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正义

HD

主演:史蒂文·西格尔,艾迪·格里芬,卡门塞兰诺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7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捍卫正义 剧照 NO.1捍卫正义 剧照 NO.2捍卫正义 剧照 NO.3捍卫正义 剧照 NO.4捍卫正义 剧照 NO.5捍卫正义 剧照 NO.6捍卫正义 剧照 NO.13捍卫正义 剧照 NO.14捍卫正义 剧照 NO.15捍卫正义 剧照 NO.16捍卫正义 剧照 NO.17捍卫正义 剧照 NO.18捍卫正义 剧照 NO.19捍卫正义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没有希望的坚持存在一种偶然的力量,希望一点点破灭,在无望的时候仍然坚持,向死而生

有时不是我们选择读什么书,而是书选择我们。 从那一刻起,我决定要掌握我自己的命运,我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身体变为武器,我要成为一个有知识的拳击手,我打拳,还要读书,我开始阅读,W.E.D.杜波依斯,和理查德·赖特的书,我放弃了一切没有价值的奢华,这些都是其它犯人想得到的东西,色情杂志、同性恋、烟、电影,我讨厌这些,我恨所有的人,我话都不想说,只有仇恨,我要用我的拳头说话,我决心要将我的身体作为武器,它最终会让我获得自由,它会杀死所有想把我关到监狱里的人。 我感到了一种解脱,我的自由,就在于我不去希望和渴求,他们在我身上剥夺走的东西,假如他们对我的惩罚,只是把我关在小号里,那么我只能选择永不离开小号,我就剥夺了他们的武器,我不在他们的工厂里工作,我也不吃他们的东西,我开始学习。 我必须要调整我的生物钟,当监狱里是白天的时候,我就睡觉,当他们睡觉的时候,我就醒过来,我既不生活在他们的牢房里,也没有自己的感觉,我只有思维和精神存在。只要我伸出求援的手,得到的只是失望,就像干渴的小草被吹走,消失在尘埃中,我现在什么也不再期待了,我什么都不需要了,不要明天,不要自由,不要公道,最终渐渐会结束,鲁宾将不存在了,卡特将不存在,留下的只有飓风,飓风过后, 什么都没有了。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我发现,我并不是仅仅写一部小说,写作是一种武器,是比拳头更加有力量的武器,每当我开始写作的时候,我就仿佛感觉我高大了很多,我能够看到外面的世界,看到整个新泽西,我能看到曼德拉在牢房里写他的书,看到休斯,陀思妥·耶夫斯基,雨果或左拉,他们会对我说,鲁宾,你跑来做什么,嘿,我们全都认识你。真像变魔术一样,莱斯拉。 他们在加拿大没教我这个,你说我该看什么书呢? 我可以告诉你,别人不会教你这么多东西,得靠自己去研究,找那些对你来说是真理的东西,对莱斯拉是真理的东西。 我从来没有接触过像你这样的人。 你是否认为我杀了那些人,孩子? 不,我知道你没杀人。 你怎么知道? 我就是知道。 见到你很高兴,莱斯拉。

 2 ) 平凡人挑战强权-拯救飓风(你已经把我救了)

