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块头有大智慧

HD

主演:刘德华,张柏芝,张兆辉,汤宝如,秦煌,黄华和,元彬

类型:电影地区:香港语言:粤语年份:2003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1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2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3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4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5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6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13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14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15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16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17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18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19大块头有大智慧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大块头有大智慧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大隻佬(刘德华 饰)在跳艳舞时与前来扫黄的警花李凤仪(张柏芝 饰)相遇,同时,重案组亦在附近调查一起印度人杀人案。大隻佬逃跑时与逃走的印度逃犯不期而遇,最后逃犯逃走了,大隻佬被当成了嫌犯抓回了警局。其实大隻佬以前是大陆一名武僧,因好友小翠惨死,悲伤过度在树下不慎打死小鸟,对着小鸟坐禅7天7夜因而获得能看到因果的能力——看到结果时,便能看到因由。他看到了小翠的死是因果,他打死小鸟是因果,因无法平静接受这一切,他还俗了。水落石出男子游泳部 第三季 TV未放送第0话全美超模大赛第十季战上海BORDER美丽的日子葡萄熟了的时候逃离今日计划处女恋不亦乐乎行车记录仪求人出租家人普通话版机械医生生死之恋2020法蒂赫·特里姆:土耳其足坛传奇心灵融合鲶鱼东山晴后雪恐高症1977阿U第二季塔玛拉·德鲁外星人大战僵尸罗宾汉也疯狂茶恋人间逍遥西门庆圣域第二季爱渴蝾螈道士和影子操作团春到人间会痛的17岁铁证悬案:真实之门秘密的时光我杀人第二季与灾难调情老表发钱寒(国语版)邂逅她的少女时代再见,绝望先生守护天使裸雪

 长篇影评

 1 ) 概念先行,情节为概念服务

       《大只佬》不怎么喜欢,哪怕是认真看了两次,因为概念先行,题材为主题服务,说教就显得严重了。虽说电影还是如《神探》一样,用“探案”情节作为包装,慢慢道出因果论。但可看度还是比不上《神探》。

        首先,《神探》是情节完整的探案故事,因此观众可以在看故事的同时去感受“鬼”的主题理论;而《大只佬》虽然也有探案,但案件是一个个断章,虽然作用上可以围绕主题服务,但故事上是断层的,这就缺乏精彩了。

        其次,《神探》的“鬼”可以说是一种创新的理论,让观众觉得有意思,这也进一步丰富了故事;而《大只佬》的“因果”则是早已存在于佛家思想中,说来说去也说不出个新意,所以看到最后,观众无法产生“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感,最多就是“哦”。

        所以《大只佬》从主题方面,就略逊《神探》一筹,所以剩下的看点只有“如何去说”这个因果论。和《神探》一样,电影选择了犯罪—查案的线索,去推动故事/主题的发生。但鉴于案件是断裂的,无法单纯从故事上刺激观众的兴奋点,所以电影中就必须插入各种猎奇元素,如刘德华的肌肉装、轻功、体验式查案……通过各种元素的组装,观众的注意力便分散到各个卖点而无法深究情节的单薄。从这点上看,电影做的还算可以,但谈不上出色。

        虽然情节上可看性不足,但情节的编排还是花了心思,例如看似断裂的案件,却能层层揭示“因果论”的本质是最大的亮点。总体而言,这部电影算是一个测试版,而在4年后的《神探》则是牛逼的完成体。

