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辱

HD中字

主演:阿德尔·卡拉姆,卡梅尔·巴沙,卡米尔·萨拉米,戴曼德·布·阿布德,丽塔·哈耶克

类型:电影地区:其它语言:其它年份:201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羞辱 剧照 NO.1羞辱 剧照 NO.2羞辱 剧照 NO.3羞辱 剧照 NO.4羞辱 剧照 NO.5羞辱 剧照 NO.6羞辱 剧照 NO.13羞辱 剧照 NO.14羞辱 剧照 NO.15羞辱 剧照 NO.16羞辱 剧照 NO.17羞辱 剧照 NO.18羞辱 剧照 NO.19羞辱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一根水管引发的战争

黎巴嫩基督徒家的水管违建了,巴基斯坦难民包工头组织改建,俩人的口舌之争上升到了动手的程度,基督徒断了肋骨住院了,他要起诉对方伤害。经过一次敷衍的庭审,他的气胸和妻子的早产让他更加觉得此事不能不了了之。父女档的律师的介入和辩论使事件不断升级,从口角发展到对民族的歧视,对政权的攻击,对历史事件的仇恨……语言中的词语的放大和引用不止发生在庭上,也延伸到了庭外,暴乱和战火都在延续,双方都因此受伤。最终二人还是用了最简单的方式解决,庭上的辩论也以无罪宣告结束。

这是一个全程冲突的电影,节奏很快,从电影的开始就能看到环境本身中存在的民族冲突。在这个有战争有难民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的国家里,人与人之间一直存在芥蒂。就像电影里说的,“战争已经平息,但大家心中的战火未绝”。开始的时候根本不懂为什么男主点火就着,明明是他先挑起矛盾,但到后面看到他的经历又能理解他无法释怀和激进的态度源于幼年的伤害。这就是媒体和引导,人的情绪都不是凭空而来,但又有多少时间去互相了解互相理解呢?

关于片中讨论的羞辱和矛盾太多人讨论了,我更想讨论的是由大见小到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冲突与矛盾。每个人经历的事和痛苦都不能被其他人看见,而情绪的发泄和冲突的挑起往往都会伤害到无辜的人,甚至引发不可控的发展就像是引发战争的庭审一样。当一个人任由自己的情绪发泄,并因他人之错自己犯错之时,道理和法律也不再能清晰的去判断对错了。所以真正消解矛盾的是什么呢?是原谅是宽容是冷静是自我约束吧。虽然这是很难做到的,就像前人说的以德报怨一样,但我私以为这应该是每个人对自己的要求和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从有机会真正的平息各种意义上的战争吧。

我看到男主帮对方修车的时候,突然就有点泪目。双方都不是恶人,他们都存有善念有信仰也有自己的坚持和信念,也因此他们拥有爱人和信任的伙伴。但在不同背景下无法调剂的矛盾都让他们短暂的忘记了人性中的善,用言语和肢体暴力伤害彼此,这是最不可取,最遗憾,也最让人难过的事情。也因此在他们回归个体展示个体的善与美的时候,格外动人吧。

 2 ) 导演是想讽刺西方民主和司法制度不能解决中东问题?

狗尾续貂的结尾,强行大团圆结局。难道法庭上的驳回,能带来法庭外的和解吗?大家各退一步,就是解决中东乱局的出路?真正有罪的是那些律师、政客、媒体、议员,甚至是法律和制度本身。从当年强行划出以色列版图,到打着人权旗号去主持大局,西方化在中东制造了更多问题。就像女律师说的,屠杀完又向难民施舍食物去侮辱他们,这不就是所谓文明世界的做法吗?正如总统说的,律师才不希望他们和解。律师要利益,媒体要眼前,政客要票仓,这些政治工具一天存在,人们随时会被挑衅着干架。

律师的无耻言论,看得我都想揍他。说什么说亚美尼亚人、同性恋、吉普赛人等弱势群体怎么没用暴力解决问题,说什么美国的空姐让政客道歉是文明人的做法。尼玛!亚美尼亚人那叫大屠杀,他们有还手余地吗?空姐这种依附于资本的职业,和有血性的劳动者一样吗?如果侮辱她的不是政客,只是普通人,文明世界会理她吗?美式的人权,只有在能成为媒体猛料时才生效。美式的文明,不过是弱者被霸凌时只能用强者的规则来抗议,否则就遭到镇压。

看到后面开始传递美利坚主旋律。一切问题变成了语言问题,暴力有罪,言论自由;只要大家要放下仇恨,让往事成风,就能做相亲相爱一家人。实在愤怒就拿起法律武器,倾家荡产请天价律师为你出头,能拯救世界的只有穿西装的资产阶级。——我严重赞同双方握手言和,然后一起去揍那个律师,这是让全国人民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

电影前半部分很好看,基督徒这个角色很生动。一个修车工人,老婆要生产了,嫌家里房子太小,房贷还没还完,生活的压抑转化为对巴勒斯坦人和法官的愤怒,是完全合理的。那种工人阶级的不讲道理,只要老婆和父亲不站在自己这边,就一起倾泻愤怒,此时角色已经很饱满了。到后面法庭上再去挖他的身世,好像他的悲惨遭遇能为歧视言论带来合法性,简直是脱裤子放屁。他的压抑生活足以让他说出那句话,但普通人不知道该恨谁,还以为那些油头粉面的家伙在帮他。

