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出个地球

已完结

主演:伊安·斯图瓦特,Norberto Asensio,Chris Austin

类型:美剧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种出个地球 剧照 NO.1种出个地球 剧照 NO.2种出个地球 剧照 NO.3种出个地球 剧照 NO.4种出个地球 剧照 NO.5种出个地球 剧照 NO.6种出个地球 剧照 NO.13种出个地球 剧照 NO.14种出个地球 剧照 NO.15种出个地球 剧照 NO.16种出个地球 剧照 NO.17种出个地球 剧照 NO.18种出个地球 剧照 NO.19种出个地球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种出个地球美剧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BBC最新高清纪录片,将镜头瞄准我们这颗星球上的植物,由主持人Iain Stewart 教授带领大家走进植物的世界,了解植物的起源及生命机理。这个主持人之前主持过 - 地球的力量, 非常喜欢主持人Iain Stewart 教授,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带有浓重苏格兰口音的家伙,该系列纪录片知识性很强,而最难能可贵的是,专业乏味的植物学知识在他和BBC主创人员鬼斧神工般的技巧下变得娓娓动听!堪称高清版的 - 植物私生活  此系列一共分为三集:  Life from Light 生命源自阳光  The Power of Flowers 花的力量  The Challenger 挑战真假疑凶(国语版)战神纪福尔摩斯 基本演绎法 第一季致命关系2018烈火男儿之荣誉青木诗社怪谈中华德育故事踢出一片天唐少女汐彦悦纳新自我幸运神与衰神共和国荣誉我们如此相爱卡波特犹太人苏斯高达创形者:对战记录假面骑士极狐 × 假面骑士利维斯:电影大逃杀超人前传第一季不拘小节的人阳光之门残骸第一季崇高之上蝾螈道士和影子操作团迷妄国度3丑男大翻身咒怨2录像带版深宫碟影天地有情之兄弟遗失在火中的记忆梦魇绝镇 第二季仅剩一口的青春秃鹰第二季大地惊雷黑白李绝世双骄老船匠魔女宅急便真人版痞客青春追爱大作战体坛秘史:不存在的女友谁知女人心拉字至上:Q世代 第三季快闪猎人之暗黑正义神探姐妹花