Norman Jewison - The Hurricane
本片讲述美国历史上的著名冤案,黑人拳击手被控谋杀,冤狱将近20年。
美国了不起,冤了20年还能平反,换在中国早就毙了,就算没死,也不可能为了你一个囚犯,就把公检法的光辉形象彻底推翻,奇怪人家怎么就不怕正义会危害稳定?
法官最后说得多好,这种冤狱本身,是比谋杀更可怕的犯罪。
其实按照司法程序,他把新证据直接送到联邦法院,是应该立刻驳回的,应该让这些证据永远消失。可是州里面相关人员都因他的冤案升了官,他没有选择,只能冒险。
为什么他被放了之后,州里面还要上诉?为什么电影拍了以后,很多人还要质疑?这就叫以攻为守,只要没有形成一边倒的舆论,只要还有争议存在,他们就不必丢官。
现实永远有丑陋的一面,就象我们的主人公,在歧视和伤害中学会了仇恨,用仇恨赢得了拳王的金腰带。漫长的刑期,也是仇恨帮助他挺了过来。
只是爱比恨更强,当小孩买到了他的自传,和他通信,到监狱看他,他开始喜欢上对方带来的一切,这让他软弱,让他越来越熬不下去了。
伟大的是那几个加拿大的普通人,他们只凭一面之缘,就把纽约的黑人小孩接到自己家里帮他求学,也只凭电话那头痛苦的声调,就决定全都搬到监狱旁边,帮他上诉。
他问自己,我能不能为别人付出到这种程度?我做不到。所以他说他理解,感激,如果你们想要离开……就在这时,他学会了爱,你们已经给了我最好的一切,我满足了。
小孩待他如父,寄给他女友的合影和高中毕业文凭的原件。审判期间,他说“仇恨让我入狱,爱会让我重见天日”,小孩答道,“要是爱救不了你,我还要救你出来”。这孩子真可爱,连劫狱都想到了,他只能笑答:“你已经把我救了。”
值得一提的是但泽尔?华盛顿,为演本片瘦了60磅,为我们奉献了影帝级的表现。

10元包邮,多买八折,我的网店:
http://shop61179315.taobao.com/

 3 ) 仇恨将我送到了这里,爱将予我自由

Hurricane
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
他受到歧视,
受到屈辱,
受到误解
他被全世界抛弃
他坚信内心的自由可以跨越身体的障碍
他懂得爱,宽容和理解具有更大的力量
他说被他牵连入狱的男孩是他的英雄
他说,仇恨将他送入监狱,爱将还他自由
他说,如果你们离开,我很理解

正是这样让他处于不败的境地
因为他拥有一颗真正强大的内心
Hurricane
教我们 理解,痛苦大多源于误解
教我们 宽容,宽容让我们放下仇恨
教我们 信仰,只有怀有对爱和自由的信仰,那么你便拥有无与伦比的力量

 4 ) 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似乎更简单

虽然片子重点是黑人权力,但我更加欣赏鲁本用拳头吹起的这一股自我认知和坚毅的自控飓风。当你用如炙焰般的拳头打碎这莫须有的不公,才知道在你阴影下躲藏的阴险,那些虚伪,孱弱,狡邪,无知和腐溃的弱者只懂得躲在体系的“强者”身后对真正的强大和力量发出贬低的叫嚷。而我的气愤和盛怒将永远不会停歇,且我会用这愤怒的烈焰熔铸属于我对抗这个污秽世界的圣剑。

 5 ) 210114:飓风

两线: 第一,鲁本-卡特的一生; 第二,拉撒-马丁的作为。 前半部分将两线相对分裂地叙述,即通过拉撒读鲁本的自传来回顾鲁本的一生;后半部分通过写信与探监将两线纠合,即拉撒帮助鲁本胜诉。 “那就超越法律,回归到人的本性。” “仇恨让我入狱,爱会让我重见天日。” 与《肖申克的救赎》同类型,个人认为在节奏、技巧、叙事、内涵上都比《肖》要强很多。

 6 ) 另一种救赎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初二的某个晚上,电影频道,佳片有约。

多少年过去后,当我看过〈肖申克的救赎〉之后,才恍然想起了那当年曾感动过我的〈飓风〉。
可惜我已经忘却了电影的名字,回想起来的只有“黑人拳击手”,“监狱”,“种族歧视”这些片断。

就这样被一种追寻记忆的情素困扰着,没有想到在7年后的今天,竟然在豆瓣上找到了它。
这个时候才知道,其实它是1999年上映的,比1994年的〈肖申克的救赎〉还要晚。

很自然地拿这两部电影做比较。
于是便可以找到很多共同点。
主人公都是在事业蒸蒸日上时被冤入狱,都是经过了漫长的斗争才最终获得自由,就连那监狱都非常相似,而扮演狱警的难道是同一个人?

