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勇士的旅程

HD

主演:李小龙,卡里姆·阿卜杜尔-贾巴尔,成龙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李小龙:勇士的旅程 剧照 NO.1李小龙:勇士的旅程 剧照 NO.2李小龙:勇士的旅程 剧照 NO.3李小龙:勇士的旅程 剧照 NO.4李小龙:勇士的旅程 剧照 NO.5李小龙:勇士的旅程 剧照 NO.6李小龙:勇士的旅程 剧照 NO.13李小龙:勇士的旅程 剧照 NO.14李小龙:勇士的旅程 剧照 NO.15李小龙:勇士的旅程 剧照 NO.16李小龙:勇士的旅程 剧照 NO.17李小龙:勇士的旅程 剧照 NO.18李小龙:勇士的旅程 剧照 NO.19李小龙:勇士的旅程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李小龙:勇士的旅程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李小龙的遗作《死亡游戏》于一九七八年公映,当中只有约十一分钟的片断有他亲自拍摄。一九九四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约翰。力图先生与李小龙遗孀李莲达女士在李氏爱达荷州的故居中,发现李小龙筹拍《死亡游戏》的武术设计手稿及剧本等,其中部分片段,并没有在公映的《死亡游戏》中出现。这个发现激发他致力寻找有关片段的决心。力图先生是唯一一位 获授权使用李小龙的文字手稿 、照片、及其其他影像资料的人。他于同年飞抵香港,与嘉禾高层商量寻找这些片段的在事宜。在李莲达女士和功夫片研究者龙比意先生的协助下,他终于从嘉禾片仓中找到《死亡游戏》弃片。之后他根据李小龙原来的剧本剪接成《死亡游戏之旅 》这部长九十分钟的记录片,当中包括约二十五分钟李小龙原为《死亡游戏》所拍,而从未曝光的珍贵片段。午夜人魔2016双面人生苏菲的抉择密使用心过日子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衣橱大冒险前度(国语版)呼啸山庄1992飞尸天降神兵1986五等分的新娘特别篇墓穴迷城反派迷雾知情者魔法保姆(原声版)企鹅家族第三季夜樱2024陕西省少儿春节联欢晚会做家务的男人第一季北村方向对我而言,可爱的她石榴熟了之一拍到底奖门人开心Party感谢祭乱斗美人一路疯逃摇曳百合暑假时光+老闺蜜蕾雅戏王之王2007圣女魔咒第五季蜜月重温最佳拍档之寻找爱冯梦龙传奇玛雅 2023厨房第六季紫藤恋天黑以后奥德布鲁赫第一季如果你是我

 长篇影评

 1 ) 从《死亡的游戏》看截拳道

  李小龙的遗作《死亡的游戏》只是拍摄了40分钟完整的片段,这些片段直到2000年才发布,被收录在《勇士的旅程》一片中。《勇士的旅程》是一部半纪录片半电影片。李小龙的原始构思是:少林弟子李海天,与其他四位武术家(其中包括片段中有出现的田俊、陈元,其他两人的戏还没有拍摄)一起去闯一个五层的高塔来得到塔顶上面的宝藏(据说是少林至高武功秘笈)。塔外是由50人镇守的,他们五人顺利通过;到了第一层“鹰殿”,由池汉载的武打影星弟子黄仁植(曾在《猛龙过江》中扮演日本空手道武士)把守,在这里五人中的一人被解决;第二层“豹殿”,由螳螂派高手把守,剩下的四人又有一人被解决,李小龙留下来决斗,而田俊和陈元则乘机上了第三层,接下来就是已拍摄的电影片段。

  截拳道棍法VS菲律宾棍法

  第三层“虎殿”,由“菲律宾棍王”丹尼·伊诺山度把守。陈元先用一支长棍应战,结果落败。随后田俊同样用短棍跟丹尼·伊诺山度对招,也未能占到便宜。李小龙选择了比丹尼·伊诺山度的短棍更长、更细、更柔韧的一支葫芦竹,这显然比丹尼·伊诺山度的短棍更具灵活性和杀伤力。这使丹尼·伊诺山度难以招架,于是在经过几个回合之后丹尼·伊诺山度改用双节棍。接下来就是截拳道双节棍与菲律宾双节棍的对决。丹尼·伊诺山度的双节棍之熟练与李小龙相比绝对是势均力敌,然而高下之分不在棍法而在于步法和应变能力。相比丹尼·伊诺山度一板一眼的招式,李小龙的出招明显随意而灵活,他使用的截拳道在移动中能够达到自由和放松,而在攻击时却能达到迅雷不及掩耳,因此在经历一番恶战之后丹尼·伊诺山度最终落败。

