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恐惧

HD

主演:理查·基尔,爱德华·诺顿,劳拉·琳妮,约翰·马奥尼,阿尔法·伍达德,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特瑞·欧奎恩,安德鲁·布劳尔,斯蒂文·鲍尔,乔·斯帕诺,托尼·普拉纳,斯坦利·安德森,毛拉·蒂尔内,乔恩·塞达,瑞格·罗杰斯,肯尼斯·提加尔,Diann,Burns,莱斯特·赫特,Randy,Salerno,兰德尔·斯莱文,迈克·巴卡雷纳,Lenny,Wilson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9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一级恐惧 剧照 NO.1一级恐惧 剧照 NO.2一级恐惧 剧照 NO.3一级恐惧 剧照 NO.4一级恐惧 剧照 NO.5一级恐惧 剧照 NO.6一级恐惧 剧照 NO.13一级恐惧 剧照 NO.14一级恐惧 剧照 NO.15一级恐惧 剧照 NO.16一级恐惧 剧照 NO.17一级恐惧 剧照 NO.18一级恐惧 剧照 NO.19一级恐惧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一级恐惧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芝加哥发生了一桩震惊全城的恐怖血案。当地一间教堂的主教罗森惨遭杀害,身上被刻上神秘数字,警方逮捕了当时在场身染血迹的犯罪嫌疑人阿伦( 爱德华·诺顿 Edward Norton 饰)。马丁(理查•基尔 Richard Gere 饰)作为阿伦的辩护律师,和他的前女友检控官珍妮特较上了劲。马丁并不在乎事实,他为阿伦辩护的唯一目的就是要赢得官司,让自己一战成名。而珍妮特作为正义的代表当然寸步不让。珍妮特(劳拉•琳妮 Laura Linney 饰)调查得知罗森主教生前曾对阿伦等人进行性侵犯,而阿伦关于自己患有“时间失忆”症的辩解亦显得荒唐,关于他提到的凶案证人一直都未找到。珍妮特认为杀人动机等一切证据俱全。马丁借口阿伦患精神病使其成功脱罪,然而,一切皆出人意料。©豆瓣爱没有明天侦察英雄路德 第一季旺角卡门X 2022简单的心完美陌生人(德国版)记得我谢谢你医生巴拉2019没落要塞魅醒时分幽长周末粤语兰维尔的荒野求生佐罗第一季分歧人生紧急呼救第六季表错七日情(粤语)跟我走吧朋友深海迷情(国语版)儿童食堂灵异拼图姐弟2022血战小朱庄超人归来(国语版)刺客信条(国语版)塞尔吉奥宫之极品皇子主播公寓星星光束:新年新闪光义兄弟儿女一箩筐2003酷儿第一季鲨年天道复见余生早安,维罗妮卡邪恶力量第五季上海滩 (国语版)宇杀员

 长篇影评

 1 ) 我认为的结局与大部分人理解的大相径庭—因此才让我对这部电影无比敬佩

在看过几百部电影之后,还有电影能在最后结尾处给我惊天逆转的感受,真是难上加难,但无疑这部电影做到了,而且是部1996年的老电影。如果我在若干年前就看过这部电影,我想相当一部分悬疑电影就不会给我惊艳的感觉了。

