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先锋

HD

主演:罗里·金尼尔,马克·加蒂斯,Alex Riddell,Peter Forbes,Katherine Jakeways,朱丽亚·迪金,李·恩格里比,菲利普·杰克森,伊恩·哈拉德,里斯·谢尔史密斯,史蒂夫·佩姆伯顿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登月先锋 剧照 NO.1登月先锋 剧照 NO.2登月先锋 剧照 NO.3登月先锋 剧照 NO.4登月先锋 剧照 NO.5登月先锋 剧照 NO.6登月先锋 剧照 NO.13登月先锋 剧照 NO.14登月先锋 剧照 NO.15登月先锋 剧照 NO.16登月先锋 剧照 NO.17登月先锋 剧照 NO.18登月先锋 剧照 NO.19登月先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登月先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09年,在生意场上失意的商人Julius Bedford跑到乡下隐居起来,希望写一出戏剧来赚点钱,然后东山再起。然而没有人对他写的东西感兴趣。住在Bedford家附近的Cavor博士总在鼓捣一些稀奇古怪的发明,而且天天弄出很大的声响,让Bedford心神不宁、十分烦恼。   Bedford本想找Cavort博士吵一架,却被Cavor博士的新发明吸引住了。Cavor博士发明了一种类似涂料的特殊物质,无论涂在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去除地球引力对该物体的影响。Cavor用一个苹果作实验,结果这个苹果自己飞向天花板,砸了个稀巴烂。   Bedford立刻想到这东西有极高的商业价值,但Cavor却有更好的主意:他们可以去月球旅行!Bedford一开始不同意,但Cavor骗他说月球表面可能有很多金子,Bedford立刻答应了。Cavor用铁、木头和丝绒毯做了一艘奇怪的太...13号驱魔宽恕2020甜蜜的东方那年夏天有风吹过寡妇血缘关系权少的贴身翻译官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头文字D第一季国语识骨寻踪第四季亚美尼亚大地震父与子酒吧第一季女巫集会龙虎过江杀手的童话妙警贼探 第三季房客与妈妈利刃出鞘2中国往事大和号战舰之谜朝鲜精神科医师刘世丰亲爱的白种人第四季不可饶恕的人缘份新天空国语骸骨骑士大人异世界冒险中卑贱帕累托的误算:社会福利机关调查员杀人事件一望无际麻烦了客栈黑天鹅法律无情1988周恩来小姑贤阿尔巴特双人军团大汉风之吕后篡汉群星第一季退缩2021眼里余光都是你文学少女剧场版缉魔 緝魔威尼斯商人惊天追踪阳光下的少年之我的无色世界

 长篇影评

 1 ) 和预料完全不一样的登月片

电影在一个乍看颇让人不解的镜头下结尾。

当阿姆斯特朗登月归来、尚处于隔离间的时候,他的妻子珍妮特在几位官员的陪同下来看他。珍妮特穿得很正式,西装外套,细高跟,波澜不惊的脸上几乎看不到太过欣喜或是激动的情绪。她默默前来,和丈夫的手掌在玻璃的阻隔下相对,几秒的眼神接触,便是电影的终结。

极度含蓄的情感,就如同这部电影整体的表达一样。

我本来以为这部电影会是拥有不少振奋桥段的“大片”,毕竟故事背景太过传奇。

冷战期间,美国和前苏联的军备竞争日趋白热化,月球探索也是主要攻克项之一。阿姆斯特朗主修航空航天学,从军队退役后,他做过大量的试飞工作,后来便进入了如今大名鼎鼎的NASA,也就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成为了一名宇航员。

1966年3月,阿姆斯特朗与大卫斯科特乘坐双子星8号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轨道对接,尽管过程中阿金纳对接舱实际发生了事故;

1967年1月,阿波罗1号发生大火,正在进行试飞的三位宇航员牺牲;

1969年7月,阿波罗11号发射,阿姆斯特朗作为飞行员代表人类首次踏上月球,完成了著名的“人类历史的上的一大步”。

如今看来,登月是项壮举,但当时整个过程笼罩着冷战的阴影、失败和死亡的威胁、国民的怀疑,还有技术上的巨大阻力,能够顺利完成极其不易。当机械的轰鸣声送人类步入本永不可能涉足的太空,当无垠的星球展现在渺小得仿佛承载不了的想象力面前时,这本就足够激动人心。

事实上,众多的太空片也并没有回避人类的野心和脱离地球那刻的壮丽,但导演Damien在《登月第一人》中却选择了极其冷静和克制的白描。

就如同开头提到的情节那样,展现在观众眼前的阿姆斯特朗并不是英雄式传说,而是平凡生活中的父亲、丈夫和NASA宇航员。他一生的执念是小女儿的年少夭折,乃至最后把女儿的手链当做纪念抛在了月球上。他也有柴米油盐的烦恼,需要处理和妻子若即若离的关系,在听到同事牺牲的消息时无意识地捏碎了玻璃杯满手是血,一次次试飞和失败是他需要克服的工作,直到最后成功归来,阿姆斯特朗也并没有表现出太过强烈的如释重负或是欣喜若狂。他把所有深沉的感情都埋在了航空面罩背后,观众只能在几秒内一窥他内心的波澜起伏。

登月也是如此。Damien摘取了几个登月的重大节点,仔细地描述了失败和死亡,包括美国民间的反对声音,阿姆斯特朗等人的焦灼更加直观地让观众感知到过程的不易。他拍的不是浪漫英雄主义,而是半纪实式的传记篇,束缚和克制成为主题。

