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保卫战

已完结

主演:内详

类型:综艺地区:语言:年份:0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大象保卫战 剧照 NO.1大象保卫战 剧照 NO.2大象保卫战 剧照 NO.3大象保卫战 剧照 NO.4大象保卫战 剧照 NO.5大象保卫战 剧照 NO.6大象保卫战 剧照 NO.13大象保卫战 剧照 NO.14大象保卫战 剧照 NO.15大象保卫战 剧照 NO.16大象保卫战 剧照 NO.17大象保卫战 剧照 NO.18大象保卫战 剧照 NO.19大象保卫战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田战与沛王当朝翻脸那一刻,子虞败局已定,绝无翻身可能

1. 攻破境州后,由于青萍参与了攻城行动,沛王第一时间冒雨赶到现场。田战跪在青萍尸体旁向沛王报告军情。君臣默契十足,说明二人之前朝堂上的翻脸是假的,是做给外人看的一出苦肉计。这个外人是谁?杨苍,还有子虞。

2. 后面三名杀手轻车熟路去密室斩杀子虞。而这段时间,除子虞、小艾、境州外,只有田战来过密室。这里暗示田战向沛王投诚,出卖了子虞。再次佐证,沛王与田战那是出苦肉计。一来可以迷惑杨苍,让境州疏于防护,为攻破境州做准备。二来这是为子虞设的圈套,以成功打入子虞内部。不这么干,以子虞谨慎的性格(影子的事连自己的亲信田战都不知道),沛王很难安排自己的人接近子虞。

3. 田战为什么会选择向沛王投诚?三年前,子虞在境州之役中败于杨苍。之后伤势更是复发。三年来,子虞一方面要养伤,另一方面致力于如何破解杨苍的刀法,对自己部下的关怀自然越来越少。何况最近一年,旧伤复发,病入膏肓,都是境州替他上朝。为了保密起见,不被识破,境州与都督部属见面的次数自然是越少越好。长此以往,子虞与部下的感情也会渐趋疏远。这给沛王将自己的势力向军中渗透提供了绝佳机会。所以,田战被境州带去密室见子虞时,内心戏应该是这样的:果然如沛王所说,你这个骗子。口口声声说我是你的亲信,这样的事我居然到现在才知道。一直防着我,这个时候却想到我,我在你这里果然只是枚棋子而已,亲信个屁啊。

4. 之前沛王朝堂验伤其实是做给田战看的。境州慷慨激昂解释新伤口的时候,作为军人及下属的田战的表情不是激动,热血,而是皱了下眉头。这明显是某种说法得到了验证。那么,现在摆在田战面前的选择是:一方是三年前败于杨苍,身负重伤,病入膏肓,时日无多,军中威望处于低点,且有把柄被抓在沛王手中的都督;另一方是极善隐忍、精于算计、年轻有为、谋划有度的一国之主。何况,干掉子虞,他就是都督。田战也有足够的动力扳倒子虞。所以,于情、于理、于势、于利,田战都没有理由不向沛王投诚