看电影之前看了豆瓣的电影介绍,主教、性、谋杀,再加上懦弱的Aaron(Edward Norton饰),这种神父性虐待儿童的情节很容易就猜出来。现在好莱坞把精神分裂患者谋杀的悬疑片已经类型化了,用滥了很难再出彩,但回到96年我相信这种故事情节还是很新颖的,说不定这部片子就是精神分裂患者谋杀案的鼻祖。在电影的开头,Martin(Richard Gere饰)还认为凶手另有其人时,我就知道是他干的,对这种精神分裂患者的电影实在不陌生。在看到Janet(Laura Linney饰)逼问医生做伪证时,我就猜到要在法庭上逼出Roy现身,不过其实细想,即使出现这一幕严格来讲也不能证明他是真的精神分裂患者,也有可能他是伪装的。看到Aaron就要被免于判罪时,让我不由得想起上一部看过的悬疑片《致命ID》。如果说Aaron因精神分裂杀死一个坏人但却无罪释放而情有可原,律师保护好人人格不被判刑,但怎么保证杀人的邪恶的人格不会消失?这就让我想起《致命ID》里的一个精神分裂者杀死了若干无辜的性命,因为律师的辩护免于监牢而送去医院的途中,邪恶的人格没有死却又开始杀人。正当我考虑这个问题,而感叹电影仅是止于这个很普通的层次时,没想到看似圆满大结局的结尾却给我一个意想不到的大震惊。

“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我特别欣赏的电影就是在最后五分钟内给你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却十分合情合理的大转折,把这部电影的层次一下子拔高了。这部电影展现了当权、宗教的丑恶、虚伪;精神分裂患者的孩童时悲惨遭遇,但让人想不到的是最后情节,让人纳闷:到底是Aeron一直都在伪装精神分裂还是Roy(凶残性格)最后杀死了Aeron(懦弱性格),完全占据了Aeron的身体?

电影通过主人公之口似乎表明Aeron其实一直在伪装,他就是彻头彻尾的杀人犯,很多观众也是这样认为的,而且据此认为如果结局是这样,那就影响了整个影片的立意高度,前面对上流社会的讽刺、对精神病患者的同情和照顾都不再有意义了,我也同意这种观点,如果这就是真相,那么对精神分裂者的关怀倒被利用,成为最受讽刺的事了。尽管有网友找出以前隐藏的线索来证明Aeron是在假装,但是我的观点真相是后者:即Aaron是精神分裂症患者,Aaron脆弱的心灵在被不断施压,步步追逼的情况下,软弱的Aaron那一面被凶残的Roy逐渐占据,Roy成为了他的主要性格。

我们姑且假设Aaron一直是深藏不漏的Roy,如果他始终是骗子,那么以前的故事情节就有不合理的地方了。比如,Aeron第一次变为Roy,是在医生进一步追问Linda时,这时摄像机很快就要没电时差点没有录下来,如果他是装的,应该愿意被录下来而不是趁着没电的时候;还有Martin第一次碰见Roy时,没有录像机,只有碰巧进来的医生打断。就是因为没有录下来的证据,Janet才不相信他是精神病的假设。可以说,Aaron假装是精神病想逃脱杀人嫌疑的做法是非常冒险的,如果没有好律师愿意相信他是无辜的,他是必死无疑,所以当初检察官认为这是有铁证的案子,99%的人都认为凶手就是Aaron。大家想一想,如果Aeron是一个演技高超,智商一流的凶犯,为什么会用这么蠢笨的办法杀死主教,自己还在现场,被人当场抓住?难道用毒药或伪造车祸任何一种方法都不会把自己身陷囹圄的风险增加这么大?因为他采取伪装的手法而又逃脱法律制裁,有几个关键点是他控制不了的:

1 一个愿意相信他而又有能力的好律师,Martin也说了如果是法庭随便指派一个律师,他就死定了。他的性命全维系在一个关键律师身上,而且他还不能直接透露给律师色情录像信息,请问他是如何未雨绸缪的?

2 录像带的发现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线索,而这个证据是黑人助手按Martin指派示去搜查Aaron房间,“恰巧”他的朋友Philip正在找录像带而得知的,我们可以试想如果Philip那天那个时候没有在他家,我相信这个惊天秘密是不可能泄露的,因为录像带在主教家里。后来Martin是如何轻而易举的就找到了这盘至关重要的录像带,也是一笔带过,我还无从而知。

