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回忆1990

HD

主演:阿诺·施瓦辛格,雷切尔·蒂科汀,罗尼·考克斯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全面回忆1990 剧照 NO.1全面回忆1990 剧照 NO.2全面回忆1990 剧照 NO.3全面回忆1990 剧照 NO.4全面回忆1990 剧照 NO.5全面回忆1990 剧照 NO.6全面回忆1990 剧照 NO.13全面回忆1990 剧照 NO.14全面回忆1990 剧照 NO.15全面回忆1990 剧照 NO.16全面回忆1990 剧照 NO.17全面回忆1990 剧照 NO.18全面回忆1990 剧照 NO.19全面回忆1990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全面回忆1990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未来世界中,工程工人道格拉斯(阿诺·施瓦辛格饰)被持续的梦境困扰,那是一系列发生在红色火星上的体验。道格拉斯在广告上发现了回忆旅行公司的介绍,虽然同事警告他这种虚拟旅行可能会危害人类的大脑,但比起亲自去一趟充斥着反政府武装的火星,回忆旅行公司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道格拉斯如愿接受了回忆旅行的服务,但是虚拟记忆的过程突然出现错误,自此一系列不可思议的经历出现在道格拉斯的身上,先是妻子劳瑞(莎朗·斯通饰)向他发起攻击并承认自己是监视道格拉斯的间谍,后来有陌生人出现帮助他逃脱并指出他是火星独裁者针对反政府武装派出的特工,结果因为一名女子梅丽(雷切尔·蒂科汀饰)改变了立场,道格拉斯动身前往火星,那里有一切的谜底,或者一切又只是梦境一场?捍卫机密国语女巫也疯狂2黄飞鸿少林拳粤语大群第三季海瑟永生劫难鬼吹灯之巫峡棺山金钱通解热雪踏歌夜粟裕大将奇幻森林(原声版)幸福吻上我的脸蓝色霹雳火无敌猎手乙方甲方第一季一妻两夫追光母爱杀机未来青年最游记RELOAD BLAST奇门相术双狙人3醉拳3飚车之车神传说(粤语)女狙击手2009生活就是家复仇的火焰1999假面女王鞋子里进水的男人灼热卡巴迪正排老公误打误撞第一季最后的告别骷髅城之七人·月 (下弦)制作人国语妮基塔第三季蠢蛋搞怪到永远谎话2016鲁班奇术夺命巨鲨神印王座大侦探夏洛克之索命密室谷子和鲻鱼糟糕历史第七季

 长篇影评

 1 ) 不错的电影

该片讲述了一个美国政府特工丧失了记忆,经过一系列刺激才找回了自我,与敌人的斗争中找回自己的记忆,并打败妄图统治火星恶势力的故事。90年的片子,虽然现在看来有点粗糙,但放在那个时候也算不错的电影了,很有思路,情节也很好,影片不仅动作场面火爆,而且特技场面极大,尤其最后整个星球改造的场面在大银幕上绝对是效果惊人,有极高的观赏性。

 2 ) 关于剧情的分析(努力想了一天)

       很小的时候看的片子了,现在什么都不记得了,只觉得阿诺在拯救了火星,创造了第二个地球,很是威武。最近看了翻拍的《全面回忆》,才发现原来的《魔鬼总动员》就是这部经典。看新版的云里雾里的,现在看了老版的,算是基本上摸清了故事的来龙去脉。
    
    故事大概:阿诺一直做梦梦到火星之旅,便决定去一次recall公司植入火星之旅的记忆,可是记忆公司发现他头脑里已有擦除的记忆,现在植入会造成混乱,便把他来过公司的记忆也清除了。可是阿诺一回家就遭到同事包括妻子的追杀。通过神秘人(以前特工同事)的帮助,找到线索,决定去火星寻找真相。来到火星抵抗组织的内部后,被抵抗组织的对手火星独裁者找到,把抵抗组织一锅端,干掉首领,并告诉阿诺是大BOSS的得力助手,为了找到抵抗组织的巢穴立下了大功,现在需要恢复最初作为特工的记忆。可阿诺见识了坏人的残暴,决心就当一个抵抗组织的成员,不再要所谓的特工记忆,要拯救火星人民于水火之中。于是来了个宇宙大爆发,干掉独裁集团的头头脑脑,启动外星人留下的大气环境改造按钮,把火星变成了第二个地球。至此完美结束。
    