 2 ) 阴魂不散与永垂不朽:电影中的轮回和永生

本文完整图文影音版见:http://i.mtime.com/wzcjojo/blog/1004333/ 阴魂不散与永垂不朽:电影中的轮回和永生 我的自恋哲学 人活一辈子,居然要死的。而我很怕死。我发现我的灵魂终有一天会烟消云散,于是我很郁闷。虽然对很多人来说,这种思绪是杞人忧天和神经过敏。 我怕死的原因是我很珍惜自己的“自我意识”。我觉得上帝创造人类时应该是公平的,不同的人在他老人家眼里没什么两样。但奇怪的是,这芸芸众生中居然有一个是“我”。我不像上帝他老人家高高在上,看着自己捏造出来的玩具玩耍。我的灵魂被镶嵌入其中某一具玩具中。生命科学告诉我为什么我的身体会变成这个样子,我自己学习钻研的心理学甚至告诉我为什么我的心灵会变成这个样子。但它们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我的灵魂会被放在这一个玩具里,为什么我不是被放在其他几十亿个玩具中的一个里来旁观这一个呢? 本来,世上的生命个体没什么特殊的,他们都按照上帝设计好的一个规则运作着。他们都是上帝妙手捏出来的玩具。但当我变成玩具之一时,就不太对劲了。我想我是规则的破坏者。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我看到的这个世界,那就是:这是一个完美的世界——如果没有我的话。 我曾愚蠢地试图用一篇论文来阐述这个我心中最重要的哲学疑问,但可以预见会被当成超级自恋狂,所以也就作罢。可是,某位先哲甚至早就已说过,“我”居然是我唯一能确定存在的东西。这位先哲至少比我更自恋。虽然我不知道“我”是不是我唯一能真正确定存在的东西,但这个世界的确很奇怪,除了“我”之外居然全都不是“我”。而我很不愿意失去这个我唯一可以确定以及唯一特殊的东西。这是我怕死的主要原因。 当然,在我这个奇谈怪论里,自我意识也并不是灵魂的全部。自我意识是灵魂的当下,而记忆是灵魂的过去。只是,回忆会被淡忘,会被中断,甚至会被篡改,只有自我意识才是可以把握的灵魂实质。那些通过记忆承载、传递至今的,正是宝贵的自我意识。(疯狂钻石@mtime 原创) 小倩、小蝶和李凤仪的命运抉择 所以我很不理解《倩女幽魂》里的聂小倩最后为什么非得转世。魂飞魄散固然恐怖,轮回转世难道还不是殊途同归?就拿你自己来想想,你可曾有任何前世的意识?喝下孟婆汤,小倩的灵魂也就随着她今世的记忆烟消云散了。小倩香魂永续的唯一方法,是呆在骨灰坛中,随宁采臣浪迹天涯。 我不知道在中国从古至今这么多鬼弧仙怪故事中,那些鬼魂们为什么总是那么从容不迫、前仆后继、飞蛾扑火地赶去投胎。“你赶着投胎吗”,这句话在我看来倒是对鬼魂的调侃。投了胎,你也就不存在了,急什么。孟婆手里的可是一碗断魂汤啊!如果有一天我也去投胎,我一定会学《潘金莲前世今生》中的潘金莲,决不喝那碗汤。孟婆的传说是中国民间传说与佛教六道轮回说结合的产物,我觉得这个结合里多少有那么点自圆其说的意味。佛教告诉人们会有轮回转世,而现实中却没有人记得前世,于是只好摆出孟婆汤圆谎。我不知道佛教中是否有典籍解释这点? 如果从鬼到人的轮回中,此生的记忆被抹去,那么人在其他几道中轮回,是否也应经此一劫?我像是必然的。因为“人道”中人从不记得自己前生的所作所为,而这些人总不可能全是从鬼变来的。里面总有一些“天道”、“阿修罗道”来的人吧?所以,不管人从哪一道转来,前世与今世的“我”何干?即便我今生积了大德,下世却由一个不是“我”的灵魂享福?即使有人拿出一百个证据告诉我,那个人就是我的转世,但那个人明明就是拥有不同灵魂的另一个人啊。 至于聂小倩们为什么那么不假思索把投胎这种灭绝灵魂的行为作为灵魂唯一合情合理的归宿,我还没有想通。是中国人相信只要进入轮回,自我意识总归在冥冥之中存在?还是中国人的生存太过痛苦,连最宝贵的自我意识也不值得留恋? 所以在我眼里轮回之说纯粹是扯淡。聂小倩被骗了。拆散宁采臣和小倩的,是笃信六道轮回的执念。我喜欢的是《倩女幽魂3》里小蝶的命运抉择。孤魂野鬼和重新做人之间,小蝶选前者。她放弃六道轮回,做一个无厘头小和尚永远年轻美艳的女鬼情人,好不风流快活。 基于六道轮回的,是因果报应。前世作恶,后世便受罚。《大只佬》的李凤仪很不忿地问:“这样公平吗?”不公平!因果报应是佛的混账逻辑。一个灵魂做坏事,却让另一个不相干的受惩罚。大只佬心里明白这点,但他只能很无奈地说,日本鬼子杀了人,李凤仪就要死,无所谓公不公平,这只是因果。 在这个故事里,佛是混球,真正有佛心的,是李凤仪。有因必有果,因果报应是佛的一个无厘头的诅咒,指定一个前世给你,然后你就得代那个根本不认识的前世受罚。然而心中有“佛”,就不会种下当下的因。此“佛”非彼佛,此佛乃人道主义。(疯狂钻石@mtime 原创) 诅咒上帝,可得永年 《惊情四百年》里,Dracula一心诅咒上帝,却意外获得永生。有人说那是上帝的诅咒,我的看法正相反。短暂的生命才是上帝降给世上所有生命的无差别诅咒。Dracula愤而诅咒上帝,没想到因此抵消了神的诅咒,获得永生。至于喝血这点“缺陷”,算得了什么! 永生的手段似乎总是卑劣龌龊的,永恒总是与上帝过不去。《万能钥匙》、《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里,渴望永生者通过借尸还魂、霸占别的身体延续生命。《边城刀声》这个古龙最诡异的故事里,王怜花居然想到用换头手术接驳叶开的身体以延续生命。我记得《二刻拍案惊奇》足本里有一个很淫荡的故事,故事前面有一个作为引子的小故事,讲一堆修道之人为了成仙(成仙,典型的中国式永生)而吃成精的首乌,而这个成精的首乌是100%婴儿模样。《双瞳》里,小女生为了成仙,散布邪教,杀人如麻,割自己肚皮养真菌。这些行径,西方吸血鬼看了绝对汗颜。 所以,永生是大能,永生前的小邪恶、永生后的小缺陷可以忽略不计。 可叹的是Dracula最终死于爱情,爱的原始目的是为繁殖,繁殖的存在是因为生命无法永恒。所以,可怜的Dracula最终仍逃不出上帝的诅咒。 永生之人似乎总是痛苦的。高桥留美子的《人鱼》里,永生的涌太的唯一目标就是要像正常人那样死去。《香草的天空》里,本可以做永生美梦的男主角也免不了被噩梦侵扰。但永生的故事不都出自不能永生的人类之手吗?与其说永生的痛苦是上帝的诅咒,还不如说是作者作为短暂之人的嫉妒和自我安慰。