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2002

HD

主演: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章子怡,陈道明,甄子丹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0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英雄2002 剧照 NO.1英雄2002 剧照 NO.2英雄2002 剧照 NO.3英雄2002 剧照 NO.4英雄2002 剧照 NO.5英雄2002 剧照 NO.6英雄2002 剧照 NO.13英雄2002 剧照 NO.14英雄2002 剧照 NO.15英雄2002 剧照 NO.16英雄2002 剧照 NO.17英雄2002 剧照 NO.18英雄2002 剧照 NO.19英雄2002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英雄2002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战国末期,燕、赵、楚、韩、魏、齐、秦七雄并起,惟秦国最为强大,急欲吞并六国一统天下,秦王(陈道明)因此成为六国大敌,各地不同的刺秦故事一直在上演,其中赵国刺客残剑(梁朝伟)、飞雪(张曼玉)、如月(章子怡)、长空(甄子丹)因名震天下的高超剑术,令秦王十年里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  某日闻得长空已被名叫无名(李连杰)的秦国剑客杀死,秦王大喜急召其上殿相见,却也谨慎小心以防有诈,秦王和无名斗智斗勇的较量遂即展开。黄大妮九龙镇天棺斯德哥尔摩情人明月祭君心偏偏爱上你龙门笑传2他是一只狗往日情怀1973对手过家家别动酷刑帝国的崛起:奥斯曼 第一季狼牙山五壮士大地甩牙老虎沸腾人生伊甸园2侧颜西游记红孩儿周六夜现场:40周年特别庆典梅林传奇第二季说唱请开麦美国草根:库尔特·华纳的故事狂欢命案 第一季与弩哥同骑 第二季变身2019天空此情不待新网球王子 U-17世界杯篇小森林(2018)1000种死法第五季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泰版)普通话温柔杀戮可卡因牛仔:迈阿密之王后浪史酷比:湖怪的诅咒疯狂大家庭群魔