 长篇影评

 1 ) 野草造就了人类

如果我说野草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进程你可能不信,但这却很可能是真的! 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击中了地球,其爆炸当量相当于100万亿吨TNT炸药。爆炸引发的冲击波在一个小时内席卷了地球一圈。超过70亿吨岩石被抛出大气层外,因受地心引力的影响,这些岩石碎片重新坠入大气层,并与大气层剧烈摩擦成为火流星,最后以超音速砸向地面。这些坠落的陨石引发了全球性的森林、草原大火,气温一度高达摄氏200度。 爆炸产生的烟尘进入平流层,地球表面被遮天蔽日的尘埃包围着,阳光无法到达地面,植物大量灭绝,植食性动物死亡,大批食肉动物也随之灭绝。地球上约80%的物种被灭绝了,但草却存活了下来。 大灭绝给了新生物种机会,蕨类植物率先复苏,让地球重新焕发了生机。约 5000万到3000万年之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曾降低到目前的六分之一。草类为了适应此种状况进化出了维管束,摄取二氧化碳的能力大大提高,其功能相当于现在的涡轮增压装置。那之前马和大多数植食类动物主要吃的是树叶。之后随着草类的兴盛,大部分植食类动物改吃草,没适应的那部分便走向了灭亡。 当时地球上还到处是森林,不过野草有办法逆转这个趋势。 干枯的草特别容易被点燃,借着风势野火蔓延非常迅速。其温度最高的位置在地面一公尺以上的地方,最高可达360多度,足以引发森林大火,原来的森林被烧毁,大片的野草取代了原始森林。而野草埋在地下的根茎则几乎不受损,大约半月左右火过之处便又青草遍野。 草类中含有大量的硅,食草动物吸收的硅被以粪便的形式排出,食草动物每天会产生数百万吨的粪便,它们被雨水冲入河里,最终流入了海洋。这些进入大海的二氧化硅使硅藻大量繁殖。硅藻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硅藻盛开时能覆盖超过十分之一的海洋面积,大气中四分之一的氧气是由硅藻产生的。 随着森林的减少,五百万年前原来生活在树上的灵长类动物不得不下地觅食。科学家在南非草原上的观察和研究表明,当野草长高后视野受阻,下地的大猩猩不得不经常后肢直立起来观察捕食者和猎物的情况。就这样500万年前野草的兴盛使灵长类开始了下地行走。 在以色列的哥贝克力石阵,人们发现了大量石器时代的雕塑,建造年代在12000年前,用石头来刻石头既费工时又要求大量的熟练技术工人。以石器时代游猎和采集生产方式所能达到的人口供养率,很难养活如此大规模的非生产人口。为什么当时能支撑起如此庞大而复杂的艺术创作呢?最终植物学家们找到了原因,他们在石阵附近发现了人类最早可以收割的野生小麦。 按照自然选择, 植物一切为了传播自己的基因,所以最早的野生小麦在茎秆间有一排特殊的细胞让小麦成熟后由于受重力和风的影响很容易剥落。当时的人们根本无法收割。直到人们发现了基因突变的小麦,这些小麦中茎秆处托住种子的细胞更加强韧,这使小麦的种子成熟后将十分难于剥落。这对小麦本身来说绝对不是好事,但对人类来说却是空前的利好消息。 人们特意培养这些极为少数的变异野生小麦,并逐步扩大种植面积,使得食物产量大大提高,可以养活更多的非劳动人口。他们放弃了狩猎和采集,不再随水草而居,从而转变为最初的农民,开始了定居生活,由此产生了村庄、集镇和城市。所以说,野草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化历程。

 2 ) 花花草草

1. 起点

【鬼谷闲谈】紫色地球 //www.bilibili.com/video/BV1Qh411R7Zf/ 【鬼谷闲谈】改写演化的邂逅 //www.bilibili.com/video/BV1NT4y1w7vD 紫色古菌 v.s. 绿色蓝细菌:30多亿年前,大气中满是火山喷发的毒气(硫化氢等),阳光中的紫外线直射,大地寸草不生,生命诞生于能够阻隔紫外线的海水中。阳光中能量最丰沛的频段是绿光,而最初能利用阳光的生物所吸收的也正是这一波段,从而呈现紫色。那时的海洋充斥着紫色古菌,地球还是一个紫色星球,而当时大部分生物利用太阳能拆解硫化氢中的氢原子,并与二氧化碳结合制造有机物(不产生氧气)。而在紫色古菌之下的海水中,一些细菌被迫选择利用阳光中剩余的微弱蓝紫光,从而呈现绿色;而且由于无法获得硫化氢,它们最终进化出了从更牢固的水分子中夺取氢的能力(产生氧气),这就是最初的光合作用,而这种细菌就是蓝细菌(蓝藻)。为此蓝细菌进化出复杂的结构(叶绿体),积攒能量,劈开水分子,聚集12个光子才能分离水分子中的氢,而植物的故事也由此开始。

随着氧气的出现,海洋中的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锈,沉积到海底成为今天的带状铁矿地层;而大气中的硫化氢也最终都被氧化,并随雨水沉降地面成为硫酸盐沉积,并最终在26亿年前游离的氧气开始出现在地球大气中(大氧化事件),并最终在大气层上层形成臭氧层,保护地球免受紫外线的破坏。

