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战红河边

《邦迪号兵变》西部版

主演:约翰·韦恩,蒙哥马利·克利夫特,乔安妮·德鲁,沃尔特·布伦南,柯琳·格蕾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48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大战红河边 剧照 NO.1大战红河边 剧照 NO.2大战红河边 剧照 NO.3大战红河边 剧照 NO.4大战红河边 剧照 NO.5大战红河边 剧照 NO.6大战红河边 剧照 NO.13大战红河边 剧照 NO.14大战红河边 剧照 NO.15大战红河边 剧照 NO.16大战红河边 剧照 NO.17大战红河边 剧照 NO.18大战红河边 剧照 NO.19大战红河边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短评

好养眼的西部片,约翰·韦恩没变老之前也是一枚大叔型小眼帅哥典范。可惜多年后,落寞了的蒙哥马利推掉了[赤胆屠龙]里酒鬼的那个角色,不然[红河]三主演就又可以重聚了

6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推荐

看过最恢宏的西部片,浩浩荡荡的赶牛路,西部风情尽显,固执的唐森的悲剧爱情在马修身上弥补了遗憾,三个主角活灵活现,皆大欢喜的完美结局,没有刻意的黑印第安人,没有警长,没有亡命徒,没有赏金猎人,只有西部风情和恢宏的西部开拓史,经典的西部冒险片。

9分钟前
  • Lumity
  • 力荐

枪战、人潮、偷袭、绞刑、背叛、复仇、情爱、光荣,几乎具备所有的西部元素同时又独具特色,与赤胆屠龙同为霍华德·霍克斯最成功的西部片。蒙哥马利&约翰韦恩的分裂与和解、不拔枪的经典对决,未被忽视的女性角色刻画,实拍千牛奔腾横渡红河气势磅礴

12分钟前
  • 一只麦麦
  • 推荐

真是波澜壮阔,用祛魅视角去刻画真正的西部牛仔那与土地和牲畜相互依存的生活,悄然间在文本里还投射出对父权的挑战与和解;霍克斯调度着实煞是强悍:近万头牛夜间惊起肆意狂奔自是令人震撼,十数人肃立对峙却也有如此这般的效果,服。

16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看的时候我脑里对比的是《七武士》,很老派的娓娓道来(尤其还安排了一个画外音叙述者)。约翰·韦恩的角色强悍不失狠辣,创业时抢墨西哥土地拔枪就射、面对手下打退堂鼓时拔枪就射、面对养子的背叛(误)拔枪就射,他身上有股充沛的蛮力,而且和《七武士》对比的话,两者背后的地理学注定了精神层面的不同:狭小的日本列岛装不下武士魂魄的声张,而广阔的美国西部却为牛仔提供了恣意妄为的生命舞台……这片子在呼应南北战争的背景上也做的很好,百废待兴的年代,就出现了这么一批开疆拓土的箭头人物,也是美国精神的一种注解。其实最有趣的是片中的女性形象,父子两代人相似的经历,却因遇上了精神气质不同的女性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在女性和民族的两个维度上都有讨论的空间。老助手的假牙和嗜甜食的成年人等细节也有趣,万牛奔腾的大调度气势逼人

20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唯有在霍克斯的西部片里可以看到,在两个男人之间的决斗时,同时向他们责骂甚至开枪的会是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之所以比在场的所有男人都要强大,是因为只有她能理解这两个相爱相杀的男人背后的无法坦诚相待。霍克斯轻松轻松地颠覆了这么多年的西部片以及男权思想,或者他压根就没打算冠名去做一个“颠覆”什么的前卫形象代言人。他只是比谁都明白男人与女人的逻辑、情感以及关于这一切的悖论。

21分钟前
  • 荒也
  • 力荐

伟大的西部片,有一手绝活那你就横着走天下,不用费脑子费神。没有,就给走天下的人撵牛,也省的给别人念圣经。渴了就喝咖啡,饿了就吃牛肉,见了女人就上,遇到赌桌就坐。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26分钟前
  • 战马空肥
  • 力荐

Monty牛仔扮相迷死人,他和John Ireland互相摸枪、射击那段,赤裸裸的调情,似乎又是对Ireland的size调侃,加上两人现实中还有过一段...看着看着我就笑出了声

31分钟前
  • SundanceKid🌈
  • 推荐

1.一部体察牛仔经营生活的西部片佳作,经典性与反类型创新兼具。2.广袤壮阔的西部荒原,白手起家的执著牛仔,一段驱赶群牛的漫长旅程,危机四伏,人心惶惶。父与子之间的冲突终究无可避免。3.约翰·韦恩既是坚持原则的英雄,又是严酷无情的反派。而女性的介入则弥合了男性间的仇隙。4.这是蒙哥马利·克里夫特的大银幕首秀,迅即一鸣惊人,片中他与另一个牛仔之间的对话颇具同性暗示。5.数千头牛在夜间惊逃奔窜的场面至为震撼,还有牛群渡河涉水的镜头,各种实景与外景拍摄(除了结尾,几乎没有室内戏),调度难度高。6.不乏幽默段落,比如每次杀人后次日早晨都要为死者念祷文,那副输掉的假牙总要来回转手使用,还有为了偷吃糖而导致锅碗瓢盆失控引发牛群慌乱的小伙子。7.迪米特里·迪奥姆金的配乐荡气回肠。8.对印第安人的呈现依旧负面刻板。(8.5/10)