  截拳道VS合气道

  第四层“龙殿”,由韩国合气道金带宗师池汉载把守。这一段打戏可以看出李小龙运用镜头的能力和掌握节奏的能力。李小龙的两个同伴田俊、陈元性格鲜明,田俊是机智狡猾,喜欢甩小聪明;而陈元则是一介蛮夫,傻头傻脑。在这一层的对决过程的情节可以看出李小龙的幽默感。先是田俊怂恿陈元首先出战,陈元自然不是对手,在合气道摔打下毫无招架之力。田俊看到陈元已落下风,便加入战团,以二敌一,结局二打一还是占不到便宜。李小龙出战,这一段可以看出截拳道的步法和防守方法,在对决中,合气道摔法在截拳道灵活多变的招式下渐处被动。而田俊又再次怂恿陈元乘机登上第五层。傻头傻脑的陈元刚刚上了楼梯就被第五层的高手扔下来而不省人事,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为第五层高手之强大埋下伏笔。接着田俊也乘乱上了第五层,见到了巨人贾巴尔。而在这时候李小龙对决池汉载、田俊对决贾巴尔,两场决斗是在不同的两层同时进行的,这在上世纪70年代初的功夫片里是相当少见的。田俊与贾巴尔的对决与其说是决斗,不如说是被虐,实力相差太大,田俊下场很悲剧!而李小龙在听到田俊的惨叫声后只好加把劲把池汉载击败。

  第五层无名殿,由身高2.18米的NBA“天勾”、黑巨人贾巴尔把守。贾巴尔是李小龙的徒弟,有些人总以为李小龙只是拍了几部功夫电影就出名了,完全是因为物以稀为贵,要是他活在现在也不见得有多强,其实是我们对他了解得太少了。我们只知道香港功夫电影里的李小龙,不知道美国人李小龙,李小龙其实是全世界的。

  卡里姆·阿布杜尔·贾巴尔,美国男子篮球运动员,李小龙徒弟。原名卢·艾尔辛多尔。身体素质好,弹跳高,投篮准确。1970年参加密沃尔基雄鹿队,1971年该队获全国冠军,贾巴尔被评为最佳投篮手、最佳抢篮板球手和最佳传球手。多次入选NBA最佳阵容,成为全美篮球名将。1976年转入洛杉矶湖人队,任主力中锋,与有魔术师之称的M.约翰逊成为湖人队的两大支柱,该队连续多次获美国NBA西部联赛和全美决赛的冠军。在第五层无名殿,李小龙选择了贾巴尔作为他的终极对手,而贾巴尔所使用的拳法,也和李小龙一样是无招无式,实际上,同样是截拳道。

  截拳道VS截拳道

   贾巴尔所扮演的无名殿巨人可以说是每一个习武者最后的魔瘴,他几乎完美,而且不可战胜。因此,能够击败贾巴尔,就能够真正实现超越自我。创新是李小龙电影最大的特点,早在《精武门》中,就加入了高大的白种人格斗家作为对手;在《猛龙过江》中,他大胆地将故事搬到罗马来展开,又把唐龙与查克·罗礼士的最终决斗搬到罗马竞技场,这充分显示出了李小龙作品的大气;在《龙争虎斗》中,他首次使用了压制作为结束对决的手段,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笔。而在这部电影中,他又大胆启用了NBA明星贾巴尔,面子够大!创意十足!贾巴尔所使用的武术,和李小龙的一样,没有固定的招式,意在拳先,这是截拳道与截拳道之战,也是李小龙与自己的魔瘴之战。

  见光死

  最有趣的是“见光死”的情节。李小龙在无意间打破了一个纸窗,窗外的阳光射进来,照到贾巴尔的脸上,就发现贾巴尔对阳光非常不适应。当他的墨镜被踢掉,看到他的眼睛,竟然是一双魔鬼一样的眼睛!李小龙抓住他这个弱点,最终打败了贾巴尔这个魔瘴。这个情节可以看出李小龙对于格斗的认真,正如《唐山大兄》的飞身跳过铁门的镜头,李小龙大方承认是借助了弹簧床;而《精武门》空手接战日本武士刀,李小龙认为这在现实中是难以做到的。也许这一次李小龙觉得从身高和力量来说,战胜巨人贾巴尔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所以设计了这一戏剧性取胜的方式吧!

