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火[2003]

HD中字版

主演:李强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3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香火[2003] 剧照 NO.1香火[2003] 剧照 NO.2香火[2003] 剧照 NO.3香火[2003] 剧照 NO.4香火[2003] 剧照 NO.5香火[2003] 剧照 NO.6香火[2003] 剧照 NO.13香火[2003] 剧照 NO.14香火[2003] 剧照 NO.15香火[2003] 剧照 NO.16香火[2003] 剧照 NO.17香火[2003] 剧照 NO.18香火[2003] 剧照 NO.19香火[2003]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香火[2003]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庙里的佛像塌了,需要三千元钱重新修葺,为了筹得这笔钱,和尚(李强 饰)先后来到了佛教科和文物科,然而两方人马只会相互推诿责任,看来谁也不打算掏出这笔钱来。无奈之下,和尚前去找在另一座庙中生活的师兄帮忙,可是师兄只是劝他放弃。  之后,和尚决定靠化缘筹钱,哪知道没过多久竟然被警察抓进了派出所,出来后,和尚遇见了想要帮忙的妓女、企图哄女友开心的小伙子和一心想替妻子求药治病的丈夫,甚至当起了算命先生。最终,和尚卖掉了念珠总算筹齐了钱,当他满心欢喜的回到庙里之时,等待着他的,却是寺庙即将被拆的消息。僵尸国度第一季超胆侠 第三季新手鬼魂西域情怀网络惊魂2.0摩登土佬憨兄宝弟超变战陀5百变战陀循环自杀乐园2017新宿暴徒花团锦簇驾驶我的车冰上姐妹放下手机拳王阿里我心雀跃下妻物语菲凡记忆三十九级台阶卧底毒龙长白山下我的家婆婆大人安全维纳斯乌云背后的幸福线Come Come Everybody黑热病扑通扑通的青春狙击精英:幽灵射手野马致所有我曾爱过的男孩3牛之晚春毛驴县令之草鞋公主摇滚巨星2001终极死路桥下杀人事件搜索并摧毁铁骨芳心再见,李可乐小叮当与精灵杯大赛猴子少年魔法师第一季荣誉传承陌生男子禁止生育的女性

