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膏

完结

主演:三上博史,广末凉子,洼冢洋介,池胁千鹤,伊藤步,石田壹成,中村爱美,麻生祐未,田中美奈子,吉本多香美,夏八木勋

类型:日剧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199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剧照

唇膏 剧照 NO.1唇膏 剧照 NO.2唇膏 剧照 NO.3唇膏 剧照 NO.4唇膏 剧照 NO.5唇膏 剧照 NO.6唇膏 剧照 NO.13唇膏 剧照 NO.14唇膏 剧照 NO.15唇膏 剧照 NO.16唇膏 剧照 NO.17唇膏 剧照 NO.18唇膏 剧照 NO.19唇膏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唇膏日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本剧讲述了五个收容所“不良少女”的故事,她们一段段不平凡的经历,折射出真实的人性以及不可回避的命运。   少女早川蓝(广末凉子 饰)因一起伤人事件,被送去少年收容所。蓝沉默寡言,一有机会就企图逃出收容所,可她被教官有明悠(三上博史 饰)抓个正着。与她同寝室的是四名性格迥异的少女,安奈(中村爱美 饰)、惠里子(伊藤步 饰)、真白以及小鸠。夜里,寝室里发生了一起自杀未遂事件,原来是安奈受到了男友(洼冢洋介 饰)的教唆。她也正是因为男友的指使进行援助交际,两人才双双被送进了收容所。另一方面,蓝一门心思想逃出去,不服从教官管理。了解到内情的悠,帮助了她,并和她定下了约定,要她做一个乖孩子,争取早日出去。血战钢锯岭怪形前传尸控警戒新福星小子第二季星猫历险记之星空大冒险火箭:南比效应环太平洋(国语版)阿玛菲艳阳天汗皂交香少年巴比伦 2024恋马狂神枪手之死伴我纵横 伴我縱橫新火烧红莲寺猪猪侠之勇闯巨人岛大世界之旅第一季X昔日恋人十字路口~侦探学校~黑雨平静之外魔道祖师日语版大卫·林奇:艺术人生莉西的故事100分恋爱罗非是条鱼健身世界第三季乘客(2008)师弟出马铁拳2012热血合唱团(粤语版)千姬变2之帝女幽魂诸神的黄昏第二季两周2006横道世之介老爸,向前冲春闺梦里人邪恶之眼戈德斯通暗夜旅程

 长篇影评

 1 ) 在意识流的海洋里飘荡

99年,春,富士月九,野岛伸司。第一次看三上博史的剧,这个侧脸看上去偶尔有点像庞麦郎的男人,据说日常演出像舞台剧的风格,表演比较外放,唇膏里他的表演相比之下算很内敛的。也是我第一次看广末凉子的主役,从《紗妆妙子》里那个追着警车哭泣的小女孩,到《长假》里学钢琴的内向的小女生,再看就是《legal high》里热爱外出的女法官了。关于主演人选有一处小花絮,据说原本预定是木村拓哉和广末凉子的对手戏,后来紧急找来了三上博史,并导致后者推掉了原本在《古畑任三郎3》里面的犯人的戏。木村出演的话题性足够,但个人感觉那样教官和收容少女之间的年龄差就小了很多。或许就是另一幅画风了吧。

其他几位演员,几位教官中,石田壹成出演过《同一屋檐下》里的和也,田中美奈子在《星之金币》里饰演过小泉美和,宇梶刚士印象最深的还是《同一屋檐下》里和小雪相亲的河童男。蓝的四位好友,被男友拉去援交的少女安奈的扮演者中村爱美饰演过《GTO》里面的相泽雅,暴力团少女惠理子的扮演者伊藤步在96年电影《燕尾蝶》里出演凤蝶。母性强大的真白的扮演者池胁千鹤不太熟,只在《时效警察1》的第二集里看过她客串了身为游泳教练的妹妹。小鸠的扮演者没什么可说的。饰演IQ170的少管所“教父”洼冢洋介嘛,名气相对来说更大一些,除开和中村爱美都演过《GTO》外,《池袋西口公园》的那个犹如漫画里跑出来的崇崇是他的代表作。而哥哥的未婚妻千寻的扮演者麻生祐未从以前的海报可以一窥其年轻的容颜,剧中之时35岁的她在一众少女的对比下给人感觉如即将凋谢的花,不过剧中角色也要求如此。