相对的,巴勒斯坦人一直很克制,因为他的身份更弱势,直到被解雇时的崩溃,那种无路可走的绝望,也是千百人无家可归的巴勒斯坦人的困境。他唯一的问题就是太认真,因为太认真而打人,因为太认真而自首和认罪,因为工作太认真被污蔑成暴力狂,因为太认真而失业,最后又因为太认真而跑过去挨打。他是认真的人,而基督徒是较真。可悲的是这个世界容不下认真的人,却欢迎后者多制造点新闻线索。

他同样也不知道该恨谁,明明是个很冲动很讲原则的人,却默默忍受资本家对他的污蔑。他没有权利意识,当女律师说出他的苦难时,几次投去看圣母的眼神。女律师和父亲的矛盾,说白了是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他者的苦难变成了他们一争高下的素材,甚至可以怀疑她是在炒作自己的政治首秀。

巴勒斯坦人最后指责基督徒,他们这些小市民阶层,只知道过自己的小资生活,对战争袖手旁观,如今战火烧到自己身上。他骂的更是文明世界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当自己国家侵略他人时,他们享受着掠夺来的财富。当难民和恐怖分子跑到他们国内,一副受害者的样子。巴勒斯坦人一直都承认打人是错的,但不然呢?认领美利坚主旋律,被侮辱也要表现出文明吗?但道歉放在他知道基督徒也是受害者之后,削弱了他淳朴的动机。

后半段成了美式律师剧,完全变了味。大概因为当两个人都看到了更无耻的律师行为后,发现普通人再打架斗殴也只是小巫见大巫,实在没必要大动干戈。然而法庭一旦转起来,就由不得当事人了,连原告也成了被揭伤疤的受害者。我以为最后原告会撤诉,留下小丑般的律师,但最后他们都变成了顺民,意识到冤冤相报何时了,从此要讲文明树新风。但失业的巴勒斯坦人怎么办?谁还敢雇佣他?早产儿身体弱,以后高昂的医疗费怎么办?当然这超出了电影的范围,也超出了主旋律的范围。

*

说说四个和事佬的角色,包工头、第一个法官、总统、妻子。包工头以大局为重,他惦记的是能解决几百人住房的工程,象征了创业阶段的资产阶级。第一个法官象征前现代的社会治理模式,那种清官难断家务事的态度,他知道老百姓脾气大但人不坏,所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总统作为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代理人,他宁可舍弃真诚也要维稳,这符合有限政府的短视做法,但缺乏真诚的稳定只是为冲突埋下祸根,这也表明西方模式不能解决中东问题。一个普通市民敢对总统大呼小叫,这种所谓的美国民主(说不定有很多国人在羡慕),背后是一整套权力机构镇着,或者要靠统一的宗教来凝聚人心。移植到混乱的中东,迟早变成军政上台。

而妻子和孩子代表了爱,这才是能让人放下屠刀的力量。爱才能拯救世界,无论是爱上帝还是爱真主。也许导演的用意是这个?讽刺了司法机构只是秀场,只是利益集团的工具,真正化解矛盾的是人性中的善与爱。马克思从来都是对的,阶级矛盾永远是主要矛盾。但只要权力斗争不消失,普通人就会在各种宗派、各种主义中被当枪使。生活有多压抑,愤怒就有多猛烈。

 3 ) 一切在情理之中又不可避免,或许这就是人的天性

人们一旦受到了羞辱结局只能是相互憎恨。

所谓的失去珍视之人的痛苦。这并不是简单的丧亲、丧友之痛,而是由丧亲、丧友所引发的对世间苦难的体会:是啊,原来,在这个世界上,心爱者会死于非命,理想会被现实碾碎,高尚者会为了蝼蚁枉送性命,而且,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这样的事情注定每天都在重演。

战争的理由我们无所谓的,宗教、思想、资源、土地、怨恨、恋爱、心血来潮…这些无聊的理由都只是开战的借口而已。战争永远不会绝灭,理由可以事后再想…是人的本能在寻求战争。

想想从09年7月到今年已经是第十年,十年给我带来的是什么?是羞辱,是被排斥,是被无尽的伤害。

这是一个悲惨又无聊可笑的世界。

现世即地狱。

 4 ) 羞辱的历史——法律能解决民族问题吗?