也就是说秘密的录像带必须曝光,才能让Aeron当庭变身为Roy,否则Martin都无法证明他是精神分裂者,而录像带的曝光Aeron并没有事先做任何准备。他只是在主教胸口刻下一个书的索引号,那么这个智商超级一流、骗过所有人的凶手是做了什么手段让他无罪释放的呢?答案是:没有。一切情节发展都是巧合,或者在Martin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得到的。如果任何一个关键点都没有按照电影里来走,Aeron都将死罪难逃。如果Martin没有主动做他的辩护律师;如果Martin没有派黑人去查Aeron的房间;如果Philip那天那个时刻没有在Aeron的房间;如果Martin没有叫医生对他做长时间的心理检查;如果Janet没有当庭曝光录像带;如果Martin没有叫Aeron上庭;如果Janet没有在庭上言辞激烈的刺激Aeron。要这么多的如果都发生,Aeron才能逃脱谋杀罪名,请问一个绝顶聪明的罪犯会这么蠢吗?

我们再来看看Roy的行为模式:凶残、粗暴、头脑简单、满嘴粗话、言语大大咧咧,如果这是他的本来面目,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诡计多端的罪犯啊。诡计多端的罪犯是Unsual Suspect里的Kevin Spacey这种深藏不漏的样子。而且要查询他的平时面目,问问见证他成长过程里的朋友,唱诗班的alter boy就可以了。从录像中看,他是行为缓慢的Aeron,而主教显然是认可这就是平时Aeron的行为模式的。如果Roy才是一直以来的Aeron,那他要从很小的时候就装出可怜巴巴的Aeron?从小他就知道伪装的作用了?如果他表现出Roy,主教就不会逼迫他来做色情表演了。就是因为平时的懦弱才让他分裂出一个虚拟的Roy,来满足自己的愤怒。影片最后Roy还大大咧咧的要和Martin做朋友,Martin走了之后还大声呼喊说着语无伦次的话,这是真的Roy,但是不能说明Aeron是在扮演Roy。有人会问:Roy为什么说从来没有Aeron呢?那不是说明Aeron在假装吗?在我看来,这是Roy对Aeron抨击的话,就如同上次和Martin第一出现时Roy说Aeron是娘娘腔一样,因为Roy想要完全占领Aeron,在心理上把Aeron消灭,取代他,所以他认为自己是真正的灵魂。

所以不管怎么看,说Aeron没有精神分裂,一直以来他是蓄谋已久以假装精神分裂者逃避法律制裁是解释不通的。

我认为最后的真相是Martin为了维护Aeron,必须残忍的激出Roy,可是没想到却害死了Aeron,Aeron完全变成了邪恶的Roy,这是Martin远远没有想到的,而不管是哪个结果,这个两难选择他都输了。如果说之前我还在考虑是给四分还是五分的时候,就因为这最后的结局,必须给五分。大部分观众按照电影表现的来相信Aeron是真正的杀人犯,就完全低估了电影真正的包袱。最后Martin的心情是很复杂的:悲凉、从心底而起的寒意、束手无策的无力感,他也终于开始怀疑电影开头他告诉记者的什么是真相,他当初认为真相就是律师所承上的故事,但是他现在明白原来律师也成为故事里的角色,到底是他在玩故事,还是故事在玩他。

关于演员,演的最好的无疑是Edward Norton,虽然对他总是咧嘴的笑容感到审美疲劳,但他饰演邪恶的Roy的眼神实在吓人,个人觉得这是我看到他演技最棒的电影。他在后来的Fight Club(搏击俱乐部)也出演了同样类型的角色。后来看介绍才得知Edward Norton是凭借这部电影才走上大明星之路的。Richard Gere的招牌笑容实在没有差异,在麻雀变凤凰里就用过多次了,总是扮演大老板,大律师等成功人士,表演风格和戏路太窄。Laura Linney那时真年轻漂亮,今年奥斯卡女配角提名,这部电影是她首次登陆荧屏的电影,表演可圈可点。

