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哈蒙德:看不见的世界

已完结

主演:理查德·哈蒙德

类型:综艺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1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理查德·哈蒙德:看不见的世界 剧照 NO.1理查德·哈蒙德:看不见的世界 剧照 NO.2理查德·哈蒙德:看不见的世界 剧照 NO.3理查德·哈蒙德:看不见的世界 剧照 NO.4理查德·哈蒙德:看不见的世界 剧照 NO.5理查德·哈蒙德:看不见的世界 剧照 NO.6理查德·哈蒙德:看不见的世界 剧照 NO.13理查德·哈蒙德:看不见的世界 剧照 NO.14理查德·哈蒙德:看不见的世界 剧照 NO.15理查德·哈蒙德:看不见的世界 剧照 NO.16理查德·哈蒙德:看不见的世界 剧照 NO.17理查德·哈蒙德:看不见的世界 剧照 NO.18理查德·哈蒙德:看不见的世界 剧照 NO.19理查德·哈蒙德:看不见的世界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去蔽才有大美

先稍微补充一下首页过于简短的简介:

本片共3集:

1.Speed Limits 用高速摄像机呈现我们的眼睛无法捕捉的瞬间事件

2.Out of Sight 用紫外、红外、X光摄像呈现人类可见光谱外的世界景象

3.Off the Scale 显微摄影下的身边世界(以及外层空间摄像)


水中的气蚀、月球的特殊灰尘、加热蜂,本片对我而言有很多新知识,并非每部科教片对我来说都含有那么多新知的。

稍详的英文介绍请看:http://topdocumentaryfilms.com/invisible-worlds/


最后撸几句感言:

对我而言,本片不仅仅提供了Invisible Worlds中的一场视觉盛宴,它也提示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待世界的视角或眼界。

每个人类个体的感官生理结构差别都不大,我们的感官是适应我们祖先的生存环境而构造的。然而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观”念差异,“观”点大相径庭。每个健全人都有一双眼睛,但人群间看待世界的眼界却非常不同。

这是一个随处可见iPad的时代。科技产品给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乐趣。然而很显然,很多捧着iPad撸来晃去的人的眼界,大概还部分地停留在中世纪。他们根本不知道——更重要的是——完全不关心日用科技产品背后蕴含的科学技术和理论所蕴含的看待世界的眼界,与他们自己的眼界有多么巨大的差异。他们依旧盲从盲信,用智能电脑系统通过无线网络在互联网散布他们所谓滑稽的“信仰”,相信古旧的经文告诉他们一个更真实的世界,而直觉和妄想可以让自蒙双眼的懒人举着神圣高尚的旗帜直达真理。

世界和生命都很美。有无需解释的美,那来自我们天生的感官和生理机制。而有些美,则并非如此直接,它是更“难”的,它源于理智上的努力带来的更广阔的眼界,在获得对世界与生命更多的认识和理解后你才能“看”到这样的美,于是它美得也更深刻。

宗教信徒相信只有蒙蔽我们自己,世界才是美的(他们的世界中总有一种真正的恐惧与傲慢,我看不到什么美)。然而科学技术通过工具延展了我们的感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中世纪人不可能看到的世界,眼中的世界不同了,我们关于世界的“看”法却仍要停留在黑暗的时代么?

用美国科普作家、科学史家 Michael Shermer 的话来结束吧:

还有什么比此更能打动心灵:通过100英寸望远镜凝视一个遥远的星系;手握一块1亿年之久的化石或是一件50万年前的石制工具;伫立于大峡谷这样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浩瀚无比的深沟前;或聆听一位科学家的演说,他正全神贯注凝视宇宙起源之时的面貌,连眼皮都不眨一下。那正是深刻而又神圣的科学。

(译文采自理查 · 道金斯《上帝的迷思》中文版)

 2 ) 我们看到了什么?

