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探第一季

8集全

主演:马修·麦康纳,伍迪·哈里森,米歇尔·莫纳汉,托利·基特尔斯,亚历珊德拉·达达里奥,迈克尔·波茨,麦迪逊·沃尔夫,J·D·埃弗摩尔,丹娜·格瑞尔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4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1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2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3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4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5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6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13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14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15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16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17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18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19真探第一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真探第一季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马蒂(伍迪·哈里森 Woody Harrelson 饰)和拉斯特(马修·麦康纳 Matthew McConaughey 饰)是一对合作多年的搭档,马蒂为人开朗圆滑,在警局的同事里很吃得开,而拉斯特则恰恰相反,他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法自拔。然而,令马蒂感到十分钦佩的是,拉斯特拥有极为敏锐强大的观察力、判断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许多疑难杂案一经他手,便能够被轻松化解。   尽管马蒂是唯一一个能够受得了拉斯特的人,但两人的合作和友谊却依然产生了无法弥补的裂缝,其原因要归结到1995年所发生的一起神秘古怪的宗教杀人案件之中。如今已经是2012年了,当早已不再联系的两人因为这起案件又重新走到一起之时,会有怎样的真相在等待着他们呢?飞驰余生银色子弹1985奶奶一年级长白·太岁变奏梦幻婚礼双世宠妃第二季埃德沃德·迈布里奇黑暗塔好莱坞洗牌来玩爱情的尽头吸血鬼猎人巴菲第七季机械画皮生死夏令营魔王反击2017爱的复仇南海的早晨幸福攻略孤独摇滚!今天玻璃之地2014警告2021重金属(国语版)课间秘密白色巨塔坐火车旅行坎特伯雷故事集丈夫得了抑郁症2011扫来个女神监狱风云第五季天下太忙太平洋幽灵上流社会1989高、低与脆弱之间绝命档案去野吧!餐桌熊记(国语版)指尖上的中医战雷玛拉与盗火者第七颗子弹