 长篇影评

 1 ) 《香火》—不属于佛祖,不代表金钱,昭示的是我们的心

香火
 
距离观看香火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所以现在只能凭着记忆大致刻画一下心中的这部影片。
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宁浩第一部电影,香火对于他的意义不可谓不重要。正是香火在国际影坛的成功,使得宁浩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中,开始得到大家的赏识与称赞。也为他今后的电影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部电影的剧本早在开拍一年前就已经写好,但是因为投资的问题,一年之后,深知不能再拖的宁浩毅然拿出自己的十几万积蓄自己拍摄。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庙的和尚因为佛像坍塌而四处筹款修佛像的故事,在我看来本片具有非常讽刺的现实意义。
首先,小和尚的动机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为了礼佛敬佛而去奔波,小和尚为的,是佛像带给他的香火钱,另一方面讲,宁浩也用这个形象暗讽了那些仅仅为了好吃懒做而遁空出世甚至用佛来敛财的一类人,延伸到本片,政府工作人员也属于此类。这点上,从和尚另外一个身处大庙香火旺盛的师兄的所作所为中便可见一斑,他比小和尚来的更加直接和赤裸裸,毫不避讳自己已经把佛门当成一个上班单位,把升迁当成是发财渠道的想法。可惜他不知道小和尚的算盘,因为村里的女教师已经深深吸引了他的目光,他又怎么舍得离开那个清水衙门?
毫不夸张的说,在掩饰自己这一点上,小和尚做得非常到位,为了多看女教师两眼,还要指着她哥哥的照片来掩盖自己。而当自己和小姐被关在拘留所以后,从他的行动中还是能看出他对使用小姐的钱来修庙的意愿并不像他口中那么坚决,不然他也不会在搭小姐回去之后还跟着进了歌舞厅。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他的淳朴,但是后来他用假佛像欺骗别人钱财的行为就彻底将他本身否定了。事实上佛门对于化缘是允许的,但是对化缘的僧人有严格的规定,比如化缘的范围,化缘得到的物品以及该有的礼节等等。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小和尚已经不能算是佛门中人,也许他口中所说的“附近都是杀生的,需要庙”是事实,但是这个庙对于谁更重要可能大家都心知肚明。
本片最出彩的地方莫过于带有浓重地方色彩的语言了,可能我是山西人的缘故,对于这部影片中语言对人物塑造的作用体会尤其深刻,一个语调的变化都有可能将人的心态完全颠覆,好在演员的演出十分到位,自然而生动。这在宁浩之后的几部影片中都看得出来,他对于演员的选择上的确拥有很高的天赋,也这因为如此,他的影片才那么的富有生命力。会讲故事是一方面,慧眼识人更是重要的一方面。
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生活都发生着巨大的变革,而这一时期的题材对于中国导演来说,是非常好的创作源泉,从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一举成名到贾樟柯的《小武》《三峡好人》都是如此,以至于有人说,外国人通过这些优秀影片认识到的是,中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农村式国家。诚然这类影片的确对我国的国际形象没做出什么贡献,但是也毫不留情的揭开了我们国家被隐藏起来的那些矛盾与不公。也许我们还是应该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再来考虑外在的形象比较好。
也就是在这一个时期,经济的腾飞带来的是人心的沦丧,连庙里的和尚都已经染上了一身的世俗气何况在红尘中摸爬滚打的其他人。地方政府机构尾大不掉,养的尽是靠纳税人生活的吸血鬼,他们甚至不如那些出卖肉体的小姐高贵;宗教要依靠送礼来得到本应就属于他们的资金;小和尚开理发馆的亲戚组织卖淫;街上的流氓欺负弱小无人主持公道;假装盲人算卦的男子对欺骗别人驾轻就熟;重男轻女;得病不去医院求菩萨;殊不知,菩萨还忙着数钱呢。种种弊端几乎就是一个国家的缩影,而作为中心的和尚不可避免的成为了讽刺的重点,虽然影片中这个角色走投无路,受人欺凌,但是这丝毫不能减轻他自身的罪过,影片需要这个变质的和尚用他的足迹告诉我们,现实是什么。影片的最后,在贯穿始终的“阿弥陀佛”歌曲中,宁浩依然用惩恶扬善来结束故事,只不过这一次,和尚依靠欺骗得到的佛像以及幻想中更多的香火钱随着拆迁令的到来而宣告破灭。也许对于宗教来说这也是一个警示:礼佛不是跪在佛前磕多少头捐多少香火钱,而是从内心来向善。同样,爱一个人不是给他买多贵的礼物,而是在他感到寒冷的时候轻轻为他披上一件御寒的衣服。那一撮佛前的香火,代表的不是世俗的钱财,而是我们的心。

------------------------------------------
没想到这段感想5年后的今天还在有朋友评论,说实话对于剧中的情节早已遗忘了,这段貌似影评的话,我也无心再读:当年或许对一件事情是这样解读的,但是经历过人生很多的或成功或失败之后,一定会有新的,不同的感悟。感谢你们愿意进来评论,诸位也一定是热爱宁浩导演的朋友,能做的不多,就是继续支持宁导和中国电影吧。

写于14年8月

 2 ) 中国社会的真诚反思

长久以来面对中国惨淡经营的影视业,真是乏善可陈,伤透了心。宁浩的早期作品如此真诚时,我几乎感动的掉下泪来。

《香火》以山西农村中一个和尚筹款修佛像的经历,辗转揭示了中国近二十年来底层民众的精神状态。也让我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力量。

片中模糊的镜头或许源于拍摄设备的简陋和资金的缺乏,但晃动的镜头感、破败的景象和压抑缓慢的情节,让人焦燥不安并疑心重重。片中人物形象是不丰满的,简单且踯躅的对白,甚至有些呆头呆脑的装扮和表情都是其例证。但这其中丝毫没有脸谱化的倾向,在这如璞玉一样的人物背后,可以窥见的是这些简单而又僵化的灵魂特征。

一百分钟的长度,简单的情节中有官、有警、有匪、有娼、还有看似虔诚的信徒和几经转折的主人公——那个执着的和尚。他如此执着地要修小村中庙里的佛像,几乎到了顽固不化的境地。大师兄劝他到大庙中打理事务并答应给他分红,二师兄劝他还俗,没有一个能够打通他麻木的神经。他带着痴狂的劲头跑到文物处去申请,又在镇上走家串户化缘,在警察局被没收了钱款,几个“小姐”打算积点阴德的钱他又说什么都不要。最后却机缘跑到了一户人家里当了驱除阴宅邪气的风水和尚,并捞了一把。最后好不容易修起了佛像,却被告知要修路拆庙了。在看似没有结局的剧中,每处情节的展开无不直逼我们这个时代的症结。