 长篇影评

 1 ) 陈凯歌:秦国人——记张艺谋

我与艺谋初识是在电影学院。因住在一座楼中,每日碰面,彼此也知道姓名,熟是不熟。只听说,在入学考试的当中,他的报名作品让老师们拌了嘴,他当时的年纪又比一般考生大出许多,所以学院方面不予录取。后来还是当时文化部部长亲自发话儿,他才勉强上了学。
  其实,如果没有这个事,就算他各科成绩均属优等,又没人为他拌嘴,年龄上也合槽,怕也是入不了学的,这也算因祸得福了。为了什么事呢?我后面再讲。
  艺谋貌不惊人,中等身材,走起路来挺沉重,加上衣帽平常,在人群中显不出他来。要画他的肖像不能再容易了:一个弧线微微向下弯曲的鼻子,两条自鼻翼直奔嘴角沟线,加上一双深沉的眼睛。
  这点特征在其后几年紧张的学习和工作中更看得清楚了,再往后,索性连颧骨下面也塌陷下去了。
  他在学校中没什么动静,我们至多在球场上做做对手,学生们要自己组织个舞会什么的,永远找不到他,至于后来他曾经做了一年学生会副主席,据说还是因为他的年纪可以作诸同学兄长的缘故。只听说他在班里各门功课都好,同学们敬重他。后来在一个摄影展览上看到他四幅一组的作品,意意思思地觉得此人不是等闲之辈。
  其中有一幅印象挺深,作幅长过一米,是百尺危崖上的一个青年,肃然独立,却没有壮怀激烈的意思,想象与制作都好,境界上也是深沉的。因是同代人,便生一片领悟之心,叹了半天。
  后又听说他的摄影作品在报纸上刊出了不少,好评之外,尚有褒奖,其中最奇的是一位女青年,其人待业既久,经艺谋拍摄一张头像刊在《中国青年报》上,竟考中了空中小姐,后又来致谢云云,我倒觉得有点演义了。
  学习期间,因为有了好感,曾同他谈过日后合作的事,可学业未毕,到底是空话一句。
  等到拍毕业作品,他参加田壮壮导演的《红象》组,我其时也在云南,但未见面;后在北影遇见,就是来送样片,我随他看了几本,以为不错,他却认为未敢满意。言谈之间感到他志向极高。
  一九八二年毕业,方知他从被分配到广西厂,当时颇感惊讶。因他是西安人,又结了婚,怎么去了广西?后来听说这与他入学时的风波大有牵扯。
  一年以后,他与军钊、肖锋、何群一起拍出了《一个和八个》看了让人犯傻。只是这之后的合作中,我才有机会慢慢对张艺谋有点儿了解,了解的结果之一是我和他、何群,还有摄制组的全体人员一块儿拍出了《黄土地》,也让我们之间有了点感情。
  张艺谋比我大一点,一九五一年生在西安,人称古都。艺谋人前寡言语,更不谈家事,后来熟了我才偶知一二。
  他家父辈都是军人,二伯父解放前夕想要率部投向这边,被国民党特务发现后杀了,可在以后的很长时间里死人倒背着潜伏的名儿;大伯父也有行踪问题,艺谋和兄弟们身上就背上了“台湾关系”的罪过,一张满是不实之词的纸片竟在他的档案中癌一样地受用了二十多年。而他本人因不知情,在遭到冤屈时就自然得不到解释。其父也因是军校毕业生而成了“历史反革命”。这样一个家庭在解放以后很长一个时期内,其情状想是想得到的。
    “文革”开始后,艺谋的父亲去了陕南劳动,作医生的母亲走了“六.二六”道 路,他自己也因下乡,照顾不成幼弟。在这期间,弟弟因病失聪,终于成了聋人。
  从一九六八年往后数,张艺谋插了三年队。三年间,无非春种秋耘,夏收冬藏,闲时便去修水利,几十个人住一孔窑,一干就是百十天。就在这种传了几千年的耕作活动中,他见到了为活着而劳动的农民,他也尝到了穷的滋味。一次,他跟我说起夏日里割麦的麦客,一顿吃得下几斤面条,撑得打滚儿了,就用擀面杖自己的肚子。泄过以后,下一顿又再吃下几斤。
  我听了觉得故事道理很深。
  三年之中,他有很少的机会去陕南,一边放羊,一边在父亲的片言只语中明白一点自己的家世,羊不饿的时候就往返八十里路买回自家口粮。我们谈起这类题目,只当是说笑话。这是我们的好处——好在不把它当一回事,活着,就是这样。
  三年之后,艺谋进了咸阳棉纺织厂。进厂也费周折,原因还是跑不出家庭的事儿。“革委会”几次议了又议,最后还是因为他会打两下子篮球,他才二回吃上“官粮”。
  在厂里,他把百十斤的原料袋扛进车间,让女娃们纺纱织布,剩下的事就是用手指头把四层厚的坚固呢(劳动布)“唰”的一声撕开,如此这般,七个春秋。
  他也见着了有一天算一天在织机前头劳动的工人,他也尝到了艰难的滋味。
  我听说,艺谋是在当搬运工的时候弄起了业余摄影的。都知道这是个花钱的事儿,他得吃饭,他又有家,家里有的是没工资的父亲、年过八旬的祖母和两个兄弟。