35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约翰韦恩」作为美国集体神话与复杂情感的图征存在,其往常坚忍刚毅的形象在此实现了颠覆,这正是对韦恩所代表的persona的人格重写;影片不像同类作品着力在于英雄接班人对理想父亲的「接棒」仪式,而在于其对父权的反叛,亦是对经典西部神话的解构与背离,这标识着其进入巴洛克阶段;女性仍作为驯化者得以调停父子冲突,达成一种合乎想象的妥协与圆融;但霍华德霍克斯却将其书写得平庸而冗长,唯有(必要的)最后决战似乎才唤起了西部片的情绪点

40分钟前
  • 四月特吕弗
  • 还行

5/10,这片子现在看起来实在是乏善可陈。Montgomery Clift是影史上最性感的牛仔!!!

43分钟前
  • owen
  • 还行

经典西部片,牛群过河在当年也算大制作了吧。 其实故事套用到当下的话就说,初创企业老总,几个人打拼,公司不断壮大。但是公司虽然大了,但是资金链断裂,必须走上市这条路。最终创始人被赶走,新来的CEO完成上市敲钟。

47分钟前
  • cocojamboo
  • 推荐

足矣和1948年约翰·休斯顿的《碧血金沙》同居当年西部片之冠,万牛惊奔与渡河的景观大气磅礴,摄影机的机位摆得很震撼,可与《关山飞渡》中的经典战役相媲美,但印象中霍克斯的西部片NO1仍是《赤胆屠龙》。

48分钟前
  • 大灰狼
  • 推荐

故事上没什么特别,经典西部片套路。这种拓荒的艰难,命运的挫折在手法上和The Big Trail如出一辙。片中刻画的人物情感比较完整,无论是两代人相似的爱情还是其情同父子的纠葛。

51分钟前
  • Nakadai
  • 还行

原本铁汉柔情的道森被不幸的命运凿蚀成了域情滞着黔驴技穷的统治-欲望型强力意志者,命运的复仇者,以残酷报复命运的残酷 (略像奥胖影片男主)好在最终认清自我走出怪圈回归铁汉柔情,老人与海的意志与独眼巨人的意志是两回事,马修是“不忠不孝”逆子与基督教博爱精神圣父的矛盾结合,两人相互影响殊途同归

55分钟前
  • c. velasquez
  • 还行

西部拓荒史·汰旧立新篇。十五年前,道森的勇力锐气和形势判断都在高峰,就连运气也站在他这边,才能唯一脱队幸存抢地成功,建立起了上万头牛的大牧场。可十五年后,他过于自负错判路线粗暴对待下属,甚至那发型都在配合剧情往恶霸方向猛靠,被后起之秀养子马修取代自然在所难免。这马修,俊人鲜肉一枚,武力值领袖力却不输养父,更是新世代新价值的综合体,民主理念人道主义甚至同性隐喻。可尽管对立却非颠覆,所以制止了绞刑却要遏制报复,最终的“决斗”方式也必须降格到西部片难得一见的拳脚相加(此种烈度的交手通常只是搁在片中酒吧的小过场),再由传统霍克斯式强硬&魅力女主角斜刺杀出修复父子裂痕重塑牧场帝国……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1856507475/

59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这其实是一个很情怀的故事,荒漠牛仔,然后是挑战父权的成长者。大场面控制很漂亮,大群的牛在全景中看起来非常好,好像那个火车司机说的,they even smell good。约翰福特和克里夫特平分秋色,一个帅气一个老道,那果然是个美好的年代。四星半。

60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对抗父权/强权是不是西部片的精神之一?反正从某种「孤胆英雄」/「救世主」的角度看,西部片从来就是「叛逆」的载体,驱牛易居则是人类自远古时代到技术时代之前最为壮丽的行为,属于人类童年时期的「英雄主义」,这两种精神在「红河」中汇合,成为人类电影精品也不足为奇。

1小时前
  • 451½°F™
  • 还行

设想有一天全世界都被钢筋与霓虹覆盖,生活将会多么无聊

1小时前
  • Février
  • 力荐

前半直到驱使牛群过河为止都极好,场面宏大壮观,操控成百上千头活生生的牛按照需要奔跑,半夜受惊和横渡红河两段即是经典之笔。从撇开约翰·韦恩便开始降了一档,剧情走向顺利得不可思议,缺乏敌人磨难,面对几乎没有反面角色的情形,硬是把正男主掰成反一号,结尾就像是强凑出来的局面,太奇怪了。

1小时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