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兹与青鸟

正片

主演:种崎敦美,东山奈央,本田望结,藤村鼓乃美,山冈百合,杉浦诗织,黑泽朋世,朝井彩加,丰田萌绘,安济知佳,桑岛法子,中村悠一,樱井孝宏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1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1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2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3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4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5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6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13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14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15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16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17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18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19利兹与青鸟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利兹与青鸟:不太精妙的探索和有目的的观照

从矫饰主义讲起,已故动画大师高畑勋曾说过日本动画的发展阶段将经历原始时期-古典时期-装饰时期-矫饰时期,当岛国动画普遍还都在古典点缀装饰时期之时,京都动画已经发起从装饰向矫饰时期的探索。如果说《声之形》是一次令人有精妙之感的探索,到了《利兹与青鸟》,京都的探索进入踟蹰和迷茫的阶段。

过量的镜头分配给少女走路抖动的脚踝,纠缠着发梢的手指,闪烁着微光的双眸等少女小动作,连精细的场景/空气感十足的空镜//精心构思的分镜/清新与叩击感兼具的背景音乐都不得不让位给这些少女小动作所留下的观后印象。少女漫画定型化的表现之一就是在画面中用各种蒙太奇和穿越分格的作画手法,再加上流动幻想的点缀,将主人公的瞬息的内心世界犹如放在高倍显微镜下展现给读者。京都动画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到《利兹与青鸟》里是否让观众才意识到京阿尼要逐渐定义少女动画表现形式的用意。导演对少女小动作进行精准捕捉,经过简化和美化后呈现到观众面前。但对于通过展现微动作表达和渲染内心及情感的效果如何,至少在我这里是比较沮丧的,因为在这部电影中调动起我情绪的是单簧管的演奏。但对于这种表现手法暂时还是持观望态度,只能说在这部电影里,导演对表现细微动作有些走火入魔,是一次不太精妙的探索。

让我非常感兴趣的是该作的舞台设置,该作虽然承袭了TV动画的故事舞台北宇治高中,但剧中的舞台设置非常具有目的性。

虽然是在男女混合学校,吹奏部内也是男女混合,但整部电影几乎看不到男性的出现,仅有的男指挥老师也只是在不得不出现的时候发挥一下功能性作用。整部电影展现的都是少女们下午3点以后的社团活动,其中除了双女主的情节以外,还用大量篇幅展现吹奏部少女们的社团活动时间。少女们或席地而坐,或将各自从家里带来的方块地毯拼接成可供休憩的区域,一起享用点心,交流各种话题,裙子/暗恋/出游/家里的情况/学校的前辈等等,还有少女给大家汇报自己的恋爱进展。在下午3点以后的社团活动时间,似乎诺大的北宇治高中只有吹奏部的这些高一/高二/高三的少女们存在着,她们在交谈,在练习,在关怀彼此。

这种只有少女存在的舞台设置不得不说是一种极为明显的观照。少女本意是指尚未结婚,年龄在14~19岁的年轻女孩,她们被允许做梦,允许游离在日常现实之外享受自己的青春期。日本的少女作为社会身份的范畴成形于20世纪初明治维新时期。女校的出现让少女们可以暂时脱离家庭的责任和嫁为人妻后的服从,短暂享受青春期。当时的少女们通过女同爱/少女文学/杂志投稿等方式,身体力行建构属于少女的身份。明治维新时期短暂的建构为日本少女文化的发展留下了宝贵的种子,影响了战后日本少女漫画和少女文学的发展。《利兹与青鸟》中霙对希美的女同之爱,只有少女存在的舞台设置,是日本从女校兴起的少女文化之滥觞的追溯,是一次极有目的的观照。

由于事先没有做任何观影准备直接看的影片,对于电影中交响乐曲《利兹与青鸟》极为感动,其中第三乐章的单簧管和长笛合奏掀起了本片唯一的高潮,霙对希美的爱意饱含在婉转低沉却悠扬的单簧管演奏中,是本片最为珍贵的演出。以这段单簧管演奏为基础的配乐也出现在本片的开场,看完电影后不得不惊叹导演到底是从哪里找来这么符合人物内心的交响乐曲,其中还必须带有如此打动人心的单簧管演奏。查阅新闻后才获悉,原来该曲竟是TV动画的音乐制作人松田彬人专门为该电影所谱写的交响乐曲。惊叹于松田彬人功力深厚到让未知之人误以为是世界名曲之余,也感叹日本动画真是用大手笔殚精竭虑。

