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我们的圣诞节

HD中字

主演:凯瑟琳·德纳芙,让-保罗·鲁西荣,安妮·康斯金尼,马修·阿马立克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0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属于我们的圣诞节 剧照 NO.1属于我们的圣诞节 剧照 NO.2属于我们的圣诞节 剧照 NO.3属于我们的圣诞节 剧照 NO.4属于我们的圣诞节 剧照 NO.5属于我们的圣诞节 剧照 NO.6属于我们的圣诞节 剧照 NO.13属于我们的圣诞节 剧照 NO.14属于我们的圣诞节 剧照 NO.15属于我们的圣诞节 剧照 NO.16属于我们的圣诞节 剧照 NO.17属于我们的圣诞节 剧照 NO.18属于我们的圣诞节 剧照 NO.19属于我们的圣诞节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相似的烦恼不同的心态

和室友在中戏北京国际电影节看了这片,感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过法国人的浪漫使这一团糟的关系化作了闹剧搬上银屏,能表现出来讲两个小时也是水平~
感觉片中家庭算术好赞,把积分用在生活中算存活率、花甲老人算一黑板太厉害。此外文学口才也不差,混账花花公子儿子讲出该死的三棱镜折射出我的孤单我简直膜拜;法语好好听 愿我们也可以过得欢脱些
ps1中戏的小校园太美,中隐隐于市
ps2播映前讲解老师提到本片摄影很厉害,已经到了发过导演请不起的身价,特意关注了下
ps3真的是用交卷放映的,还会有分屏截断
<图片3>

 2 ) 属于我们的圣诞节

很欣赏法国人对于生活,感情的态度。乐观,包容,理解。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性格却又能给对方和身边的人空间,不排斥而且融合。虽然生活总是非常非常的烦琐。可能我渴望的就是这样的感情~不管是亲情还是爱情。 看这部片子就像在看自己家一样,多年未见的亲人,因仇恨和隔阂,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相见。越是相爱的人越是容易伤人最深,一切都在继续,一切都不再一样了。人与人之间的小纠葛,可能会成为一辈子都跨不过去的深壑。

 3 ) 《属于我们的圣诞节》

作者最偏主流的作品,即便是在法国每年众多的群戏家庭剧中还是显得出类拔萃,主要充分的容量令剧本和御用演员们优异表现,还有明显阿诺·德斯普里钦式的处理和莫名的配乐。

另外发现他可能是真的很喜欢赫本,继《国王与王后》开幕还原《蒂凡尼早餐》片头,这次又在影片中加入《滑稽的面孔》片段。

2009-03-19

 4 ) 德斯普里钦谈《圣诞故事》

谈谈你的《圣诞故事》?
我看过一些电影讲移植的问题,移植后有很多生理和心理的问题;这也像是在探讨一个界限、生与死或者是正常与反常之间的问题。我就想怎么样把一些极端的各不相同的家庭成员聚集在一起,一个家庭像一个大房子,每个房间当中都有一些不同的情节在发生。

《圣诞故事》尾声这个掷硬币的情节有什么想表达的?
在这部电影当中想表现一种类似赌博的感觉。母亲Junon接受儿子Henri的移植就是一种赌博,她可能会比癌症给她带来的死亡时间更早死亡;还有里面最小儿子Ivan的妻子Sylvia,她知道当时年轻时男孩子们背着她做决定,觉得自己没有享受到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因为被他人选择了。这个投掷硬币的场景中妈妈和儿子之间隔着一块塑料隔膜,这场戏就像是儿子给母亲提出的一个挑战,我的好几部电影中儿子和母亲都有一种相互斗争的感觉,但是他们两人通过这样相互挑战的方式表达的却是对彼此的爱。正是这种相互拉锯更加体现出了儿子想要留住自己的母亲。