就连历史中最著名的,美国国旗插在月球上的时刻,电影中都避而不提,直接让美国媒体大肆讨论这部电影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是否到位。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的阿姆斯特朗的确如刻画的那样低调沉默。据NASA的同事事后回忆,阿姆斯特朗一直寡言,他更愿意将事情完成而不是口头吹嘘。哪怕在成功登月后,他也尽力了避免了过多曝光,最后在一所名不见经传的辛辛那提大学担任工程学教授。

只有一前一后两处地方透出了影片深处的激情和浪漫。

当阿姆斯特朗第一次飞向太空执行任务,星空的光晕洒在他的脸上,地球被他们抛在身后,眼前是一片浩瀚,长达数分钟发射升空的轰鸣和眩晕晃动在这刻奇迹般地静止,阿姆斯特朗眼神中是一片虔诚和最深的向往震撼。

第二次则是他踏上月球的那刻。在他取下面罩的那几秒钟内,还是眼睛,沉静的眺望远比任何激动的言语都更适合诠释此刻的浪漫与不凡。

也许是有对瑞恩高斯林爱屋及乌的情感在,我挺喜欢这部电影的。与其说是登月片,人物传记片倒更合适些。

 2 ) 个人故事折射的航天命题

看的很多太空和宇宙探险题材的电影,都是虚构的故事:外星生物、克隆人、地外探索任务等,科幻成分较多。而"Frist Man"是一个(太空领域的)传记电影,这就决定了他本质上是真实性、历史性的。这包括各个阶段剪入的历史资料画面,还有Armstrong夫妇与孩子、同事之间的关系和往来,还有由Armstrong的儿子们提供并收入电影的、他在登月行动离家之前和他们交流的记忆片段。很多地方能感受到个人命运与国家、个人命运与社会、个人命运与人类历史的丝丝缕缕的关系,从Armstrong一个人,折射出了这么多个面向。

这是昨天看完后的观感,18年上映的时候,在巴黎Les Halles的电影院里看的,刚从国内飞回来,居然困得全程昏睡偶尔惊醒,只记得零零星星的片段,譬如一开始,Armstrong开着六十年代的航天飞机X-15升空的过程,那个跟随着飞机剧烈抖动的操作盘上快要掉出来的按钮们,印象太深刻;还有当Jan在厨房里,儿子拿着个布条跑过来向她拼命一挥,她深吸一口气回头要找儿子算账的镜头。

 3 ) 「登月第一人」细节中勾起好奇心

前段时间,刘慈欣在荣获「2018年克拉克想象力服务社会奖」的时候,发表了一段演讲。

刘慈欣发表演讲

他讲到“在现实中的2018年,再也没有人登上月球。在IT所营造的越来越舒适的安乐窝中,人们对太空渐渐失去了兴趣,更愿意在VR中体验虚拟的太空。”

然后,也对现如今的科幻作品,进行了悲观的点评,提到“科幻的想象力由克拉克的广阔和深远,变成赛博朋克的狭窄和内向。”

这段演讲发人深省,也让自己重新审视为什么那么喜欢科幻电影?曾几何时,总觉得那些轰炸眼球的特效,才是让自己掏钱买票进入影厅的唯一动力。

不过回头再看,给自己留下深刻记忆的并不是漫威系的超级英雄,而是那些能开启你无限思考的《2001太空漫游》、《星际穿越》、《降临》……

2001太空漫游

沉浸在影像中,去感受复杂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挑战自身已有的认知维度,来满足自己无限的好奇心。

正如《登月第一人》中,当高司令被问到太空飞行的重要性时,他说到:太空飞行并不是为了探索而探索。它能让我们看清一些东西,一些也许之前就应该,现在才能够看清的东西。

不过,这部电影显然并不能激起太多人的好奇心,因为它更像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传记片,故事的核心聚焦的是在月球上留下第一个脚印的尼尔·阿姆斯特朗。

关于电影的剧情,并没有太多可以讲述的,像这种全人类关注的事件,网络上能找到的资料,要比电影承载的更多。

《登月第一人》其实更多的是在描述,在满足好奇心的道路上,那些让人焦虑的“细节”。

以往的科幻作品,为了保证戏剧冲突,总会截取一些重大的事件,并进行放大。而这部电影的重点刻画对象,则是无处不在的“细节”。

《登月第一人》纪录片式的主观视角,让那些在以往科幻作品中被忽略的元素,变得既熟悉又陌生,飞船上的一颗颗螺丝钉看得十分清楚、升空过程中耳边听到金属的碰撞声、脚底下的舱体与空气摩擦变得通红……你可以跟阿姆斯特朗一起,感受到自己身处的危险和灰飞烟灭的压力。

正如导演所说,“He wanted it to feel immersive and realistic like a documentary” ,为了营造电影纪录片式的真实感,采取了各种方法。

整部电影采用手持摄影的方式,有时候也会故意做出虚焦的效果,让影像更具有说服力。

为了拍出头盔上完美的反光效果,剧组弃用绿幕,在X-15模型机前面,搭建了一个180度的LED大屏。

剧组也会找到之前的录像,进行画面制式的调整和二次调色,从而跟电影其他镜头相匹配。

历史影像

电影镜头

即便是登月这样的重头戏,也没有使用绿幕,在一个采石场完成了拍摄。

而电影,也在这种波澜不惊中,复刻了整个人类登月的历史。

看到有评论说,高司令在电影中始终是一个机器人表情,和电影一样波澜不惊。不过试想,一个情绪很不稳定的人,NASA会让他飞去太空执行任务吗?

