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达

HD

主演:萨尔玛·海耶克,阿尔弗雷德·莫里纳,米娅·麦斯特罗,艾什莉·贾德,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杰弗里·拉什,爱德华·诺顿,瓦莱丽亚·戈利诺,迭戈·卢纳,亚历杭德罗·乌西利,萨弗蓉·布罗斯,洛罗·纳瓦罗,罗杰·里斯,费尔明·马丁内斯,阿梅莉亚·萨帕塔,罗伯托·梅迪纳,帕特里夏·雷耶斯·斯平多拉,玛加丽塔·桑斯,奥马尔·罗德里格斯,查维拉·巴尔加斯,费利佩·富勒普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弗里达 剧照 NO.1弗里达 剧照 NO.2弗里达 剧照 NO.3弗里达 剧照 NO.4弗里达 剧照 NO.5弗里达 剧照 NO.6弗里达 剧照 NO.13弗里达 剧照 NO.14弗里达 剧照 NO.15弗里达 剧照 NO.16弗里达 剧照 NO.17弗里达 剧照 NO.18弗里达 剧照 NO.19弗里达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弗里达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弗里达(salma hayek 饰)是墨西哥著名的女画家,18岁之前她是一个快乐活泼的少女,跟其他人一样,享受着爱情的甜蜜。然而18岁的车祸让她遭遇重创,死里逃生的她从此跟病痛伴随一生。原来的小情人也离她而去。躺在病床18个月的她整日与画为伴,她的画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活力与激情。那时候她也真正开始考虑卖画养活自己,她前去请求画家里维拉指导自己的画,对方激赏她的天分。他们也从师生转变成一生的伴侣,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经历了墨西哥最动荡的革命时期,他们狂热地追随着共产主义的脚步,甚至当托洛斯基被斯大林逐出苏联后,他们不畏风险地予以热情接待。弗里达与托洛斯基朦胧的爱恋,以及她的女同性恋情结让她的感情史一样绚烂。阳光姐妹淘韩版英国式丑闻性感女特工老妈老爸的浪漫史第一季发展受阻第四季恐龙卡车第三季国语公寓恶魔星际特工:千星之城下意识的残忍迷途之人无谓的心创投达人La caída我爱我家2018黄阿丽:风流女子咒怨新娘雨水危机无人看护大汉风之运筹帷幄超能校园美少女门锁2018无可救药第一季爱上谎言的女人锁定美军特使兔子洞贝尔科实验圣龙奇兵大冒险X档案 第五季征服1453消消气第十季壹零山道弯弯黑暗黎明佐罗第一季只属于我的女神拦截人魔岛真武巅峰迷情姐妹藏色之物向往的生活村庄2023威廉泽罗的重建追查第二章小戏骨降妖记致命肖像

 长篇影评

 1 ) 甘露

甘露
——《弗里达》观影记
BY 饭小鳗

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非在于你看得多了就能学得来,因此你羡慕别人没有用,或许到了别人的份上,以你的平平资质,依旧怨天尤人。达不到就是达不到,顿足扼腕也没有用。于是因爱生恨。妒忌大多是这样来的。
写下以上这句话的时候,我刚刚擦干眼泪,咬牙切齿地在爱恨一个早已逝去的墨西哥女画家。嗯,如果你稍微爱点艺术,稍微读点书,稍微看点电影,你应该知道我说的是谁。

我想我还是对的。
从最后一篇如同嚼蜡的个人影评交稿开始,如同进入了一个休眠期一样,我开始混沌而刻意地只看不写。我企图重生,如蜕皮化蝶一般让自己不再停留于表面。
这样的过程不知酝酿了多久,隐隐地从远处传来一声惊雷:也许我让你平庸了。——平庸?!好可怕的词。那么谁能告诉我,这世间谁是天才谁又是庸才?

我不知道休眠和惊蛰究竟有什么区别,是因为一个太冷而另外一个太热吗?我也一直试图拽出自己的灵魂来对话,是否我真的下坠了。或许我该问问真理女神,爱情是否真的能让一个正常女人变成一个蠢钝女人?又或者,爱情是否能让一个蠢钝的女人变成一个敏锐的女人?是不是又能够那么明确地归咎于一个爱一个恨?
我把自己投入了睡眠,看似毫无尽头的黑暗。而这其中,有过使劲挣扎着睁眼起身,但一切都是梦境,我依旧躺着,像某部电影的一个定格一样,我微笑着看着自己如尸体一样躺在床上,然后大声呼喊要烧毁自己。