  可是他偏想有一台照相机。
  后头,他卖了血,用自己的血换一台相机,不犯什么法。相机有个套子,是他没成亲的媳妇做的,外面是劳动布,里面裹着棉花。那以后不少年,他成了摄影系的学生和专业摄影师,也没有用过比他自己的“海鸥”更好的相机。他觉得“海鸥”不错,“海鸥”可以拍出很像样的相片。相机的好坏不是最重要的。
  西望长安绣成堆。张艺谋是从那里走出来的后生。不是因为名字,而是他打了实在的主意,为艺谋,不为稻梁谋。为这,他拿着用血换来的相机去物华天宝的秦地。曾经十次登临华岳的张艺谋,远望天地人烟,想到更多的怕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万家忧乐吧。
  艺谋的创作,师辈和评论界同志们谈得多了,我就不再赘言,对于他的工作态度倒有几件事可以说说,我想他的成绩是跟这个有关的。组内人员都以“张大师”戏称艺谋,还有一个绰号叫“张黑脸”。听见有人说“艺谋又黑脸了”,意思就是“拍摄有问题了”。
  一次,选择一个山坡景地,要求是坡上有一颗零零的杜梨树,树下有白色的小路,蜿蜒向上。此景遍寻无着:不是树不合适,不是路不合适。艺谋自然又黑了脸。最后决定:踩出一条路来。于是摄制组全体人员从下午二点开始,用卓别林的步伐鱼贯而上,只留艺谋在对面山梁的机位处指挥、观察。四小时后才成功。这条路白且平滑,不落脚印痕迹,极像多年踩踏成的。这时他的脸也就渐渐变白了。
  另一次,在窑内拍日景。为使光效真实起来,艺谋就须调整内外光比。一镜拍过,他站在那儿不出声,半晌才说,外面毛得太厉害了,要是窑外有一座灰楼就好了。
  众人都笑:外边除了土坡就是山峁,这窑洞本身还是何群打的,何来灰楼!他不笑,只是发呆,身上的黑粗布大襟棉袄的衣襟吊着,像一块大擦嘴布。
  我对他说:“下一镜机位不动,这样……”
  他说:“外面有座灰楼就好了。”
  照明组长对他说:“怎么,大师,灯就不动了呵!”
  “外面有座灰楼就好了。”
  演员掩口而笑:“行了,魔症了。”
  十天以后,样片来,看完以后,我问他的感觉如何。
  “还行!”他说。
  他说完了,我心里念佛。
  艺谋衣着简单,除单衣裤外,拍戏两月,就穿一双胶鞋,又不穿袜子。一脱鞋,非让人窒息才罢。不得已,那鞋每晚提入浴室放置,次日清晨取出仍臭不可闻。
  这双鞋引起另一段故事: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日,我们在陕北佳县补完最后一批镜头,急欲返回北京冲洗,以决定摄制组是否撤离。事先约好了,有车在绥德等我们,然后,乘车经吴堡过黄河大桥,入山西境直赴介修,夜间乘火车奔北京。
  我们早上七时出发,因天雨公路禁行,不得已绕个大远儿到绥德,到时已行八十公里,时间是下午四时。连忙换车过河,一行除了司机,有演员薛白、艺谋、制片主任和我。
  进了山西地面,天已擦黑,这才发现山西全境修公路,红色“菲亚特”在泥泞中像船一般走,走走停停不说,还得不时下车推进。午夜十二时许,天降大雨,离介修二十四公里处车辆堵塞,通行无望。我们下来勉力推车掉头,决定直取太原。
  掉头后,已是一身泥水,车走到一铁道路口,公路平得像镜面,都以为从此天下太平,凌晨前稳抵太原。
  艺谋便唱令停车,其余人都觉惊讶。只见他下得车去,脱下那双胶鞋,恭恭敬敬 地放在公路中央,口中念念有词:你跟我不易,现在戏拍完了,我把你留在这儿了。
  说罢上车,喊声“走”。众人笑完,他对我说,《一个和八个》拍完,他也照此办理过。这是第二回。
  我心中好笑,等到车进文水,发现此县境内也在修路,路面比前头更烂,又有石子遍布,下车推进时,只听得一阵阵呻吟,又听见说:“二次大战,二次大战,德军进攻莫斯科。”
  四野漆黑,只见三个小小人影在奋力推车,腰部以下,都是黄泥。我突然想到:“我想表现天之高远,地之深厚,黄河之东流到海去不回……”便笑出声来。
  我这么猜:艺谋当时一定十分怀念那双臭不可闻的胶鞋。
  凌晨五时二十分,泥车飞速驶抵太原火车站,下来的人以“赤脚大仙”为首,使晨起的太原市民瞠目。
  四十分钟之后,车行北京。
  张艺谋于当日下午赤足径奔电影洗印厂。
    我常和张艺谋不开玩笑地说,他长得像一尊秦兵马俑,假如我们拍摄一部贯通古 今的荒诞派电影,从一尊放置在咸阳古道上的俑人大远景缓推成中近景,随即叠化成艺谋的脸,那么,它和他会是极相似的,或许因为艺谋是真正秦人的后代。