在《夜访吸血鬼》这部吸血鬼“血泪史”中,似乎每个吸血鬼都无比痛苦,他们活这么久,杀这么多人,却还觉得这个世界欠他们似的。小女吸血鬼其实是典型的性能量无法正常释放罢了。可惜她那时代弗洛伊德还没出来,不然可以教教她怎么“升华”。要是我,要不博览群书,沉迷艺术,要不拿十来个博士学位,不济一点就变成虐恋者,享受另类乐趣。总之出路很多,犯不着寻死觅活。 以前有个小朋友给正大综艺写信,说如果将来有一天正大综艺把全世界好玩的地方都介绍完了,该怎么办?那时形象仍十分光辉的赵忠祥叔叔语重心长、颇有哲学意味地答道,小朋友忘了一个因素,那就是时间。回答得很不赖。世界总是天翻地覆地变化。所以吸血鬼们只要不是极端的宅男和干物女,他们的生活永远不会太腻味。《夜访吸血鬼》里这几个倒霉的吸血鬼,他们的痛苦只是个人性格问题,而性格问题又是作为短暂的人的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他们的痛苦其实与永生无关。《小岛惊魂》里,已经知道自己鬼魂身份的女主角一家,还是决定要在他们的房子里继续生活下去,因为那里是他们的家。伊藤润二的《鱼》里,已经变成一团腐肉的女人,仍然想着和鲜活的女人争男人,仍然陪心上人去看海。那幅画面,很妖异,很坚韧。吸血鬼们应该好好跟这些顽强生活的孤魂野鬼和腐尸学习。 诅咒上帝是一个极端,另一个极端是做上帝最忠实的狗。《夺宝奇兵3》里,守护圣杯的老骑士获得了永生。然而神的恩泽是小气的。出了圣杯周围的结界,恩泽便没有了。如果可以,我还是选择前一个极端来获得永恒吧。上帝是个欺软怕硬而且小心眼的主。你和他对着干,你永生了;你拜在他脚下,也永生了,不过你得离他的脚够近。 也许只有一个人在与上帝心平气和的关系中获得永生。这个人就是上帝他儿子。在《这个男人来自地球》里,一个活了14000年的、曾是佛陀的学徒、曾被世人称为耶稣、拿过10个博士学位的“老人”,向他的同事娓娓道出自己从石器时代开始的漫长人生。他的每句话都充满智慧。那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智慧。像他自己说的,他并不特别聪明,所拥有的只是无尽的时间。他的智慧来自超越凡人想象的漫长时间的积淀。 写这个故事的是一个80多岁的老人,我相信只有老人能写出这样每个角落里都充满智慧的故事。这是我所知道的最平静的,同时也是最惊心动魄的永生传奇!(疯狂钻石@mtime 原创) 永恒与一瞬 伊藤润二的短篇漫画《长梦》里,有个奇怪的病人把自己送进医院,他发觉每过一晚,他的梦都会变长,从一天,一个星期,变成一个月……。医生发现他的长梦在旁人看来其实只是在一个瞬间的眼动内完成,而在病人的主观上却变得越来越长。发展到后来变成几十年的梦,让病人起床后根本回忆不起来前一天的情况,因为那对于他来说是几十年前。这样发展的终点是什么?会不会有一天梦的终点是永恒? 在一瞬中完成永恒,这是一个诱人的故事。永生是不是可以用一种超越时间的方式实现?永恒与一瞬,说不定不那么对立。《土拨鼠日》里,永恒被固定在一天,上帝扮演月老,非得成功撮成一段姻缘后才让时间继续。我有时会想,也许一直呆在那永恒的一天里也不坏。 此恨绵绵 《土拨鼠日》的轻松愉快只是另类。那些永存于世的鬼魂和生命,似乎不是与怪力乱神有什么瓜葛,就是有什么心愿未了。 《杀妻总动员》里,妻子一次次执着而顽强地复活,原来只是等待反复杀戮自己的丈夫的回心转意,重新爱上自己。《红色小提琴》里,婴儿的亡魂附在小提琴上历经人世,大概是不甘心还未看世界一眼就匆匆离去。《珍爱泉源》中的科学家变成一个不死的太空和尚在宇宙间流浪,竟是为了在一次星河变迁中与亡妻重聚。(疯狂钻石@mtime 原创) 我能回忆起的最后一个永生故事,是库布里克和斯皮尔伯格的《人工智能》。在影片最后,历经沧海桑田的小机器人David被未来统治地球的智慧生命重新唤醒。David让他们找回妈妈。智慧生命说,他们可以复活生命,但那些复活的生命,只能存在一天,当他们晚上睡着后,就会再度死去,他们的意识一旦消失,他们的存在就永远消失在黑暗中,时空轨迹中虽然存储着大量信息,但一个人的时空轨迹使用过了,就不能使用。所以David的妈妈也只能再重新活一天。 这个奇怪的情节被大多数观众认为是影片最大的败笔。这些未来智慧生命掌握的高科技,按常理来说要么能完全找回David的妈妈,要么就完全不能,而为什么会是如此刻意的一天呢?这必定是斯皮尔伯格为了煽情刻意加入的蹩脚情节。 他们没有明白库布里克和斯皮尔伯格的用意。那些智慧生命所做的,是要召回那个已经逝去的灵魂,而不是像《第六日》那样,克隆一个新的拷贝。创造一个新的灵魂并不难,但他们要做的,是唤回那个无数年前曾经存在过的灵魂,那个唯一的“自我意识”。科技可以仅用一束头发就重造那个承载灵魂的身体,科技甚至可以像《魔术争锋》那样复制一个完全相同的灵魂。但即使是登峰造极的科技,也只能让那一个已经烟消云散的、唯一的“我”重见天日一天。这其实是一个最为叹为观止的情节设计,库布里克和斯皮尔伯格明白,生命的终结是神最高的诅咒,即使是发达如此的智慧,也难以突破这个“最后关口”。这短暂的一天,已经是生命的智慧与这个永恒诅咒相抵抗的极限。 于是,在这重见天日的“最后一天”里,《人工智能》里机器人与人类的鸿沟,升华成了永恒的爱与短暂的生命之间的鸿沟。前一道鸿沟险恶万分,却仍有跨过的希望。而后一道鸿沟却愈裂愈宽,永远不可能超越。所以,当这个最后的夜晚,妈妈的意识就要永远消散之前,曾经经历过那么多痛苦挫折的David才第一次流下了眼泪。因为他知道这一别,是真的再也无法重聚了。 这才是真正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我们能体会生命的可贵,却知道它注定无法永恒。这大概才是我们真正的原罪。这是自我们诞生起,神就降在我们灵魂里的诅咒。然而我们总是存着某种期盼。就像那些儿时的故人和已经逝去的亲友,常会回到我的梦中与我相聚。他们总是容颜依旧,而我在梦里竭力想看看自己的脸却从未成功。他们在我的噩梦里阴魂不散,在我的美梦中永垂不朽。 疯狂钻石 http://www.mtime.com/my/wzcjojo/ http://wzcjojo.spaces.live.com/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本文完整图文影音版见:http://i.mtime.com/wzcjojo/blog/1004333/