如果说,抱定守旧的和尚是怀揣了“传统”这颗定心丸的话,他可是真没少受罪。他虽然木讷但心善人不坏,甚至这出灰色剧目中,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坏人。大家各自遁着不同的足迹走到了如今的境地,有人乞讨,有人抢钱,有人当小姐,有人搞起了寺庙旅游,还有当官的当警察的,传统的和尚一时之间懵了头脑,断了的香火其实早已经熄灭。当固守的传统被经济大潮的巨浪掀起的时候,不知在风口浪尖上的人们看到的是什么?至少在片中,我们没有看到希望。

 3 ) 香火

“香火是一个很现实的命题,我们在精神和物质之间挣扎。但最后,物质战胜了我们。”宁浩笑道,“你明白吗,原来我们不需要精神,我们需要的是物质,我们要活下去。但是物质战胜了我们之后呢,会有更强大的物质干扰你,因为你已经物质化了。”这是《香火》所要表达的命题。这部成本10万的DV作品,宁浩自己投拍,叫几个哥们来演。这是他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作品。
从毕业作品来说,是不错的作品。
冰天雪地,
贫瘠的土地,
人们的生活条件如此缺乏,
庙竟然也存在着,而且是那么的破。
民间存在的庙宇,既不属于佛教,也不属于道教。而是同村族人祭拜的村庙。
有求必应的佛像,最终也成为一堆乱草。
只是红纸上还会写着佛法无边,功德无量。
小和尚虔诚吗,不也是为了自己有可居之处。
多么讽刺,

相比之下,少林寺等公关做得十分好得,可惜小和尚的信仰不是招聘广告上的“我佛要你”,而是"佛在哪里“。城市近代化建设中,”村村有庙”的情景不再。甚至,当人开始漂泊时,所信奉的神明也随着迁徙。这倒有几分“佛在心中”的况味了。

香火存在不同的”神明“谱系里,玉皇大帝王母娘娘观音菩萨儒道释都有自己的一票信徒,孔子与上帝同居一室亦不足为奇。而信众的迁徙却会使香火衰弱,虽然不至于像片中一样连个庙都没有。

  

 4 ) 现实与思想的冲撞 魔幻现实主义电影 心酸的搞笑着 看着看着逐渐百感交集

现实与思想的冲撞 魔幻现实主义电影 心酸的搞笑着 看着看着逐渐百感交集 这是一部很精彩的电影 内涵深刻 寓意深长。 和尚捍卫信仰的路太坎坷了 每过一道坎信仰就丢掉一部分。就像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不想为钱所困 所以拼了命的赚钱,想早日实现财富自由,可努力赚钱本身就是为钱所困。在追求自由的路上失去自由 路走着走着就忘了初衷。宁浩导演自己应该也是受到了启发 从此开始了商业片的拍摄 赚得盆满钵满哈哈哈。。。

 5 ) 执着,真难

全片山西话,很写实,充斥着山西老西儿的地方特色。

自己想独立做成点事情,实现自己的愿望,在现今,真难,具体到出家人身上,就更让人心酸不已。

讽刺的地方很多:
1.找相关领导修缮佛像,科长说没钱,但另一边教堂的负责人送礼上门,科长马上笑脸迎人,并表示筹款修筑教堂。
2.找文物办,说让把古窗框拿来兑钱,又三令五申别自己卖违法,只能卖给他。
3.找大师兄借钱,师兄满嘴生意经,去五台山,让师弟入股给他看着自己的庙宇。
4.没法,坐等香火不上门,只能自己下山筹款化缘,却被警察当成骗子逮捕,末了国家规定只能在庙里筹集香火,不能出门化缘,更讽刺的是,警察下午不办公。
5.“小姐”们想帮着集资修缮佛像,其实是因为自己心中还有“惧怕”,怕报应,怕道德。基督教的盛行,由它的道理,因为它相信“原罪”,每个人都惧怕自己的罪孽,所以要行善,要减轻自己身上的刑罚。
6.所有化缘所得被没收,路上遇到要算命的,得到了撕裂的钱,一个和尚,在路边买了个小佛像,愣说五台山大师傅开的光。买了本算命书,研究了下就开始“骗钱”,却又都被小混混抢走。
7.听老乡说,之前做B超说是怀的丫头,化缘师父保佑说是小子,真生了个小子。
8.最后,终于不食人间烟火的和尚也被世俗侵染,不抽烟抽起了烟,为筹三千块,学会了说谎。