    但是,有一个疑问:如果阿诺是火星统治集团首脑的得力助手,为什么抵抗组织的人对他这么熟悉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觉得整个剧情应该是这样的:

    阿诺最开始是作为抵抗组织的成员出现的,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在一次与火星统治集团的战斗中被俘(在新版中刚开始便有这个被俘的情节),而独裁者也为了迟迟找不到抵抗军的巢穴和首脑而感到苦恼。在俘获阿诺之后便想到利用他来打入敌人内部,所以给阿诺洗了脑,让他以为自己是大BOSS的得力助手,自己的任务就是要通过植入记忆打入抵抗组织内部,并准备好清除他之前所有记忆,做好恢复记忆之后(因为留下了火星之旅的记忆,阿诺迟早会去记忆公司恢复记忆)所需要的一切材料,而给他一个地球上建筑工人的记忆,以后通过追杀他从而迫使他受到指引前往火星。最后打入内部,找到首脑。完成任务后,又想要给阿诺最初被俘后植入的记忆。可是阿诺宇宙爆发(果然是宇宙威龙),完美逆袭。最终还是成为了原来的自己。完美的说法

    当然还有一种我最不想认可的说法,这一切不过是阿诺在recall公司正在植入的记忆而已,这样的说法比较无趣,那在梦中就应该是直接打败专制统治,拯救火星,抱得美人归,就不要搞什么记忆植入之类的话题了,搞得很混乱

    我还是相信第一种解释,比较有说服力

 3 ) 《全面回忆》:如果你只看到了科幻元素,你很难明白它为什么会成为经典

有眼光主演这部电影的施瓦辛格,才不会接拍《金蝉脱壳2》呢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电影疯人院”,微信号:dianyingfengrenyuan)

如果不是笔者提起,可能大家未必会想到今天《金蝉脱壳2》上映了。正如一位网友所述:“没有了施瓦辛格,这部就不用看了。”

阿诺·施瓦辛格现在在干嘛呢?我们无从得知,只知道这位前任美国加州州长前段时间心脏病突发,差点离开了这个世界。已是老一辈的他现在的生活也许并不如意,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有一定的职业原则,至少不会接这么明摆着圈钱的“假院线片”。毕竟虽然施大爷以动作片巨星著称,但即使早期专门接动作片,也是有一定水准的,比如1990年的《全面回忆》。

《全面回忆》改编自《银翼杀手》《少数派报告》原著作者菲利普·K·迪克的另一篇短篇小说,导演是在好莱坞拍了《机械战警》《本能》、在欧洲拍了各大电影节瞩目的《黑皮书》《她》的保罗·范霍文。但这都不是最关键的,因为它的立项离不开施瓦辛格的努力——小说早在原著作者去世之前就被买下了改编版权,但在剧本完成后一直没人接手,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终于有一位大制片人筹划将剧本拍摄成片,但是经过初定导演、初定制片人和编剧之间的争执,拍摄计划又差点不了了之。直到施瓦辛格抓住了机会,不但说服了《终结者》的制片公司买下影片改编权,并为该公司节省了300万美元,为自己商定了100至110万美元的片酬以及影片赢利15%的分红,还请来了他一直想合作的保罗·范霍文带上自己的老班底拍摄本片,这才有了这部至今仍有讨论价值的科幻经典。

说这部电影经典,可不只是因为它较早地在商业大片展现了“梦与回忆”这一形而上的科幻概念,也不只是因为它留下了许多津津乐道的桥段(如畸形人、随时会爆炸的道具、洗脑机器等等)。如果只是因为有了这些元素,那么它还不足以称之为经典。原著作者留下了“梦与回忆”“真实和虚构”这些母体架构,而导演保罗·范霍文又在这些架构中注入了对现实的揶揄和思考,才使得它不沦为一部缺乏灵魂的高概念电影。