 3 ) 难得写篇影评,应该算是个人解读。展开11点

1.大只佬不能做和尚了,首先因为他在小鸟尸体旁七天七夜禅定之后所看到的因果并非寺庙里传授的那部分佛法。

2.人有上中下不同根器。下等根器适合净土宗,每天吃斋念佛,在寺庙里却是不能悟道的;大只佬是上等根器,自己获得了宿命通之后,知道要去红尘历练,进去造化之流,于是他不能再做和尚了,脱下僧衣是上路(悟道是一个过程)的标志。

3.入红尘,进入造化之流,以造化为师这条路,和黑塞的小说《悉达多》写的是同一条路。

4.大只佬在事情发展中也在干涉因果,也有“犯错”,但不犯错无可能悟道,行动本身是绝对正义的。

5.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造化即是我们和业的故事发展的过程,这是一场战斗,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斗争本身,还有反思。

6.李凤仪被杀并不是因为她前世是日本兵,而是因为日本兵杀了人,所以李凤仪要死,这部分很多人看不懂。因为这电影不是讲轮回,而是讲因果。嘴乱吃东西,长肿瘤的是胃,最后可能死掉整个人。李凤仪是人类共同体的一部分,她询问大只佬“这公道吗?”大只佬回:“我知道是公道的”,这时候有一个清洁工路过,捡起了别人仍在路上的垃圾。垃圾不是阿姨扔的,却是阿姨来捡,这公道吗?大只佬自己在树下看到的佛法,是公道的。用人类的个体思维来想,就不公道。所以他不能做和尚了,因为净土宗传播的不是这样的佛法,这样的佛法只能自己悟出。一报还一报的因果轮回更适合普世传播,因为太难讲清楚了。人类集体共业,因果链要终结,不一定是按个体计算的。

7.耶稣死得最惨,是因为他上辈子做了错事吗?不是。那是一场行为艺术般的献祭,用神之子的鲜血偿还人类所造恶业。这公道吗?同第6条。

8.我有一首拼贴小诗:

恶之歌的合唱

孕育着微小的希望

刺激着麻木的神经

不可言说的经验

内在时钟,缓慢地行走

降生时,灵魂像水滴一样

蜷缩在他的意念深处

我们甚至动了刀子

头颅被割下之后,恰好被扔进了那座厕所的粪池

这是混合着咖啡溶液的眼泪

如同记忆中的羊水

河流显得那么柔和与温暖

却必须在极度的苦难中活着

一把小型镰刀割下阴茎和睾丸

和毫无瑕疵的犹太皮肤

用它们制作了家庭照明的灯罩

成为人类记忆中最明亮的书页

9.恶有时候并非绝对的负面。一个恶因要有一个恶果来终结。

大只佬和幻想中的自己论道时,说李凤仪还不够痛苦,于是要找到锋利的石头割下她的头。

大奸似忠,大伪似真。善恶也不是表面看到的那样。最为响亮的恶之歌,如果可以唤醒耳聪目盲精神麻木的人类,那就是善。

10.痛苦是最有力量的,但只有一霎那。电影结尾大只佬悟道后在荒山给了杀人犯一个拥抱带他回警局,杀人犯在他怀里嚎啕大哭,那就是爱的力量。爱没有痛苦的力量那么大,但持久。不愤不启,大只佬因朋友的死愤怒发狂打死小鸟,那是个启动;但要是一直愤怒下去也没什么希望了。

从痛苦和愤怒开始,在造化之流中体验觉悟,最后用爱收场,套路是老了一点,但就是这么回事。

11.和尚不是刻板印象的和尚,不是山里吃斋念佛才算修行。结尾大只佬解决了一切,从警察手里拿一根烟点上,跟开头大跳脱衣舞一样,都打破了修行者们形式主义的修“形”模式。

不入造化之流,上等根器就不得真经;下等根器则要从修“形”开始,不然还能怎么开始呢?