人看不见的不代表不存在,看得见的不代表是全部真实。

概叹世界万物的奇妙和美丽。世界的丰富是无穷无尽。

记得小时候看到荷叶不沾水珠,觉得很神奇,一直会思考为什么?今天在这个纪录片里找到答案了。

以前觉得蜜蜂的眼睛看不到人类看到的东西,觉得很可惜,觉得它们是低级动物,现在好像觉得很可惜看不到它们可以看到的世界。。。呜呜,不过人类有用不尽的智慧,可以不断的探索和开发新的世界。

我们该反思一直用来看待世界和事物的观点,应该突破思维,从更多的角度和维度来看事物。

 3 ) 微评论: E01--速度极限

非常棒!平时司空见惯的世界在高速摄影机的帮助下竟然会有如此不一样的表现,看得我直想叫“WO“~~~最后的鬼闪真的是好壮观!!

 4 ) 语录

01-------------------

眨一下眼睛大概需要15毫秒,人类大脑处理所见影像大概需要150毫秒。

闪电的电压高达10亿伏,其温度比太阳还高。

随着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这种自下而上的新型闪电开始出现在世界各地。

真正的力量不是来自爆破,而是爆破产生的冲击波。

在高速世界里,稀薄的空气能产生巨大的力量,造成破坏,但也能让我们飞向天空。

人类也许认为我们已经解决了飞行问题,但与大自然相比,我们对空气的掌握和运用基本上算是垃圾。

第一批会飞的生物并不是鸟类,而是昆虫。

蜂鸟鹰蛾是飞行高手,它能够完全静止地悬停在空中,以这种完美的姿势吸食花蜜。

飞行之王并非昆虫,也不是鸟类,而是蝙蝠。

蝙蝠是唯一会飞的哺乳动物。

苍蝇在一秒内能看清100幅图像。在苍蝇看来,人类的世界慢得不可思议。

实际上,雨水并不会变成我们想象中的泪滴形。

强壮的游泳运动员能一小时游2英里,但与其他一些水中的哺乳动物相比,这个速度就像在爬行。

水被迫以极高速运动时,就会出现气蚀现象。

水的表面就像有一层带弹性的薄膜,这叫做表面张力。

水玉霉能在2微妙内从静止加速到20英里/小时。

东西越小,空气就显得越浓密。


02-------------------

变色龙是唯一能在细树枝上攀爬的蜥蜴。

人类的膝盖和脚踝只能提供极少的缓冲效果,这些关节不够灵活,无法有效吸收落地时的冲击。

人眼隔绝紫外光,过滤掉伤害人眼的紫外线。但也有很罕见的人能看到紫外线。

真实的情况是热量使松针释放出可燃气体,可燃气体与空气接触后就开始燃烧。
所以这些火焰并不是在烧着的东西上,而是在其周围的空气中,所以火才会蔓延得这么快。

玉虫凭借红外线,在13英里外就能感觉到林火。

对热量的精确控制,让一窝蜜蜂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有序整体。

专职加热蜂通过振动飞行肌肉使自己体温升高,最高可达44摄氏度。

我们周围的空气也许看起来完全是空荡荡的,但绝不是那么回事。如果能看到实际状况,我们就会明白21世纪的空中是多么拥挤。

通过红外线观察,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超大的黑洞。它比太阳大300万倍,就在银河系的正中心。