“Burn it!”
没错,我因为从屏幕看到了弗里达而差点失心、疯死。

哭泣的源头掺杂了太多个人因素,有相见恨晚,有同情忧怜,有欣赏敬佩,有“恨有涯而爱无涯”,有自我怜悯,有“苦苦思量无觅处”的痛苦回忆,而还有对婚姻……之前是如林徽因说:“是爱/是吻/是希望”,之后是:“是孽/是痛/是累赘”。
这些对叠的描述因为只是一个描述而变得毫无感情。就如一个拼图,只是拼一个结果;就如弗里达本人自车祸后的拼接人生,但造就了一代艺术家决定性的爱恨旅程,个中滋味,只有其能体会。
只是,有一个道理真理女神在我混沌时就告诉我:一切感动,皆因涉及自我。

荧幕上的爱恨情仇惊涛骇浪,皆是外界众生像,哪怕异想天开,也只不过是别人的展览。只有当其触动到了你神经末梢关于过去关于自我的某个点,才会大笑落泪癫狂。

我们并不是那么急于想成为谁谁谁,做什么什么,成就如何如何,我们忠于自我,我们时刻孤独,而且永远无法被救赎。
——这是我在弗里达没有说出来的眼神里读到的。
于是我哭了。
这让我想起04年11月的某一天,我刚刚在美术馆买好弗里达的画册兼传记,第二天就躺到了医院,半个月后,也成为了一个关于未来遥不可知的破碎的人。
这长达半个月的白色生活,就着病房白色的背景,吃力地靠在床头,一页一页读这个像拼图一样的残疾女人的不平凡人生。漫长得如同一生。
她说,每天都在痛。她说,哪一天不痛了一定会感到不习惯。但是好奇怪,看文字看图片,最应该流泪的彼时彼景却硬是在某个深夜无法自己起来上厕所而叫了几次护工都没用反应掉了几滴无用泪后再也挤不出半滴泪。而如今,在找了将近一年终于如愿以偿看到电影后,却时时因为弗里达应情应景的大定格画面的几副画而泪流满面。
后来我问真理女神,是不是回忆总能带上忧伤的色彩,真理女神说,那不过是自我哄骗。

其实从来没有真实的过去,只有转瞬即逝的现在。
电影的魅力也于此吧。

是以46岁的弗里达穿着那标志性的红色墨西哥盛装被连人带床抬着去参加一生第一次也是她参加的唯一一次画展开始,用倒叙的手法从被刻意画了一字眉的萨尔玛·海耶克隐忍的脸,切换至了短发萨尔玛·海耶克18岁弗里达的脸上。前者苦难重重而坚强,后者充满野性而欢快;前者是光辉顶点只是为时已晚,后者才是生命苦痛起点却亦是艺术生命将露端倪。不能说是18岁的这场车祸成就了弗里达,只能说命运委以重任,如同一场痛苦而漫长的妊娠反应,最后的阵痛没有生出一个孩子,却诞生了一个传奇。
18岁的弗里达还是完整的弗里达,沉浸在初恋的激情中,几乎没有过多想以后,甚至于同彼时画坛领军人物的亦是她后来生命之光的迪戈·里维拉第一次的正面接触,也是通过恶作剧般的结尾收场。只是注定的就是注定的,老天安排还不够大吗?墨西哥人辣椒吃得太多,硬生生的一场车祸,毫无理由的,公车撞到墙上被拦腰截断,弗里达如受难耶稣一样,被一个扶手钉在了车底。而这根如刺一样的扶手整个刺穿了她整个阴道,刺穿了她的贞洁。也导致了她的不育。
隐喻抑或讽刺,破碎的脊椎连带着这样的那样的断裂,当她从手术台上醒过来的时候,弗里达成了一个拼图,也成了一座绑着石膏的佛。
中国人说,佛者以自我苦难赎世间罪恶,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苦难不过意味着重生,从而生生不息。到了西方,就是上帝关掉了这扇门又给你打开了那扇窗。如再生草一般的弗里达此刻在石膏上发现了绘画的另一片天空。只是无论是开始的画身体的某个部分,到后来的家人,她画的始终是以自我为中心展开的世界。
她就这样在站起来后,带着微妙的自我世界去找迪戈。就如在弗里达第一次画展上的发言词一样,也已经老了的迪戈说,弗里达要她下去看画,他便下去了,从此就看了她一生。

