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披萨

HD中字

主演:阿拉娜·哈伊姆,库珀·霍夫曼,斯凯勒·吉桑多,玛丽·伊丽莎白·埃利斯,约翰·迈克尔·辛吉斯,克斯汀·埃伯索尔,哈里特·桑塞姆·哈里斯,西恩·潘,汤姆·威兹,布莱德利·库珀,瑞恩·赫芬顿,内特·曼,本·萨弗迪,约瑟夫·克罗斯,丹妮尔·哈伊姆,埃斯特·哈伊姆,莫迪·哈伊姆,唐娜·哈伊姆,玛娅·鲁道夫,约翰·C·赖利,艾玛·杜蒙特,萨沙·斯皮尔伯格,德莱纳·米切尔,利兹·卡科斯基,泰勒·杨,Josh Monkarsh,马克斯·米切尔,Tim Conway Jr.,伊亚娜·哈雷,艾米莉·奥尔索斯,克雷格·斯塔克,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甘草披萨 剧照 NO.1甘草披萨 剧照 NO.2甘草披萨 剧照 NO.3甘草披萨 剧照 NO.4甘草披萨 剧照 NO.5甘草披萨 剧照 NO.6甘草披萨 剧照 NO.13甘草披萨 剧照 NO.14甘草披萨 剧照 NO.15甘草披萨 剧照 NO.16甘草披萨 剧照 NO.17甘草披萨 剧照 NO.18甘草披萨 剧照 NO.19甘草披萨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停顿与回忆:无人问津的鲜活生命

记得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ta)在某个采访中说自己在准备《甘草披萨》的同期酝酿着一个“更加黑暗、复杂”的项目,很遗憾因为各种原因,观众先看到的是这部更加轻快明艳(或许在一些并不在乎电影客观质量的观众眼中,它有着不合时宜的时代烙印与单一视角)的浪漫喜剧,我们不再确定是否还有机会看到那部陷入搁置的,更具备pta风格的野心之作。

以视觉风格与人物弧光落点来看,《甘草比萨》在剧作的严肃程度上看,似乎无法与pta在《血色将至》之后的几部作品进行比较。但实际上,pta笔下的人物,尽管经常被作为嵌入时代困局的楔子,但人物的内在情感逻辑依旧是世俗甚至是肤浅的。毕竟哪怕是有品钦的详实原著作为基底,能让《性本恶》中的狡猾私家侦探多克卷入波云诡谲的70年代的方式,不过是(想象中)前女友的脆弱而已,在对于人生的预期规划上,他远不及《甘草披萨》中的男女主人公来的成熟清晰。

因此,《甘草披萨》仍是一部典型的pta作品,甚至比《魅影缝匠》和《大师》更加典型。在本片中,他回到了更加熟悉的题材与更加容易的操作方式,类比背景更加接近的《不羁夜》或题材更加类似的《私恋失调》,pta的处理方式更加自如与圆润,当然正如《魅影缝匠》会让痴迷于pta式群戏的观众会不满于该片冷凛克制,《甘草披萨》或许也会让对叙事野心与作者突破有预期的观众产生“大材小用”的感慨,但无论如何,在2021年的美国电影中,《甘草披萨》在调和作者印迹与类型规则方面,仍旧处于顶尖水平。

况且,选取更加通俗的结局,不代表积累过程缺乏深度。在阿拉娜与加里的分分合合中,70年代的时代步伐既是背景板也是催化剂,但是在《甘草披萨》中,主人公既无法亲身见证每一次变动(《不羁夜》),也没法为这个变动的世界贡献哪怕一点微薄的力量(《性本恶》),他们似乎只能像《大师》中的奎尔那样跟随时代脉搏随波逐流,却从来也没有体验过前者那种极端的生命精力。于是,在吵吵闹闹中终于正视生活女孩儿试图做些什么,可当她看到政客的双重身份令自己叫苦不迭,而他争取的民众正为了弹珠游戏的合法化欢呼雀跃之时,自以为摆脱了稚气的女孩儿在见识了现实之后发现自己和并没办法真正“摆脱”一切,于此尽管看起来节奏更加浪漫,结局更加明艳,但实际上,《甘草披萨》中的人们并没有脱离《不羁夜》与《性本恶》中被冥冥力量把控制的世界,只不过这一次pta选择的作为载体的人物相对而言更加主流而已。

这种“主流的正常”或许是《甘草披萨》之所以被一些观众诟病的原因。毕竟在《不羁夜》和《性本恶》中所描述的地下规则与边缘产业中,专制的男权视角与剥削等级本就是构造这个世界的基础,两性、种族之间的不平等并不会引起观众的引起。可当习惯了好莱坞式类型规则的观众在一部追求爱情圆满的喜剧中看到被时代局限所控制的“正常人”(尽管依旧与大多数美国电影中的中产阶级生活相去甚远)的时候,天然的困惑很容易转化成某种与电影无关批评或自我标榜,尽管在被许多人视为pta最佳作品的《血色将至》中,主人公的行为要不堪得多。

因此,如果说《甘草披萨》比pta之前的作品缺少了什么,那也许是一种更具雄性视角的力量感与偏执,毕竟即使是在其最小众的作品《私恋失调》中,“爱情”依旧被赋予主人公对抗自我阴暗面的绝对力量,与那种徒手在物理上结束生活纠缠的魄力,那种在生死边缘完成绝地反击的特殊技能相比,《甘草披萨》中的人物既没有传统浪漫喜剧中讨喜正确的外貌与人设,也没有边缘人物身上危险疯狂的人物魅力。他们就像是经历特定时代的普通人那样,在浑浑噩噩与模糊目标中长期徘徊,缓慢前行。但如前文所说,这是故事的视角问题,不应成为批评一部电影的理由,导演不过是描绘了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的反应,连同他们身上的局限一样,是构成一个时代的基础。