虽然是不同的主题,主人公求得自由的方式也不同。
但是对自由的渴求和对未来的希望是相同的。

安迪给他的狱友们以希望。当影片的结尾,在美丽的海滩上,瑞德走向安迪,旁白是他的声音在回响:i hope⋯⋯

而在〈飓风〉中,是朋友们的帮助给了Rubin "Hurricane" Carter希望。
还记得那个镜头,Rubin 接起电话,他的朋友们就在监狱对面的房子里,那一闪一闪的灯光,让人激动得想放声哭泣。在此之前黑旋风曾经对朋友说过“我快撑不下去了”。而陷他入狱的人也曾威胁他的朋友。

漫长的20年或30年,听起来是一个让人近乎绝望的数字。
电影把这漫长的岁月浓缩在短短几个小时内,让我有时自欺欺人地安慰自己,或许这并不那么漫长。
情节的突破与进展只是漫长岁月中零星的事件,而日复一日暗无天日的监狱生活对内心又是怎样的折磨。

哦。不。我又习惯性地把自己当做主人公,又习惯性地把电影当作了现实。
电影终于是给人以美好和希望的,它给主人公安排了无数的磨难,却也在最终为他们实现了希望和自由。
而现实的生活,或许更加残酷,没有人能给我们一个允诺,磨难之后必有幸福。而我们也必然不能直接把时间条拉到最后,看一看这生活的结局。

事实是,自由与希望,只能由自己给与。
而我更喜欢这样的生活,一步一步地走,走向未知,不需要任何人给我答案,充满希望,追寻自由。


ps:作为一个初级的不能再初级的影迷,我要再放肆地说一句——
无论是〈肖〉中的Morgan Freeman,还是〈飓风〉中的Denzel Washington,他们怎么可以那么有魅力!!!
哦!我喜欢电影中的这些黑人!!!!!!

 7 ) 起初他说:“你们的爱会让我软弱”

鲁本的一生有百分之五十是在号子里度过的,为什么?这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围绕着无休止的种族歧视矛盾的旋律。鲁本自小时候就是像是一匹充满血性的狼一样,白人老头来找他们的麻烦,鲁本在即将要被扔下悬崖的边缘,掏出折叠刀捅进了老头的肉里,于是,这是他第一次被关进监狱里(当时好像是少管所),被那个一生都想将他关进笼子里的极度仇恨黑人的老头,那时的鲁本,大概牙还没换齐。青春叛逆的鲁本,终于在某一刻受不了暗无天日的生活,从少管所里润了。鲁本去当兵,奈何人都恋家,中途回村,跟姑娘刚约完会,就被抓回号子里继续忏悔去了。这次鲁本没润,过了一段时间日子就续满了,大小伙子从监狱里出来身体倍棒儿,果断去做了职业拳手,也不特别为了啥,就想打打人泄了这几年的愤。从鲁本的胜率来看,估计在号子里确实没少受委屈。就在鲁本迎来史上第一个败绩时,祸不单行老话好,鲁本带上小迷弟回家的路上又老头逮进去了,理由是什么呢,“枪击谋杀案”。鲁本又没吵赢,三两下就踏踏实实的进去了,这次顺带把小迷弟也捎进去了,把俩人一起给判了。判了多少年?奥,终身监禁。

