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

DVD中字

主演:斯拉夫科·斯提马科,斯洛博丹·阿利格鲁迪奇,莉莉娅娜·布拉戈耶维奇,米拉·班雅奇,帕维尔·武吉西奇,Nada Pani,Boro Stjepanovic,Zivko 'Zika' Ristic,Mirsad Zulic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198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 剧照 NO.1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 剧照 NO.2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 剧照 NO.3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 剧照 NO.4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 剧照 NO.5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 剧照 NO.6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 剧照 NO.13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 剧照 NO.14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 剧照 NO.15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 剧照 NO.16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 剧照 NO.17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 剧照 NO.18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 剧照 NO.19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六十年代,南斯拉夫某区的领导决定用乐队丰富年轻人的生活,与此同时,青年迪诺(Slavko Stimac 饰)的一班同龄朋友们整日在陈旧的社区中游荡,迪诺相信使用催眠术可以对共产主义事业起到促进作用,平日里勤加学习。因为迪诺掌握着家里鸽房的钥匙,当地的年轻人头头将一位女孩 多莉贝塞给迪诺看顾,父亲暗中发现了女孩,但并未声张反而给迪诺更多的零用钱。父亲因染病每况愈下,同迪诺在饭桌上谈论伟大未来的时间越来越少。迪诺和多莉贝渐渐互相产生了好感,某天夜里事主突然到访,带领几个青年在迪诺面前将多莉贝侮辱后带走。父亲入院后,迪诺的生活只剩下乐队的排练,他穿戴整齐后再次找到多莉贝……  本片获1981年威尼斯电影节处女作金狮奖、影评人费比西奖。伏龙诀重生小确幸看见第二季亲爱的达令重案组女警 第二季黑狼行动之迷你侠小巴勒斯坦——围城日记神寻求回报美妙共振探案迷情斯黛拉寅次郎的故事16:葛饰立志篇屁屁侦探:咖哩香料事件+瓢虫遗迹之谜凡人英雄烈血狂沙你是不是我的爱人竖笛与双肩背包OAD我的妻子有发育障碍德鲁大叔(原声版)丑闻 第四季999幸运星地球百子第三季贝利叶一家法语钻石大劫案神无月的巫女香气2014大侦探福尔摩斯2:诡影游戏玉堂春1964剩食厨王 第一季特种保镖我的刺猬女孩之念念不忘我爱神仙遮(粤语)越南无极限亚人第二季摩登澡堂播种的旅人:华莲的光辉双女情歌对魔导学园35试验小队花魁1983秋天的童话粤语版龙岭虫谷六楼后座2家属谢礼粤语

 长篇影评

 1 ) 当你的梦中情人被别人操到想吐

当他的梦中情人被别人操到想吐,他才明白“没什么东西生来就是属于你的。”所以他卖了兔子,用赚到的钱上了多利贝尔。跟多利贝尔一样自己的祖国也不属于自己,你只有赚了钱之后,才可以拿钱去交换祖国的使用权。被上过的多利贝尔从梦中情人变成了一个普通的女人,而被人使用过的南斯拉夫从祖国变成了工具。你还记得自己曾经爱过多利贝尔吗?你还记得那个自己曾经爱过的国家吗?

 2 ) 海边有位金发女郎

青年时所发生的事情,青年时的愿望,青年的烦恼他都说了。不明显的政治氛围....正好。太政治主题的电影一点意思也没有。这是关于少年成长的电影。印象最深刻的是楼上那句台词。两首歌。还有当父亲以为主角干了那女人以后,幸福的刮着胡须。自己的后代会播种了,也是种胜利。

 3 ) 2.6:《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

看库斯图里卡的电影总会有一些让我难以忘掉的片段,像《地下》里那从大陆上割裂了的小岛载着幸福的人们漂向模糊的远方,而很早很早以前看过的《爸爸出差时》,我差不多连剧情都没有印象了,却牢牢的记得那个梦游的小男孩跑到小女孩的家里,我甚至一直想要在我未来的某部小说里加入这个片段。看《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也是,我想我很难忘掉迪奥站在雨中从地板的缝隙看阁楼上多莉贝尔与别人交合时痛苦的呜咽,如同失掉最心爱玩具的孩子,那种痛大概是只属于年轻人的。

