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控诉

HD中字

主演:让·杜雅尔丹,路易·加瑞尔,艾玛纽尔·塞尼耶,格莱高利·嘉德波瓦,埃尔韦·皮埃尔,弗拉迪米尔·约尔丹诺夫,迪迪埃·桑德尔,梅尔维尔·珀波,艾瑞克·拉夫,马修·阿马立克,劳伦特·斯托克,文森特·佩雷斯,米歇尔·维耶尔莫,文森特·格拉斯,德尼·波达利德斯,达米安·勃纳尔,劳伦特·纳忒拉,卢卡·巴巴拉斯基,穆罕默德·拉赫达尔-哈米纳,费利佩·曼吉安,皮埃尔·福雷,伯努瓦·阿尔曼,安德烈·马尔孔,皮埃尔奥瑟达,让-玛丽·弗兰,Brigitte,Boucher,米歇尔·克莱门特,皮埃尔·莱昂·卢诺,罗曼·波兰斯基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年份:2019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我控诉 剧照 NO.1我控诉 剧照 NO.2我控诉 剧照 NO.3我控诉 剧照 NO.4我控诉 剧照 NO.5我控诉 剧照 NO.6我控诉 剧照 NO.13我控诉 剧照 NO.14我控诉 剧照 NO.15我控诉 剧照 NO.16我控诉 剧照 NO.17我控诉 剧照 NO.18我控诉 剧照 NO.19我控诉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周限定观影——《我控诉》

“我喜欢电影中的阴影,但生命中的阴影则不然。电影是电影,人生是人生”——罗曼·波兰斯基

波兰斯基是缺乏安全感的,他的电影也处处透露着危险的气息。

这句话不适用于《我控诉》。

poster by 铅纸鹤

《我控诉》改编自罗伯特·哈里斯2013年的小说《军官与间谍》,小说原型为法国著名冤案“德雷福斯事件”。哈里斯也是波兰斯基前作《影子写手》的编剧。

在去年威尼斯电影节上,本片得到场刊最高分,拿下评审团大奖,但并未斩获金狮。否则波兰斯基将成为继亨利-乔治·克鲁佐,安东尼奥尼和罗伯特·奥尔特曼之后第四位囊括欧洲三大最高奖的导演(《荒岛惊魂》金熊《钢琴家》金棕榈)。

这部讲述法国窦娥的电影没有惊心动魄的智商博弈,更没有六月飞雪的奇观展示(本来也不会有)。要不是导演自己说“我想拍一部间谍电影”,估计也鲜有人会把它当做一部间谍片。平稳,克制是对本片最普遍的评价。平稳在叙事,克制在情绪。我感受不到波兰斯基熟悉的危险性,亦感受不到什么戏剧张力,趣味性被极大地削弱,虽难掩其水准,但让包括导演影迷在内的众多观众感到无所适从。

古典主义,本就是主流中的稀缺品。


尽管我认为影片前半段明度过低,但光影的运用仍很值得称道。

让光渗入黑暗,就是这部影片做的事。

从第一个镜头开始,阴云密布,冷色成了主导。之后主角皮卡尔上校进入情报处,氛围依旧没变,他所在的大楼矗立在阴云之下,楼内则更加昏暗,体制的压迫感呼之欲出。这种外化的压迫感持续了半部电影(也劝退了大量观众)。

这种状态下,作为光的通道,窗成了不时出现的一个意象。

窗是德雷福斯唯一的情感出口

15分钟和42分钟处,皮卡尔上校两次想要开窗,可是都没有成功

打不开的窗

于是这里成为了波兰斯基电影中常见的密闭空间,加重了压迫感。

入狱后才有了靠窗的位置

再比如,当主角发现端倪,去对比字迹的时候,其他人从上至下,步入黑暗,而后他上楼梯,从暗处去明处。

相反的方向

类似的光影运用不胜枚举。

导演擅长处理密闭空间戏份,但是本片没有一个绝对的密闭空间。我们把情报处大楼当做一个具有压迫感的大空间,将办公室看做一个小的空间,而门作为各房间的连通,其作用得到了发挥。影片前半段随处可见以门作为一个镜头的开始或是结束。