最后再说说关于本片中的才能,霙作为有才能之人的设定出现。日本动漫中才能仿佛成为一种宿命论,有才能之人和无才能之人之间的界限分明而不能跨越,不仅不能跨越,简直可以说是被认定没有才能或自己领悟到没有才能那一刻就已经被砍断了双腿。如果三无/傲娇/龙傲天等是动漫人物设置的母题的话,才能是否也该视为是人物设置的母题之一了。当霙紧紧抱着希美倾诉自己对她压抑已久的,毫无保留的喜欢,“喜欢希美的语言,喜欢希美的头发,喜欢希美的一切一切”时,希美目光放空,说“喜欢你的单簧管”。是否才能也可以像性格特质一样,成为喜欢的开始。

 2 ) 如果分别是场注定的旅程,那可不可以再抱久一点

其实从前在看《吹响吧!上低音号》时,我根本没有好好注意过这一对。好像希美和霙是背景一样,安安静静的发生着,不过是为了衬托丽奈和久美子这一对的。霙好像是蓬发版的丽奈,安静,总是不喜欢说话。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优子和夏纪学姐,每天吵吵闹闹的,才是最适合成为喜剧主角的欢喜冤家。

所以当我知道《利兹与青鸟》是关于希美和霙的时候,我有点失去了兴趣。还好,那个无助的夜晚解救了这部电影。

我忘了,上学的时候有没有那么一个时期,你和某个人,就是维持着不远不近的关系。上学的时候,就是几乎天天都能在一起,我小的时候甚至觉得,碰见喜欢的人,我一天的运气都会超好的。

每天都能见面的人,都是面对着倒计时过日子的。

志愿表里没有填写的那份未来,好像一并交到了别人手里。可就是,对方全然不知。

利兹和青鸟,如此开心地生活在一起,却各自心里都藏着小秘密,不想让对方知道。利兹承认自己的自私,和每一场青涩年华发生的恋爱一样,想牢牢锁定住那个人。因为我们从不知道失去的滋味,也不敢轻易尝试。

长大了才不得不慢慢承认,失去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毕竟我们每天都失去很多人和事,只是有些重要,有些不重要。但是我们现在再也不愿意做太多努力去留住那些人和事了。我不是学会了佛系,只是我即便奋力争取到了,后来也发现,可能根本不属于自己。

(不好意思,有点离题了。)

但青鸟总是要飞走的。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注定的。所以每次当霙演奏到这的时候,自己的内心就无法放开。她带入角色了。她总觉得自己是利兹,她不想放走青鸟。她试着跟希美敞开心扉,她想拥抱她的青鸟,可最后却发现每次都被忽略了。

这是性格的必然结果。

有段时间我很不喜欢这种节奏拖得很慢的叙事风格。这让我觉得讨厌。

为什么不能干脆点?

后来我才发现,很多事情,都需要时间。

一波波助攻都来和霙聊天,连傲娇的丽奈都来讲话了。

希美也在和别人的对话里,突然明白了。自己可能不是青鸟,自己也可以是利兹。他们需要放开彼此。

有人说这故事竟然哀而不伤。

我不以为意。

我一向是个悲观主义者。他们的放手就代表对青春时期的那段别别扭扭又带来很多开心的日子都放掉。留在心底。青鸟不知道会不会再回到利兹身边。但是,如果你是利兹,你有天把青鸟放走了,你内心觉得青鸟还有多大的几率会回来呢?