 2 ) 在旧金山的音像店里

出差的时候去了一趟旧金山的音像店:不时看到《英雄》《十面埋伏》片段作为片花在循环播放着,这我觉得比得到奥斯卡奖更重要:电影作为一个产业能够生存,首先是要用户觉得好看。
张艺谋能拍出这样的产品还是挺感到自豪,《英雄》中的摄影和原声音乐我都是非常喜欢的……

 3 ) 中国人的情爱、家国以及天下

既然给了五星,总得写几点理由。

第一次看《英雄》的时候,我也觉得浮夸空洞无法理解,但一直记得结尾处那个震撼人心的画面。在插满利箭的漆黑宫门之上,只留下一个人形的轮廓。同样是这个画面,让十几年后的我决定再看一遍。不得不惊叹张艺谋的功夫,即便你无法理解电影的意义,他依然可以用某个定格的瞬间来告诉你,什么是中国意境。

二刷之前,我先去听了谭盾谱曲的《英雄》。大提琴的旋律延续了《卧虎藏龙》荒漠上的晚霞夕照,那段被剪取的旋律成为秦王宫、古战场一抹落日余晖的壮阔背景,像是一缕恢弘而又悠远摇荡的魂魄。鼓点、瑶琴,把江湖的气韵扩展到家国天下。战阵里黑色甲胄的秦兵击打着盾牌,高举着戈戟喊出锐不可当的冷峻气势:风风风......“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想起了埋葬地下的秦王兵马俑,其实最初的彩绘随着岁月的侵蚀褪去以后,才更接近于他们战场上真实的样子,同样是经过黄沙洗礼的严阵以待震慑宇内的威仪。

音乐与诗一样,需要天赋的灵性,娴熟的技巧,再加上造化的运气。如果说谭盾的《英雄》里贯穿了一股气,那么张艺谋的《英雄》就是一首诗。我们之所以没看懂,是错在用叙事的眼光来评判一首诗。《英雄》的功夫里融入了古中国琴棋书画的文化元素,便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格斗技能,而展现的是一个人精神上的境界、意念和信仰,是一种艺术。如果不能理解电影中功夫的寓意,自然就无法理解冥想中的决斗,以及用衣袖抵挡万箭等等这些超乎自然常理的情景设计。其实仔细想来,这些夸张的表现手法不无中国概念。在古诗词里,在古小说里,人们如何赞美一个人的意志,如何表达自己强烈的愿望和果决的态度?《诗经》里有“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于君绝”。《三国演义》里说,张飞跨马立在当阳桥上,大喝一声,河水倒流。这些非理性的自然现象恰恰烘托出中国人高远的精神追求,是感通天地,超然物外的。

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讲究“福祸相依”、“否极泰来”这样一套转化轮回相生相克的玄妙学问。比如兵法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秦王悟到最上乘的剑法是,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谓之和平。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无名以身赴死,然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是死得其所,虽死犹生。侠之大者,心系天下。

一个人的痛苦,与天下相比,便不再是痛苦。赵国与秦国的仇恨,放到天下,便不再是仇恨。
这一剑,臣必须刺。刺了这一剑,很多人会死,而大王会活着,死去的人请大王记住,那最高的境界。

无名那虚刺的一剑,换取了秦王的醒悟,天下不是没有人能够杀你,只是人性贪婪,杀了一个嬴政,仍会有更多的嬴政来代替,如此,天下永无宁日。所以,这一剑是希望你收敛起暴戾狂妄,为天下带来和平。“王”者,三竖一横,何也?参透天地人者,方为王。这一剑也感动了秦王,身为孤独的王者,他没有料到最懂他的居然是刺杀自己的剑客。秦王惜英雄,但为了天下大义,他不得不忍痛成全无名。

这样以退为进的表现手法,电影里还有很多。比如长空、残剑、飞雪都赞叹过无名:好快的剑。然而并非是无名的剑快,是三者将侠义的精神寄托于无名,愿意舍身助其刺秦。再比如残剑飞雪联手闯入秦宫,在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残剑明知自己有能力杀死秦王,却只是蜻蜓点水般在秦王的脖子上划了一道浅浅的口子。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度与分寸。如果要杀你,只需拼尽全力,愤身一博,这是很简单的事。而我不杀你,却要把握那恰好的气与力,给予你比死亡还要震慑的威力。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能为而不为,取舍之间,尽显一个人的境界。