想看点血腥但不是滥杀,想要悬疑,有点恐惧但又不恐怖,这部片子正好,这是一部需要动点脑子的片子,尤其是影片最后。

----------------------------------

后序

觉得我分析的还有点道理的朋友,可移步看看我对《禁闭岛》的影评《真相只有一个》

//movie.douban.com/review/3646441/,这是我在豆瓣的处女影评,也是我的精心之作。

2017.7.15 -----------------------------------

 2 ) 一级恐惧

李察基尔扮演的律师,为一桩主教谋杀案做辩护。凶手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少年,他无知且绝望,而随着案件层层剥离,在结尾展现出的真实才让观者大呼过瘾。居然现在才开96年的一级犯罪,而且居然还是觉得出彩,可见大片的永恒。爱德华诺顿的表演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艾伦眼神纯净,表情木讷,完全一个清纯少年,而瞬间转变的罗伊则表情凶狠,眼光凌厉,在两个性格间的切换自然顺畅。李察基尔的大腕气质依旧,眉宇间可谓风情万种

 3 ) 关于影片的几个问题

1 艾伦究竟是不是双重人格?
不是。
假如他身上潜藏着一个暴虐人格的话,主教让他拍A片的时候应该早就爆发了,但据影片看来,艾伦杀人在拍片很久甚至拍了不止一次后。那他为什么忍受那么久才决定报复?一般情况下,杀人犯杀人都是在心理压力值到达顶点之后,在剧中,艾伦仇恨主教已久,所以当他拿起凶刀刺向主教时正代表他所有仇恨的总爆发。——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2事前有没有策划?
有。
剧终时艾伦透露他早己将琳达杀害,而杀琳达只是杀主教的前奏,由此可见,杀主教预谋已久。为什么这么高智商罪犯却那么容易就被抓到了?艾伦原计划应该是杀人后马上逃走,他应该事前很清楚那天早上没人到主教房间去,但是不巧被局外人听见他杀人并报警,他其实是有充裕时间逃跑的,但他宁愿冒着被抓的风险也要在主教身上刻字,还要辱尸,这都说明他的憎恨已然到了刻骨的地步!而他之所以没有事先拿走录影带,是因为他存心想让这种丑行曝光——不仅叫你死,还叫你身败名裂!不错,这样他是会被当做嫌疑犯,但他的计划是到时候他已经逃之夭夭了,而且别忘了还有另外两个人给他背黑锅,阿力和琳达,那时琳达的失踪就很可疑了,比起另外两个人,谁会怀疑一个口吃、懦弱的孩子呢?
3什么时候决定装人格分裂脱罪?
应该是被捕的时候就决定了。他当然没法预测谁给他辩护,但即使是公派律师,也不会枉顾精神病患者无法承担法律责任的事实!别忘了,他还会扮可怜,博取别人同情,连理查基尔演的热衷名利的律师都同情他,那公派律师就不会同情他,继而想帮他脱罪吗?
4艾伦真正的人格
是艾伦还是罗伊?也许:都不是。
看看艾伦成长的经历:从小被虐待,遭遗弃,不健康的童年导致幼小心灵扭曲这个是一定的了,那如何在不断的受伤害中保护自己呢?他想出来的方法就是:装弱势。伪装成懦弱的、结结巴巴的、腼腆的流浪儿,这样讨饭的时候也许有人就会多给点。主教也是看这孩子老实巴交的,才把他带回去的吧。主教之所以选他拍片,也是因为他老实,不会出去乱说话(主教眼瞎),但对于艾伦来说,这种行为等于将他从一个深渊拯救出来紧接着就投向另一个深渊。所有新仇旧恨也就顺理成章的加诸于主教一人头上了。杀他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艾伦为什么不离开主教?可离开他就没吃没喝没睡觉的地方了,最重要的是,:离开他就没有书可以读了!艾伦喜欢看书,尽管没怎么上过学,他仍然的典型的知识分子型罪犯。他装人格分裂那一招应该也是照书上生搬硬套的。注意,这类人通常内心深处非常贞洁,所以主教让他干的勾当会让他内心受到多大震动就可想而知了。另外,杀人也是种报复,向整个不断伤害自己的社会报复,所以他不会离开主教,直到杀死他为止。
极度的隐忍、极度的深藏,在这种基本人格控制下,伪装艾伦有利就装艾伦,伪装罗伊有利就装罗伊,也许将来他还可以变换其他角色,只要对自己有利,这不是精神病患者杀人的电影,这是人性无法测量的心理学范例,话题还是要回到片名《一级恐惧》上来——
5何谓“一级恐惧”?
当自作聪明的律师面对自揭底牌的罪犯——他真的认识他吗?他真的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吗?他真的知道隐藏在那双眼睛背后的笑容意味着什么吗?不,什么也不知道!人的心最难以猜测——这就是最大最深的恐惧!
别忘了艾伦的那句”你将来会变得真正的心狠手辣“,因为没有什么是值得相信的,更没有什么值得同情;罪犯固然糟糕,被害人也不是什么好鸟,这其中只有名利才是最确实可信的东西,所以律师今后一定会顺着名利的康庄大道昂首挺进,而艾伦这么多年孤独的表演也随着唯一观众的离去完美落幕。
结局是全片点睛之笔,一部犯罪影片就这样具有了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片子值4星,诺顿表演加一星。