  武士道精神

  李小龙非常喜欢在电影中加入宁死不屈的武士道精神。在《猛龙过江》中,查克·罗礼士选择了战死,而在这部电影中,当李小龙对已经筋疲力尽的贾巴尔说出:“为什么还要继续?就让我通过吧?”贾巴尔回答说:“你不要忘记!我也是不害怕面对死亡的!”最终他选择了被李小龙勒死。

  黄色运动服

  最后提一下李小龙所穿的黄色运动服。它代表了不分门派的武学,也就是表明李小龙所创的截拳道是不分门派的终极武学。我们可以在后来的很多经典电影中看到这件衣服,其中包括昆丁的《杀死比尔》。

 2 ) 这才是原版《死亡游戏》!

熟悉李小龙的观众都知道《死亡游戏》是他的遗作,而1978年上映的《死亡游戏》却只有短短十几分钟是李小龙亲自拍摄,原版李小龙所构思的《Game of Death》片段直到2000年才发布,被收录在《勇士的旅程》这部纪录片当中,也就是这部纪录片最后25分钟的《死亡的游戏》。

《死亡的游戏》已拍摄的片段是从宝塔的第三层开始,第三层虎殿的镇守人是菲律宾棍王伊诺山度,不仅展示了截拳道棍法vs菲律宾棍法,还有一场炫目的双截棍较量。第四层龙殿是由韩国合气道高手池汉载把守,所以这层便是截拳道和合气道的较量。最后是第五层也就是顶层的无名殿,是由李小龙徒弟也是nba球星的天勾贾巴尔镇守,贾巴尔在影片里一样无招无式,所以是截拳道和截拳道的较量。

《勇士的旅程》让我们看到了《Game of death》李小龙本人已完成的珍贵画面,也让观众有幸看到原版的手稿和设计理念。此外纪录片还收录了李小龙亲朋好友以及他本人生前的访谈,都是一些珍贵的影像,不仅让大家更加了解李小龙,也传递着李小龙的功夫哲学和思想。Be water,像水一样,倒在碗里就变成碗的形状,倒在茶壶里就变成了茶壶的形状……

 3 ) 极其珍贵

伟大的纪录片,所有龙哥的影迷一定不要错过,只有看了它,才能从头到尾了解到那部未完成的《死亡的游戏》的真实原貌,才能彻底感悟到李小龙作为一代武学宗师的精神境界。

片中有一系列的采访和拍摄花絮,包括李小龙未回港前在美国开武馆的情况,从中可以了解到他是如何凭实力以仅二十多岁的年纪就收几位世界著名武术家为徒,还有他亲自策划的《死》的手稿和影片从未公开的部分等等,这些都相当珍贵。

当然最重要的则是通过此片可以全方位聆听李小龙对于武术的深刻见解,感受他那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龙哥武术哲学中的革命性有目共睹,这让而后的众多等闲之辈都难以望其项背,而他的传奇故事也必将延续。

“Empty your mind, be formless. Shapeless, like water. If you put water into a cup, it becomes the cup. You put water into a bottle and it becomes the bottle. You put it in a teapot it becomes the teapot. Now, water can flow or it can crash. Be water my friend.”

                                                 -- Bruce Lee

 4 ) THE GAME OF DEATH.

何为截拳道?一言以蔽之,截拳道就是半个世纪前的MMA。

永远纯真,永远热泪盈眶。我相信龙叔如果活着会拍出比《李小龙 勇士的旅程》评分更高的作品。没有真才实学是不可能拥有那种随时都会杀死人的凌厉眼神的。

可为何龙叔仍然被国人质疑?哪怕50年了,部分龙迷和龙黑仍在一叶蔽目不见泰山,两豆塞耳不闻雷霆。

纪录片中龙叔的遗孀琳达所言,比起中国人,龙叔的存在更像是在扮演世界公民的角色。一切国籍,种族、肤色、意识形态上的差异终究只是固步自封的壁垒。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浅显的说就是抛弃所有的虚无缥缈,以个人最自由最诚实最刻苦最尊重的态度去实事求是,去超越自己的极限。

