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侠(国语版)

正片

主演:李连杰,杰森·斯坦森,尊龙,戴文青木,路易斯·古兹曼,绍尔·鲁宾内克,石桥凌,姜成镐,马修·圣·帕特里克,娜丁·维拉兹盖兹,安德里亚·罗斯,郑浩南,小杉健,特瑞·陈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 / 加拿大语言:英语 / 汉语普通话年份:200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游侠(国语版) 剧照 NO.1游侠(国语版) 剧照 NO.2游侠(国语版) 剧照 NO.3游侠(国语版) 剧照 NO.4游侠(国语版) 剧照 NO.5游侠(国语版) 剧照 NO.6游侠(国语版) 剧照 NO.13游侠(国语版) 剧照 NO.14游侠(国语版) 剧照 NO.15游侠(国语版) 剧照 NO.16游侠(国语版) 剧照 NO.17游侠(国语版) 剧照 NO.18游侠(国语版) 剧照 NO.19游侠(国语版)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游侠(国语版)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亚洲黑社会势力强大的美国旧金山。FBI亚裔警探汤姆为了救同事杰克(杰森·斯坦森 饰)击杀了一名黑社会杀手,引来全家的杀身之祸。当杰克来到汤姆的度假小屋时,汤姆一家已经被烧为灰烬。 汤姆一家的惨死成了杰克心中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时时刻刻折磨这他。 事发三年后,杰克在调查各帮派一些核心人物的命案时,发现一个叫罗杰(李连杰 饰)的杀手,他头脑冷静、神出鬼没、枪法精准,表面上拿着中国帮会的钱,背地里为日本帮会服务,却不服从命令放走了中国老大的妻女 随着调查的深入,罗杰的秘密被一一揭开,杰克在震惊的同时,也不得不重新面对当年汤姆一家惨死的真相。西行囚车陪酒男反击第一季杀出僵尸镇我是保罗·沃克长夜漫漫路迢迢飙速宅男 NEW GENERATION007之俄罗斯之恋游魂 -Kiss on my Deity-我不是罗瑞拉夏之妹如果还有明天:来世第四季闪亮的日子第三季手撕猪队友平行理论秘密2016肌肤 Pieles西游齐天乐青红妖怪大战争守护者嗜血之夜人吓人1982穿越大盜第一季灵幻先生(国语版)食神粤语食人湖喋血黑谷危情营救寻灵大冒险第三季机器人的世界烈爱交易倒扣的王牌特工任务偶像活动Planet 剧场版黑莲花上位手册非常小特务1萌之朱雀异形人魔

 长篇影评

 1 ) 很缺德,但很有意思

剧本不错,没有生造的千钧一发和故弄玄虚,也就无所谓漏洞百出,比较可信。
镜头站在两个匪徒这一边,很邪恶(比如Naomi Watts最后被推下船的镜头,十分轻描淡写,重点则放在两个歹徒继续的对话上),善恶分明的观众会感觉到很强的敌对情绪,看到结尾处肯定绝望了,因此喊烂片是情理之中。
在对匪徒的表现上,人物近景和面部特写用的比较多,特别在有施暴情节的地方,因此对演技的要求绝对不是那些戴着面具的连环杀手能够办到的(可以说Michael Pitt的表现很到位,他的几个和观众互动的镜头也很提神)。暴力动作发生在镜头外,主要通过声音来表现,比通常那些血淋淋的画面更尖锐,更有张力。
其他人物方面,主妇角色对于受惊女皇Naomi Watts来说算是轻车熟路,Tim Roth的受气包角色也很可爱。

尽管这片让我很受用,但是我的措辞还暂时不能表现得过于狂喜,因为这是一部翻拍片。虽然导演没变,但是我的成见是:啥东西移到美国来就会变味。所以在看完原版之前我还是决定就这么小小地赞叹一下,说不定原版惊喜更大。

 2 ) 《趣味游戏》:遥控器就在你手中

   ■入评理由:看哈内克如何翻拍自己的惊悚经典,两个版本只挑其一,试问你会如何选择。

  ■片名:《趣味游戏》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

  ■主演:蒂姆·罗斯、娜奥米·沃茨

  ■上映日期:2008年3月14日(美国)