 4 ) 法学专业学生看完《一级恐惧》后特想写点什么(严重剧透!!!!)

影评这东西,不剧透还真的不知道怎么写,所以一直不太写影评,因为巨讨厌剧透(喜欢推理小说的人都这样吧),不管是被别人剧透还是给别人剧透,总觉得吧有些特别重要的东西说出来就没有了,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像解释笑话的笑点总是能完美地摧毁一个笑话。再说说爱德华·诺顿?目前为止也看了他三部电影了,现在才觉得他超帅还真有点不好意思……都不知道是角色成就了他还是他成就了角色啊简直帅翻了!尤其是结尾部分啊啊啊啊啊…… 以前看《搏击俱乐部》的时候光花痴布拉德皮特了没怎么注意他,现在都想专为他回去再看一遍了 啊……咳咳,废话说的差不多了。进入正题。


-----------------------我是话痨花痴和正直脸的分割线------------------------


      有些人觉得结尾画蛇添足了,其实刚看到结尾的时候我也有这感觉。说到剧情走向,软弱的结巴有个说话流畅的变态杀人犯分裂人格,这套路现在已经被用烂掉了,我听到嫌疑人结巴的时候就猜到后面是这样了,不过也不能这么苛求这部电影,毕竟人家是1996年拍的啊那时我才出生两年(题外话:看看人家美国那个时候拍的电影!看看我们现在拍的电影!我们现在都还没达到人家20年前的水平哎…)……这一招被用烂可能也是后来的事了吧。于是很多人都觉得电影拉的太长(2个小时),中间有点无聊,奇怪的是我倒是没这感觉,看的很开心以至于看完之后看时间发现很晚了才吓了一大跳,可能是因为我一开始就不是当悬疑片而是当法律片来看的。

      咳咳,又扯远了……回来!刚才说到结尾画蛇添足,虽然Aaron提到女检察官的脖子的时候我后背真真的都凉了,但是这突然的反转还是有点为了反转而反转的哗众取宠之嫌,也让人觉得导致了一些bug(比如为什么Roy要挑这时候杀主教为什么还蠢到被抓)的出现。 所以有人觉得就不要最后的反转了,皆大欢喜就好。也有人觉得最后的Arron的解释多余了,直接在Arron提到女检察官的脖子,Vail停下脚步的时候把画面定格在他的表情上就好了。我仔细想了想,还是觉得原来的结局好。从法律片的角度。

      首先 ,最后不要反转的话,那这部片就太太太普通了,就不会是经典了。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和我一样因为最后的反转凉了背吧。最最关键的是如果这样爱德华·诺顿的演技就无用武之地了,最后那段自白那么帅没了多可惜 【泥垢了——