4亿多年前,原始植物开始登陆,先驱者们并没有叶子或根,只有裸露的茎干。根的出现,使得植物可以穿透岩层,岩石分解风化并最终形成适合植物成长的土壤。而植物的登陆,也带动觅食动物的登陆。之后,随着氧气的集聚,二氧化碳的降低,植物获得光合作用所必须的二氧化碳的难度越来越高,最终进化出了富含气孔的叶子,同时也增加了接受阳光的面积,但也加剧了植物间的竞争,树木丛林开始出现。而由于过剩的氧气含量(2倍于今天),昆虫的体型相比今天都无比巨大。

2.3亿年前,随着恐龙的出现,大部分是食草恐龙,植物王国受到威胁,有些进化出了尖刺、毒素来应对,有些选择越长越高以免于被采食,植物甚至可以通过信息素进行交流。当时的地球还很温暖,针叶林遍布全球,直至开花植物的到来。

仅仅依靠一种气体——二氧化碳、一种液体——水,再配合外部的能量就可以构建出近百米高的巨大树木,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2. 花花

蕨类(孢子植物)、针叶树(裸子植物)、开花(被子植物):蕨类传粉依赖水流,分布范围受限;针叶树传粉依赖风力,效率低下、需要巨量的花粉。由于当时植物繁衍的种种限制,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并不高,相应的动物多样性也并不高。1.4亿年前,开花植物的始祖(原始花)出现,通过与昆虫的协同,极大提升了传粉效率。而随后原始大陆的分裂,造就了更多样的地貌与环境,开花植物凭借更强的适应性开始逐步崛起。

花朵通过醒目的色彩为昆虫指路,提供花蜜与昆虫互利互惠,并通过双受精为种子打包食物(胚乳)。由此,开花植物不断开拓其他植物所不能踏足的土地,并推动昆虫的协同演化,进而推升昆虫及后续整个食物链的生物多样性,物种爆炸式增长。开花植物最终取代蕨类与针叶树,占领地球的各个大陆。

除了物种多样性,开花植物还带来了气候乃至地貌的改变:开花植物有丰富的叶脉 -> 蒸发更多的水 -> 形成更多的云 -> 降落更多的雨水:雨林中80%的雨水来自开花植物的蒸发,而喀斯特地貌中的高峰、溶洞、峡谷是开花植物力量的最好见证。

6500万年前地球还是热带雨林的天下,覆盖地球的大部分表面。但随着小行星的降临,高温、大火、酸雨,物种大灭绝。蕨类 > 针叶树 > 开花植物,植物逐渐复苏,而最终统治的是开花植物。恐龙灭绝了(剩下了鸟类),取而代之统治地球的是哺乳动物,而果实成为开花植物吸引哺乳动物与鸟类为之散播种子的新工具。一些哺乳动物进化为只吃果实,这其中的灵长类演化的非常适应攀登树木、采摘果实,并跟随植物的演化,由最初的二色视力(蓝绿)进化为更擅长搜寻成熟果实(红)的三色视力,而这些进化的成果最终都成为人类的财富。

3. 草草

在整个恐龙时代,地球温暖湿润,雨林统治着大地,就连南北极也被森林覆盖。在森林的阴影之中,草本植物开始登场,科学家从恐龙的粪便化石中发现了草本植物始祖(原始草)的证据。它们挺过了小行星所造成的大灭绝,但很快板块运动所引发的造山运动带来了新的危机。大量裸露岩石被雨水冲刷,矿物质流入海洋,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沉积形成石灰石。二氧化碳含量最终降为原本的六分之一,所有植物的生都面临危机。3000万年前,草本植物进化出新的能力,能将二氧化碳“泵”入维管束提升浓度,但当时森林仍然占据统治低位。

直至800万年前,地球开始变的异常干旱,而草本植物进化的非常适应这种环境。它们在枯萎干燥后非常易燃,但又能从废墟中迅速复苏。荒草燃烧时,温度最高的是高处跳动的烈焰而非地表,地表附近的嫩芽则在层层保护之下挺过烈火。闪电引燃荒草,大火过境,广袤的森林覆灭,而草原迅速复苏,不断扩张,整个地球陷入一片火海,黑烟笼罩。