  ■读家:木卫二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当观众介入电影叙事中并为之抓狂时,哈内克正在一边冷笑。如果可以的话,你应该先看完片子再来读下面的文字。

  一般导演不会轻易翻拍自己作品,那会透露两个信息,一是创作能力的下降下滑,二是纯粹考虑商业等因素。像年初过世的市川昆,翻拍二十年前的《犬神家一族》用以纪念。就整体来说形同神似,但气韵已经不在,翻拍致敬还是留给后来人完成更为靠谱。

  好莱坞翻拍其他国家的影片、收购剧本改编权的行为多如牛毛,但原出品国的导演一般会拒绝一导再导的机会。惊悚片、恐怖片是好莱坞所感兴趣的一大门类,大概是美国观众比较不经吓,也可能是被血浆流的重复东西吓过太多,感官麻木。不同于日韩恐怖片的神鬼说和因果报应,美国观众还处在既好奇又半知不解的状态,现在迈克尔·哈内克投入这一行列,是选择了重翻自己的惊悚经典,相当有趣。哈内克选择得意作《大快人心》,更多是上一段说的第二种考虑。美国版本用上英语对白,选用熟知演员,无论上映还是发行,面向北美观众没有门槛可言,这是最实际的理由。

  哈内克的《大快人心》参加了1997年的戛纳电影节,影片属于好坏评价两极分化的那种。一些观众爱不释手,另一些观众恨之入骨。比起2005年获得戛纳最佳导演奖的《躲避》(《隐藏摄像机》),《大快人心》的镜头并不沉闷,叙事节奏有很强的观赏性。不幸的是影片也会触发观众生理和心理上的反感,真是讽刺。更讽刺的是在于十年之后,《趣味游戏》在严格意义上全盘翻拍了《大快人心》,粗心的观众除去演员阵容和对白语言,在镜头衔接和画面片段上找不出差异,所以即使下面把《趣味游戏》换成《大快人心》一起并说,其实关系也不大。

  西方有种“好人文化”,举个简单例子就是搭便车,恐怕东方的路人结伴都没那么容易,东方人更有城府。好心帮人反而引狼入室,不设防线结果凶手大驾光临,《趣味游戏》的故事由此引发。简单说它是四个鸡蛋引发的惨案,发展成为一则惨绝人寰的灭门血案。凶手蓄谋已久,伺机连环作案。他们的犯罪不是如何高智商耍手段,还没有爆发什么冲突,轻而易举地掌握了主动权,然后用趣味游戏的形式进行下去。

  导演哈内克也有安排了铺垫,埋设了伏笔。开头亨德尔、莫扎特高雅的古典音乐到约翰·佐恩暴躁疯狂的实验音乐,转换没有任何过渡。路过另一户人家时夫妻的神情异样,其实都不是平稳自然的状态,原因在于这个故事有鬼。突然闯入的年轻人,身穿白色球衫,手戴白色手套,名字分别叫做彼得和保罗(《圣经》里的名字)。

  殷实富裕的中产阶级,有别墅有游艇,目睹度假中的三口之家遭受噩梦,不能简单归为不自主的仇富劫富、批判中产阶级。只是难道就没有人心存侥幸,为何偏偏选中他们?影片的人物设计和剧情编排都有完整严谨的参照体系。更细致的进行分析,人物外型上两个女主演都是传统的金发美女,确切说是金发家庭主妇。这样的外形选择是有意义的,金发看作是高贵纯种白人女性的,她被受虐折磨,就是对欧美观众最好的挑衅。按照这样的思路(如同娜奥米·沃茨在《金刚》里的女郎角色)。如果有亚洲版,这个带有浓厚母性意味的主妇角色将会以另外一种柔弱面貌展现。