转场经常使用圈入圈出的方式,是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这是自己非常喜欢的一种方式。早在默片当中、在特吕弗、西科塞斯的电影当中都常常看到这种手法。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让观众可以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比如在影片当中Junon走进家里告诉丈夫Abel自己得了癌症这个消息,治疗可能让自己比正常死亡要更加快死亡;当她在陈述这样一个信息的时候,我想要维持她依然是一个非常优雅的状态,我不希望这时候去推进镜头去放大她脸上的表情去渲染伤感的色彩,但是我又希望观众能注意到她的情绪。

《圣诞故事》除了圣诞节还出现了很多宗教的元素,比如弥撒、电视中摩西劈开红海、孩子一直要等耶稣降临,是有什么含义?
我在塑造影片中角色的时候,这些角色大都是自认为自己没有宗教信仰的现代人,但是宗教却时不时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当中。前面提到人们围坐在电视前看到摩西劈开红海,所有人感觉都被深深吸引;但是马修饰演的Henri一下子出现,跟一切都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觉;但是在最后他和母亲去了午夜的弥撒时还是被感动了,想到儿时对于宗教的回忆。我想通过这些东西思考宗教在现代人的生活中到底是什么样的状况下存在。

圣诞故事很多地方似乎是用单机位拍摄的,这样会提高了后期剪辑时的难度,为什么这么做?
我比较喜欢用单机位拍摄,这样比较容易让演员专注于表演。我也做过多机位拍摄,但是感觉戏剧大于电影。我希望我能更加关注自己演员的表演,演员的表演会在不同机位不同景别下会有不同反应。很奇怪我觉得我在单机位拍摄时感觉更自由,但是很奇怪的是我非常欣赏的几位电影人他们是用多机位拍摄电影的。

为什么导演拍摄这部电影是选在故乡鲁贝进行拍摄?
我在来中国的路上读到了一份报纸的报道,说鲁贝是法国最贫穷的一个城市。法国人经常开玩笑说如果你继续这么下去你就只能去鲁贝了,它被法国人看作最糟糕的一座城市,但是我是出生在这里。我希望把这座普通的城市用这种骄傲的方式表现出来。我拍这部电影也是想把这些困难的事情用美好的方式表达出来,不论是城市的贫穷、身体的衰老还是生活的艰难,用电影把它表现的不那么糟糕甚至令人愉悦。

微信公众号:DR的话痨现场
微信:mengyu1998
微博:@DR邬梦雨

 5 ) 《A Christmas Tale[圣诞故事]》寡淡无趣

http://axinlove.com/2009/06/a-christmas-tale/

《A Christmas Tale[圣诞故事]》寡淡无趣
by @xinl.ve 090616

救治白血病只有一招,那就是再生一个。新生儿人生的唯一意义只是为Ta的姐姐或哥哥“捐献”骨髓,自己的身体和性命统统被当作“药”用。在虚构的作品—-如法国电影《A Christmas Tale[圣诞故事]》中,再去为了构造的悲剧奉献感情,怜悯和同情并不够用。《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里的小生命已经带来太多的惋惜和悲伤,再去为另外人生里的事件动情,实在难忍。麻木也好,躲避也罢,在无奈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应该比什么都重要。

带着父母极为功利的想法出生的Henry,没能拯救自己的哥哥,自己又是一个浪荡子。不能给亲人以实际帮助,更不能为家族带来荣光,他的人生在外界看来一无是处,特别是他的姐姐Elizabeth。断绝Henry与家族的关系五年,不允许他拜访或者亲近任何一个亲人,被放逐的人心。Elizabeth行事的乖张,从过分研读弗洛伊德的心理解释来看,可以推之:她因为Henry从出生开始便已无用,对亲弟弟存了轻蔑之心,忽视其存在非常正常(隐含着怨恨,失去哥哥和父母关注的嫉妒)。而导演给出的解读其实是因为Henry和家族都已经幻化为Elizabeth剧本里的人物,他们的命运必须要按照她创造的情节行进(可怕的编剧,《Synecdoche, New York[纽约提喻]》的同党)。