03-------------------

当前的工程技术水平已达到了分子级。

荷叶很特别,叶面上不会粘住任何东西,其粗糙的表面让水和灰尘只能悬浮在叶面上空。

有时候,大自然巧夺天工的创作会让我们最精心的设计也黯然失色。

如果蜘蛛丝有铅笔那么粗,它就能轻松拉动远洋货轮。

每根人造碳纤维内都有100多万根更细的丝,每根丝由碳管组成,只有一个原子粗。

那些用陈年干酪做的高档干酪粉其实是干酪蛆死后留下的碎屑。

一平方米的地毯上可能就有10万只尘螨。

雪崩的致命力量其实来自雪花。

如果存在薄弱层,雪崩就随时会发生。

打喷嚏犹如人身上的飓风,其喷出的东西的速度达到100英里/小时,分散成4万多个单独的小滴,每个小滴上携带着大量细菌和病毒。

在测试中,距离喷嚏10米远的培养皿还是被感染。事实上,如果有气流的帮助,喷嚏可以飞行40米。

 5 ) 看不见的世界

“这是一个超越人类感官的世界” “意识,涌现;人类是微不可见生物的涌现,他们是我们生存的基石” 1.“灰尘,星球碎片;宇宙尘:彗星尘,行星尘;家尘:过敏原;皮肤碎屑,花粉,螨虫,天敌;工业排放,事故,工厂职业病;心脏、肺部受损,不可逆;汽车排放;湍流,不同向量的空气团摩擦运动情况;沙尘暴,冷空气团,全球气候影响,微生物,病毒,全球传播;电磁场,高压线,打断DNA分子结构;嗅觉,香水;纳米机器人;” 2.“流体力学;空气,水,分界面,水的表面张力;肠道菌落,寄生虫对人类性格的影响,滑雪成分,行为及性格的影响;多巴胺,血清素;深海,声音和光线;大气,遥感窗口,深海,声音窗口;洋流,大气循环,欧美独步天下;海澡;微检测,芯片” 3.“万有引力向量场,卫星,引力场测量(变化率,偏微分方程);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厨房,卫生间,现金,到处都是;特殊菌落;地磁场;光谱;纳米科技世界”

 6 ) 神奇!

1、如果把时间变慢,水会变得粘稠。
  
2、高压线旁边肉眼不可见的电晕。
  
3、温度较高,可以加热蜂房的加热蜜蜂。
  
4、如果用一架钢琴中的整排琴键来表示可见光谱的宽度,那么所有电磁波的范围将大至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5、每个手机都是无线电发射器,我们周围布满了非常拥挤的无线电信号。

 短评

第一集真好看。第二集还可以。第三季么有看

5分钟前
  • 牛奶盒子烂掉了
  • 推荐

分别通过速度、频段、尺度的转换,展现人的视觉阈限之外的世界。

10分钟前
  • hitlike
  • 推荐

哈蒙德还有这本事啊!很好看,看不见的世界,最后一集关于鼻涕那个好恶心。

13分钟前
  • xiaoiou
  • 力荐

超“微觀世界”!

15分钟前
  • 劳永逸
  • 力荐

必须五星满分级

18分钟前
  • Rita
  • 力荐

BBC的纪录片就是牛

22分钟前
  • 钟笑乂
  • 力荐

珍藏级!

26分钟前
  • TesLa
  • 力荐

视角独特,很有意思~

30分钟前
  • Amber
  • 推荐

评分怎么会这么高,就第一集好看啊。其他的不是老梗,就是节奏太慢。

35分钟前
  • lachie
  • 推荐

BGM很适合,爆破形成的冲击波好像AT力场 绝对结界什么

38分钟前
  • 瑾朵朵
  • 推荐

5星给第一集 简直就是exquisite 后面就有点乱了 还有 这哥们是来给camera做广告的。。。

39分钟前
  • sheeparker
  • 力荐

见的越多,未见的越多

44分钟前
  • Sean
  • 推荐

从高速镜头捕捉、非可见光探测、显微摄像三个角度来展现一个在人类视觉之外的奇妙世界,非常有启发性,只是最后一集让人意识到吃个饭亲个嘴都有亿万只微生物如附骨之疽与你同乐,实在是……Orz……

45分钟前
  • 噩梦枕头
  • 推荐

其实我每次看BBC纪录片就很有他们要亏本的忧虑…镜头精致,器械牛逼, 每分钟都超值

47分钟前
  • 博格达梦落
  • 力荐

硬盘已收藏。神级纪录片。慢镜头、微镜头、超广角,速度、频段、尺度的超级应用,还有无尽的科学。9.2

48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第一集好好看,肉眼看不见的世界,太神奇了。

53分钟前
  • Daniel
  • 推荐

畫面很美但作爲紀錄片其實相當不合格。天上地下生物物理,每隔3分鐘換一個新主題,簡直就是意識流的敘述。面面俱到但都乾貨不足,整個感覺就是info overload+其實很空洞

54分钟前
  • Faust
  • 较差

很美很给力

56分钟前
  • coly
  • 力荐

无数奇妙

1小时前
  • 且歌且走
  • 力荐

减速+放大 我最喜欢的纪录片梗~

1小时前
  • Miss. greedy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