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宴

正片

主演:艾琳·布伦南,杜鲁门·卡波特,詹姆斯·可可,彼得·法尔克,亚历克·吉尼斯,爱尔莎·兰切斯特,大卫·尼文,彼得·塞勒斯,玛吉·史密斯,詹姆斯·克伦威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7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怪宴 剧照 NO.1怪宴 剧照 NO.2怪宴 剧照 NO.3怪宴 剧照 NO.4怪宴 剧照 NO.5怪宴 剧照 NO.6怪宴 剧照 NO.13怪宴 剧照 NO.14怪宴 剧照 NO.15怪宴 剧照 NO.16怪宴 剧照 NO.17怪宴 剧照 NO.18怪宴 剧照 NO.19怪宴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怪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神秘宅邸的主人莱昂内尔·吐温(杜鲁门·卡波特 Truman Capote饰)邀请五位世界著名的侦探来到古堡出席一场神秘的晚宴。他们分别是纽约业余侦探迪克·查尔斯顿(大卫·尼文 David Niven饰),比利时侦探米洛·比埃尔(詹姆斯·可可 James Coco饰),上海检查员西德尼·王(彼得·塞勒斯 Peter Sellers饰),英国人杰西卡·马波尔(爱尔莎·兰切斯特 Elsa Lanchester饰)小姐和来自旧金山的萨姆·戴蒙德(彼得·法尔克 Peter Falk饰)。没人知道这次凶险异常的邀约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杀机,但这五位侦探们还是各自带上一位亲属或朋友来到了这座神秘的宅邸。然而莱昂内尔并没有现身,等待他们的是一连串被精心设计过的谋杀事件。喜欢的话请响铃第一季我家的两岸故事圣诞奇妙公司(国语版)侯门一入深似海爱和能量再战江湖2021阳光总在风雨后2009新白蛇传原罪少女打架出头天上帝之鸟柠檬可乐(粤语版)审判奥斯卡·王尔德彷徨之日情锁一周必死:否则退钱难以置信华容道2下一个是谁我的心机闺蜜谋杀地下老板电哪咤极限追捕镭射小队2新教宗魔都风云在劫难逃新纽扣战争星际旅行:进取号第三季爱与谎言昼颜国语环球竞速 第一季喋血钱塘江神兵总动员青春序媳妇是怎样炼成的新异形女皇撞到正青柠男女小蚂蚁之环球大冒险摩天楼首尔大作战拳神2001解忧杂货店国语亲爱的英雄之国土之心余波

 长篇影评

 1 ) 偏執与較真,思索与再次推斷

  这不是影评,姑且算是是长篇的讨论。目前在下的想法大概定位于“这乃是纯粹的反侦探喜剧,无需较真”这样的想法,因为难以得出百分之一百能够说服瑞哲 · 雷恩先生的观点。所以接下来的推论基本不能达到最严谨,因为如果将“假扮”和“侦探是帮凶”等因素考虑在内的话,将会变得过于复杂。

  1、假设的前提是案件存在,案件的凶手也存在,则凶手必须在双先生、管家、女厨、双先生的女儿之中,这4个人中有1人是凶手。
    1.1这四个人中有一个人是凶手,并不代表这四个人必须是独立的四个人不同的人,根据结局,其中某位可能和另外一位甚至多位是同一个人。