编剧野岛伸司自不必多说,第一导演泽田镰作也是富士获奖比较多的导演,不过对于多导演共同合作,到底算谁的作品这一点我也没弄清,总之与永山耕三和中江功共同获得第21届日剧学院赏的监督赏,是这部作品唯一获得的奖项,从如今日剧获奖作品的水准来看,这几乎是难以想象的。20多年,日剧整体质量来了个断崖式大退步,这在当初谁也想不到吧。音乐方面由吉俣良负责,负责过像《沉睡森林》,《从天而降一亿颗星星》等等作品,也是著名音乐家。蕾贝卡的那首主题曲《Firend》获得的主题曲赏第二名的提名,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名是宇多田光的《First Love》。

介绍完台前幕后的人物,让我们回到这部剧中。这部剧到底说的是怎样一个故事呢?是教官和不良少女的不伦之爱?是失足少女们的救赎?是奉献自己全部如同太阳一般炙热的爱?还是迷失少女们之间的真挚友谊?“意识流”来形容本剧确实有很贴切的地方。不以事件的变化,而以剧中人的感情变化去推进剧情是纯爱日剧的一大特点,本剧毫无疑问属于纯爱剧的范围,编剧野岛揉入了自己擅长的迷茫少年少女的故事。剧名《リップスティック》是日语中英语lipstick的外来词,或许翻译成口红更为恰当(朋友指正口红用ルージュ更多),毕竟剧中唯一能和lipstick搭边的就是蓝的家里,那面用口红画了苹果的全身镜了。翻译成唇膏倒是贴合这部剧的文艺气质,唇膏容易联想到女性,若有若无的爱,但属实缺少了点纯爱剧和标题的紧密联系。或许剧名改一改,但我也没想好换成什么,海报的封面是铁窗内外的两个人,也如朋友说的,看起来是三上博史饰演的教官拯救铁窗内的失足少女蓝,但其实被救赎的是作为成年人的教官自己。亦或是相互救赎的。《铁窗》,《救赎》之类的名字或许又太直白生硬,况且鉴别所并不是真正的监狱。剧中象征美好的向日葵,它的花语“いつもそばにいる”(一直在你身边)是剧中五位女孩真挚的友谊的象征,不过毕竟爱情才是第一主线,怎么说呢,“リップスティック”也不错呢,像码好了很长的抒情文,最后起标题时,看到手边的一只残缺的口红,就叫这名字吧。

回归到“意识流”的讨论,这部甚至连当季学院赏最佳作品前五提名的都挤不进的作品,为何久久让人难以释怀,或许不拘于于表面的关系和反复试探,直接深入到人心的最深处去质问,用手去摸一只刺猬,去感受它的形状,温度,手被刺痛到流血的这份执着与与众不同或许是最大的原因。这份煎熬不是每个人都乐于看到和经受的,即使到最后也还是轻轻的一个吻,一个拥抱,大多数时候是连手都触碰不到的铁栏两侧的凝望和对话,而且编剧和导演,音乐人用他们的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台词,每一段配乐毫不吝啬的告诉观众,我会一直煽情,但我不想让你哭出来,我和你一起寻找答案。或许可能有人感觉枯燥,有人感觉矫情,但即使如此,我们也要直面那一个个有缺陷的灵魂。你可以说它像长篇抒情散文一样无趣,做作,但没人会否认每个字,每句话都可以认真揣摩,如果你愿意陪伴这部剧陷入对人性,对关系,对感情的思考中。它既没有华丽浮夸可以去刻意制造金句(当下很多日剧不就是如此,没什么深度的剧情,却小道理不断),也没有为可能的批评让步(联想到如今对待文艺领域缺少包容的舆论)。在很多艺术人眼中,16岁前后的少女是精神寄托的象征,像母亲一样接纳世上残缺,疲惫的灵魂,救赎一颗颗身处黑暗,苦苦挣扎,几乎快要麻木的世人。这种自西方基督教带来的观念深深的影响了很多作品。或许是对这些二八佳人的迷恋,对转瞬即逝青春的感慨,对于成年人不同的纯洁的眼神的那份痴迷,对洁白带着翅膀飞向高空的女神救赎自己的渴望。。。教堂,油画,从顶部射入斑驳光线打在墙面的肃穆的教堂,贴满整面墙纯净的蔚蓝天空和带着翅膀牵着男人飞入天空的硕大油画。。。