1、理想困境

片中施瓦辛格饰演的奎恩一开始是一个生活在未来的时不时梦见火星漫游的工人。对于他这么一个经常待在地皮上的工薪阶层而言,在火星(在片中设为拥有不少未知资源的宝库星球)上发迹是值得他梦寐以求的,哪怕只是在编造的梦境中闯荡火星,也算是圆了梦。而随着剧情的发展,他似乎真的被视为拯救火星上被剥削的移民的英雄。可随着情节更深入的推进,奎恩又发现真相似乎和他的设想恰好相反,还很严重。那么问题来了,奎恩究竟要选择继续做一名普通的地球工人,还是做一个解放火星的英雄,还是成为他不想成为的“那家伙”?

这样的人物弧光在当下看或许有些应景。如今毕业季刚过,不少大学应届毕业生正在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比“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还可悲的是,即使你在校园或工作岗位实现了你的理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它的实质和你设想的很不一样,还随时可能出现你尚未准备好面对的险境和污垢。面对这一切,你还会坚定你的理想不动摇吗?

2、阶级异化

不少商业科幻电影都会涉及“阶级对立”这一指向。但很少有一部科幻电影会像《全面回忆》这样设想处于两个对立阶级之间的灰色地带的人会是什么样的状态。片中有一个作为火星移民劳工N代的畸形黑人。他明明就来自被剥削的群体,而且开出租车维持生计的他看上去过得不太容易,可当最后他“要养活五个孩子”的措辞被拆穿后,他不仅反水出卖起义者,还要置奎恩于死地。是什么让本来也饱受剥削的他甘愿为剥削者卖命?是什么让他毫无良心发现地报复和他出生入死甚至还帮助过他的奎恩?仅仅是因为他可能是“梦境”中的NPC吗?

其实这种人设对咱们而言应该不足为奇。咱们身边就有不少明明就饱受强势阶层剥削、欺凌的弱势分子,最终都为了某种目的(无非利益或情感),成了强势阶层剥削、欺凌其他弱势分子的爪牙。但咱们的感触未必比导演保罗·范霍文深刻。保罗·范霍文生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童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他的作品中常见的残酷暴力镜头多少包含了童年记忆的反射。范霍文不仅见识过法西斯势力的残暴压迫和反法西斯分子的顽强抵抗,也可能见识过不少为了保住自身利益出卖亲友、出卖国家的奸细。阶级异化在任何时代都会存在,只是在非常时期,这会加剧人们安全感的崩塌。

3、权威漏洞

在《全面回忆》中,阻碍奎恩的不只是独裁者柯黑根的耳目的追踪,还有各种各样的思想阻碍:从假妻子罗莉的“回来吧亲爱的”,到博士模样的人的一系列关于梦境真相的说辞,到解封火星机关之前柯黑根的“你这么做咱们都会死”……所有的行动不只体现了对奎恩的精神禁锢,还体现了劝说者对自身权威的得意。这些权威依赖于家庭主权,依赖于知识价值,也依赖于阶级的压力。虽然最终奎恩找到了这些权威的漏洞并且推翻了它们,不过好几次不仅是奎恩,连观众都差点信服于这些看似不可置疑的权威。

现实生活中,小到“我是为你好”,大到专家、领导的观点,或多或少都被镀上了“权威”这一层金。而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发现了隐藏在权威之下的漏洞。按理说这些漏洞会更让人质疑权威并对之反对。可事实是,仍然有不少人坚信权威的力量,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捍卫。当然说白了,这和“阶级异化”背后的本质相似——对于有问题的事物或导向,人们未必相信他,但人们确实需要他。

2012年,《全面回忆》的故事再次被搬上大银幕。有《黑夜传说》导演伦·怀斯曼的掌镜,视听效果更酷炫,世界观展现更拉风,卡司更有看头。但影片很快又成为了泛泛之作,远不如1990年的版本至今仍然让人津津乐道。这不仅和故事改编的退步有关,也和导演对故事的表达有关。很多影迷说导演剪辑版比院线版长,内容更完整。但在院线版和老版时长相近的情况下,如果相形见绌,真的不是靠导演剪辑版就可以轻易逆袭的。