可惜2019年了,半个世纪后的中国仍然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大湿。每个人都沉浸在皇帝的新装中无法自拔,醉生梦死。

 5 ) 短评过长,影评又不够( ´゚ω゚)

90后一支,最初看李小龙是跟风,直到看了这部纪录片。。。 纯粹,抱着尝试新类型新元素的心态,却发现没有以往归类于热血励志、燃&酷、脏酷、血暴等中,而是武术的纯粹,精神的哲学,这种纯粹让我第一次纯粹的热血。 原来认为突袭那样才是穷極,但现在才明白李小龙的是功夫、纯粹的功夫。

 6 ) 你不知道的李小龙,29岁时他定了一个小目标

你不知道的李小龙,29岁时他定了一个小目标

———— / BEGIN / ————

小目标

1969年1月,29岁的李小龙刚刚在好莱坞拍摄完《青蜂侠》,影片中饰演的加藤虽然给他带来了一定的名气,但是距离自己想成为的功夫巨星仍然相差甚远。

《青蜂侠》定妆照

当时的李小龙踌躇满志,在一次他与教他跆拳道的师傅李峻九谈论了自己的志向后豪情万丈,拿起笔在一张8英寸宽、10英寸长的便笺上,用英文写下了著名的手稿《我的明确目标》。

《我的明确目标》 我,李小龙,会成为美国最高片酬的东方巨星。作为回报,我将奉献最刺激的表演,并竭尽我作为演员的才能。从1970年开始,我会扬名世界。从那以后,直到1980年底,我会赚到1000万美金以上的财富。然后,我将随心所欲地生活,获得内心的和谐与幸福。 My Definite Chief Aim I, Bruce Lee, will be the higest paid Oriental superstar in the United/States.Inreturn I will the most exciting performances and the best of quality in the capacity of an actor. Starting in 1970, I will achieve world-fame and from then on and till the end of 1980 I will have in my possession $10,000,000.Then I will live the way I please and achieve inner harmony and happiness.

这份热血澎湃的手稿当时并没有引起关注,那个时期美国电影界,华人的主流形象是留着长辫子的大坏蛋或者卑微的奴隶,他们无法接受一个东方面孔的功夫英雄,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还在美国的李小龙联系了同时期香港最大的电影公司邵氏影业表示了加盟意愿,但被邵逸夫一口回绝。

原因是邵逸夫觉得李小龙开的一部片一万美元片酬太高,邵氏集团的其他大咖最多才两千美元,这会坏了规矩。李小龙对这个回复很是恼火。

与此同时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的嘉禾影业老板邹文怀得知这个消息后,当即就找上李小龙,表示一部戏,7500美元起,怎么拍怎么改,你李小龙全部说了算。李小龙欣然答应。

待李小龙回港后,邹文怀不但给了他高片酬,还帮他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嘉禾跟李小龙以工作室的名义合作,拍完片子根据票房分账,或者分股份。

当时影业界没人能理解邹文怀,觉得很不可思议。但邹文怀是看准了李小龙的票房能力,做好长远规划,决心打造成一个超级 IP。这也成了嘉禾制片公司的转折点。

李小龙和邹文怀

成为超级IP

李小龙的个人魅力和武术功底再加上邹文怀的操作:通过打造爆款、多平台占位、系列化产出三个步骤最终成功让李小龙变成了超级IP。

1打造爆款

嘉禾和李小龙合作的第一部片子《唐山大兄》,在极低预算的情况下,就打造了邵氏金子招牌的票房纪录。第二部电影《精武门》,引起了更广泛的轰动,获得了 443 万港元的票房纪录。

凭借这两部爆款电影,嘉禾制片公司稳稳站住了脚跟。

邹文怀到底利用哪些方式,抓住机遇,成功打造了爆款呢?

首先,李小龙功夫了得,但截拳道讲究简单、直接,并不适合表演。李小龙接受建议,做了表演上的改进,让武术动作变得丰富多样,易于观看。

其次,在创作剧本时,李小龙的功夫电影把握了观众的心理。当时在香港流行什么功夫,李小龙就挑战什么功夫。在《唐山大兄》中对战的是泰拳,在《精武门》中挑战的是日本柔道、空手道、剑道。这种与最厉害功夫对战的策略,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再加上李小龙电影有很鲜明的个人风格,其中一个非常个性化的招牌——“啊咋”声。这独特的怪叫是他标志。电影中李小龙的台词是配音演员完成的, 但只有这个怪异的“啊咋”,是李小龙亲自配的,因为别人配不出他的那种凌厉和杀气。另外还有李小龙的成名绝技——“李三脚”,在电影中李小龙凌空飞跃踢出。事实上,李小龙跳不了那么高,是在邹文怀的说服下,借助了弹簧床才达到那种不可思议的效果。