第一集里,蓝说自己的名字读作“あい”(音同愛),直到最后一集,三上博史饰演的教官才说出自己的名字,悠 “ゆう”(音同友),同时I和You的寓意也是显然可见的。陷入对哥哥从前未婚妻千寻的苦苦单恋,直到最后才揭开为哥哥代笔一生并因此导致哥哥自杀的黑暗过去,或许从一开始悠才是那位等待被救赎的灵魂。蓝因为爱着自己弟弟却亲眼目睹了他的意外离世而一直想用爱去燃烧目中的爱人。在外人看非常极端的爱,这种彻底付出自己的爱,毫无保留不给对方空间的爱,看起来极其缺陷的爱,却刚好拯救了身处黑暗的有名悠。她的爱如同24小时炙热的太阳,灼伤每一个靠近她的人,除非你灵魂中有黑暗。而对于千寻来说,她的悲剧人生或许就是从和这对兄弟相遇开始。她到底最后爱的人是谁,似乎爱上了弟弟,但弟弟说拥抱接吻时木偶的表情说明她爱的人还是哥哥。是如此,还是7年的阴阳相隔让她变成这样或许无从得知了。

真白的死是整部剧的高潮,这位一直在温柔对待每个人,一直散发母性光环,保护者温暖着四位身处黑暗的少女的自己,却成为野岛笔下又一位被奸污,被家人迫害的凋零的花苞。当她在病床上哭着说他们带走了我的孩子的时候,我们才想起来她其实也才是个小女孩,一个甚至纯到过家家一样的恋爱的小女孩。当她披着从惠理子的河马男友那里抢回来的黄色窗帘,从五个人共同留宿的废弃建筑的六楼纵身而下时,野岛还是狠心的在青春的故事里画上了最催泪的哀伤图案。肮脏的世界容纳不下这最纯洁的灵魂。

虽然身为年轻教官,石田壹成在剧中的表演非常用力,经常甚至让人感觉他才是需要拯救灵魂的问题少年,哭成一团的他眼眶和鼻窦通红,但实实在在的拯救了两个少女的人生,安娜正如剧里所说的,毫无原则的背后是彻底的纯洁,她靠着是石田近乎疯狂的方式,用的是心理治疗领域可能是最有效但也最危险的和患者同病的方式,握紧图钉的手,瞄准自己眼睛的笔,在如此大的尺度下,没有人不被深深的震撼。而一言不发被过于保护的小鸠因为他的蝉的故事而逐渐敞开心扉,能够拯救两颗灵魂的他是最伟大的教官。

惠理子的河马和黄色窗帘变成了是五个女孩共同的话题。看似大大咧咧的她却是个纯情到可爱的傻女孩,这五个女生或许曾经因为种种原因被认为偏离了人生应该有的方向而被强制监禁管理,但看起来在这个现代社会里老老实实的生活工作的成年人们,就真的像铁栏分隔那样和那些问题少年们不一样吗?强暴未成年继女吃软饭的垃圾男,没有原则为了这种垃圾男害死自己女儿的所谓母亲,是我们这个充满问题的社会和一对对充满问题的人父人母,把这些向着阳光生长的向日葵们带偏了方向。IQ170的少年弘毅因为不能生育自暴自弃,操控别人,多次让女友援交,自杀,但编剧还是给了一个非常好的结局。更多的还是给这些未成年人包容的心态吧。

或许唇膏是值得看很多遍的剧,细细品味其中的台词或许能有更深的体会。OST里我喜欢的两首抒情曲,《愛するということ》和《Kiss Away》,循环着剧中曲写文是我的个人习惯,让自己也陷入那份情绪中才能激发出感性的灵魂。日剧最棒的地方就是音乐,永远那样贴合剧情。