年轻的出家人一次次骑自行车往返于县里与村里的公路,摔倒在路边接着扛着自行车前行,拿稻草人回庙里代替佛像,被小混混抢走钱还被打一顿跟人家说是摔坑里,他只是为了实现最初最朴实的梦想:修缮佛像,保住自己承袭的这个上百年的寺庙。结果路越走越偏,被汹涌的世俗之流冲出去很远,那个淳朴的本我已经消失不见,因为在巨大的现实压力下,他只能低头,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坚持。

最后的结局真是悲剧。宁浩作品,永远不缺少曲折,他总是变着方的折腾主人公。还没毕业的他,最后也不让主人公有个好结局,比黄渤、郭涛倒霉多了。

这部写实的片子让我感慨良多,超出了140字,写了我的第一篇影评。

 6 ) “啥因果报应?那街上的坏蛋还不是活得一个比一个好!”

泥塑草心佛像摔坏。
教堂有钱,小佛庙没钱。
骑着自行车的小庙的和尚的俗人朋友们。
当和尚也只是为了一种谋生。穿着灰色中山装的他化缘被当做流氓。
“啥因果报应?那街上的坏蛋还不是活得一个比一个好!”
小姐被抓到派出所,要求蹲着看打黄片,还要写观后感。
最后靠小姐募得修佛像的钱。
派出所说国家规定僧人不能化缘,侵吞了他化缘所得。
抓小姐也不过是为了罚款。
帮人算卦,才有钱。
总有混混收取保护费,说是交税。
也算虔诚,也算认死理。不愿去大庙,就爱自己的南小寨小庙。
有人推荐买个念经机,省事。
最后还是躲不了一个拆字,人家说要修致富路要拆,就得拆。
佛祖的命运啊,只能在大庙里。

 短评

同样的底层生存故事,却是和石头赛车完全不同的冷风格。抛弃了眼花缭乱的剪辑和辣眼睛的特效,几处摄影还挺诗化,整体呈现出粗粝而质朴的处女作特征。感觉宁浩的作品特别需要一个地理语境的依托,这部里雾霾笼罩的乡镇和石头里烟火气息的重庆森林会让故事显得很有魔力,反而是赛车里的厦门了无生气。

8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摄影系宁浩的毕业作品,自编自导自拍,献给韩小磊,感谢贾樟柯。《何处是我修佛的钱》,同样受阿巴斯影响,作为贾的老乡也记录下尘土砖墙和流行小曲。非职业演员,故事很简单,结尾来点黑色幽默,跟现在的宁浩天壤之别

10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笨和尚目睹之怪現狀,信仰之崩塌才剛剛開始。為了修佛,進了三次城。最后和尚終於學會騙錢才把佛像修好了,卻因修致富路被拆。看到最後,心中一絲香火若斷若續,張楚《姐姐》也是如此,從「很傻」到「很假」,真是人生中的必修課。不想被別人騙,那就只能去騙人,做傻子?還是做騙子?路在何方呢?

14分钟前
  • 刀叢中的小詩
  • 推荐

太像《小武》。正如姜文评拉斯冯提尔“太聪明”,处处透着机巧,虽然着实不错但是匠气太过(典型的如和尚和妓女那场戏),过犹不及了。这么说或许苛刻了些,不过看看后面无论《石头》还是《赛车》,宁浩都拍得太精明了。长镜头+小景别+方言。

16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拯救了实体的佛像,却丢失了心中的信仰;宁愿通过坑骗换来修缮,也不愿接纳开始有信仰的妓女,说到底,和尚还是世俗中的和尚。