鲁本这次在里面,深刻觉得自己确实受了天大的委屈,每天想着怎么沉冤得雪,在小卧室里寒窗苦读十余载,文化程度突飞猛进(知识就是力量!),甚至还写了一本自传,自传在旧书市场卖2毛🔪,正和男二小弟的胃口,男二小弟把书拿回家,抱着看热闹和识字的心态每天认真攻读鲁本叛逆切倒霉的一生,看了没两天,就动员上全家人准备去解救鲁本了。解救过程并不惊心动魄也不复杂,也不跌宕起伏,因为我说了,这部电影的主旋律是“种族歧视”。不过在鲁本心里戏剧的一幕是,有些“白人”一生都想把自己关起来,有些“白人”居然能一生都想把自己解救出去。过程中拉撒一家,不断温暖,关心,帮助鲁本,鲁本中间觉得这种感情影响了自己的复仇大计,奈何嘴硬心软,没多久就处成自家人了,拉撒一群小伙伴诚不欺我鲁本,最后大家伙还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鲁本和当时被稍带进去的小迷弟捞出来了。

 8 ) 真实的和虚构的Rubin Carter:“他足够了。”

《飓风》是Bob Dylan1976年专辑Desire中的一首歌曲,也是他在20世纪70年代为数不多的抗议歌曲之一;

《飓风》是一部电影的名字,1999年由丹泽尔·华盛顿主演。这部电影为华盛顿拿下了柏林银熊和金球奖最佳演员;

《飓风》也是2019年BBC推出的一档Podcast,13集共40小时;

这些都和一名美国和加拿大的一名中重量级拳击手——Rubin Carter有关,“Hurricane”是他在拳击界的名号。

他被误判谋杀罪名,在狱中含冤19年之后被释放。

飓风, 1999

我们先从这部非常成功的传记电影讲起。

电影从Carter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转折点,1966年的夜晚开始。Carter和John Artist(那晚为他开车的黑人朋友)被指控在新泽西州帕特森的一家酒吧里犯下了一起三重谋杀罪,罪行成立,终身监禁。他在监狱里呆了将近20年之后,判决被扭转了。

剧本采用了双线并行,主线是Rubin Carter在1966年至1985年间的生活,他与三重谋杀罪名的斗争,以及他如何应对近20年的不公正监禁,接受教育,他的人生从此改变。

和不公平的罪名对抗是Carter,也是这部电影最吸引人的地方。他在晚年的传记《风暴之眼(The Eye of the Hurricane)》中写道:“对一个苦行僧来说,是可以用思想控制的。肉体对疼痛、热、冷、时间或饥饿一无所知,但心灵知道。当我们承受的能力远比我们意识到的要大的多的时候,思想就会把它所能应对的极限付诸于身体。”他在狱中坚持学习法律,为了替自己辩解,同时写就了影响到Lesra Martin以及Bob Dylan的第一本自传The Sixteenth Round。

(Rubin Carter与看望他的Bob Dylan)

他反抗条规,因为不愿意穿囚服(他坚称自己是无辜的,不愿意受到囚犯一样的待遇),被关在见不到天日的“洞”中,不肯屈服。他打破规矩,例如留胡子,戴手表、戒指,穿自己的衣服。为了应对持续的饥饿,他不得不控制自己的欲望,这意味着控制自己的身体和精神——胃的饥饿感、头痛,或者幻想看见食物的瞬间。同时,作为一个拳击手,他也在狭小的牢房中坚持锻炼身体。他像曼德拉一样在狱中坚持着。

1974年末,Carter和Artist曾迎来短暂的曙光——当初案件的两位关键证人分别撤回了他们的证词,并透露他们说谎是为了从警察那里得到同情。两年后,一盘警方对证人的审问磁带浮出水面,《纽约时报》对此案进行了曝光,新泽西州最高法院以7比0的结果推翻了对Carter的判决,Carter和Artist被保释,但只自由了6个月——他们在1976年秋天的第二次审判中再次被定罪,在此期间其中一位证人再次推翻了他的证词。

Bob Dylan为他唱道:

To see him obviously framed

Couldn't help but make me feel ashamed to live in a land

Where justice is a game

电影的另一条故事线发生在Lesra Martin身上,他是一个美国黑人青年,来自布鲁克林,父母酗酒,生活贫困。他十岁时就开始工作以帮助养家。尽管他仍在上学,但直到16岁都是半文盲状态。在发现他的潜力后,一群加拿大企业家主动提出帮助他去加拿大。在被收养后,他接触到了Carter在狱中写就的自传The Sixteenth Round。他开始给仍在狱中的Carter写信,并前往监狱探望Carter。探监后,Martin说服了他的多伦多寄养家庭一起参与寻求Carter的公平释放。

(《飓风》中的Lesra Martin和Rubin Carter)

尽管Carter在1976年的重审中被判有罪,并因进一步的定罪而上诉失败。但随着Lesra Martin的加入,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案件不断地抗议和支持。1985年,联邦地区法院再次受理了上诉,并裁定卡特的二审起诉犯了“严重违反宪法”的罪行,对他的定罪是基于种族主义,而不是事实。最初的起诉方一直不肯放弃,直到1988年2月,新泽西州的法官正式驳回了1966年对Carter和Artist的起诉,最终结束了这场长达22年的漫长抗争。

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剧本非常迷人,狱中Carter对公平的坚持,狱外Lesra Martin作为一个黑人男孩对自我的寻找与成长,两个故事呼应并行,最后到达一个公平得到承认的高潮。丹泽尔·华盛顿的表演也增加了Carter的个人魅力。

看完电影后,我在Google里打下了“The Hurricane”,摁下了搜索键。但发现,如同新裤子唱的那样,“你最喜欢的电影,其实他们都是在哄你”,

生活总会欺骗你。

Based upon a true story

阅读关于电影改编的报道,编辑罗列了很多被电影刻意筛选去除的细节。

Carter在被捕前的经历被电影描述为一个模范公民,一名拳击手和民权倡导者。但事实是,Carter成年后曾因三起抢劫案而入狱四年,这些罪行后来因潜在的暴力行为而玷污了他的名声,并破坏了他在这起谋杀案证词的信誉。

电影中他和前妻的爱情被美化了,在现实中,当初处于已婚状态的Carter有过一段婚外情。此外,电影也未能覆盖他出狱后的人生——在出狱后Carter与Lesra Martin的寄养家庭中的Lisa Peters结婚,但婚姻很短暂。在20世纪90年代初,他与当初帮助他争取自由的多伦多地区公社分道扬镳,包括他再婚的妻子Lisa。

最为重要的是,为了塑造Carter因为种族歧视被误判的形象,电影将抓住他的警探虚构成一个从14岁开始就长期跟踪他,试图让他入罪的人。而事实是,调查Rubin Carter的侦探并不认识他,直到枪击案的发生。

电影还淡化了在这入狱20年间Carter律师的作为,几乎完全将Carter的出狱归功于加拿大公社成员。同时它也轻描淡写地略过了从不是主角,但也遭受了15年冤狱的John Artist的个人经历(这个当年只有19岁的男孩,只是因为在酒吧里遇见了Carter并正好为他开车回家,就被改变了一生。他曾被引诱做出指认Carter的证言以换取减刑,但被他拒绝了)。

(John Artist and Rubin Carter)

虽然在电影的开头,标注了:本故事根据真实故事改编,部分角色和情节纯属虚构。但《飓风》仍被宣传为“一个无辜者20年来为正义而战的胜利真实故事”。

恩,好吧。该死的票房宣传。

Eye of the Hurricane

于是,带着想要知道Rubin Carter真实人生的想法,我又去读了他发行于2011年的自传Eye of the Hurricane: My Path from Darkness to Freedom,曼德拉为这本书作序。

在书里Carter写道:“我们受到的法律越多,我们的自由就越少。我生活在父权法、美国的法律、种族隔离法、刑事司法法、军事法和监狱法的约束下,所以我从来没有比奴隶更自由……不管你是谁,你都出生在世界的监牢中,一个充满沉睡者和机械法则的世界……从肉体的、隐喻的或大众意义上的沉睡监狱中逃脱的唯一办法就是醒来!