在这样一个基础语境中,pta所谓的“《甘草披萨》是一个对我来说更加容易的项目”的说辞,现在看起来半真半假。理论上,以他的能力,操作这样一个题材确实是手到拈来,但相应的,在放弃了更凌厉的风格,更肃穆的语境,更黑暗的题材之后,可供pta发挥的空间似乎也被限制住了。在这个追求极致的年代里,平庸的,有缺点的,生活某个已经远去的特定时代的普通人也许是最能使观众感到厌烦的存在了。

但是,pta依旧在努力构造这样一个记忆中的世界。或许乍一看起来有些取巧,有些自说自话,但点点细节堆积到最后,承载于主人公弧光时刻中的情绪,已经远远超过了纸面意思。 毕竟作为观众的我们,已经在一个思考枯竭,观点横行的年代与共情和理解渐行渐远,我很庆幸还有这样的作品,提醒着我们那些被终将被历史定论抹杀,却曾经鲜活的存在。

 2 ) Teenage Dream

早些年清理家里的黑胶唱片,打包的时候和朋友开玩笑说“这个盒子看起来很像披萨盒”、“说起来小时候看《天使爱美丽》真的以为黑胶唱片像是可丽饼那样做出来的呢”。尽管近几年黑胶滥发,但那些塑料片总给我一种“往日情怀”感。

影片最开始的工作标题《Soggy Bottom》现在想想应该指的是水床,而《Licorice Pizza》的名字来源于70年代南加州风靡一时的连锁唱片店Licorice Pizza,一张十二寸的黑胶唱片确实像一整块甘草糖做成的超大号披萨。对于黑胶唱片的热爱让我误以为《Licorice Pizza》是一部怀旧的歌舞片。(事实证明并不是歌舞片,但确实怀旧。)

回到影片本身,影片设定在70年代的洛杉矶圣费尔南多谷,15岁的青年Gary对25岁的摄影师助理Alana一见钟情,在其劝说下Alana与Gary一同创业,尽管争吵、隔阂,两人的人生轨迹也大相径庭,但在最后Alana终于接受了Gary的表白,以大圆满为结局。

以70年代为时代背景对故事和角色进行塑造便注定影片所展现的与当下的思想有所偏差。但依旧不妨碍以当下的眼光对彼时的社会主流观点进行批判。

影片中所展现的70年代加州十分“精彩”,无论是Gary的母亲在介绍客户的日料餐厅时大力称赞穿着五颜六色和服的女服务员十分“可爱”也一定会让顾客满意(英文字幕:…and those ‘little doll’ waitresses are dressed fittingly in colorful kimonos. Give it a try, we think you’ll be delighted.”),白男莫名其妙的声音还是Gary对于亚裔的脸盲(对于亚裔的性化和偏见以及歧视);摄影师大庭广众下狠狠拍了女主的屁股、自负的老男人追忆青春却对被甩下车的女主不闻不问,办公室外奇怪的男人对于男人和女人的不同态度(性别歧视);政客的虚伪、警察不问缘由的拘捕和攻击。种种基于时代的偏见、歧视、压迫被还原在正片126分钟的各个角落。

Alana作为一个很有能力的女性在那样一个年代不断的打破自己的舒适区,所面对的压力是巨大的,但她还是一次又一次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生活变好。而Gary则未免有点“金手指”,轻轻松松心想事成。我无法理解这样一个头脑简单的青年为何能在那样一个年代混得风生水起。

咖啡厅里,电视机的新闻播报着燃料将供不应求,Alana迅速抓取信息而Gary依旧意淫着报纸上的色情版面。面对Alana的质问,Gary的回答显得十分幼稚。不仅是对于生意的生产原料不上心,去送货前也能忘记检查送货车的汽油是否充足而导致送货迟到,面对有权势的人畏畏缩缩,转脸又在Alana的面前逞英雄。砸买家的车泄愤,如果Alana不在,那么他该如何面对呢?弃车逃跑?还是认怂呢?Alana靠自己的能力将车开往可以加油的地点,而加油时Gary一行人依旧做出幼稚低俗的行为,Alana无力地坐在路边,看着这一出闯入自己生活的闹剧。

Alana决定做政客的志愿者,她认为这能改变当下社会现状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Gary却只在乎政策的改变能否让他牟利。他讥讽Alana是老女人,嘲笑Alana,把Alana当做空气人,而面对Gary的举动,Alana只是更用心投入在自己的工作里。

这也让我无法理解,在这样的剧情之后为什么还会有大圆满的结局,上次看到那么如鲠在喉的结局还是成濑巳喜男的《饭》:规劝女性回归家庭;不要想着作为主体而应当是没有独立性的客体;选择更平庸的男人而非更好的;男人做了什么都应该被原谅,女人不应该追究那么多;女人的幸福就是和男人在一起。然而那样一个结局据说也非成濑巳喜男和林芙美子的本意,何况那已经是1951年的价值观,实在无法理解2021年还会有这样的观点被搬上大屏幕啊。

所以我很认同影评里所说的,这样一个结局是极具男性视角的“幸福结局”。但抛开这个结局不看,我仍旧佩服Alana的勇气。父权制无处不在,女性的空间一步步被挤压,家庭里有着绝对话语权的父亲,名利场上男性的虚伪,政治博弈里政客的完美人设,这些是金灿灿的主角,而女性始终被作为客体存在。没人关心女儿是否有自己的思想,没人在乎被甩到车后的女人,没人去在意工作时间外被当作保姆呼来唤去的女人是否愿意这样做。

“They’re all shits, aren’t they?”

