离不开性的,但是打着爱情的旗号,以性为目的的事件却不断发生,男性的尊严即使在婚姻当中也必须表现为支配妻子的性吗?《破浪》中的丈夫,最终恢复了健康却毁灭了自己对爱情虔诚忠贞的妻子。
拉斯冯里尔的每一部作品都严格按照道格玛宣言,这样朴素的现实主义作品犹如一个平静的午后突然来的狂风暴雨,让人的情感理智瞬间崩溃又归于平静。
以下附《Dogma 95宣言》(即《纯洁誓言》,The Vow of Chastity)全文如下:
    影片须在实景现场拍摄,不可搭景或使用道具;
 
    不可制作脱离画面的音响,不可制作脱离音响的画面(除非存在于现场的有声源音乐,否则禁止使用音乐);
 
    须手持摄影机拍摄,影片的故事不必在摄影机在场的情况下发生,但影片的拍摄须在故事的发生地点进行(任何移动或固定镜头只允许在手提摄影里完成,不得使用脚架);
    影片须是彩色的,不接受特别的照明(如果现场灯光太弱不足以曝光,这场戏就必须删除,最多只能使用摄影机附件的单一灯光);
    禁止进行光学加工或使用滤镜;
    影片不可包含表面行为(如谋杀、武器等元素的禁用);
 
    禁止背离当时和现场(也即影片必须发生在当时当地);
 
    不接受类型电影;
    影片规格须为学院标准35毫米格式(注:Academy 35毫米,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35毫米影片技术规格);
    导演之名不可出现在职员表中

第一部获得道格玛资格认定的影片是《那一个晚上》(托马斯•温特伯格,1998年),因为影片是用数码摄像机拍摄后再放大为35毫米胶片的,所以在影院放映的时候会显现出明显的粗颗粒,该影片获得了当年的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第二部是《白痴》(拉斯•冯•特里尔,1998年),第三部是《敏郎悲歌》(索伦•克拉格•雅格布森,1999年)。至2000年,已经有15部左右的影片获得了道格玛影片证书,这些影片的导演除道格玛95小组的成员之外,还有法国、美国、意大利、瑞典、瑞士、阿根廷、韩国的导演。

 4 ) 破浪而出

BREAKING THE WAVES 这是一个关于爱 信仰 以及生命力量的故事
它的导演是个丹麦人 他告诉我们 这是一个童话 但是 如果你相信它 它就存在

影片在苏格兰取景 六个章回分段叙述 每一章的开头 都有一副油画般华美的风景
配乐也极好 忧伤而美 似乎有意无意的在暗示着我们 这只是个故事 关于爱的童话

每个篇章结束前 女主角似乎也都有意无意的回眸 她亮晶晶的大眼睛 天真的望向镜头
似乎在问 你相信美丽的童话 你相信爱本身的奇迹吗 爱情 你也相信吗

她是BESS 略带神经质的女孩子 善良而天真 脸庞上总透出令人温暖的光芒
影片的一开头 便是正对着镜头 她洋溢着幸福的脸庞 她自说自话般回答教会长老的问题 描述着JAN
那样依恋 那样信赖 爱意从她脸上一点点四溢开来 全身有着天使般的光辉

这个女孩 让我一下子想起了人鱼公主
老祖母对小人鱼说 只有当那个人将他的右手交到你的手心 并保证现在和将来都对你忠诚时
他才可能分给你一个不灭的灵魂 同时也使他自己的灵魂保持不灭

在得到当地教会和长老的允许后 他们结婚了 BESS 和JAN
那段新婚的日子 幸福得令人发荒 美好的让你心疼

第一次 和JAN 在洗手间ML时 她害怕又期待的表情 令人都不禁莞尔
和JAN缠绵时 她在他耳边 情不自禁的说 THANK YOU 感激JAN对自己的爱 也感激上帝给她的幸福和快乐
JAN 熟睡的时候 很大的鼾声 她却那么欢喜 天真的表情里 流露出的尽是爱恋和满足
她 在他的怀里 笑的象个孩子 然后 捂起耳朵 睡着了
影片的前半段 充溢着这样的细节 他们彼此依恋着