5. 境州在林子里突然跟田战说:都督想见你。这么唐突的一句话,田战的表情却一点也不惊讶。明显,他已经知道:眼前这个人不是真都督。

6. 沛王验伤摊牌后,子虞病急乱投医,密室中轻易向田战许以都督之位,暴露了自己意图谋反篡位的野心。这是子虞本次与沛王相争失败的另一个深层次原因。先分析一下子虞的战略目标。由于三年前的战败之耻,导致子虞在军中的威望大打折扣。因此,本次子虞的战略目标是,用境州作牺牲品,攻破境州,一雪前耻,用新功重新树立自己在军中的威望,进而巩固对军方的牢牢控制权,为下一步推翻沛王做军事上的准备。所以,田战原本不在他的规划当中。毕竟,影子的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可是,沛王验伤,相当于明确地告诉子虞,你有影子的事,本王是知道了,欺君之罪跑不了。子虞一看,对方打明牌了。没办法,只得快速调整既定战略目标,两步并做一步走:收复境州的同时击杀沛王。 临阵突变,必受其乱。战略目标调整,不得已,战术方法也必须调整,所以,只好寻求新的合作力量。这恰好就跳进了沛王设计好的圈套。于是,接下来,田战施苦肉计,与沛王当众闹翻,子虞拉拢田战。而击杀沛王的新目标当然得由田战这股新加入的力量来完成。那该怎么做呢?子虞的计谋是,将敢死队计划告知青萍,让青萍加入敢死队。这样,攻破境州后,沛王一定会立即赶往境州。这就是田战一举击杀沛王的最佳机会。让青萍加入敢死队这个任务非由田战执行不可。因为田战演苦肉计的时候,青萍可是不惜用生命去保护他的。所以,青萍肯定会信任他。这一步进行得非常顺利。事实上,青萍年轻气盛,受不了杨平的羞辱,所以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主动要求加入敢死队,要亲自找杨平报仇。沛王当然不同意。但是,出于全盘考虑,为了不过早地打草惊蛇,只能将计就计,让青萍加入敢死队进行训练。但是叮嘱田战,到时把错误的出发时间告诉青萍,把她落下。田战答应了。可是古怪精灵、年轻任性的青萍最终还是混进了进击的敢死队。所以,敢死队跳水的霎那,田战惊呼:“长公主,你怎么也在这里?”

7. 综合来看,在本次斗争中,由于军权掌握在都督手中而“没有做过一天安稳的王”的沛王抓住子虞三年前战败受伤的良机,运筹帷幄,用沉迷声色的假象迷惑对手,待时机成熟时主动出击,步步为营。而子虞由于重心放在破解杨苍刀法及暗中收复境州上,导致后期与沛王的交手中被动应对。对方摊牌后,子虞慌乱之中不得已动了田战这步险棋与臭棋,最终导致功亏一篑。

 2 ) 融入《影》故事机理的“阴阳太极”及主要人物解析

本文为媒体专稿,不允许转载

《影》首映礼,编辑部观影回来后交流感想,每个人的理解竟然都不一样,谁都无法说服谁。

我想这才是《影》的重点。说《影》是极致的中国风,不仅仅因为水墨丹青画卷般的画面、贯穿全片的中国古乐、脱胎于三国荆州故事的中式权谋,更因为渗透进故事机理的“阴阳太极”。

这个说不出异变从何时开始,又从何时成为定局的故事,正如片中托负着水墨杀场的太极图,阴阳、刚柔、奇耦、真假,圆融流通间,万物化生。

在电影叙事上,西方拥有绝对霸权。

人物在某一时刻顿悟真相,情绪到达高峰,冲突在所难免,剧情急转直下,这是我们熟悉的西方故事模式。

《影》完全不是。

前半部分,每个人都说着浅显的语言,干着浅显的事,甚至让看惯了勾心斗角宫廷剧的中国观众,产生了“太过直白”的误解。

只是张艺谋说了无数次,《影》是一个关于人心的故事。

主公沛良,都督子虞,影子境州,子虞的妻子小艾,将军田战,文臣鲁严,每颗心都像藏在浓雾的湖泊里,捉摸不透。

他们融在这场权谋里,映着血色和肤色的黑白,正如历史本身。

境州

境州不是人名,是地名。影子境州本没有名,八岁那年因为相貌酷似子虞,从境州老家被带到子虞府内,作为替身秘密囚禁、训练。

境州和子虞,同样年纪,长着同样的脸。一个是真,另一个就是假。真假,与他们的真实出身,可以有关,也可以无关。

境州最后赌的,就是那个“无关”。

境州进了家门,是奴才;出了家门,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都督。当奴才的境州没有欲望,当都督的境州想要权力也想要小艾。但他想,那或许只是子虞的欲望。