之所以叫“甘草披萨”或许甘草本就是少部分人的爱好,更别说一整块披萨大小的甘草糖吞下肚,总会有人因此反胃吧。这部影片的快乐或许只能是少部分人能代入的快乐,但注定不是我这类人可以代入的。

(另:HAIM的歌很好听,Alana Haim真的是宝藏啊)

2022年2月23日补充:

1971年《平等权利修正案》(Equal Rights Amendment)被再度提出,并于1972年经国会通过。而保守派反女权主义者Phyllis Schlafly领导了反对ERA的运动,在她的干预和领导下ERA至今并未能生效。(电视剧《美国夫人》便以这样一个故事背景展开。)

可以说70年代,不管是反女权主义还是女权主义,都为了各自的利益站出来。女性也在那时候明白想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就必须要投身到行动中。

这也是我认为Alana选择了参与政治的原因:要想改变自己的现状,就需要有话语权,就需要投身到改变世界现状的活动中。

也不认为客观描述了一个社会体系是父权制就是强行“蹭女性主义热点”。只能说各自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吧。

(补充完毕)

 3 ) 尝一块“甘草披萨”,是青春咸湿滋味

“甘草披萨”代表了一代美国人的少年集体回忆,凝结着对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哀悼与祭奠,不管现实再怎么苟且,对于感情的伦理束缚再如何牢不可破,影片中Gary的确抱得美人归,秉持着纯粹,提前步入所谓的成年社会。

对于在成年红线边缘徘徊的小大人而言,青春期是用舌头舔舐空牙槽的一场梦魇,好似向水中猛地投入一块砾石,期盼着激起巨浪,却淡淡得悄无声息。童稚时光在指缝溜走,把无忧无虑的夏日拖进了罗生门,个体意识的觉醒,逐渐把墙上挂的镜子挪移到心间,身体的成熟无法被羞涩遮蔽,成长是关联一辈子的定制惊喜,发现了青春的少年,犹如发现了诅咒的俄狄浦斯,迫不及待要与家庭和学校“决一死战”。长久的叛逆涨潮般吞噬着萌发不久的理性,那股勇往直前的斗志火焰,肆无忌惮地挑衅高处的一切。这就是“酷”,“酷”即是青春之眼。


20世纪70年代的烈烈夏日,在中国,是所谓阳光灿烂的日子,于红泥巴和漩涡里自由泳;在意大利,少年依旧渴望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再度出现;而在美国,“甘草披萨”成为代言青春的永恒图腾。新兴的少年郎意气风发间,大胆去爱,去酷,去装,去往伤痕上抹汗,去模仿时髦的一切。毋庸置疑,《甘草披萨》的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PTA)一定是这一群小大人中的先锋一员。

《甘草披萨》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

实际上,《甘草披萨》 是极其私人化的一部类型片,保罗的少年经历有极其丰富且个性的洛杉矶情结,就像姜文对北京的难忘,伍迪·艾伦迷恋纽约,海明威赞美巴黎是流动盛宴。从小迷恋情色片的PTA致力于从事电影行业,在纽大电影学了几天,便退学实践,拍摄了一系列香艳片和伪纪录片。在不断的尝试和创意产出后,1999年凭借木兰花斩获金熊奖后,PTA的电影生涯其道大光。

对于PTA而言美国的70年代是一个熬着魔药的大锅炉,陈旧的腐烂往锅里一丢,就能熬出各式各样的新奇玩意。影片中爆火的水床生意,以及有免费可乐畅饮的新式弹球厅就是最好例证。由于从小在演艺业家庭,其父亲是配音演员,街坊邻居也有许多影视“民工”,他对这帮好莱坞工薪阶级有独特的记忆,而最鲜活的记忆载体,就是餐厅、酒吧、跳蚤市场、影视公司。比如,电影里的餐厅 Ram’s Horn、酒吧 Tail o’ the Cock ,都是现实存在的,并且是PTA常去的“游乐园”。而关乎”石油危机“”美苏争霸“”猫王“这些国际大事件,便成了天然的舞台大幕

《甘草披萨》中70年代独特场景


《甘草披萨》讲述了15岁的童星少年Gary( 库珀·霍夫曼 ) 疯狂迷恋上了28岁的 Alana( 阿拉娜·哈伊姆),起初年龄的限制带来戏谑的发展,但Gary“小大人”的魅力吸引着 Alana,两人在夏日从学校与岗位解脱 ,从疏离到熟络,一块创业经商,参选演员,摆脱政治和资本漩涡,在圣费尔南多谷享受青春、寻觅自我、携手奔波最后坠入爱河的故事。

《甘草披萨》宣传照

影片的男主角摘取早熟的”青春禁果“,试图尝试相差13岁的”不伦“恋,这在常人眼里,尤其是中国观众看来,是不太正常的非分之想,但是PTA把青春期的合理幻想理解成一种对年龄标准的挑战,是过渡期少年对成人世界的憧憬,是初入名利场的忐忑所反作用催发的自信,是不被定义的自我意识觉醒表现,更是翅膀长硬的必要破茧。