关于这个被传闻双性恋,吸毒,酗酒,抽烟,粗鲁的女人,却依旧没有人能够抵挡她的魅力,关于她后来的诸多议论,也不是激赏就是明显带着妒忌的指责却毫无挖苦。搬到了荧幕上,少了混乱,而加重了和迪戈爱情成分的描写。甚至在其自身艺术成就的努力和攀登上,也刻画甚少,好似只不过是一个经历丰富的平凡女人的心路历程罢了。大概刚好是这点,使得这部片子同其他艺术家片区分开来,显得不那么高高在上,而几乎是以一种谦卑的方式在诉说,以求安息。

弗里达和迪戈的爱情主要侧重在三个段落。每一段的画面表达手法都让人心碎。
第一段: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迪戈和弗里达一样,同样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他是墨西哥一代壁画家,才华横溢,彼时也是墨西哥共产党员,却奢侈而自以为是,且笨重肥胖,如同出自拉伯雷的作品。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大象男人,简直如同具有魔力一样,如弗里达所说“只要长得不至于太吓人,也不胖的女人,都能被其俘获,与之发生关系”。电影中从迪戈第二任妻子之口讲出的答案,是迪戈丰富的人格魅力在于能够“把一个女人的瑕疵也赞美成艺术品”,且发自内心般的真诚,而这刚好是所有女人最大的弱点。那么弗里达在让迪戈下楼梯看画开始后,也是在劫难逃了。只是这次对于迪戈的艳遇不同于以往,他遇到的是一个一开始就感到震撼并且欣赏的女人,而这个对比小得像鸽子一样的女人血液里流淌的,也是迪戈无法企及的疯狂。野性和分分秒秒伴随弗里达的苦痛交织起来的矛盾犹如墨西哥郊外广阔的沙漠一样,充满着无法抵挡的诱惑力。
这一段的高潮在迪戈向弗里达求婚的时候。迪戈说我们应该结婚,但是除了忠诚他做不到专一。迪戈说,他同其他女人做爱如同生理需要一样,和刷牙没有什么区别。
这和改编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布拉格之恋》有所区别,虽然丹尼尔·戴·路易斯演的托马斯也有类似的行为也说过类似的话:同其他女人睡觉如同吃饭睡觉一样,没什么特别含义。但是他们在本质的出发点上还是不同的,相比而言,迪戈更加原始,他本身性格就是骄奢纵欲,带着墨西哥人血液里的热情奔放,像一首拉丁舞曲;而托马斯都带着捷克甚至欧洲的重大使命感,骨子里流淌的是对于生命思考过多的忧伤的血液,从而显得更加低迷,这种出轨行为也就更加来得像是派遣抑郁而已,如同欧洲一首寓意丰富的交响乐。
弗里达还是心甘情愿并且欣喜地嫁给了迪戈。
或许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或许就是这意义深远的结合碰撞出了两个人的艺术成就,而也或许就此碰撞出了弗里达一生的混乱。

第二段: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自泰戈尔写下《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后,个中美妙词句后来被齐豫唱“鱼和飞鸟”,被张小娴写“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不是生死相隔,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也被《情癫大圣》化做收尾符:“世界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而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明明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到了弗里达和迪戈的爱情世界里,却显然又回到了泰戈尔的原作:“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却装作丝毫不在意,没把你放在心里。”
经过几多波折,弗里达在看到自己的亲姐姐和迪戈搞到一起的赤裸裸场面后,毅然锁掉了那两幢天桥相连的红蓝小楼的任何一个入口。她像给自己关禁闭一样,在房间里把自己的头发一刀一刀剪断,企图要剪断任何和迪戈的情丝一样。以后,这个场景化做了哀伤的画,穿着西装的弗里达如同一个男人一样,衬托着满地的碎发。
伤口在此时开裂。
其实伤害是一直在的,如迪戈自己后来自己在自传里写的,“如果我爱一个女人,我越是爱她就越想伤害她。弗里达是这种恶劣品行的唯一的最显然的受害者。”因此,当弗里达在美国期间意外怀孕但最终还是失去了她的孩子后,所有一切开始像重创一样,对她而言变成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其实从当初弗里达成为迪戈的第三任妻子开始,她就明白,迪戈不属于任何人,只是作为这样的女人,她又怎能满足于此?加上身体的创痛,她无一不刻不在煎熬之中。意外的怀孕成了她突然出现的精神希望,彼时她像任何一个渴望做母亲的女人一样,充满了憧憬和寄托。当一切破灭的时候,她像一棵逐渐失去营养的植物,开始破败、衰退和萎缩。此时,我的心也随之破碎。
所谓的爱情就是绵延不绝的爱和绵延不绝的恨,而当迪戈站在弗里达粉红色小房子的玻璃门外敲打着玻璃说我是畜生的时候,弗里达平静地脸后是骇痛的灵魂,她一字一句地告诉迪戈,“我一生中有两次重大事故,一次是车祸,一次是你”。
从此,弗里达搬出了那两幢相依为命的屋子,带着她的猴子。或者说她是不愿意再成为丈夫的附属品,或者说她是被强迫或是假装反正是真正的独立也好,也或者说她是试图远离那些伤痛也好,她和迪戈之间开始了“明知道真爱无敌,却装作丝毫不在意,没把你放在心里”的冷战期。期间,她混乱而埋藏痛苦般宣泄的混乱生活也到达顶峰。

