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带

HD

主演:约翰尼·帕卡,克里斯蒂安·史莱特,乔纳森·凯兹,托比·海明威,安拜·柴尔德斯,詹妮弗·米索妮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2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倒带 剧照 NO.1倒带 剧照 NO.2倒带 剧照 NO.3倒带 剧照 NO.4倒带 剧照 NO.5倒带 剧照 NO.6倒带 剧照 NO.13倒带 剧照 NO.14倒带 剧照 NO.15倒带 剧照 NO.16倒带 剧照 NO.17倒带 剧照 NO.18倒带 剧照 NO.19倒带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倒带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1994年10月的一天,男子哈兰·迪赫(Luke Bonczyk 饰)残忍杀害家人,只有一名婴儿幸免于难,该事件在当地引发不小的轰动。15年后,高中生朱利安·米勒(约翰尼·派克 Johnny Pacar 饰)计划拍一部恐怖片,他找来女友赖莉(艾比尔·切得尔斯 Ambyr Childers 饰)以及布兰娜(Alessandra Torresani 饰)、蒂蒂(Jennifer Missoni 饰)、内特(Jonathan Keltz 饰)等朋友帮忙出演角色。此外,他还拜托在TV工作室任职的朋友奎恩(托比·海明威 Toby Hemingway 饰)寻找当年的新闻影像资料。奎恩找到资料录影带,但是在观看之后他的性情大变。 胆大妄为的年轻人试图触摸这个小镇上的禁忌题材,却没想到开启了释放恶魔和灾难的大门……太极宗师之太极门复仇第三季勇士迷踪毒从口入:食物的丑陋真相我们的四十年(2019)铁马骝II之街头杀手粤语警与囚第二季情锁我的学霸男友地下城与勇士之破界少女国语绝命休息站2追眠记一切如你麦路人 纪录片末日回旋哆啦A梦:大雄的创世日记斯嘉丽小姐和公爵第一季瑜伽学院:死亡的昆达里尼歌手·当打之年薄荷糖亮眼睛范马刃牙第二季命途狂奔第58届格莱美奖颁奖典礼啼笑皆非一个姑爷半个儿第二部金锁匙夏目友人帐 第四季洪德罗斯黑夜天使龙猫夜行夜珍惜且试天下玩意我为儿孙当北漂盾之勇者成名录甘南情歌浪女大厨第四季武器大师1988年的妮可不义之财:十年不晚 第二季绿箭侠 第二季她写的诗雨中的请求丁宝桢2023阿罗汉掌风大作战

 长篇影评

 1 ) 越是狗血淋头的事,越要心平气和的说,less is more

姐去看这片儿的动机也不知道算不算主流——我是冲着汤老湿的愤怒的小鸟去的。结果汤老湿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无论是愤怒,还是小鸟。汤老湿绝对是被那对腐国男中罕见的性感大肉唇给坑了,老是被安排去演一些命运崎岖情绪纠结的屌丝,相反肤白胜雪的卷福成天端着张白马脸到处冒充冷艳高智帅。

假如事先不说明原小说是一部人物传记,男主角Stuart的设定大概会被批说“刻意煽情,不够写实”——父亲抛妻弃子离家出走,罹患重肌无力只得去上专为残障儿童设置的特殊学校,遭到同龄男生的欺霸凌辱,更惨的还被亲生哥哥(及其同学)性侵,逃到儿童福利院之后更是身陷狼窝……这是杯具展销会么?

有些人拿到这样一个摆得满当当的茶机就想往杯具里装满声嘶力竭、哭叫吵闹、怨天咒地等血腥玛丽系统鸡尾酒把观众灌醉,然后大家精神高奋地从父母亲戚一路骂到国家社会。这种拿到一包狗血之后恨不能往里挤点洋葱汁然后拿高压水枪喷你一个趔趄的做法,很激动很澎湃容易赚眼泪,在好莱坞比较喜闻乐见。然久居鲍市不闻其臭,悲惨的故事又浓渲重染,太重口了味觉也会麻木。

以闷骚见长的腐国选择把观众放进满是小幽默小温馨芬芳的兰室,然后把这包狗血盖起来发酵,时机到了就把盖子略揭一揭,让狗血的气味无处不在却又润物无声。
卷福其实就是观众代表——Stuart将Alexander归类为“中产阶级”,但是影片没有过多交待Alex的身世与生活,只是因情节需要提了下他出身书香门弟,从而避免将他“实体化”。任何在寻常家庭里寻常长大的青年,对自己生活圈子之外的世界一无所知的观众都尽可以把Alex作为自己的投射。
而Stuart进入Alex的生活直到成为他的朋友也不是一蹴而就,在两个人关系的切换点上都有一个细节作承接,既不破坏这个故事平和的叙事风格和轻松游散的结构,又将这种关系的渐进有迹可循却又自然天成。

在影片初始的动员大会上虽然主持人介绍他是“街友之友”,但是同大多数人一样,Alex其实对街友一无所知也漠不关心,表面上装出很认真做笔记的样子实际上却在涂邪。与会者明显也同Alex一样,对铁窗生涯显然一无所知,都是想当然尔,他们的建议都被Stuart毙了,本来信手乱涂的Alex画了Stuart絮絮叨叨的“盒子”,意味着两条本来毫不相干的人生路线交汇的开始。

Stuart第一次敲响Alex家门时,后者没有立刻将他作为客人迎进门,泡茶的时候还在脑补小剧场——观众此时也认为Stuart确实有可能把值钱的东西顺几样就跑路的。稳当当坐在客厅里为抗议活动“献计”的Stuart跟Alex就书展开了一场看似无关紧要的闲扯。Stuart问Alex说架上的书他全读过吗?读过的有一半吗?Alex都否认了。Stuart接着问说这一本书全是讲蜂这么细小的动物么?那这一本又是说神马?Alex回答说就是讲紫色。Stuart嘟嚷“这有神马好说的”。
Stuart,或者说广大街友们的生活,就是Alex架上的书——摆在那里好像自己识见丰富,但真拷问起来,其实所知甚少。而原小说作者Alexander决定给Stuart写的传记就是一本介绍蜜蜂说明淡紫色的书——细小的平凡的事物有比伟人大事更值得说值得看的地方。