 

《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拍摄于1981年是库斯图里卡的首部剧情长片,获得了当年威尼斯电影节处女作金狮奖,并从此开始了库斯图里卡格外绚烂的电影获奖人生(他在欧洲三大电影节获得的奖项几乎等于同辈中国的张艺谋、陈凯歌、王家卫和蔡明亮在三大电影节获奖的总和)。影片描述了南斯拉夫青少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的经历,以及青春的青涩与成长。库斯图里卡表面粗枝大叶,却实则细腻的捕捉着青年迪奥的心理历程,展现着年轻人对爱的模糊和对性的渴望,对父亲的理解和对死亡的感知,以及个体最后的成长。更在只言片语中表达着对当时意识形态的质疑,多莉贝尔对迪奥问道的“共产主义在那里?”或许也是导演本身的疑问,而影片最后,迪奥在父亲的病床前为父亲朗读一个科学家们研究在南北极修墙以改变地球转轴角度和抽空印度洋变耕地的报告更是近乎赤裸的讽刺了假大空的突进主义宣传。同时《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也开始了库斯图里卡以后一直秉承的幽默、嘲讽,而又温情脉脉的风格,像迪奥执迷全片的催眠术,起初看似荒诞,但在影片最后当迪奥坐在搬家的卡车上坚定的说着全片说了N遍的,“每天努力多一些,生活会变得更美好”时,我们都会相信迪奥以后的人生一定更乐观、更自信。

 4 ) 《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10.7.5

一部电影看完应该是让人印象深刻的。
比如迪诺和兄弟们公式一样的默念:“每天,在各个方面,生活会一点点地好起来”。
那只兔子。
在迪诺的读报声中父亲渐渐地走向上帝。
浇水后的鱼水之欢。

都是些多么浪漫的表达方式,在那个年代

 5 ) 库斯图里卡作品《你还记得多莉贝吗》观后座谈会纪要

库斯图里卡作品《你还记得多莉贝吗》观后座谈会纪要
  
/范达明整理/
  
时间:2011年6月11日(星期六)上午10:30-11:10
地点:杭州南山路202号恒庐美术馆讲堂
  (恒庐艺术影吧“前南电影月”《你还记得多莉贝吗》与《黑猫白猫》观后现场)
主持人:范达明
记 录:刘海庆
与会者(发言序):范达明、朱锡林、顾 隽、丁云珍、王淑金、何 吉、李晓波、李晓鸣、刘以发、陈杏生、沈水林、于 涵、邱华奋、刘海庆
  
《你还记得多莉贝吗》(1981年)109分钟 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16岁的迪诺在年轻人头头指使下帮助女孩多莉贝藏身于自家小楼上并渐渐爱上了她
  