不说别的,就拿劝说奎恩回到现实那一段,2012年版中,劝说者由原版的工友、专家和黑人三合一,成了黑人工友,但他在现场说的不外乎就是“我是为你好”——感觉新版中的假妻子也可以和这家伙合体了——一点有说服力的理由都没有。让奎恩回到现实的方式更无语,居然是劝他开枪杀死真妻子——所以你来干嘛,打嘴炮?而奎恩拒绝的动机居然只是真妻子的一滴眼泪,看似很感人,但假如这真的是在奎恩的梦境,那么梦境里爱他的真妻子做什么都是对的,哪能体现黑人工友的欺骗啊?

1990年版本中,这个问题只用一个特写镜头就解决了——专家额头上的汗水。哪怕之前专家的解释再有道理,让奎恩吃下胶囊再怎么显得合情合理,这一滴汗就体现了专家的心虚。不是说这个专家是人为植入奎恩的记忆来劝说奎恩苏醒的吗?既然是植入AI,为什么他还会紧张?不需要太多戏码加成,不需要情感铺垫,干脆利落地交待事实,保罗·范霍文作为大导演的深厚功力就这么体现了。

影片最后,看似奎恩抱得爱人归,但那段“万一这一切都是梦境怎么办”“那就在梦醒之前吻我一回吧”的对白让人细思极恐。而事实上,在不确定性愈演愈烈的当下,咱们又有谁能保证,咱们奋斗到最后事有所成,究竟是如假包换的美好结局,还是一场属于“三和大神”的白日梦?

 4 ) 两个版本各有千秋 先入为主的话我喜欢2012版

为啥90年版本评分比2012年高这么多呢?我觉得差不多啊 都是7.5左右的感觉呀

记忆真的可以改变人格吗 我承认有影响 但人格 不由记忆决定 器官移植后给新主人带来旧主人的一些性格或者喜好 分别领养的同卵双胞胎相隔千里,也有相同的爱好和倾向 到底什么成就了今天的我 有了杀人放火的记忆 好人就会继续作恶吗 有了行善的记忆 坏人就能立地成佛吗 我们到底拥有自由意志吗 记忆可以编辑后 我还能守住我吗 编辑记忆 移植记忆 这些概念我早就看过 但在这个电影里 依然运用得引人入胜 且催人反思

1990年的版本好多血浆 像B级片一样 有股恶趣味在里面 倒也不讨厌 2012年版本柔和一些

90年的版本老婆不上班 男主做梦还要选女人参数 像选商品一样 2012年版本老婆要上班 是个女强人 也没有选女性参数的桥段 看出了一些变化 不知原著小说咋处理的

2012版本还有很多文化混杂在一起的高科技低生活的殖民地城市,采光堪忧的英联邦立体城市 磁悬浮轿车 让我印象深刻 磁悬浮电梯就有些性价比不高的感觉 不知道等个电梯要等多久 而1990年的模型很用心 特效也让人大开眼界 原来特效还可以这么做 化妆和实景场景满满都是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各有千秋

可能年纪原因 和先入为主的原因 我还是更喜欢2012年版本

 5 ) 《全面回忆》电影和小说

菲利普迪克的同名短篇小说

小说很短 小说里是屌丝男主承担不起去火星旅游的高昂费用,所以去“回忆公司”,为自己创造火星旅游的回忆,但是却激发了原先被封存的回忆,才发现目前的生活全都是假的,这是第一个反转,我记得结尾还有最后一个反转。 但是电影中这两个反转一个都没有,从“回忆公司”的椅子上醒来时,我一直期待着这些是虚假的场景,结果发现这就是他真实醒来之后发生的事情,结尾也并没有反转,有点失望。

而且施瓦辛格来演男主一下就不屌丝了,有点出戏。 第一次看施瓦辛格的电影,原来施瓦辛格的脸是呆呆的,不是帅气的哈哈哈。 但是电影拍的还是很不错,不错的技术细节:从手中可以取出一串金属/把手贴在玻璃上就可以连入网络和别人通话/带上一个耳机样子的东西就可以伪装成其他人 但是殖民地整个场景就是赛博朋克风的暗黑 雨夜,和《银翼杀手》《黑客帝国》一样的赛博朋克一样的场景,未来科幻的场景有没有新的场景创意点了?