在现实题材的电影里,如此魔幻的解释情节,实非是流感病毒烧昏了头,只是导演安置了种种难言的细节。谁写了那封“给Elizabeth的一封信”?Henry独自面对镜头的独白,是否就可以当做铁证?难道不是Elizabeth自己在看信的时候脑海里的想象(电影处理纸面文字的一贯做法)。之所以如此理解,除此之外,本片没有任何地方再有Henry承认这封信存在的时刻。他始终否认与Elizabeth之间达成了某种约定,从而回家团聚过圣诞。当Elizabeth以羞辱的方式退还信件时,Henry有羞愧也有诧异(我无法分辨)。“羞愧”即证明信件可能的确是他写的,“诧异”则表示另有人代书。
代书的人?自闭的男孩Paul无疑是最有嫌疑。限于篇幅不过分猜测,但同时还要指出一点,既然疯狂的编剧可以把现实和剧本混作一谈,那封信并不是确定的存在也是可能。

癫狂的情节可以让电影含义隽永,也会晦涩莫名。本以家庭关系和情感取胜的电影,加入更多难以理解的设定,本片过分复杂化了。对异域的观众而言,姐弟之间的芥蒂可以理解,而《A Christmas Tale》的家人关系已经有些离经叛道惊世骇俗。共同的情感和体验上的缺失,致使观众无法轻易地进入角色,同时出现的“诡异”场景更进一步的疏离观众。再如何使用“面对镜头独白”的方式,想要把观众拉进电影中,困难重重。时长2小时25分钟的电影,太考验耐心,陷入了寡淡无趣的境地。

再强调下,新浪潮时期的电影中曾经有个场景,大致是某人在赌咒说要是自己说谎,他的祖母马上就死去,镜头马上切换到一个老妇人从藤椅上倒下,呜呼哀哉。那人是真的说谎了?所以他的祖母马上死去,还是未来时的可能,抑或是导演不过想说明这个誓言的后果会是如何,而故意的画面展示。所以,Henry独白那封信的场景,并不确定。

——————————-
可以看到一些新浪潮的印记。

A.Christmas.Tale.2008.DVDRip.XviD-AsiSter

 6 ) 法国人的圣诞故事

絮絮叨叨的家庭片,特别之处在于其讲故事的方式,各种角度(偷窥的、访谈式的)都有展现,但是对于这种家庭故事,这种讲述方式并没让我有十分必要的感觉。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家的故事格外复杂,一直以为姐弟之间过不去的那段事会在结尾揭露,却等到一个“不负责任”的,反大团圆的结尾——全家聚在一起几天,最后又分开,却什么矛盾都没解决。哎,解决了就不生活了是吧?
也许是思维方式太不相同,虽然很喜欢老三亨利那个犹太女友,但是不得不惊叹她的勇气,看到亨利在家里是这种地位,被他家人这样指摘她也不为所动,虽然没有怎么介绍她的故事,她的剧情也不多,但我特别喜欢这个女人,是个勇敢、独立的女人。
在选角的问题上我很想吐槽,那个堂兄西蒙一点不能说服我,他能让那个漂亮的孩儿妈为他后悔吗?她的老公那么帅她还要花好长时间才接受他?梅尔维尔·珀波要去演一个忧郁暗恋男那才真叫一个杀。

 短评

资料馆2014.12.26.7pm 悼亡(长子-哥哥的夭折)与重生(子或孙向母的移植)。放逐了弟弟Henri的姐姐Elizabeth、爱着表弟Ivan妻子Sylvia的Simon、忧郁症母亲Elizabeth与疯儿子Paul、在是否治疗前犹豫的母亲/祖母Junon。圈入圈出、叠化、定格、寻找角度捕捉情绪瞬间。似《爱我的人上火车》,控场不及。