所以在进度轴快撑不住的时候,霙抱住了希美。我真的就对着屏幕说了那么一句,你们就这样多抱一会儿好不好。

那一刻我并不是故事里的人。甚至我从头到尾都没能成为故事里的人。但是我却深刻体会到了那份不舍。虽然最后他们是笑出来了,他们释然了,但我仍旧希望他们抱得能再久一点。

我可能是那个不愿意放开青鸟的利兹吧。可是,我的青鸟已经飞走了吧。所以我才希望他们能再抱久一点的。

 3 ) 二刷 记录一些感受

完整看完第二遍《利兹与青鸟》,比第一次看还要喜欢,故事简单但画风与情节刻画之细腻程度令人叹服,再次感慨京阿尼制作太用心了。 两位纤细少女的小动作和微表情、逼真细致的校园场景、干净清雅带着虚幻美感的画面、与剧情相得映彰的音乐……这一切细节都成功赋予了这部电影生命力和感染力。 『青春』有张扬明媚的简单快乐,也藏着压抑复杂的迷茫悲伤,经历着无可奈何的别离,但最终朝着未来的方向而各自努力。『喜欢』有不同的形状,无法纯粹定义,也很难与他人同步,即使关系亲密,心与心的距离却宛如隔着一块透明玻璃。 常见的现实以梦幻又美好、细微但深刻的形式展现出来。 我最喜欢的场景是希美借着长笛把日光投在对面楼的霙的衣服上,这是整部电影最让我心动的瞬间。第二是希美喃喃自语『神啊 为什么要教会我打开鸟笼的方法』,还记得第一次看时,她落寞的背影和这句话给了我非常大的震撼。第三是霙的主动拥抱主动告白,她好勇敢。 说说角色。伞木希美这个人啥都好,就是有点自我,总是把心事藏起来,让人捉摸不透。我也是这种人。我厌恶自己,但对于这种不会表达自己内心的同类,总是容易产生亲近感。最重要的是伞木希美长得很好看,所以我还是喜欢她。 铠冢霙真是可怜小天使啊,但是她对希美的喜欢可以说是一种盲目的迷恋,认为希美就是她的一切。这有两个弊端。一是希美不可能正面回应霙这种近似爱情的喜欢(在我眼里就是爱情),这份喜欢也会一直伴随着得不到的痛苦。二是霙眼里只有希美,使得霙忽略了自己,束缚了自身的成长。 最后对于霙的勇敢表白『我喜欢希美的一切』,希美只说『我喜欢霙的双簧管』,我想她的回应如此平淡,一是希美对霙的喜欢应该不是爱情,而是包含着喜爱与嫉妒的友情。二是目前的希美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无法回应如此浓烈的喜欢(但后面希美让霙等等自己,等她可以配合霙独奏的那一天,我觉得这已经算是编剧导演非常慈悲的暗示了)。当然,希美这句『我喜欢霙的双簧管』更重要的含义是希美想让霙不要再只顾虑希美,而是尽情发挥音乐才华,展翅高飞。霙也理解并听从了希美的愿望。从这个角度想,故事最后以双方互相理解又各自成长的方式,让铠冢霙放下执念,真的是个很好的结局。

 4 ) 从利兹与希美、青鸟与霙的角色映射说起

在这个故事里,虽然如众所知,希美和霙在角色定位上是互相转换的,两人都既是利兹,又是青鸟,但总体去看,应该说,剧中剧中的利兹对应的就是希美,青鸟就是霙。

因为希美和利兹一样,都是她是行为上主动,但情感上被动的那方。

与之相反的霙和青鸟,则是行为上被动接受,但情感上爱得很纯粹及主动。

先从利兹这个角色进行分析,这个角色性情上是内敛而和善的,这大概和她悲惨的过去有关,她没有亲人,是被独自遗留在世的人,所以在性格上她比一般人更为敏感和封闭,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她下了电车前往面包店上班的那段情节感受到那种莫名的隔离感与陌生感,这段画面不是为了表明小镇的美丽和谐,恰恰是通过这些和谐美好的外部环境表明利兹的人际与处世状态,毕竟那个地方是一个她本该早已熟悉和融入的环境。

不论是表情还是动作交互,都体现了疏离感。

她可能不善于交际,或者是不善于融入人群,但随即工作的情况又表明利兹做事处事是能够且很愿意和习惯于优先为他人考虑(不是站在他人角度考虑,因为缺乏交流,她这种善意往往有一种一厢情愿的淳朴和幼稚,这个特性也导致她自以为地做出了放飞青鸟的举措),因为她早已甘于忍受苦难和卑怯地接受他人的善意。所以她表现出的那种和善并不是那种能够亲近的易相处,她所亲近的只有那些动物和青鸟,而不是人。她的和善是一种逆来顺受的软脾气(当然她也不是那种草包脾气,相反她这种软脾气有着基于自身经历导致的固执和做事想当然的特点),她是会将委屈压在心里、性格上并不作伪(那种若笑将起来即是真的因着开心,反之亦然)、浮萍般孤独的人物。