 长篇影评

 1 ) 【自译】有关道具和场景设置的一篇采访

恶魔巢与啤酒罐小人:《真探》剧中13件道具的灵感之源 By Denise Martin Translated By Virgil 原地址:http://www.vulture.com/m/2014/03/true-detective-alex-digerlando-set-design-props-interview.html 在HBO《真探》一剧的摄制过程中,为协助营造路易斯安那偏僻地区的荒凉气氛,第一季导演Cary Fukunaga招募了制片设计师Alex DiGerlando,他曾为《南方野兽》*一片塑造过极富特色的半沉海湾。此前,Fukunaga曾在《南方野兽》的导演Behn Zeitlin的一部短片中工作过,该片也拍摄于洪水过后的南三角洲地区。Vulture对话DiGerlando,畅谈他如何营造出这部探案剧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氛围,并让他为我们介绍13个精致道具的幕后照片 恶魔巢 剧中的所有艺术作品——从树枝摆件“恶魔巢”到教堂里的画——都由Joshua Walsh创作而成。他是一名在新奥尔良工作了20年的底特律艺术家。“他来自殡葬世家,是一名狂热的猎手和标本剥制师——他大概是这份工作的最佳人选。” DiGerlando告诉Vulture。Walsh用了整整九个月,为该剧制作了100多件作品。 DiGerlando表示,剧本几乎没有谈及“恶魔巢”的外形细节。Pizzolatto粗略的指导方针指定它必须是螺旋形,并能独立立于地面的物件。“第一个犯罪现场中,它们被描述成某种‘守卫’。”DiGerlando说。他们决定采用一种三脚架的结构,放在地面上会自然地自底部产生一个螺旋。“我们同时也被告知,这件作品必须反映出凶手的思维,反映出他理解下的升天进入精神领地的方式。”DiGerlando说,“因此,许多三脚架被加上了从底部向上的阶梯状的横栏。”不过并非所有的“恶魔巢”都加了横栏,它们形态各异。这些物件陆续出现在女孩儿的玩具屋、废弃的学校和勒杜的制毒窝点,“出于不要千篇一律的考虑,我们会在制作时让每一个都存在些细微差异。那并不像流水线装配制作一样容易。Josh Walsh给每一个场景的‘恶魔巢’都单独设计了外形。” 一次偶然的机会,DiGerlando发现了Walsh。为了寻找灵感,DiGerlando已引入远古艺术和巫毒文化,也参考了外围艺术家*Henry Darger和James Castle的作品,这时他在布景师Cynthia Slagter桌上看到了Walsh制作的一个小蜂鸟雕塑。雕塑由麻绳、皮筋、芦苇和小树枝,这和DiGerlando对凶手创作的构想一致。“我们想让这个物件带上粗糙、压抑的感觉。”他说道,“凶手可不是艺校生。他有着更深层的强烈自我表达欲望,通过谋杀和制作这些东西来满足自我。所以Josh的创作方式非常合适,他用了他认为凶手会使用的材料制作了多数作品:泥土,他从二手店买来的撕碎的童装布料,以及植物的根。他会像逛超市似的在沼泽里游荡。” 犯罪现场 在首播集中,Hart和Cohle发现了被杀死的妓女的尸体,其生前被捆绑、强奸、折磨,还被戴上了鹿角王冠,被放置在位于路易斯安那伊拉斯的一处烧焦了的甘蔗田中。 在最初的剧本中,警探们发现朵拉·兰的尸体时,尸体的样貌是在树林中躬身祈祷,背后插着翅膀。要实现的第一环便是树丛。“路易斯安那的树林并不多。这更像是一片沼泽。”DiGerlando解释道。在寻找最终集拍摄地时,剧组来到一处特别显眼的甘蔗田(当然后来最终集的拍摄地就不在这儿了)。“当时人们开始烧那块地,那种烟雾缭绕的阴郁氛围让那里像极了一处诡异的祭台。”Pizzolatto用具有同样效果的鹿角替换了翅膀。“他想起别的作品里也用到了翅膀。我觉得是《血色侦程三部曲》*”DiGerlando说,“不过创作者们总是喜欢让女尸呈跪姿,对着树祈祷,总是会有那么三两个树枝摆件在一旁俯视她。” 螺旋 到处都能看到它们。鸟群飞过的形状,朵拉·兰的背上,新割过的草坪上。只有一处螺旋式不是刻意设置的。。。 相关故事 DiGerlando不能透露太多和螺旋有关的细节——不过我们可以假设它们都包含在Cohle的形而上独白中。(“这是一个什么都没有被解决的世界。”Cohle在2012时间线上曾说过,“有人对我说过,时间是一个扁平的圆。一切我们做过的,或者将要做的事情,还会一次,一次又一次地重复。”)这都和凶手有关。Pizzolatto自己也画过一个螺旋形,Walsh用金属丝衣架完成了一个螺旋,确定了最终剧里使用的不规则形状。“这个主意成了那些人——凶手和勒杜兄弟——的专属标志。”DiGerlando说。 对那些一心寻找螺旋出现的人,你可以不考虑Hart家里的那个。那是个错误。“我甚至没注意过这个。”DiGerlando说,“我们从我街坊一朋友的女儿那里拿了一堆作品,用来装饰Marty的家。我们都没注意那居然形成了一个螺旋。” Cohle空荡的公寓 白墙、一张床垫、一个十字架。Cohle:“那是用来冥想的。”Hart:“怎么做?”Cohle:“我在花园里静默,从而磨练自身。” DiGerlando和Fukunaga起初想找一个与麦康纳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中角色居住的地方相似的地点。“比如一间廉价旅社,”DiGerlando说,“但在我们寻找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两件事。一、剧里已经有了很多类似的场景;二、一个警探,一个看似疯狂,或者自毁倾向强烈如Rust的人,会住在这么糟糕的地方,这说不通。”于是他们反方向寻找起来:清苦简朴的风格。“不多不少,刚好满足生存必需,那也正好告诉了观众了解这个角色所需要的一切。他不需要任何无关的累赘。”剧组人员开心地扔掉了房间里几乎所有的东西,包括一张沙发床、一张弹簧床垫和一个床头柜。“后来Maggie出现时,看到他正那手电照着那个鹿角,试着理出头绪的时候,这么做就被证明是值得的了。”DiGerlando说,“他不想被任何外物打扰。他活在案件里。也就是说,他活在自己的思想里,那里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 啤酒罐小人 它们是Pizzolatto的作品里贯穿始终的一个意象。“我想那在他的小说中也有所体现。”DiGerlando说,“你需要问问他这个主意来自哪儿。”找准小人的形状经过了大量的试验。那得是能让麦康纳源源不断地抛出Cohle阴郁的世界观时也能轻松做出来的东西。Pizzolatto开始想用易拉罐的环制作小人的脑袋,但是这行不通。“我们发现这么做出来的小人看上去有点蠢,简直滑稽可笑。”DiGerlando说,“我们切割了易拉罐顶部的那一圈并折了起来,于是平时对着喝的那个洞就成了小人的嘴。那看起来就像蒙克的‘呐喊’*,带着个大头晃来晃去。” 另一个版本用两个罐头做成一个小人。不过就像对待Cohle的公寓那样,他们开心地把小人缩减到最精简的养子。至于使用Lone Star啤酒,DiGerlando说,Lone Star的品牌营销战略就是让啤酒罐的用处大于酒本身。“让那些星出现在啤酒罐小人身上的做法并不是刻意的。” 焚毁的教堂 第二集末尾,Hart和Cohle来到了火灾后的老塞利奥特牧师(希亚·温汉)教堂。DiGerland小组在邦卡莱分洪道附近从零起建,《南方野兽》中也出现过这个教堂。 “烧毁的教堂太不好找了,所以我们知道得靠自己造。”DiGerlando说。最有难度的一环是找到合适的地点,必须是鲜有人迹之处——那样,Hart和Cohle才能追寻着他们头领来到这儿——但得就在路边。他们在分洪道附近选定了一处不适宜人居,甚至还需要铺上碎石才能抵达的地点。“我们疑虑过很多次‘这值得吗?’” DiGerlando笑了,“但是我们都喜欢这个地方,有水,远处有精炼厂,还有铁路。我们甚至幸运地在他们停下的当口,拍到了火车开过的一幕。至于让野生灌木在教堂边丛生?通向教堂的小路看起来棒极了。”建造教堂花了一个月。他们让火持续地烧着,直到火焰把房屋后部暴露出的支架部分烧成炭状。 教堂内部,他们叫来了Ellen Densen——就是画出Marty女儿那些画的七岁小孩——来画墙壁上的圣经场景。