《甘草披萨》片段截图

那么《甘草披萨》如何表现出青春与成长,过渡时期的情感表达呢?人物动作的独特设计是很重要的亮点。15岁的男高中生,如何在一位富有成熟知性的女性面前,展现出自己的气场和状态?一些体现青春期的台词和动作是要区分于Alana的。这种动作总结起来是一种”酷小子“的身体叙事状态。酷小子双手插裤兜,走路甩动着看上去厚重且非主流的黄发,伴随着带有轻微不屑和自信的微笑,常常用感叹词作为话尾结语。所谓的酷,有点像《少年的你》,对于这种性质,《 酷——青春期的符号和意义》有所涉及。

最重要的一点,酷态必然包含一种故意显得舒缓而懒洋洋的肢体动作,并伴随着一种漠不关心的、镇定的面部表情。我们从酷者身上永远看不出匆忙、困窘或羞怯的情状。他们走起路来懒懒散散,像是在闲逛或散步的样子。他们通常都歪斜着头,并以一种有意放慢的、半圆形的方式转动。他们的表情显得平静、镇静而沉着。酷的青少年不会表现出任何激烈的情感。扮酷就含有对那些因情绪引起的身体状态的控制。不惜一切代价来防止失去酷(losing one's cool)——这种表述本身传达的意味即包含着酷。酷态包含一种对情绪失控的谨慎的、有目的的防范,也包含一种伪装或掩饰那些被认为笨拙、别扭、愚蠢的行为以及一切令人难堪的行为举止的能力。
Gary的青春期”酷“态动作

《甘草披萨》中Gary和Alana作为男女主角,在剧作的巧妙安排以及人物关系的生疏转化上,都有着令人难忘的塑造。他们两人在浓浓的醋意里,走进对方内心,令人印象深刻的是,Alana为了证明魅力,报复性地给一名电影制作人和商业大鳄投怀送抱,并且被邀请坐在摩托车后座,完成这位老白男的疯狂杂技表演。(对于这一段,PTA 现实里他就见过美国著名的特技演员 Evel Knievel 在众人的簇拥下跑到停车场表演飞车特技,狂拽中摔了个狗啃草,起身拍拍灰,又继续回酒吧酩酊。)就在她被老白男丢下不管时,一路狂奔并给予怀抱的,却是那个不被成人社会主流价值观接受,被还未脱胎的稚嫩裹挟的Gary。她意识到,相比较于金钱与名利,面对着虚伪的嘴脸,对着大染缸犯恶心,不如接受眼前这个可爱天真,纯粹且富有智慧的”小大人“。

Alana与富豪在摩托上亲密


生理年龄也许可以锁住牙齿没有长齐的狼,但不能困住其歇斯底里的呐喊,枷锁被赋予了年龄,成为无形的鞭笞,但是普遍的标准不能拘束每一个人,总有提前觉醒的少年 。美国的青少年或许比我们更开放,却缺失了中和的温良气质。《甘草披萨》实际上并不是指的可食用的披萨饼,而是美国70、80年代南加州的一家著名的唱片店的名字,这家唱片店的盘状唱片带,颜色像甘草糖果,而形状又类似于披萨饼,于是干脆把卖不掉的唱片戏谑地喊成”甘草披萨“。

甘草披萨唱片商标

“甘草披萨”代表了一代美国人的少年集体回忆,凝结着对那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哀悼与祭奠,不管现实再怎么苟且,对于感情的伦理束缚再如何牢不可破,影片中Gary的确抱得美人归,秉持着纯粹,提前步入所谓的成年社会。

《甘草披萨》获得了 第94届奥斯卡诸多提名奖项:

肆捕像将整合影评资料,给出比较主观hhh的预测,对于《甘草披萨》而言,拿到最佳导演的可能性高于最佳影片,而原创剧本得奖几率不大。


青春的潮汐,如同那一夜春风而绽放的力比多之花,散发着荷尔蒙的独特芬芳,面对着含苞待放或绮丽馥郁的花朵,男孩们变成蜜蜂,“嗡嗡”地聒噪,亮出尾部的蜂刺,还未等礼貌地攫取花蜜,就沉醉在自我审美的必经之路上,一路披荆斩棘,一路在少年维特与王勃间反复横跳。就这样,少年们把青春期视作天敌,无一日不盼望加冕,发表《独立宣言》。可一旦身份猝不及防地转变,少年们痴想捕捉春日最后一抹夕阳余晖,入了魔似的和时间赛跑,可尽管那洒下的光影温度依旧,却找不到被灼烧的切肌之痛;尽管心脏扑腾从高台坠落,却早已寻不见当时乱撞的那只小兽。咸湿的风吹来,伤感从胡茬泛滥到发际线,小大人不得不窥镜自叹,天底下再没有不苏醒的梦,再没有不用孤军奋战的考试,再没有必定回复的信,再没有不决输赢的游戏,在时光面前,谁都公平,没有再来一次的青春,更没有反悔的命运之骰。

所以,珍惜当下,不畏年龄,尝一口过期的甘草披萨,也是青春的咸湿气息。

《甘草披萨》宣传海报

本文首次发表于公众号“肆捕像”

呜呜新手影评公众号,大家喜欢阔以关注一下!!!