最阻碍我们认识到这一现实的不是我们对自己潜力的无知,而是对自己无知的无知。马克·吐温曾经说过,“不知道的东西不会给你带来麻烦。”……我们“认为”我们知道自己是谁,我们认为自己是有意识的,因为我们已经被催眠,相信我们的幻觉是真实的。

书不厚,三百多页,前半本是他自己的监狱心路历程,后半本是他在出狱后创立的组织Association in Defence of the Wrongly Convicted的经历。行文很清醒,如果你曾经和自己有过认真的对话,那你应该很容易赞同Carter人生晚年(他死于2014年)的观点。他是一个对自己有深彻了解的人。这个人和早年的他有相似也有区隔。

BBC PODCAST COVER

Carter在回忆录写道自己小时候会受到父亲的拳打脚踢,原因各异,无非是不遵守一些看似有无的规则。但老年的他说,“父亲认为如果我不学会让步,我将永远无法生存下去。但他错了,因为我活了下来,而且我从不妥协。但我怎么会恨一个试图把我从毁灭中拯救出来的人呢?他在我身上看到了自己被压抑的叛逆的自我吗?黑手党、警察、学校、监狱——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都是他不知道如何改变的白人制度的一部分。我在无知中长大,以为我和他们都是平等的,但这个国家的法律和其他一切都不是这样告诉我的。”

他确实在种族隔离制度下成长,并被影响了一生。他发现了拳击,也是拳击发现了他。在古巴导弹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他在麦迪逊广场花园与一名古巴拳击手搏斗,并迅速将其击倒,那是国家的荣耀时刻。但是,随着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他的恶名也广为人知。

暴力对他而言是信仰。比起路德金,他更钦佩Malcolm X(恩,《黑潮》也是丹泽尔·华盛顿主演)。在1964年的采访(A Match Made In the Jungle)中Carter曾经提及暴力,那时他27岁,刚在拳击界崭露头角。他说他不仅用拳头回击社会,也用刀和枪,他会用一切在他手中的武器回击。当谈到发生在刚过去的夏天Harlem的骚乱时(15岁的非洲裔美国人James Powell被白人警察中尉枪杀),他对朋友说:“让我们拿起枪去那边找那些警察吧。”

这些都被记载在报纸上,但你无法分清这些是真实的还是他虚构的。

如同他曾经恫吓采访自己的白人记者,在小时候,自己将手枪放进口袋就如同白人将钱包放进口袋一样简单。他声称过幼年时期会和伙伴一同上街,无差别射击行人。当然,这些空话并未得到验证或法庭案底的支持。但是这些不辨真假的话语被记载下来,出现在公共刊物上,无疑让Carter在警察和公众面前留下了暴力、危险的印象。他们说即使是在黑白电视上看着他,看着他隐藏在拳击手套后的一双眼睛,也会吓坏很多人。

“我不享受伤害或攻击他人,除非他们惹我。那时我会享受其中。如果你敢惹我,我就杀了你(If you mess with me, I'm going to try to kill you.)。当我生气时,我没有任何原则,我不会善罢甘休,直到事情结束。”

入狱前他是一个以暴力为武器的拳击手,而让他入狱的罪名显然是不合理的指控。看完电影,自传,Podcast,纪录片,找了十几篇正反都有的报道,但Rubin Carter的形象并没有比电影里那个光辉人物更清晰。

我想,这也许是对的。旁人没办法从叙述中拼凑出他的模样。他全盛时期的拳击战绩,20年的监狱生涯,出狱后坚持为不公正的案件奔走……这些都是碎片,他生命的某一个片段。

然后我想起了他书中的最后一段:

在书的最后,他写道:

“我在多伦多的一所高中刚刚结束了公共演讲后,一位年轻的女听众站起来问我,我希望我的人生能以什么方式被人铭记。我停顿了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当我认真思考的时候,我意识到人们对我的印象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我如何记住自己,这种自我记忆的行为将我从沉沦中拯救出来。

我是这样回答她的问题的:我曾经是一名职业拳击手。我曾经是一名战士。在我的生命中有一段时间我是一个罪犯。我曾经是一名监狱律师。我曾经是AIDWYC的执行董事——一个黑天使。今天,我是Innocence International的首席执行官。我曾是一名作家和法学博士。我经历过许多事情,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但如果让我选择一个墓志铭刻在我的墓碑上,它会简单地写着:‘He was just enough.’