  2、必须找出这四个人中哪些是同一个人,哪些是独立的人,甚至完全独立或者四个人完全是同一个人。
    2.1开头之时,双先生要求管家帮其寄信,管家走进来取走了信件,这个场景中管家和双先生同时存在,所以双先生和管家必然不是同一个人。
      2.1.1这个场景,五位侦探均未在场,无需作假。
      2.1.2管家没有将邮票贴到信笺上,而信却寄到了侦探的手中,再次证明了这不过是个反侦探喜剧罢了,不必较真逻辑。
      2.1.3管家没有将邮票贴到信笺上,双先生没有提醒管家,这也证明了这只是喜剧。
        2.1.3.1管家没有将邮票贴到信笺上,出去寄信,可能双先生再尾随管家将邮票贴上。这是到2.1.3为止否定非喜剧的唯一办法,但在后面的论证中会显得弱小。
    2.2管家和双先生不是共犯,或者是共犯。
      2.2.1管家和双先生是共犯,管家不是盲人,则他和双先生独处的时候没有必要装作盲人。所以这是不能被假设的。
      2.2.2管家和双先生是共犯,但管家心中仍有秘密想法,他虽然帮助双先生犯下多起案件,但同时伪装成盲人欺骗双先生多年,是可以被假设的。
      2.2.3管家和双先生不是共犯,管家被双先生蒙骗。 管家没有将邮票贴到信笺上,出去寄信,可能双先生再尾随管家将邮票贴上。这是可以被假设的。
      2.2.4管家和双先生是共犯或非共犯的假设都是勉强成立的。
    2.3管家曾经和女厨见面,这个场景同管家和女厨两个人同时存在。管家和女厨必须不是同一个人。
      2.3.1女厨和管家见面之时,侦探均不在场,无需作假。所以这个场景为事实,无须假设。
    2.4双先生的女儿从未出面,她可能是独立的人,也可能是和某一个人是同一个人。最终的长发女人,虽暗示是双先生的女儿,但她并没有承认“我是双先生的女儿”,亦没有旁白说明她是双先生的女儿。
      2.4.1姑且认为最后那个人是双先生的女儿,或者只能认为她是女厨了。若有其余情况存在,则过于繁琐,暂且不论。
      2.4.2翻看电影,女厨和双先生的女儿有些许相似,但由于女厨始终带有头巾,双的女儿则为长发,无法确认是否为同一个人。
      2.4.3可能外表完全不同,但却是同一个人,这是可以假设的。
      2.4.4可能外表相同,但管家未曾见过双先生的女儿,所以认不出来,这是可以假设的。

  3、由上述可知,管家和厨娘必不是同一个人,管家和双先生必不是同一个人。
    3.1双先生的女儿最终只出场一次,暂不讨论她和谁是同一个人。
    3.2双先生、管家、女厨的关系。
      3.2.1双先生和管家必不是同一个人,这是事实,已经论证。
      3.2.2女厨和管家必不是同一个人,这是事实,已经论证。
      3.2.3双先生和女厨从未见面,双先生和女厨可能是同一个人,可能不是。

  4、管家的讨论。
    4.1管家和双先生无论是不是共犯,都已经在2.2中讨论。
    4.2如果管家不是坏人,是可能假设的。
      4.2.1因为管家除了最后揭幕时出现,其余情形下皆未作出什么事件。
      4.2.2如果管家被杀害,则最后的管家是假扮的。这完全是可以假设的。
         4.2.2.1管家被杀害,但他是好人,是可以假设的,也是正规推断。
         4.2.2.2管家虽被杀害,但他依然是坏人。
            4.2.2.2.1管家和双先生是共犯,但管家有自己的秘密,被双先生发现而杀害。这是可以假设的。见2.2.2
            4.2.2.2.2管家和双先生不是共犯,存在他自己单独犯案,已经双先生也单独在犯案的可能,这是不能假设的,原因见4.2.3.2.2。
      4.2.3如果管家没有被杀害。
         4.2.3.1管家可能不是坏人,只不过最后未曾出场罢了。最后的可视管家是假扮的。
         4.2.3.2管家可能是坏人。(暂不讨论双先生和女厨的关系)
            4.2.3.2.1管家和双先生都是坏人,这在前面已经讨论。
            4.2.3.2.2管家单独是坏人,这是不能被假设的,因为管家领着侦探上楼的时候,画像“狗”将它的舌头吐出画像之外,这证明了管家之外另有坏人。
    4.3管家的结论是
       4.3.1这是纯粹的反侦探喜剧,无需讨论。
       4.3.2管家可能是好人。
       4.3.3管家如果是坏人,必不是单独的坏人。
    4.4管家的可能性将暂时不再被讨论。