如果说空间上的切换交给了门,那么时间上的切换就交给了信。

不难发现,前半段频繁利用二者进行转场。回忆的段落多从纸上切入切出。

电影过去一个多小时,主角被撤职,离开了体制,画面变得明亮了一些,可体制对他的迫害远未结束。之后主角被捕,但此时视角已经放开,我们发现他的单打独斗引发燎原之火,其中就有文豪左拉。

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就是左拉的“我控诉…”,随着激昂文字,镜头像一把枪,依次指向那些被控诉者。这是全片最有力的一场裁决。

但其实控诉的话语其实早已借德雷福斯之口说了出来

不道德的审判

不好意思放错图了

可惜控诉的作用最终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多年后的无罪释放用字幕带过后,二人回到体制,受害者依旧是受害者,只不过在这种讲述下,角色身上的无力感与本片风格相得益彰,平静得像是吹动了历史的浮尘。

至此,两名主要人物进入了相对明亮的大厅,可面对的依旧是本质上差不多的问题。这结尾或许是本片最具作者性的地方了。

导演近作《穿裘皮的维纳斯》和《真事改编》都可以概括为“创作者”和“入侵者”之间的斗争,又可以指向同一个结论“创作者是脆弱的”,而《我控诉》没有了这样的关系,只有“讲述者”波兰斯基,如果“我控诉”是他的心声,那讽刺的是,当今社会回了他一句“me too”。法国街头举着“我控诉”牌子的群众和片中的同持着“我控诉”的报童形成了巧妙的互文。发问者成了被问者。


作为去年最受关注的两部法国电影,几乎站在了对立面的《我控诉》和《燃烧女子的肖像》,二者的基调截然不同。前者是阴冷的历史讲述,后者是明亮的神话新编,最直观的感受是,前者用的光够拍好几部《我控诉》了。现实中《我控诉》得到了《燃烧女子的肖像》的控诉。有趣的是,两部影片中都有弹钢琴段落,《燃烧女子的肖像》中的四季和《我控诉》中的天鹅,可怎么想这两首曲子都该反过来。 更有趣的是,之前《燃烧女子的肖像》那期有五十多人参与,这期才有14人,平均分7.39……

本片在观影团内部没有什么争议,大家态度大致相同。 这是一部教科书式的电影,它有着教科书一样的纯熟,也有着教科书一样的无趣。 并且短评区伊斯特伍德老爷子得到了不少夸赞(波兰斯基:???)。

让我们康康大家是怎么看的:

@cinedreamer_ 8 就题材而言,的确可以和<Jewell>对标来看,但两部所走的路线却又有所差异——同样是对真实事件的还原,在保持沉稳叙事的前提下,东木更偏重于输出情感、自然更容易打动人,而波兰斯基则延续了他以往的残忍冷峻。相比之前看过的一部分波兰斯基的作品,这部的风格显然有所淡化,很多细节一时也无法参透。但于我而言比较难得的一点是,即便从未听说过这段历史,却也能从一开始就被吸入剧情。前半冷静后半冲突逐渐增多,节奏始终把控的很好,此外阴暗色调、几次闪回的镜头衔接、众人轮流阅读“我控诉”段落、以及刻意省略最关键的一场翻案法庭戏,也都值得一提。

@野凡 8 沉稳、内敛、克制,举重若轻,暗涌浮动。于卢女权手中拿下评委会大奖。

@NanSLi 8 视角里或多或少都有点无法言喻的压迫感,即使将事件本身归置于淡然冷清的“语境”。丝毫没有故作矫情的叙事“构建”,却从受限的段落中得到这份凝重却慰藉的“感知”。在空间情境的极度闭塞下,不由得触摸那些人物间的错乱层次递进的话语态度,无关情绪的共鸣,无关质问的挤兑。只是在一点点在汲取着在历史与虚假中的细微哀愁,可惜我们被给予的也只有无尽疏离的回顾了,任何试图从光影模拟的暂存记忆,都将成为可笑又可悲的虚妄罢了...