接下来,Alex采用Stuart的主意搭乘后者找来的车用“睡大街”的方式进行抗议(Alex被Stuart身上的虱子叮到),至此开始两人的关系开始由Stuart主导。他建议Alex用“倒带”的方式写传记,请Alex吃黑暗料理,甚至借Alex车钱。
就当观众以为Stuart是个行为举止怪异但良善风趣热心的家伙时,Stuart用砸得稀烂的家中断了这种小说里的“反英雄”形象。把故事从温情小品带去了更为深入阴暗的地方——他哥哥的自杀,他的愤怒,自残和伤人的倾向。
Alex渐次了解到其性格中残酷黑暗的一面(Stuart告诉他自己差点砍死邻居时,Alex还以为是开玩笑)的同时也听到了更多他的童年故事,到了可以分享一罐啤酒的交情。
自以为已经把握了Stuart“全貌”的Alex带他去见自己的朋友并且请他们吃黑暗料理并错误地把他当成“自己圈子的人”对待,而Stuart用自己第一次入狱的故事划出了两之间的界限,至此Alex对Stuart个性中好和坏的两个极限才算都探了个底。

这就像两人共同参加的那些动员会:Alex先演说,然后Stuart上台用他的话震慑全场。Stuart的主导性不但强化了真实感,也避免了观众切入视角的“刺探”意味。他不是一个被猎奇的“受害者”,而是与观众分享他的人生故事,好的与坏的。

Alex开始探究是什么原因让Stuart变成今天这样——找到了症结就能把扣打开。我们曾经都是一样白纸般的婴儿,为什么一些人会成为街友传记的主角,而另一些成为传记的作者?一般人会想到的答案不外乎:怪社会体制不好,怪父母家人不好,怪那人运气不好。Stuart的庭审结果和政府免费帮他安的起搏器否定了“这一切都是体制造成的”,Stuart母亲的不离不弃与妹妹的体谅包容否定了“家人要负起全部责任”,Stuart自己否认了运气的原因——有些人遭遇过同我一样的事,但仍然能过上正常的生活。

Stuart手脚不太利落地系着领带把故事倒带回他第一次使用武力自卫的时候,他说自此愤怒与暴戾就在他体内住了下来,他几次三番用尽办法想将这个恶魔驱逐,“但他为什么要走呢?他也不愿意无家可归啊”。
这是Stuart所选择的小说作者Alexander所采取的答案——这个魔鬼游荡在世界的角落,一旦我们将门开给他,他就会住进来。这部表现手法上并不见花巧动作的电影,在这层意思上吃得很透,片中几次出现小Stuart倒退的镜头分别是他被欺负逃跑的时候和他被继父命令主动出手之前,这面对暴力的两种选择许会导致全然不同的结果。
影片开头一幕是从Alex与磁带中的Stuart老友般地打招呼跳转到他们还没有认识的时间点,结尾处是Alex听完了磁带,然后跳接到书出版之后,Alex说“我觉得Stuart会喜欢它”。叙事结构是环状的,友情的部分则是一直在前进的。

汤老湿的爆发力和卷福的平静内敛不但都很合乎演员形象(?)及人物的身份性格,也创造了一个极好的平衡,汤老湿没有彪戏彪到六亲不认的地步,该对手戏的地方还是会注意跟对手的互动。卷福也没有挖空心思企图去轧戏或者抢戏,全程退到“线索人物”的地步,直到最后一场对手戏,需要Stuart超然些而Alex动情些的时候,两个人都控制得恰到好处。Stuart这个角色的亮度更高,但两位主演始终将饱和度维持在同一水平上,并适当地调换明暗,使截然不同的两个人在调性上和谐匀称,非常配合影片的气氛。

举重题材而若轻喜剧,这不是一门技术,而是一种态度。

 2 ) 我懂,活着的最寂寞。

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我最喜欢的是偶像小斑姐【星星眼(╯3╰)】用的这个词


举重若轻

  贴个链接,所有的评论里我最喜欢的一篇【小透明脑残粉QAQ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590900/


举重若轻是一个微妙的境界,向左歪一点,就会变成美国式的轻浮,用刻意制造出来的、歇斯底里的高潮来包装虚弱的内核,好像一个有胸无脑的美女。向右偏一点,就会陷入欧洲经典的晦涩,甚至是力度拿捏不当导致的平淡无奇。而把闷骚深刻地印在骨子里的英国人似乎是拍摄这个题材、这个故事的不二人选了。当然了我也是在英国人把它拍出了现在的这个样子我才能这么说【。
我想这部片子一举攻下评论里许多高泪点人士的重要原因是它从叙事到镜头,从演员到场景,甚至配乐里的那种整齐划一的,内敛的气质,也就是“举重若轻”的那个“轻”字。我觉得吧,“内敛”并不是指怯怯地束手束脚,而是一种收放自如却沉静的整体风格。举例来说,BC作为承担了观众的视角和切入点的观察者从头到尾克制细腻的演法;汤老湿那场著名的“愤怒的小鸟”里我们可以清晰感受到的,11级的愤怒和11级的悒郁毫不矛盾的融合;没有修饰充满生活感的影片底色和那些有时让我产生纪录片感的客观的中景镜头和穿插的对Stuart家人的采访。而且不是我爱吐槽米国人,放在美国拍,出租屋里的自残戏一定会有一种杀气腾腾的限制级即视感,所以这样的一部英国出品更让人觉得珍贵。
评论里很多人提到,是Stuart不抱怨别人,把这难以忍受的人生的原因全揽在自己身上的态度让他们觉得心疼,相比于心疼,我的情绪更偏向与一份无力的认同。我们现在在高三总复习,历史老师一次次重复提醒我们历史事件是由内因推动,外因不是决定性因素。能够帮Stuart驳倒“他坎坷的人生是黑暗的童年和冷漠的体制造成”的论点同时也能重写爱因斯坦的著名谎言——正确的版本应该是“天才是99%的天份和1%的汗水”。
有的人天生是钻石,怎么摔打他的人生都是励志情节;有的人天生就是刀客特,在宇宙里作了一千年的孽还像小强一样顽强地活着;而Stuart天生擅长颓废和波塞冬的儿子擅长游泳一样是无法改写的命运。
他生下来就是苹果,不是被吃掉就是烂掉,多么好的保存技术都只能让他保持更久的新鲜,而不能改变他终将烂掉的方向。我不知道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科学原理或者是基因相关,如果让豪斯撬开Stuart的头也许他会发现他脑垂体上的小肿瘤阻碍了分泌正常的乐观激素也是未知【我究竟在说什么【。
太多苹果因为对自己的定义和命运下意识的恐惧而选择自欺欺人,把自己一天天烂掉归咎于温度和环境,而我们对Stuart无力的心痛就源于他对自己清醒的认识——看着自己慢慢发臭和他仍悄悄藏在心里、不可告人的愿望——他记忆里那一天下午四点到五点间的那一个小时,和自己的命运狭路相逢的那一个小时,恶魔如果不曾住下,他的人生也许真的会改道,谁知道呢。
虽然我们都知道答案
恶魔也不愿意无家可归啊