  5、女厨的讨论。
    5.1女厨必须是坏人。
      5.1.1女厨刚刚见到管家之时,声称:“我不识字,这些纸条是别人帮我写的。”
      5.1.2女厨和写纸条的人不能预言管家的死亡。
      5.1.3管家被杀,女厨从外冲入大厅,写着纸条“管家出事了”云云。
      5.1.4所以纸条自然是刚刚写成的,女厨撒谎。女厨是坏人。
   5.2女厨是好人的可能性是可以被假设的。
      5.2.1纸条是双先生前不久帮女厨写的,告知“出了事情,求救时用这张纸条”。
      5.2.2管家出事,这张纸条第一次派上用场,女厨以为上面写的只是“出事了”或者“help!”之类。
      5.2.3以上的推断是勉强的,电影而言,一般的电影而言,无需5.2。但如果成立,双先生乃是高深莫测。
    5.3女厨和双先生可以是同一个人,也可以是独立的人。
      5.3.1女厨和双是同一个人,是可以被假设的。
      5.3.2女厨和双不是同一个人。
         5.3.2.1女厨和双都是坏人,双先生不能是单独的坏人。
         5.3.2.2伪造了她的“文盲”形象,她可以写字。但她不是坏人,她仅仅开了这一个玩笑罢了。但这是勉强的,对电影而言,是不能被假设的。
    5.4女厨的结论是:
      5.4.1这是纯粹的反侦探喜剧,无需讨论。
      5.4.2女仆是坏人。她和双先生必须都是坏人。
         5.4.2.1女仆和双先生是互相独立的坏人。双宴请了侦探,但只打算挑战侦探,并不打算杀人,而女仆却真的杀人。
         5.4.2.2女仆和双先生是同一个人。
    5.5女厨的可能性将暂时不再被讨论。

  6、双先生的讨论。
     6.1双先生必须是坏人。
       6.1.1双先生叫管家宴请侦探,开始的场景侦探并不在场,无需作假。故6.1是事实,无需讨论。
       6.1.2双先生是坏人,但他没打算犯案,只打算设局挑战侦探。存在其它坏人,这在上述已经讨论。
     6.2开始的那个戴黑手套的人不是双先生,那是双先生的女儿或者女厨假扮的,蒙骗管家去寄信。
       6.2.1这涉及到了案件的基础设定以及“一部分人是假的”,将不被讨论,否则将会有大量可能性。
       6.2.2以上对于电影而言,将暂时不被认为是事实,且暂不被讨论。
     6.3双先生和谁同一个人。
       6.3.1双先生和女厨是同一个人,这是可以被假设的。
       6.3.2双先生和他女儿是同一个人,这是可以被假设的。双先生和她女儿多年来一人饰二角,犯下多起难以破获的案件。
     6.4双先生的结论。
       6.4.1这是纯粹的反侦探喜剧,无需讨论。
       6.4.2双先生只能是坏人,这是事实,无需讨论。
       6.4.3双先生可能和女仆或者其女儿是同一个人,也可能是独立的人,但他必须是坏人。他被利用或假扮的可能性存在,但不被讨论。
       6.4.4双先生这个人物不存在,这将不被讨论。
     6.5双先生的可能性将暂时不再被讨论。