到了600万前,草本植物成为陆地霸主,植食性动物被迫在很短时间内由采食森林中的树叶、灌木转变为食草。而为了应为动物的食用,草本植物从土壤中获取硅质,在叶片边缘形成坚硬的倒刺。约半数植食性动物随着草原的扩张灭亡了,而另一些则进化出了适应咀嚼草叶的牙齿,得以幸存。而这又引发了海洋和大气的巨变,硅质随着食草动物的粪便回归大地,又最终被流水带向大海,这带来了硅藻在约500万年前的迅速崛起,进而成为整个海洋食物链的基石,并提供了大气中四分之一的氧气。

草本植物还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诞生,在草原取代森林之后,人类的祖先开始走出了森林,为了适应恶劣的环境,逐渐开始使用工具、直立观察,直至10万年前智人出现。他们以采集植物和狩猎为生,并聚集为小族群。而一种草本植物——单粒小麦又一次带来了改变,偶然的基因突变使得其种子成熟后不易脱落,这对于麦子本身并非好事,但却意味着更便于人类收获,人类开始驯服小麦,获得稳定的食物,定居生活。人类聚居产生了村落与城镇,文明由此蓬勃发展,考古学家在土耳其发现了早在1万2千年前人类所建造的精美祭祀石阵(哥贝克力巨石阵)。

 3 ) 边看边记

第一集

铁矿层中的氧气是地球最早的氧气。

首次生物大爆炸:在大海的庇护下,细菌形成。紫色的细菌让大海变成紫色,那时的地球是紫色的,细菌靠太阳生存。然后在大海的深处的细菌生出了绿色的细菌。再进化成叶绿素。

绿色细菌产生氧气!

光合作用:叶绿体有趋光性,五千分之一毫米,光子碰到叶绿体被环状物捕获,称之为集光复合体。十二个光子的能力可以让一个水分子分解,氢元素让植物生长,氧元素当中废料排除。

水中的绿色微生物排除的氧阻挡了紫外线,植物开始在陆地生长,蕨类在水边出现。

原始植物开始从水边往内陆移动,贫瘠的地面开始变绿。但是这些植物在干旱的地方不能存活。

原始根系出现,植物可以进入石头中,植物根系和岩石结合的地方树叶腐烂,开始出现土壤。水分开始可以保存。推动了植物向内地生长。

马蹄蟹的名字?鲎(hòu)

节肢动物昆虫两栖动物开始出现。

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糖,糖供给一起动物食物能量。二氧化碳。

大气中的巨变改变了世界。

过多吞噬二氧化碳让空气中二氧化碳更少了,植物开始无法呼吸。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植物生出了叶子,让植物能吸收更多二氧化碳,最早的叶子是蕨类的。叶片下面有气孔。

叶子也能接受更多光线,形成遮挡,植物开始空间竞争。树皮开始出现。第一篇原始深蓝出现在沼泽边。

空气中氧气的增多让动物产生变化,更多的氧可以支撑更大的体型,各种巨大昆虫出现。

出水的爬行动物变成恐龙,开始出现在内陆,其中大部分是食草恐龙。恐龙第一次对植物造成威胁。植物开始进化出刺。苏铁是其中之一,曾经每四柱植物就有一颗是苏铁。

有些植物开始有毒素。比如有毒素的苏铁,比如辣椒= =四川恐龙表示很开心~

植物开始产生更高级的防御措施,植物之间开始可以沟通,当植物被攻击时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可以让别的植物知道威胁。别的植物就会开始启动保护机制,比如释放毒素。

植物可以移动,感受,沟通。

为了不让恐龙吃掉,植物利用木质树干越长越高。美国巨衫。

那是地球都是温暖的,南北极没有冰,全世界的土地上全是巨大的杉树。

第二集

开花植物的出现是地球的转折点之一。

1.4亿年前,恐龙统治大陆,大陆是连在一起的。

开花植物出现之前,植物主要有松树杉树,他们的局限性在于繁殖依赖风来传播花粉。每个植物都要产生非常多花粉才能繁殖。

另外就是蕨类植物,利用水繁殖,精子排到水里冲到别的蕨类植物上。(真的是小蝌蚪哦!)