剧本要求的内容中强调了大卫和哥利亚*、耶稣和麻风病人。后来Walsh在Ella的画上方加了一个戴鹿角的少女,用的是烧成炭的木头做成的涂抹棍。“这里发生了许多,”DiGerlando说,“如果你停下来仔细看,你会看到他在她作品上加的部分,还有盘绕在更上方的植物和藤蔓。这么做为的是显示出在两位侦探到来前几个月教堂就被烧毁了,而期间的某个时候凶手出现并留下了他的痕迹。” 路易斯安那州立犯罪调查分局的办公室 这是唯一在每集都出现的场景。场景内部因为叙事在1995、2002和2012之间来回变动而数次改装。 “2012问询时的房间是我们设计时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也是人们通常不加留意却最重要的部分之一。”DiGerlando说。1995年这是一个会议室,后来逐渐变成了储藏区,这就是后来Hart和Cohle接受问询时,背景里有一堆箱子和打字机的原因了。“把旧电脑挪出来换进新电脑、露出和藏起IT设备的线花了不少功夫。”他说,“全部是我们做出来的:Marty闯入的证物室、蓝绿色方格的地板,全部都是。”办公室被设置在路易斯安那爱姆伍德的一家旧灯泡仓库里。“这地方的时代印记很明显,这些石头的纹理、拱顶小窗、有活动式楼梯的超棒休息室,都是1995的风格。”DiGerlando说,“我们不希望这地方对于1995年来说过于新式。” Cohle的Big Hug Mug(那个放烟灰的马克杯) “这可和我没关系。”DiGerlando大笑,“道具师Lynda Reiss提了好几个有关俗气的马克杯的意见,Fukunaga挑了那个写着“大大的拥抱(big hug)的。这是Cary想自己保留的道具之一。”他说,“开播前没去ebay买上一打我真是亏大了,现在它们每个都值上一笔小钱啦。”这杯子也没什么暗藏的秘密,尽管DiGerlando承认,他们的确打过这个杯子的主意,想给剧集增加点轻松感,“因为这部剧实在是黑暗得让人喘不过气。” 【译者乱入:真的,我在ebay拍下过这个杯子喔,成交价是58美刀,可惜因为运输实在不便,最后交易取消了【想想这种NC粉行为也挺可笑的,不是么?【说完对订制一个的想法蠢蠢欲动【。 塞利奥特牧师的流动复兴教堂 第三集“The Locked Room”的开头,Hart和Cohle发现牧师在他的新教堂布教(“这世界是层纱,你此刻的脸并不属于你。”塞利奥特说),教堂有个帐篷顶,装饰着画上去的圣经摘抄。“这是我的个人最爱之一。”DiGerlando说。 DiGerlando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复兴教堂的帐篷都是带条纹的,感觉太像马戏团,所以他选了个单色的,顶上带着个大十字架。他找了家专门制作这个的公司,但不得不提前3D建模来搞清楚公司能做出多大的十字架,使它和支架的尺寸相符,还要配合塞利奥特牧师的布道。场景美工还要特意把那帐篷“弄脏”,写上些字,做出集会成员手工制作的感觉。“帐篷式的复兴教会会给人一种被时光遗弃的感觉,”DiGerlando说,“现在很少能看到了,它总是带着一点我很喜欢的感伤情绪。” 废弃的学校 在第五集末尾,Cohle再度造访了Rianne Olivier读过的已废弃的学校。他和Marty由于勒杜的原因从没调查过此处。他回去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那里装饰着玛丽的雕像,恶魔巢,还有最诡异的天使画像。 成堆的桌子事先就摆在新奥尔良的肯纳高中旧址,这是DiGerlando有幸找到的最好的拍摄地点之一。“我们特意把桌子摆成迷宫的式样让Rust穿过,带领他走向发现恶魔巢的地方。我们想让恶魔网仿佛学生坐在教室里一般地摆在那里。”他说,“他们会让我们想起Robert Polidari为切尔诺贝利拍的照片。”Walsh画了墙上那些吓人的作“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状的天使。“你可以在他拿起那个恶魔巢的时候从底下看,那会形成一个螺旋。” Beth的公寓 1995年Hart在“兔子牧场”劝这个年轻妓女离开,她在2002年(第六集“”Haunted House)重新出现,换了新工作,有了自己的住处,把目光瞄准了Hart。 “很多这一类的角色的身心都已被毒害了,处境非常凄凉,而Beth(Lili Simmons)则是一个中途把自己从糟糕处境拉出来的角色。”由此,他让她2002年的公寓看起来像是Jan在“兔子牧场”那辆拖车的某种延伸,Beth在那里工作过。“我们试着让拖车显得宜居些,加了不少女性气息。。。让它显得温和些,而不只是那位可怕的女士利用这些女孩儿的地方。剧中的对话体现出了这一点,这比Marty想的多了些人情味儿。”DiGerlando说,“我们想确保Beth的角色性格更丰满些,有真正属于她的生活。她的公寓得是那种她乐意说着‘这是我家’一边住进去的地方。她有了一份正经工作,她要些体面的东西,我们觉得那并不意味着一套千篇一律的公寓。” 为了给她的住地增加些角色的特性,他装上了拱门,贴上了花朵墙纸,加上了一层古怪的灰泥纹理,还制作了一张自己拼装的四柱床,DiGerlando曾在一个童子军活动里看到过用毯子和旧裙子搭起来的这种床。 勒杜和同伙的制毒窝点 在第三集末尾,我们第一次在制毒窝点看到雷吉·勒杜,那时他穿着弹力护身,戴着防毒面具。Hart和Cohle并没有仔细查看这地方,直到两集之后的“The Secret Fate of All Life”里,Marty在屋内发现了可怕的东西,杀了勒杜。 DiGerlando想让窝点带上一种弗兰肯斯坦式的作法自毙感:一辆拖车作为住处,一个船运集装箱作为实验室(“我们布置了一整个实验室,不过很可惜,你们看不到那是什么样的了。”)后方会有一个猎鹿装置、报废的车、桶,以及到处都是的恶魔巢。 “住处本身必须像个迷宫,使得Marty和勒杜在一瞬间错身而过而勒杜不会察觉。”但是对DiGerlando来说,最重要的细节是藏着儿童的上锁的房间,“早些时候我就想用箱型卡车的箱子来做这个了,”他说,“打开它时,我知道会有种戏剧性。” 【译者乱入:喂喂AD你为什么要强调我们看不见!这种得意的语调是怎么回事【。 Cohle的仓库 结果Rust对案子的迷恋比我们想得都要深!DiGErlando提到道具规划师Lynda Reiss的小组花了数月来制作Cohle几年里收集的证据,这些都呈现在第七集“After You’ve Gone”中。 “拍摄的前一天,Matthew在那儿露宿,画了写东西。他在找灵感。”DiGerlando说。仓库是一个顶点,代表着Cohle在1995到2012年这17年间苦苦寻觅的一切。为了确保这地方堆满了东西,Reiss拍了很多照,雇了美工,做了书(比如“教你如何制作恶魔巢”的书),制作了细节翔实的文件和剪报——都是为了展示出那种持续数年的投入感。“这可不像是直接打电话给图象图书馆然后说:‘把你们所有尸体图片都给我。’我们必须自己动手做完所有东西。”DiGerlando指着那些诡异的神秘的随身工具、和马合影的女孩、显微胶片、照片拷贝、年鉴,以及所有之前出现在Rust公寓里的东西。 “那得给人一种‘也许Rust远没我们想得那么疏远,实际上他似乎已经调查了好几年’的感觉。”一切都透露着一种秩序感。“他(Rust)是个很有条理的人,因此即使看上去很杂乱,一切都还是各归其位的。这一块摆地图,那一块放照片,都是能给他灵感的东西。那里甚至还有个做实验的地方,Rust在那里试着做恶魔巢。” END 注1:《南方野兽》一片介绍:http://movie.mtime.com/161048/ 注2:《血色侦程三部曲》:即Red Riding Trilogy,是Channel4电视台2009年的作品,改编自侦探小说作家David Peace的悬疑作品The Red Riding Quartet其中的三部1974,1980,1983 注3:大卫和哥利亚:出自《圣经》旧约《撒母耳记》,犹太人遭到非利士人攻击,非利士人中的巨人哥利亚勇猛无比,没有犹太战士敢于应战,犹太王扫罗下令在全国征集勇士,宣称对战胜歌利亚的人将以女儿下嫁。于是当时正在牧羊却早已被上帝内定为下一任犹太王的大卫用甩石子的方式打死了哥利亚。 【图片很丰富,请去原网址查看