先得说,这是一部好电影,作为新疆人,尤其觉得好。

剧情不再赘述了,就是两个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男人为了一件小事发生争吵,最后演变成一场国家内乱。风格完全是好莱坞的,情节工整、演员表演、配乐出色,但略有匠气,比如父女关系暴露那一段。

影片中涉及很多中东历史,但我们通常只知道贝鲁特难民营事件,下面就把引发本片矛盾的主要事件捋一下:

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了以色列联合王国,后分裂为以色列王国和犹大王国。经历过亚述、巴比伦、波斯、马其顿、罗马等古国的统治,犹太人在这一地区逐渐衰落,尤其是公元135年犹太人起义失败后,被罗马人逐出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地区,自此成了无根之民族。

1896年,犹太裔记者西奥多·赫茨尔发起锡安主义运动(又称“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号召全世界犹太人回归故土,恢复本民族的生活方式。流亡千年的犹太人不断返回巴勒斯坦地区,尤其是希特勒上台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巴勒斯坦地区已经有60万犹太居民。

以色列国父西奥多·赫茨尔

当地的阿拉伯人视犹太人为外来入侵者,而犹太人认为这是他们的故乡,于是冲突频发。1947年,鉴于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之间的暴力冲突不断升级,和平努力受到挫败,英国政府决定从巴勒斯坦托管地脱身,把难题扔给了年幼的联合国。

1947年11月联合国通过决议:将巴勒斯坦地区分为两个国家,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别拥有大约55%和45%的领土(阿拉伯国和犹太国),三教圣地耶路撒冷被置于联合国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冲突。

犹太人接受了该方案,但阿拉伯人断然拒绝。阿盟委员会高层下令对以色列的犹太平民展开为期三天的暴力袭击——没错,是平民——犹太人地下民兵组织展开还击,战斗很快便蔓延为大规模冲突,继而引发了1948年的以色列独立战争。

1948年5月14日零点,英国的托管期结束,以色列国正式宣布成立,当天埃及、伊拉克、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向以色列宣战,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结果,以色列的民兵组织成功阻击了外国军队——可见这个苦难民族的战斗力之强。6月,联合国宣布停火一个月,在这段期间,以色列国防军正式成立,阿盟扼杀以色列的难度就更大了。

在数个月的战斗后,双方在1949年达成停火协议并划清暂时的边界,这条边界线被称为“绿线”(GreenLine)。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获得了额外的23.5%的领土,约旦则占有以色列南部一块山地区域和撒马里亚,后来那里被称为西岸地区。埃及在沿海地区占有一小块的土地,后来被称为加沙地带。巴勒斯塔地区被这三国瓜分,最大的赢家是以色列,而不接受联合国建国方案的巴勒斯坦人成了没有国家的难民。他们当时为何不接受这个方案?如果他们当时接受这个方案,中东会不会少流很多血?这些不得而知,只是历史没有如果。

一个犹太国家在中东存活了下来,也成了周边国家的眼中钉肉中刺。

中东地图

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英国和法国为了继续掌控苏伊士运河,拉拢以色列进攻并击败了埃及。但美苏两国介入此事,苏联宣布,如英法不停火,苏将对其实施核攻击。美国为把英法势力挤出运河区,命令全球美军进入戒备状态。英法两国的军事冒险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以色列获得了蒂朗海峡水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又是唯一的赢家。这场战争也标志着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成为真正主宰中东乃至全世界的力量。

1964年,叙利亚、约旦、黎巴嫩策划了两件事,一个是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另一个是改变约旦河上游的流向,使之不被以色列利用。以色列空军果断轰炸了这个水利计划,导致该计划破产。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以上述三国为基地,针对以色列不断实施恐怖袭击。以色列向联合国提出控诉,但毫无效果,于是展开报复行动。冲突一再升级,在美苏两个幕后老板的操纵下,最终引发了第三次中东战争。

1967年6月5日早晨7时45分,以色列出动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和伊拉克的一切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的袭击。空袭半小时后,以色列地面部队发动了进攻,阿拉伯国家毫无还手之机。六天后,阿拉伯国家彻底战败,以色列以极小的代价占领了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耶路撒冷旧城、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计6.5万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更多的阿拉伯人沦为难民。

联合国要求以色列退出所占领土,但以色列想要建立一个更大、更完整的犹太人国家,彻底剥夺巴勒斯坦人的生存空间,他在美国人的支持下,只做口头表示,并不归还侵占领土。于是在1973年10月6日,埃及和叙利亚分别攻击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战争之初,阿拉伯军占据优势,但埃及人没有乘胜追击,给了以色列喘息的机会。以色列在美国的帮助下,成功逆转战局,再次战胜阿拉伯国家,并使他们意识到,以他们的实力是不可能用军事手段击败以色列的,于是开始转向和谈。同时,付出惨重代价的以色列也意识到,为了领土与阿拉伯世界为敌是自取灭亡——早晚而已。1977年11月,埃及总统萨达特前往以色列访问——想必也像基辛格访华一样,双方多次试探——承认了以色列的存在,两国签署和平条约,以色列从西奈半岛撤军,埃及通过一次访问获得了战争没有拿回来的土地。

萨达特访问以色列,结束了30年的战争,并拿回的土地,却被激进分子视为阿拉伯的叛徒,1981年在阅兵时遭到刺杀

中东似乎要迎来和平的曙光,但一个组织像蘑菇云一样腾空而起,这就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

前面说过,PLO是叙利亚、约旦、黎巴嫩策划成立的,其目的是领导巴勒斯坦人民建立民族国家,但这个组织结构复杂,由多个游击队组成,赫赫有名的法塔赫只是其中之一,政治观念也各不相同,因此经常各行其是,不服从阿拉法特的领导。阿拉法特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之后,就放弃了彻底击败以色列的企图,希望通过政治和外教手段解决建国问题,但PLO的反对派仍坚持要消灭以色列,主张在巴勒斯坦全境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如果看看历次战争结果,就知道这种观念无异于疯人呓语。