  《趣味游戏》的故事其实一点都不有趣,也确实很容易引发众怒。两个年轻人看上去彬彬有礼、出言谦逊,脑子里想的却是客气地折磨死你。趣味游戏没有逻辑,没有见招拆招。只有单方面的配合,不配合就给你颜色。影片的编剧成功在于俘获了观众,他把观众摆放在一个尴尬的、被嘲笑的地位上。如果观众希望目睹一个大快人心的结局,拒绝噩梦的到来,《趣味游戏》的致命打击效果尤为明显。故事没有产生正剧或悲剧的效果,开放式的结尾处两个年轻人继续逍遥作案,观众只能彻底放弃抵抗,如同安娜一样被抛溺湖中。

  两部电影的结尾如出一辙,都是年轻人直视画面外,紧盯着观众的定格镜头。显然观众在这部影片里被不知不觉地安放在了互动的位置上,尽管观看影片的途中,他们可以出戏入戏,却没想到被导演使了坏主意。

  借助无处不在的媒体,是谁在渲染暴力。一边批评着暴力,一边放任它的肆虐。人的内心就是个矛盾体,厌恶暴力,却不能真正阻止它的发生。人与人的暴力无可避免,他们通过一些场合,又寻求着暴力所能带来的另一种快感。《趣味游戏》就干脆让暴力的发起人来自精神病患者,衣冠楚楚的看客,都是他们施加暴力的帮手。

  没有任何预期准备的观众可能会遭受严重的冲击,即便他们坐在银幕前面,并非真的参与其中,或许还可以幸灾乐祸。哈内克的思想理念超前,就在于他利用观众之余还狠狠地开涮了他们,将第三方的非真实移借到本体的参与上。他关注公然藐视道德,用一个遥控器批判了媒体和受众。哈内克冒天下之大不韪,那他自己如何免于暴力的侵害?事实是他的迷恋比谁都深。他作品的暴力都是压抑中爆发出超强的震撼力,《钢琴教师》或者《躲避》,都有无可逃脱的血光。如果不需要这么深入的剖析,那《趣味游戏》依然是一个可怕的惊悚片,用来虐待和恐吓观众。

  一定要说些轻松的东西话,十年过去,手机的防水功能有没有进步呢?如果包含有手机品牌的软广告,大约手机厂商会第一个跳出来抗议。仿佛有了一个不进水的手机,四个打不碎的鸡蛋,《趣味游戏》故事就可以重来一遍,好人可以消灭坏人。遥控器在你手中,扔掉它,不要参与这场身处其中的恐怖互动游戏。

http://bjyouth.ynet.com/viewpdf.jsp?psid=40958505&pgn=C&ppn=3

 3 ) 被游戏的是我们

《趣味游戏》对观众来说显然不是一个有趣的电影。
这是一个黑色幽默?
或者,这是导演的一个趣味作品?
与很多暴力惊竦电影相比,这部电影实际上并不那么直面血腥,而是用中镜头、家具的遮蔽和声音提示等方式来侧面体现情节的进展,由观众的想象对内容进行补充。同样,在刻画人物的情绪和挣扎时也掺与了这样的手法。拉远了观众与场景的距离、减少了刺激画面对观众的冲击力却激发了更多的想象。这样的摄影手法让我觉得相当高明。
但相信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都会觉得它比很多充斥着鲜血碎肉的电影要更令人如坐针毡。
两个年轻人身穿白衣及休闲舒适的短裤和鞋子,他们戴白手套,他们温文尔雅。但他们要你进入一个恐怖的“游戏”的时候,你无法说不,也无法赢得胜算。
当观众们以为那个机灵的小男孩会带来转机的时候,他被爆掉了,满墙的鲜血;
当观众们以为那个被打碎膝盖的男主人能带来某种挣扎的奇迹时,他也被爆掉了——实际上在电影里他受的苦难最多:被球棍击碎膝盖、被痛打、被刀刺,最后被来复枪近距离射杀。
当观众们以为那个倔强的、由《金刚》的女主角扮演的女主人在多番努力后会有一线生机的时候,她被一个轻松的动作推下了水里,从此沉溺。
整个过程里凶手神定气闲,完好无缺,只是弄脏了洁白的手套。他们又敲开了下一个别墅的门:借鸡蛋。
甚至在观众们为其中一个胖脸凶手被女主人夺过来复枪开枪轰杀而庆幸“好歹还掰掉了一件”的时候,另一个年轻人竟然用遥控器的后退键就能把剧情改变成——女主人没能抢到枪,而原先被一枪轰掉的胖脸也安然无恙。
这个时候观众们都目瞪口呆:遥控器!这是什么玩意!我不禁去检查我的电脑以确定是不是我的播放器的功能出了什么问题。
但剧情就是这样,规则就在那两个年轻人手里。即使“玩家”一时令庄家损失了,庄家也可以倒退,重来。但玩家不可以。玩家的下场就是在受到百般凌辱后死去。
那么,这个电影到了这里,很明显并不是在叙述一个故事而是在玩一个游戏,一个导演与观众间的游戏。观众们一直猜想着转机会在哪里而人物会以什么方式得到拯救,但到底被嘲笑了——根本不会有转机,之前的一切希望都是可笑的。
接近片尾的部分,两个凶手在帆船上的对话透露了某种讯息,似可揭示导演的另一个用心。我看的版本的翻译比较烂所以不原文复述了,建议各位自己去琢磨一下,比较有意思。