李小龙电影打造出来的形象太过独特,以至于形成了独特的粉丝文化圈,李小龙的造型、服饰、动作都引起了年轻人的热烈追捧。李小龙引发了双截棍热,至今在美国有些方法还以法律的形式禁止使用和拥有双截棍,因为很多美国青年看了李小龙的片子后,也模仿使用双截棍,最后酿成人命,遭到舆论谴责。

2多平台占位

李小龙不单单是个演员,早在 1967 年,他就在美国创立了截拳道,成了一代宗师。1972 年他以截拳道总是身份入选国际权威武术杂志《黑带》名人堂,获得国外武术界权威公认。

此外李小龙还是亦文亦武的武学家,研究武术理论与训练方法,生前共留下七大本武学笔记和六本著作手稿。

在邹文怀的运作下,随着电影影响力扩大,李小龙的商业出镜越来越多,接受各种访问、出席各种典礼。引起世界各地粉丝的崇拜。

3系列化产出

在《唐山大兄》和《精武门》两部片子大卖之后,李小龙和嘉禾又合作出品了第三部影片《猛龙过江》。

这部是前两部的系列化产物,前两部打败了泰拳和日本武术,在《猛龙过江》中又去挑战西方备受推崇的西洋拳、跆拳道、空手道,将之前的双截棍升级为双手双截棍,左右开弓更为潇洒过瘾。

《猛龙过江》打破了东南亚地区的票房纪录,因为人潮汹涌甚至出动了警方,有些地方被迫暂停放映。这部片子大热之后,邹文怀和李小龙又趁热打铁推出了《龙争虎斗》,一举走向国际。

《龙争虎斗》也是前三部的系列化作品,这部片中对准了少林功夫进行挑战,武器上又增加了齐眉棍、菲律宾短棍,打斗场面非常精彩。在美国院线取得 2.3 亿美元票房,开启了好莱坞功夫片,他也成为美国青少年的功夫偶像。

《龙争虎斗》海报

三个步骤,成功打造ip,凭借李小龙这个超级 IP,嘉禾打破了邵氏一家独大的局面。然而就在嘉禾和李小龙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祸从天降,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不幸逝世。

后记

1993年8月7日,在美国加州举行的“李小龙遗物拍卖会”上,本文开头那张1969年李小龙所写,后被其妻子保存下来的便笺竟被收藏家以2.9万美元的高价买去了;同时2000份获准合法复印的副本也当即被抢购一空,有关李小龙遗物的拍卖,人们到了疯狂的地步,那些表面上看似不起眼的收藏品的价格竟然超过了很多名人字画。

李小龙手稿《我的明确目标》


 7 ) 《死亡的游戏》和《死亡游戏》

  我们提到李小龙的功夫电影总喜欢说“四部半”,所谓的“四部半”就是说他只拍了“四部半”电影。哪四部半电影呢?《唐山大兄》的一鸣惊人;《精武门》的扬眉吐气;《猛龙过江》的才华横溢;《龙争虎斗》的震惊世界;《死亡的游戏》的诠释自我。
  
  注意!我说的是《死亡的游戏》,而不是那部1978年公映的,罗伯特·克洛斯导演的,所谓的李小龙遗作,被李小龙遗孀琳达称为“一个笑话”的那部叫做《死亡游戏》,英文名叫《Game of Death》的不伦不类的电影。《死亡游戏》是在李小龙逝世4年之后的1977年由当李小龙所在的香港嘉禾电影公司补拍完成的。补拍的《死亡游戏》电影为了迁就替身,在情节上做了很大的改变,可以说与李小龙原创的剧本相比早已经面目全非了。可笑的是罗伯特·克洛斯导演为了在电影的最后能够接上李小龙拍摄的那些电影片段,竟然在电影中让那个从头到尾都看不清面部的男主角去PK一帮穿着各种颜色运动服的摩托手,而在最后扒了其中一个摩托手的黄色运动服穿在自己身上!他竟然不知道也不去弄清楚李小龙穿那件黄色运动服的意义是什么!其实意义就在于李小龙想诠释他的截拳道理念,就是截拳道是不分国籍、不分门派的终级武学。
  