而这就要说到导致利兹如此性情的的本质内因/特征,孤独。她独自一人生活,与动物为伍,在故事中除了面包店老板和顾客,她没有和其他人有任何交互。青鸟在回应利兹为什么来到和待在其身边时也很明确地说出了利兹的特质:“因为利兹总是孤身一人。”利兹为之触动,作为施救者的她对青鸟提出了唯一一次情感上的对外诉求:“拜托了,请留在我身边,永远永远!”利兹在故事中扮演着推动情节的主动型角色,而这个诉求其实已经暗示了其本质是被动、没有选择的一方。她是一个被生活抛弃的人,所以她渴望陪伴,渴望家人。她后来主动的放手也与此不冲突,因为她害怕被抛弃,所以在遇到这种两难问题时基于自我保护机制她会下意识率先做出脱离行为以避免自身被抛弃。她有主动做出选择的能力,但因为自身以及各种外因,她反而没有多余的选择,她只会一条路走到黑。

青鸟可以看向利兹之外的青空,但利兹则否,她的陪伴只有青鸟。

映射到希美身上,也是同样说得通的。通过希美的乐器、手上的电子表等细节,我们可以得知希美的家庭条件并不十分富裕,应该属于中产且没多少余裕的阶层。希美本身有从事音乐事业的能力,但因天赋不足以及外部受教育环境的限制是不足以达成行业顶尖的。这样的她,虽然外表看似洒脱,却实际上更容易在很多事上耿耿于怀。她看似有很多朋友,与他人也融洽,但她实际上是非常善于伪装和压抑自我的人,人以群分,其实从她与霙能成为实质上的挚友一早就说明了她俩内在性情的一致。她就像利兹,友善而不好相处。而霙虽也是内敛,却因原生环境产生了不同处,请得起私教的她,家庭情况富裕,所以她不用烦恼家事,没有现实的阻力,这也是她从心施为、凭心意行事的重要物质基础,当然这可能也是她从小就产生怯懦性情的原因,虽不知具体缘由(原著没提到),但这优越的家境可能就是她年幼时被同龄人排挤的原因,她面对着家里善意(关爱)和外部恶意(排挤)的人际矛盾产生了无所适从的卑怯心理。而她遇到了希美,这样单纯性情的她就可以做出跟着希美不用操心其他的选择,加之又有着确实的让老师对其上心的非凡天赋,在社会层面上受到诸多眷顾和关爱的她(此时她不再被排挤,所以相对孤独只是从小养成的性情使然,所以说她是被关爱的)就是青鸟,和作为利兹的希美不同,她也确实有着广大的天空。

为对方立场考虑却为此形成不同立场的两人

所以,我们回到之前可以归纳出的镜像命题上去:

利兹(希美)是做出选择的一方,但其自身并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

青鸟(霙)是被动接受选择的一方,但其自身是有选择的余地和退路的。

霙无法理解利兹放飞青鸟的想法和做法,因为她是青鸟,她就像青鸟喜欢利兹般喜欢着希美。她愿意为希美舍弃天空,因为希美就是她心底里的天空。她被动地受到拯救,但爱得十分主动。

希美无法理解青鸟不愿离开,或离开后亦不妨能再回来。因为她恰如怄气般固执的利兹,她做出了选择,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恰如一开始给予拯救一般,继续给予对方更好的未来(哪怕是她一厢认为的),在得与失的纠结中,她是把选择权让给了对方。

“我让你离开,但我希望你离开后仍能回来。”利兹(希美)是真正意义上被动期待着的一方。

而与之形成对比的青鸟反倒纯粹得多。这也是为什么虽然情节叙述大多是霙的视角,反而是希美的人物塑造更显得更加复杂和饱满。因为青鸟的定位,在故事内核上就是为了衬托利兹此人所处所行所想。