  7、双先生的女儿的讨论。
     7.1对于电影,最后长发女性的形象是事实,不仅仅是现象,这无需讨论。
     7.2双先生的女儿存在,这根据侦探们的说法是可以被假设的。
       7.2.1双先生的女儿如果存在,她的本尊只在最后出现过一次。如果最后的长发女性不是双先生的女儿,那么她就不被讨论。
       7.2.2她可以和双先生或者女厨是同一个人,但这无关痛痒。因为她只出现过一次,在全片中没有戏份。如果她是凶手,只需将上面的结论“人名(比如双先生)”换成“双先生的女儿”即可。
       7.2.3双先生的女儿如果存在,她必须是坏人。因为她只出现了一次,由于她笑到最后,所以她不仅仅.是坏人,她也是是犯人。见7.1.1
     7.3双先生的女儿只被提到,在全片中没有出现。
       7.3.1那么最后那个长发女性是女厨。女厨是最后的犯人。
     7.4双先生的女儿的结论。
       7.4.1这是纯粹的反侦探喜剧,无需讨论。
       7.4.2双先生的女儿如果存在,那么她是最后的犯人。
       7.4.3双先生的女儿如果不存在,那么女厨是最后的犯人。
     7.5引出更深层次的推断。
       7.5.1【双先生的女儿】和【女厨】之间必须有一个是最后真正的坏人!或者是同一个人。
       7.5.2双先生的女儿和女厨不能各自是坏人。
       7.5.3双先生的女儿和女厨不是同一个人,那么女厨最终未出场或被杀,或她是坏人但只能为次犯人。这将引出过多结论,过于繁琐,将不再被讨论。

  8、案件是否存在,以及最终的可能性。
     8.1案件不存在,这是喜剧。
     8.2案件存在,但没有人被杀。这是可以不能被假设的。
       8.2.1双先生确实死了,因为他插着一把刀倒在地上,被侦探近距离所检验!
       8.2.2除非这是纯粹的喜剧,否则双先生真的被谋杀。
     8.3女厨可能被谋杀,也可能没有。
       8.3.1女厨被谋杀,且她和双先生不是同一个人,是可以被假设的。最终她没有出场。
       8.3.2女厨被谋杀,且她和双先生是同一个人,是可以被假设的,因为双先生死后她便不再出现。
       8.3.3女厨没有被谋杀,且她和双先生不是同一个人,是勉强的,但可以被假设的。
       8.3.4女厨没有被谋杀,且她和双先生是同一个人,是不能被假设的。
          8.3.4.1因为此段的讨论建立在“案件存在”之上。如果案件存在,则双先生必须死,女厨如果被假设为和双先生是同一个人,那么女厨必须死。
     8.4管是否被谋杀。
       8.4.1管家被谋杀,是合理的,但涉及到最后的管家只能被认为是假扮。
       8.4.2管家没有被谋杀,最终没有出场罢了。
          8.4.2.1由于此段讨论建立在案件存在的前提下,所以如果管家没有被谋杀,那么死者只有双先生一人。

  9、本文的观点。
     9.1全拼皆为反侦探喜剧,有多处不合逻辑之处,不必深究,只需当做普通喜剧,轻松地看完。这是目前最佳解释。
     9.2如果不是单纯的喜剧,则存在数个可以被采纳的结论,上述已经提出,在此不再列举。
     
 最后的强调:在9.1已经提出,在此不再讨论。

 2 ) 怪宴 凶手是那个女仆人 是吗

怪宴 凶手是那个女仆人 是吗
我觉得是 场景很好,音乐也可以

不过最后有点草率 不是很好

另外,我觉得也不够恐怖

 3 ) 反侦探模式的胜利

       昨天看了部很有趣的片子:《怪宴》,我一直很喜欢“大乱斗”的故事形式,即不同文学和影视作品中的人物聚到一起,而《怪宴》正好是这样一部奇片,它将五位文学作品中的大侦探集合到了一起,并用戏谑的方式把侦探小说恶搞了一番。