  李小龙原来的电影是什么样子的呢?根据李小龙当年的手稿和实际拍摄的脚本,这部电影构思于1972年深秋,也就是在李小龙在完成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力作《猛龙过江》后不久,他便开始构思、创作、投拍这部全新的功夫巨片———《死亡的游戏》。李小龙的意图是想把世界上最出色的武术家和运动员集合在一起,拍摄一部前所未有的功夫片。为此,他特地从美国请来了自己的两位好友兼高足:“菲律宾棍王”丹·伊鲁山度(电影中“虎殿”一层穿黑衣服的高手)和身高2.23米的NBA篮球巨星“天勾”贾巴尔;同时又从韩国请来了合气道金带宗师池汉载(“龙殿”一层穿白衣服的高手),再加上香港武打影星田俊和陈元(现已故,在《死亡的游戏》40分钟原版中有出现,但是在《死亡游戏》中他们俩的戏份都被剪掉了),众星联手,拍摄了全片的最后高潮打斗戏———勇闯五层高塔部分中上面三层的打斗场面。李小龙原创的《死亡的游戏》剧情是说武术高手李海天(李小龙饰演)的家人被绑架并扣为人质,作为赎回人质的条件,这位高手被迫到位于某地的一座五层高塔上去打塔闯关,夺取藏在塔顶层的一份“秘宝”。一路上过关斩将、出生入死,越接近顶层,对手越强大。展开一场名副其实的“死亡的游戏”。
  
  李小龙当年原始的构思是这样的:李小龙是一名少林弟子,与其他四位武术家一起去闯一个五层的高塔来得到塔顶上面的宝藏。塔外是由50人镇守的。他们五人顺利通过。塔外,是一群功夫武士把守;第一层“鹰殿”,由池汉载的武打影星弟子黄仁植(曾在《猛龙过江》中扮演日本空手道武士)把守,在这一层五人中有一位被解决掉;第二层“豹殿”,由螳螂派高手把守(李小龙的另一高徒),在这一层剩下的四人中又有一位被解决掉,李小龙留下来对决,面部受伤,而田俊和陈元乘乱闯上第三层。接下来是已经拍摄了的电影片段部分:第三层“虎殿”,由“菲律宾棍王”丹尼·伊诺山度把守;第四层“龙殿”,由韩国合气道金带宗师池汉载把守;第五层“无名殿”,也是最难的一关,由身高2.18米的NBA“天勾”、黑巨人贾巴尔把守。 当李小龙一人闯完全部的关数后上到第五层。终于看到了自己辛苦打拼的宝藏箱。但当他打开后没有看到武功秘笈,而只是看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人生下来就是一个等死的过程”(这跟《功夫熊猫》中的秘笈不谋而合)最后电影给人一个这样具有禅理的结局。这才是李小龙当年的原始构思。
  
  当年李小龙只拍摄了自己跟合气道高手、伊鲁山度、贾巴尔的一些完整的片段,就转而去接拍了《龙争虎斗》,等到他回来重新投入工作,还未开始他竟突然离开了人世。也许李小龙在临死前的最后一秒还在想着这部电影吧!这不能不说是全世界的遗憾……

 8 ) 一些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深度剧透)

按照记录片时间线:

1.凭借他的名望,他完全可以呆在自己的光环里休息,演出一些毫无风险的程式化电影,但这些平庸的作品不能激起他的兴趣。他选择探索电影的多元化和更多可能性并通过电影这个媒介来进行自己的武术哲学的表达。

2.大学哲学专业,深爱功夫,在研习了几乎所有门派的功夫之后,他好奇为什么每个门派都在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仅仅是宣扬自己的教条和世界观,而不是探索功夫的真正奥义。

3.拒绝排外,愿意向每个善良正直的人传授功夫。

4.对一切脱离实战的格斗和花架子嗤之以鼻,强调以实战为本。为深入理解功夫,他研究了牛顿力学、欧洲击剑和西方拳击的技术和原理。他把是否有效而非任何权威和传统作为各个学科中知识的试金石。

5.在《华盛顿星报》1970年8月16日的体育周刊上写道:李小龙的三个学生,乔治·路易斯、查克·诺伊斯和麦克·斯通包揽了每届美国重要的空手道大赛的冠军,乔治·路易斯更是蝉联了三年全国冠军。