@顗礼 8 聚焦点瞄准了为正义而战的翻案者Picquart,整个前半段关于Dreyfus被蒙冤全过程的叙事都巧妙的借由他的脑内剧场完成,观者的共情点被压在了他的身上,中后段的法庭对峙与剑术决斗是一种悲凉情绪的爆发,但这种爆发又是与全片整体气质相符的、是极为克制的;相反,对于蒙冤者本人以及相关犹太人的刻画不仅稀少且并不具有任何刻意附加的正向描写,一切都是那么的沉着古典而无招胜有招 。

@Polaris.J 8 (这个小姐姐无情地鸽掉了短评)

@鹳鸟踟蹰 7.8 古典沉郁的控诉,抽丝剥茧般的沉稳。报纸,火光,佩剑和法庭,控诉和发声,结尾的光芒却始终没有光明地照耀,混杂着种族,声誉,国家的证词,悲戚又无力。影片这样沉着,这样隐忍,却使中段失去了魅力。

@mdr skywalker 7.5 其实从事件上看,很容易联想到《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与东木擅长调度观众的情绪不同,波兰斯基只是冷静克制地还原整个冤案的事实,四平八稳地完成了叙事。古典风格和镜头语言依然非常的出彩,前半段的平静与后半段法庭戏的小高潮也形成了一定反差,但是过慢的节奏也少了不少观影过程中应有的情绪推动力,很难共情,对体制罪恶的揭露也是仅仅点到为止。相比来说还是更喜欢东木

@臻圣 7.2 观影之前一定要提前了解历史真实事件——“德雷弗斯案”,这个议题放在当代也值得讨论。波兰斯基用一种类“原教旨主义”的形式去还原当时巴黎的国内舆论环境,落点的格局很大,叙事工整、沉稳。

@peppersoul 7 后半段渐入佳境,才发现精巧打造出的19世纪法国氛围已包绕且统治了整部影片。平静克制,故意掐断了观众的情感宣泄口,沉淀下来后多了几分厚重。

@奔兔吉尔 7 可供自行对比的对象应当是同样古典的《苔丝》。剧作彻底反高潮,戏份处理比好莱坞做的更绝,重心基本不在被告人身上,反而不断去拿捏辩护人的心理转变,对其如何坚守真相挑战权威进行精心刻画。由此本该为事件中心人物的反而被架空,在审判中似幽魂般身不在场,造就内外一致的「歧视」(即便他最后无罪释放,也被剥夺了存在的价值,因为探索真相的过程根本与之无关)。这次波兰斯基不断收敛,最典型的是被放冷枪的那场戏,对比《影子写手》中暗杀的突如其来,它这次甚至让杀手早早出现于后景,事先张扬。

@董小 7 叙事扎实,布景精致,但感触不是很大。为良心和正义对抗不可对抗之体制,需要付出多少?剧情上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刻意隐去真正翻案的一场审判,留下的是不计后果的以卵击石,可能只有波兰斯基能这么拍这个故事吧,因为他自己可能也在期待那天。讽刺的是不管之前如何,最后还是要站在体制这边。

@叶底藏花 7 没有意向中的畅快淋漓反倒风格上冷静克制,当然集中展现报纸上的“我控诉”的声音倒是振聋发聩。看的时候确实会想起年初东木朱维尔的哀歌,不同的是东木以当事人的遭遇表达情感而波兰斯基则更多是以旁观者的视角逐渐拨开云雾为我们反映事件真相和当时的各种声音,也因为这个整部作品显得不那么“有趣”但却力量十足:我要为不公发声,控诉那些违背良心之人。整体特别稳,波兰斯基的风格并不明显但他的功力是体现在视听语言里。

@素素素素素、 7 (短评失踪)

@Supremacyacron 6 这感觉算是波兰斯基比较中庸之作,相比之下跟他年纪相仿的老东木在朱维尔哀歌中所表达出来的效果还是要比这部作品更加掷地有声。虽然外部言论上面全是波兰斯基借本片之名来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诉苦之情,期待着自己有朝一日沉冤昭雪,但话说回来,他自身的经历恐怕都得让这上校都觉得相形见绌吧。


最后说点题外话。我最初知道波兰斯基导演是因为那部“世界十大禁片之一”的《罗斯玛丽的婴儿》。这位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名声大噪的导演在半个多世纪后仍有优秀作品问世,放眼全球,同类者寥寥无几。那些属于法律的,就交给法官,交给警方。我通篇未涉及相关方面,也是希望让电影回归电影,希望舆论刀下留人。电影奖项捍卫的是电影艺术,斑驳的影像会成为历史最好的注解。