      故事的一开场就刻意渲染了哥特式的环境,山庄古宅、深不可测的浓雾、摇摇欲坠的木桥,五位侦探连同他们的搭档受邀去参加古宅晚宴,谁也不知道等待着他们的将是什么,这又套用了侦探小说里经典的“暴风雪山庄模式”,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接着就是把人物对号上座了,电影里虽说邀请了五位世界著名的大侦探,可观众会发现从来没听过这些人物的名字,当然了,片方特地改动了他们的姓名,不过这可难不倒侦探小说爱好者:弄不清英语前置词和定冠词,却总是讲中国格言的王稽查(Inspector Sidney Wang)是华人侦探陈查理(Charlie Chan)的化身,迪克和朵拉夫妇(Dick and Dora Charleston )以小说《瘦子》里的尼克和诺拉夫妇(Nick and Nora Charles)为原型,喜欢美食,说话总是带着法国口音的小胡子先生皮埃尔(Milo Perrier )恶搞的是阿婆笔下的波洛(Hercule Poirot),满口粗话,心直口快的山姆·戴蒙德(Sam Diamond)暗指硬汉派侦探山姆·斯派德(Sam Spade),马布尔小姐(Jessica Marbles)是阿婆笔下的马普尔小姐翻版(Miss Marple)。

       不得不佩服编剧的恶搞能力,那些大侦探的性格特点和经历也随着剧情的发展进一步地被揶揄嘲讽,王稽查说自己没有亲生子女,只有一个日本养子,事实上,好莱坞早期拍摄的“陈查理系列”电影中陈查理的子女那是相当的多,估计是侦探小说史上子女最多的人了,明显的一个反讽。迪克·查尔斯顿是老派的英国绅士,受过良好的教养,各种事情都一板一眼,除了妻子还带着宠物狗,这和原著《瘦子》里的尼克和诺拉夫妇一样。而皮埃尔身为比利时人却总被误认作法国人与波洛的经历一样。山姆·戴蒙德叫他的秘书“天使”这让人想起《马耳他之鹰》里的斯派德也是这么叫得,而且连说话的口音都是在模仿著名的男演员鲍嘉。马布尔小姐和她的侍女对有案子可推理兴奋得像个孩子,这也符合马普尔小姐那位可爱老太太的性格~

      在推理上,严谨而枯燥的教条式推理被彻底摒弃,大家集思广益,各种观念和利益冲突慢慢显现,与之相伴的,各种笑料也相继涌出,让人不再感到惊悚和悬疑,反倒以一种轻松幽默的心态去欣赏片子。传统侦探推理总是采用一种最循规蹈矩的叙事,总是依赖动人心弦、跌宕起伏的情节取胜。而这部电影打破了这套模式建构,支撑起整个故事的,不再单一是推理,而是各个角色特点的交织。

    最后,五位大侦探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而且理由也是各有千秋(有合理的,也有荒谬的,但都基本符合人物自身背景),只是这一次,他们都输了,所有侦探都没有查出最后的真相,反而带着一种被愚弄过后的不满悻悻地离开。 结尾甚至还借杜鲁门·卡波特之口说出:“长久以来你们一直是那么聪明,你们都忘记了低调谦虚,多年来你花样百出地捉弄读者,为了出人表意你们尽搞些没有道理的结局,而你甚至在书的最后五页还让从未露头的新角色上场,至于你,总是藏起线索隐瞒信息,让我们根本无法猜出凶手,现在可好,时局反过来了,成百万愤怒的读者总算出了一口恶气。”

      影片以反侦探的形式含蓄地质询侦探小说世界以及其中人物的存在性,以此展示出了它的多变和多元性,逻辑并非要特别严谨,答案有时也不止一种,无论它是真实的、虚构的,或是情理之中的,“无结局”其实本身就是一种结局……