然而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小镇上 男人们必须外出工作 分离的日子 使她魂不守舍 也更坚定了对他的爱
他因为工作耽误了打电话回来的时间 她就在路边的电话亭一直等待 直到她柔弱的身体几乎被残酷的天气所摧毁
她在教堂里虔诚的和上帝对话 感恩 祈求 自然的语调 希望上帝快点把JAN带回自己的身边
她唯一的要求就是向上帝祈祷一份真挚的爱 她一直相信上帝 相信爱 相信爱的力量

你相信吗 如果 你相信 你愿意做什么 即使你愿意做什么 你是否希望得到什么
猜疑 自私 冷漠 狭隘 没有 我看到 那个女孩 毫无保留的爱

JAN 回来了 却带着一个全身瘫痪的身体回来 未来一片黑暗
医生告诉她 他活了下来 但是有些活 还不如死了
他活了 深爱他的她 眼神里透出闪烁的光 至少他还活着
他还活着 她就可以照顾他 爱他 给他生的希望 爱在此时 被推到了极致

接下来的情节 是非现实的 甚至有些荒谬 他要求她与别的男人ML 就好象和他在一起一样
然后回来告诉他 每一个细节 他说 这样会让他的病情好转

她竟然答应了他 她无法让自己的身体违背自己的灵魂 可更无法眼睁睁看着他走向破灭
她 做了 一次又一次 和不同的男人 她 痛苦而快乐着
因为 每一次 JAN病危的时候 她这样的献身 都把他从死神那里夺了回来

她相信上帝有眼 上帝会宽恕她的不洁 可保守的小镇是不可容忍这样的行为的
她被人所不齿 被人嘲笑 被赶出教会 甚至连母亲都不让她进家门

她肮脏吗 她丑恶吗 她只是有些疯狂 为爱而狂 摧毁了一切道德规范
《红字》里有同样的女子 她在众目睽睽异样的眼光中穿走集市 但她是如此自豪
她可以进监狱 可以遭受唾弃和漫骂 但是 她却要遵从自己心灵的呼喊

可JAN的病情还是恶化了 她绝望了 心里憔悴的走向那条可怕的大船
最终 她永远的离开了她的爱人 极具讽刺的是 他奇迹般的康复了

最后 JAN 偷出了她的尸体 他不愿她生生世世受到教会的诅咒
他把她葬入了大海 象小人鱼的归宿一样 大海可以宽容我们一切
当我们尽力做完我们可能做的一些善行 我们就可以获得一个不灭的灵魂

影片的最后一幕 天堂之门为BESS打开了
听 这个从没有钟声的地方 天堂的钟声在云端久久回荡

谁会象她那样 但若 你相信 她就存在 一个笑容 救赎灵魂
路上虽有风沙艰险 小人鱼唱着 我不害怕

 5 ) 爱情什么颜色

说起爱情和爱情电影,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西方银幕上的故事,《西雅图不眠夜》的浪漫,《人鬼情未了》的痴缠,《新桥恋人》的绚丽,以及《英国病人》的伤感,东方情调的也有《情书》的隽永淡雅,《胭脂扣》的人鬼殊途,这些都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和爱情回忆中。无论哪个国家,无论结果如何,镜头下的爱情总是色彩绚烂,光影华美,能够激发人们心底最浪漫美好的想象,在虚拟的世界里经历一场刻骨铭心、温馨动人的爱情,然后走回现实中来,投入自己已是发白的黑白相片般平凡的恋爱和婚姻围城之中。

世事沧桑,人潮汹涌,相信爱情的人已是越来越少,乏味庸常的现实生活和多姿多彩的银幕爱情,使爱情的信仰者常常不得不面对一个悖论,桔红的温暖和粉色的浪漫究竟只存在于虚幻的光影世界,越多的美丽色泽和感人画面,越反衬出这种爱的虚拟性质,即便不虚伪,起码也遥不可及;如果身边有爱,那绝不是电影中的样子,在大多数情形下,它呈现的是电影不愿表现的苍白和平庸。

我们在电影中享受爱情,看见的只是爱的影子,自己正经历和彼此付出的爱,因为太平凡,却得不到承认和赞美,以致于真爱离我们愈来愈远,到头来我们真的只能在电影中寻找爱情了。