正是这样的特质,才让阿姆斯特朗成为一个伟大的宇航员,虽然也因此与观众产生了距离感。

而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的那一脚,不仅满足了全人类的好奇心,更让好奇心放大。他让我们把视角投入到了更加浩瀚的星空,人类好奇心最好的去向和归宿。

最后,电影的结尾很有意思,跟导演之前的《爆裂鼓手》和《爱乐之城》一样,都是两个主人公相视无言的镜头。

 4 ) 一场追光之旅

在电影《2001太空漫游》里后期,有一段长达十分钟的绚烂光影,有人说那象征着主演走入异世界的路途,也有人说那是追寻光亮的终点。最后主演在镜子里看着自己老去,变为“超人”,轮回至胚胎,远远看着蓝色的,发亮的星球。

对于光的本质,光的理解,这些神奇光束在《登月第一人》得到了延展,致敬,并被导演赋予了具象化意义。

影片首先在铺垫时期即对光线进行了充分的捕捉。

开头阿姆斯特朗驾驶试验机里冲出平流层的,舱内是光,浩瀚蓝天是光,天穹以外是黑。

室内大量手持摄影都基本来自于夜晚,此时屋外,长廊是黑,舞动的夫妻,旋转的留声机,玩耍的孩童是白。

湖泊边森林旁是黑,举目远眺的云层里月光是白。试验的沙漠,舱外,环境永远都被阴暗化。

摄影机永远呆在暗处,让周遭的黑暗框住叙事主体,让观众明显感到甚是幽闭恐惧和孤独。

经过铺垫期后,随着配乐的推进。光越来越以宏大的形式出现。从电梯上升中准备入舱的高司令,玻璃倒影里出现了他的脸。而这一倒影很快被月球上高司令宇航头盔的银色土地和阳光倒影所呼应。

整个登月过程虽然有配乐烘托,但却被拍摄的极其隐忍,我们鲜有看到摄影机出现在第三视角重现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可见导演并无想法普普通通地还原这一历史。

摄影机,依然恪守着他在本片最开始埋下的伏笔职责,呆在暗处。

登月的瞬间,只给了一些黑白交替的混沌镜头。舱内是黑,天穹是黑,只有银色的土地是白。

在月球上发呆的阿姆斯特朗,远处的地球是白,宇宙是黑。使命由此完成,影片达到高潮

《登月第一人》其实就是一场引导诸位追光的旅程。

“光”在本片一开始象征着月亮。我们在地球看着狡黠月色,想着我们必须要登月,虽然我们还有其他事,但是绝非为了登月而登月,而是我们可以see things. see the light. 这是当年壮举,也是本片的推进原动力。

然而光似乎永远在被追却永远被追不到。地球上我们想要去象征着光的月球,到了月球,地球又成了光,太阳依然是光。而其他的一切仍然维持黑暗。

“光”在这里也就不再仅仅代指月亮。他回到了它的本身意义,代指一切我们能看到的事物,而且我们对这些东西在人类的血肉本质里,充满向往。向往激发着我们,探索世界的尽头。

电影所带来的逆光旅行是短暂的,但是对光亮的好奇,和想把它攥在手心的欲望是无休无止的。实验失败也好,人员伤亡也好,亲属离世也好。都不能阻止我们追光的路途。可喜的是我们成功登月,可悲的是我们发现这只是诸多光束里的一道光。世界仍然是黑暗的,追光欲望也永远不会停止。

月球上的人看着我们,我们看着月球上的人。我们思念嫦娥,嫦娥也知道蓝色星球有人想她。

永远前进到有光的地方,也永远进无止境。

 5 ) 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能续写神话吗

选择《登月第一人》作为2018年第7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影片,可以说国际上最为权威的电影节给了这位最炙手可热的新星导演——达米恩·查泽雷足够的肯定。

达米恩·查泽雷导演,携妻子亮相威尼斯开幕红毯

从导演脱离学生习作的稚气真正进入电影工业体系开始算起,第一部执导的电影《爆裂鼓手》甫一现世,就真的爆裂了整个电影圈,各方面都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第二部电影《爱乐之城》更是成为当年威尼斯电影节上的爆款,后来又一举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也是距今为止史上最年轻的奥斯卡最佳导演获得者。

1. 备受瞩目的查泽雷

到第三部电影《登月第一人》(First Man)就直接做了今年威尼斯的开幕影片,现年33岁的查泽雷,可以说在欧洲和美国两个不同的电影体系都获得了不同于旁人的期许。

和同年龄段的新生代导演比起来,查泽雷在工业体系中似乎显得更为游刃有余,在大众市场和艺术水平之间也始终都拿捏得当。

第三部电影《登月第一人》除了继承前两部佳作累积下来的高口碑之外,还是查泽雷第一次跳出了音乐电影的舒适区,抛弃以往张扬奔放的情感表达,转为一种更为内敛安静的内向式的灵魂挖掘。

新片继续沿用《爱乐之城》男主演瑞恩·高斯林(Ryan Gosling)担任男一号,也就是影片中的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的指挥长——尼尔·阿姆斯特朗。

电影《登月第一人》男主角瑞恩·高斯林

关于49年前的“人类史上第一次登月”,电影作品并没少涉及。大部分都是从科幻片想象或是纪录片探秘的形式去描写,但是真正从探月者个人内心情感出发的影片,《登月第一人》可谓是开了先河。