 4 ) 黑到飞起

你以为是推理片?其实它是喜剧片。 你以为是喜剧片?其实它是讽刺剧。 你以为是讽刺剧?其实它还是推理片。 怪宴这部老片子让我一开头回到了阅读名侦探的规条的感觉,甚至我还猜想东野圭吾写规条的时候,是不是也受到过这部片子的启发。 这部片子把各种侦探小说里的桥段黑的飞起:诡秘的气氛,抛锚的汽车,信封上没有邮票却收到信的侦探,眼盲的管家,哑巴厨娘,每个人都跟死者有一段“过去”,黑历史,互相嘴炮,甚至最后的多层反转都有趣的不行,既视感满满。 片中的五个“侦探”也是把过往的名侦探黑了个遍,故作绅士的英伦侦探、满口法语的比利时人、老处女和她的保姆、收养了日本养子的中国老侦探,最逗的是满口粗话一言不合就开枪拥有一个金发女助理的“硬汉派”侦探(最后发现是基佬2333)。 片中有意思的梗不胜枚举,推理只能说是佐料,最后凶手对于侦探小说的“控诉”酣畅淋漓,简直大快人心。 同时其中的案子也算是圆的过来,没有丧失推理本性。 我给满分,度过了愉快的一个半小时。 同时郑重安利,真的超级有趣的。

 5 ) 或许根本无解

收藏了很久的电影,终于在今天晚上看完了,刚开始觉得电影内容情节十分搞笑,但是看到最后,先是震惊,然后就是好几个问题在心中挥之不去。来回翻看了好几次,到最后想破脑袋也没想出一个能说服自己的回答,或许本来这个片子就是想传达这样一个思想,很多侦探小说,就是作者随便想怎么解释都可以,很多地方根本是无解的吧。

首先我们从结尾开始看,就连结尾的推理都是常用的桥段,先误认一个凶手,你会觉得这侦探说的没错,然后伴随着更多的内幕,凶手会不停地变换,然后在你看来每一个都很有道理,也正是因为这样,每一个人推理过后,始作俑者都会表示赞同然后作出想要给奖金的姿态。

1层:结论【管家是凶手】推理人【中国王侦探】推理理由【一贯套路管家是凶手】

2层:结论【律师是凶手】推理人【不是马普尔小姐的马布尔小姐】推理理由【在律师的房子里早就 发现了Twine的尸体】

3层:结论【会计是凶手】推理人【迪迪】推理理由【管家死的时候手里还捏着账单,这里的一切都是外包的,只有会计才会这样做】

4层:结论【女儿是凶手】推理人【不讲理版波洛】推理理由【吃饭的时候我闻到你身上香奈儿五号的味道了】(搞得我以为整部片子都是香奈儿广告)

5层:结论【侦探之一是凶手】推理人【贼喊捉贼的美国gay侦探】推理理由【想卖队友没想到被反杀】

对此,始作俑者的评价是“你们要不就写一些虽然出人意料、但完全讲不通的推理;要不就是书都快写完了才引进一个新的角色,告诉我们这就是凶手;而你呢,把所有有效线索都藏着掖着,根本不给读者看。”

所以事实是怎么样的呢,我认为那些侦探的推理虽然不一定正确,但是他们收集到的信息都是真的。所以Twine先生早在几年前就死了,而这个局是他的女儿,也就是假扮厨娘的这个女人设下的。开头写信的是她,因为开头写信的时候,手指甲很精致,而且写信的人有小指,声音也是女人,而管家没有任何疑问就照办,说明管家是知情的,而只有他们两个的时候,管家没有必要装瞎,所以管家也是真瞎。后来在大家面前出现的Twine先生也是她假扮的,当别人问她怎么能看起来如此年轻的时候,她说了早睡吃素化妆品,而且姿态神情也十分妩媚。剧情推进,当厨娘进入到饭厅通知管家死了之后,在之后出现的镜头里,厨娘一直在,包括“Twine先生”通过墙上的鹿头和侦探们对话的时候,所以我们的大boss应该还有其他帮手。管家没有死,因为王后来说管家的尸体是塑料的,而且他们一开始检查尸体的时候还一直隔着手帕。而预订死者Twine也是一个多年前就死了的人,所以我觉得整个事件里也没有人真的被杀,只是为了调戏这些侦探的一个局,所以后来等侦探们各自回房后面对的陷阱看起来如此危险,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真的受伤害。