 2 ) The Mystery of Mythos——神经与神探

好吧既然最后光明战胜了黑暗两位马里安叔叔幸福快乐地在一起了这篇评论可以不必看了噜!

1891年,记者安博罗什•比尔斯突发奇想写了一篇恐怖小说《一位卡尔科萨城的居民》。Carcosa这个地名,有可能是来自于中世纪阿尔比派在法国的据点卡尔卡松,但这就是丹布朗的考据领域了,先不越界。总之这篇恐怖小说写某人在一片陌生的荒野上醒来,不记得自己是怎样离开家的,身处天寒地冻却不觉寒冷,四周明明黑夜却视物如白昼。后来路过一片坟地,忽然醒悟自己已死,而身处的荒原是数百年之后已遭废弃的古城、他曾经的居所卡尔科萨。比尔斯在文末表明,这个故事是由亡灵自己通过灵媒之口讲述的。

四年后,某言情作家罗伯特•钱伯斯偶然看到这篇小说,惊为天人,于是借鉴了卡尔科萨这个地名、以及同样出自比尔斯之手的牧羊人之神哈斯塔和哈利湖等,写了一系列12篇恐怖小说结集出版,名为The King in Yellow 。中文版2005年由百家出版社出版,译名黄袍魔王。钱伯斯的主角们都是在读过被诅咒的禁书The King in Yellow 之后陷入了半疯狂的境地,”被黄色咒符所标记“。尤其是前四篇《名誉修复者The Repairer of Reputations》《面具The Mask》《在龙宫In the Court of the Dragon》和《黄色咒符The Yellow Sign》。黄袍之王小说中对于这本虚构的书提及不多,仅有几段“引用原文”,如下面这首诗《卡希尔达之歌》。

Along the shore the cloud waves break,
The twin suns sink beneath the lake,
The shadows lengthen
     In Carcosa.

Strange is the night where black stars rise,
And strange moons circle through the skies
But stranger still is
     Lost Carcosa.

Songs that the Hyades shall sing,
Where flap the tatters of the King,
Must die unheard in
     Dim Carcosa.

Song of my soul, my voice is dead;
Die thou, unsung, as tears unshed
Shall dry and die in
     Lost Carcosa.

出自黄色咒符篇首,但中文版没有收录。朵拉的笔记本上可以看到她抄写了第一和第二节,还有'the king's children are marked"以及闭着的眼睛。眼睛这个意象似乎无法从钱伯斯这里找到出处,期待编剧揭秘。但是这个mark就是黄色咒符,在原文里是黄衣之王背后的标记。

回到钱伯斯,文中对于黄衣之王这部剧作,其他就都是片段的侧面描述了,斥其为邪恶之书却让人欲罢不能,比如:

我祈求上帝诅咒这作者,因为他以其绝妙、惊人的作品诅咒这世界。文中的坦率令人发指,它蕴含的真理无可辩驳——世界正在黄袍魔王的面前颤抖。

还有:

是谁写出这等词句,像水晶般晶莹,似涓涓泉水般清澈悦耳;如邪恶的宝石,虽施了毒还那么耀眼夺目。啊!那应受诅咒的恶灵,竟用这等文字啃食心灵,这字句,无论愚氓还是智者都能深谙其意;这字句,比珠宝珍奇,比仙乐更令人心怡,比死亡更加可鄙!

很爱伦坡吧。

后来来自星星的洛夫克拉夫特先生偶然看到钱伯斯的小说,也惊为天人,于是借鉴了很多梗融会贯通在克苏鲁故事里。比如让人发疯的禁书The King in Yellow变成了死灵之书Necronomicon;比如第四篇The Yellow Sign里面,监视着叙事者,追问“你可曾见过黄色咒符”的守夜人化成一滩脓血,验尸的医生表示这人死去至少好几个月了,这个梗也被洛夫克拉夫特改头换面成The Thing on the Doorstep里意识清醒地被锁在腐烂死尸中、忧伤溶化在基友门前的爱德华•德比。

第五集,在Reggie关于黑星、黄王和时间轮回的一番话【黑星升起,我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在梦里见过你。你现在在卡尔科萨与我一起。他看见了你。时间是个圆圈】之后,黄衣之王忽然间在各类评论中人气飙升,甚至有克苏鲁粉讨论起本片会不会笔锋一转搞成supernatural,两位真探会不会转型代理灵界事务。你们脑洞大的可以召唤旧日支配者了拜托。查理在第三集不是说过?有个地方叫做卡尔科萨,是有钱人举行邪教仪式、献祭女人和儿童的。而且信众Reggie和Dora背后也有着”黄色标记“。非常有可能,这位杀人如麻的黄衣之王只是某个头壳坏掉有钱人的代号,而且很有可能就是片尾出现的tuttle。但是,在意识到剧集和克苏鲁的关联之后,好像突然找到了Rust那段关于提线玩偶评论的出处。

“德尔和帕波第曾阅读过《死灵之书》也看到克拉克•阿什顿•史密斯根据《死灵之书》所画下的那噩梦般的图案。当我提到远古之物时,他们肯定会知道。神话中声称它们出于一个玩笑、或是错误而创造出了所有的地球生物。”

from 洛夫克拉夫特《疯狂山脉At the Mountains of Madness》。

洛夫克拉夫特的世界里对于人类的藐视可见一斑。这位来自星星的男人认为人的价值与蝼蚁无异。在那些异形神明面前,人类渺小得如同一粒尘埃,绝望地妄图固守住思想中最后一丝可以让他们感到安全、平凡和正常的观念。而对于少部分拼命想一窥混沌诸神一鳞半爪的越界者们,等待着他们的就只有发疯这个永恒的结果。诸神的秘密得以被失智的狂人守住,然后新的越界者再次出现,时间又将陷入一个衔尾蛇般的轮回怪圈。正如Rust一边玩儿易拉罐小人一边说的,“这个维度外的一切都是永恒,永恒俯视我们,我们看到的是天球,而他们”【指指头顶青天】”看我们只是一个平面的圆圈“。

仅仅第五集,我们还不知道Rust和小马最后到底看到了什么。但2012年Rust的精神状态其实无限接近于那些不小心碰触到宇宙本质的克苏鲁重症患者。他追寻凶手Yellow King的过程,延续了克苏鲁主角们无一例外沉迷于黄衣之王剧本/死灵之书/混沌知识的自毁之路。他和克苏鲁故事的主角们一样拥有丰富的知识,记忆力超群,但通过自己不懈努力所探究出的真相实在太过严酷,以至于累计数十年的常识和兢兢业业遵守的法则在现实面前土崩瓦解。他意识到了人心无可名状的神秘与恐怖,对于命运的必然性产生无与伦比的悲观,从此变成一个混吃等死的虚无主义者。

Rust说:人生如梦,总有一只怪物在最后等着你。虽然我们肯定的是这只怪物不会是结合了章鱼和蜘蛛特征的异形,但造就了2012年两眼空洞Rust的,是和远古众神一样深深根植于人类模糊本性深处的黑暗。

PS. 第五集片尾曲ELI的歌词, Eli, you can't tell left from right; Eli, your eyes are black and white, 让我想起了混沌之神阿萨托斯⋯⋯
PPS. 说到底编剧也没解释为啥这个教的教徒见人就说I know you,还有rust为啥叫priest?