直到我看见了《破浪》。像劫后遍地瓦砾中一朵素净的小花,它的朴素散发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让一切矫饰的华丽爱情黯淡无光。

北欧滨海小镇,单纯的贝丝爱上了外乡人、海上石油钻井工简,得到当地长老们和教会的准许,他们结婚了。短暂而甜蜜的蜜月之后,简又去海上工作,陪伴他们的是连天淫雨般无尽的相思。然后,悲剧发生了,简被一场意外夺去了行动的能力,全身瘫痪,未来一片黑暗,回忆曾经的爱情生活只能给他带来更大的痛苦。为了让简重新站起来,获得生的勇气,贝丝找别的男人做爱,再将每个细节讲给病塌上的简。在这种虚拟性爱的刺激下,简的病情竟然开始好转。贝丝却被小镇上的人们所不齿,赶出教会,甚至不能进母亲的家门。简病情又一次恶化,心力交瘁的贝丝毅然走上了一艘虐待狂的船。简奇迹般恢复了,重新站了起来,贝丝却永远离开了她此生的最爱。

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1996年的这部电影并不属于后来著名的Dogme的作品,但他的影像风格和拍摄手法这时候已非常成熟,Dogme要求的手提摄影,自然光线,不用滤镜的真实色彩,同期录音,以及快速的摇移镜头,也是这部电影的标志。一个极端的爱情故事,同样极端的表现手法,使它大异于我们的爱情电影经验。苍白冷硬甚至到冷酷地步的色彩,大量的晃动镜头和不规则构图,使这个爱情回到了它发生的本来环境中,这样的结合本来应该让这种爱情获得真实感,可是因为发生在这里的感情前所未见地炽烈,故事又比任何好莱坞的奇异爱情还要骇人,我们的心灵反而难以接受了。平凡的人习惯了平凡的感情和平凡的表达,从生活以外寻找的只是一种可以理解和想象的浪漫,然后继续循规蹈矩的生活;一旦有一种感情强烈到为日常生活和经验所不能理解,我们也会变成那个冰冷小镇灰暗教堂上的一块砖,冷漠地拒绝,恐惧地厌恶。可是我们的心灵承受不了巨大的冲撞和燃烧,难道就意味着不会有别的心灵有更强烈的爱的力量吗?

看电影的时候,当我听到简向贝丝提出让她找个人做爱,开始也觉得有些荒唐,可看见贝丝为她的简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屈辱和内心的分裂,一步步走向现实世界的绝境时,我的心里也逐渐感到了这爱带来的巨大震撼。我想起了去年看《黑暗中的舞者》,当时也和有些人一样,对故事中一些令人感到愚蠢的生活细节和比约克那样过分的善良觉得不可理喻,因此并不喜欢它。现在我知道了,就像把贝丝的爱置于那样一个清教徒背景的小镇,世俗的狭碍使任何天真的幻想和善良举动都会显得惊世骇俗,反而变得不真实,也如同歌舞片的形式所造成的间离效果。真实的力量存在于伟大的情感之中,而不是其形式。导演其实是在讲爱的童话,面对它们,必须有一颗足够坚强和单纯的心灵,惟其坚强,才可以承受它残酷的力量;惟其单纯,才可以理解它绝然无私的付出。对于染尘已久的心灵,它们是不真实的;对于赤子之心,这种爱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比约克有天然的赤子情怀,埃米莉·沃森所扮演的贝丝也纯真到让人心痛。电影刚开始,她对着镜头自说自话般回答长老们的问话,描述着简,那毫不掩饰的天真的爱意流溢,使她纯然不像是个要结婚成家的成熟女子。婚后她对于简的挚爱和依恋,使整个镇子上的人甚至妈妈也看不顺眼,告诫她要学会忍耐,而她对于这种压抑的反应也是那么孩子气的一声撕心裂肺的长啸。她习惯一个人与上帝对话,感恩和祈求,表情、语调极其自然,对她来说,那已经不仅仅是相信,而是确确实实地就活在上帝的爱里,没有人比她肯定这爱的力量。所以,她才会信简的说法,哪怕那可能导致正常人的内心分裂,不容于社会和亲人,可她坚信,为了爱,没有堕落。驶向那艘可怕的大船时,她脸上迸发出纯洁的微笑,像个初生的婴儿求助于上帝,上帝已经在爱里原谅了她,或者,对于她的爱,根本没有人有权原谅,即使是上帝。