两种植物种类都很少,大概是今天的1%。动物种类也非常少。

最早的开花植物:无油樟。

从此植物传播开始依靠昆虫。

这时大陆开始分离碰撞,各种地形出现,蕨类植物在很多环境下无法生存,但是开花植物有很好的适应力。

无花植物性成熟要到40岁,开花植物只要几个月。

花用自己的颜色吸引昆虫。花的表面有无数疙瘩,能反射太阳光,形成吸引昆虫的光泽。

为了后代成活下来,开花植物又进化出了种子。

种子外壳坚硬不容易被破坏。

双受精是开花植物独有的,第二个精子长成了供养物。

全球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总和是美国能力消耗的40倍。

花产生了能力很高的花蜜吸引昆虫,引发了昆虫的进化。1亿年前原始蜜蜂出现。蜜蜂由肉食大黄蜂进化。

为了不让花粉浪费,花开始和特别种类的昆虫合作,形成共生,有些花把蜂蜜封存起来,只有听到特定种类蜜蜂煽动翅膀的共鸣才会放出蜂蜜。这样保证花粉在同种类花中传播。这样导致了越来越多新的物种出现。

开花植物也开始改变地球的地形。开花植物形成了广袤的原始森林。植物的呼吸是潮湿的,叶脉传输水分,叶子像一个水泵,把水从地下释放到空中,形成更多降雨。水成为改变地形的巨大作用。

水的蒸发需要吸取热量,降低了地球的温度。

6500万年前是热带雨林的天下。

小行星撞地球,岩石粉末撒向天空,粉末在空中摩擦产生了高温和全球大火,使得恐龙灭绝。氮和硫形成了酸雨。对于植物是一场灾难。但是开花植物存活了下来。种子帮助开花植物存活下来。

恐龙灭绝,哺乳动物代替了他们。

更高级的开花植物发明了更好的方法传播种子,他们长出了水果。吸引哺乳动物来吃,将种子带到更远的地方。

一部分哺乳动物进化成只吃水果的动物。灵掌动物为了方便采摘水果进化出了灵活的手掌。

为了不让水果在种子成熟前被吃掉,水果只在种子成熟了以后才变得甜美,并且改变颜色,鼓励哺乳动物吃掉~

普通哺乳动物都是色盲,分不出红色。为了分别成熟的水果,灵长类动物开始进化的能分别红色。

灵长类开始出现人类的特点。

许多地球的巨大进化都是由植物产生的,包括人类的出现。

第三集

很长时间内森林统治世界,南北极都覆盖着森林。

6600万年前就出现了草本植物。草本植物只有森林下面的一点点光,还成为了恐龙的主要食物。

大爆炸后恐龙死亡,草本植物存活了下来。

因为山脉形成,岩石冲入海洋,矿物质流失到海里,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石灰石,3000-5000万年前二氧化碳含量减少,所有植物都受到威胁。植物都在挣扎中死亡。

3000万年前草类开始进化出吸取二氧化碳的结构——维宿管,像一个泵吸取二氧化碳。

草本植物在进化上超过了树木,但树木还是有统治地位。

800万年前,地球开始变干旱,这是草类等待的机会。草类进化的在干燥时非常易燃,每当到干旱期的时候,一点点能量都能燃起大火,通常是闪电。

草的燃烧很特殊,(小帅哥这时候和另一个男人调情!!!!),最热的部分是365度左右,在地面上1米的地方,而地面的地方温度不高。这样就把树烧死了,自己的种子和根还存活。菜类根部的嫩芽有很厚的保护层。这样草类为自己取得了空间。