 3 ) 【自译】麦康纳评“真探”Rustin Cohle的四个阶段

麦康纳评“真探”Rustin Cohle的四个阶段
奥斯卡赢家谈演绎剧集男主:从“一流警探”到“饱经磨难”*


By JONATHAN RINGEN
Translated by Virgil



  在HBO独具一格的卖座剧集《真探》(季终集将于周日播出)的拍摄过程中,马修麦康纳为饰演Rust这一性格极其复杂的角色,在准备期间写下大量文字来寻找灵感。该剧时间线跨越17年,在此期间,Rustin Cohle(即“Rust”)这一角色以多种不同面目出现:一名冷峻而极擅分析的谋杀案警探;一个嗑药成瘾,代号Crash的卧底探员;一位饱经沧桑而染上酒瘾的前任警官。“基本上,我就是把这个角色掰开揉碎了揣摩,然后写了450页关于Cohle生平的解读。”麦康纳说着,草草翻过那份文章,找到他需要的部分。

  用麦康纳自己的话表述,这是“Rust Cohle的四个阶段”:



1995年的Cohle



  “他终于卸下Crash的身份,回归正常生活。他过着苦行僧式的日子,挣扎着活下去。他想重新夺回对自身的掌控。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会让事情好办得多。对他来说,这是一种无意识的选择。他需要用‘谋杀组探员’的身份规划自己的生活,需要靠案子来真正地生存。因为:一、他擅长此道;二、这能让他不至于选择自杀。”



Crash



  “他是深藏不露的缉毒警,是个疯狂的家伙。百折不挠。这是Cohle享有他全部自由的一个阶段。作为Crash,他可以随意越界。而在内心深处,他甚至热爱着这种生活方式,因为这使他无拘无束。他知道长此以往他会短命,但对他而言,这种想法里包含着自由和平静。”



2002年的Cohle



  “一个大致混合了Crash和95’Cohle的阶段。这家伙已经很好地与往日身份划清了界限,于是他得以更加放松地活出自己。但案件依然是他的救命索。此时的他怀有一丝希望,觉得自己也许有办法摆脱内心的痛苦和对他物的苛求,于是他开始致力于构建家庭,找了女友。但事实表明他并不适合家庭生活,也根本找不到解脱的办法。由此,他再一次服从了自己的本性。”




2012年的Cohle



  “这家伙活得比他预计得要长。他沦为了自身信念的牺牲品。他变得愈发愤世嫉俗,更加愤怒,他不得不忍受这坨名为‘生活’的狗屎。他有些衣衫褴褛,不修边幅,住在一个能够勉强应付自己的地方,离群索居。他已不在局里工作。但他也不在阿拉斯加。他屈身为奴,‘活着’就是他的契约。但他依然蔑视这一判决和救赎。他绝不向失败低头。他不会发疯,也不会自杀。每一日,他都在与内心的魔鬼搏斗,他意识到这个过程会比他希望的长上很多。”



原地址:http://www.rollingstone.com/movies/news/mcconaughey-reveals-the-four-stages-of-true-detective-rustin-cohle-20140304#ixzz2vf9KmNUO



注1:原文是“from crack cop to cracked-up”,我想不出什么好译法就凑了个押韵23333

 4 ) 有始有终的诚意典范(剧透注意)

一向不喜欢冷硬派,不喜欢冷硬侦探去戒酒会刷时髦值的一贯特色,也不喜欢他们唧唧歪歪的愤世嫉俗言论,这些言论能让很多人找到共鸣,但我从来不是其受众群,因为我想看破案。TD从海报到基调,再到嗜酒的Rust絮叨着的那套虚无主义,真是活脱脱的冷硬范儿,但是侦探们真的在认真破案,追寻线索的每一步都很让人信服——这点很像谋杀前两季,踏踏实实靠着每一次看似无聊或者信息寥寥的家访找到线索,线索不一定让他们离真相更近,有时甚至走了一条更迂回的路,但都奠定了下一步行动的基础,或者作为伏笔在后期出现,而最后真相的水落石出,也是靠这一块块拼图,一步步调查出的线索得出,没有偶然,一切都靠侦探的慧眼和行动力。

任何侦探作品能做到这点就算得上有始有终了。TD的开篇给我惊喜不小,但有点担心编剧会不会玩脱或者无法自圆其说。一季破一个案,案情铺陈太大,说不定就会像谋杀第三季那样烂尾——所有的“正经”线索都没有指向答案,主角在最后一集靠一个无关线索biaji一下发现了真相。

好在HBO不但把持住了哔格,也把持住了案情走向。我们跟着主角,从被害者联想到失踪女孩,从而找到第一件重要证物——carcosa的手编藤架,调查自此进入正轨;

从被害者身份出发,找到了大农场和ex(支线:调查死者拿到的教会传单,在教堂找到神秘符号→调查教会,绿耳怪第一次被提到,在当时看来是条死路,但确实是条真线索),无收获;

主角另辟蹊径,找到了凶手的另一个受害人,调查死者身前关系,男朋友勒杜浮出水面,勒杜与DoraLange的ex曾是狱友,头号嫌犯确定;

勒杜是个cook,主角们用自己的办法突破层层关系网找到了人,两个嫌犯均死亡,案件看似告破;

7年后某犯人告诉主角,凶手仍然逍遥法外,并且说出了yellow king等细节,案件重启;

回访抛尸现场、案件关系人、失踪女孩的学校,发现更多手编藤架,教会支线变成主线,牧师提供教会学校的重要情报,首次提到思源计划;

侦查过程屡屡受阻,思源计划负责人塔图尔的嫌疑越来越大;受害者、勒杜的兄弟、学校学生均提到了伤疤男,动物面具等细节出现,与塔图尔家乡风俗相符,飓风后藤架的数量也证明了罪行还在继续;

塔图尔家中找到了罪案录影带,确定了其是cult之一,该人不久死亡,此线断;

寻访曾经的女佣得知了伤疤男的身份,案发现场照片推断出其油漆工的职业(与绿耳怪呼应),根据缴税记录和营业执照找到凶手。

不难看出,破案的这条线一方面很扎实,得出结论的过程经得起推敲,演绎推理的度把握得正好,没有太无趣,也没有过于神奇,大多数时候都在拿证据说话,看来严谨作风的警察和蹦蹦跳跳的侦探就是不一样。当然,其中也有灵感迸现的时刻,比如Rust在教会线陷入泥潭后彻夜搜到了另一个受害人,这才真实反映出了好侦探的本质——勤恳调查+适当的发散思维。