简偷走了贝丝的尸体,他不愿贝丝葬在无爱的土地上,要让她回归纯洁的大海。一直努力表现出真实感的影像突然一变,天堂的门为贝丝开了,人们听到久违的钟声响自遥远的天际。导演说,这是个童话;如果你相信,这也是真的。

 6 ) 破浪而出

写在了解更多Emily Watson的事之前。
只是读过这部片子的部分情节,就想着应该是部运笔颇深的作品。然后看到女主角贝丝的脸,确定它值得花我N个两个半小时去看。“她比烟花寂寞”是我此前看过的唯一一部Emily Watson的电影。她不够出众的外表让我花了相当的时间去适应“她便是女主角”这一事实。(好的,我承认自己是个“可耻”的属于外貌协会的家伙。但是,我是真的喜欢这个女演员。)
贝丝穿着一身婚纱出现在镜头前。和Jan结婚。他和她抽了一个婚礼间隙,在洗手间站着完成第一次结合。有血落在贝丝的白色婚纱上。对的,不够浪漫。不过像是两个小孩玩的一个游戏。心心相印的,反正都无所谓众人的掌声或欢呼,两个人喜欢就好。
对于Jan,从头到尾都没有太强烈的喜爱或者憎恶(除了确实觉得这个男人有点胖,但文艺气质这么重的一部片,本来就不是为了取悦肤浅少男少女的,胖也就不作为评价男主角的一个尺标了)。喜欢看他们两个人一起的镜头,不管是甜蜜私语还是单纯的做爱,全部都建立在对Emily的敬仰之情上。说是敬仰,这个词有些太正式了以及官腔了,但是我还没有想到另一个词可以代替,就先用它补位。大概是这样一种情绪:完全佩服她的表演。如果她本身就是电影里的样子,吸收所有阳光的灿烂的笑还有被下了诅咒般的痛苦与歇斯底里,那么我以一整颗心去爱她。
贝丝是一个太虔诚的上帝的女儿,至少她自己深信。她会把自己所有的悲喜都与“父”分享。她感恩于“父”给她这么完美的丈夫还有满满的爱情(她心里不存在任何功利的指标,所以很容易就有得到“完美”的幸福感);Jan必须离开家去工作,贝丝便对“父”不断地祈祷,要他快回来,以至于Jan出了事之后,贝丝认定是自己的自私任性害到Jan;等到生活完全混乱,她来到看不见的“父”前说:“Dear father, what’s going on?”可是没有任何回应,她就像一个受了莫大委屈的孩子可是克制地呜咽,惊慌地挤出一声:“Father, where are you?”
等到她死了,Jan把她的遗体偷出来,跟自己的好友一起为她进行海藏。大概因为教堂的人审判贝丝之后,贝丝会下地狱。Jan怎么舍得她下地狱。海葬第二天,空中出现钟声,是他们常去的那个教堂一直缺失的圣音。
到现在我还没有想清楚Jan是为自己还是为贝丝而让她去和别的男人做爱的。因为这是一个颇为复杂的心理过程。确定无误的是他们从头到尾都只深爱彼此,两个干净的人用干净的意念做别人眼里下流的事。其实简单归纳,只是一对小夫妻的房事,与众不同的是通过别的男人的身体。借用了别的介质而已。我想一开始Jan是心疼自己的小妻子再也不能跟自己做爱,会担心她寂寞难耐(我讨厌寂寞难耐这个词汇,有涤不干净的风尘气,但是确实是这个意思)。而他也是希望通过这个方式自己告诉自己还存在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爱,即没有生存的证明。悲剧衍生的关键,是Jan没有告诉贝丝其实该有一个正确的方式,找一个真的爱她的男人。而他没有做到,他是一个连眼球都充满药水全身瘫痪的病者,又怎么用理论指导贝丝实践?所以傻姑娘贝丝向医生理查德逊求欢失败后,开始乱找男人:在公车上对一位接近老年的男人实施性骚扰;一身豹纹打扮假装妓女混在男人里;最后碰到性虐狂,死于SM。理查德逊是爱贝丝的,自始至终的正人君子一枚,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是他和Jan一起把贝丝推向精神崩溃和被世人唾弃的境地。而我喜欢这个故事的发展。假如他接受了贝丝,贝丝也终于喜欢上他,那么贝丝与Jan之间纯净的感情就面临瓦解,和世界上真实的婚外恋事件没有差别,这个故事也就失去了叙述的必要。
这部电影的美感正在于它的毁灭性。把最简单的贝丝毁成荡妇。迷人的地方是贝丝始终认为她只不过是在爱Jan。临死还坚信Jan会因为自己跟男人做过爱而变得好起来,因为这层喜悦而完全无视身上的伤痛。她是因这些伤势而死的。
最后Jan慢慢好转起来,可以拄着拐杖,指挥朋友们把贝丝的遗体送入海里。原本对于这个结局甚感愤怒。因为我本坚持Jan是必须死的。贝丝做了够沉重的牺牲,而他却没有以死呼应贝丝的牺牲。写到这里我突然想,用JAN的好转表现贝丝牺牲的意义重大也不失一个浪漫主义的好的方法。因为JAN没有死是一个miracle,是贝丝让奇迹出现的。好吧,我们都假装相信这件事。
中文译名是破浪而出。我在这里有一点点微词(不好意思,语意重叠,但是,不管)。破浪而出更接近歌颂男性坚持不懈最终取得胜利,而这部片子的主心骨全数落在贝丝身上,所以这个词显得太过雄性,失之娇柔。我更愿意它叫“蝶死”。蝴蝶死的时候身体会渐渐萎缩,失去原来的光鲜明媚。但至少,她一直是美的。加之“死”字,念死的时候,上齿与下齿相触,时间上持续加上力度的增强,整个人就歇斯底里起来。