两人间的交互无言中纠结,纠结中深刻,所幸她们最终都坦然面对了自己,霙终于明白了希美在自己心上的重量和懂得如何适度地去寄托这份感情,这也拓宽了她的内外在世界。而希美也实际上得到释怀,不再纠结表面的追逐与同步,与其说她拒绝了霙的表白,不如说她终于通过知晓霙的心意而与自己和解接受了自己,释然面对眼前之人。两人真正走到对方跟前,心灵上真正并肩平等。恰如小标题所写,隔阂与障碍已然消失,心意至终得以相交。

视对方为青鸟,因对方正是自己的心结,而结局,心意已通。

终注:此一家之言,很多都是脑补和过度解读,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以上。

 5 ) 希美真是太让人心疼了。

希美真是太让人心疼了。

电影里有一个细节,希美知道新山老师单独找到霙并给了她音大的宣传册以后,也去找了老师说自己想考音大,但是新山老师除了说“加油,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找我。”这样的客套话以外,什么都没有说,甚至还有点想不起来她是谁。希美沉默了一下,尴尬的后退了一步,新山老师就这样离开了,并没有察觉到她的心情。

希美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认可和指点,就像老师对霙一样,但是并没有,所以她后退了一步,这一步也正印实了她认为自己没有才能的想法,此时希美的表情,逐渐凝固起来。

希美对音乐的热爱并不亚于任何人,她对才能的渴望也并不少于霙对希美的爱。

在利兹与青鸟的故事里,最初霙一直认为自己是把希美锁起来的利兹,是她束缚住了希美的手脚。希美认为自己是霙的青鸟,因为她的到来,让孤独的霙有了期盼。

电影的后半段,希美已经不知道该怎么面对霙了,她对自己的普通感到不甘心,认为仰望着自己的霙一面拥有着自己渴望却不能拥有的才能,一面又说着她只有希美,对她来说音乐什么的根本不重要,这样子的话实在是太狡猾了不是吗。你不曾在乎的正是我所渴望的……

霙心里只是想着希美,却不知道希美的心里有着这么复杂的感情,所以她不明白为什么希美无法回应她。一个在谈梦想,一个在谈感情,双方的交流并不在一个波段上,也就是为什么届不到了,无法传达的,和无法回应的。

因为太在乎所以想让自己看起来没那么在乎,因为不甘所以无法去回应霙,一切的一切都装作那么的漫不经心,但其实霙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真实的扎在她的心上。

希美想让自己看起来处在一个主导的地位,但实际上这段关系里,希美才是自卑的那一方。在她看来,只有霙是真实的需要她……霙她还有着音乐的才能,而希美除了霙以外,什么都没有,她渴望的才能,是她所无法触及的。所以她不敢听,不敢回应,假装不知道,也不敢说。

这段复杂的情感里,夹杂着的,到底还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的,让人心疼的心情。

电影的结尾处,霙发现了自己不再是束缚青鸟的利兹,而是因为爱着利兹而选择尊重利兹的选择飞向蓝天的青鸟;希美也发现了自己不仅是给利兹带来快乐的青鸟,更是为了让青鸟拥有广阔的天空而放手让它飞翔的利兹。

私心认为,故事最好的结局不是两个人被彼此禁锢,而是纵使她们见过了宽广的世界,仍旧在等待着对方,等待着那句……

“我回来了。”与“欢迎回家。”

再给她们一点时间,她们正在迈向通往彼此的路上,青鸟正张开翅膀,清风正徐徐吹来。

 6 ) 愛ゆえの決断

整个剧场从头到尾散发着一种惊艳的氛围,准确来说应该是平淡无奇的惊艳。

这是一部完完整整的唯美百合作,描绘出了我心中至高无上的纯洁,恋歌。温柔的让人沉溺,却又可以难受到让人撕心裂肺;互相迷恋,可又求而不得。整片充斥着一股沉闷,窒息的感觉,让人压抑着,然而又有许多欢乐的气氛烘托。表与里, 散,离,爱,迷恋。リズと青い鳥,其实是两人的相互映射,只是两个人表达的迷恋方式不同。心结解开时才发现,“原来你才是我理解的那个人”。有着嫉妒与死死握紧又有着看开和放手,“其实更执着的人是我啊”。

あぁ神様、どうして私に籠の開け方を教えたのですか。「神啊,为什么要把如何打开牢笼的方法教会了我?」

最后的joint,也许是因为打开了心里的锁,好似与对方连接上了,两人也成为了稍微对等的存在。与利兹和少女不同的是,希美跟霙都想一直紧紧地陪在对方身边,所以结局可必然算是个happy ending。

如果能够永远在一起的话,那么这一瞬间的恋是否就可以转化成永恒的爱了呢?