我控诉

感谢你看到这里,

下期敬请期待。

 2 ) X

才华,非人私有,乃是人类共有的财富。

这是我们要保卫艺术家的原因。

无论人性的善恶,他都成为了天选之子。

天才,是那些将常人无法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的人物。

许多人都感觉到了,但他们表达不出。

这个任务于是交到了天才手上。

艺术家变成了稀有之人,他以非人的方式存在于作品中。

他是艺术作品的创造者,而不是所有者。

所有者是整个人类。

但这丝毫没有言及另一个问题:艺术家也是活生生的人。

人,有喜怒、有善恶……

他也会做出违背道德与逆反人性的事情。

不是因为他是天选之子,便有了豁免恶罪的权利。

分开来看:艺术品的作者,一个符号化的抽象人物,一个普遍意义上的选子。

日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喜怒哀乐。

能因为前者的贡献,弱化后者的道德审量吗?

不能,艺术家同样首先是人,活在群体社会中。

于是,他也得遵循内心的道德法则。

然后才是创作出作品、为全人类共享的艺术家。

艺术作品甫一诞生,便进入全人类共有的虚拟档案馆。

实质上不为艺术家所有。

因为艺术家的身份,从而享有道德豁免权。

这是自古以来的叙事建立起的神话,无法分开。

只是一点,当我们评判一件艺术品时,忘掉它的创作者。

把它当做人类共享的财产来看待。

如此,才是欣赏艺术的正确方式。

 3 ) 这个世界“众暴寡”的本质

电影开头场景

如果电影都能根据个人口味提炼主题的话,我认为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众暴寡。

电影开篇的大场面,恢宏、大气、庄重,像极了盛世帝国的阅兵式,可它只是一场破败的梦,作为背景的芸芸众生,都在欺负那个叫 德雷福斯的可怜虫。

之后,影片出现大量的群众镜头,群众始终给人一种压迫,压到喘不过气来:

主角皮卡尔遵从了自己的良知,他似乎轻而易举决定站在正义的一面,这一方面是个人的勇气,一方面也要归功于还不算太过紧张的政治环境。

皮卡尔转身离开将军那一幕,像极了库布里克《光荣之路》里的那一幕。

《我控诉》皮卡尔离开将军时反驳了一句

《光荣之路》达克斯转身离开

《光荣之路》达克斯反驳将军

影片的光影很像凝重的油画,这种布置很像是“还原历史”的真实,或者说,用油画感给历史盖棺论定,但有趣的是,这些画面里总是能隐隐地嗅出一些滑稽来:

一张张煞有介事的脸

这似乎又在反驳“盖棺论定”本身,看似板上钉钉的历史,其实无非是群众情绪的投射。

影片结尾是对整部电影的扭转,似乎在告诉观众——你们所看到的,是我想让你们看到的。

德雷福斯被集体情绪投射成了坏蛋,皮卡尔又被今天的群众投射成英雄,天知道哪一天德雷福斯不会再次变成坏蛋,皮卡尔变成为虎作伥的反动派。就像崔永元的母亲教育他的话:“不要觉得老百姓都喜欢你,你就很了不起,就是这群人,刘少奇都被他们打倒过。”

我不想联想到波兰斯基此时的窘境,我只记得波兰斯基曾经评价过《窃听风暴》,他说在那种政治环境下,是不会有任何一个监视者会良心发现,在《我控诉》里,之所以皮卡尔能良心发现,不过是因为“还不算恶劣“的政治环境,事实上,他的“正义感”终于成为他步入官僚集团的资本……