第三段:救赎
当迪戈再回来的时候,弗里达的身体状况在烟酒和纵欲的无节制生活下已经每况愈下了,她的脚也开始坏死,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甚至被锯掉了一个脚的脚趾。甚至,弗里达要开始重新绑上石膏。迪戈老了,在革命浪潮的不断变化中,他也逐渐失去了激情。迪戈走到弗里达的面前,说我来向你求婚。
这是一段感人肺腑的情节。当时的弗里达病情已经影响到了肝脏,失去了半只脚,重新绑着石膏,时刻需要杜冷丁止痛,于是她看着迪戈的眼睛用她那幅“受伤小鹿”中小鹿般的苦楚说,我不需要被救赎。但是迪戈却笑了,他温柔地看着弗里达,无比坚定,他说,“我需要”。
尽管救赎这个词过于宗教色彩也过于庞大而显得不真实,但是弗里达重新绑上了石膏,又成了佛。这次,无论她发怒摔盆子还是哭泣,旁边都有迪戈耐心相伴。所以最后的最后,两个人还是相依为命。
或许这就是最高境界的精神之爱。肉体的快感终会饱和,只有着源源不断的精神依靠,地老天荒,永不言败。

萨尔玛·海耶克的墨西哥装扮和弗里达本人还是颇为相似的,至于是否神似,可以看得出演惯了花瓶角色的这个墨西哥一线火辣美女这次是做足了功课,算得上是对弗里达的致敬,也更加想通过此民族女英雄般的人物的光辉将自己带至实力派的阵营。甚至连安东尼奥·班德拉斯这样的好莱坞一线明星也甘愿跑龙套,更加不要提爱德华·诺顿也只是小到不能再小的配角一个,弗里达的魅力从来没有因为时间和国界受到过任何影响,人人都在向她致敬。

2002年的片子,即使放到今天看来也不会觉得时间流逝,魅力流失。虽然不断被人说这部人物传记片如何野心勃勃,但是我想,拍这部片子的导演茱莉·泰摩尔,也是早就因为这个如拼图一样的残疾女人疯狂致死了吧。
电影技法上是超现实与蒙太齐、绘画与现实相结合,完美得令人赞叹。
动手术时的后现代骷髅大会,访美时的剪纸拼贴艺术、在美时的“金刚迪戈”大闹帝国大厦和迪戈在美壁画失败被砸后“金刚迪戈”从帝国大厦衰落的超现实主义,无一不体现了导演对弗里达的热爱和因此迸发的激情和灵感。至于绘画与现实相结合的手法,则要来得相对唯美诗意许多:一场惨烈的慢镜头车祸、一个从画面上走下来婚礼、在纽约飘雪的窗口,窗口上飘着弗里达的长裙。心碎时剪掉头发,镜中人画中人。她在死去时的烈焰中如长了翅膀,终于丢掉了破碎的身躯,猎猎起飞……
但是很可惜,似乎这种艺术手法不能被欧洲电影人所欣赏,因此在欧洲各大电影节上,此部电影基本空手而归。只是艺术的魅力不是几个奖就能证明,不管是因为这个传奇女人的魅力还是电影的绚丽,总之一代又一代的观影者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样,谁也不能隐藏对这部电影这个女人的热爱。

弗里达如一个受难英雄灵魂的载体,通过对自我世界的令人不安的绘画表现手法,向外界展示了一个奇异而最真实的人们的内心世界。她的画闪耀着迷一样的魔幻光芒,如同她本人一样,一生始终拒绝流行服饰而永远身着墨西哥盛装。她就像是一个墨西哥的彩饰瓷器,有着漂亮得热闹的装饰,有着缤纷炫目的色彩,却注定要粉碎,只是碎裂时流出来的,却是甘露。