 6 ) 回溯经典:原版《全面回忆》设计面面观(转载自果壳网)

       新版《全面回忆》用惊人的视觉奇观打造了一部标准的商业电影。此时我们来回溯一下这部电影的鼻祖,经典的原版《全面回忆》。是什么让它成为经典?严谨认真的科幻元素设计功不可没。


        新版《全面回忆》用惊人的视觉奇观打造了一部标准的商业电影。此时我们来回溯一下这部电影的鼻祖,经典的原版《全面回忆》。是什么让它成为经典?严谨认真的科幻元素设计功不可没。
 architecture.uwaterloo.ca网站经常就各类影片的设计和概念提出一些预设的问题,向所有的访客征求每条400字的个人见解,然后再进行选登。自然他们也不会放过1990年经典原版的《全面回忆》(又名《宇宙威龙》、《魔鬼总动员》)。以下的内容就是从原版《全面回忆》的问答中选出的。
 
 
       保罗•范霍文之所以选中墨西哥城作为外景地,其中一个理由便是他看上了这座城市的“新粗野主义”建筑风格,这些建筑能够直观地表达出未来图景(不需进行改造,也就是说,能够节省搭建布景的开支)。您认为这一做法是否成功?无论是或否,都请给出理由。
 
 
       B. J. Smith: 大多数未来背景的科幻影片在描述未来图景时都会在两种表现形式中择其一而行。第一种是表现一个层次高度繁杂又饱经风霜的城市——经年累月的经历赋予了这些建筑和产业体系以一种过往与未来交错的风范,即便从最具未来风格的先进技术中,观众也能够体会得到其漫长发展历程的积淀。这样的图景通常都被用于支撑一种更接近现实、更加绝情的未来——敌托邦。这样的设定我们可以在《银翼杀手》、《第五元素》和《终结者》中看到。而另一种诠释——也就是原版《全面回忆》采用的手法,则更倾向于展现乌托邦式的理想图景,相比我们如今身处的时代,这些影片中的城市更为规范也更为整洁有序。它不仅试图展现未来图景和科技所能够带来的伟大进步,也往往忽视过去的历史,因此这种手法展现的城市都鲜有过往岁月的痕迹。我们可以在其他一些影片,如《2001:太空漫游》和部分《星际迷航》电影中体会到这种观念。
       墨西哥城的新粗野主义建筑便是这种乌托邦式未来都市的理想背景。它那井井有条的交通秩序、简洁的布局和缺乏历史积淀的特征酿造出了未来感——让观众置身于一个陌生的城市环境中,而且足以消解他们对未来景致的一切先入为主观念。而建筑物的材质同样也成了这种未来感的良性助推——大量的混凝土、钢铁和玻璃——这些建筑材料诉说着建筑技术进步的意义所在,特别强调了混凝土建筑单调划一的范型。这种整齐划一、秩序井然的风格帮助剧组营造出了一种由内及外的现代化高科技范儿,它不但有助于勾勒出未来图景,也确定了片中世界一切事务的运作规律——井然有序、清晰明了又整洁划一。所有这些图景都致力于描绘出一个生机勃勃的未来,并宣扬着一个理念——一切皆有可能,这也令整个故事的幻想性更上一层楼。科幻片中常通过布景设计来体现未来科技,而墨西哥城现有的建筑却能够轻易引出此类风格。综上所述,我认为原版《全面回忆》的选景成功地酿造出了未来的图景。
 
       请谈谈您对片中发声活动傀儡装置应用的看法,它们是否有助于酿造出未来感?
 