尽管在其他艺术领域,大卫·鲍伊的《Space Oddity》就曾在飞船发射前,就通过美国探月者的心态描写,描绘过这一神奇的魔幻时刻。

在看到《登月第一人》的那一刻,笔者内心就涌动出初次听到《Space Oddity》时的悸动。在Major Tom(虚构人物)和Control Ground(地面控制中心)的对话中,鲍爷用极致的想象创造出迷失宇宙的迷幻感。让人深信,精通爵士及流行音乐的达米恩·查泽雷正是受到《Space Oddity》的启发,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登月旅程。

相较于大卫·鲍伊《Space Oddity》中人类迷失在宇宙浩瀚虚无的迷幻感,查泽雷的《登月第一人》虽然同样以个人角度去看待这次人类首次登月的历史时刻,却是把大量的着力点放在了向人物内部的精神和情感的探索。

自从人类学会了飞行,在大众的想象中,太空旅行就被描绘成一种,神秘的摆脱地心引力束缚的高耸翱翔的雄伟境界,极少会有作品将升空过程中的压抑和恐惧,如此直白而又赤裸地展示出来。

但在查泽雷《登月第一人》中,尼尔·阿姆斯特朗与这项刻入人类历史里程碑的NASA太空项目,人与外界的关系,人与家庭的关系,甚至是人与自身的关系,都让这个看似按部就班的登月计划充满动荡不安、引人入胜的戏剧性。

在影片中,乘坐一艘被仪器和刻度盘环绕而充满压抑狭窄感的火箭飞船,并没有什么宁静或令人安心的地方,呈现的空间更接近于困在恐惧中的牢笼。

在这个已知结局的历史事件中,查泽雷面临着和诺兰一样的挑战,如何将观众带入影片所创造的情绪,让人信服宏观历史背后的故事。在这一点上,新作《登月第一人》证明了即便没有《爆裂鼓手》奔放的感染力,没有《爱乐之城》糖果色调的奇思妙想,凭着内敛而冷静的内省式的探索,查泽雷也有足够的说服力。

2. “第一人”也是“最后一人”

在詹姆斯·R·汉森(JamesR.Hansen)的著作中,影片《登月第一人》记录了阿姆斯特朗(瑞恩·高斯林饰),从被NASA招募到阿波罗11号升空之间的经历。

剧本着墨之处,不是高唱美国航空实力划时代的胜利的颂歌,而是记录一个丧女的父亲在家庭与生活之间挣扎的困境。阿姆斯特朗始终渴望重新建立新的生活,在摆脱丧女伤痛和坚定生存意志之间摇摆不定。

这种矛盾的存在状态既造就其“登月”的动力,也是影片主人公“登月”前情绪挣扎的源泉。

影片的开场是阿姆斯特朗驾驶一架X-15战斗机,喷气式飞机在空中旋转,天空从漆黑的午夜变成了明亮的蓝色,太阳的光线从大地的边际喷射,倒映在阿姆斯特朗的面罩上。飞机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在颠簸中返回陆地。

飞行中产生的巨大噪声,犹如存在血管中的恐惧感贯穿始终。阿姆斯特朗穿越大气层回到地表,影片突然消音,突如其来的寂静之美,以“无声胜有声”创造出着实摄人心魂的视觉效果。

与其将《登月第一人》看作是一部太空类电影,不如说这是一部单纯的传记人物心理成长影片。

影片中没有过多地展示所谓的太空场景和技术,实际上镜头停留在日常生活的纠结可能比太空漫游还要多。幼女患病离世,与妻子之间的争执,家庭在巨大压力下濒临崩溃,同袍间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在越战和“美苏竞赛”的大背景下,“登月”的历史性胜利被无限放大,影片却把观众的眼球重新拉回到个人价值的重塑上。

在整个电影叙事文本中,有两点文本结构性元素显得特别突出。第一个是阿姆斯特朗和妻子珍妮特之间的家庭关系,面对着生活中不断发生的变故和其他航空任务失败带来的死亡压力,外界热闹喧嚣和内部沉默暗涌的对比回旋出个人与环境的张力。

另一方面,影片确实将这次航空任务与更广泛的世界大环境联系起来,同一时期的美国各地爆发了反越战抗议,太空竞赛看起来像是一场昂贵的男人间游戏。影片选择了盖尔·斯科特(Gil Scott)于1970年发行的《Whitey on the moon》,从侧面补充了影片这点欲盖弥彰的政治意图。

当然,片中情绪的圆满表达,得益于瑞安·高斯林的出色演绎。高斯林在片中尽力淡化了人物的自然魅力,轻描淡写地描绘了一个人致力于一项工作的过程,将展现自我的常规好莱坞演绎减到最弱。

阿姆斯特朗丝毫不愿意自吹自擂曾经的历史功绩,片中沉默寡言的行为甚至让媒体感到无所适从。这使得人物的演绎方式,与好莱坞同类型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物塑造标准概念背道而驰。

正如导演查泽雷所言,“阿姆斯特朗并不是一个爱夸夸其谈的人,大部分宇航员可能都和大众的印象一致,看起来非常坚定干练。”

他还说,“但阿姆斯特朗非常不同,他特别安静内向,不大说话,但任务完成得很出色。我从高斯林身上看到阿姆斯特朗的影子,觉得他应该可以很好地呈现到这一点。”

其他如凯尔·钱德勒和西亚兰·辛兹这样的老牌演员,也将他们一贯的庄重演出融入到影片中美国宇航局的权威角色上,科里斯·托尔则扮演了直言不讳但滑稽憨厚的奥尔·德林,一庄一谐的配合调和了整部影片的严肃色调。