部分文献参考于:

一本对于青春期于青春期人性不错的解剖研究书,值得一读

 4 ) 甘草披萨惊艳的视听,开场拉片分析

近期看到的惊艳的片子。视听新鲜,故事讲的飘逸,很享受。


分享一下开场戏的拉片。


片头字幕时,进入学校氛围声,广播说照相日的安排。进情境的常规手法,第一遍看没注意,字幕太快。

开场第一镜就不一般啊,镜子里几个小孩梳头说自己像个大人巨人,以为说话的中间这个是男主,真正男主入画没说话,但焦点在他,这就把男主和这群只会吹逼的小孩区分开了,他是不一样的,后面确实他是真敢想敢干的。就这么一个镜头还有节奏,马上厕所水管爆炸了,大家嘻嘻哈哈跑了,高中生那种嫩嫩的装逼劲的感觉都出来了,这一跑,顺利引到室外去。

这个镜头也不简单,一个女人背影走向一堆小小的人,音乐(July Tree),阳光,和腿的姿势,立刻进入一种荡漾的情绪。不是过肩拍而是全身的背,客观的视角,但运动方向又和女的一致,我们跟着女人走过去,女人是谁,什么状态不知道,好奇。

接着走进了阳光里,景别也离她更近了。

长焦把男主从人堆里找出来了,确立了厕所照镜子的人里他才是男主。(常规的电影美术会特意把男主的衣服颜色从人群中分离出来,但这里不是,也许那个年代就是这样都花里胡哨的,所以用典型的焦点来凸显)

还不够,还有动作,而且歌曲第一句歌词出现,歌曲持续到这场戏结束

《July Tree》是Nina Simone演唱的歌曲,收录于专辑《I Put A Spell On You》。

好男主看的是什么,女人走过,背景花洒全开,声音凸显喷水,阳光和水一样洒进来,歌词唱完第一句,“真爱在秋天的土地上播种” 而且镜头是客观的大畸变的,摄影有很多方法规避畸变,这个畸变镜头一定是刻意选择的,帮助感受上特殊化,一个15岁的小孩爱上25岁的大姐,特殊的情感做进镜头里了。导演偏不给pov,但很明显所有这些感受就是男主所看到的。

感受稍纵即逝,一群小孩走过,观感立马回到了客观,女人喊镜子梳子没人要,没人car她。女人是在这工作几乎看到自己终点,对生活现状毫无盼头(后面赴约说了我可能30多还在这拍照片)这群小孩却是走向各种可能的方向。对冲的方向,他们不是一类人。

第一次看清她,表演的状态验证了,她是无聊的。

节奏立刻变化,被小孩冲撞。女人骂滚开傻逼。她对小孩的态度—傻逼

刚骂完傻逼,节奏马上又来了,声音先入“我需要”

原来是男主,相机立马跟随男主,完全调转方向,往右边运动了。(这个调度很惊艳)

摇过来,女主被迫跟着这个方向,和小孩一起走,男主出现在镜子里,两个人的正反关系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一个一脸不耐烦一个春心荡漾,很有意思的画面

接着女主调度过来,两人同框,朝一个方向走,实际上是女主被带到了这个方向。

男主果然和照镜子那些吹逼小子不一样,上来直接约。

一路撩,到男主说出自己演过什么电影时。

摄影机又调转了方向

摄影机开始往画左运动。后面我们知道女主其实一直想做演员,听到男主是演员,其实他有兴趣了,虽然嘴上没说,但摄影机帮助说明了她的态度。

继续往左走,中间有个调度换成了看女主脸。

近景撩骚了一路,来到全景,从光里进到阴影,既是现实逻辑,又是心理逻辑,这段排队块到头了,撩骚要到头了。但画面的状态是这两人无视周围所有人热聊着,感觉又还有希望。

在黑暗里继续拉扯

调度摇出目的地,排队的尽头,这事撩的行不行似乎就看这最后几步路了。

女主和别的工作人员的身份对上了,两个人都还依依不舍

一路跟摇过来,带出大环境,之前那个畸变镜头一样的感觉,有点超现实,大家在拍照你们两在谈命中注定,在大厅拍照不顾别人怎么看,愣是在这撩命运安排共享时光,这种屁孩之勇,在撩动无聊的成人世界。

男主我们很明白了,就是一心想泡,女主是怎么想的,我们很关注,最后的调度又跟着女主回来。无奈的笑,好像自嘲自己像个傻逼一样,(后面她经常会有这种感觉,还问她姐对自己老是和小孩一起会不会觉得怪)镜头跟回来,回到无聊的工作。

这首歌到此结束,打屁股这也许刻意了,也许那个披头士的骚动年代很常见吧。

对比一下开头和结尾,一个背对的全景,一个有态度的近景。明白了身份年龄差异就更强烈了,我上着班混着日子,被高中生撩了一路,那种单纯的直接的情感,和歌一样,真爱是什么,真爱在土地播种,发芽。

全片有非常多惊艳的视听设计,pta游刃有余的掌控着他的故事,并且给出了有趣的拍法和故事的讲法,能看到这样的电影可谓是享受啊!

 5 ) 老粉心碎不吐不快

就从那个口音梗的争议说起吧(上图为新闻稿里的无剧透概括)。脱离文本一杆子打死的批判我坚决反对,但我确实不知道PTA到底觉得这种烂梗放在2021年还能有多好笑,才会让它在对剧情发展毫无贡献的情况下一连出现两次。我当然知道老白男的角色才是笑柄,但仅靠观众以今天的语境去做这个判断,通篇书写的却是对一个由这种角色掌握话语权的时代的感怀,这算是滑头行为。笑话本身没有多冒犯,但它的存在尤其暴露出整个影片和现实的脱节。换言之,拿掉这两场戏,剩下的内容依然是“70年代的洛杉矶真美好啊虽然遍地种族主义性别主义但是男主角心想事成所以你们别想多了只管看个开心”。

也不是说代表着当代美国白男电影正典的PTA有义务关心这些话题,拍一部完全私人的电影无可厚非,只是回看《木兰花》和《性本恶》 这样兼备好奇心和批判性的洛杉矶城市史诗,就很难接受刚年过50的人就如此自我陶醉于用明星把这座城市装点成一个怀旧主题公园,格局缩小到了一个糖水画片般的白人郊区(Encino/Sherman Oaks,今天仍然可以说是the valley最无趣)。我要努力带入一下当然也能看得开心,但某个时候还是意识到我去了一个本来没邀请我的派对。