也许,“正义”本身也像是色拉叙马霍斯所描述的那样——不过是强者的利益。

在大多数时代,强者,就是“众”。

 4 ) 辩证看待历史唯心主义电影《我控诉》——为意识形态服务

1.战后的法国需要用民族主义调动民众的积极性来为法国资产阶级政权服务和转嫁阶级矛盾,德雷福斯作为犹太人就很不幸的被牺牲了。要批判既得利益者,不要去指责民众(民众也分好几派,而且许多民众后来意识到不也为德雷福斯的真相摇旗呐喊了不是吗?德雷福斯最后不也是平冤昭雪得到补偿了不是吗?),民众也很无辜,他们的生活被多重剥削已经很辛苦了,哪有时间去研究意识形态问题,被统治阶级操纵他们也是受害者。 “民主的暴政”理论完全是一摊狗屎!民众(工具化)被控制,被利用,被当做靶子被伤害,而背后的人呢?是谁操纵起民粹而牟利,那些声讨人民群众的精英们或小知识分子是眼瞎了吗?他们看不见也不会去看见,他们就指望着“老大哥”时不时的施舍苟且偷生,他们是最卑鄙的投降派、机会主义家,甚至还有马基雅维利主义者。 左拉的《我控诉》写的很好。关于民族主义后面更深层次的阶级问题,中国也曾经被东边的军国国家既日本民族深深伤害过,一个湖南人说道:“中国人民同日本人民是一致的,只有一个敌人,就是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国民族败类。” “我们对于日本无产阶级的士兵并无冲突,我们要用一切方法使他们站起来,反对他们本国的法西斯压迫者。” “日本除了亲美的垄断资本和军国主义军阀之外,广大人民都是我们的真正朋友。” 2.怎么不谈谈巴黎公社的影响,哦,原来一个个都tmd是小剥削阶级,害怕人民群众当家做主。哪怕只是意识形态。 3.文艺作品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意识形态与人的存在是具有统一性的。电影中的意识与波兰斯基本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将两者进行脱开才是无比愚昧的蠢货(奉劝看点书吧),就是说那些个极端的“艺术爱好家”们。我们当然允许导演利用历史性文件进行控诉,但现实意义则必然由现实来审判,它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有时候矫枉过正不是一件坏事。

 5 ) 关于勇气的故事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就一直想起罗翔在节目里说的。

“勇气”——对于从小接受革命理论和反侵略历史教育的我们来说,这个词也太普通平庸了。当它在文本中出现,我们的目光甚至不会在这上面有半点停留,也难得生出一丝动容。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我们接受了社会的捶打,被文明规训后,方知勇气有多稀缺。

想想剧中和历史上坚持真相的Piquart和Zola。

想想前段时间被热议的张煜医生。

扪心自问……惭愧不已。

 6 ) 才华是波兰斯基的底牌,也是遮羞布

这个电影淡季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大概就是深陷丑闻的罗曼·波兰斯基凭新片《我控诉》问鼎凯撒奖最佳导演后,引发的巨大争议。批评者大多认为,身为被美国法庭定罪的性犯罪者,波兰斯基在道德意义上完全没有资格获得这一奖项,更没有资格借助艺术创作之名,巧言令色地将自己包装成司法不公的受害者,来进行所谓“控诉”。

但我们也需要看清这样一个事实:对《我控诉》批判最凶的人,大部分都没有看过这部影片。即便是被送上法庭的罪犯,也有着为自己辩护的权利,而作为评审团成员的我们,在发表观点之前,至少应该听听被告方的一面之词,再对他的作品和人品下定论。

“德雷福斯事件”:法国的反犹之耻

《我控诉》的剧情,围绕着19世纪末法国臭名昭著的“德雷福斯事件”展开。所以在探讨这部电影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故事所处的历史语境。

在经历了九个月的普法战争后,法国于1871年接受完败结果,屈辱地向德国赔款割地,这对之后四十多年的法国历史,造成了深刻影响,每当经济与政局出现动荡,民族主义热潮就会在法国抬头,这其中最显著的,是反犹主义。

民族主义煽动者,将犹太人视作唯利是图的寄生虫,并从宗教中寻找论据——是犹太人出卖了耶稣,所以背叛的本性,深深写在他们的基因里。这种偏见延伸到军队系统当中,就表现为对犹太军官的妒忌、排挤与不信任,虽然这与法国宣扬的共和思想背道而驰。

另一方面,当时的法国军队系统中,官僚主义横行。一部分人对犹太军官抱有敌意,而另一部分人则照章办事,对上级应声附和,丝毫不关心事件的真相。于是在内外原因的合流之下,一封法国情报局从德国驻法大使馆盗出的通敌信,成为了导火索。

信件内容证明,法国参谋部军官中有通敌德国的间谍。上尉阿尔弗雷德·德雷福斯,则成为了军队中反犹势力所指认的替罪羊。因为只有正在接受参谋部训练的几位见习军官,才有可能掌握信件中透露的全部军事信息,而德雷福斯是这几个嫌疑人中唯一的犹太人。欲加之罪,就这样落到了被蒙在鼓里的德雷福斯身上。