而让我最为感慨的是残剑和无名在湖心亭上的比剑。层林尽染,秋水长天的景色展现出一派宁静幽远的中国禅意。残剑的剑术与无名不相上下,两人打斗着,因为无意中一滴水溅到飞雪的面颊上,残剑因此抽身而退,守护在爱人的身边,为她抚去脸上的水渍。这时无名的攻势仍在,然而见残剑无心恋战,在关键时刻,无名竭力抽回了已经蓄势待发直刺残剑的那一剑。是什么使得一个人能胜而不愿胜,是对手情有所钟,生死度外的境界。

《英雄》以一个刺秦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的情爱、家国与天下。有情侣的贞信,有志士的风骨,有侠者的大义。张艺谋以唯美的诗境,绚烂的画面,磅礴的声势铺展出一个极致的江湖。而我不得不说的是,飞雪刺向残剑的剑。有人还细数过,红衣一剑,蓝衣一剑,白衣三剑,一共五剑。无论如何,残剑总是躲不开飞雪的剑。

第一剑是纯粹的情杀。飞雪因与残剑的感情纠葛,由爱生恨,刺死了残剑。这一剑没有骗过秦王,因为这只是普通人的情爱境界,绝非残剑飞雪这般光明磊落志存高远的品行所为。而情爱是如此的浓烈,像西风卷起霜天的满地黄叶,浸染了鲜红的血,连死亡也变得如此凄美。如月去寻飞雪报仇,飞雪已心如死灰,像这纷纷凋零的秋叶一般,四处飘摇,避无可避。而如月却悲愤交加,穷追不舍,可她再不甘,再不舍,已经追不回逝去的爱人。轻柔悠缓的女声应着鼓点而起,像无尽的情丝在绵长哀怨中婉转,又似香炉里最后腾空弥散的那一缕青烟。

第二剑是飞雪在家国和情爱之间做出的抉择。如果我们中间必须有人做出牺牲,我希望那个人是我。我刺你这一剑,是要你答应我,好好活下去。蓝色象征着高洁旷达的家国情怀,绿色则代表淡泊宁静的情爱境界。如果你决定为了家国而牺牲,我必不离不弃追随你而去。残剑飞雪,生死相守,人不离人,剑不离剑。飞雪说,等刺秦成功了,我们就回家。那里没有剑,也没有剑客。只有一个男人,一个女人。等我们都卸任了所有的社会属性以及家庭角色,才能看到真正的彼此。我们每天都说,回家,回家。是不是真的回到了你心里的那个家?为什么当我们看到路边牵手而行的老人会觉得那样温暖,是因为,人生到了那时,他们终于只剩下了彼此。

最后一剑,是残剑在天下与情爱之间做出的抉择。白色是对纯净爱情的哀悼,也是向那个即将结束的战乱时代的最后缅怀。我开始在想,为什么飞雪不能理解爱人心中的天下,成全他,然后一起回家。这样就显得太平和了,没有戏剧的矛盾效果。虽然知道是这样,但飞雪刺那一剑的时候,还是会哭。

“你心里只有天下!”
“还有你!”

原来相比于男人心中的天下,女人的天下要狭隘得多。这样的对白好像很熟悉,很多电影电视剧里都有吧。只是这一次,听起来竟然特别感动,特别真实,什么鬼?当不必做出选择的时候,这样的话也就在含混不清中变得暧昧不明,带着两者兼可得的侥幸的虚伪,当然不足信。

“你要如何才信?”
“拔剑!”
“当初我们相识的时候,你也要我拔剑。”
“你如何才信?”
“我只要你拔剑。”
“你为何不挡我的剑?”
“这样你就信了。”

那一剑既忠于了他心中的天下,也成全了他们彼此的爱情。死亡是爱情升华的美的仪式,我们一起回家。不知道如果轮到我,会不会理解那样的天下,但还好不会轮到我,那只是一个故事。不过,我仍然想或真心或虚荣的说一句,残剑的“剑”字真好,飞雪的眼睛真美。

 4 ) 梁朝伟躲不开的一刀

本来是大家刺秦,结果梁朝伟挨刺最多,前后共挨了五刀,而且都是老相好张曼玉刺的,挨刺后还都要闷哼一声,然后缓缓抬头,用力秀他哀怨无辜的眼神。不管故事怎么讲,梁朝伟都躲不开那一刀,真是造物弄人。
总觉得梁朝伟的残剑很有喜剧效果,不禁想起《东成西就》里那个不管怎么偷袭洪七公最后都引火烧身的香肠嘴欧阳锋。