阿拉法特与当时的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美国白宫的草坪上握手言和的时刻成为历史上的经典镜头。但这次握手,导致拉宾在1995年被犹太激进分子刺杀身亡,阿拉法特2004年在内外交困中死去

这些反对派不停的制造恐怖事件:劫飞机、扔肉弹、杀死以色列的奥运队员等。可能他们还以为自己在进行一场伟大的民族独立斗争,其实严重影响的和平进程,且PLO的国际影响也日益恶劣。这么做的结果是和原先支持他们的约旦闹翻,1971年7月约旦将PLO逐出其国境。大量PLO成员转入黎巴嫩进行活动,黎巴嫩——本片导演齐德·多尔里的祖国——自此进入多事之秋。

今天就写这么多,要看比赛了。改天再写。

--------------------------------------------------------------------

黎巴嫩1943年独立,人口约130万,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比例为6∶5,各教派即在此基础上分配国家领导权。此后数十年间,在基督教马龙派和穆斯林温和派治理下,黎巴嫩成为中东地区最稳定的国家,人民生活水平与石油国家不相上下,首都贝鲁特更成为与苏黎士并称的国际金融之都和交通、教育、文化中心,号称“近东巴黎”。

但随着PLO在黎巴嫩扎营之后(他们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历次中东战争,涌入黎巴嫩的巴勒斯难民40万),黎国内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矛盾日渐加剧。1975年4月13日,巴勒斯坦游击队袭击一座基督教教堂,打死4名长枪党(马龙派的政治组织,本片中电视演讲的党派)党员和数名平民。长枪党以牙还牙,当天伏击一辆载有26名巴勒斯坦人(包括游击队分子)的公共汽车,将乘客全部杀害,由此引拉开了黎巴嫩15年的内战的序幕。可见,不顾本国情况,仅因为相同信仰或者国际人道主义就大量收留他国难民是不明智的,也是对本国人民的不负责任。

这场内战不但毁掉了黎巴嫩的经济,还造成15万平民丧生。高层的权力之争,在底层演变为彻底的民族仇杀。网上可以查到的有:1976年1月,黎巴嫩基督教民兵组织在以穆斯林为主的贫民区卡朗迪纳,对库尔德人、叙利亚人和巴勒斯坦人进行大屠杀。作为报复,巴解组织在达穆区针对基督教马龙派进行大屠杀——就是本片中法庭回放录像的那一段,1976年8月,长枪党针对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管理下的难民营内的难民进行大屠杀。

最著名的当属1982年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因以色列驻英国大使被PLO暗杀,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十万大军入侵黎巴嫩——第五次中东战争——与PLO和叙利亚军队激战,结果自然又是以色列获胜,PLO被驱逐——若无联合国介入,很可能被赶尽杀绝。8月23日,亲以色列的巴希尔·杰马耶勒被选举为黎巴嫩总统,但9月14日即遭到穆斯林组织暗杀,为了报复,9月16日,基督教民兵组织在以色列的支持下,进入夏蒂拉难民营,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强奸和杀戮,800-3500名穆斯林死亡。40年前以色列被希特勒屠杀,现在他们却在屠杀巴勒斯坦人,可见人性的丑陋是不分种族、民族的。

贝鲁特大屠杀

以色列因此遭到国际谴责,国防部长沙龙不得不辞职。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进驻黎巴嫩,经过谈判,达成协议。以色列同意撤军,同时要求叙军和巴勒斯坦武装力量也撤出黎巴嫩,但这些人宁可继续战争也不撤军。协议成了废纸,双方武装冲突再次升级。

在黎巴嫩内战中,叙利亚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内战爆发后,黎巴嫩政府军占据优势,但叙利亚默许PLO的8000人武装部队从叙利亚境内开入黎巴嫩,支持反对派,即本片中的叛军。政府军节节败退,1976年5月,黎巴嫩总统苏莱曼·弗朗吉亚“请求”叙利亚帮忙,叙利亚高高兴兴的派遣了3.5万“阿拉伯威慑部队”进驻黎巴嫩,把黎巴嫩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可见境外势力大多歹毒,救他国人民于水火是假,趁火打劫是真。小国还是不要谈什么共同信仰,保持中立为上。

1985年,以色列局部退兵,PLO重回叙利亚控制的黎巴嫩,党派林立的黎巴嫩继续内战。

1990年,苏联基本瓦解,美国忙着解决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事件,叙利亚趁机支持穆斯林军队进攻贝鲁特,基督教军队战败,大规模内战随之结束,但动荡依旧。以色列和叙利亚分别占领着黎巴嫩的南北两片领土,哈马斯、真主党、法塔赫、以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民兵组织不断挑起事端,直到最近十年才安定下来。

内战纪念碑

由于不了解黎巴嫩现状,不敢对其国内民族问题妄下断言。但从本片中看来,两大宗教之间的对立还是比较严重的,比如竟然能公开演讲那么极端的言论,若发生在我国,必然进学习班。巴勒斯坦难民的生活状况也堪忧,片中卡梅尔·巴沙得知自己失去工作时的痛苦程度完全不亚于听到“我希望沙龙把你们都干掉。”