但德雷福斯其实并非完美嫌疑人。他生在当时被德国占领的阿尔萨斯地区(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的背景地),却一直拥有对法兰西的民族认同,以至于主动选择法国国籍,并入伍军队。他的家境优渥,军饷只是其投资收入的零头;而他的笔迹也与那封通敌信有诸多不符之处。不论看动机还是看证据,德雷福斯都绝无犯罪之嫌。

但富有政治野心的军队首长,却急于迎合反犹势力,让德雷福斯成为替罪羊。而参与调查的下属和笔迹专家则顺水推舟,把德雷福斯钉在了十字架上。就这样,德雷福斯被法庭定罪,独自流放到恶魔岛关押。他万念俱灰,但为了妻子和儿女的名誉,他还是坚持活了下来。

皮卡尔 the whistleblower:波兰斯基电影的主角

对德雷福斯事件略有所知之人,或许都会想当然地认为,波兰斯基在片中为自己代入的角色,就是德雷福斯本人。毕竟波兰斯基是从纳粹魔掌中逃脱的犹太人,对族群困境感同身受;毕竟波兰斯基也经历过颇具争议的司法审判,所以他肯定在通过德雷福斯的经历,为自己做辩解。

但事实却远非如此。在《我控诉》中,德雷福斯(路易·加莱尔饰)虽是整个故事的由头,却只是边缘角色,出场戏份只有区区十分钟。影片的中心人物,是情报局军官乔治·皮卡尔(让·杜雅尔丹饰)。通过调查,他发现了德雷福斯的无辜,却在向上级汇报的过程中触怒了整个法国军事系统,并因此名誉扫地,锒铛入狱。

在波兰斯基的叙述中,皮卡尔被塑造成一个未被官僚系统腐蚀,对真相抱有敬畏的义士。他对犹太人并非没有偏见,但情报局系统之腐朽、审判过程之草率,依然让他震惊。作为影史上最杰出的叙事者之一,波兰斯基仅用几个简洁的跟拍镜头,就表现出了皮卡尔任职的情报局统计处如草台班子一般的荒诞景象:低级官员昏昏欲睡,技术官员对新上司戒心十足,而他的副手,则是个浸淫官场多年的老油条,深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对皮卡尔的调查处处掣肘。

皮卡尔最终将德雷福斯被冤屈的证据带到了参谋部长那里,然而部长给他的命令,却是将真相封锁。与上级意见不合的皮卡尔被放逐、监视,到最后,无处可逃的他只好选择向系统外部求助。于是便诞生了大作家埃米尔·左拉那篇力穿纸背、追讨整个腐败系统的洋洋长文——《我控诉》。

“我控诉”中的“我”——谁在控诉?

波兰斯基的新作无疑透露着大师笔触:不寻求单纯的情绪宣泄,而是用画面书写人物无路可走的困局。他在四十多年前曾拍过一部名为“Cul-de-sac”的电影(意为“死胡同”,通用译名则是《荒岛惊魂》),而在这部新作中,死胡同的意象依然挥之不去。皮卡尔首次走进自己在情报局的办公室,却发现窗户怎么都打不开;他把即将受审的德雷福斯带进长官办公室,自己却被拒于遮蔽真相的大门之外;他对枪击自己律师的杀手穷追不舍,却在走进一片密林时迷失了方向。通往公义之路,对他来说永远都以死胡同作结。

在波兰斯基的《我控诉》中,控诉的对象很明显:一个官官相护、维护面子和权威,毫无纠错能力的官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司法程序只是一出滑稽戏,就像德雷福斯在法庭上的无奈回应所展现的一样:“按您的逻辑,如果我的笔迹与信件相符,则证明我有罪;如果我的笔迹与信件相悖,却同样证明我有罪。”

但这部电影中的控诉者是谁?似乎是皮卡尔。起码有一点很明显:不论是左拉的《我控诉》还是波兰斯基的《我控诉》,其中的主语都不是无辜的德雷福斯。在波兰斯基的电影中,对德雷福斯的冤屈心态着墨甚少,故事重点更多放在了个人与体制的抗衡上。所以那些认为波兰斯基在借本片自我开脱的批评者,可以收回这个判断了,因为他并没有借影片宣称,四十多年他诱奸少女的行为无罪。