最后总结下整部剧,三上博史和广末凉子都贡献了极其出色的表演,尤其广末凉子在那个年纪能够展现的表演的厚度和张力,让我深深震撼。可能是题材不太热门,同期又有《魔女》这种题材更加劲爆,剧情更加有看点的剧对比,这部偏意识流的文艺作没能给男女主带来奖项殊为可惜。个人心里广末凉子起码比泷泽秀明同期的演技要好太多了,后者同样发挥很好,但有多少是只看脸的女性观众和同期剧的高收视率带来的投票优势呢?其他四个女生演出都很棒,石田壹成的教官相比和也那个角色,即使有人感觉用力过猛,但能够有剧中那般的爆发力,我感觉很值得肯定的。片头昏暗的鉴别所内,绳子上挂着的照片,和那首《Firiend》,片头做的也很棒。不足之处可能主要是后期有些反转略显不合理,代笔的剧情和弟弟第一次看到哥哥最后的画时震惊的表情和说“哥哥是自杀”的情节有些对不上。千寻也反转说知道画是弟弟画的,但和前面的表现也不太符合。总体而言对得起9分。

 2 ) 看完好几天感觉魂不守舍的,好伤心啊

大概这个结局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都不是很满意吧,其实我很少看这种悲情的剧的只是因为太爱广末凉子了。一直认为虽然现实是残酷的但如果连最后的一点想象空间也被残酷所占聚的话那又该如何生存呢?

之所以结局是在一起但我说他残酷是因为其实到最后良子也没有改变,她依旧是第一集那个因为别人不符合自己强烈的善恶观就大打出手完全不顾后果的天使,在管教所经历的这么多考验和折磨并没有改变她一毫,她也确实因为这个问题接受到了现实世界的惩罚。这一点让我感觉很伤心因为这意味着在编剧笔下这个是世界是无法改变的

如果我是编剧的话大概我会让凉子在葬礼的最后一刻想到还有爱他的教官和朋友们,然后为了不让他们失望也为了自己的幸福放下雨伞让那对夫妇离开,然后扑向教官的怀抱,然后出管教所之后或许可以不挑明关系让男主照顾音乐家几年等音乐家了结之后再选择在一起。

大概这样的凉子也“飞”不起来了吧但还可以和男主平静的生活而不是以一个殉道者的样子去破坏这一切,人总有疯癫的时候但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就要成熟起来

写完发现貌似我这个结局才是最残酷的吧把人物都归于平淡了,突然也有点理解编剧了……

 3 ) 野岛大叔是个寂寞的嫩草控

友情?
五个女孩(蓝,真白,小鸠,安奈,惠理子)从相识到相知,从陌生到彼此支撑,从互不相关的“无所谓”,到紧紧相连后“谁负我的死党我揍谁”,期间不到一个月,长度一般,速度惊人。蓝为了帮真白报仇不顾判刑刺伤真白的继父,真白总是把小鸠当做自己的女儿来照顾,小鸠把自己的糖分享给每一个人,安奈和惠理子总是斗气其实心疼彼此。五个人一起逃跑,冲到向日葵花田,一遍遍重复“常在一起”的花语(还真不知道向日葵有这意思);五个人一起笑过一起哭过,这样就成了风吹不散雨打不离的铁杆。
其实深度也很惊人,因为大家的同在“受过伤害”的处境上,于是更易理解彼此,也更易义无反顾地保护彼此。若其中一个再被伤到,“同一处境”的潜意识就会被刺激到,仿佛受伤的是自己。所以她们互相保护的同时,也是在保护自己。

柏拉图恋爱?
至于牧村的存在,是要表达“柏拉图恋爱观”吗?因为患有无精子病,牧村认为自己是生物繁衍进程中被淘汰的个体,因此怀有非常悲壮的被抛弃感和孤独感(不是谁谁不要你了,而是人类不要你了)。为了跟人类这个整体保持联系,IQ170的他研究各种理论,控制他人的精神,使他人依附于他,对他不离不弃。他爱安奈,却从未碰过她,而是在精神上令她无法脱离他。牧村有句台词:“性的欲求を排除することだけが、互いに精神で繋がれる唯一の方法だと。心で繋がりたいと思った時、肉体は邪魔だ。(只有排除性的欲求,才是彼此精神相连的唯一方法。想心心相连的时候,肉体只是一个障碍。)”