 短评

拉斯冯特里尔自始至终是个疯子,难入法眼。

6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很遗憾,按照古老的习惯,任何一个人把爱情当作信仰,最终都会有悲剧的结局。

7分钟前
  • X
  • 力荐

拉斯冯提尔的“痴情女苦情戏”,圣徒般的女人为爱痴狂献祭给了整个小镇,而结尾的圣钟敲响更像是耶稣受难后对世人精神的洗礼和训诫。冯提尔用宗教式的寓言故事来蔑视、讽刺宗教本身,想到《幸福的拉扎罗》则是用现代的寓言呼应圣徒的虔诚。冯提尔的偏执狂(疯子)属性带来的往往是毁灭,而毁灭本身充斥着变态的快感。

10分钟前
  • 柯里昂阁下
  • 推荐

查拉图斯特拉下山,在森林里碰见一位白发老圣人。老人见查拉图斯特眼睛纯洁,口角上下却藏有一点邪恶,走起路来像舞蹈。查拉图斯特拉说他因为爱世人,所以要去往人世。老人宣称他只爱上帝,不爱世人。告别老人,查拉图斯特拉继续下山,心中惊诧老人竟不知上帝己死。

12分钟前
  • 花地
  • 推荐

油画绘片+部分动态划分章节,教堂钟的缺失与重回--女主新婚/犯教与死亡构成讽刺。以自我与上帝对话,虚构上帝。自我即神谕,充沛即他人。好像一个正反打都没有。

16分钟前
  • 闵思嘉
  • 还行

It's all about how to prove your love...看到后面有点看不下去了....

21分钟前
  • raisonneur
  • 还行

如不因前几天才正准备看狂恋大提琴 | 想搞重的 最后还是虚的 | 如真的恶 吐后怎会拿右手扶帽 | 佩服自己 两个半小时就这么坐下来 ARTE前 原来是解决块状化之方 | 其实想打4星 但那是"推荐" 念及已太神叨的 不能推 | 我是说怎么看的时候不禁想起黑暗中的舞者呢!