从整体上来看,影片的主要叙事重点放在以男性为主的整体及主要人物阿姆斯特朗身上,鲜有个别的角色的叙事分配,这也是本片在整体丰满度上稍显欠缺之处。作为一部以个人叙事及情绪带动的影片,阐述重点单一地放在主角身上,不免太过单薄,很难在整体圆满度上形成能够自洽的人物自身与外界的关系。

技术上而言,内森·克劳利的视觉设计还原了上世纪6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让人物置身于一个普通的环境中,抽离了阿姆斯特朗登月前的所有英雄式歌颂,借助高斯林低调的人物呈现,展示出平静克制的情绪暗涌。

查泽雷向来擅长捕捉角色眼神的镜头语言,梳理出阿姆斯特朗在挣扎与克制之间的内心摇摆,所产生的不俗的效果,让人感受到入肉的心理痛楚。

瑞典摄影师莱纳斯·桑德格伦继《爱乐之城》后,再度掌镜达米恩·查泽雷的作品。镜头语言追随卢贝茨基式的美学风格,大量跟拍长镜头带出查泽雷作品一如既往的律动节奏,阿姆斯特朗一边和孩子们玩耍,一边和女儿窃窃私语的镜头,人物空间距离和光线位置等都非常精致到位。

从构图设计上很容易让人想起《生命之树》,将温柔的生命之美与幽闭恐怖的升空镜头并列在一起。干净的镜头感与反高潮的剧本编排形成高度一致的风格,形成影片中具有金属色般的细密压抑感。

在家庭场景中,镜头从一个黑暗的房间通往一个明亮出口的推轨,形成一种幽暗中的牵引力,似乎模拟着徘徊在黑色的空间之中。

而在月球的场景中,远焦镜头让头盔模糊了摄像机镜头的视线,让观众带入到影片人物的心理状态,当月亮出现在地平线上时,从阿姆斯特朗的视角往外看,月亮的表面反射在头盔玻璃上,镜头捕捉到情绪和奇迹之间的共振,正是那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感使影片情绪超越了镜头。

3. 我们都猜到了结局,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将我们带到结局

影片《第一人》中没有刻意的人性沸点,没有经过渲染的爱国热情,更没有悲恸式的剧作撕裂,用几近静默的痛苦克制且冷静去完成人物弧光。将一种更容易被高歌的登月狂热,返璞归真回更为漫长的反高潮的生活本质。

这位探险家从未知的世界回来了,神秘地退出了公共生活,目睹着世界对太空的探索由狂热到熄火。就像协和式飞机一样,它是一种未来主义,成为了过去的东西。在这次从另一个星球凝视地球的旅程中,镜头用公平的眼光看待这一存在主义的冒险。

影片其中一幕以阿姆斯特朗的视角俯视,当第一个人类的脚印踏在月球的尘土上,高斯林冷静的脸上隐隐抽动,是恍惚间的难以置信和不现实,也是“个人一小步,却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的激动,静默的镜头语言带出复杂情绪,完成了影片中最大的人物高光。

影片《登月第一人》最大的戏剧张力,便在于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反复拉扯。

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已知结局的历史事件,镜头语言本身就扮演着中立而面无表情的角色。观众借助片中阿姆斯特朗的视角,从太空舱的窗口看到散发幽光的瓦砾土地上,陶醉在月球砂砾的质地中。

阿姆斯特朗迈出第一步时,目光随镜头凝视着靴子脚下幽灵般的遥远时,隐含着超现实主义的暗示,但宇宙飞船终究将其拉回地球的现实生活中。正是这种超现实的漂浮感与现实生活中的生活挣扎交错拉扯,让人类实实在在体会到了《Space Oddity》所吟唱的迷幻。

这部电影对于死亡的捕捉一直是剧本驱动的主要元素,阿姆斯特朗爱女的病逝,双子座太空计划之前其余失败计划导致的殉职,任务危险因素所带来的死亡恐惧,任务中最为可怕的推动力,都是在深渊边缘催眠时做着的一个梦。

影片《登月第一人》重新定义了什么是太空旅行,生活在我们的想象之外,第一次捕捉到了命中靶心的真实关系。

事实上,太空旅行比我们想象的更危险、也更多磨难,这是《第一人》原始戏剧力量最重要的一环。然而,最终让你感到困扰的是,登上火箭飞船的危险,体现了太空计划的一些不可磨灭的东西:不仅是一个“新的前沿”,而且是某种文化反抗死亡的方式,使它变得既让人难以忘怀,也显得更加扣人心弦。

当阿姆斯特朗的身体卡在双子座太空舱的幽闭空间内起飞时,镜头随着飞船剧烈晃动所带来的不安,不仅是因为这样的飞行比以往所见的更粗野可怕,更毛骨悚然;还因为紧张情绪的燃料来源于外化物质世界。

人类史无前例的工业技术可以神奇地将人类本身架在一台机器上,在天际间撕开一道裂口。这一剥离的过程,既是现实中与在地踏实感的剥离,也是人类精神上已知世界的分崩离析。

和1969年阿波罗11号的登月之旅一样,查泽雷带着他的新作同样完成了一次艰难的冒险。

作者|小飞侠;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6 ) 《登月第一人》是部佳作,但却远没有让人惊喜

作者 | LORENZO

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于昨天拉开帷幕。作为最老的电影节,威尼斯在多年走下坡路的阴影中逐渐走出,摇身一变成了奥斯卡风向标。去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得主《水形物语》不仅最终摘得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影片导演吉列尔莫·德尔托罗更担任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因汇聚了不少著名导演的新作,该届威尼斯电影节被誉为名副其实的“大年”,而开幕电影《登月第一人》,是凭借《爱乐之城》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的达米恩·查泽雷的最新力作。