境州的娘被杀死前,境州没想过替代子虞。子虞高高在上,谋略比自己高千百倍,就算病入膏肓,模仿杨苍的拖刀只模仿到六成,也能让身强力壮的境州无力招架。

境州爱子虞,像学生爱老师一样爱子虞。

他也恨子虞,像野兽恨驯兽员一样恨子虞。

境州卑微地爱着小艾。密室墙上的窥孔是境州被囚禁时所开,在他还是影子的无数个夜晚,他偷窥小艾和子虞,幻想自己成为子虞。

这也是子虞训练的一部分。

出战前一晚,境州觉得自己必死,不如给自己再加一份罪。境州知道子虞正在窥视,正如一年前的自己,但他还是像乞丐一样索取了小艾的爱。

境州从杨苍的杀场里逃出来,却落入看不清敌人的另一个沙场。子虞和沛王,境州都无法理解,只知道,如果他们活着,自己必死。

结局,境州不想当王,只是不想死。

子虞

子虞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都督,真实权力凌驾于沛王之上,谋略卓绝,是沛国真正的天。

整个天下都是他的棋局。主公、小艾都可以是弃子,但天下却只有一个境州,境州是他最爱护的棋子。

境州是子虞的学生、徒弟、作品,子虞培养他,塑造他,雕刻他,让他流血,又舍不得他多流一滴血。

子虞越是玩弄境州,就越嫉妒境州。嫉妒境州的自由,嫉妒他强壮的肉体。而子虞自己,按张艺谋的话说,“我认为子虞是性无能的”。

子虞越嫉妒境州,就越恐惧境州。子虞藏于斗室,几乎等同于消失。存在与否,维系在小艾和境州的一念之间。

境州代替子虞的这一年,为了维护自己在小艾和境州内心的绝对权威,子虞用最狠厉决绝的一面面对他们,患得患失,心有恶鬼,终于成为恶鬼。

子虞很聪明,不想永远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的“一念之间”,就算是自己最信任的两个人也不行。

他决定借杨苍的大刀除掉境州,自己回家,当小艾真正的丈夫,当沛国真正的王。

也是在那一晚,他看见小艾和境州睡在一起,他突然非常害怕这个本属于自己的聪明女人。

子虞死前最后一段话,是一套谎话。死前看到最后一段景象,是自己最恐怖的噩梦成了真——真身被影子代替,自己的爱人乐在其中。

世界遗忘了子虞。

小艾

片头,小艾为沛国占卜,说:“这卦至阳至刚,没有女人的位置。”

朝堂和子虞的训练场,都不该有女人的位置,却有小艾的位置。

杨苍的刀法,至刚至阳,子虞和境州都破不了,小艾用女人的身形入沛伞,破了。

境州依仗天险,易守难攻。子虞和沛王,为了收回境州,一个用了武力,一个用了女人,都无果。是小艾点出其中关窍:“需七日连雨,水漫则胜”。

身为女人,小艾必须依附男人。

但能和子虞情意相通的小艾,难道就不想当沛国的王?