 4 ) 李凤仪种善因=孙果得善果≠孙果种恶果=李凤仪得恶果

事情经过自己去看电影,很概况的说:李凤仪种善因去找孙果,结果孙果却种恶果杀了李凤仪(李得恶果),最后孙果却因为李凤仪对大只佬的感悟得了善果(没有被大只佬一棒子打死)。反正因果关系在孙果和李凤仪身上是完全反过来了,孙果种恶因却得了善果,李凤仪种了善因却得了恶果。这里肯定有人跳出来说李凤仪因着的是日本兵的恶因,但我们知道大部分在中国参与屠杀的日本小兵都没有受到除了良心以外(如果他们还有良心的话)的一些实质性的惩罚!所有这么大的恶居然选了个香港女警察来受还真是天马行空啊!虽然不懂为什么,但是还是看明白了整个电影想要表达的禅意,在所有讲宗教的片子里,这是最打动我的一部(插曲是亮点)!
当年整个电影的噱头集中在瘦身男女里还没看够的刘德华肌肉装,这一部来得更裸露(反正是假的),只是最后那个瘦下来的裸屁屁是不是刘天王本人的尚未可知,。七年之后重新再看一遍大只佬,比第一遍多懂了很多,曾经就很感动我的那首插曲身外情再想起时,我早已泪流满面。看完整部电影,找遍了各大视频网站,只在土豆上搜到了这么一个国语版的身外情(林夕的粤语填词也很好,可是我看的电影是国语版的,同样的国语歌词更能触发我对电影的回味),看来一部讲禅讲佛的电影在大陆的市场实在有限,这里是土豆的链接(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mMF1L18grqE/),先打开音乐再来慢慢写我的感想吧!
感动归感动,感悟的层次上只能算朦胧,也许还不及大只佬第一次脱掉袈裟不当和尚的时候,因为我不象他能看到因。恕我愚钝,要问一个和李凤仪一样的问题:有因必有果,你觉得公道吗?大只佬说他知道是公道的,但再也做不了和尚,我觉得既然这么说,就说明那时的他看穿因果法则对宏观的世间万象似乎是公道的,但对某个受大恶果的人恐怕他是接受不了的。所谓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看起来好像很公平。 但是,注意这句话是省略了主语的,并不是我们以为的你种善因你就得善果,省略的主语是你种的善因别人得到善果,同样你种的恶因别人得到恶果,当然别人种的善因可能你得到善果,但也有可能你得到别人种的恶果,如此正负抵消,从非常宏观的角度上来讲好像是很公道,可是对于个体而言呢,我觉得对李凤仪就不公平。恕我从小接受唯物主义教育,基本上不相信前世今生,就算日本兵是前世吧,大只佬都知道日本兵不是李凤仪,李凤仪不是那个日本兵,前世今生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为什么这些恶业要今世这个善良的人来受呢。如果硬是要反驳说两人不是前世今生,只是简单的种恶因和得恶果的关系,就李凤仪的性格特点来说这一世她一定没有干过什么十恶不赦的恶事来积攒这么重的恶业吧。而恰恰是这么一个善良的人被选中受日本兵屠杀之恶,请问这种随机的中彩票一般的机制又有几分合理性呢?
对于我这个从小受唯物主义科学观毒害的人来说,感觉质量守恒公理可以拿来比喻因果法则,说因果公道,就像说整个宇宙的质量守恒一样,总有施与和获得的两方,一正一负,正正负负,最后加和起来归零,无得无失,多公道!但对于对于宇宙内的任何一个质点来说,质量可不是守恒而是有得有失的,只不过这个质点失去的就会被另一个质点得到。自问如果我是这世的施与者,(质量)公道在我有知的时间内加和是个负数,我能象李凤仪那样吗,当然做不到,就算不会象杨大侠一样大开杀戒托几个垫背,但也会愤愤不平骂天道不公老天负我,从此对世道不公横眉冷对,既然我受得,别人受又有何不妥呢,这就是我自省能达到的觉悟了。因为这样,李凤仪的善良才会这么感人。这是个大善的人,虽然当年还青涩的张柏芝在一开始表演还略带浮夸,但这个角色还算诠释的让人怜爱(一直觉得只有率真的人才会成为真正的好演员,就算张柏芝最开始演技不怎么样也好,一个最率真的笑容是赢得这个角色的关键)。
李凤仪有多善良呢:她看到重案组把气撒在大只佬身上,不惜得罪上司仗义相救。上司百般刁难,她还替整个重案组的人的生命安全担忧(其实她不知道大只佬看到要死的人是她自己)。还有就算知道自己无论如何要死了,也只是想再帮大只佬一把。其实在路口分别的时候,大只佬的感情已经表露的很明显,但李凤仪只要他给了自己一分钟牵手走过十字路口,这时歌曲响起 “十字路口,把我送到彼岸还要多久。放下温柔,沦为点头的朋友。要忍住泪水一滴不流,怕变成下辈子的伤口”,这个女人选择自己去承受残酷的命运,而不是依靠能预知因果的大只佬,她知道这样会拖累他,会变成他下辈子的伤口,所以宁愿忍住眼泪离开。很多人说爱不是占有是高尚的,我觉得即便是这样高尚的不占有的爱也无法比拟这样忍住不爱的大善。
不知道为什么对于演员来说恶总比善难演,刘天王靠这部片子得奖的估计不是对善良的大只佬的诠释,而是短短几分钟的心中恶念的那个乞丐装的演绎,眼神太凶狠以至于有好多镜头我没认出来和善念的大只佬是同一个人。与之对比强烈的是恶念领悟以后,同样是乞丐装,对着真正的孙果张开手臂说跟我走吧,简直像是模仿星爷演喜剧。看来恶好装,善难演呀!能装善良的才是演技派吧!
即使因果法则没有想得很明白,但是总还是得到一些体会:万物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就像好像一直都听说也觉得人总是有得有失的,老说一个人一直太顺了就有一个大坎在前头等着。也就是有钱人为什么要行善散财,还有为什么胸大的常常无脑,红颜常常薄命的道理了。所以佛要点化的就是人的执念:不要太执着地去一味追求一样好的东西,就好比是一个磁体,只有中性的时候是最稳定的。好像磁场理论也能解释得通这个现象:种善因丢出去一个负能量的善果反而得到正的能量,种恶因当然得到负的能量,而丢出去的恶果却是个正能量(就像常常说吃亏是福了,因为你得了个人人都不想要的恶果所以集聚自身正能量),得到善果其实是欠了东西得到负能量,而得恶果确是积德得了正能量。因此种善因得正能量容易吸引负能量的善果,而种恶果的负能量则会吸引带有正能量的恶果。看起来说得过去,那怎么解释李凤仪的死:我不相信她的负能量是她自己种恶果得来的,唯一的解释就是她受了一个大善因,如果电影时间够的话,我愿意看到李凤仪攒着日本兵恶业的原因,比如说李凤仪小时候被日本兵的后人舍命相救过。但是这里就有主动和被动的区别,种恶因是主动的,得善果却是一个被动,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所以我还是想不通这个恶业这么传递合理不合理!何况如果做善事不再是自发而变得有目的性(为了让自己多得善果,或者是积小善因得大善果),这样的善又还算是善吗。而且人多数是愿意接受善果,却避免恶果的,这样本能的的选择结果是偏向负能量,也就是得了善果同时能量变负导致以后更容易得恶果,正验证了一句谚语,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所以得善果到底还是不是好事呢,真是个辩证的问题呀?哎,我又被执念所控了!!
我觉得佛家的行善理论有一个基础是人性本善(相信人性本善的人估计都是抱着美好希望的,现实的人的说法大都是人心险恶,活的越久也越倾向相信后者),而认为世间的悲苦除了喜恶贪嗔的欲念所致以外,很多归咎在姻缘即会上而不是因为出现了人性中恶相,这是和很多宗教里都讲的人有原罪不一样,佛家相信人都善,有的只是执念(我觉得恶和欲是有本质区别得,不知道真正佛学里是什么说法)。这恐怕是佛是以慈悲宽容的态度在看待世人吧,宁愿以自身来承受恶果来感化世人。虽然佛不计较,但是普通人恐怕都达不到这种境界,虽然知道以恶对恶会陷入恶性循环,但如果总是以德报怨,形成正循环固然是最好的社会结果,可是这样那些行恶之人没有得到惩罚,这对行善的人算公平吗,行恶之人能被感化了固然是好,可如果恶念太深难道只能等天来收拾吗!就像日本兵的恶业居然传到香港女警察李凤仪身上来受,这样还算是老天公平的收拾了那个日本兵吗!我想可能古人是在世间看到了太多好人不得好报,坏人逍遥自在的例子,无法解释老天在一世之内能公平的对待每一个人,所以有了前世今生的说法,我们无法追溯到自己的前世后世去求个公平,所以只求在这一世向老天求一个公允,祈求老天爷能开眼,千万别跟我乱开玩笑,真是承受不起呀!