总之作为一个PTA老粉和深爱这座城市的外地逼,第一次一手体验PTA新片本来可以算得上疫情以来最期盼的大事件,但从影院出来却胸闷了整整两天。翻了一遍letterboxd的评论来恢复san值,这两条深得我心,我也无法总结得更好了。

期待这个片子的朋友当然应该去看,打过预防针了没准能体验会更好吧。

 6 ) 男性青春怀旧片中的立体女性形象塑造 ——评《甘草披萨》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以下简称PTA)延续了《魅影缝匠》(2017)中的女性视角,又创作了一部立体展现女性人物形象的影片——《甘草披萨》,故事发生在70年代的加州,美国梦的黄金时代,PTA带领人物尝试寻找需求和欲望,在一种反传统的叙事手法中表达了导演对女性困境的认知,成功塑造了女主人公Alana的立体形象。

PTA叙事的基础是影片中人物在他们的前进过程中寻找内心的需求与欲望,时间在跳脱的剪辑下快速流淌,而影片中人物的生活却停滞不前:恋爱、分手、再恋爱,创业、失败、再创业,他们所能做的只有奔跑。

奔跑,但只能重复停滞不前的人生,跑得筋疲力竭最后发现一切回到原点。这是极具真实感的刻画,导演不羞于展示Alana的弱点,这样完全发自内心的角色是令人信服的。在对Alana形象的表现中,奔跑是一个多次被强调的行动,导演擅长用扭转人行动方向的方式表现人物内心的变化。邂逅发生在第一幕,Alana逆行和小孩们擦身而过,Gary在她吸引同她搭讪,但他同时也扭转了她行进的方向。性,生意,烟酒,人际周旋,笨拙汗湿的刘海,Gray是一个拼命挤进成人世界的人,而每当Alana在成人生活里受挫,就会向左奔跑,去孩子堆里找回掌控感。影片中女主人公的首次奔跑发生在她奔向警察局的路上,向画框右侧奔跑的她被青少年迎面撞了满怀,她大骂着“teenager”,在几个镜头之后却加入了向画框左侧奔跑的年轻人的队伍。全男性的警察局是父权的强大体现,而女主人公从警局向左狂奔这一行为,正是她对成人世界的反叛。在影片结尾,两个人向着对方奔跑,女主人公的行进方向依然是向左,二人磁铁一样撞在一起。对于个人的逃避和崩溃,导演不批判也不给鸡汤,只是在一旁戏谑地观看,有些时候爱成为一种出口,会有人真正理解你,会有人陪你一起“不想改变”。导演PTA擅于撕开对立的价值观,比如《大师》里信仰的崩塌,主角发现改变是从一种自欺欺人的虛假。而本片作为一部青春怀旧片,在导演回忆自己童年的叙事中,他没有致力于展现人物的成长,甚至《甘草披萨》中的人物是没有成长的,反而出现了Alana这样逆向成长的角色。

若将女主人公的行动轨迹记录下来,就像顺时针画着圆圈形,这样不愿改变不愿成长的角色也是有属于她的人物弧光,但这弧光是环形的。抛弃对青少年对成长的执念,抛弃青春怀旧片对岁月流逝的悲叹,《甘草披萨》以轻盈的姿态拥抱着返璞归真的真诚。

作为一部反传统的青春怀旧片,《甘草披萨》中的人物既没有传统浪漫喜剧中讨喜正确的外貌与人设,也没有边缘人物身上险疯狂的人物魅力。安德森以这种方式讲述他的故事,使看电影的体验更接近于现实生活的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每件事都有意义,对现实生活的狂热回应,正意味着导演战胜了电影的既定机制。

导演选择站在了不美化回忆的立场上,他们就像是经历特定时代的普通人那样,在浑浑噩噩与模糊目标中长期徘徊,原地打转,在刻画Alana时选择从女性视角出发,描绘了一个女性在70年代在大多数情況下的反应,连同女性本身的局限性一样,是构成一个时代的基础。PTA童年时期随在好莱坞工作的父亲接触了各式女性,在影片中他挪用了记忆,以女性视角出发,试图撰写女性困境,因此,《甘草披萨》是一部可以另女性感同身受的电影。随时间线发展,粗鲁喘息、家庭凝视、卡车惊魂、摩托坠落、同病拥抱,女人的世界如此敏感、危险。没有爱情,只有攀附、照顾、帮村,然后被世界一次次回弹。

女主并不轻巧却也毫不客气地穿梭在那个阳光灿烂的世界,穿梭于随处伸出的占便宜的手;父权从真实的父亲,到生意场名利场上的逻辑,到政治游戏里的话术。片中各年龄段的男性角色们看似在引领着事情的进程或世界的局面,每一次迫近失控点时,却都要依靠女性来缓和或扭转。其中无论是攀上一位她曾在试镜遇见的中年动作明星,希望他能为自己带来进入好莱坞的机会,或者是为了接近要参选市长的老朋友而投身政治圈,前去应征他办公室的助理工作,《甘草披萨》 都完全展现出Alana朝着各个领域去多方尝试的勇气,以及为了跳脱中下层阶级而不断付出努力的坚韧生命力。然而就如同在美好的愿景背后,都存在着不如所愿的残酷黑暗面,《甘草披萨》老明星释出的善意,只是希望Alana这个年轻女孩能来酒吧,陪他跟老朋友喝酒,并在她意外摔下机车时不闻不问;而原本以为对自己有好感的市长候选人,最终也只是想拿Alana来做掩盖自己同志身分的挡箭牌。