《登月第一人》是达米恩·查泽雷的第三部作品,2015年他凭借处女座《爆裂鼓手》横空出世,摘得当年圣丹斯电影节评审团大奖。2016年的《爱乐之城》更是叫好叫座,成为奥斯卡最大夺冠热门,虽最终遭遇“乌龙”惜败《月光男孩》,未能摘得最佳影片,却依然拿下了6座小金人成为奥斯卡最大赢家。

今年威尼斯电影节能请到这位当红导演的新作《登月第一人》来开幕,可谓噱头满满。影片不仅沿用了《爱乐之城》里的男主演员瑞恩·高斯林担纲本片男主角,还有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聚焦》的乔希·辛格作为本片编剧,以及斯皮尔伯格作为本片制片,可谓巨星云集了。

《登月第一人》将聚焦美国传奇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的生平,重点讲述他在1961-1969年间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月者的过程,同时也展现出人类在这次史上最危险的宇宙探索征途中所付出的难以想象的国家与个体牺牲。

关于太空的电影其实不在少数,远一点的有1968年库布里克的神作《2001太空漫游》,1983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太空先锋》,1995年汤姆·汉克斯主演的《阿波罗十三号》,近一点的还有2013年的《地心引力》和去年的《隐藏人物》。《登月第一人》在这个时候横空出世,想要把登月这个众所周知的故事讲出新意,难度不可谓不大。

然而电影首映后收到了英美媒体的广泛好评,电影烂番茄新鲜度92%,Metacritic上得分81, Indiewire打出B+,英国电讯报和卫报也纷纷打出四星。莫非这部电影真是继《2001太空漫游》之后最好的太空片?

诚然,《2001太空漫游》完全颠覆了我们对太空的认知,而《地心引力》里那些惊心动魄的太空危机还让我们心有余悸,技术和视觉效果让人叹为观止,电影《登月第一人》却未在技术上逊色于这两部电影。

电影一开场的阿姆斯特朗的在大气层和宇宙空间的一次弹跳测试,达米恩拍出了一种波澜壮阔的感觉。伴随着巨大轰鸣、高速旋转,让人深感不适的失灵提示中,我们只短暂窥得脱离大气层后太空的那一丝宁静,随即又被卷入无尽的恐慌。这样让人手心出汗的紧张戏码,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太空舱中,完全媲美《地心引力》的桥段。

而理所当然的,电影后半段的登月戏码,曾经在电视上或者在纪录片里能够看到的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一小步,如今在达米恩的执导下,不仅过程更加丰富:从火箭喷发的那一秒开始,观众便能跟随着火焰和高温陡然升入空中,直至最后惊险降落月球;而且细节让人震撼:大到月球上的环形山,小到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后的鞋印,登月的壮举尽收眼底。

电影终于让这曾经黑白电视上转播的一小步,变成了大银幕上震撼人心的一大步,技术的胜利不容置喙。相信《登月第一人》会像《太空先锋》和《地心引力》一样,在奥斯卡上斩获技术奖项。

《登月第一人》与以往的美国太空片最大的不同,或者说是对月登月这件壮举的表述的不同,在于并未给阿姆斯特朗设定一个高大伟岸的英雄形象,而是通过更加私人的、更加细微的阿姆斯特朗的家庭、亲情、友情的描述,给了阿姆斯特朗一个全新的血肉之躯。

首先是阿姆斯特朗的女儿凯伦在因为脑瘫早夭的打击,这一场葬礼让阿姆斯特朗从此心灵紧闭,冷静得似乎是因女儿的死导致。而在登月前与两位儿子的告别戏码中,他那有点幽默的类似新闻发布问答般的答案,又让阿姆斯特朗的英雄形象变得立体,且复杂。而在后续的用生命堆砌出来的NASA试飞中,又有两次事故和一场葬礼,这都或多或少将壮举背后的牺牲与辛酸铭刻在阿姆斯特朗的心上。

最终在登月后他撒向环形山的女儿的手环,似乎将人类登月的伟大志向,细化成了人类最细腻最绵长的情感驱动。或许,阿姆斯特朗只不过尽了已逝同事之未竟之事,上九天揽月,以女儿的名义。

然而,《登月第一人》虽然找到了巧妙的切入点来讲述这个人尽皆知的故事,却依然四平八稳,缺少惊喜。尤其是本该在登月时造成的追思女儿的情感高潮,由于电影前半段的铺垫太少,还被突兀的几幕闪回打散,导致并未喷涌而出造成巨大的杀伤力,着实可惜。加之电影为了顾及冷战大环境、NASA登月项目的反对潮流(Whitey on the Moon)、以及美国的爱国主义等等,不得不加入种种细节,导致电影面面俱到,主线却不明朗了,就此而言,《登月第一人》虽是佳作,却比达米恩的前两部作品《爆裂鼓手》和《爱乐之城》缺少灵气,无法说是杰作。

达米恩用了他御用的摄影、配乐来保证《登月第一人》的质量,所以即便电影并非杰作,却依然质量过硬。想必在明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我们一定会看到《登月第一人》的名字。

肯尼迪说“我们选择在这个时代登月,还要做其他事,并不因为它们简单,而是因为它们很难。”无法忘记电影里的这些时刻:阿波罗11号火箭升空,直入云霄的那一刻;登月舱门打开,世界瞬间宁静的那一刻;阿姆斯特朗迈出一小步,踏上月球的那一刻;感谢《登月第一人》能带我们穿越时空,感受这些人类历史上的这些时时刻刻。