上海
2006年1月18

 2 ) 露了好莱坞的马脚出来

弗里达 frida

弗里达,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但是也未免太好看了一点,露了好莱坞的马脚出来,不过这些都没有影响到它成为近年来最著名的画家传记片,短时间内使全球的“弗里达热”迅速升温,简直就是另一个切·格瓦拉。弗里达·卡洛的创作以自画像为主,表达女性自身深层的情感体验和生命历练,而她的伴侣迭戈·里维拉则是墨西哥乃至整个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尤擅长尺幅巨大的壁画形式,喜好和政治运动、社会革命、时代风云相关的主题,在艺术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当然,电影不出意外的把主要关注点放在了他和弗里达的情感纠葛上,这种娱乐元素的强化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对艺术作品的解读,所以看此类片子的最好办法就是暂且忘却传主的历史真相。还记得当年看Titus时就觉得Julie Taymor不太会讲故事,而在这部影片中,弗里达传奇般的人生原本就光彩炫目,虽然导演叙事的节奏感上还稍显功力不足,但她能将女艺术家的传记片拍成如此华丽大气的视听盛宴,也已殊为不易。这个角色像是为Salma Hayek度身定做,但可惜她卖力的表演看上去却流于表面,毕竟容颜性情易仿,超越时代的艺术才情难觅。看完后最难以忘怀的那一身身色调浓烈、繁花似锦的盛装和Chavela Vargas大浪淘沙般的的苍凉铁嗓。

 3 ) 《弗里达》——盛放的生命

《弗里达》
 
西班牙语片永远是视觉盛宴。这自然得自西班牙和拉美大地的色彩,那是怎样强烈明艳的色彩,仿佛上帝遗落在人间的调色板。我欣赏他们的建筑,充满着蓬勃的想象力,像生长在热带的硕大而多汁的花朵,有太浓烈的生命欲望需要表达。哪怕是街边的民居,也绝对地拒绝平庸的灰白,而是纵情地刷上宝蓝大红明黄,童话的房子。

(我知《弗里达》与西班牙语电影无关,这样写开头,会引起误读,然后被批评:P在此特别更正说明。
 一开始没打算评论这部电影,只是因为有前面那段关于建筑的想法想要表达,所以写了这样的开头。去掉也可:)下面才是关于电影。)

是在墨西哥城。

最初以为弗里达实在算不上美女,浓黑的眉毛在眉心处连接在一起,过于刚硬,尤其是与她优雅柔和的姐姐对比。在姐姐的婚礼上照全家福,她穿上男装,英气逼人。然而,当她迎来自己的婚礼,盛装的弗里达实在是美得惊艳。白色的婚纱已使她如同皇后,可而当她自作主张换成了绿色的绸裙和大红的披肩走出来时,倾倒众生。大红大绿可以配得这么华丽高贵,彻底让我接受这样一种浓烈的审美。当时想到的是,品位苛刻的夏奈儿师太对此当要噤声了。之后看见她在纽约,在巴黎,依然是那样红花簇拥,环佩叮当,四周的名媛贵妇都要黯淡下来。也许,女人的美丽,并非在于诠释所谓高雅的品位,而在于强调和展现她的存在。一份独一无二的存在感,这样就够。因为女人天生是可以也应该独立于世俗而存在的,永恒的尤物。她可以没有社会身份地位,不按礼俗潮流来穿戴谈吐,美丽的女人天生会发光。

她第一次让我赞叹,是喝酒跳舞的那一场。那时她还只是一个第一次被带去参加聚会的小姑娘,她的导师也是后来的丈夫迭戈向女主人介绍她:“这是弗里达.卡萝,她是位优秀的画家”,她眼睛亮亮地含笑更正:“她想成为优秀的画家”。风情万种的女主人用一瓶酒平息两个男人的争吵,说:“谁能喝得最多,谁就可以和我跳舞”。弗里达出人意料地拿起酒瓶,豪气地喝下去,然后说:“我和你,可以吗?”一曲两个女人共舞的拉丁,却绝对地征服了全场,弥漫游荡在空气中的性感,暧昧的气氛,与其说是调情,却不如说是两个同样具有强大磁场的女人之间的征服,情不自禁地欣赏和引诱。

导演的手法让我惊喜,用上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充满想象力和才华,很出色地配合了弗里达的绘画。好象在西班牙电影里才常会看到这样的手法,大胆可爱。还有不能不提的是电影的配乐,贯穿始终,如同电影的色彩一样富于存在感,同样给人留下才华横溢的深刻印象。