Stuart让我喜欢的另一点是,在黑色的迷雾里他顺理成章地活得那么纯真。他不是不会抱怨的人,他对着市政府吐着唾沫星子大骂女王,但他不会说自己的悲惨都是女王造成的。他疯狂,但至少他知道自己疯狂知道自己无可救药,可怕的是这不是自暴自弃,而是摆在眼前的事实。

至于Alexander,他对于Stuart,与其说是一束光,不如说是回光返照更为贴切。我知道他和Stuart之间建立的这层联系让人心安,让观众心安也让Stuart有那么点心安,Stuart装完心脏起搏器给Alexander打的那个电话让我有那么一瞬间以为结局会皆大欢喜。表现他们之间联系的桥段足够温暖,但这些细碎的小幸福远不足以支撑起Stuart的生活,生活能打碎舞者平稳细腻的舞蹈和潜水者生动灵活的关节,也能干脆利落地毁掉一个人。如我所说,苹果总是要烂的,Alexander也许是个大冰柜,但也阻止不了一个烂苹果的死去。

在这样内敛的气质的基础上,那些容易玩坏的手法、:倒带的剧情、首尾和片中多处的呼应,插入的动画部分、主人公狗血的人生,都变成了锦上添花,变成了一根根居心叵测地堆积起来意图打垮观众的稻草。如果不认真看,故事似乎没有高潮。当然我们都知道高潮在哪里,作为我们派出的荣誉代表观察者,Alexander和我们精准同步地泪流满面,同时Stuart一如往常坦然地颤抖着脆弱的身体,用含糊的口音和平淡的口气讲述他常人无法想象的人生,然后努力地把衬衫整齐地扎进西裤里。
这片子可怕的地方是,它没有抄了家伙带着小弟声势浩大地把你打得头破血流,却像化骨绵掌打得你内伤,第二天早上起来才发现心已经碎了。这是个多么绝望的故事呢,藏在咖喱和金酒背后的无望的人生,却被理所当然一样地处理得这么欢快轻松。而Stuart的人生结束得如同Alexander听着Stuart录下的Alexander Only磁带时露出的微笑一样轻易。
也许就是应该这样轻易,生命轻得像他坟墓上的舞蹈。
我总是在想一个场景,油腻闷热的下午,Alexander,又或者是任何一个观众,带着Alexander偷偷用Stuart的传记换掉橱窗里的达芬奇密码以后露出的愉悦笑容,在Stuart的身侧对他说:
“我懂,活着的最寂寞。”
然后看着那个总是穿不好裤子,露着一半内裤的倒霉蛋走向聒噪的铁轨。

【这个时候张悬出现在了铁路上大骂“你怎么能这么杀马特”
【喂

脑子不太清楚,过几天再改改【并不会


 3 ) 不要轻易鸡血,不要轻易狗血【不想剧透的影评不是好士兵】

冲着BC去看《倒带人生》却被TH震撼到
    这些天,我经常自问一个问题,也许在外人看来很BT:如果总是温良恭俭让总是贤良淑德总是自助助人总是鸡血盎然积极向上,那心里的阴暗面怎么办?想要由着性子不管不顾想不说话就不说话不用照顾别人的想法不取悦逢迎任何人尽情刻薄尽情bitch尽情浪费生命听了不愉快的话立刻反击还有心底的黑洞等等,怎么照顾它们?
    看《斯图尔特:倒带人生》,主人公Stuart遇到相反的问题:如果集街头游民、小偷、抢劫犯、酒鬼、瘾君子、肌无力患者、躁狂型人格、反社会分子等于一身,偏偏内心善良纯真想把身体里的恶魔赶出来用尽各种办法包括火烧刀割却都无力改变也不怪罪别人只是无法接受自己,该怎么办?
    他选择了在讲完自己的故事后,躺下死掉。
    《倒带人生》我连看两遍,第一遍是为了BC,第二遍是为了Stuart, Tom Hardy 将他演绎得如此真实饱满鲜活,永远发不清的口音,走路像个冻僵的企鹅,提不到腰际的裤子,用心做三明治咖喱“犯”的劲头,对自己不幸经历的清晰认知以及无力改变的绝望的清醒。很高兴看到这部剧集里,BC演的Alexander美艳大方却自然平实,张力全部由TH的Stuart贡献。