世界是二元性别割裂的,男性凝视是时代的弊端,导演在海报上已经首先表达了他的立场——Alana穿的t恤上写着“You’ve Come A Long Way,Baby”,是七零年代的维尼珍香烟广告口号,鼓励女性追求自由解放。水床这个意象在片中是软色情的代名词。Alana穿着同水床床单花色相同的裙子时,她被赋能为男性对水床性感的联想以及欲望的投射。但导演在刻画女主人公时,本身没有出于美国上层老白男的凝视,或出于对一对姐弟恋关系、一个女性产生意淫,反而PTA的女性形象是立体的,强大的,柔和的,温暖的。一幕是老明星骑摩托飞跃篝火复刻年轻时高光时刻,人群为了一段正在腐朽的记忆于篝火边喧腾,远处的黑暗里两个正在年轻的生命安静的拥抱。另一幕是女主假扮市长候选人同性恋人的女友送他回家,两个破碎的灵魂用彼此的孤独拥抱。还有Alana在驾驶卡车带领孩子们逃脱后的独坐,这世界如此危险,男孩子们在打闹、互开开黄色笑话,拯救他们的英雄却在他们不远处独坐着,如此害怕、如此不安,镜头微微抖动,长焦下霓虹灯影影绰绰,Alana用力埋过脸去,久久缓不过神来。女主人工的怅然若失,让她被月光照耀时,分外凄清,这大概让她第一次看到急于长大这件的事情是多么空洞。包括爱本身,她能随时移情,她足够坚韧也明白爱是流动的,唯有真诚的心最可贵。因此,最终Alana还是奔向Gary,即使两人相差 10 岁,有着难以跨越的年龄鸿沟,这是去拥抱她内心真实情感的选择,就足以显示她已经清楚自己的需要与欲望,能够在末来找到自己前进的道路。

男女主角之间的关系变化之外,也包含了许多对于美国70年代动荡背景的呈现。其中不管是反对越战的浪潮、性别种族等各种平权运动,或者是1973年以色列爆发一连串的“赎罪日战争”,引发了全球性石油危机,这是导演PTA专属的童年底色,他也通过这部怀旧片刻画了一位立体的女性形象,从时代与私人化的视角,女主人公都展现了女性坚韧、温柔、可爱的生命力。

 短评

纯真什么样,怎么被消磨,又怎么被再次证明。以及,一部真正意义上描摹女性的电影。女主并不轻巧却也毫不客气地穿梭在旧世界,穿梭于随处伸出的占便宜的手;父权从真实的父亲,到生意场名利场上的逻辑,到政治游戏里的话术。片中各年龄段的男性角色们看似在引领着事情的进程或世界的局面,每一次迫近失控点时,却都要依靠女性来缓和或扭转。最爱的两个拥抱:一幕是肖恩潘骑摩托飞跃篝火复刻年轻时高光时刻,人群为了一段正在腐朽的记忆于篝火边喧腾,远处的黑暗里两个正在年轻的生命安静的拥抱;一幕是女主假扮市长候选人同性恋人的女友送他回家,两个破碎的灵魂用彼此的孤独拥抱。甘草比萨。甘草是零食,比萨是正餐。是零食,是正餐,有什么区别?等下会不会饿了,明天是不是分离,有什么所谓?眼前身后,是永动的、正在等待我们下次纵身一跃的世界。

7分钟前
  • dand_ys
  • 力荐

能把这个片子和racism扯到一起的也真是厉害死了,对放大真实的70mm,还原LA的荒唐叙事不满的,就是会在莎翁剧作里加黑人主角的,I guess?

12分钟前
  • 蔡鸟
  • 推荐

喜欢,轻吻,快跑,聊发少年狂的PTA。25岁女孩和15岁男孩之间会有纯友谊吗?答案就像旋转门般在Yes和No之间来来回回。剪辑视听依然是教科书级别的,但因为塞了很多有趣(但没什么用)的细节而显得拖长。有的青春片,你一听就知道是黑胶的调调...

14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我不理解,每个人物我都不理解,每个情节我都不理解,每句台词我也都不理解,我不理解不是因为我看不懂,只是因为我实在是没办法跟一个未成年男人意淫出来的世界共情。这就是中年白男的真实趣味吗?哈哈

15分钟前
  • 白酒熬汤
  • 很差

笑死怎么会有那么多看不起小鸡片看不起讲自己故事的影评人fuck y’all

17分钟前
  • F
  • 推荐

6.1/10 #Landmark 纯粹直接的20世纪Rom-Com,毫无预兆地直接将男女主的相遇丢给观众,然后便开始了一场以奔跑为载体的疾驰,将七十年代的Oil Cargo油荒与焦灼的越战全然抛弃,剩下的只有以两人为中心的自成世界。绝大部分的镜头构图与调度都是恰当且优秀的,可惜太多以人物为中心的笑点过于陈腐与冒犯(或许是因为其追求极度“复古”却不够“怀旧”的潜在氛围缺失),无论是对日本带有Orientalism式的视角,还是对同性群体嵌入传统两性对立的描写,都让这些角色或身份成为被剥削利用的道具,成为了被刻意创造的“事件”,来营造主叙事线上的章节,而本可以用被大体忽视的时代与城市地貌来创造。不过对于男主与女主的刻画极为细腻(女主值得影后),让这些疯狂与幼稚也值得反复凝视。