王座上没有女人的位置,或许可以有小艾的位置。

子虞和境州都爱着小艾,子虞像爱谋士那样爱她,境州像爱女神一样爱她。

透过密室墙上的窥孔,子虞看了她一年,境州看了她好多年。

对小艾来说,境州的爱太不真实。她可怜境州,但自始至终都选择了子虞。

她要为子虞铺平道路,扫清障碍,境州也在其中。

杀境州的母亲,小艾就算不是出主意的那个,至少也是知情的那个。

境州出战前那一夜,小艾知道境州必死,施舍般给了境州自己的爱。

小艾没想到,一向卑微的境州,竟然杀了沛王和子虞,成了第二个子虞。

小艾以为境州必杀自己。因为如果是子虞,子虞必杀自己。但境州掏出了沾满血的药包。

她才想起,境州不是子虞,境州会像动物一样,充满本能的依恋,忠诚地爱自己。

地上躺着这个国家最聪明、最有权力的两个男人的尸体,门外站着的是一个伤痕累累的傀儡,这是权力和功名离小艾最近的一刻。

但最后,她还是选择了那个会像动物一样依恋自己的男人。

沛良

人人说沛良是昏君。

沛良只是不想和子虞硬碰硬。

境州若被子虞收复,子虞必定成为民心所向,所以收回境州的不能是子虞,只能是自己。

联姻是权宜之计,沛良根本不舍得让自己唯一的妹妹做妾,他只想用青萍钓出杨苍在朝堂上的眼线。

沛良城府比子虞更深,子虞至少有小艾,沛良的心思却连妹妹都不敢告诉。

他没想到青萍会自己带着匕首去雪耻,自己成了间接杀死妹妹的凶手。

但城府深也有城府深的好处。

人人以为田战是子虞的心腹,其实田战也是沛良的心腹。

子虞对田战说,收复境州后,我为王,你为都督。

沛良对田战也说了同样的话。

那队冲进子虞家里的士兵,就是从田战嘴里知道密室机关的开启方法的。

沛良和田战在朝堂上演了一出决裂的戏。效果很好,响动很大,但没人真正受伤。

他没想到境州会爱上小艾,子虞会担心境州小艾联手,绝望之下强撑最后一口气到了朝堂,反杀自己。

跟子虞相比,沛良是一个更孤独的疯子。

青萍

全片唯一一个有气节的角色,张艺谋给了关晓彤。

《影》的世界阴险狡诈、风波诡谲,只有青萍的心清澈如同水晶。

被哥哥保护着的她,活的像火,有仇必报,快意恩仇。

活在太极图里,却不懂顺势而动的生命,如同烟火,一闪即逝。

 3 ) 就算是拼了命,我也要让“境州”活下来

1.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在录制《晓说》当天,原本约好了1点钟开始的采访,张艺谋导演起了一个大早,12点不到就已经来到了节目录制现场,把还在家睡觉的高晓松同志和工作人员们打了个措手不及。

另外一个长得很像高晓松的人叫许知远,在他的节目《十三邀》里,张艺谋对他说,说他这辈子就是不停创作的动力,来源于他根本不敢不认真,害怕对不起别人,因为很多双手,都得靠他吃饭。

很多人靠他吃饭,靠他养活,所以他不敢懈怠。

他不懈怠表现在很多方面,在电影圈里流传着他的一段美谈,但凡他的电影,基本不会赔本,拍摄从不超期,预算一定不会超支,更有几次,反退给片方好几百万的预算。

影视圈不缺有钱人,但如果对应上他这个等级的影响力,张艺谋算不上富有;不投资不公司,不参与股票操作,不进入资本圈,至今只有一个工作室,在北京七环边上的深山老林,想找都难到。

低调隐忍,是刻在他身上的一个大大的标签。

和“境州”一样。

在《十三邀》的访谈上,张艺谋谈到了很多,关于他的人生他的电影他的故事,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讲述他童年经历里,因为家庭成分是国民党反动派,做什么事情都畏手畏脚的那一段。

从八岁起,就战战兢兢的活着。

在纺织厂打了几年的工,高考恢复那一年,国家给五个纺织厂分配了唯一一个北京电影学院的名额,决定名额的领导从五个纺织厂随机画了一个圈,恰好画在张艺谋所在的那个纺织厂,作为纺织厂摄影最好的工人,张艺谋被超龄破格录取,抢到了当时这个宝贵的名额。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处女作便是《红高粱》,一举拿下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华语电影头一遭。

在38岁这个不太年少的年龄,“年少”成名。

《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有话好好说》

接连五座华语导演无可超越的丰碑,仿佛将年少时候的压抑隐忍全部反向外化,表达在作品里,显示出极度躁动且旺盛的生命力,像墨分五色中的焦和浓,恣意狂放。

2.

《影》的故事,是张艺谋导演一直很感兴趣的、一直想拍的“替身”题材,这句话,我从不同的渠道,听到导演说过不下十次。

“境州”八岁那年,便被收养为权贵之人的替身,如有必要,为真身送命也未尝不可,是一个没有自我的角色。

他存在的意义,是完成其他人赋予他的使命:成就其他人。

从《英雄》开始,张艺谋开始遭遇了山呼海啸一般的非议,海外被盛赞为年度最佳,国内却恶评如潮,但也被公认为一个电影的符号,代表中国电影从此向商业大制作的工业体系迈进。

张艺谋从《英雄》开始,逐渐多了一个使命:

成就其他人。

无论是张伟平新画面期间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三枪拍案惊奇》

抑或是《2008奥运会开幕式》、《G20峰会》等一系列国家任务,又或者是把张艺谋钉在“国师”耻辱柱上的《长城》。

张艺谋从辉煌耀眼,瞬间跌落千丈悬崖深渊;从水墨中的“焦浓”转至“重淡”,被民众投石,被权利机关追缴800万超生罚款,被合伙人背叛……

为成就其他人而“活着”,被外界因素捆绑挟持,左右为难,里外不是人;曾经几个孩子都不敢露面,不敢上街,不敢出门。

《影》中,“子虞”培养“境州”,自始至终只打算用作为一个工具,一个成就“子虞”收获天下,成为王的工具,所以他可以无所用其及,哪怕是拿“境州”的娘当做筹码,也在所不惜。

听起来是不是很像张伟平拿张艺谋的三个孩子当筹码的故事?

而至于“境州”自己的命运?棋子不重要,在天下家国利益面前,棋子谈何命运?

3.

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影》是一部讲述二元哲学的电影,而站在《影》对立面的,是《红高粱》和《英雄》

《红高粱》里“九儿”的九月九,还有她的高粱酒,高粱地外的抬轿,高粱地里的野合,大开大合狂放恣意,与《影》中“小艾”的隐忍妥协克制无奈,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不止是剧情人物角色关系极度克制,色彩亦然。

《英雄》里高饱和度的色彩构成,浓墨重彩的画面表学,将中国电影的形式美,放大到一个迄今为止难以难以超越的顶点。

《影》,一下子全打破了,只用黑白灰三种层次,转眼之间,化作一幅“水墨丹青”的山河画卷。

千里江山,雾隐朦胧,层林尽染,水墨翩翩;威尼斯电影节展映上,一个外国人看完电影之后,立马换了《影》的剧照做壁纸,帧帧美如水墨画。

用衣服的浓淡,来表现角色性格的变化;用阴雨的密度,来营造不同段落的氛围;全程使用用“琴萧瑟”三种古典民乐,挑拨人物、挑拨剧情、暗示未来剧情的走向;点到即止又极度克制,和《红高粱》中的唢呐形成剧烈反差。

教科书一般,洗净铅华,清逸俊朗。

卸下包袱,拍了一部自己想拍的故事的张艺谋导演,反而将中国电影的形式美,再创了一座新的巅峰。

独有一种出尘的韵味。

4.

《影》的美,不止在画面,如果只看到画面的水墨就赞誉鼓掌,就略显浅薄了。

暗含在《影》中,最迷人、叫人抽不开身的,恰恰是剧情中恰到好处的博弈和转换,由白转灰由灰转黑,抑或是由黑转灰由灰转黑,人性的灰度区间。

《影》,更像是一部关于传统中国人,在为人处事、在政为商方面的生存寓言。

【以下涉及剧透,谨慎阅读】

且不说“境州”最后惊掉下巴的逆天翻盘,是否意味着其由“影子”向“真身”的过度;仅仅是一个死士的妖娆步伐,也有以阴克阳的传统哲学思想嵌入其中,而影片中类似的段落不枚胜举。

文臣与武将权力关系的现实政治局面影射,替身和影子对于阶级跃迁的深层次探讨,独裁统治中的权力交接体系,个体的革命意识觉醒?算了,更细的,就不方便再公开讨论了。

张艺谋曾在一次访谈中回应过《英雄》的争议:

三人就是天下,士为知己者死的价值观,被扭曲成对权力阶级的洗白与辩驳,在这个时代看自然是匪夷所思,但在16年前,张艺谋却因此平白无故遭到了无数的唾骂与口水,堪比秦桧。

《影》的结局,与《英雄》一体两面,秦王为天下选择了藐视个人,“境州”做出了完全相反的决定,为了成为有主体意识的个人,天下亦可除之。

又想到老谋子曾在《十三邀》中,所讲述的自己:

全部工人都在听课,自己却因为身份问题灰溜溜的从门口夹着尾巴逃走,80年代的画面,却拼成了大大的两个字:

“活着”

人最底层的需求,撑死也不过活着。

5.