是什么杀死了那个纯真的孩子?
    普通人惯常希望出人头地,人中龙凤,而Stu却想成为普通人而不能,他的左手刺着“HATE”,右手刺着“LOVE”,胳膊上有个“FUCK”,脑子里有那么多敌人在,像“黑夜迷雾”,不知道哪一刻会出来,伤害到别人。而他“只是希望,哪怕一次也好,能够逃离那种疯狂”。
    在黑夜迷雾没有发作的时候,走近了看,他是个有趣的人,有着很强的感知能力,高兴的时候唱“ Because you’re gorgeous”,会品茶,认识果树,脑子里有很多“赚钱的主意”,写整理笔记还用不同颜色标记,说话有时迷迷糊糊,有时直指人心,有个用自杀把戏弄来的公寓,灶具脏兮兮,但是做三明治的劲头十足认真,当然,在看到他从裆里拿出手来去弄鸡肉,使出吃奶的劲头把三明治压实了,配上那销魂的手指印,咱们这些普通人大概都会像Alex,不忍卒吃。
    他有个14岁的儿子,听到儿子语音信箱里全是FUCKING,他很发愁,说总是希望儿子能去读个商业院或经济,现在这样怎么能行?得要教导他恰当的礼仪有多重要。后来语音信箱换成了正常的话,他喜上眉梢。Alex和他一起笑。
    BC的片子,对我来说超有代入感,也许是因为我看到的每一部他都恰如其分,有时耍酷,有时卖萌,有时平实,像在这部戏里,他是片极好的绿叶,我们看到的Stu,都是通过Alex的眼睛。
    Alex是个中产阶级,因为兼职的流浪汉收容所的负责人Ruth和John被抓判刑,组织抗议活动而认识了Stu—这个被收容的一员,看到了一个前所未知的世界。一段时间后,他想为Stu写本书。在这个过程中,两个人成为朋友。他们彼此发现了,对方都是普通人,另外一个阶层的人,不都是怪物。
    初次到Stu家,Alex把鸡肉三明治小心翼翼扔到家具底下,后来他和Stu一起吃模样诡异的鸡块,用面包蘸酱汁,再后来,Stu喝过的啤酒,他拿过来一口喝掉。Alex是个很好的朋友,除了他在朋友家的乡间小屋里,追问Stu说第一次入狱的经历,让我很不忍不爽外,其他的时候,他都很关心,也能充分接受Stu,接受他原本的样子,陪他逛街、上庭,去医院看望,在Stu彻底自由后用香槟喷他一身。
    Alex的友情,像是卖火柴的小女孩用尽一把火柴燃起的火光,给Stu的生活带来了快乐和温暖,却照不出他走出无涯的黑暗。
    是什么扼杀了那个纯真的孩子?九岁开始被哥哥和朋友性虐待三年,逃离后又在儿童之家被虐待,被迫做一般人无法想象到十一岁的孩子做的事情。但Stu不埋怨别人,他说,很多人童年经历和他一样,但他们接受并适应了这些,过上了得体、正常、很有意义的生活,这点上他想得开。他不愿选择一个人或事,轻松地把一切都怪罪到上面。只恨自己发现了暴力,他说,“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恶魔之子,我让他住进心底,就再也无法摆脱他了,我试过那么多方式,想把他烧出来或割下来,但他只是笑着说‘不不,我不走’,为什么要走呢,他也不想无家可归。”
    正因为他足够聪明,知道没有什么可以怪罪,他的绝望才那么深邃。他想拥抱这个世界,却又无能无力。

不要轻易鸡血,不要轻易狗血
    我常鸡血盎然或者狗血淋漓,好处是容易被激励,一本书或者一个电影都可能让我多挺几天,不好之处是容易流于表面,对人对事缺少深刻的认知,对别人的苦难少有真正的同理之心。
    前些天,南京女孩走饭因抑郁症自杀,看她的微博,极有才情的女生,也非常机智幽默,为什么还是会选择自杀?
    我以为自己在高中时候,或者2010年前四年间的状态,还有在05年毕业写论文的几个月里,可能有轻度的抑郁症,心底有时竟略为得意自己算是走出来了。
    几天前,和一个朋友聊天,说起第一份工作高层斗争带来巨大的压力,让她那段时间大概得了抑郁症,有时走在街上,往立交桥下看,会觉得“自杀是件不错的事儿”。我很震惊,她是个积极乐观上进的女生,漂亮,有感情很好的老公,会有这样的念头。这让我有些理解了,抑郁症的确是生理症状,而不仅是心理症状,我以前想得太简单了。
    《桃姐》里有台词说,我们经历的苦难,是为了更好地安慰别人。但在我这儿,把自己经历的困难放大,对他人的痛苦不加理解,反而会想为什么TA挺不过去呀?曾经的挫折成了傲慢的资本,这真是顶糟糕的事儿。
    How can you judge someone without walking in their shoes?不要评论别人,因为我们没有穿上他们的鞋子走路。
    《倒带人生》里的Stu,说起自己的苦难,就像说“今天中午吃个宫保鸡丁”一样自然。在医院里,说肌肉萎缩这件事儿他一直搞不清,但想到老二上也都是肌肉,多杯具呀。医生要给他装心脏起搏器,但是针到胸口,血管一碰就碎了,因为打了太多柠檬酸和海洛因,“挺可笑的,哈?”
    为了争取Ruth和John的自由,Stu陪着Alex巡回演讲,为了救人,他一次次剖开自己的灵魂,他说,“自杀倾向在我们中间是常有的事,感受那些难以承受的愤恨,以及自觉对生命的浪费”,“我是你们用来恐吓孩子的恶魔和梦魇,那些社工人员努力尝试着要从街上带走的那类人”,“我们不该把Ruth和John关进监牢,应该发奖章表扬他们的所作所为才对”,说完,掌声响起,他从椅子上取走之前粘在上面的嚼过的口香糖,放进嘴里,走下台去。
    他要去参加妹妹的婚礼,打好领带,穿好西装,摆出一个挺帅的POSE,说“把我一枪轰到墙上,如何?那感觉应该会挺爽”。
    终于有人认真听他说那些对他来说很重要的话,讲完了故事,他向前迈出一步,走到11点15分从剑桥开往金斯林的火车前。尘归于尘,土归于土。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传者Stuart Shorter,作者Alexander Masters。