世界在一片火海中,森林开始被消灭,草地面积扩充。整个世界又一次发生改变。

草食动物开始从吃灌木变成吃草。大概有一半没有转变过来的草食动物灭绝。

草在土壤中吸收硅,在叶子边缘形成锯齿保护自己,所以需要草食动物改变牙齿的形状和大小。

被吃掉的草含有硅,被排除后形成肥料,硅物质被雨冲到海里。500万年前硅藻出现并且迅速增多。

硅藻是海洋生物链的基础。硅藻发生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占空气中四分之一。

小草这样改变了海洋和大气。

在非洲,一部分类人猿在草类取代森林的时候走出了森林,生存环境更恶劣,他们开始使用工具。因为没有树遮雨,雨季的时候他们开始建造遮蔽物。为了让实现越过高高的野草,他们偶尔会站立起来观察。他们进化成了智人。

他们以采集植物和狩猎为生,形成了家庭和群里。开始分散到世界各地。

原始小麦,单粒小麦,在12000万年前经常被人类采集。其中一颗小麦发生基因突变,使得他的种子不会脱落,这一株小麦的种子只在周围生长,后来形成了第一片驯养小麦,人类开始尝试种植他们。

人来用小麦做出来面包。容易携带,能长时间保存。

一部分人放弃了狩猎,成为了第一批农民,开始吃面包为生。人类开始聚居起来。产生了村子,城市和国家。人类的集合让智慧发展。新时代来临。

(完)

 4 ) 一个细节

我记得教科书上说C4植物的优势在于晚上打开气孔储存二氧化碳,白天关上气孔光合作用,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宜在旱区生存。昨天看BBC的《植物之歌》,上面说C4植物是为了适应地球上普遍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到底是为了防止蒸发还是为了更给力地吸收二氧化碳呢?

哎我的理解真是太狭隘了。正因为C4植物二氧化碳利用率高,才能在气孔关闭的情况下继续光合,这也必然减少水分蒸发。而这种能力也恰好适应了当年地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降低的环境。这是相辅相成的。只是教科书的描述没有强调地球大气的变化。那么,地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是怎么个变化曲线呢?

回答是,地质史上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曲线各种研究各不相同,科学界没有达成共识,所以教科书是不会写的。就好比有的科学家认为全球在变暖,有的恰恰认为地球在进入下一个冰河世纪。而纪录片必请某种认识倾向的科学界顾问,也可能有翻译团队的问题吧。

 5 ) 植物之歌

2014-06-17 21:08:48

第五次大灭绝是地球历史上的意外事件,1.4亿年前绿藻菌吸收太阳的能量发展成植物,海平面下降植物得以上岸,绿藻菌进化出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改变地球上的大气构造,在外层空间形成臭氧层保护植物上岸发展,动物也得以上岸。蕨类植物广阔的叶片形成优势开始兴盛,植物统治地球;盘古大陆分裂,地貌变动,环境变得恶劣,植物要想在沙漠生存得依靠动物帮忙受精,于是进化出了花朵,花朵植物兴盛时期,恐龙同时兴盛。第五次大灭绝之后死去的动植物为蕨类植物带来养料,蕨类植物再次兴盛,地球回复元气,在大灭绝中幸存下来的是哺乳动物,植物为了适宜哺乳动物,传播种子,进化出果实,哺乳动物为了得到果实,进化出长手臂结实的肩部和爬树的能力,即人类现在的样子。为此,果实又进化出成熟度和颜色,让动物挑熟的吃,多彩的果实(成熟的红色)又让哺乳动物进化出三色视系统。植物释放的水分进入大气形成水循环,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溶洞,又在地上形成喀斯特地貌。雨林的地下都有溶洞,最大的是越南中部的韩松洞和下龙湾,所以说雨林是地球之肾,植物树木创造了地球生命存活的环境,开花植物推动生物的进化和多样性,果实推动了哺乳动物和灵长类的进化,草原的出现使得人类祖先走出森林,在草原过上了游牧生活,并最终诞生了人类文明。草类用自杀的方式取缔了树木对地面的统治,他们易于存活,且易燃,每次燃烧之后会杀死其他植物,而他们得以复苏,使曾经的树林变成一片片草原,草的出现也改变了动物的饮食,更多的动物不在吃灌木树叶而选择了草。生活在草地的猩猩为了观察高高草丛外的情况不得不站立起来,因此而学会了两足行走,逐渐进化成了人类。草原进化出了小麦成为人类的食物来源,易于储存,人便可以过群居生活,放弃了狩猎采集,进化到了农耕文明时代。进而又了村庄,小镇,城市。 植物造就人类,以及或在其中的这个万千世界