      其次,如果这只是部悬疑片,戛然而止的结局显然更胜一筹。但是我个人觉得,这部电影主要探讨的应该还是法律,那么最后自白中的有一句话就非常重要了,也就是这句话串起来整部电影,这句话非说不可——“There never was an Aaron,Counselor.”这也是我想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可是前面啰嗦太多了我觉得看到这部分的人数为0...→_→)【其实点进来的人数就为0——(……住在黑括号里的那个你很烦啊你以为你是我的吐槽人格我就不敢关你小黑屋吗? )

      这部片一开始,就塑造出一个“不关心事实真相只是尽职为被告辩护”的律师形象,贪钱且爱慕虚荣的感觉。他心中的正义就是开头他讲到的“the illusion of truth”。可是在为Aaron辩护的过程中,他看着Aaron无辜的样子,开始渐渐倾向于相信Aaron是无罪的。
      第一个转折点出现,隐藏在主教善良外壳下的禽兽一面被揭露,同时,隐藏在Aaron体内的Roy也被逼出。因为Vail一开始是试图以犯罪现场可能存在第三人来答辩,无法中途把答辩理由改为犯罪嫌疑人精神分裂(关于这个美国法律怎么规定的我也不清楚),他苦恼的时候又听到精神病医生说Aaron是个病人而不是一个犯人。我想,这一次,当他看着熟睡的Aaron,他发现自己想为良心辩护了,想为通常意义的所谓“正义”而不是一开始的“the illusion of truth” 辩护了。于是本片中他与记者的第二次经典对话出现了。这一次他向记者说了他为什么会为明知道做了坏事的人辩护,不是为钱,不是为名,而是因为他相信这些人只不过是干了坏事的好人。这一部分的关键句是“I try to understand that some very,very good people do some very bad things.”
      第二个转折点出现,当Aaron提到女检的脖子,Vail发现自己被骗了。第三段经典,Aaron的自白。直到现在,Vail还一心觉得Roy是Aaron装出来的。直到Roy说出事实其实是“There never was an Aaron”。不是好Aaron为了给自己脱罪创造了Roy,而是坏Roy平时把自己装作了一个善良软弱的Aarron而已。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有一些做坏事的好人在违法乱纪,只不过大部分坏人都假装成善良公民在做好事罢了。人性本善?人性本恶。
      之前有个热门微博差不多意思:
      小时候认为世界是由好人和坏人组成的。长大了一些开始学会体谅,觉得世上只分成好人,和一时鬼迷心窍的人。后来要经历过欺骗,孤立和很多糟糕的事情,最后才愿意承认这里其实只有坏人,和少少那些对你好的人。所以要用心去记住那些认真对待你的人,因为反正也不会有几个,不会太难记。(新浪微博@silver是水果味儿的)
      所以只有这样的结尾,才使本片完整。特别是整部片的最后一句话,Aarron/Roy 说的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余音绕梁。

      其实,我倒觉得吧,人性无所谓善恶,不过是人刻意要把阻碍人类共同发展的行为定义为恶,如果一开始是把弱肉强食适者生存这种“淘汰loser留下强壮的基因繁衍生命”定位为善的话,那所谓恶就是妇人之仁了。善恶本就是相对的。所以我才喜欢欧美的程序正义。糟了,看完这部片又燃起当律师的激情了……淡定!快给我滚回去看看中国大陆的律师把脑洗回来!