· THE END· 这是“不散”的 第708期 文章

 短评

从爱乐到爱月,这是高司令的一小步,却是他演技提升的一大步。

4分钟前
  • 加印
  • 推荐

很喜欢导演处理这个故事的方式,反个人英雄主义,反类型处理都很有追求,比如说本来应该是全片最高的登月时刻,变成了IMAX版的宽画幅,导演却选择了消声处理,剩下了阿姆斯特朗一个人站在无声的月球上,把小女儿的手链留在了那里,这个父亲形象瞬间变得让人感动,理解了这个人物之前偏执的性格。没有戏剧性的高潮或者煽情,只有一个角色的内心流露。达米恩·查泽雷在拿了奥斯卡之后,竟然还没有放飞自我,可能只要还是拿好莱坞主流制片公司的钱,就很难彻底的飞起来吧,不过这种反类型的处理方式已经开始朝着独立范儿的文艺电影方向前进了。

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航天电影本质都是灾难片,《地心引力》已经把这个逻辑演示得很清楚,所以《第一个人》说到底也就是《最后一个人》,有关这场劫后余生之旅,查泽雷在视听上呈现得已足够精彩。但我们都知道,影片没有办法去回避阿姆斯特朗他的内在情感和社会关系,但作为一个历史符号,一个意识形态焦点,一个无法担负起过度饱和的表征而不可避免的“俗套人”——他竟然也是个“人”。伦理关系表述对全片真正伤害是搅乱了灾难片节奏和力度——试想《地心引力》要是给观众不断插入地球上情感和营救会多么愚蠢。也许,这是本片题材一个天然内在矛盾,也是一部电影想获得受众所必须要做出的牺牲。

12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登月之后的一个小动作,给这片加分不少,也是感动瞬间。整部电影还是挺风格化的,手持加特写,以及复古的影像。尤其是,这仍没有聚焦事件,而是放在了人物上,也会让叙事更散。不过最后整个的登月过程,还是相当沉稳大气。

1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弦乐美好,制服性感,调色暖人,不出意外、采分点全有的优秀命题作文,优等生。是我NASA女孩的porn。要批判大国题材的建议别进电影院。

18分钟前
  • 咯咯精
  • 推荐

一部“反英雄主义”电影,讲述一个草根为了国家的面子工程经历了女儿夭折、好友遇难、家人反对、公众质疑等种种困难后,因为运气好而偶然成功的故事。 他不是什么英雄,他只是抱着必死的心理去执行任务,结果一不小心活了下来,又一不小心成了名垂影史的伟人。在那个充满太空狂热的年代,太空竞赛的政治意义远大于科学意义。NASA知道三位宇航员可能有去无回,甚至提前为他们写好了遗书。然而他侥幸活了下来。站在月球表面上,家人的点点滴滴浮现在他眼前。他终于拿出女儿的手链,缓缓扔进陨石坑,和过去挥手告别,转身拥抱新生。对女儿的思念化作屡屡柔情,弥漫在月球大地上,他终于放下牵挂和执念,和自己握手言和,这一幕绝对是年度最震撼瞬间之一。难能可贵的是导演没有拍阿姆斯特朗在月球插国旗的镜头,比某部举国旗、晒护照的电影克制不少。

22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沙泽勒提供了同版本故事的最人性化approach 感谢老搭档配乐和调色师全程保驾护航 月球的尘土压到最灰暗 记忆才鲜活

27分钟前
  • 乔治洗衣机
  • 推荐

去到离家最远的方位,却来到离女儿最近的地方。成为星球上最尊崇的人类,也成为宇宙间最孤单的男人。登月这一小步延伸人类探索的疆域,也拓宽一个男孩的视野。释放全部人类的想象,也愈合一个男人的创伤。登月的感受无法传递给任何人,失亲的悲伤也无法和任何人共享。跨过星河的距离,仰望死,回望生。

31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模拟登月的主观镜头晃得我口吐白沫!中规中矩的传记电影,跟惊艳的处女作相比感觉导演退步了,但一些小细节还是很抓人。看完印象最深刻的:一是大气的配乐,二是高司令逆天的眼睫毛刷...

3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脱离了爵士乐的Chazelle依然不可小觑(又出现了whip pan!),两场太空任务成功让人绷紧神经,IMAX月球行走相当震撼。整体算是压抑版《太空先锋》,手持+胶片让年代感立现且提升代入感,Claire Foy戏份不多但场场出彩,不过其他配角仍然不够丰满,对女儿羁绊拍的也很生硬

36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脱离了音乐歌舞片的沙泽勒有种找不着北的感觉。电影的主角还是跟他前面几作类似,为了梦想与追求的男人执意继续甚至一意孤行,不惜伤害家人与普通人的幸福。这或放在一个虚构的普通人身上可以说得通,但阿姆斯特朗是登月的宇航员,完全脱离社会大环境和政治讨论专注个人内心的讲法只会让这个人物形象更加扁平(他对女儿的爱也会显得更加突兀)。终究,他不是在做一个普通人会去做的事啊。在两个多小时后,这个伟大的登月第一人形象,观众很难有更多的认识,他还是一个陌生的、甚至难以理解的人。在这种情况下,疯狂的手持镜头试图贴近主角的内心世界就显得非常晕了。登月段落还不错,音效总体也不错,就是配乐感觉像是拉拉兰弃曲重编…