 6 ) 关于电影案情的个人推理

刚开始看完我也挺懵逼,看了别人的影评才明白电影里出现的5位侦探全部是影射一些推理小说家笔下塑造的著名侦探形象(我说看那个戴假发的胖胖时老想到波洛呢)。明白这一点后再回头想整个案情,我才大概推理出整个案子的脉络。当然不一定对,我也不是啥推理小说爱好者,写这篇影评纯属闲的,有不对的地方麻烦大家指正。

先说结论,当晚并没有真正的凶杀案发生。在这里发生的一切,就如查尔斯顿在结尾对他老婆所说的那样——全都是假的,桥是假的,厨娘是假的,甚至连雾气也是干冰器造的。双先生布置这些只有一个目的,他想捉弄这些名侦探,而且要用侦探小说家们写小说时最擅长使的招数——故弄玄虚。想想双先生最后向众侦探说的话“长久以来你们一直是那么聪明,你们都忘记了低调谦虚。多年来你花样百出地捉弄读者,为了出人意表你们尽搞些没有道理的结局,而你甚至在书的最后五页还让从未露头的新角色上场。至于你,总是藏起线索隐瞒信息,让我们根本无法猜出凶手”,所以双先生决定一开始就把真相公之于众,让侦探们费尽心思地自打自脸,还要争着比谁打的响。极尽讽刺之能。

其实影片里双先生在很多地方都给了提示。最明显的就是发现管家“尸体”时手里攥着的纸条了,上面写着今晚这里的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以及戴蒙德在走廊里发现的装有厨娘蜡人的箱子,侦探们在经历了这么多荒诞的事情后只要推理出这里的一切都是假的,双先生就不攻自破了,可惜侦探的工作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不仅没明白双先生的用意,还在无用而庞杂的信息流里越钻越深(不过很多侦探小说确实就是这样误导读者的)。

然后提一嘴影片里出现的尸体及双先生的身份,首先盲人管家是真实存在的,影片开头和双先生对话的就是他,只不过他的名字和职业可能是现编的,我觉得是双先生为了这出好戏而雇佣的演员。一开始招待来客的也是他本人,双先生冒充他是从餐厅的灯第一次熄灭开始,端着豆子进来的其实就是双先生,灯亮了后双先生才装出突然出现的样子。王等人在厨房发现的那具尸体,要么是演管家的演员会龟息功(bushi),要么是蜡人,不过后面查尔斯顿还检查了他的身体,估计是那演员用了什么法子暂时停掉了心跳和脉搏。被背刺12刀后倒在餐厅的双先生的尸体也是同理。最后的三层变脸属实牛逼,这波双先生在第五层,直到所有侦探都走了他才卸下所有伪装,从残缺的小指能看出来他的确是双先生,而五位侦探片尾逐一揭露的他的身份都只是双先生为了误导他们而为每个人设置的假身份罢了。最后双先生在笑声中享受着胜利的喜悦,全片终。

 短评

五位世界顶级侦探受邀来到一座古堡出席神秘宴会,主人未出现,却发生了一连串神秘谋杀事件。影片恶搞了五位文学史名探:阿加莎笔下的波洛和马普尔、另一位英国侦探小说女皇多萝西·塞耶斯笔下的温西勋爵、雷蒙·钱德勒笔下的马洛,及美国作家比格斯笔下的陈查理,把侦探小说模式戏谑了一番。

6分钟前
  • stknight
  • 还行

推理控吐槽大会:贱包袱+骚造型+逗台词+强反转!名侦探原型:陈查理(谚语狂)、波洛(山羊胡)、马普尔小姐(脑身分离)、尼克(与妻子诺拉出自哈米特《瘦子》)、萨姆•斯佩德(钱德勒黑色电影,北非谍影白西装);贵族气与硬汉范、性感Maggie、卡波特酱油、中国人锣声、英语分口音。

7分钟前
  • 穿山
  • 推荐

很黑色+粉幽默+n多老戏骨,甚至还有卡波特.杜鲁门本尊。对5位文学史著名侦探和他们固定的破案模式作了一番搞笑的挖苦讽刺。

8分钟前
  • danzhu
  • 推荐

美式脱力系!!超喜欢!!笑点很奇怪!!看得好欢快!!