18分钟前
  • 鲍勃粥
  • 还行

好看!我梦回《私恋失调》!特别喜欢议员+议员男友+女主三人对话的调度:1.后景的议员起身招呼女主,移焦至前景的男友,他的笑容僵住;2.位于画面右侧的男友脸色难看,左侧的议员只有手入画,焦点从男友移至在中间入座的女主镜像3.议员胸上;4.回到2的构图,侍者入画,焦点从女主移到男友,男友被侍者、侍者与女主的镜像层层包围,他的脸色愈发阴沉。侍者一走男友就开始向议员发难,但焦点反而移回女主镜像。随着两名男性争吵的升级,摄影机逐渐推近。我特别喜欢4的拍法,议员无疑是所有矛盾的始作俑者,但这个镜头却偏偏排除了议员(因为他是这个场景里最“没有心”的人,他玩弄利用所有人而毫不愧疚),而是将重点放在女主发现真相时的心理变化以及她与议员男友之间的情感共鸣。非常效率的一镜,也为结尾女主的选择埋下合情合理的伏笔。

22分钟前
  • 防寒对策
  • 推荐

最晚找到资源的今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作品。网友评论中多次出现PTA的写法,研究半天才明白,尽然是导演名字的缩写,这说明此美国中年导演安德森虽然电影拍的不多,但个人名气、风格还满出名!不过,这部讲述青少年“姐弟恋”的新片倒是没怎么吸引到我,除了他的不错的独特的运镜风格。这位导演1997年以《不羁夜》一鸣惊人,2007年的《血色将至》是其创作的高峰。今天这部实则是他的“怀旧”片,可能对他自己以及他同乡、同代人有较多的共鸣之处。

24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典型的pta,有佳句无佳章 @ angelika 短评怎么能说这部电影是纯真的爱情呢,明明每次转折都把我们带离人物更远,是很冷酷的视角,很少有能和人物共情的时刻,不能因为开头和结尾的纯真爱情就把这电影说成是单纯的爱情电影吧

27分钟前
  • Leave no trace
  • 还行

这性转一下会非常非常非常creepy(不性转也已经很creepy了)

32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凭PTA找一个比女主看着还老的男的演一个比她小十岁的处男,就忍不住想加分。和浪漫情愫、智识差异、性别矛盾均无关,不过像磁铁一样,在转念之间折返于吸引与互斥。一些怪鸡人物像巨大的泡沫漂浮于空中,与彼时躁动的年代共振,只为了迎接某一刻嘉年华般的相遇。招牌调度不再令人惊叹,如旋转木马般产生慢性晕眩,多么烂漫而谦卑的姿态。

33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后半程主演的功能只是串起一系列明星的表演片段。

38分钟前
  • 黄小米
  • 还行

老粉心碎。回看《木兰花》和《性本恶》这样有好奇心和批判性的洛杉矶城市史诗,就很难接受PTA刚年过50视野就缩小到了一个糖水画片般的白人郊区,开始自我陶醉于把这座城市变成一个有明星装点的怀旧主题公园。“70年代的洛杉矶真美好啊虽然遍地种族主义性别主义但是男主角心想事成所以你们应该看个开心”。我要努力带入一下当然也能看得开心,但某个时候还是意识到我去了一个本来没邀请我的派对

42分钟前
  • Anubis
  • 还行

2022第一片,70mm @ Village East by Angelika。还原了基于时代背景的种族和性别偏见,但细思之下又带有女性主义色彩——对于女主在此语境中的成长刻画,在情感表达上是细腻的。当她在摩托车后座问出“你记得我真正的名字吗?”,当她载着男孩们逃离犯罪现场后疲倦地蜷缩在街头,当她一把抱住政客的地下情人,这些不时表现出的困惑、犹疑与反抗,可以一并被视为PTA留给观众的温和反思空间。

47分钟前
  • Brandy
  • 推荐

70年代有多美好,男孩要穷追不舍,女孩就委身将就,嬉皮士至死是男孩,PTA到21世纪还未成年。

49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有点失望,当PTA的电影里缺少了DDL就显得乏善可陈了

51分钟前
  • 花花
  • 还行

他们争吵不休,永远满怀嫉妒,在复古的、灯火通明的加州夏夜里不断地奔跑,在受命运安排前不断否认他们注定要在一起。 可惜有佳句无佳章,远不是最好的PTA。如此糟糕的亚裔玩笑,在2021年出自好莱坞最重要的作者导演的新作中,在以包容著称的纽约,还能引得观众大笑。道阻且长。(讲自己的故事当然没问题啊,but PTA is such a small man 在座各位有想到吗?我是没眼看的。

52分钟前
  • 咸菜帮老大
  • 还行

这样的片子对PTA来说,简直是手到擒来,毫无难度,氛围、情调很迷人,若即若离的暧昧关系处理得刚刚好,选了一对长着很素人脸的男女主角,非常对路了,一路奔跑的镜头虽然通俗,但处理得很带感,整体看来几乎就是半个洛杉矶风情画了,光怪陆离的各类人逐一登场,都是他们恋爱的背景板。这个片子应该和昆汀的《好莱坞往事》一起看的。

56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因为是PTA所以觉得比较失望,题材本身完成度蛮高,但感觉这个故事不痛不痒,只是一个普通的爱情小品。后半段几个明星进来感觉就在凑时长了,作用可有可无。但可能它讲的就是普通人的故事吧,倒卡车那段还蛮喜欢的,但总体感觉还不如当年的《私恋失调》。

58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还行

PTA爱上日剧跑。青春洋溢,真是太甜了。拍特定年代但没有刻意怀旧,拍年轻的回忆却没有故意煽情。不是所有导演都做得到的。

1小时前
  • Alan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