信者得救?
要我相信你,首先你得把你的过去告诉我,让我理解你的现在,掌控你得将来。然后我也会跟你坦白我的过去,让你理解我的现在,并承诺呈上我的将来。这是与安全感有关的“相信”。
然后是无条件的“相信”。到最后,我以为那俩人像《高校教师》那样双双殉情了,谁知最后都复活了。奇怪的一点是,有明后来看到蓝的信说“我死了”,伤心过度跑去自杀,后来蓝出女童院后找他,他却说“我相信你没死”,自杀过后就怎么突然有觉悟了呢?蓝出来后去找他,意思是“我相信你会等我”吗?因为我们相信对方,所以老王子和小公主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吗?

“永远”?
蓝:比起恋爱,永远是更重要的哦。如果有了永远,就什么都是自由的,即使分离也不会改变
有明:恋爱和永远不可以合在一起吗?
蓝:时间表不一样吧,一定是这样的。恋爱呢,是大家都乘搭着的快乐巴士。大家唱着歌,手牵手,即使总有一天要下车
有明:那“永远”的巴士呢?
蓝:那是很空的巴士
有明:大家为什么不搭那辆巴士?
蓝:因为看不见
有明:要靠想象吗?
蓝:嗯,但是一个人不行,要两个人才能看到

这一段跟全剧终时都出现了无限“∞”的符号,而根据台词,应该是在追求一种非常严格的关系——两个人之间的“永远”,却又不是简单的恋爱(蓝认为“恋爱”只是一种浅层的关系)。
这两个人,心灵拼图都缺了一块,又恰恰地,缺的是同一块,于是重叠起来时就有非常高的契合度。有明跟蓝有相似的遭遇,两人都有已经去世的兄弟,两人都觉得兄弟的死是自己造成的,有很深的负罪感和内疚感。这个阴暗面就是两人缺的那块拼图,他们想不到世界上有另外一个人,有着跟自己如此相像的心境,相遇时就会觉得孤独寂寞或许就不是宿命式的了。这个问题得到解决是很让人欣喜的(即使是错觉),当然想永远维持下去。因此,那是“两个人”才能看得到的巴士,而且叫“永远”。
写到这里,我想起森田童子。野岛是森田的爱好者,上面说到的“两个人的关系”,在森田的作品中也有提到。森田追求一种人与人间的完美关系,那种关系既不是爱情,也不是友情,而是超越两者的完美关系。而在野岛的台词里,蓝说,“比起恋爱,‘永远’是更重要的”,也说明这种关系是超越爱情的。蓝又说,“如果有了‘永远’,就什么都是自由的,即使分离也不会改变”,说明这种关系既不会被破坏而消失,处在这种关系中的两人有绝对的安全感,野岛也在表达这种关系的完美性。
跟森田的作品相比,野岛只是把这种关系用“永远”的称呼来替代了。野岛被森田吸引,他们的心境在某程度上肯定也是契合的,就如蓝和有明的心灵拼图,缺的是同一块。这种契合不一定是爱情,只是单纯地突然发现,很难得地有另外一个人很像自己,他(她)能很了解自己,自己也就不那么孤独了。
    

我用右脑来看剧。
野岛伸司粉丝论坛上有人把《Lipstick》跟《世纪末之诗》做比较(因为两者都是对“爱情”的刨根问底),认为后者才是野岛的大成之作。而单从个人情感出发,还是比较喜欢前者,毕竟那五棵嫩草更接近我的心境,友情这条线触动我的地方也很多。而广末凉子更为这部剧加分,蓝有点不羁(特别是吹刘海那下子),有点野性,又有点忧郁,有点深沉,是棵有点坏的稳重的嫩草,于是大爱。
而《世纪末之诗》虽然意味深长的台词很多,每集基本独立的故事可能覆盖到更多的受众,但台词偏说教,缺乏故事主线,并很难从主角(高智商好色大叔、呆头鹅受伤男、装傻死神女)中找到对号入座的角色去感同身受。于是它瘫痪了我的左脑,又满足不了我的右脑,所以不是很喜欢。
但是,假如我有更多的体验,可能就另当别论了。