就如同她在病榻上作画的姿态,弗里达一生都承受着身体的创伤和痛苦,车祸,手术,流产,以及缠绕她一生的后遗症,惟有在她的画中把它们阐述释放出来。我想,也许是因为她太痛了,所以画画,才会变成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言语方式,就像抓住了和这个世界连通的一条丝带。同时她并不是一个自怨自怜的女子,无论何时,都保持着自嘲的幽默感,男人般的豪迈果敢,好象一直都习惯疼痛,接受疼痛,并不介怀。最后她要求把自己火葬,她不要再回来。她一生都有着燃烧般的巨大生命力,所谓生命力,是在生命的废墟上开出繁花似锦。

很欣赏那样热烈地盛放的女人。她们很像美丽的蝴蝶,而生命就是一场烈火。《弗里达》是对如此生命的致礼。

 
 

 4 ) 弗里达

毕加索说,你我都画不出像她这么好的自画像。说这话时他正看着弗里达自画像的眼睛。这让弗里达的丈夫、墨西哥立体派画家迭戈热泪盈眶。时年1939,格尔尼卡完成后的第二年,毕加索五十八岁,名震天下,一画万金。
 
这一年,弗里达仍旧画弗里达,两个弗里达,心脏裸呈可见。蓝衣弗里达的心脏完好,手持迭戈画像;白衣弗里达心脏破碎,手中剪刀剪断血管,血在白裙上怒放。这一年,她征服了巴黎,挎着毕加索,出席杜尚的聚会。回到墨西哥城时,她和迭戈离婚了。
 
1940年,他们复了婚。于是,她画被藤蔓围绕的弗里达,扎根大地的弗里达,盛装的弗里达,背景是温柔的绿叶,和长着蜻蜓与蝴蝶翅膀的花朵。其中一幅,迭戈的脸出现在她额头正中,那幅画叫with Diego on my mind.
 
弗里达的一生都在画弗里达。流泪的弗里达,流血的弗里达,以残裂的大理石柱为脊椎的弗里达 -- 少女时那场车祸还弄碎了她的骨盆,于是她画流产的弗里达,血污的床单,破损的花,婴儿升上天空。她画男装的弗里达,弄粗自己的眉毛,加重唇上的胡须;她画长发的弗里达,色彩浓丽,发簪鲜花。她画自己的婚礼,在高大的迭戈身边,像个小姑娘一样歪着头。她画被大地母亲和宇宙洪荒拥抱的弗里达,自己怀中的巨婴长着迭戈的脸。她画化身为鹿的弗里达,身上插满箭簇。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她卧床不起,于是她画与骷髅一起漂浮的,荆棘纠结的床,画床上面色平静的弗里达。
 
她的一生都在流血,小儿麻痹,车祸,手术,流产,暴风雨之爱,背叛。于是画中的弗里达也一直流血。迭戈说她的画冷硬如钢铁,精巧如蝶翼,酸苦如生活。她是那些替全世界喊痛的人里面一个。是的,血淋淋的,痛给你看。
 
渴时就喝水,困时就睡觉,痛苦时就画画。
 
毕加索无法画出这样的自画像。你必须对自己非常诚实,这对男人来说太难了。只有一个人的自画像同样不加掩饰。他的名字叫文森特凡高,住了一年疯人院,然后向自己开了一枪。
 

 5 ) 记弗里达:若肉体的痛苦无法将其摧毁,那就请用热爱的烈焰将我燃烧。

感谢这部电影将弗里达炽热而又温暖的一面展现给我们。弗里达真实的生活比电影中痛苦的多,片中注重表达了弗里达在情感上的滴滴点点,而现实中弗里达所遭受的痛苦远远多于这一切。

“她的画犀利又温煦,残忍如人生的苦楚,坚硬如钢铁,柔美如蝶翼。”了解弗里达的正确顺序,应该从她的画作开始。很难想象,一个在摄影师镜头下光鲜而又端庄的女性,为何作品会如此压抑,正如她想通过《两个弗里达》所展现的那样:“这世界上有两个我,一个用温柔开朗对待这个世界,另一个承受世界带给我的痛苦。”

弗里达的肉体所遭受的,是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难以承受的痛苦。除了片中提到的瘫痪,失去生育能力外,弗里达几乎每隔几个礼拜就要做手术。面对肉体上难以忍受的痛,除了靠酒精和毒品麻醉自己,画画成了弗里达最好的消解方式,也正是这种肉体上的痛苦,造就了弗里达压抑而又低沉的画面氛围。

如果拿弗里达的画作和同样饱受命运摧残的梵高的画作来比,虽为不同画派,梵高更想在狂放中释放自己,而弗里达则倾向于将自己的压抑与痛苦更加直接的表达出来。有人把她的作品归类到超现实注意,而弗里达则表示:“我不画梦,我只画现实。”这也是她与佛洛依德等人的画作相区别的的地方,也是她画作的最大的特点——真实而又深刻。