“在《影》中,境州”的结局,看似光明的,实际却未知,而这种未知,悲观远远大于乐观。

从他决定拔剑的那一刻起,便决定了他本人的生,同时也宣告了旧“子虞”的死亡。

但此时旧“子虞”的身份,早已经由之前的真身,变成了一个无名的刺客,旧“子虞”死了,大都督却还活着,“境州”终其一生,都要活在大都督的阴影里,充当一个已经死去的都督替身,成为新“子虞”。

而活下来的影子“境州”,母亲已故去,自己也成为了最爱之人的“杀夫仇人”,像被母体切断了脐带后被抛弃,化成一座孤岛,孤苦无依。

值得庆幸的是,褪下了他人的挟持后,“境州”的真身,还“活着”。

“境州”的真身,最后的命运会是如何?是成为“子虞”,或者成为“境州”?

答案恐怕也只有张艺谋导演自己知道了。

6.

不过我们唯一能知道的是,从《影》过后,68岁的张艺谋,都只会为自己活着了。

 4 ) 电影所表达的中国风有形却无神(禁转)

有幸参加了首映,对我来说豆瓣评分可能在7.3左右吧?怎么说呢,张艺谋真的是摄影出身,非常注重画面感,极努力地表达中国的水墨意境,而且音乐是真的棒,也因此在国外获得了好评。观看的是幕后纪录片+正片,不得不说幕后的各种布景真的非常用心也非常不容易。但是他对演员的演技真的是没有太高的要求,自己本身对演技的指导可能也是有限,整体演员演技没有一个是完美的,不是太过就是不到位。剧情结尾有一些以前经典莎士比亚戏剧的感觉,让我想起哈姆雷特,然而演员从人物塑造到角色表达都没能升华这个主题。而相比李安级别的导演来说,张艺谋讲故事的能力实在太差了,甚至相比吴宇森级别的也还是不够,除去画面意境的层面,对比《赤壁》也是差很多的。据说有很多片段都被剪了,可能剪辑也有问题吧。

关于演技:

邓超也是非常努力了,短短时间内减肥成完全不同的一个人。但是演得真的太过用力了,把都督演得像一个极其猥琐的老头,虚弱不代表猥琐,子虞就算受伤老化了也应该是一个有气韵在的人,并且表面温和暗地腹黑反转的时候才会有惊喜。一开始就猥琐阴暗让后面的剧情基本都能被观众猜到他这个人会做什么。而且对于病态和年老的表现就是弓腰驼背和嘴角下撇,实在是“演”的痕迹太重。而境州作为影子就更是少了一分自卑和怯懦,气场太强使角色无法丰满起来。

孙俪的演技一直是走心走感情的路子。但是也是非常夸张…眼睛感觉要瞪得掉出来了,这样的演技果然还是停留在电视剧里比较好,放到大屏幕就会发现她真的不太知道“自然”两个字怎么写。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演技真的非常难有突破,不说曼玉,达到周迅级别都基本不可能。另外导演找一对夫妻来演一对夫妻真的是一件非常破坏气氛的事,观众的所有幻想和意境都会破灭。接吻的时候很容易出戏,脑子里会想“哦 原来孙俪和邓超现实里是这样接吻的”。看到激情戏内心的波澜也会变成觉得被撒了狗粮,堵死了观众所有的想象空间…这种基本的表演道理导演居然不明白,邓超也不明白,孙俪是他推荐的…

郑恺…从他已经是第二次跟张艺谋合作可以看出,张导对演技的要求真的是很低。邓超的演技还基本能够让人忘记综艺里的他,郑恺就做不到了。一点君王的气质和腹黑都没有,用了最简单的表达昏君的方法。我整个人疯狂怀念赤壁。总之可以说是非常流于表面的演技了。妹妹死的那一段我就等着想看看他怎么表达悲伤,果然他仰天长啸了……

关晓彤…居然…表现还不错。要不是她平时演技也是这个路子,我会觉得她真的演得挺好的,至少没有大错。但是角色个性不太符合那个年代,有点太咋呼,而且眼神有些误导我她喜欢都督…角色塑造比较扁平 算是功大于过(甚至貌似…可以表扬一下?