他克服了世上压在他身上的一切。他足够坚强,不会放弃自己。他对自己的信心超过了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东西。无论他的行为给他带来了什么麻烦,他都坚持自己的信念。他恰巧创造了奇迹,让自己苏醒过来逃出沉睡的世界,能在人间地狱中重获人性。他已经足够了。

我年轻的朋友,你也是。”

Just enough.

A good story.

Just enough.

————————————————————————

原载于个人微信公众号:一只开山怪(或搜索:Herringcat)

 短评

最后的庭审完全就像儿戏 一点也不感动励志看了就生气 这算什么捍卫正义啊 尤其最后说真凶仍然逍遥法外简直要气死 正义就是个婊子 只上权势的床

5分钟前
  • Y
  • 力荐

“仇恨让我囚禁二十年,爱让我重获自由”丹泽尔·华盛顿的影帝名不虚传。

10分钟前
  • daangel
  • 力荐

俗套到家并让人可以轻易猜出剧情的电影。但到了最后当那可爱的胖老头大法官做出决定的时候,还是被感动了一下子,这就是美国电影主流的价值观,正义高于一切,宪法是国家基础,当所有一切都被摧毁,只要还有一颗坚定的必胜的决心,迟到的正义终会来临。

12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the movie chose me. I believe in faith. A really moving and inspiring movie. 华盛顿先生演得真好。 每次都认不出是他,演得太好!

17分钟前
  • @cyber
  • 力荐

Shit,明明是一部讲种族问题的电影,我却被拳击手那两位迷汉的迷汉精神给感动了

19分钟前
  • 芹泽虾饺菌
  • 推荐

Bob Dylan为Rubin而写的歌曲《Hurricane》共出现三次,第一次为点题、第二次为冤狱、第三次为自由,且一次比一次有力量,但电影里的律师也说了,这些公信人物所谓的支持,并不能长久。

21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当你身处困境,亲人和好友离你而去,但却有陌生人挺身而出,试图给予你帮助。或许知难而退,或许迎难而上,来来往往,有种别样的热闹,但最关键的是你自己,千万别放弃心中的信念。有些所谓的信念不堪一击,可有的却异常坚定,最终必然绽放出伟大的人性光芒。

24分钟前
  • 花间一壶酒
  • 推荐

这么理想的事情居然真的存在····丹泽尔是我最喜欢的黑人演员之一 其他的是摩根和史密斯

29分钟前
  • -迷湖
  • 力荐

当鲍勃.迪伦唱起那首专门为鲁本.卡特创作的歌曲《HURRICANE》时,我再度禁不住眼眶湿润。诺曼.杰维森第三部反种族歧视电影。前传记后法律——1.文字太美了,笔比拳头更有力量;2.真正的朋友不一定非要近在咫尺。

34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3.5星,这个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不能说不震撼,但是类似的电影让人看的已经很疲倦了。忽然想到了西恩.潘在某部电影中的台词他说为什么犹太人总是忘不了大屠杀,黑人总是忘不了种族歧视?片中唯一可以让人唏嘘的倒是几个普通人的坚持和爱心。“仇恨让我入狱,爱让我重见天日”