       最后来一句剧中的话和一句海报上的话吧。
       剧中刻在主教胸前的数字对应的书中划线句子:“No man, for any considerable period, can wear one face to himself and another to the multitude without finally getting bewildered as to which may be the true.”
       海报上的话简洁些:“Sooner or later, a man who wears two faces forgets which one is real.”
       我想,这大概就是这部影片想表达的东西。

 
----------------------我是剧中经典英文台词的分割线-----------------------
  ——On my first day of law school, my professor says two things. First, "From this day forward, when your mother says she loves you, get a second opinion."
  ——And?
  ——"If you want justice, go to a whorehouse. If you want to get fucked, go to court."
  ——Let's say you have a client who you know is guilty..
  ——No,don't even start with that. Our justice system doesn't care about that, and neither do I. Every defendant, no matter who he is, regardless of what he's done, has the right to the best defense his attorney can provide. Period.
  ——So where were you with the truth?
  ——Truth? How do you mean?
  ——I'm not sure how many ways there are to mean it.
  ——You think there's only one? Actually, you're right, you know. There's only one that matters. My version of it, the one I create in the minds of those 12 men and women sitting on a jury.Now if you want to, you can call it something else. The...er...The illusion of truth. if you want. It's up to you.


  ——Come on Connerman, ask it.
  ——Ask what?
  ——The question you wanted to ask me before.
  ——I don't understand, Mr.Vail.
  ——"How can you do that? How can you fucking defend these fucking scumbags?"Isn't that what you wanted to ask me? It is, isn't it? All those fucking coy questions, all that bullshit. Bottom line is, "How can you do what you do?" You think it's the money, don't you? The money's nice. The money's very, very nice, Jack. You know, the first thing I ask a new client is, "You been saving up for a rainy day? Guess what? It's rainning." You think it's because I want to see my face on the cover of magazines? My 15 seconds on TV? I love it. I fucking love that shit. I really do, but guess what. It's not it. You go to Las Vegas? I don't go to Vegas. Why do you think I don't go to Vegas? Why gamble with money when you can gamble with people's lives? That was a joke. All right, I'll tell you. I believe in the notion that people are innocent until proven guilty. I believe in that notion because I choose to believe in the basic goodness of people. I choose to believe that not all crimes are committed by bad people, and I try to understand that some very, very good people do some very bad things.
(附中文翻译:你怎么能替罪人辩护?你怎么能替那种坏蛋辩护?不是吗?你们老爱拐弯抹角。重点是,我为什么这么做?你觉得是为了钱。钱是挺多的,非常多,杰克。我都会先问委托人,有钱用来救命吗?猜怎么着了?该救命了。你以为我是为了上杂志封面?或是上电视?这些都挺好玩的。不过猜怎么着?这都不是原因。你去过赌城吗?我不爱去,知道原因吗?可以赌人命何必去赌钱呢?开玩笑的。我就说吧,我相信被判有罪之前人皆无罪,因为我愿意相信人性本善。我也相信犯罪的人不全是坏人。我想知道好人为何也会做坏事。)


  ——So there never...There never was a Roy?
  ——Jesus Christ, Marty. If that's what you think, I'm disappointed in you. I don't mind telling you. There never was an Aaron,Counselor.
...Hey,you're gonna thank me down the road, 'cause this is gonna toughen you right up, Martin Vail! You hear me? I promise.

 5 ) 爱德华很会装

其实看了没多久我就知道是精神分裂杀人事件。看过一些精神分裂的:致命ID,机械师,捉迷藏...但是看这个片子,真的是应了一句话:我猜到了这开始,却猜不到这结局。

最后爱德华诺顿那一眨眼,我竟然感觉非常的自然。他真的太神奇了。

整个故事显得不是特别新颖,但是情节很流畅。看完了我就迫不及待推荐给朋友了。

说到理查基尔...我倒是看风月俏佳人知道他的,以前并不觉得他演的多好,不过这片子里的表现还算很不错的。至于爱德华诺顿,则和大多数人一样,是看了搏击俱乐部才开始喜欢他的。然后我就找了他所有的片子来看,得出结论是:搏击俱乐部是他的巅峰之作,确实前无古人,希望不要“后无来者”。而在这一部据说(我也是听说)是他的荧幕开山作中,他已经表现得非常非常特别了。他经常一副“我不知道啊我只是出来买酱油的”表情,就是欲言又止,一个“what”发不出来的表情,真的很逗,我都不知道用什么形容词来表达了。