什么是真正的慈悲?
    宗萨仁波切开示《普贤上师言教》,讲到慈悲心时候,说起一个故事。从前,在西藏,有个学生去拜见一位噶当派大师仲顿巴格西,仲顿巴格西就问这个学生说:“博朵瓦最近在做什么?”博朵瓦是另一位噶当派大师。这个学生回答说:“博朵瓦现在正在为数百僧众讲经说法。”仲顿巴格西就说:“很好,很好,真让人随喜呀!”然后问另一位噶当派大师:“普穹瓦现在干什么?”学生说:“他现在正为印经、建造佛塔、建造寺庙忙着。”仲顿巴就说:“真好,真好,太让人随喜了!”然后又问起一个大师:“滚巴瓦他现在做什么?”学生就说:“滚巴瓦什么事情都不做,老是坐在那里禅定。”格西仲顿巴听了就说:“这个太好了,就是应该要这样子。”最后问:“卡隆巴呢,他在做什么?”这个学生就说:“老天才晓得他在干什么,他现在整天披着披风,把头包起来在那里失声痛哭。”格西仲顿巴听了这个后,立刻脱帽,合掌当胸,流着眼泪说:“他才是在做真正唯一应该做的事情”。
    就像Alex家族有写作的遗传病一样,Stu的家族(大概是他父亲家族)可能是有疯狂的遗传基因。念及至此,就想到了那位整天把头包起来失声痛苦的卡隆巴大师。

蘑菇招谁惹谁了?
    但这不是一部哭哭啼啼的电影,反而充满了活泼的气息。Stu在讲自己经历的时候没有煽情,从不戏剧化,也不自怜自怨自艾,平静得好像在讲别人的故事,也仿佛从来没有被人伤害过一般。就像影片介绍中所说:整个作品在浓郁的哀愁中,却洋溢着活泼生动的韵律,是它最奇特、也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说两个让我倍觉喜感的片段。
1. 盒子,盒子,盒子
    Alex得知Ruth和John被捕后,召集抗议活动,商量怎么组织抗争把他们弄出来。有人提议寄书,有入过号子的作者写的,有写监狱里同性恋的,Stu的声音传来“这不会有用的”,旁观的我心想奔着把人弄出来的目标,寄书真TMD不靠谱当然不会有用了。Stu后面的话就雷声滚滚了:寄书?盒子装不下的。监狱里的置物盒,每个犯人都有一个。我先前的地方可以有个地毯呢,但盒子装不下,还可以带只百吉鸟,或金丝雀,但无论哪种,鸟笼子都放不进盒子里,Ruth和John将因此被嘲笑。如果你们组织抗争运动,至少要先对盒子有点了解。
    我擦,这是哪跟哪啊?但是,就和Alex一样,我们哭笑不得,却觉得这个人有点意思。
2. 蘑菇招谁惹谁了?
    Stu缓缓地开着小破车,载着Alex。路上Alex看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电锯雕刻蘑菇”,他念出声来,Stu回了一句“我擦那啥货啊”,Alex叹了口气“蘑菇做了啥要这样遭虐”,然后两人买了个雕刻蘑菇放在了车里,接着开往乡村休假,一路风景很美。
                                                             2012-3-25
http://user.qzone.qq.com/44773093/infocenter#!app=2&pos=1332773913

 4 ) 致我这充满争议,且布满痛楚的短暂人生。

Stuart清晰的记得,在一个平凡下午的4点到5点之间,他从一个芸芸众生中的一粒分子变成了仿佛上了膛的反社会人士。从此变成游走在街上的幽灵,父母用来吓唬小孩的怪人。

这是一个33岁的反社会的短暂却无比漫长的人生,在酗酒,海洛因,暴力,偷窃犯等迷雾之下,看到的缺仅仅是一个极度不快乐的脆弱灵魂。


这是一部基于Alexander Masters的同名书形成的TV-Moive,影片中大量对白都还原了原作的真实对话。

(以下涉及影片剧情)

Alexander也从来没有想到,最后会和这个疯疯癫癫的流浪汉发展出一段类似友情的东西。大多数人都无法了解Stuart这样边缘人的生存状态,这种未知的人无疑是让多数人感到恐怖且厌恶的。这种印象同理也存在于Stuart一直敌视的中产阶级人士,虽然都不曾细致了解,但是阶级和势力的对立形成了天然的敌视。

这本来是一个沉重伤感的真实故事,电影(传记)却别有用心的用了一种清新的方法尽兴了叙事。当Alexander最初在车上给Stuart讲述传记的开始时,Stuart发牢骚的抱怨说这一切真是太无聊了。他也知道,人们不想去关心一个无名之辈的成长历程,可是却有别样的好奇想要了解究竟是发生了什么变故造就了这样一个Damaged Soul.

眼前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走路步伐奇怪,说话仿佛呢喃的一个邋遢Homeless。在Alexander面前,Stuart能够轻松的上前攀谈,仿佛没有一点威胁,可是稍微了解下去便知道这个眼前仿佛不堪一击的年轻人背后危险的一面。严重的自毁倾向,情绪的不稳定,患有不常见的肌肉萎缩病症,终日酗酒并且长期服用海洛因。

种种恶习背后,不同于印象中懒惰得终日无所事事只知道仇恨体制的愤青流浪汉不同,Stuart却是拥有一颗很善意且感恩的态度来面对曾经对他进行了帮助的人。他记得Cambridge的两人对他的施舍和关心,给予他衣服,食物,甚至饭后还有贴心的布丁。在为了帮助无辜坐牢的两位Cambridged学者的同一目标下,Stuart和Alexander走在了一起。