 5 ) “希望以後不會再有人殺人”

一直覺得,我應該寫一篇文章,為《大隻佬》平反。 還記得當年《大隻佬》以《大塊頭有大智慧》一名在內地上映時,受盡惡評。但在三年後一個百無聊賴的下午,本想用這部“爛片”打發時間的我,卻發現此片品質高得出乎我的意料。後來得知大陸公映版把所有關於了因(劉德華飾)看到的“幻象”(因果)統統刪剪一光,才明白當年此戲惡評如潮的緣故。 《Running on Karma》,是這部電影的英文名。海報上有大大一句“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是的,這部電影說因果業報。自己對佛家的理解,還不知能不能算得上是入門,因此對於電影當中滲透出來的佛理,實在是不敢妄語。既不論道,那就談戲。 電影的優劣分明。先道缺點,首當其衝的便是“大隻佬”(粵語,即大塊頭)這個造型,如此商業化的設置難免讓人覺得十分造作。然而,在參加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韋家輝名家講座後,我才知道了一些關於這部電影誕生的故事:在《瘦身男女》大賣後,杜琪峰韋家輝準備乘勝追擊拍一部關於“健美先生”的同類型商業電影,但拍著拍著,因緣和合之下,韋家輝看見光頭的劉德華,竟然想到了大佛,然後,意念一轉,便拍成了現在這樣一部滲透著佛理的電影。韋家輝總說,“不能讓老闆虧錢”,而且,“珍惜膠片,拍過的能用就用,不能隨便丟棄”。縱然這不是電影不足的藉口,這種同情也不該出現在學院派的電影評論當中,但性情如我,仍覺得能用一些已有素材改拍成另一部電影,已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此時,“大隻佬”這個造型變得不這麼礙眼,而戲中的一些幽默橋段,也變得不那麼唐突可笑。 立體的人物刻畫是《大隻佬》的一個亮點。了因是一個打上韋家輝印記的經典角色,慧果居士劉德華的佛學修為,亦使他能夠準確把握住角色的內心,表演得十分出彩。韋家輝筆下的很多主角都具備了某種超乎常人的特異能力,了因亦如是,他有一雙可以看到因果的眼睛。但是,亦如韋家輝所說,這個世界不存在完美的人,你一方面能力強,便自然會有能力弱的一方面。從這個層面看,未參透因果前的了因便是如此,他雖看到了因果,但卻看不透因果:既然在因果法則下自己總是無能為力,善報惡報都不一定會報在自己身上,那自己為何還要去種善因?當了因對李鳳儀說出“日本兵殺人”跟“李鳳儀要死”的因果關係(非前世今生)時,李鳳儀也跟了因一樣,無法參透當中的玄妙。在兩人對話沉默之際,有個很安靜但又很飽滿的鏡頭:一個老婆婆在他們身邊走過,推著垃圾車撿垃圾。我想,此時的了因雖懂得何謂“因果法則”,何謂“公道”,能清楚瞭解她撿垃圾的因,但卻又無法真正看到她撿垃圾的果。 《大隻佬》另一個亮點便是流暢的敘事,這亦是銀河映像一貫的優勢。從一開始的商業敘事,到最後大講佛理,無論是故事文本還是人物內心,其間的轉換絲毫不令人覺得唐突,而連接在其中的,便是了因與文師傅和李鳳儀的對話。這兩番對話,是故事發展的文本鋪墊,而一曲由林夕填詞的《身外情》,更是將了因和李鳳儀的內心轉變,感性地傳達到觀眾腦中。然後,一個衝突性極強的剪接(李鳳儀的特寫——了因急速奔跑),把故事帶入了高潮部分:了因上山找孫果,然後看見了另外一個了因。一個相同的因,在兩個不同的選擇下,會出現不同的果,這便是韋家輝創作道路上一直很關注的話題“選擇”。與《一個字頭的誕生》分別敘述兩個相異的選擇不同,《大隻佬》中兩個選擇導致的兩個果,直接在同一空間一併相遇。這樣的構思無疑更具創造力和先鋒性。五年前了因打死了樹上的小鳥,看到了因果,看到了公道,但他卻感到了自己對因果法則的無能為力,然後決定脫去袈裟,下山還俗;五年前了因打死了樹上的小鳥,看到了因果,看到了公道,然後他決定“替天行道”,入山打死孫果。這便是選擇決定人生,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種的是善因還是惡因,一切取決與你的選擇。最終兩人在大佛下對望,其實正是了因坐禪觀照自己內心的一個過程。五年前的了因看到了因果,現在的了因參透了因果。 參透了因果的了因,在五年後終於遇到孫果。他平靜地把孫果帶下山,穿上袈裟,點七一根煙,悠然離去。這是神來之筆。或許,很多人覺得奇怪,既然重新穿上袈裟當回和尚,為何還會抽煙?然而,這正是了因看破了世情,才能做到的淡然。萬法唯心造,既然已經放下,為何還要執著於那一根煙?或許你會記得,在電影中段了因離開警察局時,也向警官拿了一根煙抽,隨後他把一包煙直接拿走,這便是執著與放下的區別。 以前的了因,只能從果看到因,此時的他,卻可從因看到果。此刻再回望五年前那個撿垃圾的老婆婆,他應該可以看到這個因之後的果了吧。是的,“佛只著力一件事——當下種的因”。 劇終之時,李鳳儀說,“希望以後不會再有人殺人”。最近聽到魏茵不幸遇害的消息,便不自覺地想到了這部電影。雖素未謀面,但卻感觸良深。謹以此文,悼念在白依鄉尼格村瑪依河邊去世的魏茵。