里维拉和弗里达之间的情感纠葛,也为弗里达的生命奏响了一首抑扬顿挫的曲子。里维拉的不专一也让弗里达得以在情感上释放自己。虽然弗里达说:“我人生中两次意外,一次是车祸,一次是遇见你。”但无论是在感情还是在对艺术的热爱的影响下,两人的情感终究还是连在一切的。值得一提的是,两人的离婚原因一直是一个迷,但片中则解释为里维拉怕弗里达受到政治的牵连。最终,直到弗里达去世的那一刻,里维拉陪在了弗里达的身边,无论是赎罪还是其他原因,我相信,因艺术相爱的他们,永远都值得对方真挚而又炽热的爱。

相比与很多艺术家,弗里达在遭受命运的不幸时,也获得了很多幸运。她的父亲是画家,这也是她疯狂的热爱绘画的一个原因。最重要的是,她的画作得到了很多人的赏识,这也让她有幸能在活着的时候,看到他人对自己画作的赞赏与理解,即使没有人能真正感受到她内心的痛楚,但相信这也能减轻她肉体上的痛苦吧。

弗里达是疯狂的,但她也有人类最本真的一面。《底特律的流产》是生活与命运对她又一次沉重的打击,本想体验为人之母的她,在一次流产中,被痛彻心扉地打击。又有谁能明白她的绝望呢?

片中的弗里达常常走路甚至奔跑,但现实中的弗里达,生命中有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如果我死了请把我火化,我不想躺着了,我躺够了。”带着这种绝望作画,弗里达更像是一个生命的记录者,将生命的凄凉与黑暗展现给我们。

“愿出口常是喜悦,愿我不用再回来。”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女艺术家弗里达,点燃了自己的生命,在狂热中燃烧了自己不幸却又精彩的一生。若肉体的痛苦无法将我摧毁,那我必将用热爱的烈焰将我燃烧!

感谢你,弗里达-卡罗。

 6 ) 彻底或妥协?-你选择温带

我终于看了Frid 了 。两个月以前。这让我想起,斯蒂文生夫人芳妮的传记来。传记的作者前言中说,他第一次看到芳妮是在一家书店里。芳妮刚一进来,就引起人注意,和骚动。芳妮竭力想不引人注意,低着头低声的和迎上来的店主交谈。她的个子很小,但是她的穿着非常大胆和引人注目。她在脚腕上系了一朵很大的鲜红的花,在篷起的裙摆下露出来。她走过的时候有纱摩擦而发出的细细簌簌的声音。 作者写道 她让人想起某种热带雨林生长的藤蔓而鲜艳的植物。Frid 让人有同样的联想。在最后Frid要求火葬,希望大家快乐,而她绝不想再回来。我想我若是Frid也会这样,烧到不留有点残渣,而决不要 再回来。这是怎样的人生啊!这究竟是她本人还是因为命运?像她这样的人不知道后退,只决定往前,坚决和彻底。这必然会这样。因此在看着火烧成灰烬的时候,我们决定选择安稳的日子,妥协那又怎样?退步哪又怎样?我们没有这么勇敢。对于这样的苦难我们感到害怕,对于燃烧我们拒绝。
看Frid 的画是令人无法忍受的,而经历过那些痛苦人看这些画的时候,那会怎样? 是想立刻回头的悲痛欲绝...
 
-看Frid的得益是,你无法做到,你选择的是退步之后的平凡和安稳。
 

 短评

电影就像拉丁美洲的狂放风情画,在激情的弗拉明哥配乐中感受着超现实的魔幻气息。Frida,像蝴蝶一样一次次撕开自己的蛹的左派女性,对她来说生命就是一团爱恨浓烈的火。但愿永不归来,但愿离去是幸。

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非常拉美式的人生,想起马尔克斯,略萨和科塔萨尔,风格诡谲,情绪激烈。弗里达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女儿,非虚构的拉美大陆都在她眼睛上。

6分钟前
  • 胡如隐
  • 力荐

连眉的女人从中国的面相学上是刚强,执拗。弗里达和潘玉良在我的艺术长廊中是成双入对的存在。她们令人咋舌的经历和对女性身体的笔触总令我慨叹在风云诡谲的时代,天才也是出双入对,相映成趣。不可避免,天才的女性总要在爱情中不断的换血,好像上天把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做了一套雷同的规划。