 5 ) 我认为《英雄》是最好的中国电影。

我从没发过一片影评,但是这次一定的发 重新看了遍张艺谋导演剪辑版的《英雄》,才知道自己误解了这部片子太多,小时候看时只是觉得画面很好,今天再看才明白这部片子绝对是我看过最好的中国电影,而且是一部只有中国人能真正看懂的片子。

影片确实对话不多,因为中国文化讲究的是悟,是多说无益,是懂。况且有画面的支撑,很多东西不用说,就能懂。

李连杰是刺客,面见秦王,因为他杀了秦王最担心的三个刺客。他给秦王讲他如何杀死这三个刺客的故事。

第一个是甄子丹。对决之地,无明显颜色,有琴瑟相伴,有雨,勇士之间有礼教,这些无不在暗示他们之间的知己之情。最后李连杰赢了,赢在快,赢在技精。

【无色,技精,这是影片的第一层 】 然后片子的核心开始,李连杰讲述如何杀死梁朝伟和张曼玉这段侠客。红色的赵国字馆,书法,中国文化的代表,里面说书法和剑意境相通,正如前面和甄子丹对决时说的琴瑟与剑法相通一样,中国的文化本身就是在意相通,万物归一,而这份相通靠悟。

红色在这里代表着欲,人的欲望,因为人的欲望,两人相残让李连杰有机可乘,最后逐一击破。

【红色,人欲(占有欲,嫉妒心,报仇),影片的第二层】 秦王说你小看了我,于是他开始讲述他认为的这三个人情况。

影片开始用蓝色为主题,蓝色代表着理性(计谋),代表着情义。

所以张曼玉和梁朝伟为了知己之情,为了国家之情,用自己的性命成就李连杰刺杀的计划。

【蓝色,理性,情义,影片的第三层 】 之后李连杰讲述了第三个故事,在书馆之中,梁朝伟组织张曼玉和李连杰刺秦,只是阻止失败,被张曼玉所伤。这里画面白色为主。白色,我认为有两重,一是平静,理性和欲望的平衡点,第二重是留白,无意义,为第下一层做铺垫。

【白色,理智与欲望的最佳平衡点,中庸之道(不是中立平庸,那是理解错误了),影片的第四层】 在李连杰出发去秦的路上,梁朝伟拦住他,给写了两个字,【天下】。

他开始讲述自己的刺秦,自己为了天下,最后放弃了刺秦,因为他相信只有秦王可以结束战乱,一统天下。这里画面绿色为主,绿色,自然的颜色。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这里的绿色代表着顿悟与悟道。梁朝伟悟出了“道”,对天下的义,比国家的义大,比个人的得失大。

【绿色,道,天下大义,这是影片的第五层】 最后梁朝伟让了张曼玉一剑,死在她剑下,最后两个人双双自尽,【这一让就是影片的第六层】。

中国文化讲究的是层次,而这部片子做到了这一点,一层进一层,也讲究境界,一层是一个新的境界。

最高是让,让国,让天下。其次是天下大义,但终究还是以暴制暴。然后是谋。最后是欲和技。

这就是中国文化所传承的最高精神,所以史记以让国开始,我们都熟知孔融让梨的故事。《英雄》这部电影做到了这一层层的阐述和递进,张艺谋在拍这部片子的时候野心很大,愿望也很好,这部片子是中国自己的电影,因为除了中国人没人懂。张艺谋一定是希望这部片子可以开启一种属于中国自己电影的风格的时代。 当然影片的口碑不理想,大家都把他当成了画面大片来看,而没有看出里面的意境。书法和剑法的想通,舞剑时在水面上的招式正是书法的落笔方式。那些如画的风景,也是在帮助观众进入他所希望大家看懂的意境。 还有这不是一个刺秦的故事,张艺谋只是借助了这段耳熟能详的历史。所讲的是他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对天下道义的感悟。

太多的人懂技术,但是不懂美,懂美,但是不懂文化,所以豆瓣评分只有6.4。我认为至少9分。

 6 ) 为《英雄》平反

看过英雄的人都说很垃圾,我是不看新闻,不看电视的人,也没有看过英雄的宣传,只是朋友买了碟,一起看了英雄,完全没有大家说的那么不堪。我觉得是中国难得一见的动画片。

当我看到英雄的封面的时候,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么象井上雄彦的《浪客行》的电影版。仔细观看其分镜、服装的风格,还真有几分神似。