6.然而,到1969年底时,李小龙开始发现他的学生把截拳道当成了一个神秘的技术,认为搏击的成功秘密和能力高低只用特定的技术衡量。但对李小龙来说,不存在什么神秘的武艺。武术成功的唯一秘诀就是下定决心刻苦训练,培养属于自己的能力。也因此他做了武术界前所未闻的事情。1970年1月,在他的声望如日中天之时,他选择关闭他开设的所有三家振藩国术馆。

7.甲:李先生会把所有这些教给我的。

李:我不能教你。我只能帮助你发掘你自己,别无其它。

8.在一次训练之后,

甲:要记得实在太多了。

李:如果你试图去记,那你就错了。清空你的思想,变得无形无状,像水一样。当你把水倒入杯中,它就变成了杯子的形状。把它倒入茶壶,它就变成茶壶的形状。水能流动、渗透、滴落、也能摧毁一切。Be water, my friend.

李:你还没准备好。

甲:我知道。

李:像其他人一样,你想学习制胜之术,但从不接受失败之法。接受了挫折、学习了死亡,你也就从它们之中解脱出来了。所以当明天来临时,你必须抛弃你的野心,学习死亡的艺术。

9.李小龙是践行自己信仰力量的最好模范。他发掘出自己的弱点和局限。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克服它们。把自己的体能推向了奇迹般的极限。

10。在李小龙受伤之后,由于无法把能量用在身体上,他只好把它用在思想上。佛祖、艾伦·瓦兹、卡尔·罗杰斯、老子、弗雷德里克·皮尔斯、铃木大拙和基督·克里斯希那穆提等人的作品都成了他的好朋友。在他们之中,李小龙特别欣赏基督·克里斯希那穆。克里斯希那穆在1974年的采访中说:在一个黑暗的世界里,只有你自己是自己的灯塔。专家、分析师、心理学家、耶稣和佛祖都帮不了你,你必须靠你自己。

11.开始他认为中国功夫是终极武术,后来是他新创的截拳道,现在他发现终极真理不存在任何流派和技法当中,而是深埋在每个人的心里。

李:我再也不相信门派了。我是说我不相信存在什么中国式的打法、日本式的打法或其他风格的打法。因为,除非人长着三条胳膊四条腿,我们才会拥有其他打法。但事实上,我们只拥有两只手和两条腿。门派会把人分割开来,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教条,而这些教条并不是真理。因此我抛弃门派,只是说:我就是我自己,作为一个人类,怎样完整地、完全地表达我自己?

12.武术的最终含义就是忠实地表达你自己。这其实非常难做到。我是说,我可以轻松地做一番表演,沉浸在骄傲或者自我良好之中,我也可以做出各种虚假的动作吓唬人,展示一些非常花哨的动作,但是忠实地表现自己,不自欺欺人,那却是比较难的,我的朋友。

13.贾巴尔谈李:一切的关键是:你了解你自己吗?你了解你的技术吗?你能不能调节你的生活来应对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并从其中做出取舍,来发现其中的优势?这是他的行事方法。

14.李小龙意识到好莱坞只是想要亚洲人扮演粗俗的、失真的、美国人眼中成见中的形象。这些角色都把中国人描写成低于其他文明一等的人。

15.对纯粹为暴力而暴力的当时香港本土影视剧,李小龙称其为“又臭又长的兵刀之灾”。他试图讲清楚暴力发生的原因,无论它是对是错。

16.因为格斗就像现场直播,是不可预期的。李认为必须有柔韧的适应性来以变应变(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17.木村武之:我到墓地后会和我遇到的人交谈,他们通常告诉我:“我不会武功。”我来这只是为了让李小龙进入我的生活,给我灵感和鼓舞。因为我现在需要它们。

 短评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3分钟前
  • 爱的镇魂歌
  • 推荐

【纪录片】李小龙:勇士的旅程【中英双字/无字】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8105177 ——【纪录片】李小龙:勇士的旅程 2000【中英双字】(第一部分有声画不对位的问题):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3068637 —— Linda(李小龙之妻):李小龙不想分心,因为他只想拍中国电影,或只展示中国武术。他不认为自己只是一个中国人,他认为自己作为一个世界公民有一个使命,这和他是什么国籍真的没有什么关系。他希望把他在短暂一生中曾经经历过的对武术、生命和文化的感悟显示给世界各地的观众。