这是TD带给我的惊喜之一:剧情严谨,而且没有罗里吧嗦凶手的动机凶手的悲惨童年凶手的心理状态,鼓掌。

第二重惊喜来自于角色塑造——Woody最近演了太多的疯子,比如耳熟能详的黑密曲,当我发现在这对搭档里他演了“正常”的那个后,有点意外。Rust和Marty是双男主模式里经典的互补型,一个社交达人,一个孤僻怪胎。Marty像所有时期的典型“好男人”一样,体面地生活,理直气壮地做着其他体面人士会做的一切,比如出轨,并且为自己找理由;Rust看起来颓废又怪异,唠叨着谁都不懂的东西,直觉敏锐的天才却被众人视作怪胎,尽管他三观正且责任感强。这个组合里外互补,每个人都有点问题,并且是对方无法理解的人格/生活问题,我知道这种组合会被slashfan视作心头好,官方也渐渐默许了partnership的温情走向,但让我最满意的始终是——Marty的角色非常现实,非常饱满。

各种剧集里不止一个乖僻天才,他们通常痛恨社交、嘴巴毒、不在乎别人、干什么都不讨喜。Matthew把Rust演绎得很棒,但现在这种“sociopath”类的角色太多了,乱花渐欲迷人眼,因此反倒让我觉得要把普通直男塑造好,比塑造freak难得多。Marty是个相当立体的角色,其生活方式和态度代表了一大堆直男(当然是直男中还算有良心的一部分):工作顺利人缘好,红旗彩旗都不倒,并且他像所有出轨的直男一样,善于为自己找背叛妻子的理由,很典型的做法,就是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我工作压力大,你还不理解我,不是我变了,是你变了”,似乎说多了就成了事实。他当然不是坏人,但却像大多数男人一样,占有欲强、善妒、受不了指责。Marty所经历的中年危机比我看过的任何一段中年危机都有力度,不作不死,但还是忍不住作,生活不可能那么正常,每个“正常”人都有自己的黑历史,而Marty就是个典型的代表。

第三个惊喜来源于叙事。看第一集的时候我就觉得这种插叙和平行剪辑的风格像极了致命魔术。TD里的非线性叙事并不旨在体现哔格,和致命魔术里一样,它控制着剧情的节奏,以及最关键的:人物动机和悬念。

前6集,纵向上表现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让大家好奇这些年发生了什么,主角们如何走到今天这步;横向上是Marty和Rust的POV交替剪辑,让大家了解他们那时那刻的想法、此时此刻的疑问。而统和这些的则是一个新案件,询问人三缄其口的样子也是一个悬念——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问Rust和Marty?为什么对两人的态度不同?是他们抓错了人?难道Rust真是幕后黑手?

这种叙事的好处就是由镜头决定时间切割点,得以把平铺直叙的调查和高潮迭起的动作场景安排在必要的时刻展现;由第三方询问引导话题,得以在案情和家庭私事间无缝转换,并且能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角色那时或现在的心理活动,体现角色的成长和改变、他们之间的分歧或默契所在,甚至能制造出喜剧效果,比如串供那一场。

交替剪辑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让如今未曾见面的双男主之间的张力和火花越来越足,每集都更足一点,让观众格外期待真正重逢时的爆发,后两集不负众望,线索汇集,角色摊牌,剩下的就是并肩战斗了。经典的追逐动作场景,一个是第四集最后Rust专家难度的单机视频攻略,另一个就是最后一集cult总部的较量,像是在温吞水里扔进一粒泡腾片,憋了几集的劲儿一块儿爆发。

案件质量高,角色塑造好,叙事角度碉,在我看来这就是真探最厉害的三个点,如今大多数罪案剧都做不到这个了,它们只能在苦情侦探和重口案发现场里选一个,要是艺术指导给力就谢天谢地了,比如汉尼拔这种。可惜,汉尼拔里不破案,光补脑。真探拍出了汉尼拔本该拍出的水平,如沉默的羔羊一般,破案线扎扎实实地行进着,同时具备有时炫极,有时意味深长的镜头,第四集7分钟的长镜头足以显示其诚意,布景和艺术指导美妙但又不夸张,一切都是刚刚好。

没想到的是,它居然是个温情结局,着实让人感慨海报上的白黑西部风真是大骗子。镜头掠过善与恶的决战之地,沿着时间线回溯,案发小屋、制冰据点、运河、田野、布道场、学校、把他们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的那棵树——一切始于此,一切终结于此,Rust和Marty会回归一切发生前的正常生活,因为时间并不是个无休无止的循环,他们跳了出来,债已偿清,无需回头,因为人生有伴。

真是相当有诚意的剧集,期待第二季的双女主。

======
ps. 看到一篇观察入微细思恐的分析:http://www.douban.com/note/337958782/
这个设定很有道理啊!

 5 ) 真探

======================================================

编剧的能力,直接决定了一部美剧品质的好坏。《真探》前两集让人影响深刻,阴郁的题材,双螺旋式样的叙事,对此我颇为好奇,那个躲在文学剧本后面的人是谁?

《真探》剧本出自Nic Pizzolatto之手,身为该剧编剧的他,还是该剧的执行监制。(打个比喻,执行监制也就是工厂里给产品质量把关的那个人,这次产品的设计师和质检人员是同一个人。)

在美国媒体的采访中Nic直言,萦绕心头的南方情怀滋养了他“美国南派”小说的创作,在他已经发表的两部作品中,主人公情感上的撕扯,挥之不去的记忆,都带有Nic自身的影子,我估计也就是这种性格上得特质,加上心理有事儿憋着不痛快,使他走上了写作这条路,并烙在了他的主人公身上。“你不是你小说中的人物,但你小说中的人物一定是你.”海明威爷爷那里留下的话,算是再次应验了。

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Nic出生在新奥尔良,儿时随家人迁往了路易斯安那州,定居在查尔斯湖湖边。美国南方的闷热、狂暴、甚至稍带有一丝的淫荡, 对于Nic极为重要,当然这在体现在文学层面上,不少评论家把他的作品称为南方式样的”悲观主义”小说,(英文:Noir Novel也可以直译成黑色小说,但是却与黑色幽默不同,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Nic本人并不愿意这么自居,他表示南方地域性的情感记忆和归宿感,形成了他的写作风格。