最后我还想说,主角一家的悲剧还可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女主角的求生精神可谓强韧,甚至被凶手戏谑为“奥林匹克”精神。但她个人的奋斗乃至全家的努力都不能使命运有所转变,更无法对一个即将受害的家庭提供任何助益。如同先于主角一家被害的邻居一家,他们在被胁持的时候都放弃了求救的最好机会。如果他们都能在邻居出现的时候奋然呼救,那么即使自己一家不能得到拯救,或能使下一个受害家庭免受荼毒。
我不是鼓吹人们要做舍己为人的英雄,但社会里往往人们的利益是相互勾联的、共同的,耽于自保也许带来的是整个群体的毁灭。在私己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无法得到救赎的孤岛。

 4 ) 个人并不是导演所关注的对象

我想这部影片并不是针对个人内心的某种特质所进行的探讨,而是以关于揭露社会规则对于身在其中的人的某些负面作用为出发点。

一个人的群体——社会,要想正常良好稳定的运作起来如果没有相应的规则,那么是根本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这规则仅仅关注的是社会机器的正常运作,而不考虑活生生的人作为一个生物本身的根本状况,那么虚假和欺骗就会深入人心并且不被察觉,甚至在我们眼前消失的无影无踪。

影片的主人公,一家三口来到他们在城外岛上的别墅度周末,这本来是极为惬意的事,但两个陌生男子的闯入使之成为了通往地狱的休假。故事的开头,当一家三口开车经过邻居的别墅门前时,邀请邻居过来帮忙,稍后女主人抱怨邻居太太没有和她打招呼,只是觉得有些奇怪罢了。

果然,稍后邻居先生带着长头发的白手套男孩出现在了他家别墅的院子里,其实这个时候邻居先生就应该呼救或者联合蒂姆罗斯把他给擒了,但无奈考虑到妻子的安全他没有一点妄动的念头,也给邻居一家带来了后患,之后娜奥米•沃茨也同样给乘船驶来的邻居造成了安全隐患,这不能说是个别现象,因为他们都是考虑到家人的安全而选择这样做的,但面对这种不留活口的歹徒,显然他们侥幸心理的期望都是徒劳的,也是自私的。

年轻人来借鸡蛋,第一次打破了,娜奥米•沃茨出于礼貌没有责怪他,随后把手机碰进水池中,再次借鸡蛋,渐渐的她在对方仍旧同样礼貌的一次次请求中产生了敌意和愤怒,我想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个年轻人侵犯了她的私有财产和私人空间,这从后来她反复要求他们出去也可以看出来,现代人很容易理解这种敌意的原因并被感染产生同情。但其实距今很多很多年以前,人是过着真正的群居生活的,没有私人的概念,“私有”被认做侵犯集体利益的行为,是不可饶恕的,但随着文艺复兴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私人化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逐渐演变成了我们现在普遍的价值观念,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私有财产和家庭关系便使我们的社会在满足个人需求的同时还要将每一个私人弥合在一起。