而波兰斯基有没有在四十多年前的那场审判中遭遇司法不公?的确有,这些都能在流传下来的资料中得到印证。他有没有权利将这些不公的经历通过艺术媒介向世界进行表达?同样有,正如同被他侵犯的受害者有权利将自己的创痛通过种种渠道公诸于世。也正如同逃亡欧洲的他,本应为自己的罪行承担牢狱之灾。而不论我们对他的品行有何判断,或许都无法否认这样一个事实:

波兰斯基是个不世出的电影天才,而才华本身,正是他最后的底牌和遮羞布。

2020/3/14/原载《虹膜》

 短评

开场氛围就很慑人,沉郁肃穆的色调,规整精工的构图,流畅运镜与调度,全片保持考究的视听语言技巧,在早知结果的前提下依然稳住悬疑,不谈突破,亦是水准之作。这一桩震动法国社会的事件(甚至普鲁斯特在《追忆》中亦将此事作为时代的标识),几乎是整个欧洲时事的切片,再现反犹主义在欧洲的源远流长(开篇中几个军官谈及清除犹太人犹如祛除瘟疫,历史上正有将瘟疫根源嫁祸于犹太人之史实)。虽是风暴中心,德雷福斯却处于叙事边缘,于是观者可从更客观的距离去审视全局,也无需刻意去代入某个角色。《震旦报》以一连串“我控诉”排比之势彰显直面真相的勇气,百余年前,置安危于身外的个人、新闻媒介与文学创作者就明晓保持独立姿态和清醒头脑、遵循真理和正义的良知是何等可贵,对照今日现实,或许更有意味。

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看了这么多部波兰斯基,第一次有看不明白的感觉,全程都是啥?咋了?啊?地铁上,老爷爷,看手机脸。

5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波兰斯基身份来拿捏这个法国现代史上最重要历史事件,可能比左拉同名文字还要来的精准。很多人重新提到《钢琴师》,我倒是想起他早年那部《苔丝》。

6分钟前
  • 剃刀头
  • 力荐

Old ginger is always more spicy

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波兰斯基教青年导演做人

11分钟前
  • Pato
  • 推荐

在如今歐式庸俗(故作高深的現代主義)與美式庸俗(淺薄至極的大眾文化)的雙重排擠下,古典主義仍據一席之地,甚至仍是人類內心深處的唯一主流。

14分钟前
  • 陸離
  • 力荐

拍得很有史匠气质,但波兰斯基的水平应该不止于此。电影想讲述反犹主义下的平庸之恶,但讽刺的是所有主角都选择顺从这个制度,用伏法的姿态来守护内心公义。相比之下波兰斯基现实中的逃逸就显得渺小了:在鸡蛋和高墙之间人们会选择站鸡蛋,但没人会去捍卫一颗跳墙而走的鸡蛋,因为这对其他鸡蛋来说不公平。——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波兰斯基永远等不到自己的左拉的原因。

1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当一部影片实在没啥亮点的时候,就只好用古典,大气,稳健,克制等形容词来敷衍过去,这样一个题材交给波兰斯基,只捣鼓出这么一个他本人及格线水准的作品,那些四星五星真的不是对他本人的侮辱吗?

20分钟前
  • 天马星
  • 还行

0分和满分都是矫揉造作

25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还行

#Venezia 11不是特别了解真实历史事件的我,有一种与看《巴里·林登》时相似的感觉:事无巨细地复原那个时代的物件、服饰、光源、街景、人物行为方式。前半程的平缓单调凸显结局的跌宕起伏,几场庭审戏令人神情激愤。或许波兰斯基知道自己的”控诉“最终也无法得到”正义”的审判,但是这种尽最大努力的冷眼旁观,戏里戏外互文着看,还是挺令人唏嘘的。

28分钟前
  • 踢迩达
  • 还行

WTF 无趣得只剩洋洋自得的匠气

33分钟前
  • RITA
  • 较差

上帝太多。人类太少。

37分钟前
  • 叶宁
  • 力荐

真是遗憾,这样一部富有现时意义的作品陷入了倒波和挺波两个阵营歇斯底里的争斗里,导致其中重要的民主精神旁落。波兰斯基几十年在政治题材作品里的经验让整部电影看上去惊心动魄又不落窠臼,观众的情绪时刻被调动又不至于落入感伤。那么应该把这部电影看作是波兰斯基的自我控诉吗?也许,但讨论这个毫无意义,波兰斯基和德雷福斯没有什么可比性。事实上,故事都不是从德雷福斯的角度叙述的,而是透过一位可以将正义与事实置于个人好恶之上的军官,宁把自己置于危险也要对抗互相勾结沆瀣一气的公权力。这样的权力体系古而有之,今亦有之。任何挑战它的控诉都必须被倾听。