在采访中,Nic多次表示那里(指路易斯安那州,也是《真探》所在地)有最强烈地记忆,他们形而上的(可以理解为抽象的)折磨着我。很快Nic就将这种形而上的折磨变成了一部部实实在在的描写美国南方的电视剧《真探》。不知道故事里的Rust会不会把折磨他的形而上的东西也变成一次实实在在的事情,比如效仿凶手手法多年后谋杀?(目前持有这种推测的人不少,因为前两集剧本就是这么在引导观众)。作为观众的我们,有幸体验了一把九十年的美国南方深度游。不过我们这个旅行团的主题:不是抬头拍照,低头发微信。而是去探究那个萦绕在Nic心头的潮湿、闷热、淫荡的路易斯安那腹地。

听爱旅游的朋友说,想去一地方,不想走马观花,就想在一个小镇静静地待着,去看看当地人是怎么个活儿法,我想这部电视剧的节奏正好合适。而鉴于两位主角,Matin爱开车,Rust爱聊哲学,就让他们一个当司机,一个当导游。在我们这个旅行团,不仅仅可以看看当地人是怎么个活儿法,还能看看当地人是怎么个死法。(被谋杀的姑娘)

言归正传,编剧兼执行监制的Nic还谈及他的南方情怀源自于他的童年,那时候惨绿少年的他整夜玩耍于街道尽头那片儿的消防水闸,从那里他可以凝视着远处的化工提炼厂的,那些厂房车间里的灯泡照亮了远处的天空,像一条燃烧着的腰带紧紧的缠绕着路易斯安那腹地。这种被点燃了的夜色在大城市并不稀奇,纽约,芝加哥随处可见。对于日后成为了都市人群的Nic,惨绿少年时期的视觉记忆不仅仅是为了忆苦思甜,在他的脑中,那是一种味道,是路易斯安那的味道,是查尔斯湖水的味道,湖水的湿气孕育了茂盛的麦草,同样也滋养了Nic日后的写作风格。

成年后,Nic的生活轨迹使他远离了美国南方。在搬去风城(芝加哥风大,故得此名)后,他在芝加哥大学教授文学。尔后,他又去了北加州大学任教,继续讲文学,讲课的内容是什么——“真正的南方”。好题目!美国文化非常平等,从广义上上讲,东海岸,西海岸是窗口是聚集地。从具体上讲每个州又有自己自豪的风土人情和特色,南方文化是以密西西比,新奥尔良,路易斯安娜为代表。中国呢?城市与城市间越来越像。

2010年,他意识到要严肃的对待自己的写作事业,便辞去了大学教授文学的职位。真是潇洒,我们国内年轻的大学教师都在忙着走仕途。当然,偶尔也能遇到好的。为了不使自己的写作灵感枯竭,在个人写作理念上,Nic的笔触反对一切学院派文学,他拒绝文学上的“精英主义”,这话这么理解呢,他致力于通俗小说,在已有前辈走过的文学路上再创作,这个和”炒冷饭“的概念有点像。也就是为什么他的小说题材总是让人觉得以前有人写过,但是这碗冷饭炒的成功,侦探小说是早有的类型题材,南方背景也有人用过。不过,Nic把自己的”根”留住了,他自己知道这条根在路易斯安那,在查尔斯湖边上。反观国内,一个人上大学去了大城市,毕业后户口有了着落,托人也好,塞钱也罢,嫁人也好,总之是有了着落,这么一来二去,根断了,生理上的根不容易断,文化水土上的根断的倒是干净。《把根留住》这首歌献给包括我在内的诸位,共勉。此歌在九十年初期的KTV点播率极高。
另外,在美学上Nic认为自己是Populist,即“平民主义”。怎么理解“平民主义”,平民在中国就是老百姓,也就说Nic要是在中国,他就会说:我的书是写给老百姓看的。碰巧最近冯小刚也说了一句“我的电影是拍给老百姓看的”,看来冯小刚也是“平民主义”,又扯远了。

下面来介绍一本Nic的小说,希望喜欢这部《真探》的朋友们可以关注一下,《Galveston》是Nic的第一部小说,之前他是靠写短篇和评论起家的。Galveston是美国德州的一个港口城市的名字,其实就是一个岛屿性质的城镇,位于德州的东南角。面积为539平方公里,人口为47,762。是休斯顿地区木材业、蔗糖业的集散港口。之前,也是美国海军的一个港口。至于,小说《Galveston》和《真探》的联系有多大,还不知道,我这几天正在看。小说融合了美国南方的悲观主义,谋杀,年轻的雏妓(又是妓女),穿越州际的故事脉络与线索,这个好,又是一次深度游。翻译一句此书的评论:
“ 他的悲观主义向你袭来,笼罩全身,在即将使你窒息前,又把你变成了路边的一堆灰尘,风一吹把你带回了他的家,家在哪儿?在南方。”

 6 ) 从rust被撞坏的尾灯,到marty上膛的手枪...

...以及那相亲相爱的对视中指。

第六集,rust又变成了单枪匹马,和marty昔日仅有的那一点点默契和情分也疑似被磨了个干净。可惜戳破了我们“两人十年来私下探案,暗地里互通有无”的幻想。

每个人都自成星球,平缓运行的居多。而极与极的相撞,无非两种结局。一,在精神的高处,人与人是能互相理解的,甚至一见如故,即使性格,经历,爱好截然不同。二,也许能短暂的交汇,但终将平行于无边的宇宙。无疑,rust和marty是后者,出世者和入世者的极与极。

marty人缘不错,有家有室,体面又好相处,连rust都能容下,这是现实世界最寻常的看法。只是我们作为观众,开启了上帝视角和rust怜爱功能,才觉得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要是把rust放公司,也许是个神秘寡言不合群,把公司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潜心钻研业务,业绩超级拔尖遭人恨的神经病。(当然,不是他天生如此,他只是个被生活伤害了的哲学家)

marty对rust真正的了解从同居开始,marty本身跟人相处起来爱打水漂,他并不在乎rust的现状和痛苦抑郁的原因。两人精神的交汇发生在第五集,尤其在从没开过枪的marty对虐童的毒犯一枪爆头之后。rust当时还没看到囚童现场,但在那一瞬间,秒懂。直接射杀另一犯罪同伙,然后给了marty一句认同的“称赞”,还指挥有点懵了的marty伪造现场。正是因为marty那失控的一枪,让rust觉得他也算是对弱者还能心存怜悯的,一个有血性的人。

marty正如maggie所说,他不了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从正常的社会成功论来看,他有名有利有头衔,有老婆有女儿有土豪岳父。他有合格的皮囊和健全的外壳。但对自己的家人像对家俱,能漂亮干净的摆在那里就好。升职后的marty还是和rust搭档破案,安稳过日子。就是那种不打算用心钻研业务,粉饰太平,谁也不得罪,且好处一个都不落下的小领导。这样的人,自然没法理解rust为什么能翻旧案翻的越来越high,所以rust才鄙弃的说,没有我,你什么都不是。

rust这一极不愿多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完美的rust。看到第六集,突然觉得,他对弱者的怜悯太重了。对人生思考过多,且怜悯心过重的人,都有出世倾向。比如释迦牟尼,好好的王子舍弃不做,去思考全人类的幸福。