 6 ) 这片子暴露了杜sir的理论水平

从电影层面来讲前面细节处理的挺糙的但主题表述的挺明白,没跑偏。处理到后面分裂越发韦家辉,因果轮回越发杜琪峰。如果『韦家辉』多一点我会更喜欢,因为『杜琪峰』实际上越多是越说不清楚的,漏破绽。好吧,我还是具体举一例:比如他说是因果不是轮回。既然不算轮回那为何前世之因要由后世食果呢?

枉死的鸟是该因大只佬解脱其当世的业障而感谢他还是该下一世找他还此生种下的因呢?杜sir脱离轮回这些讲的清么?另外,凭借正当的因到底可不可以堂而皇之去以恶果讨回?杀伐不止又岂是佛之本意呢?既然定论难明我不如信任法律:杀人者死。如此明确。大只佬开始的脱衣舞后来出世入世都光着身子,无非是在说他是得道之人,懂得皮相本是虚妄,人来去都是赤条条。既然这样那最后看到凤仪被割头又怎会失态如此?相既是无形的又是万形的,以何种表现形式存在又何妨呢?人都死了魂灵散去,正如灯芯已灭,油捻子断成几节能怎样呢?

至高的佛法是极度唯心主义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门常扫无分内外,因为无色无相所以没有内外』因果论的最高境界不仅仅是不糊涂于因果,落于因果,对因果清清楚楚就完事了。而是要清楚因果却不执着于因果,从心所欲,只问向善之举,不介意落在身上的因果如何。这才是真正的『不昧因果』。

所以真正的高层次高境界应该是:李凤仪一心向善,我作为有佛法修为之人乐意见之,那么就随心意去帮助她,如果我见到她遭遇劫难,我明白这是由于她前世之因而结的今世之果,但没关系,我依然竭力去帮助她。但人不可能时时刻刻守着另一个人,尤其我是修行之人。我不在时她不幸已然遭遇劫难,我也不会痛苦悲伤甚至去想什么报仇(种下新的因),还是因为我明白这是由于她前世之因而结的今世之果啊!

影片最后为了一定把李凤仪的业果结了,非让孙果没来由的去杀她。只为强落因果,层次低了。男主角最终二重人格坐而论道似悟大理,所谓『了因』也是错的。他说"心生恶念的你多么可怕,今日孙果杀李凤仪,明天你又杀了孙果,万劫不复。"拆开来谈:前半句心生恶念确实可怕,但何为恶念?大只佬想杀孙果就是恶念吗?不谈凤仪只谈孙果,他是背负两条人命的罪犯啊。想让他服罪并不代表恶念。后半句何为万劫不复?他杀她你又杀他就是万劫不复吗?这么说是把冤冤相报何时了这种死循环定义为万劫不复。他人任意行事皆可种因,有因就有果,结果之时又可能连带着种下别的因,世间万物本是盘根错节相互依存,因果纠缠就谓之万劫不复未免严苛。

尤其结合原文后面"昨日因结今日果,任何力量都改变不了。佛只着力一件事:当下种的因。" 先不说前一句多么消极、历史虚无主义,不符合客观现实及人类情感价值认同。就事论事而谈,这句话表现了杜琪峰一以贯之的所谓『宿命论』。反映在电影里李凤仪今生善良可爱但因为前世作恶所以今生要还,怎么都保不了注定要被割头横死。那孙果为她结完这个果,无来由的杀了人,包括之前为了结小翠的前世的恶,也是如法炮制(好可怜喔,天选干脏话之人)。那他是不是种下新的因呢?将来也是要有个人来没来由的杀他吗?那既然这个人是没来由的,那他将来杀孙果这个行为还能算果么?原因结果是互为依存关系,既互为因果的,那这种情况下,没果了所以因也不算因了,那因果论不是破了么?再说后一句,其实是一句没用的半截话,佛要关注当下种的因....然后呢?先帮它补全后半句,只关注这个,说明不关注:以后结的果。废话,因为什么结注定了什么果嘛。那佛只『关注』这一个动作就完了吗?太无为了佛在因果里就起不到作用,想有为就要去引导人们从善(种善因),不然就结恶果啦,到时候你又管不了。所以最后就只能劝人从善了?又显得老生常谈没什么意义,形而上半天得了这么个主题观众要骂娘的。不然佛在这里又没什么存在价值了。这么一来世人的道德约束到底是畏因果还是畏佛了呢?你敢说佛即是因果吗?不敢,因为你刚说完佛关注因嘛,那你可以说佛创造了因果论啊,为什么不说呢?只颇为隐晦的来一句『佛只着力一件事:当下种的因。" 』不敢说透。

如果这样的理论是本片的大道理那只能说杜sir理论水平太有限了,不仅限于佛法还有逻辑学等。梅尔维尔一个老外拿佛像宿命消费一下也就罢了。你天天拿这个当主题当核心噱头的,结果一点没研习?