因为一个演员而看一部电影,是我经常干的事。让人倾慕的男演员不是必须有所谓的“贵族气息”,他绝对可以穿深色过脚踝的袜子配运动鞋,也绝对可以很小市民样,只要他是爱德华诺顿。

总的来说,这是值得一看的片子,看完了或许不会有很多惊喜,但是至少不会后悔。

 6 ) 爱德华诺顿·周

冲着Brad pitt去看《搏击会》,你会失望的;冲着Richard Gere去看《一级恐惧》,你也会失望的。

因为在这两部电影里,Brad pitt和Richard Gere反倒成了花瓶,初出茅庐的Edward Norton爱德华诺顿才是最吸引眼球的。可以肯定的说,没有谁看了这两个片不会不喜欢上他。

Edward Norton几乎都快成了双重性格分裂专业户了,但凡这种类型的角色找他,绝对错不了,他依然会像1996年在《一级恐惧》中的debut show一样,给你惊喜。

我玩笑自己说,要不要把“孙悟周”这个名字改名为“爱德华诺顿·周”啊?

 短评

人格分裂百片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名角出,诺顿风骚二十年。(7.5/10)

8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看点:Norton太会装了

13分钟前
  • Cao
  • 力荐

爱德华诺顿说,我将在搏击俱乐部里面真正成为一名精神分裂者。基尔说了,我将在芝加哥中真正成为一名没有正义感的律师。

14分钟前
  • 莫云轩
  • 力荐

演技出色,结局出乎意料

19分钟前
  • 鱼丸粗面
  • 推荐

续集应该这样:受骗上当的律师价值观被极度扭曲。为寻求报复,精心操纵凶杀案,成功嫁祸诺顿这个贱人,至其死刑

21分钟前
  • Caesura
  • 推荐

Norton那时嫩的能掐出水来,李察叔叔的锋芒都被抢了。异域郊区口音癖加精分迷,15年前而言,算很不错的片。

23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推荐

诺顿最后的笑容太邪恶了~~

27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爱德华·诺顿牢房那场戏真的是好,两种人格切换得十分自如。这个故事一开始以为是《24个比利》,没想到最后是《控方证人》。

29分钟前
  • 国王KING
  • 推荐

你去看诺顿!你去看诺顿!

33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因为相信诺顿演技和人性本恶,所以没了乐趣

34分钟前
  • π混沌兽π
  • 推荐

看了致命id 已经没了惊艳感

37分钟前
  • 我们高处见
  • 推荐

“他就像父亲。”这句话本身就是伏笔。

42分钟前
  • 黑刀
  • 推荐

我承认我是冲着Edward Norton去看的...

45分钟前
  • tavico
  • 推荐

EdwardNorton 表现出色,特别是他露出那一抹浅浅的讪笑,叫人起鸡皮疙瘩,理查•基尔法庭内的攻防对决精采,结局张力十足

48分钟前
  • yueer
  • 力荐

就知道你丫是装的

52分钟前
  • tianyi
  • 还行

“想找公平就到妓院,想被人干才到法庭。”

5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Norton的笑啊~~~!

60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推荐

这部电影非常接近十二怒汉,关于犯罪的探讨在针锋相对的辩论中,俨然成为情节推进的幌子。而在此辩论中的关于社会、宗教或者战争的种种,才是真正的潜台词。人之初到底是善,还是恶?万恶之源到底是真实的,还是想象中的?这些都成为立论的线索。而这部电影之于我的结论是,能够用法律来辩解的善,非真善;同样的,恶,也非真恶。So,the last sentence is"love is hurt."

1小时前
  • 細細陳
  • 推荐

诺顿很适合这种角色哈,不过整体故事一般般

1小时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我很爱看法庭戏的,这片子里几处法庭戏都很精彩,最后的反转也好;诺顿的表演要赞一个,那邪恶与纯良不停切换的小眼神啊~

1小时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