 4 ) lipstick(胡思乱想)

我是 早川蓝
来自 东京第二鉴别所


你是从何时开始 喜欢我的呢
从你帮我照顾修 开始的
觉得你会是那个 不会丢下我一个人的那个 特别的人
和别人不一样



很害怕 再也没有一个人会像她这样爱你吧
在你将要离开人世的那一天 心里面会想念谁呢 应该是曾经最爱你的人吧
用尽全部的生命来爱你 为你付出一切 不在乎全世界对你的嘲笑,永远都站在你这边的那个人
你也可以像她爱着你这般 爱她吗
还是 你爱自己胜过爱其他任何人 任何人
又或许 你无法像她爱你这样 爱的那么纯粹 那么简单
你 害怕溶化在这样的爱情里吗 被这样的人爱着 是否是 永远的幸福
是否会为了能够永远在一起 而情愿死去
死亡 真的那么可怕吗
死亡 是否是 永远呢



你 可以 像我一样看到那辆巴士吗
如果不能的话 我会很难过 但也请不要勉强
其实 这样也很好 不是吗
否则 我会更爱你
而你终会有一天 因为承受不了这份爱而痛苦
这样 我会更痛苦

 

或许 这场相遇以及之后发生的故事已经不能用爱情这个词来形容了

 

但是 我已经找到了 爱你的方式
所以 请和我一起走下去吧
我会更加认真地 对待感情 耐心地等待 你的出现
所以 也请你 等着我吧

 5 ) 只有纯粹才能了解纯粹

顶着极渣画质看完的,如果不是因为好看,还能因为什么呢。
减掉一星,是因为编剧/导演给了一个happy end。

人生来就是聪明的野兽。然后逐渐吸收各种信息、知识。在儿童时期,成为铭锐的野兽。
都说小孩子是天真无邪的。确实是这样。因为所谓善恶的观念,是在拥有完善的判断事情本质的时候才能有的能力。小孩子即使聪明,也不过是野兽而已,遵从本能,遵从欲望,谈不上善恶的。
从孩子到少年,区别大概在于有了对于变成人的向往吧。
至于从少年成长为人,还需要更多更多的痛苦,抛弃兽性,本能的欲望,努力挣扎,成为有理智的大人。
这个世界上,能成为大人的人,是极少数的。更多的是从小孩子野兽成长起来的更加狡诈的学会在这个世界生存的大人野兽,更加的隐蔽,更加的狡诈。不过还是野兽而已。局里面大部分都是这种野兽。
剧里面的五个小孩子,虽然已经是少年的年纪了,其实也都还是孩子。因为种种原因,只保留了一点点小小欲望的纯粹的小孩子。所求不多,只要那一点点就够了。这种欲望很容易被满足,同为小孩子的彼此就能满足。所以五个人可以成为朋友。
男主是虚构的人物,因为大人们对于纯粹的向往,所塑造出来的虚构的理想。事实上,男主作为大人的代表,却又想拥有孩子的纯粹。这种事情,就像剧中所提,他会被毁灭的。人无法回到过去重新来过,成为大人的人,也无法再成为孩子。只能在理智中痛苦,直到蜕变为圣才能得到解脱。
成为圣人,基本属于无法完成的任务。所有又想要成为纯粹的孩子,拥有简单的快乐。
这注定会毁灭。
导演和编剧给了大人一个美好的结局,乘上了永恒的巴士。呵呵。
这是完美的大人童话。因为结局是王子与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6 ) 为什么叫唇膏

最近处于停滞期 看野岛伸司的剧简直治愈(致郁?这是他世纪末情感的大爆发之作 比三部曲来得还要强烈 台词摒弃日常用语 文学性极强到超越现实不合常理 根本不是日剧的常态 野岛将文学宗教艺术融进去 追求极致纯粹和永恒的美 但是他太过理想主义和感性 结局竟然撒狗血是大团圆 没有忍心撕得更碎更绝望一些 这对悲观主义者来说真不是件好事

 短评

洼冢洋介帅死我算了!这个青春剧太完美了吧!

