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言

HD

主演:凯特·布兰切特,Erika Bauer,Ruby Bustamante,Carl Dietrich,Marie Borkowski Foedrowitz,Ea-Ja Kim,Marina Michael,Hannelore Ohlendorf,Ottokar Sachse,Ralf Tempel,Jimmy Trash,Andrew Upton

类型:电影地区:澳大利亚,德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宣言 剧照 NO.1宣言 剧照 NO.2宣言 剧照 NO.3宣言 剧照 NO.4宣言 剧照 NO.5宣言 剧照 NO.6宣言 剧照 NO.13宣言 剧照 NO.14宣言 剧照 NO.15宣言 剧照 NO.16宣言 剧照 NO.17宣言 剧照 NO.18宣言 剧照 NO.19宣言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宣言的化身

* 本文首发于 ELLEMAN 睿士,亦发表于深焦 DeepFocus。

本届圣丹斯首映单元里最具实验性的电影得数由德国艺术家朱利安·罗斯菲尔德执导、凯特布兰切特一人分饰十三角的《宣言》。

朱利安此前的作品多为在博物馆展出的装置艺术与短片,在圣丹斯放映前,《宣言》刚在纽约军械库公园大道上以装置作品的形式展出,13 面巨大的荧幕上跃动着截然不同的形象,从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到酒吧里的朋克女郎到压抑的家庭主妇,不同的口音、不同的妆容、不同的衣着,都在凯特绝妙的表演中显得立体迷人,最后呈现的马赛克拼贴形式大杂烩则制造出强烈的视觉和音觉效果,产生巨大震撼力、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使得观众沉浸其中。

在圣丹斯,《宣言》以传统电影长片的形式出现,影片摘取了二十世纪艺术家、活动家、导演提出的艺术宣言,涵盖波普艺术、激浪艺术、达达主义、未来主义、道格玛95等,试图探索艺术的本质及其元精神。以独白或画外音形式出现,宣言表达了对精神根基的渴望,既然原创是虚假的命题,只有发自肺腑的宣言能使这一切凸显真实,这只是一项运动的开端,宣言发出之后,形形色色的个体前仆后继,为此献出自己的青春与热血。

影片兼具现代艺术的大胆气息,开头便是燃烧的烟火,在黑色幕布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热烈,瞬间将观众引入矛盾的境地,一个否定理性又渴望理性的状态。在电影的层面上,《宣言》谈不上吸引人眼球,导演坦言,若不是凯特的出演,这部片子的影响力一定会大打折扣。

大量的语言堆砌和简单的片段叙事,很容易使观众分心,抽离的体验令人疲倦,激情澎湃的演讲亦导致听觉麻痹。然而,影片的开拓性就足够伟大,全部取景于柏林,仅用了十二天的时间拍摄,在一个历史渊源复杂的大城市里寻找与多个思潮内核相符的场景,加以匹配角色与文本,项目本身就是一次艺术冒险,诠释着现代艺术的宣言。

通过角色对比制造的强烈冲突再次淡化了其电影性,《宣言》渴望引发对艺术本身的思考和讨论,渴望以全局的眼光包容万象,使得观众不禁发问:艺术是什么?然而,对提问者最尊重的答案是缄默不语,正如导演说的,凯特不是发言人,而是宣言这一本体的化身,她没有代表什么,没有呼吁什么,因为那就是她。有趣的是,影片选择了由一位女性来担任男性写出的宣言的化身。

 2 ) 好电影是上好的食材,而你则是这道菜的料理师

[爱心]我认为的好的电影本身就应该是艺术品,应该对你具备基本的尊重,也可能只是给到你一个灵活/无拘的框架与精选的元素,这有点像美食给到你上好的食材,而料理本身,留给你自己操作的空间结合自己毕生至今的感想与理解,发生完全的与不完全的化学交互/反应,而你,可以被认为是这部电影的“料理师”.是的,你沉浸认真的为自己料理这道菜。_Maskin

 3 ) 所谓艺术

第一次看艺术电影,别出心栽的场景设置,非同凡响的拍摄手法,以及句句掷地有声的宣言,令人应接不暇。

虽然对其中所提及的主义知之甚少,然而凯特的表演功力和台词的艺术张力却牢牢地牵引着了全部的注意力。导演的镜头带领着你去拆解那些台词,去挖掘画面中的细节,去反复咀嚼和思索。于是,你发现每个片段都达成了完美的逻辑自洽,从角色的设定到布景到行为再到台词,每一次回味都能发现更深层次的共鸣与回响。

这部影片俨然可为现代艺术入门指南,通过形象的视听语言,告诉人们何为大师眼中的艺术。或许它们并不是那样的遥不可及,并不是被祭供于殿堂之上的天书,仅有少数人方能领悟真谛。艺术就是生活,艺术就是你所认为的真实,任何一种崇拜都可成为艺术的基石。