 短评

当年看刘德华那造型,确实有点被吓到了,可怕恶心,张柏芝一直那么美。

7分钟前
  • 梦梦梦梦
  • 还行

说实话,我当年没看懂,只觉得像看恐怖片。

9分钟前
  • ᥫ᭡້໌
  • 较差

可以看到《神探》的影子...

10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张柏芝的头被插在树枝上的那几秒镜头吓死人了

14分钟前
  • 还行

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高位者礼拜中来,下贱者骄慢中来。喑哑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愚痴者破戒中来,智慧者持戒中来。

19分钟前
  • 科林
  • 推荐

烂片一部,无法理解。

21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较差

因果,佛只看重因,万物众生想来在佛眼中皆平等,所以恶因由谁来还都是一样

22分钟前
  • 雨果
  • 推荐

也许由于故事比较晦涩,杜琪峰的这部作品被很多人忽视了,评分普遍不高,这应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大只佬》在杜的电影中确实应属另类,各种元素杂糅在一起,显得五光十色,但细细品味,仍能感受到强烈的典型杜式风格。他这次说佛,可谓用心良苦,剧情精心设计,深入阐释因果,关键在因,强调顿悟。

27分钟前
  • 润物
  • 力荐

杜琪峰试图表达因果等深刻的东西,但是如同一个结巴讲故事一般令人看得不知所云。

31分钟前
  • Arch-Murder
  • 较差

当年因愤慨吴镇宇的影帝被抢一直不肯看这部,现在补完,仍然觉得最佳影片是无间道2,影帝是吴镇宇。当然,片子是不错,只是韦家辉的神棍气质压倒了杜琪峰的神经兮兮,情节没什么不好理解的,但佛家的因果论我从不接受。可惜的是没在看盲探前刷一遍这个,简直是一体两生。

36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推荐

勉强及格。92分钟版,可能因为剪切过多的关系,全片的节奏都比较跳脱。主题上融汇因果报应和杜琪峰的陆港立场于一炉,2008年7月是有什么大事吗?奥运会是8月啊,也许拍摄时的03年定的是7月?在刘德华试图改变张柏芝死亡这个“果”整个过程上都贯穿日本兵砍头的叠影,这给全片惊悚气但也容易看倦怠,那为什么这么做?可能解谜的关键是这段影像的出处,总的来说,这片子是个谜语,在所有资料齐备前,不敢断言杜琪峰到底对陆港关系下了怎样的定义,又对佛教抱持怎样的观点。至于凶徒孙果与大只佬的和二为一,还有消灭犯罪以断绝因果循环的台词,都是比较外露浅白的因果解析,不足为证。另外,刘德华的肌肉外套太假了,观感不好

40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一般般,没啥吸引力,化妆挺辛苦的

41分钟前
  • 蓝下老婆
  • 还行

宗教狂魔杜琪峰的说因果,也是韦家辉的个人最爱。银河映像最诡异的作品,缩骨功,拳风带纸巾,以及大只佬和心魔的论道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桥段。但是还是不懂杜琪峰所谓的因果是怎么一回事。全片最有银河风的其实是捡瓶子的老婆婆,和PTU里的骑车少年,铁三角里的招车人都是一脉相承的诡异角色。

46分钟前
  • Mr.Graceless
  • 还行

韦家辉的问题是读书太少想得太多,有一些俚俗的认识,用奇思妙想写一个故事,但核心想说的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朴素哲学思辨,故而甚至low,所以那些用力越猛的片子就越显得有点雷。大只佬就是典型,但虽然前后风格脱节,但杜琪峰拍的还是挺吸引人的。

51分钟前
  • 更深的白色
  • 还行

现在是几时,2008年,应该是7月

54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因果论的诠释上有一定创意,和剧本的整体结构也合拍,但输在前后不够统一,且形式与内容脱节。大只佬的肌肉、拳风舞餐巾以及各种奇门异术好看逗趣不假,但失之武道精神薄弱,和因果论没有联系,结果让电影里的情绪变换显得突兀,不具备说服力。往长远了说,形式内容不统一正是港片如今之残疾所在。

58分钟前
  • godannar
  • 还行

杜琪峰、韦家辉、游乃海银河三巨头的创作,风格明显。被低估的电影,其实这部电影很有内涵,强调因果,宿命论,带有对轮回的思考,就是比较隐晦,有几个镜头倒是惊悚。宗教学意义远大于其商业意义。7.7

1小时前
  • 巴喆
  • 推荐

一直没看,因为觉得超乎寻常的这种肌肉身材很恐怖,又害怕是一个好悲惨的故事,结果我想象的都没有,不过看的时候也谈不上愉快。看到因果又如何呢?最后顿悟又如何呢?对这种事,还是我们平凡人,天眼未开,混沌无知,来的最好

1小时前
  • 蚂蚁没问题
  • 推荐

不看笑料,不看动作,只看境界,原来老杜真的有比《神探》更牛逼的片子!

1小时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力荐

立意牛B!了因追孙果,在树下看破因果。结果分身为二,一个执著因果,一个畏惧因果。最后最后阴阳两个分身在爱人的尸首面前合二为一,终于了脱因果。搞了半天李凤仪才是菩萨。元彬的动作戏既有武侠的传奇味又有都市现代感,印度人和浑身涂油的飞贼等设定都很棒!当年看的内地版真是不知所云。

1小时前
  • 风间隼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