作为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Alexander在最初对Stuart也怀有揣测和抗拒,当Stuart第一次来到Alexander家中的时候Alexander甚至还担心Stuart会偷走家里的值钱东西。可随着接触变深,Alexander却发现Stuart身上充满了惊奇让人着迷,也越来越对他抱有好感。就如同Alexander的原话说,Stuart带领他走入了一个未知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我们这样的“凡人”不曾进入过的,一种疯狂的混沌。

Stuart称自己的黑暗面为午夜迷雾(Midnight Mist),这是一种他也无法控制和预知的状况。

对于Stuart这样可能随时陷入混沌的状况,我也很有感触。在少年时期我也有自毁倾向,也曾经自杀未遂,最明显的就是在我12到15岁之间。怒气的满分制为10,如果Stuart已经超出最大限度达到了11,那我当时也达到了8或者9。那种被突如其来的愤怒吞噬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一种发冷的癫狂。这种状况多半都和童年经历有关,The Crow其中有一句台词是“童年之后便是死亡”,童年之后的人生是黑暗的,可如果拥有黑色的童年,哪怕是些许刺激,对人的一生都是有不可撤销的影响。可和Stuart不同,经过多年的调节和生活环境的几度调整,我可以说现在我也只是个看起来没有任何异样的普通人,成为了The Masses的一员,愤怒指也大概降到了5。Stuart却保持在11回不去了。

Stuart常常被突如其来的恶魔情绪控制,思想陷入混沌,当他反应过来时常已经身上鲜血淋漓。因为自杀未遂,情绪随时处于崩溃边缘,英国政府高速率的提供给了Stuart一套小局所。在内心平和的时候,Stuart就默默的生活在这个空间里,写着别人读不懂的日记(原著中提到Stuart的笔记都是运用了简写,并且有大量的拼写错误,比如纪录Alexander他的笔记是ALEXDER之类的),还细心分类,整理自己的行程甚至还想出一些帮助外国商人的创业的计划。

平和状态下的Stuart是个讨人喜爱的年轻人,他有礼貌,待人宽容不小气,互动起来配合率极高。因为身体不好,走路老是牵着Alexander,顶多只是像个大人旁边任性刁蛮的小孩子。只是从Stuart支离破碎的回忆片段中,我们才能窥测他那伤痕累累的人生。Alexander曾经为了Stuart骂邻居是基佬的事件忍俊不禁,Stuart却生气的说“It's not a joke! We’re looking in my life here.” 面对他人的人生,我们可以轻松地挖一个洞窥视其中,可如果那些伤痛是布满在我们自己身上呢?

愤怒在一般人身上不过是过客,时而来,转头走。在Stuart身上,愤怒已经是个不远离开的长期居民。
Stuart拥有比大多数人都不幸的人生,从小被欺凌,童年时候被自己的亲哥和儿童之家的管理者等多人轮番性虐待,辗转各个少管所和监狱受尽折磨,为了屁大一点的抢劫竟然做了5年牢,除了精神上的折磨,生理上还面临走向残疾的黑暗。一个人的人生中从来没有发生过好事,甚至连美好的幻想都不曾拥有,究竟是要一个人承受多少折磨?

和Alexander的微妙友情或许是Stuart生命中最好的历程了。这也是为什么最后结局是那么的苦涩。连Alexander也无法了解究竟Stuart是否是自杀还是意外,可我总是希望Stuart只是倒霉的撞在了火车上。如果想像在拥有了和Alexander这样的朋友后,还是无法消灭自杀的执念,这样的Stuart实在太让人心疼。葬礼中,我无法克制的想像Stuart若是一个人走向火车的镜像,我冥冥之中还是期盼这家伙只是一个人喝醉后不幸撞上了火车,死亡对于Stuart来说是长期以来的希望的归宿,但始终我依然是希望这样的死亡是突如其来而非策划已久。

本文题目来自Stuart在试穿西服时候对Alexander即将完成的传记一次总结性的注释。他自己略显吃力地打好领结,轻描淡写地说“I have lived a very controversial...and very unpleasant life. ”

这一句正式成为了我到目前位置最喜欢的一句电影台词,正是它如此单调,如此平和地却叙述出那般悲痛的无奈。


Stuart生前不过只是一个nobody,一个活在最底层最无力的个体,一个饱受折磨的受损灵魂。任何时期,我们周围总是有这样毫不起眼的个体消逝在疲惫不堪支离破碎的身体中。我们看不见,或许也选择不想看见。这电影像是拼凑合起了一张四分五裂的镜子,透过镜子的折射看见了一个我们无法理解的的混沌世界(how can you judge someone without walking in their shoes),转眼看到的,则是反射中我们泪眼朦胧无力的自己。













[后记,
时隔多年,我几乎是第一次看到这样平凡可亲的剑桥,这是电影发生的地方,也是我童年生长的地方。我甚至找到一张我曾经在Stuart片头坐着的同一个地点拍摄的照片。因为这个这个电影好像也像一个回忆镜似的,真想回去看看啊。

about stuart相册见: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62273966/

主演方面,Tom Hardy和Benedict Cumberbatch简直默契十足。Tom Hardy怪异的口音听起来甚至有点英国一些私立学校出来的那种味道(笑)。TH表演绝对抢眼但是BC稳定的发挥不仅给予了TH大量的空间也让影片倍感亲切。

本片资源比较难找,我目前因为帮朋友下载找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资源,有需要的可以豆油我。

 5 ) 请听他说话

在看它之前,我曾经想象过这会是怎样的一部电影。看过简单的介绍和很多很多的截图,这让我在故事一开始很难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情节里。

这是一个好故事,好电影。
斯图亚特无疑是这个故事的中心,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人怪异,甚至有点令人讨厌,正如亚历山大最初见到他时的感觉。他是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说出来的话混乱嘶哑,还会让你怀疑他是不是单纯在渲染自己的悲惨,因为那些“黑色烟雾”听起来非常抽象,不真实。