26分钟前
  • 不是方先生
  • 还行

艾米丽真正小兽模样,圆眼时刻流露着不安,依赖性,楚楚可怜,但会在意外的地方变得狠厉坚强。她说,每个人都有专属的天赋,我的是能够相信。只是她悲剧在分不清爱与信仰。粗粝的海风荒凉的镇,没有钟声的教堂以及被诅咒的葬礼。是被剧透了近十年才终于观看的电影,谈不上喜欢,但一定忘不掉。

27分钟前
  • 水仙操
  • 推荐

又一位holy fool。女性受害以满足男性幻想,女性死亡以换得男性重生。拉斯确实是宗教权威、封闭社会和男权社会最一以贯之的控诉者(至于这种控诉是否有深度和有效则是另一回事,个人非常不喜欢把“goodness“放入讨论之中)。| 35毫米胶片拍摄,扫描成数字文件,再把修改过的画面重新洗印成胶片,获得了水洗褪色的画面颜色。

28分钟前
  • Trillian
  • 推荐

昏黄的现实与灿烂的梦,冯·提尔一如既往地将他对男性女性的见解投射到银幕中,荒芜刮风的山坡和被宗教束缚的小镇,看似蠢笨的女孩看着路边野兔,心底是善良和可爱,而这座小镇则开始显现其恶毒的面目,在阴暗扭曲矛盾的山穷水尽后,我们在最后开始相信,这确实是一个“因爱之名”的故事。

31分钟前
  • TWY
  • 推荐

画面的镜头不停地摇晃,看得我晕晕乎乎的,是为了然大家感受到贝斯的痛苦,纠结吗?很不舒服。而且,我觉得应该让简和贝斯一起死去,想他那样瘫痪了这么久,忽然让他站起来,这是不是因为贝斯用她所谓的爱去拯救了简?那样,如果贝斯不死,那她会更加深信不移。不过,那样就没人取运贝斯的尸体。。。诶

36分钟前
  • Hephaestus
  • 还行

看到一半就看不下去了,实在讨厌Emily Watson

38分钟前
  • hitchhiker
  • 还行

别跟我说你善良。也别跟我说你喜欢善良的人。人们向来歌颂执念,是因为人们从心底不相信执念。其实拉斯冯提尔片中的人物都是异化的,却恰恰最贴近社会的教条。他质疑一切,如同在血液之中播撒一场瘟疫。

42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又是一个略带神经质的女人.我想我是不是应该开一个神经质的女人的豆例了.

46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1.曾经看到中国电影资料馆-百子湾厅要在2017年4月16日放映《破浪》就关注这部电影了,当时在天津的我没有特地赶去北京观影就打算后面独自找来看一下,结果一拖再拖,直到2022年8月10日才终于观影了;2.拉斯·冯·提尔那么爱英格玛·伯格曼,然而他导演电影的风格却感觉与伯格曼相差甚远,在纪录片《打扰伯格曼》中他埋怨伯格曼与托马斯·温特伯格关系密切却没与他联系,我现在不禁怀疑伯格曼是不是不太喜欢他的电影?…… 3.影片中间的部分剧情台词不时让我联想到获得第77届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的2004年电影《深海长眠》:有人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也有人觉得“痛苦地生活不如痛快地死去”;……

4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the deceased was suffering from being good. perhaps this is the psychological defect that led to her death."

51分钟前
  • 林檎
  • 还行

Emily Watson的演出是“一生一次”那种级别的。

55分钟前
  • 安东
  • 推荐

丹麦导演的这三部曲其实让我后悔看过。。。女主角都带点神经质,然后一种怪异到偏执的念头促使她们去做导致最后的悲剧的事情。。。可是即便bess的丈夫活下能行走,selma的儿子可以治愈眼睛,失去了她们,那意义又何在?导演一直在讲一种类似变态的女性牺牲。。。

56分钟前
  • 蘭女
  • 还行

深情既是一桩悲剧 必得已死来句读。 实在不喜欢这片,女主的太过依赖自私 让事情都走了样 爱情不应该是这么揪心的

58分钟前
  • 妄想代理7
  • 还行

这样的电影,有点艰涩,需要一种定力来观摩,我不很感兴趣。

60分钟前
  • 萬和生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