对于这部电影的解读还没有结束,或许当我完全熟知了那些主义那些理念,再次观看这部电影,还会产生新的感悟和理解。我认为一部好电影应当如此,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厚实的底蕴,它地为你打开了一道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4 ) 艺术应该追求真诚而不是真理

1.影片中除了情境主义宣言借由男性之口说出,其他未来主义、达达主义、激浪派、超现实主义、波普、极简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当代艺术宣言都是女性之口说出。而历史上真正发表这些艺术宣言的都是男性,借女性形象说出充满男性气质的宣言本身就是对于历史上女性艺术家话语权缺失的一种暗讽。 2.情景主义者发表宣言的场景是真实的荒凉,而女性形象发表宣言的场景是繁荣的虚假,场景配上宣言让人感觉极度压抑、造作和浮夸,违和感和不适感挥之不去。印证了片头字幕所说的“所有当代艺术都是谎言”,即艺术都是虚伪的,抨击了“艺术要求真理不是真诚”这一错误价值取向。 3.影片赞同的是情景主义者的观点(即使人的日常生活重新成为真实生存的瞬间,使日常生活成为艺术。)真正的艺术只能在发自天性的游戏行为中产生,这分别对应了片头几个成人在玩烟花和片尾孩子们的玩耍,并且这些玩耍场景都是真实的,交流互动的,充满活力的——这才是培育发展艺术的真实情境。 4.影片临近结尾道格玛95的宣言被应用在孩子的教育场景中,一方面是提倡艺术创作要力求真实,另一方面教条式的宣言又扼杀了真实,这也是对当前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和创造性的教育的讽刺,在这种教育体制下长大的孩子只能成为前人思想的复读机。 5.影片所有的主旨都在开头,后面都对前面所述思想的印证。

 5 ) 关于《宣言》的只言片语

“不仅要改变艺术界,它旨在改变全世界。我们在世界中寻找自我,向世界呼喊出自己内心的不安,我们要重现狂飙突进的时代。”导演朱利安说。 —— 引言

我并不是很懂艺术,但我熟悉我所理解的个人世界,充斥的虚伪,矛盾和永无止尽的贪婪。这是这个时代,这也是每一个时代。

身处于这样的或者那样的体制下,我们永远都是戴着枷锁前行,我们幻想着有朝一日可以自由的舞蹈,却不得不在第二天早上按时起床去推石头上山。

我们,用我们来欺骗自己,用他们去给他们做榜样。

铸建了一个庞大无比的监狱。

而宣言,

大概也算是一种反抗方式了吧。

 6 ) 不错的影像作品

因为是凯特加一星,否则词汇量这么大的独白可能都看不下去。具有很强的实验性,想起孟京辉也是爱用这样的音乐,解释名词的概念,全靠演员演技和台词功底撑起来的作品。观众肯定没法认同这宣言,因为它就在做着自己所否认的事,可以认为导演是在呼吁艺术家做更多真诚、灵性的作品,批判那些为了赚钱,自命不凡,自己都不知所云的伪艺术家。比起电影确实是适合放在展厅里的“影像垃圾”,但不妨作为一场行为艺术来看,比起没看下去的《歌声不绝》强很多,可以看出拍摄剪辑功力,观众看得懂,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作品。我理解的是每个角色的转换都代表着语境,有象征寓言意味,即这话的口吻放在这人在某时的场景很合适,但也不能否认是为了拯救电影冗长单调的内核。就是不知道大魔王为什么要模仿印度口音有点好笑,以及那个捡破烂的直接演个疯女人就好了,声音实在是不符合老头。有些台词还是很好的,尤其是字幕组翻译后。

(但是有什么关系呢,大魔王说的话=正确的话)

 短评

前年在ACMI看到这个展览感觉很羞耻就没进去,结果证明是明智的。女王用13个角色加全程尬聊向观众展示现代艺术的无病呻吟,简直是在逗我笑。导演赶紧回您的行为艺术小天地玩耍吧,别来祸害电影~~~~~~~~

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较差

意外地还挺喜欢,大概可以看作上世纪各种艺术宣言的拼贴画,内容涵盖了从达达主义到波普艺术等多个流派,致敬了包括雷内·克莱尔以及吉姆·贾木许在内的多位电影导演。饭桌上那段貌似是凯特老公和三个孩子友情出演,真·献身艺术。以及,隔着屏幕都能想象到大魔王每次化完妆后对着镜子狂笑不止的样子…

10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还真有这条目……本来对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片(?)没报什么希望,然而真正震惊到我的是布兰切特一人分饰12角的自如与传神。化妆也细致,甚至每个角色的牙齿都不太一样。十二个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屏幕上,又突然在同一时刻看住镜头唱(?)出了充满仪式感的“宣言”。出艺术中心时我已怀孕。

11分钟前
  • 虾坨坨艺仔
  • 推荐

现代艺术史名词解释合集。重新分条看了一遍,每个词条先维基下再观看,有了点背景了解就不觉得晦涩了。其实就是Julian Rosefeldt对20世纪先锋艺术各流派的注解(德国本身就是先锋派大本营),选个子高挑演技百变的电影演员来表现也选得好(赢了《天使在美国》里的梅姨)。