有一个人好好的听了。

片子里有两个让我很感动的点,第一个是斯图亚特问亚历山大他为什么对流浪汉这么感兴趣,亚历山大回答他,他如果只是对流浪汉感兴趣,就不会这么老是和他混在一起了,他是把斯图亚特当成朋友。
第二个是斯图亚特去参加妹妹的婚礼前,亚历山大问他,如果你能改变一件事情的话,你想改变的是什么。斯图亚特开始没有回答,他觉得这样会让人把所有的责任推到一件事情上,后来在亚历山大的坚持下,斯图亚特回答说,是他知道暴力的力量的那天。

在这之后,这故事将真实呈现了出来。曾经种种让人以为是伪造的、用来引人注意的悲惨,其实都是真的,尽管它们听起来非常的不真实。
经历过这一切,斯图亚特的内心充满了憎恨、恐惧、混乱,但他并没有将所有一切的责任都推到那些伤害过他的人身上。他更多地可能是迷惑于自己是如何走上了这样的一条路,让自己变得这么悲惨痛苦。
他原本可以光明正大地说这一切不是他的责任,是他人、社会,让他变成这样的,但是他没有,在他回想过去的时候,斯图亚特责怪的,是自己曾经接触到了暴力,并且选择用暴力解决一切。

他的内心缩着11岁时那个瑟瑟发抖的小男孩,他恐惧、痛苦,但他不想用暴力解决,他仍然充满着一切属于人的东西,他不单单是一个善良或者一个痛苦的人,斯图亚特很复杂,像他所经历的事情那样复杂。
而这一切,并不是斯图亚特自己想要的。也许他想要的,是有个人认真听听他的话,有个朋友,有个简单正常的生活。

 6 ) 名为人生的索引

很久没看一片子然后想絮叨点儿什么了。
其实其实,我真的是奔着我男人来的,嗯,就是那个,名字和脸都很显眼的那个(别打我),但是真的,E老师的演技华丽的超群了。很大众的原因,看Sherlock的时间不算早,爱的死去活来也不是最疯狂的(我可以完整的念出BC的名字我骄傲);偶然看到了海报,两个男人,一段人生,我看到的是治愈,可是完整的看下来才明白是疗伤。你见到了一个医生,从症状到感觉,追根究底的找病因。就算你是绝症。
毫无剧透的开始观赏,我做过猜测和臆想,会是流浪艺术家,朋友,亲人还是恋人,更甚是主仆(【触不可及】后遗症啊),但是还是被全数推翻。
就像我到现在还不明白为什么Alexander愿意跟着Stuart去过一段或许是他这辈子最出格的日子,但是又好像有点明白。

Alexander对于Stuart一开始的感觉应该是一种带着同情的好奇,又在他并没有如他所想卷走自己的家当时感到像那杯放多了糖的咖啡一样不是滋味。Stuart嗑药过度,暴力倾向,从少管所到监狱,流离街头,却在以一种荒诞的方式帮助体制下的牺牲者,也会因为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让自己在一个中产阶级的家里接过这位中产阶级的咖啡,也许他真的用了Alexander的烟灰缸。
不管是自由,浪荡还是堕落,我一直觉得Stuart其实是个温柔的人。他会温柔的嘟囔着Fucking,温柔的在一片脏乱差里近乎用力的做一份饭,温柔的开着除草车,温柔的说“是真的有傻蛋买你这玩意儿吗”然后和Alexander买一个蘑菇,即便他对着窗外的警察说“Fuck off”他会依然温柔的对着怀里的孩子说别哭。
就是这么一个温柔的人。我想,或许Alexander也在想,这种温柔值得被探究。就像他的生活之于对方是无趣的中产阶级——还是一个吃饱了撑的的中产阶级,Stuart之于他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去体验无照驾驶,或者在街上开瓶香槟。
Stuart的人生充满了可以解释他过的如此潦倒的原因,可是在Alexander问起他想改变什么的时候,比起Gavvy,儿童之家院长,肌肉萎缩还是什么的,他只是醉醺醺的说,要是把我整个人都改了就好了吧。暴力是让强大的幻觉变得真实的毒品,即使是把自己和他人都折磨的皮开肉绽,是否在他为数不多的清醒的日子里,他的心里从未真的想伤害任何人,只有他自己。
他的人生也是由爱和恨组成的,左手是恨右手是爱,可是他从没有真正纯粹的爱和恨。这么复杂的东西,还不如过的迷糊一点,就不用思考了。
有些事情Stuart并不想憋着,事实上他很愿意告诉Alexander他的人生里的种种操蛋。之所以是倒带,恐怕是因为他希望自己有勇气说出那些只有在醉酒时才会录下来的话吧。他的生活,或许他觉得——就是个BUG.

这片子其实让我笑了很多次,月桂树2号,泡泡糖冠军抢劫,包括每次的纸上小剧场——我知道我笑点很奇怪,但是不得不说那个关于折叠床的故事真是太TMD搞笑。
乐的最高兴的是Stuart做三明治的那一段,不知道为什么从他把培根夹道面包里还用番茄酱让它变得血肉模糊这一场景就像戳了我的HHP,最后他的按压动作就是一个助推器。Alexander把它藏在柜子底下——让那个三明治见鬼去吧,没准儿以后这一段日子也就跟着见鬼去了。
勉强度日的作家还是决定区看看这个游民的生活到底有几分符合自己的猜测,在初遇之际两个人达成了关于倒带的一致——从现在,到最初,一点一点看清这人生。Alexander像在读一本书,对于结尾有一种忐忑的期待,但是在他最初做出为Stuart写一本传记这个疯狂的决定的时候,如果知道了答案他还会不会决定落笔?
人生没有如果。就像他们一起度过的日子也不会销声匿迹。他像是在听一曲漫长的爵士,就是那种慵懒中有点儿激情,让人跟随它起舞也好窝在沙发里也好的旋律,就像Stuart挽着他的手臂在他耳边碎碎念的过往。那是一种欢快的声音,让人忍不住发笑,基调又是这么低沉。他的故事总让他发笑,把对方的“放尊重点儿”当成一句玩笑。可是当他真的在星期四的下午四点追问出他第一次入狱的情形时,他是否才真的意识到打一开始决定为Stuart写书意味着什么。
Alexander在面对Stuart的时候如同一个盲人,只能用触摸的方式去感受他的生命,同时也要实实在在的触碰到那是一种怎样未知的,斑驳而粗糙的质地。