 6 ) 没有草,就没有人类

1
越南韩松洞是世界上最大的洞穴。
绿细菌创造氧气。
植物根部破坏岩石,形成土壤,有利于储存水分,利于植物生长、扩张。
马蹄蟹非常古老。
植物消耗太多二氧化碳,只好进化出叶子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后来氧气太多,是现在的两倍,出现了大型昆虫,它们靠吸收溶解在体表呼吸器官里的氧气就够用了。
那时的蜻蜓展翅可达一米。
三分之二以上的恐龙是吃草的。
恐龙食量巨大,森林压力很大。于是进化出叶子都是刺的苏铁植物。
辣椒的辣也是为了抵御动物的进食。辣椒素原本就是一种毒素。
植物之间会互相交流,“窃窃私语”。
恐龙时代气候温和,南北极不是冰块,而是针叶雨林。
6500万年前,彗星撞地球,恐龙灭绝。
2
1.4亿年前,恐龙统治着地球。大陆板块连在一起。
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亚岛,还保留着远古时候的模样,没有花,只有针叶林和蕨类,它们的繁殖策略都很浪费生殖物质,所以当时的植物种

类只有现在的1%,动物种类也少。
蕨类植物的精子很像人类的精子,可以在水中游动2小时,找到卵细胞。
无油樟是最早的开花植物之一。叶子变异为花。刚好有好奇的昆虫经过,帮忙传粉,于是世界大变样。
智利南洋杉可以活几百年,但40岁才性成熟。而剪秋萝4个月就可以繁殖,加快繁衍速度,基因变异就多。
昆虫看的花是紫外线下的花。
花朵表面并不光滑,而是布满类似三棱镜的凸起反射阳光显得鲜艳。
美人蕉的种子外壳异常坚硬。
花粉双受精,第一个用于受精,第二个用于为种子提供营养,因此种子可以长眠许久才发芽。
1亿年前,开花植物遍布全球,可以进入不毛之地,适应恶劣环境。
花蜜富含糖类。
蜜蜂由肉食性大黄蜂进化而来,它们长满绒毛是为了吸收更多花粉。它们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它们进化出复眼来辨认花朵。
植物产生水汽到空中,变成云又下雨,如此反复,改变地貌。
行星撞地球,使得地表温度升高200度,恐龙灭绝。
早期的哺乳动物都是色盲,只看到绿色和蓝色,看不出红色。后来植物的果实变红才好吃(否则不成熟的果实就被动物吃掉,种子浪费了),