 短评

埋下分离可能的,是青鸟矫健的注定属于天空的翅膀。但如若青鸟只想跟利兹在一起而并不在意自己的翅膀,那该怎么办呢?这份不能被传递到的青鸟的心意,不明白为何自己无缘无故被看重,让希美在最后终于问出口,「何でそんなに言ってくれるのか分かんな」。于是一旦明白,比喻便失效了,盘旋于空气里的二元对立也隐匿不见。打开的鸟笼不再重要,因为自由并不意味着失去。结尾升起的那个弱音般的,“并不一定会分离”的希望,已足够坚韧。

6分钟前
  • 有必要
  • 力荐

现在最大的想法,下次见到某某某时候,对她也来个「大好きのハグ」

7分钟前
  • 思寻
  • 力荐

4.5 细腻如沾衣微雨。“利兹” “青鸟” 的身份在两人关系渐进中不断互换,没有说出口的话,猜测迟疑的种种心意,压抑的、迷茫的、静默的、苦涩的……彼此的心之所向,层叠的羁绊,最终都像青鸟的羽翼般,轻盈地散开。因此夏日终点依旧是明媚的。【神様、どうして私に籠の開け方を教えたのですか。】这句忍不住大哭。

11分钟前
  • Lycidas
  • 推荐

(9/10)看TV版的时候我对这两人的关注度就超过了美丽组。个人不是很喜欢TV版,而且上色略做作,相较之下剧场版的画面还是让人很舒适的,场景表现带有诗意。音乐和人物背景也配合得相当出彩。至于这个故事的结局,也许就像一开头希美所说的,略带伤感但又美好。影片是从霙的视角展开,但如果从希美的角度把剧情重新梳理一遍,就会看到这是另一个故事。影片最后,霙独自走向了音乐教室,没有像之前那样等待希美,而希美则走向了图书馆,去考取自己真正的志愿。此时两人的窗外都有鸟儿飞过,宣示着她俩互为青鸟,也互相放走了对方。

13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无法融入群体,特别的那个人就是自己世界的全部。不惜代价也希望与她在一起,眼中只有包含了对方的未来,世俗意义上的前途全然抛在脑后。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真实到令人心痛。在影院不敢出声,回到家里像失了魂一样,听着剧中的曲子,哭成了泪人。

17分钟前
  • Mage S
  • 力荐

喜欢这个故事,彻底补完了伞木希美这个角色。但我总感觉,如果能遵照原作拍一季动画,效果可能会远远好过现在这个剧场版。山田监督像是在力求平淡,却终究不够克制。无限叠加同一个意味的小动作,的确是展现人物性格与内心戏的妙策,总未免有些低估观众的理解能力。想重温TV版了。

19分钟前
  • 陆秋槎
  • 力荐

哭掉半包纸 场内的肥宅也流下了泪水 最喜欢反光还有喂河豚那段 开头部分みぞれ耳朵竖起的表现真是绝佳 |回顾我的充满试卷的青春简直是坨💩 京阿尼好

20分钟前
  • elimu
  • 力荐

如果你爱的人决意要离开你去远方,你会放手让她走吗?っていう話です

22分钟前
  • 文水青蛙
  • 力荐

迫真硬核女同动画,暂时原谅山田在《玉子市场》里面虐小绿了😭。细致入微描写青春期少女间矛盾复杂感情的电影,如果是学过乐器的女同性恋观众可能会哭崩。

24分钟前
  • GENNIQIROU
  • 力荐

水蓝色的制服,是某种忧郁吗?幸福的青鸟,终有一天会离开的吧?“音乐中有许多难以用音符去填满的空间,要把握在曲谱缝隙中流动的情感。”当合奏的旋律到了象征离别的某段间奏,夏天也即将接近尾声的时候,走廊里依然回响着沙沙的脚步声,孤零零的少女与笼中的青鸟始终无法忘怀一起交汇的时光。“你是我的一切,但你是自由的。”