9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弗里达就是最艳红的那朵花,根部可以被捣毁,但那种由衷的原初的绚烂,可以盛放到极致。那么多那么大的苦难与孤绝,全被她别出心裁地封印在画作上。她是凌然于时代的存在,对画画,对生活,对美,对爱,念念不忘,又云淡风轻。电影把那种繁花怒放的形态与过渡表现得极好,每个演员都如此有神。

13分钟前
  • Mr. Infamous
  • 力荐

今天才知道,海耶克在拍攝這部影片的時候遭到Weinstein性騷擾,拒絕後,被強行要求加全裸女同戲。全劇組不知情,看到海耶克突然要求拍裸戲都震驚了。此後,由於合同在身,海耶克拿不到任何主角和好作品被報復。曾感嘆她的Frida是曇花一現,現在才知道或許我們誤會了多少「曇花一現」的女演員呢?

15分钟前
  • 小能七九西
  • 力荐

太棒了,我爱这个女人

20分钟前
  • 寂地
  • 力荐

声色之盛宴,唯独与艺术无关。

23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还行

“婚姻至多是一种幸福的错觉,两个真心相爱的人对之后的互相折磨一无所知。但是当两个人意识到这些后,仍然义无反顾地彼此面对并投入婚姻,我就不认为这是保守和妄想的,我认为这是激进、勇敢且极度浪漫的。”

28分钟前
  • 猪头妖怪
  • 推荐

关上一扇门,或许在某处又会打开一扇新的门。可谁又想到新的门在岁月的流逝中又一次被关上了。但是她却热烈而努力得活着,爱着,并不长的几十年生命里好像一直在燃烧着。离开的时候,她应该是幸福的。她等到了画展,等回了她崇拜又爱了一生的男人,即使不能行走,她却能够告别痛苦,真正飞起来了。

32分钟前
  • 偏时差
  • 力荐

最后一幅火焰中的葬床美极了。西班牙语的音乐、和从不畏惧行动的主人公使影片充满活力。和卡蜜儿的故事相比,弗里达更果敢、勇猛、豁达,她虽也有悲情、但终究跳脱于此。托洛茨基在影片中也有所展现,使此片更具传奇性。共产主义革命激情与独立女性生命疼痛铸就的画作,是本片节奏和色彩的来源。

37分钟前
  • xīn
  • 力荐

同病:我生命中的两次事故,一个是车祸,另一个是认识了你。

38分钟前
  • mecca
  • 力荐

美化了弗里达的一生 其实她要疯得多了

40分钟前
  • 青衿
  • 还行

动人之处在于,Chavela Vargas年轻时候曾与Frida Kahlo有过一段情,而Frida已逝,Chavela已经暮年的时候,她又出现在她的传记片中为她唱歌。

43分钟前
  • 卫析
  • 推荐

她房间里居然还有毛泽东画像=。=

46分钟前
  • Janis
  • 还行

她的人生一点都不惨好吗,别把她写的那么惨,她爽的不要不要的!和灵魂伴侣结婚,从内到外搞所有迷人的女人,连他妈出个轨都和享誉世界的革命家出,痛和爽都是渗入骨髓的,谁不爱她!她简直是幸福死的!

51分钟前
  • 平平无奇小天菜
  • 推荐

迭戈不停搞女人包括妻子的亲姐姐;迭戈冒风险将流亡的托洛斯基安置到岳父家,托却搞了他妻子;男性就是这样的,性是性,爱是爱,不含糊;而女人却不同,女人将性与爱视为一体且对男人报以同样的期待,于是纷争不断。

54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她的作品讽刺而柔和,坚硬如钢铁,脆弱如蝶翼,欢欣如醇酒,悲伤如苦难。”她的一生都被艺术、苦难、性、政治、情感所占据,但愿离去是幸。出色的后现代摄影、美工与特技,和弗里达那些惊心动魄的画作一样美。

59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完美之作。炽热的一生

1小时前
  • 九尾黑猫
  • 力荐

红色与它的补色,浓烈,俗艳,野性。囊括自然界内所有原始性的个体,激情又矛盾。放荡生活,龙舌兰宴会席间可以高歌粗鄙的歌曲。男人或者女人任何美丽的事物都值得你去爱。大跳探戈,狂暴的时候最美。其细节的真实性给人以强大的冲击力和紧张感。原生的特质,蕴涵着文明人所不可能具有的力量和勇气。

1小时前
  • Adiósardour
  • 力荐

Frida Kahlo:“我画自画像,因为我经常是孤独的,因为我是自己最了解的人。”

1小时前
  • minhe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