5分钟前
  • 肯德基豆浆好甜
  • 力荐

虽然结局有点喷饭,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啊。有生有死,信者得救的结局不好吗。

10分钟前
  • 瓜。相信这个世界很变态。
  • 力荐

其实女孩们的友情更耀眼。

11分钟前
  • 小孩先生
  • 力荐

最棒的广末凉子!!

13分钟前
  • momo
  • 推荐

01集弃。还OK

15分钟前
  • 小麦
  • 还行

尖锐的图钉,张扬的唇膏;洗过的床单,飘落的窗帘;握在手心的纽扣,不愿意分享的零食;形神兼具的绘画,天马行空的异想;调查室里讨价还价的交谈,图书室内窗边漏下的斜阳;无人知晓的孤独,难以释怀的背叛;流离的身世,禁忌的暧昧;伪装的乖巧,怀恨的报复;面孔青涩的少女时代,意难平的成人世界……这个被野岛伸司的诗意充盈的青春失乐园里,一切都美到窒息。

19分钟前
  • 計画通り
  • 力荐

所有人都那么矫情,果断弃

24分钟前
  • Doublebitch
  • 还行

世纪末的不安。少女们哀伤的笑容与真切的忧愁。「你一定是在害怕,害怕被那幽黑明亮的双眼凝望。」「我也在等待,等待登上那名为“永远”的巴士。」言语率先消失了,自由随之而来,最后残存的痛苦也被炙热的爱所熔化。天空很高,可以飞翔,所有扰人的夏蝉终于退场。因为有了活着的希望,即使无限接近太阳,也不再害怕被灼伤。

28分钟前
  • 颜落寒
  • 力荐

中年懦弱猥琐男都该死,真心的。女神举手投足都是完美的卖萌行为>_<。石田壹成这货也是朵奇葩。以及,不会只有我觉得窪塚洋介跟三上博史各种神似吧?

31分钟前
  • 疯狂魔术师┃星学深似海
  • 推荐

我的最爱。在海滩上画上永恒的符号。我想永远是存在的。凉子是我心中永远的少女。

32分钟前
  • 浅唱低吟
  • 力荐

除了女二号每个人的演技爆棚,洼冢洋介永远比主角耀眼,伊藤步还有婴儿肥,石田壹成正在事业高峰期,然后,99年的广末凉子每一个镜头都能变成一幅画。

34分钟前
  • 固力果guriko
  • 推荐

这里的广末凉子太有灵气,简直绫波丽转世。收容所里的日子分明很美好啊,爱的人都在身边,安全又温暖。的确,相对于爱情和才华的讨论,女孩子的友情更闪闪发光啊。心疼真白姑娘。如果洼冢洋介最后和广末凉子在一起了那该多好。

38分钟前
  • 木由
  • 力荐

文艺的台词,坚强的少女,孤独的少年,收容所与海,肉体与精神,欺瞒与信任,牢笼与天使

40分钟前
  • 大笨象騎士
  • 力荐

看了十集左右受不了了

42分钟前
  • 塔可夫斯基的镜子
  • 还行

少女们的友情很动人。即使是十年前的野岛也很热爱洒狗血啊。。然而他剧本里温柔深刻的部分真是让人讨厌不起来。

46分钟前
  • Noir
  • 推荐

2022.8.24

51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愛劇

55分钟前
  • saki
  • 推荐

早期的野岛果然韧劲够足。开场的剪切已经把全剧浸入浓郁的野岛风里了。

58分钟前
  • 曹小优
  • 力荐

..........(無言)...............

1小时前
  • McBee
  • 推荐

想当年野岛伸司的剧真是青睐ishida,可惜他偏偏要去沾毒品。洼冢洋介也是可惜了的。不过这部确实是广末凉子的最高水准。

1小时前
  • yuetlee~meow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