我想之所以出现主人公这样的行为判断并不是简单的个人恐惧问题,而是我文章开头所说的,这种维持社会运作的某些规则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漏洞,虽然这些漏洞表面覆盖着光鲜的薄薄的一层的诸如礼貌、家庭幸福、客套、个人自由等等,可一旦这薄薄的一层被像这样两个同样彬彬有礼的白手套青年无情撕破的时候,他们所能做出的有效反应都是很有限很有限的。此时,邻居间的关系,从社会层面一下子被扯了下来,受害者把邻居当成了救世主,但同时在家里人受到威胁时又根本不会在乎邻居的安全可能受到威胁。我不免质疑,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社会关系的常态价值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价值尺度里?我们怎样能确定这种尺度的正确性?

当然影片中确实有些巧合或夸张的地方,但就像娜奥米•沃茨对白手套青年说的一样“你怎么敢这样?!”是啊,谁也没告诉我们有人竟敢这样,甚至你会经常听到已经没人敢这样的宣传,但确实就可能有敢这样的人,他敢这样是因为他明白了社会虚假教化的全部真相。此时的社会规则变成了他把受害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唯一凶器,他以一种残忍的手段诉说着社会规则的无能和虚伪,但并不是说我们要赞成这样的行为,而是应该反思我们社会规则的无能作为,我们不需要虚假的繁荣幸福景象,而是要真正清楚人活着归根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人的行为和心理的活动范围究竟可以达到怎样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我们即使很偶然的碰到这种情况,也会从人的根本价值观念来处理事情,比如提醒邻居免受安全的威胁,而不是自私的避免家人遭受伤害,因为即使这样也无济于事,相反会造成如同影片一头一尾这样的恶性循环。

这次的汶川大地震就如同这两个白手套青年一样,残忍的撕破了社会的某些虚假表象,让我们真正认识到了人在活着时的处境。

 5 ) 气愤片之最

谁要是已经看过《趣味游戏》,然后听说我辛勤地工作到10点多,找部轻松的睡前喜剧看看,因为名字挑到这个,肯定牙都笑掉了。

看完我简直气疯了,转头问某人:就是这样?!他像个菩萨一样慈祥地笑笑,搂住被子闭上眼睛准备安然睡去。这还是人间吗!?

我愤懑难平,赶紧开豆瓣看看有没有人痛骂这个导演。果然有的人说:这个导演太FUCK了,太欠抽了,嗑药了。也有人说这是挑战那些伪暴力,让你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暴力。还有一位香港网友写,看报导有观众看完电影在嚎哭,为自己乐于看完整部电影而感到羞耻。也有人说,导演拍摄这片不是说故事,而是用电影去证实,观众其实根本不喜欢看虐待的情节,讽刺卖弄官能刺激的电影。我正准备写一个史上最短影评:操!

但是导演收获的最好的观众恐怕就是我这种,毫不设防,亦步亦趋,情绪敏感,被深深激怒的这一型。——这部电影真的是为了证明自己是部令人厌恶的电影。相比之下,昆丁的血肉横飞的确有快感有美感还是取悦观众的。

可是他却不是烂片,他变态得那么讲究,让你极度不舒服却又服气。他有多变态,这个《趣味游戏》竟然是翻拍自己十年前的片,而且场景设置竟然是完全重复。翻别人是致敬,翻自己是什么?强调?恶意?老子就喜欢?有种?在如何激怒观众上,他真的很有种。而且如何让影片丝丝入扣地不舒服,他简直达到了一个奇特的境界。如今的片种除了喜剧片,恐怖片,动作片等常见的,多了一种气愤片。在这种类型中,他是无可挑剔甚至很绝的。