这世界从来都不只为一个人存在,被生活伤害的人有很多。遗憾的是,一些被虐者最终反变成施暴者。幸好还有些人,越明白黑暗,越崇敬光明。越见得丑恶,越珍惜美好。他们不惧强权,舍弃一切,从灵魂里生出一把刀来,刺向无名的黑影。

谢谢创作者赐我们一个rust。

至于那场床戏,呃,厨房戏。观众和rust一样伤心,“Get the fuck out of here!”喊得多大声,就有多伤心。那个女人选择了最能伤害他丈夫的方式进行复仇,但可怜了我们差点投入的rust。那个心理挣扎后的回吻,是他的心被喜欢的女人撞击后产生的缝隙啊。

This will hurt him. I'm sorry,but thank you.真是年度最伤台词。

第六集marty冲向rust时撞坏了他的车灯,结尾处,有未修的车灯特写,十年了。希望那把上膛的手枪只是误导观众的噱头,当然,或许marty对RUST&MAGGIE一事必有心结。但在黎明来前,我们还是希望marty能和rust联手。在两颗星交汇之际,用擦撞的火光帮我们照亮天幕。



 短评

电影水准的高级剧,台词酷到没朋友,俩男主角之间的火花比案子精彩多了

6分钟前
  • 兮称
  • 推荐

导演你确定你拍的是小银幕啊喂!片头黄暴宗教爱国SM一个不少,配乐鼓点洗脑,节奏慢的刚刚好。两位叔的假发和演技一样闪闪发光。明知看的是春番还是想颁奖给这剧怎么办……唯一想吐槽的是,看见鹿角出现的时候,没人考虑过要查查受害人有没有内脏失踪的么?可能已经被汉尼拔博士拿去炒肝了啊!!!

10分钟前
  • ANNA
  • 力荐

我问苍天,这剧为什么这么屌?

15分钟前
  • 考拉先生
  • 力荐

好处不多说了 noir 南方 克苏鲁 哥特 这几个主题凑到一处 再将探案的务实交织于务虚气氛当中 想不好看都难 一季一个案子 两个主角 在路上式的探案节奏 即使拍成三部曲式电影也并无违和感 那个六分钟长镜头未来或可称为模糊电影与剧集界限的里程碑 可惜反派渲染稍有不足 长镜头若放在最后来用 或可更好

16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一部480分钟的电影,两个孤独男人的半生。兼备剧集的细节空间与电影的镜头语言,茕茕孑立踽踽独行,在幽暗尽头寻光。牵扯人心的并非追捕真凶,而是两人与时间的搏斗,以及对自我的重建。

18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哈里森抱着个粉红色的大杯子吸着吸管等病床的马修醒过来,马修说Are you watching me sleeping,两人咕哝了一阵以互竖中指结束,我深切地觉得这个片子应该叫#真爱#。以及这片之于我也是真爱。

20分钟前
  • 绿毛水怪
  • 力荐

《神探夏洛克》跟这个比起来就变得好幼稚。。

21分钟前
  • 海洋之 婧
  • 力荐

由本格悬疑渐次展开为人物志,调性题材都像十二宫,叙事平缓却暗潮汹涌,细节堪寻味;马修伍迪两位戏精,表演能放也能收;摄影运镜完全是电影规格;节奏虽慢但不磨人,每个场景信息分配都满格,一集迅速坠入情境,案情悬念与莫测的拍档关系则构成了双重推理。Rust是基督再临,导演是变故事为意境的高手。

22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第一集,嗯,第二集,哦,第三集,卧槽!第四集,WTF!第五集,Amazing!第六集,OMG!第七集,WOW!第八集,ToT.

27分钟前
  • FrancoisG
  • 力荐

纸牌屋那根本就不叫事儿了

28分钟前
  • 米四张儿
  • 推荐

在电影越来越像命题作文,美剧越来越流水线的情况下,《真探》有着自己独特的纹理,只属于自己的个性,有一个滴水不漏的故事,整部剧的三幕式结构完全是一部超长的电影,人物的对白写的聪明极了,双雄最后都划出一道魅力十足的人物弧光。这种剧就像一件艺术品,独一无二,难以复制。★★★★

3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在Matthew McConaughey 身边,Woody Harrelson都显得正常无比

34分钟前
  • Z
  • 推荐

后劲太TM足了,越回味越上瘾。

3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力荐

看了四集以后,我确定,像<真探>这样不主打噱头不主打男色女色不主打卖萌卖腐卖肉不主打大场面不主打多角恋而以慢却后劲十足的叙事方式和冷峻的氛围还有主角的化学反应为主打的良心剧,真的应该多一点

42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力荐

马修帅到吐血,案情慢到吐血,用半辈子来查一个案子真是要把人怄到内伤的节奏,这剧不给Netflix发行实在天良丧尽!!!!

4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竟低于预期,没传说中那么好。从双主角多层次的表演、对观众起到绝佳诱引作用的配乐到精致无死角的画面,都让“电影感”在一部剧里发挥到超越多数电影的程度。但故事缺少了实打实的东西,着重腔调,风韵有余扣人不足,最后甚有装逼嫌疑的文末升华。惊艳,但远不足称神。

50分钟前
  • Ocap
  • 推荐

这就是被神夏脑残粉黑惨的剧啊看起来很有意思的样子啊,打个五星再看好了(。【——真爱———看前与看完的分割线———如探———】哈哈哈哈看完真探结局的我好像不记得自己听说过有部剧叫神探夏洛克了!!等等....什么,你确定夏洛克是神探?!

54分钟前
  • 9C拜卡搞学习
  • 力荐

德州素以三大特产全世界闻名:扒鸡,扑克,马修·麦康纳。

59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纸牌屋》《权利的游戏》再好看也是上乘的通俗文学,《真探》则已然是严肃文学了,它的行文之慎重,笔力之内敛,叹为观止

1小时前
  • 拐子流星锤
  • 力荐

2014,HBO献上两位迷人的马脸男主角,祝您马年行大运!

1小时前
  • 香蕉豆丁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