 
       Andrea. Wong: 在本片中,发声活动傀儡既被用作服装道具,也被用来支持角色塑造和为其增添喜剧色彩。两者都对影片的未来色彩贡献良多,活动傀儡通过精密装置技术对活人的模仿,而令影片的整体美学口味变得更为真实可信。
 在服装道具类的发声活动傀儡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那离经叛道的义军领袖,他寄生在一个大汉的腹部。而出租车的机器人驾驶员,它的外形似人而又非人,显然属于非现实主义的范畴,而且观众一看到它便会产生一种滑稽可笑的感觉。这些角色更接近于一种披着彩色塑胶外皮的机器,并且体现出枯燥乏味且麻木不仁的技术特征。未来充斥着这类毫无个性的自动化装置。
 
      请您评论一下片中模型对火星景观营造的成效如何。
 
 
        Derek. McCallum: 火星景物模型的应用是影片中举足轻重的一步,因为我们只能通过这些模型来亲眼看到火星殖民的全景和人类维生设施的建筑形式。
       火星殖民地的模型也道出了建筑形式与地貌的共生关系。在片中,我们能看到两头埋设在峡谷两端的绵延飞桥,也可以看出那些建筑实际上都是半埋在岩石中的。它们其实并不是建造在地表,而是被埋设在地里的。岩石的浓重红色与昏暗且锈迹斑斑的建筑物模型配色加以对比,便让观众留下了对火星实地状况的鲜明观感。通过这些模型,火星那原始而又严酷难以生存的环境特性便被活生生地具象呈现在观众们的面前。
 
       在这部未来背景影片中,饮食并不是重点要素。但在片中的地球和火星上都出现了不少饮食场面。请您评论一下片中对地球和火星饮食的描写。
 
 
        Helen. Pallot: 通过饮食状况,观众可以得知片中人物的日常作息和习惯。在地球上,食材都是自然作物。施瓦辛格有一场制作早餐蔬果汁的戏,他从瓶子里倒出液体和粉末,再将它们和成一顿足以喂饱壮汉的大餐。在这个场面中,人物使用的白色瓶子和透明玻璃容器传达了一种“健康环境”的信息。
        相对于地球上的私人早餐,火星上的饮食更多地体现在公共空间——比如那几场在公共食堂和小吃店的戏。这或许是在向观众重复传达一个信息——火星上的生活被控制得更为严密,由于生存环境的关系,在这里的一切都处于更严格的管制和监控之下。那儿不会有集市,小卖部里的零食品种也少得可怜。在这类贫瘠、孤立的环境状况之下,饮食问题只能靠众人分食大锅菜来解决。
        在整部影片中,玻璃杯和饮料出场的机会比食物多得多。影片结尾火星环境巨变的那场戏中,桌上碎裂的玻璃器皿中爆出了好多奶昔一样的东西,这就是火星食物的特点——固态食物较少,液态食物居多。或许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今后吃饭的时候也用不着咀嚼了呢。
 
       这是片中地球上唯一一张出现自然景观的“图像”。地球上的都市景致非常刻意地回避了植被景观,请对此发表一下您的评论。
 
 
       Allison. Janes: 原版《全面回忆》的主角怀有一种莫名的冲动:他总是想离开地球,远赴火星。看不见一点绿色的都市环境反映了阿诺扮演的人物对地球上平庸乏味生活的厌恶。片中出现的地球建筑大都是混凝土浇筑的,这些千篇一律、缺乏色彩的生硬建筑反映着一种难以打破的单调——一如这位主角在地球上的生活状态,并且借此让我们看到他的生活是多么的机械而又乏味。片中的一切都是人造的,因此它们完全井然有序、波澜不惊。在人类的生活中,自然已经被边缘化了——这是因为人无法随心所欲地操控自然。
       因此这个画面非常契合剧情,阿诺的角色也只能靠电视投影的虚拟画面来体会体会虚假的自然了。而这个虚假的自然本身走的便是一种陈腐的老套路——你坐在桌前,面前是早餐,窗外是自然美景,好一个自欺欺人。
       这部影片中回避了自然景观的存在,因为本片的主旨便是探讨:何为真实,何为虚拟现实?自然景观则反映了某种程度上无法被操控的现实——也就是自然世界的混沌无序。
 
       影片中出现了视频通讯,您认为拍得足以令人信服吗?它是否符合片中的时代设定?
 