只是故事比浪客行更唯美一点,但在我心目中这是中国目前最好的动画片(特效动画时间大概占70%左右)。

很多人说差,很多人说张艺谋垃圾,这是下流的人身攻击,我们看的不是导演人品怎样,怎样耍阴谋诡计,我们看的是电影,被宣传误导,只能说明您已经无法以平静心来观看一部作品。

如果这是一个无名的小导演拍的片子的话,请问您还会说他垃圾吗?

看电影就好好看电影,不是看导演,更不是看烟雾一样的宣传。对于在意电影以外的人来说,他绝对不是一个审美很高的人,因为他不知道专注的对象为何物,社会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有了这些人。

 短评

在片里位置很固定的陈道明说,《英雄》是著名导演对我的一种考验。我希望这种考验以后最好别有。

6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较差

我认为是被严重低估的片 天下与侠这样抽象的大概念 在电影中也用象征性与概括性的大概念来描述 同时也将情感与行为简单化 整个故事建立在这个逻辑上 在我看来是非常妙的

7分钟前
  • 大怪
  • 力荐

我非常喜欢的电影,每次看到有人骂就想站出来为它说话.

8分钟前
  • 寂地
  • 力荐

秦地飞雪,夜挂如月。一曲长天,霜冷残剑。干戈无名,狐悲秦王。

10分钟前
  • 長閑
  • 推荐

如果导演不是国师,这片子在豆瓣至少8分以上。

13分钟前
  • 希尔德
  • 力荐

片子本身还行 但影响太坏……

17分钟前
  • 麻木粮姜
  • 还行

不比无极夜宴好多了嘛

18分钟前
  • 杜扬Seatory
  • 推荐

老谋子学王家卫不成功之作,但这部片子在欧美的影响相当深远。分叙的主题感和武打设计部分不错,值得一提的是画面、音效、色彩等,在国外常常被拿来当作家庭影院的试机片。

23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其实没那么差的,只是他出现在一个基本没什么烂片的时代,那时候虽然我天朝的票房还未爆发,但观众的底线还很高,如果放在被大大大烂片虐惯了的今天估计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28分钟前
  • 大耳朵图图_
  • 推荐

搞什么搞,想打想搞霸权就搞,还给自己找借口,一副“其实我是为了天下百姓才发动战争你们都不懂我的心”的狗屁表情,陈凯歌你真是为了秦始皇煞费苦心啊

29分钟前
  • 推荐

中国电影史上里程碑似的作品。从此,国产商业大片在中国的电影土地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34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无论有多少人骂,但是《英雄》是让我真正开始喜欢电影的一部影片,是一种启蒙,从喜欢到狂热,一遍又一遍,台词滚瓜烂熟,记得第一遍看的时候,生怕错过一个镜头,这种感觉,之后再也没有了。

39分钟前
  • 心生
  • 力荐

一部被低估的电影,堪称绝唱。时间会证明这是一部好电影。

42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我觉得要是把张艺谋的名字换成一个老外的名字,估计这电影能拿满分了。然后一群人又在叫:这电影真是神作,中国就是出不了这种导演。【看透

46分钟前
  • 晏己
  • 力荐

没有感情的电影,怎么能打动人呢

50分钟前
  • 小熊熊熊啊
  • 还行

至少是中国影史的里程碑,把《东邪西毒》和《卧虎藏龙》学了个遍,可惜色彩再浓烈,情感却不足以打动人,即使是同一拨演员,表现亦是天差地别;不断反转地转述故事,除了推进剧情功能外,编剧是有点野心的,不过台词仍是蠢;特效和大场面,与其后来的作品,几乎就是各种翻版。

5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2星—3星—4星-百看不厌

55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力荐

这片拥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有一定位置,但是作为武侠电影,不能没有灵魂...

58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其实我觉得还可以,至少视觉上是过关的

1小时前
  • 徐小花
  • 推荐

看过“十面埋伏”和“无极”后,调高评级

1小时前
  • 犀牛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