让它们进化,能看出红色。
大多数动物的生存有赖于开花植物。
3
曾经,地球气候温和,到处都是雨林,包括南北极。
草本植物比树木晚诞生,挑战树林的地位。
三千万年前,造山运动,产生的岩石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石灰岩,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草本植物进化出维管束,类似气泵,聚集更多的二氧化碳。
象草三个月内就能长高四米。
草类非常容易燃烧,可达360度,迅速摧毁其他竞争对手。
草根很难烧死,何况里面藏着新芽。
800万年前,地球变得干旱,草很容易自燃,然后就烧掉森林,自己扩张过去。
600万年前,草地增多,很多动物开始吃草,而不是吃树叶。
草吸收土壤里的硅变成叶片边缘的小刺,划伤食草动物,导致很多种动物灭绝。同时也导致很多种新的动物产生。
动物吃草,粪便入河入海,硅流到海里,硅藻大量生长。硅藻以硅为骨架,它是海洋生物链的基石。
硅藻覆盖着十分之一的海面,绿莹莹的。硅藻含有叶绿素,产生了地球四分之一的氧气。
地球四分之一的土地覆盖着草类。草类有八千多种。
方果力猩猩在草原上生存。
人类先祖从森林到草原上来。
猩猩用树枝刺死丛林猴,然后吃肉。他们学会了直立。
土耳其哥贝克力山丘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筑,一万两千年。
野生小麦会自动掉麦粒,但有变异的,不会掉,对植物不利,但对人类有利。
人类栽种它,出现了农业。
小麦利用人类帮它繁殖、播种。谁利用谁?
有了农业,人类才能群居,才有乡镇城市。

 短评

主持神烦

5分钟前
  • 花篝
  • 推荐

一个纪录片至少需要看三天,其实想想看人家一个纪录片可能是拍了三年啊,足不出户,既能看到各地美丽奇特的景色,还能增长知识,不过有机会还是想亲自去看一看。

7分钟前
  • Hildy at beach
  • 力荐

呼吸 light oxygen

9分钟前
  • 力荐

这苏格兰倒口

12分钟前
  • PPA
  • 力荐

叫“植物之歌”贴切些,一个地质出身的苏格兰口音大叔讲的植物进化史;因为是植物进化史,因此很多地质史上的大事件都跟植物扯上了直接的关系。比如北美大型哺乳动物的灭绝事件,片子中就把他归因为草本植物的崛起,而事实上很难说北美的早期人类活动是不是要负主要责任。不过还是很好看的一片子。

16分钟前
  • 科普段子辽叔
  • 力荐

画面很精致,皆可独立成画。主持人太罗嗦!!!!

20分钟前
  • 绵羊头
  • 推荐

我真喜歡蘇格蘭口音啊!

24分钟前
  • 神威太太
  • 推荐

狭隘的人类总是觉得自己的族群最重要,至少觉得地球是围绕动物为中心是动物们改造了这个世界,其实植物的存在才是动物存在的基础,地貌的改变、气候的形成以及其如今宜人的生存条件很多都源于植物,植物们值得被感恩和重视保护。

26分钟前
  • 李逍遥
  • 力荐

植物改变地球……

28分钟前
  • 逸足
  • 推荐

旁白的声音太难听了,得了鼻塞似的。

29分钟前
  • sosovipp
  • 还行

这个相当给力,就是解说的印度口音怪怪的

33分钟前
  • 我是还是我
  • 力荐

因为这部片子,入了纪录片的坑

36分钟前
  • 零零发
  • 力荐

课间10分钟, 老四们的最爱。

39分钟前
  • 你的芝士
  • 推荐

最后一集 麦子的进化和人与麦子的立场 特别好!

40分钟前
  • Z
  • 力荐

很棒!又看得我热泪盈眶。。。主旨表达清晰,镜头美,知识点也不少。中文名比较难译,我觉得"植物之歌"还行,但不如译为"植物礼赞"好了,符合本片要传达的概念。 "Plant made us, and the world we live in." 下载(可http):

41分钟前
  • 宇宙真理猪大肠
  • 力荐

流畅自然

45分钟前
  • 紫罗兰的堕落
  • 力荐

生命真奇妙

47分钟前
  • 马达
  • 推荐

主持人的口音听多了怪怪的不过还是挺可爱的

52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力荐

其实纪录片看多了就是不断炒冷饭。第一集讲远古的植物;第二集讲花;第三集讲进化。英国佬选OST就是比美国佬有品味!

57分钟前
  • 光年‖影视歌三栖民工
  • 推荐

想想紫色地球的样子。

58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