  
范达明:这是前南斯拉夫导演库斯图里卡的处女作。他作品不多,获奖倒很多的。导演就是我们上个月放映的《雪地里的情人》里那个饰演死囚的。这个片子男主角迪诺的父亲应该是个老革命,共产党员,参加过“二战”,口口声声是G的意识形态,他对现实不满,但也相信“生活一天天好起来”。
朱锡林:G在理想和谎言中死去,片子里有句台词:“只有穷人才相信意识形态和宗教。”
范达明:片子也描述了以迪诺为代表的青少年的成长历程。有个女孩,就是多莉贝,阁楼那夜一帮小混混对她的侮辱给他刺激挺大的。他被要求收留这个女孩,父亲对此其实是清楚的,没有说破,是暗暗地鼓励儿子的行为,实际上就是意图让儿子逐渐从男孩成长为男人。影片写的是60年代铁托时代的南斯拉夫。1968年捷克的布拉格之春运动最终在苏联干涉下被镇压下去。但是S阵营本身的危机日益暴露出来。这些通过片中小镇文化俱乐部积极开展乐队文化活动、关心年轻人思想与成长等情节有所体现。“东欧巨变”包括苏联解体是1989年开始的。这片子是1981年拍的,也快了。
顾 隽:我觉得这部影片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小弟是要一辆自行车,迪诺是想用催眠术改变世界,而他给父亲临死前念的报纸上的信息,也体现了全人类的一个梦想。
范达明:对。不过有一点特别的,报上说的是用把印度洋海水抽干的方法来改变地球,使得人类社会变得更美好,倒不是从社会意识形态的改变出发的。记得中苏两国两党关系破裂开始时,我们的人民日报、红旗杂志有评苏G中央公开信的的九评,其中一篇就是《南斯拉夫是S国家吗》,认为南斯拉夫是X国家。此前苏、南关系不好时,G国际会议是把南斯拉夫开除出“阵营”的。但在赫鲁晓夫上台后两国修好,我们倒是保留了最初的态度。当然这点在中苏关系的演变中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库斯图里卡的片子从生活本身来表现,不回避日子的艰难,但人们对未来还是有追求。
丁云珍:他们经历的我们也经历了,60年代的情况,还是相信G。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有激烈的斗争,有剧变。到底哪些是好的,是应该变的,还要探索。美国等那些资本主义的自由体制有优点也有缺陷,全盘移植到我们国家也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当“世界警察”也不好。
王淑金:这个片子不错的,有一些问题不可思议。说别的G体制国家也好,说“没有G就没有新中国”也好,很体现控制论的思想。我们走到今天,是不是可以往前走,也可以往后退?但实际上是不能往后退的。
丁云珍:现在也还没有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不管是什么社会,就一定有国家,有执政的。关键是老百姓的权益要得到保证。
朱锡林:在M国家里,坏人不得不变好人;而在一些所谓S国家里,好人变坏,坏人更坏,因为是人治,不是法治。(2011.7.22. 6:40整理)
  

 6 ) 你还记得杜莉贝尔吗?

其实是部成长片,少年迪诺们在南斯拉夫平息的战火后长大,他们看西方电影听西方音乐,期待共产主义的到来。南斯拉夫青年的思维正受着西方文化的冲击。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还要完成自己的成长,从一个男孩到一个男人的转变并不仅仅是和暗恋的舞女多莉贝尔发生一夜关系,而是要面对更多的东西——父亲的死亡,家庭的承担,乐队的排练以及肩上更多的责任。
其实青春多局限,虽然他们的青春我找不到任何共鸣感,但是仍然相信他们的鲜活。迪诺迷恋着的催眠术,弟弟想要的自行车其实可以是我们少年时候想要的一切东西,而父亲也一样总是热衷于和我们发表异样的观点。
电影的灵感源自南斯拉夫诗人薛维长诗《你还记得杜莉贝尔吗?》,和《黑猫白猫》的荒诞风格并不同,这里库斯图里卡的镜头朴实完全不玩任何技巧。但是作为处女作,你仍能感觉到他天才的控制节奏能力,镜头也那么生动鲜活。总之它让我记住一句台词,它会在以后悲伤时候安慰我:
“每天,在各个方面,生活会一点点地好起来”。

 短评

面对共产主义社会和父权家庭,少年只有通过念叨“每天我在各个方面都进步一点”来催眠自己,好在还有音乐和美女来抚慰内心。

10分钟前
  • 超cute侠
  • 推荐

影片通过一个少年的成长经历,影射了当时的意识形态对家庭(尤其是青少年)的影响,尤其是刚开放时西方通俗文化及当时盛行的性革命的冲击。

15分钟前
  • Allen
  • 推荐

受黑彼得的一点影响,结合导演的个人经历,拍出的处女座电影。刚开始的电影,总有一种渗透到身体的哀伤,到二十多年后生命的淡然不羁与快乐,真是让人感慨。

20分钟前
  • 合纥
  • 力荐

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 Sjecas li se Dolly Bell (1981http://www.imdb.com/title/tt0083089

21分钟前
  • H·今天·你·H·了沒?
  • 力荐

5.0。太棒的处女作。与之后的《爸爸去出差》一脉相承,温暖的家庭生活在镜头里默默涌流,镜头后的库斯图里卡远没有后来的疯狂,显得沉静,甚至细腻。催眠与自我暗示到社会主义;每天在各个方面我都进步一点;只有穷人才会相信意识形态和宗教。你还会记得多莉贝吗?而我会记得那个南斯拉夫