38分钟前
  • 秦诺诺
  • 还行

一个人在人生大好时光时遭遇了诬陷和终身监禁,从一开始的绝不屈服,到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继而与铁笼妥协,心平气和地接受命运,又经过了很久,屡次拒绝自己有着相似命运的男孩和善良人们的帮助,最终重新燃起对自由的炙热信念而放手一搏。电影侧重于当人遭受如晴空霹雳般命运打击后不同阶段的反应,没有像其它电影一样重点突出法庭辩论或证据,然后再发表一通震耳发聩的正义辩护,或者是揭露政府司法内部的昏庸腐败。我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并不是那种耀眼地使人睁不开眼睛,而是隐隐有股很顽强很温暖的力量,支撑着走下去,走下去。也许我们很多人将来都会遇到……电影情节改编自真实故事,丹泽尔华盛顿的表演也极尽生动有力,很棒的片子。

39分钟前
  • 壹佰伍拾號
  • 力荐

"The Hurricane is not a documentary but a parable, in which two lives are saved by the power of the written word."

40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7/10。《杀死知更鸟》《杀戮时刻》《因父之名》案发叙述的过程往往比刑事辩证占用的时间更长,或许是题材的限制吧,整部电影套路的规定动作太多,过于重复了那些令人熟悉又繁琐的铺垫,后三分之一伸冤部分反倒显得简单无碍而缺乏说服力,没有法庭片标准的小聪明反转配置,有的是《感动中国》式的煽情。

43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豆瓣电影 - 冷门佳作传记片榜:1.《南海十三郎》,2.《莫娣》,3.《镜子》,4.《自闭历程》,5.《追梦赤子心》,6.《弗里达》,7.《铁拳男人》,8.《阿拉伯的劳伦斯》,9.《十月的天空》,10.《教宗的承继》,11.《甘地传》,12.《卓别林》,13.《飓风》(尚未观影),14.《永不妥协》,15.《愤怒的公牛》,16.《点球成金》,17.《跛豪》,18.《心之全蚀》,19.《成事在人》,20.《边缘日记》。—— 3月21日偶然刷到此榜单,唯一没看过的就是本片,于是想找来看下,9月8日终于观影了:「Hate put me in prison. Love's gonna bust me out. 仇恨把我关进监狱,爱又将把我救出。」→ 前面还以为是又一部《洛奇》,中间却变成了《肖申克的救赎》,而结尾则是《因父之名》。→ 正义得到迟到的伸张,罪恶却从始至终没受到法律的惩罚。

44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2012-03-31在健身房回味这部电影

47分钟前
  • 海若
  • 力荐

这两天看了2部140多分钟的电影。这部《飓风》也算作是美国的励志片了吧?丹泽尔华盛顿的演技得以尽致发挥,但从剧情来看,明显省略了很多即使在美国也难以付诸天下的隐情。好在还有一个完美的结局,给四星了。

48分钟前
  • 南溟
  • 推荐

仇恨使他失去自由,爱使他重获自由,任何建立在种族歧视的基础上的审判都是不道德的,正义在那里,但是来的有些晚。

52分钟前
  • 云图
  • 力荐

没想到很好看,想到同类题材的因父之名,鲍勃迪伦专门写的歌也是很棒,听到结尾竟然忍不住掉了泪呢。

55分钟前
  • 宅拾叁
  • 推荐

另一种更加广泛意义上的黑人平权和现实意义电影,「飓风」作为一个从小即「被侮辱与损害」的无辜者,以拳击作为一种「合理反抗社会」的方式却始终困顿在「种族陷害」的黑洞中,而正如白人作为陷害者,却又是不懈的抗争者,「飓风」在监狱中一面遭受不幸,一面却收获了平静与成长。作为「种族平权」问题,恐怕最大的现状就是只能以个案来聊以自慰,却无法真正从整个群体的角度来获得平等。PS:「加拿大人」在美国电影中终于难得成为了英雄。

57分钟前
  • 451½°F™
  • 力荐

莱斯与鲁本通信,了解到他蒙受不白之冤,便说服了朋友们,一起查找证据,希望揭开真相,令他重获自由,然而种族歧视的恶势力却在暗中百般刁难,意图把飓风困死在牢房……©

58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