16分钟前
  • 傻乐的猫
  • 还行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的片,不是读艺术史、哲学史、思想史这些的别费劲了,不信中国大学有好好让学生讨论过现代西方(不只是艺术)思潮。台词翻成中文你都不知道哪段是共产党宣言,哪段是戈达尔说的,里面致敬的恐怖片都不一定看出来是哪部。

17分钟前
  • 猫咪建筑师
  • 推荐

全程感觉是导演请大魔王把他对艺术的看法和吐槽对着观众狂喷了九十分钟,关键是也没说出啥道道来啊,开始还行吧,听到最后变成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最佳诠释“有喜欢的演员照样看不下去”的电影是啥样。不是形式的问题,是说的东西撑不起来啊,在博物馆看反而应该会更糟心因为门票更贵

19分钟前
  • 米粒
  • 较差

艺术最忌讳说教,反艺术更加不应该说教,从头到尾的口号宣言,实在让人无法忍受。相比之下,后半程会好于前半程。更何况在我看来,电影这样一门光影艺术,独白是画面苍白的无力拯救,不可能因为一个人分饰十几个角色就有好转。别的不说,在电影院的观感,实在有点糟心。

23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豆瓣居然还有这个!走到里面的厅十二个屏幕一起说“宣言”的时候还挺震撼的。其次就是一进去全部是Cate的声音,又都是独白,像是carol一直在念信😂大多声音重合了实际上多的好多话都没怎么听清,不过这主题一直在讨论艺术是什么,我只想知道没有cate一人分饰12角的噱头,还有人看吗?

26分钟前
  • 蕭查某
  • 推荐

1.片段表演对于凯特完全没有难度,11天的拍摄期完成到这种影像程度确实依赖成熟高效制作团队;2. 形式上更适合装置而非电影;3. 宣言者成为宣言唯一可信/可欺媒介。3.5

30分钟前
  • Meng
  • 还行

又一次被演技折服,然而,是更适合在博物馆里放的镜像。

35分钟前
  • toska
  • 推荐

人生第一次去深圳看电影——刚开业的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各行各业中的每一位都有离经叛道的艺术宣言,仿佛在看一场个人现场演出的大型装置艺术秀。台词、构图、布景均深得我心,德国这些光怪陆离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实在太适合作为此片的背景陪衬。Cate Blanchett每一句吐字清晰、字正腔圆的台词念读舒心无比,十分适合当英语听力及朗读材料使用。大魔王一人分饰十三人,不同角色和不同形象切换,连口音都不尽相同。最爱酒吧一段酷帅朋克摇滚范的大魔王。

38分钟前
  • 独行侠杀手阿何
  • 推荐

这就是个贫瘠的时代无需再问,出现这样的电影本身就是个证明。凯特布兰切特真是可以拉黑了…

40分钟前
  • Rhodesia
  • 较差

如果作为实验话剧或者最早的装置艺术来进行观赏会很不一样。就电影来说我可能更希望看到一个有叙事有引导的过程,而非赤裸裸地反叛以及dada, dada, dada……

43分钟前
  • 大 蜹 蜹
  • 还行

股票市场马克思宣言,葬礼现场达达主义,废物处理建筑美学,人偶复制超现实对视,新闻直播概念艺术,餐桌礼仪流行文化独角戏,小学课堂dogma95……将艺术史哲学史上的数十种宣言搭配情景独角戏展现,开心愉快

44分钟前
  • kylegun
  • 力荐

了不起 信息量巨大内容繁杂 戈达尔 贾木许 库布里克和dogma95 莎士比亚和歌德 虚无的达达主义 past and future is life, but present is art @Museum für Gegenwart Berlin

46分钟前
  • 乔治洗衣机
  • 力荐

观念先行,有病呻吟。

49分钟前
  • 柏林苍穹下
  • 还行

一人演了12个角色,演什么是什么

50分钟前
  • 玛雅頭骨
  • 力荐

13 reasons why...Cate Blanchett ROCKS!!! 满天满地各种聊,关于新闻生态、艺术史还有政治文化隐喻...有字幕了还要再看一遍!餐桌前的祷告,葬礼的悼唁,课堂上的演讲,Cate女王沉稳的声音让每段“好像很无聊”的台词都变得如此有力量。少颗星是因为无缘看到展览,所以必须承认改成电影形式上的不足。

54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我的艺术积累真的无法很好地评价这个collection,相对于电影节,这组短片确实更适合艺术展,各个艺术学派地宣言。在展览看,一个黑暗空间里同时放3个短片,同一个点Cate的角色同时读一段长宣言,surreal。Cate可能是少数几个能这么演的人。NSW Art Gallery展出到一月吧

56分钟前
  • Karo
  • 力荐

这部电影告诉我, 有些电影书读的不多是没法看的。由此产生的逼格焦虑需要看十遍葫芦娃才能平复

1小时前
  • TimberNord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