5分钟前
  • xīn
  • 推荐

excellent!觉得法国人看这一部的感受,就像我们看一一

7分钟前
  • Virgohi21
  • 推荐

细致入微

9分钟前
  • 一一
  • 力荐

Desplechin安置(组合?驾构?)情节的方式太绝妙了

10分钟前
  • bayer04
  • 力荐

法国版《过年》。虽然看过剧本,但是感觉跟剧本差的挺远,拉拉杂杂讲不清楚。用得都是我很喜欢的演员,但是抵不过导演神经刀。语言上很有意思,有字幕,有动画,有圈入圈出,有跳轴,总之这部片子拧巴的不行。德纳芙跟私生女是一大看点,马修·阿马利克、梅尔维尔·珀波都奉献了精妙演技

13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只能说法国片狗血起来只有西班牙片可以比。

15分钟前
  • 黄小米
  • 还行

天啊,这个Melvil Poupaud竟然就是Le temps qui reste里面那个!!!两年前的审美疲劳没了,现在法语很好听。故事不错,可是压抑到最后的那份释怀实在无需在圣诞节体验……

19分钟前
  • Nightwing
  • 推荐

看得很郁闷。

21分钟前
  • 我佛山人
  • 还行

法国的家庭问题片,类似题材好莱坞拍过很多,不过法国片更文艺些。影片配乐很有特色。

22分钟前
  • 乌咪
  • 还行

开头一小时,看睡过去四次!直到第五天看,后面一个半小时,进入了它的节奏,看得有滋有味。导演剪辑和节奏极有味道,个人特色浓厚,多处配门德尔松和羽管键琴,用得漂亮,导演深谙音乐和画面结合后的多重意义,并在其中如鱼得水。他对每个人物都有温情,所以动人。

24分钟前
  • novich
  • 推荐

13-4-2009 6:00pm city hall

27分钟前
  • 何倩彤
  • 还行

剪不断的亲情,家族遗传绝症,忧郁症,精神病,乱伦,平实的语言真挚的感情,一个家庭故事被演绎的跌宕起伏,可惜败在了又长又慢

32分钟前
  • 轩煜
  • 还行

海报做得很好 实在看不下去 我宁愿看姐姐的守护者

35分钟前
  • M.差
  • 还行

2个半小时……原谅我无穷的睡意让我欣赏无能

38分钟前
  • 只桃子
  • 还行

看了十分钟记得是看过的,不过记忆几乎一片空白了。这么个故事居然拖到了两个半小时~~

43分钟前
  • vivi
  • 还行

还好是德纳芙并且是法国电影不然同样的故事换成美国电影那就真够呛了

44分钟前
  • 了花
  • 还行

Desplechin第三阶段的电影,以伊斯特康、内心戏中戏为界限,从黑暗大胆的主题进入文学再回归家庭,尤其和前作挚爱有连续关于家乡鲁贝的背景,更是导演进入家庭/家乡生活主题的印证;能看出一些惯有伎俩:画外音讲述故事方式、某些突然停到剧情开始纪录片风格的采访、打乱叙事顺序的花招、“幽魂”存在对事件的影响(曾经死掉的小孩/母亲万一死掉的假设),相较于处女作死者生活,处理10人家庭关系的群戏对他实在太小,更多的留白是对于家庭关系的怀疑,倘若不是因为死掉小孩的阴影,亲情责任中的敌对或如外孙直接显露的抑郁症,是否就已代表了家庭成员内本已存在的某种病态关系?

47分钟前
  • [Deleted]
  • 推荐

Comme une symphonie...不知为什么总感觉浪费了两小时半,但好像又非常心甘情愿地在剑拔弩张的爱中随波逐流,沉浮于一个家庭所能承载的最大限度的甜蜜与忧愁,他们可以如此悲伤,又如此轻易地释然,每个个体都是闪耀的谜团,在生活的夜幕中绽开花火,让人不忍移开目光。

50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很一般。。居然又忘记备注了

54分钟前
  • 萬徳褔
  • 还行

叨逼叨

55分钟前
  • cccc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