或许有人会说,巴勒斯坦都建国了为何不回去,像犹太人回到以色列一样?但这个国家目前控制3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却有1200万人,对比一下:若羌县20.23万平方公里,6.2万人。回去了怎么生存?是个大问题。很多难民看来终生都得在异国度过了。

在本片中,两个不同宗教信仰的男主代表了两种极端宗教信仰,那个难民似乎不明显,但坐在轮椅上的老头能证明他的内心依然是凶暴的,只是现在寄人篱下,不得不收敛。两人都有证据确凿的错误,一方伤害罪,一方侮辱罪。法庭最后的无罪判决有失公允,但双方走出法庭后,隔着人群的远远对视时,嘴角若有似无的微笑化解了这场涉及民族和宗教信仰的纠纷。

由此可见,导演想告诉大家:法律解决不了民族问题,唯有互相理解和宽容才是正道。

谅解的微笑,把握的真好

人是非理性的动物,并不是所有时候都会选择最优方案。有时候我知道原谅你是唯一的出路,但你杀了我爱的人,所以我一定会和你死战到底。法律能制止这种复仇吗?如果是个人的话,可能可以,一命抵一命即可。但如前所述,发生了那么多的民族仇杀,十几万人无辜死去,法律能还给每个人以公平吗?显然不能,别说政府已经没有能力维护法律,就算把所有的杀人犯抓住了,审判也可能会持续到世界末日那天。

如果按照法律对两位男主分别判处侮辱罪和伤害罪,以两位男主的修养来看,他们是会接受的,但法庭外那些扔石头呼口号的人能接受吗?

民族问题可谓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难解决的问题,人类史上最悲惨最可耻的篇章基本都与此有关,缺乏直观感受的人可以去看看2016年的《沃伦》。那些动不动就喊着要打仗、要消灭谁的人是最愚蠢的,因为这种狭隘的民族观念最容易被利用,而屠杀机器一旦开动,最终只会在冤冤相报中吞噬所有人。可惜国内这种人似乎不少,看看各大论坛就知道,为了梅西和C罗有人都准备动刀子。

前几年不断出现摔婴案、纵火案、街头凶案的时候,人们喜欢讨论社会戾气为何这么重?这几年一搞核心价值观,此类新闻似乎少多了,希望是真的少了。希望我们的国家能真正培养出人格健全的人,不会因为不同信仰、不同观念、不同习惯就心怀芥蒂,恶语相向,甚至挥舞屠刀。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理解别人的生活也有诸多坎坷,尽量不去羞辱别人,或者有说对不起的勇气。希望这世上不要再有针对平民的恐怖袭击,因为历史的死结不会被战争和死亡解开,只会在互相理解和宽容中慢慢消逝。

一部非常不错的影片

 5 ) The Insult 长评

《羞辱》是黎巴嫩导演齐德·多尔里第四部剧情长篇,也是他时隔五年的新作。这部电影倾注了他不少野心,卖力宣传的同时,对观众的反应也十分在乎。比如去年在Telluride,映后他就急切想知道穿插全片的历史政治背景是否扰乱了我们对剧情的理解——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不管从剧本的写作上,人物角色的设置上,还是拍摄节奏的掌控上,导演及其团队都十分精细考究地呈现出了他眼中最好的那个版本。经过了仔细的“雕琢”,《羞辱》是一部“匠气”很浓的作品。作为一位长期生活在法国,并接受美国电影训练的影人(他早年曾是昆汀的助手摄影师),多尔里对《羞辱》的处理其实是有不少“西化”痕迹的——除了故事背景之外,整部影片的观感并不是一部典型的“中东片”或“外语片”,而更像是一部“好莱坞”电影。也许正因如此,这部代表黎巴嫩“征奥”的影片给人感觉完成度极高,章节工整,丝丝入扣,畅快淋漓,又饶有余味。而更难得的是,大段的台词没有丝毫让人感觉到“说教”或违和,是一部规规矩矩叙事,却不忘“精打细算”地穿插和表达观点的好电影。

剧本和对话,导演自己也坦承从律政美剧里学到了不少。几段法庭戏是全片的核心,导演对其中角色“戏剧化”“趣味化”的处理,对不必要历史细节的简化,一举盘活了本该是枯燥压抑的控辩过程。我们看到的不是法庭现场的复原,而是导演巧借这个辩论空间,为我们把一段上升到民族间仇恨的个人纠纷仔细地抽丝剥茧。随着案情的深入,我们也逐渐发现,导演侧重的不是法理本身,而是历史怎样无形地入侵和渗透到每个人的意识和生活中,而这种入侵和渗透又是如何得持久与不可逆。另一方面,法庭空间也是文明的,丝毫不与外界接触的,没有肢体上的暴力,也没有无意识的煽动和盲从。导演着重用法庭戏来给我们介绍黎巴嫩,有意虚化现实社会中更血腥和不讲道理的冲突,我想,其中多少蕴含着“好莱坞”式的理想和对个体和理性力量的认同。

