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拉·蒙特斯

HD

主演:玛蒂妮·卡洛,彼得·乌斯蒂诺夫,安东·沃尔布鲁克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195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劳拉·蒙特斯 剧照 NO.1劳拉·蒙特斯 剧照 NO.2劳拉·蒙特斯 剧照 NO.3劳拉·蒙特斯 剧照 NO.4劳拉·蒙特斯 剧照 NO.5劳拉·蒙特斯 剧照 NO.6劳拉·蒙特斯 剧照 NO.13劳拉·蒙特斯 剧照 NO.14劳拉·蒙特斯 剧照 NO.15劳拉·蒙特斯 剧照 NO.16劳拉·蒙特斯 剧照 NO.17劳拉·蒙特斯 剧照 NO.18劳拉·蒙特斯 剧照 NO.19劳拉·蒙特斯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短评

還是要重看才能了解德勒茲所論的「完美晶體」的問題。如果說時間-影像的能耐是能讓人擱置(或置入括號)康德的知性,而回到圖式及感性上做某種現象學還原的敞開問題,是否能跟巴洛克產生連結?在迴旋中的跳躍是否是要超越此軸心往當刻尖點去?程度上來說,即使把它拿起來跟我愛你、我愛你比也不奇怪。

5分钟前
  • Amushi
  • 力荐

有一俗說是:歐佛斯想以此片替在如戲子般可笑的民主與消費中沒落的貴族文明弔唁。對此我語帶保留,唯一確信是:歐氏美學這回著實與故事主旨近乎無縫靠攏,美術服裝愈浮誇,場面調度愈繁華,就愈顯得勞拉夫人得靠這些包裝來兜售親身經歷餬口的悲戚與可恥,成就了結尾那幕反諷的雷霆萬鈞之勢。

9分钟前
  • 焚紙樓
  • 推荐

lola问革命的学生,“我只是个女人,左派右派跟我有什么关系?”不要说女人不懂政治,女人和政治,都只是男人的玩物而已。

14分钟前
  • 眠去
  • 推荐

如果他们停下,便是暴行。如果没有停下,便是革命。

18分钟前
  • 珍妮的肖像🦄
  • 还行

2021125 上海影城。彩色宽屏版《众人之妻》,美轮美奂。以“看戏”切入,“入戏”结束,传记电影本身与马戏团的表演并无二致,滤镜下的劳拉蒙特斯都是一种被物化的虚实结合的角色兜售。

23分钟前
  • NeonBible
  • 还行

马克斯·奥菲尔斯的彩色片,运镜和调度依然精彩,甚至压过许多当今的导演。不过这个故事看着闹心、

2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上海影城 4K修复版】1.尽管命途多舛,但奥菲尔斯能以如此华丽盛大又与自己电影生涯所钟情的母题和形式完美契合的绚烂之作收尾,也不复有遗憾了。2.虽然影片更多着墨于物化女性的悲剧,但劳拉亦有自己的慧识与追爱/寻自由之心,可叹终究逃不出欲望与社会的网罗,被囚禁的宿命也由屡屡现于前景的栏杆映衬出来。3.前景遮挡式构图还与不断暴露演艺框架(如班主评说与报幕)的外层叙事一道突显出【观看】与【虚构】,于是,一切都变得暧昧而虚空,一如巴洛克舞台剧“人生如戏”的内核。4.大量古典的叠化转场,其中抗议巴伐利亚国王为劳拉所“蛊惑操控”的漫画与民众焚烧草人的叠印尤为妙绝。5.以黑场遮挡或推散来自如变换画幅,起到集中焦点或烘托氛围之用,相当超前。6.色彩运用得当,曾经炽热多情,如今却心冷如霜。7.致敬安格尔[大宫女]。(8.5/10)

2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这是一个十九世纪穿越存在的后现代消费主义的故事

31分钟前
  • 杂技演员
  • 推荐

戏中戏本就凸显一生如镜花水月虚幻,马戏团更添小丑般供人亵玩谈笑的悲凉。演出除了串起劳拉的一生,本身也设计了各种符号隐喻,亦是她人生浮沉的写照。只可惜这个仿佛法国杨颖的女演员完全没演出她身上应有的强烈的冲突感和生命不同经历后的变迁。

34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

2021-7-11重看;影城一号厅重温此片堪称圆梦,宽幅框内的细节一一呈现,尤其是马车内部的绮丽装饰铺陈于大银幕真是令人惊叹;巴洛克式繁复极致构成某种奇观,她端坐于被物质堆拥起来的人造舞台上,彻底成为一件被物化的「商品」,将人生奇情经历浓缩于一场盛大华美而虚假空洞的真人秀;镜头的升降恰是起起落落的一生,被遮挡的画面犹如人生大戏的幕布拉上或开启。开到酴醾花事了,红颜非薄命,凡人焉能体会?灿烂绝唱任留身后评说,华丽精致娴熟圆滑的运镜酽厚至纯,登峰造极的调度炫技。

3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2.5/5 关于罗拉蒙特斯的电影 看完之后 她仍然是个神秘人物 缺少对蒙特斯本人内心世界的挖掘 显得流于表面 奥菲尔斯的长镜头的确吊 但这台摄影机似乎有点问题 有好几个画面的边缘明显变形 广角畸变严重 奥菲尔斯首次尝试彩色片 在色彩上做的不错