40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不敢相信这出自《爱乐之城》《爆裂鼓手》的导演之手,80%的平庸戏,是靠配乐、摄影、剪辑和音效都挽救不回的…最后月球表面的空镜头加分,让人思索我们可能一直忽略的问题,像一面镜子看到自己。

43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好想石头姐来演高司令的妻子,结尾隔着玻璃也有一股暖意,期待入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这个片子不是怪光陆离的科幻片,更不是眼花缭乱太空灾难片,是遵循历史事件本身,围绕家庭和个人展开的登月故事,人命第一,家庭第一,情感第一,登月倒像是小事,事无巨细的日常生活细节,踏出第一步的心理体验,看似他为美利坚,为全人类登月,说到底只是为家里人登月,只为这超越太空的远距离的牵挂。

44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除了音效【剪辑】以外,其它没有任何惊喜的地方,高司令让人捉急的演技对人物本来就浅薄的个人感情内核毫无助益和提升,NASA和家庭生活也完全脱节,人物都没啥精气神,过目即忘。除了公关奥斯卡,完全没有拍的必要。

45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较差

3.5 做对了很多也做错了很多。从很私人的角度来讲登月,出色的音效设计、手持摄影和大量主观视角尽量缩短观众和角色之间的距离,使得那些成功或失败的任务都拍得惊心动魄特别抓人,但又在情感表达时显得过犹不及,最后的煽情大招也落入俗套。而通过加入家庭和社会的视角展现对这项任务的反思,增添了层次感但也一定程度削弱了情感内核的力量。应该能拿到不少奥斯卡技术奖项提名,音效摄影配乐剪辑都很好。

49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将人类历史上如此重大的事件拍成了格局如此之“小”的一部电影,无关乎那“一大步”,只关乎这“一小步”。一个夹杂在事业和家庭双重压力甚至是摧残下的普通人,被国家和时代推上了人生的风口浪尖,犹豫与执著,痛苦与忍受,空虚与释怀,剧作赋予阿姆斯特朗身上的复杂性彻底打开了本片的视野,不再拘泥于太空奇观和主旋律俗套,你甚至可以认为电影最终的情绪落脚点是怀疑和消极的,这在登月后的电视新闻与隔窗相望两场戏达到顶峰,世界只记得你在月球上的光芒,没人关心你在地球上的牺牲,巨大的付出到头来只是服务于政治斗争,丢在天外的悲伤依然自己承受。

51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特别漂亮:大量手持近景超近景,胶片颗粒极其明显,色调复古,在舷窗外、在喷射器分离之间,在登月舱打开的一瞬间声音戛然而止以及太空华尔兹竟然有看2001的错觉。特别真实:胶片的确还原出六十年代的太空技术的简陋粗糙,从飞行器试飞到测试再到阿波罗11号,对发射时颠簸、失控时的离心力以及月球地表是浸入试的描绘。细节和手法能看出导演的野心:三五个镜头交代丧女初试搬迁,干净利落;测试飞行入舱苍蝇和安全带失灵的细节都真实又压抑;丧礼和陨石坑中闪现的女儿的身影饱含深情。

54分钟前
  • 仿真男孩哪吒
  • 力荐

3.5 电影找到了巧妙的切入点来讲述这个人尽皆知的故事,却依然四平八稳,缺少惊喜。尤其是本该在登月时造成的追思女儿的情感高潮,由于电影前半段的铺垫太少,还被突兀的几幕闪回打散,导致并未喷涌而出造成巨大的杀伤力,着实可惜。然而,依然要感谢《第一人》带我们穿越时空,感受人类历史上这惊心动魄的时刻。因为如肯尼迪所说:“我们选择在这个时代登月,还要做其他事,并不因为它们简单,而是因为它们很难。”

55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A / 依然是拒绝对观众给出单一答案的Damien Chazelle。假如说前两部展现的更偏向于理想现实二元间的摇摆与模糊,这次制度、社会与家庭更多层的撕裂则完全处于隐伏状态。而真正的突破在于,这种混沌的克制之下,影像与声音纯粹的心理摄取能力被如此肆意地释放了出来。一个被太空斑驳光影切割震颤的Neil居然完全抽离于这个好莱坞架构以一种仿佛超验的贯彻的姿态,惶然、阴郁而又不乏理想主义浪漫与悲情地直冲寰宇,“降临”并“重叠”于我如月球表面般空茫一片的脑海中。私人Chazelle最佳。/ 二刷:阿姆斯特朗的《死囚越狱》。月球,不过是人类最大的镜面而已。

57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力荐

喜欢这部胜过鼓手和拉拉地。失去女儿的尼尔一直陷在一个悲怆的黑洞洞空间里,对家人朋友来说他就是个难以接近的遥远星球。女儿死前因化疗呕吐,他从训练机下来也吐得搜肠刮肚。他曾为女儿唱,“我看到月亮月亮看到我,透过老橡树枝叶,请让那照到我的光也照着我爱的人。”每次测试失败、思念难抑,他都仰头看月亮。痛苦能留在月亮上吗?等跨出那人类一大步,尼尔扔掉女儿遗物,能跨出从心之死地返回生地的一步么?人类已经征服月地之间的距离,但面对生和死、疏远心灵之间的距离,仍无计可施。喜欢的几段:1. 离家前夜,他被妻子逼迫坐下来跟两个儿子告别,但场面一点不温馨,反而僵硬尴尬,他回答儿子问题的口吻全是官方式的,跟之前记者招待会一样;2.最高潮的登月,所有声音隐去;3.隔离末期夫妻相见,没有狂喜,相对无言,手指落在玻璃上一个轻吻。

1小时前
  • 张天翼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