全片从小小的个人冲突出发,上升到两个家庭,两个族群,和两个版本的历史,最后再回到个人,回归到人与人之间基本的对错善恶,和对自我的审视,实在是工整到不行,理想到不行的一个“回环”结构。在这里,导演有意把个人的口角与政治民族上的敌对强行“捏合”在一起,直面社会分裂并尝试深挖其诱因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包容了“裂痕修复”的潜在可能。多尔里创作背后的家国关怀和知识分子式的开放姿态在这里体现得再明显不过。最后同样“好莱坞味道十足”的结局,两人的相视和心照不宣,暖心到让人一刹那觉得社会问题不过也就是人的问题,而且似乎也在说,相比于法庭外的和解,法庭上的判决也没有那么重要。影片的结尾结结实实地收在了个人上,两人在修车行前再一次的会面与“交锋”,Tony对故乡Damour的回访,便是他们各自“重生”的过程。

电影的人物设置想必也是经过仔细斟酌,两位男主角,颇有点“赫克托尔-阿喀琉斯”式的二元对立,一位冷静沉着,一位勇猛刚烈,水火不相容的同时却也有各自成熟和认真的一面,比如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和对家庭的责任心,还有对廉价“中国制造”零部件的嗤之以鼻,这些共性都为后来的互相原谅埋下了伏笔。两位律师的父女关系给法庭辩论添加了不少“趣味”,但这关系本身或许更代表着对民族矛盾态度的演变,从上一代到这一代,从与战火相伴生的对“政治语境”的习以为常,到用更开放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和正视“语言的暴力”,很难说谁对谁错,但总归是继承与发展了的。这段父女关系(尤其是女儿的角色)和影片的另一条暗线——Tony妻子安全产下他们的孩子——一起,烘托出了导演对未来的期许和对“下一代”的诚恳希望。

这部影片的声光效果同样非常出色,明亮的色彩,干脆利落的镜头推移,为我们呈现出一副生气盎然的黎巴嫩。值得称道的是导演对影片亦动亦静节奏的把握,完美地呼应了发生在这个国度上粗暴的政治和民族生态,与动荡的社会湍流背后每个人寻求安定和解脱的平常心。动与静的相互作用还展现在法庭内外,律师和审判官们再思维敏捷,伶牙俐齿,也难以进一步推动“受害者”治愈回忆和与过去和解的过程,审判的决定可以做得很迅速,但创伤的恢复或许要等上一代人之久。最后,我想这动与静的较量还发生在政治与艺术之间,积极澎湃的社会运动看似红红火火,口号响亮,可到头来催生得更多是彼此的不信任和仇恨,而导演花了心思让我们静下心来两个小时看一部电影,只看和听,什么也不说,却似乎来得更积极和有效。被问到电影和艺术是否能改变社会,齐德·多尔里也摆摆手说“不能”,但仔细想想也没什么不对,因为很多时候更需要被改变的不是社会,而是我们。

 6 ) 简明背景知识

一、历史背景

中东地图

1. 黎巴嫩的面积大约相当于日本的秋田县,人口约为500万(约相当于日本福冈县),其中约100万为难民。

2. 黎巴嫩是所谓”小政府“的典型代表,中东地区言论最为自由的国家,文化产业相当发达。

3. 各种伊斯兰教派(什叶派、逊尼派、德鲁兹派等)及基督教派(希腊正教、亚美尼亚使徒教会、叙利亚正教、马龙尼礼教会等)并存。 影片中托尼所属的就是马龙尼礼教会(简称马龙派)

4.1975年内战爆发,一直持续至1990年。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黎巴嫩在法国控制时期,确立了按宗教教派分配议会中议席的方式,分配比例一直持续到内战前。但由于20世纪以来黎巴嫩的伊斯兰教徒大大增加,改变了原来基督教徒占一半的人口结构,围绕议会席位的政论不断激化。 第二,1948年以色列宣布独立后,大量巴勒斯坦难民涌入黎巴嫩。以色列在黎巴嫩攻击巴勒斯坦人时,一些属于基督教派的黎巴嫩民兵也从旁协助,导致巴勒斯坦难民及支持他们的伊斯兰教派与民兵组织间矛盾激化。 至1990年,由于参战各方都疲惫不已,再加上冷战结束后的美国把注意力集中到中东,借助叙利亚之后干预黎巴嫩内战,最终导致内战在没有经过深入审判、讨论、反思的情况下仓猝终结,”所有人都是战败者“。战时的民兵领袖成为了战后的政治家,在面对内战遗留的种种问题时,选择扭过头去。 因此,本片中的法庭戏,可以看作对内战遗留问题的一次迟来的审判

5. 关于黎巴嫩国内的巴勒斯坦难民 目前黎巴嫩大概有12个难民营(并不是帐篷,而是影片中呈现的街区形式)。巴勒斯坦难民没有参政权、自由选择职业权等市民权,因此影片中工地老板只能非法雇佣中亚西尔。