 
        Matt. Storus: 为了突出原版《全面回忆》的时代设定而在片中加入视频通讯的举动显然已经过时了。即便在90年代初的现实世界中,这也算不上什么先进科技了。但话又说回来,那些通话屏幕却非常出色地酿造出了影片的主旨——现实的不确定性。
 片中的视频通讯非常有助于勾勒剧情和主题。在观影过程中,观众始终会对阿诺扮演的人物抱有强烈的疑问:他的这些经历是真实的吗?抑或这只是他自己的妄想?从这层意义上来说,片中出现的那些通话屏幕恰好烘托了这种不确定性——因为那些终端原本的用途就是传播某种暗示,而这种暗示其实就是精心构建的虚拟现实(与之相对的则是人物亲身体会感悟的现实)。
 
      片中地球场景大都取自混凝土建筑占主导的墨西哥城,而火星建筑的主要材料却是金属和粗糙原始的岩石。您认为如此设计的用意何在?效果如何?
 
 
       Nathan. Rehorick: 我认为这就和《九霄云外》(Outland,1981)中的设定是一个道理,如果你要构建出一个足够可信的太空矿业殖民地,那么就必须将那里的生存空间质量设计得与地球完全不同,本片中火星与地球的差异便体现了这一考虑。而火星上空气紧缺的现状也迫使人们不得不在地下的岩床上搭建采矿设施。大部分火星上的镜头都在着力营造空气紧缺的气氛:所有的生活空间都处在密封罩内。所以相对于在地面上费劲造建筑,显然在地下开挖生存空间是更合理的做法——毕竟那是在布满岩石的火星上。
       火星上的生活区域是分为若干个层级的,最外沿的公共空间覆盖着玻璃穹顶,人们可以在其中眺望外部世界的景致;而抵抗组织则藏身于最为隐秘的掩体之中,你必须钻入极深的岩床地底,穿过越来越厚实的金属大门才能抵达此处。因此,片中各场所的材质特征也反映了它的公共或私密空间本质。当奎德和梅丽娜穿过通道迷宫闯入反应室时,这种差异性便戏剧性地升华了。
       这与地球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活的对比:在地球上,大多数人的穿着都很平常,工人们上工时也穿着千篇一律的制服。但这终究只是奎德被洗去记忆之后被刻意安置的环境。地球上这些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混凝土建筑点出了“丧失记忆”这一主题。总体来说,我认为地球混凝土建筑和火星金属/岩石建筑的对比也带出了另一个伏笔:他们是在一颗没有大气的行星上建房子。这是一种戏剧性的手法,它强调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特征,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记忆的丧失与重构。

 短评

当莎朗斯通和阿诺斯瓦辛格还年轻,当想象力还不需要更多动画特效来支撑,当动作片还都是血肉横飞的场面,当我们还年轻 - - - - 强力推荐啊!

6分钟前
  • 水湄物语
  • 力荐

看上去一点都不便宜,怎么能这么cult片风范~以及,州长半点都不像特工嘛。。。整个故事还是很有趣味的~

9分钟前
  • Woodring
  • 还行

3.5吧 比翻拍版好玩 但噁心很多 受不了這種“解救全人類”大英雄的 題材╮(╯▽╰)╭

12分钟前
  • Chapelle L.
  • 还行

有些后来范霍文《星河战队》的风格雏形,怪物造型又很大卫林奇。

13分钟前
  • 思考的猫
  • 还行

小时候,混乱的记忆,可怕的红色火星,还有那个长着仨奶子的妞儿

14分钟前
  • 🌙
  • 力荐

范霍文的B级科幻,略情色,略血腥。还有植入记忆,抹去记忆,现实与梦境、真真假假的,太给力了。州长的鼓眼,三乳女人。

1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很哲学:我们究竟是身体还是记忆?如果将他人的记忆移植进我们身体,那我们自身变了吗?如果身体的原主人来寻身体,我们能像花盆里的花一样,将盆交给对方,自己再另寻盆栖息嘛?电影给的答案是you are your action, you are who you are at this moment.是啊,我们每分每秒都在死,过去的自己已经死了,我们却只能感受当下的自己,过去哪怕一毫秒前的事也只是记忆(concept)而已,我们好像活在一帧帧电影里,之前的镜像都用过即弃。不能完整地感受过去自己的死亡,对我们三次元浅薄的人类来说是一个curse,但也是一个blessing,让我们可以更自由大胆地关注当下和未来,不必为过去的自己痛悔或寻求完整的答案。片中最悲哀的是男二,灾难因被操控而起,他却不敢追求自由