最后大概只能像我这样,喃喃自语“我再也不看这个JB导演的片了”,然后紧皱眉头好不容易地睡去。迈克尔.哈内克——我要记住这个名字,离他远远的。

我很小心没有剧透(我没有吧!),如果你还没看过,又诚心要毁了一个周末——比如你觉得情绪很坏,打车来找堵,想让它坏到无以复加,还是应该看看,效果奇佳。

 6 ) 猫捉老鼠的冰冷惊悚

猫捉到老鼠后往往不会一下把它杀死,会欲擒故纵慢慢地玩,直到把老鼠玩的精疲力尽自己也索然无味后才把它吃掉。这部电影就是这样一个主题,没有残忍的虐待,没有喷涌番茄酱的人为血腥,没有时不时吓你一跳的恐怖音乐,《趣味游戏》就这样慢慢地玩慢慢地陪你度过这揪心的2小时。导演是获得过金棕榈大奖的德国导演,电影是翻拍于自己十年前的旧作《大快人心》,据说导演这次的翻拍是全方位的翻拍,从布景到台词到走位,是朵奇芭。不知他同意何在。女主角是沃茨,我很喜欢的一位演员,当年她在《金刚》中的表演就很不错,很有东方婉约似的美,耐看。这部电影中的情绪转变也是丝丝入扣非常完美。男主蒂姆罗斯,感觉他除了《海上钢琴师》里衣冠楚楚外 其余我看过的电影都不那么在意外表,这个倒霉丈夫也不错。两个大反派一个是81年一个是88年,81年的这位翩翩美少年长得一副欧洲人的精致面孔,彬彬有礼,乍看像个纯真的天使,谁知是残暴的魔鬼!看的你恨不得冲进银幕把他们撕碎!一场四个鸡蛋引发的血案:开场快乐的一家三口开车拖着小船去自己的度假别墅,夫妻玩着欢乐的猜歌游戏,音乐是正统的歌剧。当片名用红色的字体突然跃在银幕上上伴随着刺耳尖锐蛊惑人心的烦躁音乐时我不禁吓了一跳,一切回归平静,电影中几乎再也没出现过音乐 ,只有在追杀小孩时反角又播放了一次。全片没有炫技的镜头技巧,不靠骇人的视听音效,电影就这样凭借演员的精湛演技步步紧逼的对白台词将这一家人和观众慢慢拖入无底深渊……富有阶层有美丽的度假别墅,优美的风景,殷实的生活,脱离了繁华都市去这里陶冶情操,失去的是什么?得到的是什么?当女主跑出来向人呼救时只有空旷的街道,也许那一刻她向往的是拥挤的都市。儿子被杀,女主费力起身做的第一件事是关掉吵闹的电视,再欢乐的节目再刺激的赛车在失去儿子的那一刻带给自己的只能是深深地聒噪。而两个男孩要的是什么?没有要钱,只是吃了一点东西,没有强暴风韵犹存的少妇,只是让她脱掉衣服打赌身上有没有赘肉,没有残忍的虐待,只有一枪爆头。那他们要的是什么?猫玩老鼠最终吃了它得到快感与满足,这两个男孩一样,有评论说他们是精神病人,这是站在观众的角度无法理解他们的心理,导演创造这个角色的用意何在我不得而知。这个世界是确实存在着这样的病态思维,什么都不缺但灵魂的丧失价值的沦丧已极为普遍,这两个角色身上投射了社会病态的思想。道貌岸然的背后是一匹嗜血的狼!ps:换个三防手机很有必要。 电影仿佛是反角与观众的互动,也就是说在电影镜头中,演员突然出戏,眼睛转向摄影机,对着观众说话。现实与虚幻银幕与画外结合最经典的是《杀人回忆》,那部电影根据未侦破的真实案件改编,影片最后,警察经过当年案发地方在排水管查看,一个小孩说前段时间一个叔叔也这样看,警察忙问他长的什么样,小孩说长的普普通通(即犯罪嫌疑人毫无明显特征),一脸茫然的警察对准摄像机(即观众)结束了电影。这个结尾很震撼,似乎在盯着观看这部电影的罪犯说:你是谁?你在哪里?《趣味游戏》与有这种邀请观众共同见证罪恶的样子。三个死者都是干净利落,我内心是很喜欢这种表现手法的,就像《毒战》中枪杀警察,一枪毙命,没有多余的废话。看到抗战片临死还要交个党费写个遗书啥的,弱爆了!最难以形容的是女主角的死,被绑在船上,坐在两个反角中间,反角之间对话,手臂轻轻一拂,没有多余的表现,女主石沉大海。没有反转,没有类型片高潮,一切看似简单,却挑战了一切,杀人,就是这么容易