11分钟前
  • shininglove
  • 力荐

这个恶搞可是高段位的,国内那老几位看完直接去死吧

12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恶趣味。冷幽默笑料百出。步步惊悚悬疑。片头纸人构想让人眼前一亮,尖叫门铃和会移动的房间都无限有爱。谋杀线索错综复杂,结局出人意料。混搭元素,欢乐大趴。

15分钟前
  • Adiósardour
  • 力荐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7分钟前
  • 李和百万幽魂
  • 力荐

完全就是对侦探推理小说的吐槽,突然换上管家衣服与瞬间改变的房间,完全没有解释。中国的王侦探则神似傅满洲。长久以来你们一直是那么聪明,你们都忘记了低调谦虚。多年来,你们花样百出地捉弄读者。为了出人意料,你们尽搞些没有道理的结局。而你甚至在书都最后五页,还让从未露头的新角色上场。至于你,总是藏起线索隐瞒信息,让我们根本无法猜出凶手。现在好了,时局反过来了,数百万读者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22分钟前
  • 爱笑男孩杰乌索
  • 还行

一场神秘的晚宴,一次有意思的推理较量。

27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无厘头脱力系,吐槽推理还有理有据,侦探大杂烩:马尔普,陈查理+傅满洲+杜索探长,Sam Spade+哥伦布+Rick Blaine,波洛,Nick&Nora。侦探们吵架就像涮羊肉汤——煮成一锅粥。卡波特本人真是萌哒哒。

30分钟前
  • 力荐

很有意思的恶搞片,讽刺了很多推理小说中的名侦探与怪现状,不过结尾有点失望。说明:确实有谋杀发生,而真凶就是Twain的女儿,她假扮厨娘杀害了Twain和管家,并且最后成功把五位大侦探给糊弄过去了,而提示就是之前自称不会写字的厨娘后来却用文字告知了侦探管家被杀一事。

34分钟前
  • Columbo
  • 推荐

很悬疑挺好看的

37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侦探推理类小说迷的大吐槽,恶搞喜剧。彼得·塞勒斯也有加盟。推理爱好者必看。啊,还有卡波特的客串

4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脑洞好大,音乐年代感太强。台词里觉得波罗的bun和bum最好笑,其次就是Wing的pronoun和“园丁是凶手”哈哈哈哈哈逗。表演设计的小梗太多了。看到Capote就很想念霍夫曼了QAQ。结尾这样我觉得还好,毕竟反转还是不反转,转几个转都不会出乎意料的咯。

44分钟前
  • 花岛仙藏
  • 力荐

有趣的片子,恶搞了很多侦探小说的主人公,王稽查是华人侦探陈查理,迪克和朵拉夫妇指的是电影《瘦子》里的尼克和诺拉夫妇,皮埃尔恶搞的是阿婆笔下的波洛,山姆·戴蒙德暗指硬汉派侦探山姆·斯派德,马布尔小姐恶搞的是阿婆笔下的马普尔小姐,还有很多有趣的小细节和致敬桥段待慢慢玩味,后半段稍弱~

47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推荐

吐槽了许多侦探小说

51分钟前
  • NullPointer
  • 还行

古怪又有趣得要人命~我最喜欢Mr王啦~

55分钟前
  • 小岩菽
  • 推荐

虽说不是侦探推理小说迷,但还是可以看出一些揶揄侦探小说的段落。但也终归不是侦探小说迷,所以对本片的反侦探推理意兴阑珊。

56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较差

杜鲁门·卡波特凭借本片荣获1977年第34届金球奖电影类-最佳新男演员提名

57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穿中国马褂儿的王侦探。。。好村儿

59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