18分钟前
  • 鲜有废客
  • 推荐

宁浩处女作,恍如贾樟柯。

20分钟前
  • 津五渡
  • 推荐

宁浩居然拍过这样的电影?太像贾樟柯了。既有主人公的改变也有对社会的披露,又像是苦行僧的修行又像是批判宗教。前面的开端其实可以浓缩一下,看的有点不耐烦,和尚被抓进局子那个场景布置的很好,就是从这里才开始够味。

23分钟前
  • 塘坑一姐小渡边
  • 力荐

黑白两道都那么嚣张,唉

24分钟前
  • zhang 2nd
  • 推荐

这不是信不信佛的问题,也不是骗不骗人的问题,是没处下脚,生路堵死的问题,就算不是和尚,一个善良的遵纪守法的人,也是大差不离的遭遇,你照章办事,人家照章办你,你投机倒把,人家比你还精通,总之就是一路逼着你,往死胡同里撵,特绝望的那种。

28分钟前
  • 醉梦·聊生
  • 力荐

算是宁浩的处女作。庙里的佛像塌了(佛像参考最近很火的奶奶庙作品),和尚为了筹钱重修佛像,经历了找宗教科——文物科——大师兄——化缘——小姐自愿凑钱(和尚说:这不合适吧)——摆摊算命——坑蒙拐骗——重塑佛像——黑色结局。未成名前的导演们,大多都很真诚。

30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没钱只好拍文艺片,有钱了就捣鼓类型片,这是赤裸裸打文青耳光啊

34分钟前
  • 边城不浪
  • 还行

时代也强奸了宁浩这个正经要修庙的和尚。

38分钟前
  • bird
  • 力荐

我们都是那个和尚。

43分钟前
  • ……之类的先生
  • 力荐

虔诚每多破落户,欢场尽是信佛姬,以一件小事为引线刺绣出整个浮世绘,小地方办事衙门的那套作派生动写实。人群中的大多数“和尚”通常是如此的,平常既不是坏人也不算十足的好人。想做成点事往往四处碰壁鼻青脸肿,决心豁出干却没人家熟练还比人倒霉。骆驼祥子想搞钱买一辆自己的车,被军阀抢,被特务讹,办丧被迫变卖…和尚想搞钱修一尊自己庙里的佛,被捕快拿,被混混揍,决心骗老实人…宁浩后来显然觉得庙小和尚太难做,所以跑去拍《我和我的祖国》去了。“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那么的净,睁开眼睛你就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啊,把一切垃圾都留在昨天,我们一起迎接一个崭新的未来。”

47分钟前
  • 顾小山
  • 推荐

宁浩的处女作比他之后的作品都强太多了

48分钟前
  • 白爷爷
  • 力荐

太有感觉了,那变成羊圈的礼堂,是童年的欢乐场~~因为宁浩和贾樟柯,有点庆幸自己是个山西人……王小波说中国人的历史一部分写在书上,一部分埋在地下,唯缺立在地上的可供后人穿梭其中。波哥指的是北京的城墙——北京城墙有多雄伟,只能靠大家的想象了——我却有幸还能看见二十年前生活过的地方

52分钟前
  • Andy
  • 力荐

7.9我是一个一条道走到黑的人我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人我是找熟人帮忙不如愿就背后骂他娘的人我是对待领导唯唯诺诺的人我是对待警察低声下气的人我是对待流氓认怂挨打的人我是与妓女讲善恶的人我是与病人谈生意的人我是拿信仰化缘的人我是良心被羊吃了的人我是不信邪的人我是被生活整的哭笑不得的人我是你每天照镜子都会看见的人

56分钟前
  • 之晨
  • 推荐

结局有必要像交作业这么上纲上线吗 和尚刚做点坏事就来现报

58分钟前
  • 林 沂 沐
  • 推荐

像《小武》《香火》这种片子,如果深挖一下应该可以打造成独具中国特色的黑色幽默类型片。

1小时前
  • 大島
  • 推荐

8/10。信仰与生存规则面前每个人都露出了真实的嘴脸,基层干部绿灯只为钱礼开宁修教堂不修庙、靠文物生财吃回扣,民警吃了妓女吃和尚在劫财时了无身影,佛在情侣、小姐和病人家属那成了寻求信仰的消费,和尚为了帮杀羊为生的村子赎罪这一理想顺从了现实,涂漆画彩的新佛沦为赚钱工具而心中的佛也塌了。

1小时前
  • 火娃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