26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那时候我们有兄弟姐妹 有引导我们成长的父亲 有一个乐队 有游乐园 有共产主义的信仰 革命的确要学会催眠 "每一天 在每一方面 都会好一点" (再看一遍或许会是我最喜欢的库斯图里卡电影 目前还是<流浪者之歌>)

30分钟前
  • 推荐

6/10。比起性意识成长,潜在主题将父子的生命历程融入一个国家的兴衰变化,片中四次家庭会议运用连续环绕镜头,突出父制统治的位置,谈论与亲情无关的政治话题,父亲因病变得脆弱方显示其感性一面,在医院的林荫道里父亲传给儿子宝贵的打火机,吸同一根烟,最后听着科幻故事平静离去,真让人黯然酸楚。

33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http://www.douban.com/review/2228593/小总结

38分钟前
  • 惧色
  • 推荐

历史对人的消解在库斯图里卡看来永远是从家庭潜在的别离关系开始。一个处在启蒙期当中的少年生命里最深刻的角落却已经在地图上寻觅不到,亲爱的萨拉热窝请问《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吗》如今她身在何处?尽管老库认为遗忘是人之所以能生长下去的一个原因,但这部新鲜早熟粗粝又温柔的处女作拒绝向遗忘屈服。

43分钟前
  • Muto
  • 力荐

81年 27岁的老库拿出他的长片处女作 一段关于青春成长的苦涩和痛楚 或是一曲对前南体制无声的哀叹和讽刺 阁楼上几段戏令人惊叹 音乐运用上佳 年轻的老库就已经很不简单啊 发现件奇怪的事 貌似威尼斯喜欢把金狮颁给导演处女作?

44分钟前
  • 周鱼
  • 力荐

库斯图里卡在处女作中,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深藏的哀愁、情感都表现得那么温柔,那么不张狂。从DVD的Interview中我们可以知道,这部处女作也许是与他内心最接近的电影,也是很学院派的电影,吉普赛(不带贬义)的风格只是初现雏形。不过我真的很崇拜吉普赛这个民族。

47分钟前
  • 月球漫舞者
  • 推荐

看到快完才有点感觉。但你要说这是一个玩摇滚的家伙的电影处女作,已足够令人侧目了

51分钟前
  • 衫弃
  • 还行

“让你在忍俊不禁的同时热泪盈眶”,这是评价老库最常用的一句话。看看主角老爸去世的那一段吧,你就会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54分钟前
  • 果冻帝国
  • 力荐

老库温情脉脉的处女作,尚没那么天马行空肆意张扬。长大的男孩坐在车上喃喃自语,每天多努力一点,生活会变得更好呢。

58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真是服了这个破字幕……爱子放荡以及转变,库斯图里卡的父亲形象。家人离世和“真正的恋爱”,成长的条件。对理想主义的看法复杂,既觉得荒诞想要讽刺,也觉得逆境之中需要这种乐观。

1小时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情感真诚质朴想象力丰富的不错的处女作。

1小时前
  • 狼哞
  • 推荐

和很多人一样,老库的处女作也拍自己的青春,和很多人不一样的是,老库还有心心念念的南斯拉夫。这里面有深刻的思考、深沉的爱,这是老库隽永的地方,也是我爱的地方。社会主义靠催眠行吗?靠催眠都得不到心爱的姑娘。男主的脸特别有电影感,难忘雨泪交织。你还记得多莉贝尔和社会主义吗?催眠吧。

1小时前
  • 津五渡
  • 推荐

长片处女作,这个搞摇滚的疯子当时作为一名业余导演,初作就拿金狮,起点真是高。也得承认这厮绝逼是个天才

1小时前
  • CynicDogAldaev
  • 推荐

少年成长之路必不可少的两个社会身份。如片中的妓女,或说一个比少年成熟的女性。还有就是父权的“压制”(意识形态)。最后父亲走了,少年成长的意味也就凸显了。家庭会议中的环绕镜头很有意思。“只有穷人才相信意识形态和宗教。”

1小时前
  • Cloud-D-Zoro
  • 推荐

Everybody has a Dolly Bell in memory and in heart.Some different from his later works, but there is still humor and absurdity regarding communism and hypnosis. "Every day in every way, it will be better".

1小时前
  • 稔之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