8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这片我看过两遍. 第二遍再看时灵异地发现内容和第一次看时不一样

11分钟前
  • 方東美
  • 推荐

《死亡游戏》真正的原版!不要以现在的眼观看待70年代彩色胶卷兴起时代。

12分钟前
  • EVA_征服天堂
  • 力荐

哲思性很满,信息量极大。李小龙后期对武学和搏击的思辨与发展,已远超他早期学的咏春拳太多太多。

15分钟前
  • Andrew
  • 力荐

be water, my friend. 哲学家,武术家,少林功夫原来有印度的瑜伽和思想,难怪李小龙也受克里斯穆提影响。李小龙确实是励志学热爱者,但他不仅是热爱,而且是真的身体力行地将悟到道理贯彻到生活中。他给自己的概括特别精准:“武术家是我的选择,演员是我的职业,但我一直都想实现自我,成为一个生活的艺术家”。

19分钟前
  • 蔼蔼浮浮
  • 力荐

伟大!因为它,世人才能知道龙哥抱憾的《Game of Death》的原貌,而本作除了收录他已完成的珍贵戏份,还通过访谈的模式还原他本人,他的经历 付出 感悟,和他的总结(包含截拳道),“Be water,my friend”再次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为一代宗师的他,其精神世界是多么令人惊叹,也成就了他不可复制的伟大

24分钟前
  • 回忆与否之
  • 力荐

2019.9.24 李小龙生前故居栖鹤小筑遭拆除 他的brilliance为香港电影带来荣光 但当局保存不下一点足迹 而邹老先生去年已驾鹤西归 再看此片 似听说了一段神话

29分钟前
  • GA
  • 推荐

可能最大的意义在于收录了李小龙所拍摄的原版的《死亡游戏》中的二十多分钟片段。以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李小龙所谓的功夫哲学,其实是纯粹面向西方人的观点,或许在当时看来很有些新意,但若放在中国的武侠小说里,其实不算新鲜

33分钟前
  • 搬砖侠
  • 推荐

在李小龙诞辰73周年的日子看这部纪录片,里面包含了真正的未完成的《死亡的游戏》。能感受到他对武术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他的武术哲学将激励更多的人!“武术意味着诚实地表达自己。”向他致敬!

35分钟前
  • 書衣偵探華斯比
  • 力荐

李小龙,伟大的艺术家。武打在他的观念里,不仅仅是动作,更多的是带有哲学的思考。

37分钟前
  • 花开有声
  • 推荐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7GyUfPhB8JE/

39分钟前
  • LisaLeung
  • 力荐

做的比李小龙的电影还精致啊!很好的诠释了李小龙的功夫哲学,然而这些在看李小龙的电影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

42分钟前
  • 清風明月
  • 力荐

7,可惜李小龙的死亡游戏没拍成,拍成超越猛龙过江没是没有机会,个人认为李小龙打贾巴尔那一场比李小龙打罗礼士要精彩

45分钟前
  • мая
  • 推荐

可能是关于李小龙最好的纪录片,其中的试镜片段,家庭录像以及《死亡游戏》原始版的残本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源,有助观众了解他的武术哲学。

50分钟前
  • Mr.Graceless
  • 力荐

当年《龙争虎斗》三区双D9花絮碟就是这个,好多珍贵的影像资料,《死亡游戏》未公开的打斗片段和NG段落,绝对值得龙迷珍藏

54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力荐

“水”……看到李说到这里仿佛和井上的宫本武藏达到了某种切合,武藏一生追求强大,最后是“水”的状态使得他认识了什么是真正的强大,认识了自己,面对了知死亡,才获得一种全然的强大……迷上李

57分钟前
  • 力荐

冇得彈

60分钟前
  • 無定向射三分波
  • 力荐

李小龙死粉的致敬作品,最珍贵的部分缺失李小龙将中国武术的哲学理念带入西方社会的过程,如今看来李在美国社会、媒体、电影圈中的各种表现充满营销味道且「戏精」十足,而从自导的20分钟《死亡游戏》来展现自己的武术哲学理念,如今看来也是牺牲了电影本身的美学。

1小时前
  • 451½°F™
  • 还行

“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be water man ”原来武术的很多概念跟表演是相同的。理解了当时jw哥跟我说他学了十几年武术其实是在学表演的意思

1小时前
  • 帅的让人生气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