39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相比起同样承受社会舆论压力的伍迪艾伦,波兰斯基这部新作显然太过沉重而缺乏轻松幽默的自我调侃时刻,过分忠于史实,完全不是预料般情感激烈、戏剧化高潮不断的“控诉”题材。当然,法庭审判的段落还是体现出年代特色,相比之下,美术服装室内设计有点逊色。也许波兰斯基仅仅想透过这个真实事件来自诉心声,多年无法在媒体上发声的他终于找到这个好机会。多位法国实力派和影帝轮番登场的画面也是一大看点,然而,过于密集而夹杂人名术语的对白有点让人吃不消。

43分钟前
  • 罗宾汉
  • 还行

#2019威尼斯第四场# 虽然导演今年身缠丑闻,但拍摄水平确实还是稳的。画面情节整体都很有年代感,尤其是几场冲突场面加上配乐很有质感。不过节奏有点问题,中后部剧情略拖沓。

45分钟前
  • 杨旖旎小姐
  • 推荐

遍体鳞伤的记忆成为了无数次创作的潜行驱动力,在那些电影中进行的审判、争执与痛楚,包含着悔恨与自省的辩证甚至修正构成一次次对“那时的”自己和他人重新处置的假想推演,从而不断地得到自愈的宽慰、救赎以及可能的正确幻象,后觉尽是虚妄,然原罪已负,只好继续追索。那件事之后催生出的“阴谋”大约是“情欲”和“艺术反身”之外波兰斯基影像的最常见主题,且亦敌亦友,《我控诉》或许是终曲般的最后陈词,他的态度十分明确。电影还是相当好看的,角色的登场布置,空间的转换更替,甚至对话的递进层次,完美把控着节奏将一件已然丧失悬念的事件变作剖解“阴谋”的缴文,并借一个复杂的主角消解道德高地,可谓费尽心思,于观感于私念。拿手的小空间调度埋伏在每一场戏,而真正的“危险小空间”具象却只有关押加瑞尔的孤岛,特效虚假,但他意或在此。

48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会特别期待大导演拍历史题材,因为历史题材的重大意义在于“以史为镜可以正衣冠”,背后会有个问题让观众不得不面对,“为什么导演在这个时刻选择了拍摄这个历史事件?”电影本身和它的作者两条分支拧成一条麻绳,戏里戏外互文,就像片中加瑞尔喊“我是无辜的。”观众看的不单是戏中戏,还有戏外戏。波兰斯基的克制在于,他原本真的可以发泄情绪“控诉”一下,但呈现出来的是,理性的头脑和剧作能力没有失控,仿佛还原史料一般讲述,沉郁、趣味欠缺却又引人瞩目。对他而言,这是一部特殊的电影,对我来说差点意思。

50分钟前
  • 南悠一
  • 推荐

波兰斯基对这起著名冤案如此着迷,不知是否也是他本人故事的写照呢?当我们谈论“德雷福斯案件”时,我们谈论的是什么呢?

5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聚焦19世纪末法国反犹浪潮中一起著名的冤假错案:一个讨厌犹太人的法国新任反间谍的处处长伸张正义,顶着巨大压力帮助一名犹太裔实习军官翻案,历经12年终获成功的故事。同样饱受过反犹太主义磨难的波兰斯基来精准重现这一历史事件再合适不过,让·杜雅尔丹饰演的皮卡尔温文尔雅,不畏强权,他不是脸谱化的英雄,只是一个仍愿意坚守良知的人,成功树立了一个有血有肉、有人性弧光的主角,被误判的犹太军官也相当耿直可爱。由于这是一场波及整个法国政界、军方、学界、评论界的事件,影片也展现了众多不同立场的丰富人物面貌,左拉的厉声控诉配上众生画面,震撼人心。许多罪名都是在时代浪潮推动下过度定论的,metoo后首次复出的波兰斯基,大概会对那名犹太军官有些更复杂的情绪吧。沉稳严肃的正剧,喜欢破旧办公楼昏暗自然光里飘扬的蒙蒙灰尘。

56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C2级听力🙄我等中文版

1小时前
  • Lelia🌈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