巴勒斯坦难民居住区

6. 巴勒斯坦难民与马龙派民兵组织间的恩仇 影片中共提到了两次: 第一次是1976年的达穆尔镇屠村。1971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因为刺杀约旦国王侯赛因等行为而遭到约旦驱逐,进入黎巴嫩境内。大量穆斯林难民的涌入引起了以马龙派为主的基督教民兵组织的不满,而后者又因为不断加强对国内的控制而引起人民不满。1976年,巴勒斯坦难民利用内战中的混乱,报复性地对马龙派聚居的达穆尔镇”屠村“。 第二次是1982年的贝鲁特难民营大屠杀。1982年,以色列国防军进攻黎巴嫩,攻入首度贝鲁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不得不撤出黎巴嫩,这意味着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人陷入无人保护的状态。此时,马龙派的激进政治家巴什尔(亦即电影《和巴什尔跳华尔兹》中不断出现在海报上的人物)刚刚当选黎巴嫩总统。巴什尔在选举期间有非常多的攻击性排外言论(类似于电影中托尼的偶像),但在当选后则一改论调,不久又遭炸弹刺杀身亡。支持他的马龙派民兵认为这是巴勒斯坦人所为,于是在以色列国防军的支援下围剿巴勒斯坦难民营。当时负责指挥的正是以色列国防部长沙龙。这就是为什么在电影中,一句"希望沙龙把你们全部铲除干净"会有如此大的分量

二、导演的创作背景

1. 本片的创作契机来自导演多尔里的个人经验。 多尔里表示,他希望表达两个既承受痛苦、又想把这种痛苦归因于他者的男人的对立,而这一创作动机,正是来自于他的个人经验。 多尔里出生于黎巴嫩的穆斯林家庭,幼年时敌视基督教,甚至看到有人戴十字架”就想让那个人去死“。内战时,他的一些家人也在与基督教民兵组织的战斗中死去。 然而十几年后,多尔里却与一名黎巴嫩的基督教女子相爱、结婚,不久前还让女儿接受了洗礼。这种转变,让他体会到了倾听别人声音的重要性。多尔里希望通过托尼表达:当我们不再把问题归因于他人时,才会发现我们其实经历着相同的痛苦。

2. 为了引起尽可能多的人的共鸣,在创作剧本时刻意简化了历史背景,力图把问题集中在人物性格上。剧本是先用英语写成,再翻译为阿拉伯语的

3. 导演希望找一位巴勒斯坦演员出演亚西尔。亚西尔的饰演者卡梅尔与导演此前素未谋面,是通过skype面试的。由于卡梅尔是舞台剧演员,此前从未出演过电影,导致导演对他的表演方式有诸多不满,二人常在片场争吵。直到电影上映前,导演还在担心卡梅尔“会毁了这部电影”。没想到后者竟然得到了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奖。

 短评

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就知道是一部非常好莱坞类型片化的片子,果然如此。一句简单的道歉,被编剧用各种叙事技巧一再放大,做法类似于【一次别离】,最后连法官竟然都难以解决,只是这部的戏剧性非常刻意,有想法,也有亮点,只是显得技巧性太强,导演风格也很平庸,大煽特煽的类型片,不耐看。

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种族矛盾的怒火、历史遗留的疮痍、不同政见的抵牾、法理媒介的博弈,都源自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一台引擎坏了可以修理,两个民族的矛盾却难以修复;几根肋骨断了可以疗愈,一段历史的疮痍却无法愈合。楼群里的水管风波,街道上的言语冲突。法庭上的唇枪舌战,现实中的暴力横行。沉默,是我最大的羞辱。

6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45/100 电影的立意是极好的,背景资料罗列的也够详细,让不熟悉政治环境的人也能大致了解局势,但它失败的地方在于,没有给观众独立思考的空间,每一个精心计算出来的情节的目的都显得太露骨,使得《侮辱》失去了原创价值,更像是照着模版打造出的商业片。

11分钟前
  • SELVEN
  • 较差

比较刻意,拍得还不错。仍旧是欧美电影的套路:创造矛盾,不断激化,到顶点后通过发现和突转化解,最后升华为一条爱的教义。不妨多向伊朗电影学习:矛盾为了迫使人物寻找原因被设置,在两难困境中探入人性深度。前者人物本来就有,很少变化;后者人物在寻找过程中不断被发现。神的缺席和在场。

13分钟前
  • 把噗
  • 还行

#Venice2017# 想完全看懂需要大量关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的背景知识。片子真心不错,一件小事搅动起的政治历史矛盾和战争创伤记忆,连篇累牍的法庭戏实际成了对死结重重的历史问题的(无法)审判和精神分析。说教肯定是说教,都快成政治电影了,尺度拿捏肯定是不如「一次别离」。必有一奖。

18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在中东,很可能因为一句话最后演变成战争,充满了同情地看着中东人民的故事,直到...黎巴嫩总统接见了打官司的黎巴嫩人和巴勒斯坦人,总统说我有权利中止这场诉讼,黎巴嫩人说你没权利,我们纳税让你坐那位置上就是为了保障我们有上诉的权利。看到这,我不知道有啥资格同情他们。

22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哪个二货把巴基斯坦加在标签上的

24分钟前
  • 半日光辉
  • 推荐

D+/ 大失所望。即便有更深的文化了解也无法认同本片营造戏剧冲突与升华谕旨手段之生硬拙劣。编剧为每个关键人物装备好随时随地义愤填膺舌灿莲花的开关,真实的生活场景多数沦为演讲大礼堂。除了历史纵深剩下的探讨依然很欠力道。和《一次别离》完全没法比,倒和《广告牌》有不少相似之处。

27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去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获得者、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五部提名之一,黎巴嫩社会题材电影。一件小民事纠纷引起的民族、社会冲突的轩然大波,剧作、导演、表演均佳,值得看的好作品。丝绸之路电影节选这样的电影是对题对路了!