27分钟前
  • 颜落寒
  • 推荐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32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果然只有女生才最能理解女生微妙而敏感的心理状态,也更容易将自己带入其中,这是只属于女生的细腻。也许她们看到青鸟的第一刻就会将之联系到忧郁(Blue)与孤独,而我只觉得青鸟长得像迅雷。/直男的脑回路

34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喜欢京都对纤细少女情感的刻画描写,细致而生动。越是走进彼此,在意彼此,就会越害怕自己被另一方所丢下,就像希美羡慕着霙的音乐才华,霙也羡慕着开朗有人缘的希美的人格魅力一样,其实她们是彼此的莉兹,也是彼此的青鸟呢。

36分钟前
  • efuchan♡
  • 力荐

从京吹1到2再到这部,体验了一种高光点从乐器到人、从喧嚣到私密的过渡。合奏或优雅或恢弘,演奏者各有心事,而讲述者就在反复变焦中,时而让我们聆听,时而让我们注视。这个“爱是放手”、“比翼齐飞”的故事简单得正适合京阿尼演绎,淡色水彩把空间晕染得很宽很远宛若童话里的冬季,但一个脚步一缕垂发一次眨眼一丝吐息,蕴含着比许多也有哭喊却最终欢腾依旧的青春故事立体得多的真实。这既不是一个音乐故事,也绝非简单的恋爱桥段,这可能就是一种必须做出选择的人生吧。京吹2时,就隐隐担忧着希美和霙这太过沉重的牵绊,要如何解开?暴力的?浪漫的?痛苦的?最终,《利兹与青鸟》给出了一个轻盈的答案。

38分钟前
  • 亲爱的猥琐猪
  • 力荐

她倆曾經想對彼此說的,或許只是早見沙織在《The Rolling Girls》的那句台詞:「好想和妳在一起,即便只是朋友這種關係……」也,唯有故事這種魔法,方能讓這一段在現實中只能以陰沉壓迫形容之的沉重情誼,變得如斯令人同理、催人落淚、惹人憐惜。 P.s.西屋太志設計的霙,實在讓人很有一種想用舌頭把她髮絲理順的下流衝動……

39分钟前
  • 焚紙樓
  • 推荐

最好配合《终将成为你》一起服用,这种看似浅浅的青春期悸动才会沉重又轻盈起来。如果,如果将来要面临这样的时刻,这部电影能够救我

43分钟前
  • 萨罗迈拉
  • 推荐

天了,在不同楼相对的两个教室里希美长笛上的反光跨越空气在霙身上流转那一段太美了,老年人第一万次为高中生的纯真情感/情绪感到窒息。两个女孩都既是利兹也是青鸟,既要追逐也要放手。声音做得很好,走廊里少女室内鞋的脚步声和水手服裙摆抖动的声音与背景里的钢琴曲完美和谐,犹如将青春日常里的细节不断重复出美妙的节奏感,真清脆啊。以及,希美这种在明媚爽朗中渣人于无形简直和Oliver的"Later!"一个类型。

45分钟前
  • 烤芬
  • 推荐

任何一方是利兹都会让双方难受,只有双方都是青鸟才能让彼此解脱。非常好!从《成年女性动画时间》《声之形》到本片,我一直很喜欢吉田玲子笔下女性内心隐秘的昏暗角落。本片和《无敌破坏王2》同样劝分不劝和,但本片的主题和故事的融合程度更高,更不必说沉稳静谧的气息和精美细致的画风,有几个瞬间觉得是宫崎骏和新海诚的巅峰融合。

48分钟前
  • 小A
  • 推荐

太细腻了,但我对女生之间的友情到底能有多复杂并没有什么共鸣,只能把它理解成一个拉拉单恋直女的故事……我说我喜欢你的全部,你说你喜欢我的双簧管……╭(°A°`)╮

51分钟前
  • 小油飞
  • 推荐

座中泣下谁最多,长笛希美青衫湿。

55分钟前
  • 嘉神川荡漾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