22分钟前
  • 阿依达
  • 力荐

剧本写得真心好。尽管以今日科技水准而言布景与表演细节都嫌粗糙,但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与开放式的解读可能在当年可称是创造了科幻电影的新起点!

26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大片格局,B级风味,牛逼于氛围和剧本,出彩于作者恶趣味与毫不伪善的正派性格,特别是后者这一点尤其和其他商业片不同,误杀平民、搞死反派一点感性卡顿都没有,真爽。其实有点反传统英雄主义的意思。八九十年代这批科幻片,虽然特效水平正处青黄不接的阶段,但总能让人代入感特别强啊。

30分钟前
  • Ocap
  • 推荐

彼时的科幻片虽然特效差了点,剧本却是很有质量的。电影还有点cult的感觉~

3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PKD之所以是科幻电影蓝本之王原因在于,他用悬念起始故事,用商业手法最大化地呈现故事,最终以坚实的科幻核心定义故事、悬念犹在。全面回忆是介于九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之间的SF经典,八十年代乐观主义面貌、九十年代的忧患意识的初醒,在PKD优秀的蓝本和导演PV的手艺共同作用下合成酣畅的体验

35分钟前
  • 旧书君
  • 推荐

我就喜欢这种关于记忆、梦境与现实交叉的cult科幻电影

40分钟前
  •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
  • 力荐

22年前的作品今天看来仍很有看点,一贯的范霍文式暴力色情加cult,除了逻辑细节粗糙,特效相对今天略显拙劣之外,剧情和叙事都很引人入胜,可谓一波三折。围绕梦与不梦的、梦里梦外的话题编织一幅火星画卷,对后来的黑客帝国、Inception等绝对有指导意义。

42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不得不说这类科幻刺激我的神经,开始我还以为我看懂了,慢慢发现真真假假,到底是植入记忆还是抹去记忆,让人神经错乱

43分钟前
  • 倩婧箐菁靓
  • 推荐

还是老版有意思,又反动又黄色,三个乳房的妓女,缺氧眼球爆裂,变异人算命师,反动头领跟朗格似的,最后启动外星人留下的装置成功在火星造出大气层,“我有五个孩子要养”“咱俩现在算是离婚了”,爽,一路哇哦看到最后,科幻片最重要的不是场面而是创意内核啊

46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力荐

Paul Verhoeven的色情底子就是过硬,什么类型的片儿里都能抖抖骚~

49分钟前
  • Over5
  • 还行

少年租碟时代,这片子太影响我未来主义世界观了。记忆移植、变种人、火星的气压失衡,还有那个3奶变种,各种cult镜头。这里面的各种未来主义的科幻概念非常有意思。不知道里面的那个记忆移植和操作的概念有没有影响到诺兰的《盗梦空间》。8.5

52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来给翻拍版新片来个预热下,看了施瓦辛格的【全面回忆】,还蛮不错的。不知道新片怎么样

54分钟前
  • 摇滚玄奘
  • 还行

气压失衡的爆眼还能回复?血淋淋的科幻cult啊,最拽的施瓦辛格从来都是一枪爆头

57分钟前
  • 琧婯
  • 推荐

重温老版,和新看一样,幼时看得太浅,只记得三奶女。剧本相当不错,多次逆转,背后的人文主题。元素太丰富了,科幻、邪典、商业糅合得接近完美。就算把鲜明的各种元素全部去掉,空留科幻躯壳与商业桥段,依然是一部可看性十足的商业电影,而这也就是今年的新版。范霍文没去美国,好莱坞就暗淡几分。

1小时前
  • 月球漫舞者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