 短评

哈内克对人性之恶的揭露无人能及。观看这部电影,是一种极端的体验。能够摆脱这种暴力圈套的人寥寥无几,佛陀算一个,耶稣算一个,或许还应该加上甘地。

6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无高潮的游戏

8分钟前
  • 小肚子✨
  • 还行

趣你味的!

10分钟前
  • 熊仔俠
  • 较差

《趣味游戏》告诉我们:别呆在家里,会有熊孩子来捣乱;《伊甸湖》告诉我们:别出门,会遇到熊孩子整你。总结:熊孩子真可怕。

14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节奏太慢,剧情也很一般,看起来又闷又无聊

15分钟前
  • sosovipp
  • 还行

或许是因为暴力的本质和观众对暴力的猎奇欲永远不会改变,这部十年后的翻拍除了手机的出现外,与原作几乎没有任何区别。迈克尔·哈内克:“过去十年里,一切还是那样,所以我不知道还有什么需要增加或者改变的东西。”

20分钟前
  • 字母君
  • 推荐

我气住了。因为愚蠢令人愤怒。片子简直是逻辑灾难。一家三口求生意志之薄弱,性格之懦弱,求生手段之弱智,都达到一定水平、一定境界了。已经令人发指了。已经死有余辜了。极品弱智。

24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居然是哈内克的……不可思议这是什么恶趣味啊~还以为是个故意搞怪的年轻人,故意让人堵心,然而居然是他拍的?!前半部分一直吐槽,C让我耐下心好好看,中后段逐我突然get到他的点了,之后就开始享受起来——完全的“反套路”,彻彻底底的颠覆常规,打翻你所有的期待,对着观众掀桌子,就跟大男孩朝观众挤眼睛的笑一样,就是在跟你玩一个“趣味游戏”。而且玩儿得太狠了,节奏都玩上了,一开始就是想烦死你然后彻底把你抓住。就连他翻拍自己这件事都已经很“趣味”了。要命的老头。

27分钟前
  • U 兔
  • 推荐

【B】一开始以为是用变态攻破人性的片子,后看才发现我想多了,纯粹是哈内克自己拍着好玩的。

31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又是一部玩弄观众的片子!

36分钟前
  • 邹小樱
  • 较差

特意用恐怖片笔触伪装成娱乐片,第四堵墙在影片中的断裂是哈内克嘲笑观众的企图,令观众陶醉在这种猛烈的偷窥和施虐中。美国版原封不动照搬德版,和范桑特的《惊魂记》如出一辙。

40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如果是很羞涩的人跟你搭讪,你就要小心了。他们可以突破自己的阻障跟你主动说话,说明他们后面藏着更大的秘密。

41分钟前
  • 珍珠大爷
  • 还行

这片真牛B!看得我直郁闷了两小时,最后还要给它打5星,真他娘的不讲理!

46分钟前
  • 战国客
  • 力荐

差的出奇!sb到了极致! 愚蠢的惊人!

48分钟前
  • 陶陶四
  • 很差

这部极致暴力的片子抽了我这暴力狂一巴掌。michael pitt太棒了。

52分钟前
  • 力荐

四个鸡蛋引发的血案

56分钟前
  • 蚂蚁没问题
  • 还行

以這種規模重複自己有什麼意思呢

1小时前
  • Février
  • 还行

“倒带”的场景只是那种想法的另一个例子。在最后,电影中所有的重点就是你,观众,在一开始就可以停止这场恐怖的灾难,只需要按下停止键,但是你没有,你继续观看电影,即使他们早就告诉你将要发生什么。

1小时前
  • CATЯINA
  • 推荐

你可以变态 但请不要变态得如此无聊

1小时前
  • 背包上学上成驴
  • 较差

让人心生战栗的结尾!

1小时前
  • 麦兜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