29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力荐

4.5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两个民族间的伤疤因为一个小小的口角被狠狠的揭了下来。说实话,全片两个男主看似“小肚鸡肠”的恨不得作为观众的我想冲过去暴打他们一顿,但是又能怪他们么。最后两个男人之间独特的和解方式看得挺温馨的。全片很会带动情绪,法庭戏出众。

32分钟前
  • 逢澶Ty
  • 推荐

4.5 视角以小见大,伤口层层划开,控辩步步升级:叙事老道,表演摄人、节奏准确,非常精彩!长镜头追拍的紧凑叙事尤其非常带感 。个人恩怨加上宗教冲突家国仇恨真是无解 #片尾鸡汤瑕疵,车库挨一拳那句I'm sorry放在最后就好了,以小见大好但最后还是要放在小上#

34分钟前
  • davekozg
  • 力荐

简直是,好得令人咂舌。看的时候电影里在下雨,恰好威尼斯突然暴雨打在影院顶棚上像全景声效果。最后落幕,全场响起掌声和雷雨声混在一起,像是把银幕里的故事延续到了现实世界里———太有戏剧性了!

39分钟前
  • PureSucker
  • 力荐

同一个街区的人各自怀着苦难记忆,虽然一起生活但从未互相谅解。从平常口角到打开一个修罗场,像徐徐揭开包扎旧伤的纱布一样推进剧情,从一个小口子越撕越大,超出期待很多。有的地方匠气了,但会一直被剧情抓住,这个导演真的懂讲故事。如果我们的历史事件也能够这么拍,也算集体治愈了!4.5

42分钟前
  • Mona Lishark
  • 力荐

影片快结束时,我手机震了一下,我摸出来看一眼是谁。旁边的女孩马上怒言“不要睇手机”。我看着她的充满正义的侧颜,仿若道德的化身。生活里我们抢着扮法官,电影里他们争着做受害者,孰不知我们的人生就这样被吞噬,何时“讨论不再只是对与错,争执而非只有赢与输”:那时,我可以请你吃爆米花。

47分钟前
  • 私~川流
  • 力荐

任何一场细小的争论都可以追本溯源找到历史里在埋下人心中的伤痕和鸿沟,战争从未结束。

48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男主犯浑时看到一部分自己和很多时候的我们,而至少他是直接受害者。当两个人想要decency时,事情早已发酵失控【修车桥段太刻意了啊233【庭审辩护还挺像美国的,但要真在美国早就objection一万次了。女法官垃圾,搞得跟菜市场一样。总统水平也跟街道办主任似的【最后大家一致的敌人:made in China🤷

53分钟前
  • 惑星統合機関
  • 推荐

情节安排上匠气十足,都是完全可以想见的起承转合,两个人的敌对升级和背后大规模的仇恨升级相互纠缠得有点新闻特稿化了。有一点更值得深思,一个社会如果已经变成了仇恨的培养皿,是否还有解决的可能。像这个故事一样依靠道德力量,或许仍然是理想主义的。

57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观影过程中很生气,觉得断肋骨小哥是傻逼,恨不得他被巴勒斯坦人围攻。突然好想打了个冷颤,发现自己才是最容易被煽动最容易被愤怒支配的人,政治的战场上大概就是炮灰。电影从一点出发,引出这么多元素,却一点不乱不崩,全程正襟危坐,丝毫不敢分心,真是佩服导演功力。#第八届北影节#

60分钟前
  • 小武
  • 推荐

勉强四星。很现实的主题,把这片里的黎巴嫩基督徒替换成大连人,把巴勒斯坦难民替换成东北人,我觉得也毫无违和感,当然还可以根据你的生活体验把两方置换成任何身份。这片子和导演之前的作品一样,充溢着金色暖阳,然而最难得是剧本的处理——你怎样在一场微不足道的小矛盾引起的法庭戏中,穿插进整个国家几十年的动乱记忆?这个编排铺陈非常见功力,尤其在总统出面说和二人失败的戏以后,再揭开黎巴嫩男人的童年屠杀记忆,这个编排真是很大气了,过程中还有突然爆出两边律师是父女这类提速段落,总之,全片的节奏掌控属于剧情片这门手艺中很纯熟的例子。主题提炼的也很聪明,何谓“羞辱”?在这片里就是非战争状态下,对犹太人的无可奈何。犹太人打跑了巴勒斯坦,巴人又侵害/互害邻国,其实这就是全片“羞辱”的最终指向

1小时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推荐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男主演得一般啊怎么就影帝了,后来发现拿影帝的是另一个= =法庭戏很精彩,好是好的,对我来说太政治化了点

1小时前
  • 唐小万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