他做贼一样的把自己的新书换到一群畅销的达芬奇密码中间,他听到Stuart在磁带里沙哑的对他说“Hello Alexander”的时候都笑了。Stuart总是有本事让他在一瞬间笑出来,甚至只要想起他嘴角就会上扬。可是这一次,他笑着说出“Hello Stuart”也没法阻止他第一次为了他去流一场泪。
或许早该这样,有那么多的不幸,那么多的挫折,那个人却笑着说,让他笑着听。像是强力清除剂,是不是时间够长人生总会开拓?
只有这一次,他真的无法让自己不去痛苦。

他的人生有许多转机。如果Alexander能够正序的播放Stuart的人生,他或许会带他去一所正常的学校,或许会让他的哥哥停下他的暴行,或许会把他从那家倒霉的儿童之家里救出来,又或许会让他在自己的儿子的生日时别喝得那么烂醉。或许,也会在他抬脚迈向火车的一瞬间扯着他的领子把他拉回来再给他两拳说你TM能不能看看路。
可他所能做的就是听着他倒放他的controversial and unpleasant life.

 短评

Tom Hardy和Sherlock呀,Tom Hardy演技秒杀阿福,无怪乎获提名。一个很伤感的故事,一段很凄凉的人生,所幸讲述的过程还是满带着活泼。英伦式的堕落过程,Tom Hardy还有正面全裸镜头。不过看到这样的故事最后还是不免心中悲从中来,动画效果加分。

6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Alexander Masters的原书写得足够好 David Attwood的导演技巧倒没什么真正可圈可点的地方 不过 Tom Hardy的表演挽救了一切:很少能有人可将一个彻头彻尾的游民诠释得如此彻头彻尾xD 那个神经质到骨子里的说话腔调 及长期吸毒者颤抖 萎靡 无法控制的动作 都表现得不像是演出 而像是真正的纪录片一般了。

9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TH小旁友演得太赞了,所谓激萌激虐不外如是。BC的风头绝对被盖掉了啊。绝不自怨自艾的立场实在让人佩服额。Stu拉阿哥是宗桑,看护中心额老甲鱼也是宗桑。

12分钟前
  • selenesun
  • 推荐

i just hit by head hit by head hit by head. the more you speak,the more inauthentic.no one wanted to listen what i think is really important,so i got myself drunk and sit here making mad conversations,draging down more to hell.all i aspect is lying down, die.

16分钟前
  • 李和百万幽魂
  • 推荐

老湿的口水音好可爱啊~女王暗淡了~

20分钟前
  • 兮称
  • 推荐

我只希望,有那么一次,我能从魔鬼的手中逃脱出来。我烧自己,割自己,想逼它出来,可是,它也不想无家可归啊。

24分钟前
  • 亚比煞
  • 推荐

在最需要字幕的时候 你却没有... 冲着Benedict Cumberbatch来 带着Tom Hardy走~

27分钟前
  • 洗狗
  • 力荐

结尾我流泪了。。。老湿应该凭此角色得奥斯卡。两个人的夫夫情甚至延续到了TTSS,里面二缺成了老湿的上司(TOP了)然后对久别重逢的老湿一阵爱的暴打

31分钟前
  • ilovelukas
  • 力荐

流浪漢與中產階級、性虐待與暴力史、出生與死亡、自殺與重生。我始終不能忘記是,Stuart在回想自己過去的生活,如果能夠選擇一樣去改變的話,他選擇的是他發現暴力的那一天,感覺到自己強大了不止五十倍,但是漸漸發覺自己開始變得無法自控,憤怒像一頭困獸,霸占了他的整個身體,再也無法回到從前。

36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如果曾有人懂得你,即使日后失去,那也是幸福一种。

3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一开始就觉得男主好眼熟,看了很久才想起是谁,蠢到了。。。演技真的太棒啦!

43分钟前
  • ╯^╰
  • 推荐

开始我想完了,tom在说什么基本听不懂;中间我想tom太hot了演这样邋遢的角色还是让人觉得很hot;看到最后我觉得Stuart是个让人笑过之后会很心痛的人。tom的演技真是没话讲。还有……他皮纳斯真的不大。

47分钟前
  • Jin
  • 力荐

(非影评)Tom Hardy真乃黑暗料理界厨神

50分钟前
  • Alayne
  • 力荐

倒带人生

52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TOM的演技真好啊把这个人给演活了!一路的口吃不清,一路的fuck不停口,烟酒不离手,一路的疯疯癫癫我完全花痴状态了。从小经历了那么多的坎坷哎到最后遇到那么个人还真是不易。没字幕听的好费劲英英语太水了好多连音外加还故意口吃,不过真好~

54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力荐

於Stuart的遭遇感到難過,也因為他的境遇而心中產生出惡魔,更讓我意外的是原來Stuart所在意的哥哥Guavy才是造成惡魔的元兇;拍攝手法平鋪直敘,讓我一度看不下去,只好展現出為了看BC的毅力了...Tom Hardy讓我認不太出來,可是演技真的很棒,倒是BC長相一直沒什麼變

59分钟前
  • mingjoyce
  • 推荐

这对二缺cp萌炸了!!

1小时前
  • 魁建国☘
  • 力荐

哈弟你是如何含着一口痰演完整部电影的= =

1小时前
  • 泽马
  • 还行

我用火、用疯狂都无法把身体里的魔鬼驱赶出来,我疯狂地伤害每一个靠近我的人,原来死去是那么难。

1小时前
  • nadja
  • 还行

幽默 心碎 残酷 辛酸 糅杂成一段真实的杯具人生 膜拜Tom Hardy的演技!

1小时前
  • broken flower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