44分钟前
  • 按时对话法
  • 还行

720p的CC,一场顶级的视觉享受。德勒兹盛赞完美时间晶体。奢华超越《豹》,色彩领先《红色的沙漠》,繁复巴洛克堪比费里尼。一位德国人,在法国拍的片,启示了三位意大利的电影大师。1955年,意大利还在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还没到来,奥菲尔斯已经拍出这部可以令后世所有的古装剧都黯然失色的作品。

46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劳拉像卡门一样,插着鲜花跳起西班牙舞曲,又被画成安格尔《大宫女》,和李斯特吻别,说着不要瓦格纳,马戏团却声色俱厉,宛如其“总体艺术”,进入巴伐利亚问路,问出一场革命,在我看来,不仅是红颜祸水,简直是以爱情拆解历史,在自己身上活出浪漫主义的欧洲,再被美元装进笼中(演员和倪虹洁一样长相)。奥菲尔斯如果长命一些,大概能拍出《爵士春秋》那种效果,对费里尼、维斯康蒂形成有力的补充,可惜没有如果,他的电影停留在某种古典的韵律,像巨大的枝形吊灯,光影流转,照耀在曲终人散的舞场。

48分钟前
  • censored dump
  • 推荐

又一部深刻剖析女性心理变迁和崇尚自由爱情的影片。电影完成不久,Max Ophüls即因病去世,在许多方面,这都是他最伟大的电影,也是他唯一的彩色片,娴熟的运镜和场景多么令人神往

52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绮罗堆里埋华年,璇梯长镜某夫人

54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19世纪热搜女王飘若浮萍的一生。虽然写的都是情事,但没有get任何真情。Lola最后的握手会简直是她浮华一生的写照:虚荣是男人低头的亲吻,也是困住她一生的囚笼。服化道极致华丽,但女主最美的一幕是巴伐利亚雪地马车里斗篷里露出的一张小小美人脸,我看了都心动。奥菲尔斯@影城

57分钟前
  • Figaro小姐
  • 推荐

#资料馆#优质电影的排场和品质,巴洛克式繁复的风格,用(马)戏中戏讲述祸国舞女艳史,颇像《西鹤一代女》那类,结尾贵族宠姬落魄到一美元任摸的处理很犀利→欧美地位势头的隐喻……不过女主基本上是叙事工具,感受不到她的情感,人物塑造很单薄,我对这个故事也比较无感……奥菲尔斯遗作,运镜调度还是行云流水(镜前遮挡物尤多,运动长镜头算收着用了,几处斜角镜头比较惊艳);也是他唯一彩色片,有那个年代的浓郁饱满;用了变形宽银幕?效果应该还不太行,边缘黑虚明显。好几幕应该是影响了《爵士春秋》,女主这个演法倒是联想到德莱叶的《葛楚》。

1小时前
  • 穿山
  • 还行

戲團和人生過往用雙重蒙太奇來呈現的敘事手法真是太有趣、太新奇了!(對我來說)勞拉的人生從一開始就被父母商品化了,在那艘郵輪上,她徹底頓悟了,既然逃不開被商品化的命運,那不如我自己來運營這個商品。以現代的視角來看,勞拉的內容、營銷、市場、轉化都是非常高的,只不過和現在的網紅一下,生命週期很短,最終的境遇也很難說很好⋯⋯即便經過半個世紀,不論東方還是西方,男人和女人的權利地位和喜好都沒有什麼特別大的變化,結構性問題和矛盾依然存在。當我們今天來看勞拉的命運,再對照當下的社會,不難發現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除了科技,我們在文化和意識上可以說是毫無進展。

1小时前
  • 莫呼洛迦-屁股上的青春在歌唱
  • 推荐

轻轻松松的,没啥意思,而且很不喜欢这股浓郁的舞台感,不仅空间很舞台,连时间都很舞台,后者主要与表演节奏有关,但我认为,如果明确想要舞台化,还不如对内心活动更为外化,但又想回来,一直思考影片中有舞台的这种设计是否在追求离间效果。变形宽银幕、多用前景的构图、复杂的摄影运动营造出出色的视觉空间感;尽管许多后期声,但处理细心,空间感与语气都把握得很不错;美术与服装很抢戏,颜色一块一块很显眼,这真的好吗?对于剧情,是真心很陌生,看得不知该感受什么,该思考什么,看到50多分钟时瞌睡了十分钟左右。这片多少让我想到十年后德莱叶《葛楚》。

1小时前
  • 复印
  • 还行

奥菲尔斯回顾展,影城1厅,2008年2k修复版,8.2分“人们有时一直会期盼奇迹的发生,那就是你找到幸福的时候”1,继理财纠纷后又见马戏团。生活仿如喜剧,让别人笑笑,自己也笑笑。再绝色的女子也终有如笼中猴儿的一天,在最后冠绝长廊的男性霸权下,得了个红消香断有谁怜的寂寥与落寞2,艺术造诣确实绝伦,在其光辉下故事的叙述显得不那么出色了。19世纪的黄金欧洲,有多少璀璨女子的人生就这么零落成泥碾作尘土往事3,本片配乐出自曾为罗马假日创作过配乐的Georges Auric

1小时前
  • 余啸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