胡军演技发挥居然也一般…胡军和王千源是电影里我觉得是演技最不会出错的人了,但可能真的是导演的问题,在赤壁里那么英武帅气的赵云,在十月围城里那么气势汹汹的反派,在这里面居然只有那么几秒有气场。跟儿子对话时的诙谐轻松使人物形象塑造变得有些模糊。而且前头聊了半天我还以为是主要角色,打了一小会儿就没了…顺带一提王千源的戏份更是被删得不剩啥了

吴磊…虽然我很喜欢他…但是不得不说演技在里面是垫底的。台词太差了,而且需要练练普通话,前后鼻音发得不太清楚。毕竟才上学,还可以好好磨练。不过还是挺帅的了,比琅琊榜里肯定是好的。

电影整体画面上来说非常不错,场景设置非常棒,而且真的是用心了,比长城是要好上十万八千倍的。演技和故事讲述方法可惜了这个场景,缺少些内涵。展现了山水画的形,却缺少了意。吐槽了那么多演技,但是其实有四分之三的观众对这种阶段的演技都已经可以满足了。我只是太怀念以前的一些演员。攻城那段很好看,希望有更长一些的剪辑的版本,也许对剧情更有帮助。

总的来说,全程怀念《英雄》和《赤壁》。看英雄的时候还小,不确定,但是就我个人而言赤壁是绝对比不上的。希望张导下次选角不要再看流量了,另外对制作电影的用心表示敬意。

补一句:很多人在diss我为什么喜欢赤壁…因为虽然台词糟糕可是赤壁就是一部很好看的商业片啊 从乌龟八卦阵到小镜子盾牌反射都很好看啊哈哈哈~当然 赤壁没啥内涵 可是剧情不拖沓很精彩 除了织草鞋和萌萌之类的很雷人…我并不是根据豆瓣评分挑选喜好的电影 就是个人感觉而已 我不能因为分低就嫌弃它对吧

另一层面上来说 当我觉得《肖申克的救赎》好看 和 我觉得《泰囧》好看,我所要表达的明显不是一个意思。邓超夫妇这样的演技如果是放在《恶棍天使》里也许会非常棒,但是同样的演技在《影》这样的大制作之下就显得有些差强人意。张艺谋撑起来的这个形,让人期待它有更加丰富的意。之所以提到赤壁也不是因为它有多么多么优秀 而是情节场景设定比较类似 所以难免想起

 5 ) 还好,我们还有张艺谋

在看完《影》后,想了很久该用什么词最直观能描述自己的第一感受,最后我选择了两个字:震撼。

对于我的鼎力推荐,身边很多朋友却是半信半疑:《影》真的好看吗?我并不意外,这也是观众对张艺谋长久的态度:既满怀期待,又不敢期待。

作为曾带领华语电影走向世界的领军人,他拍出过《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红高粱》等留名影史的经典,也有过《三枪》《长城》这样令人难堪的作品。网络上关于张艺谋的评论,永远充满质疑,许多人声称他早已江郎才尽,拍不出好作品。

而《影》的出现,总算证明了一件事实:他依然是当下最值得我们自豪的电影大师之一。

很难想象,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与《英雄》两座高峰后,张艺谋依然能在年近古稀时拍出《影》这样在形式上极致突破的作品,用影像呈现出中式的写意与留白。

最显眼的自然是摄影,视角端正的画卷式构图,在大殿与子虞家中,内景摆设呈现着线条与秩序,而在两军交战的外景中,远处则浮现着氤氲叆叇的层层山峦。景物,摆件都是高对比低饱和的暗青色,只有人的出现,会带着鲜明的肉色或血红。《影》延续了张艺谋形式化的独特美感,每个镜头,都精致如同水墨丹青的国画画卷。

除了画面,电影在声音上也精心设计,张艺谋在片中大量利用了古琴弹奏音效,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决战段落,竟州与杨平准备一决高下,与此同时,小艾提出要与夫君合奏。电影以平行剪辑的方式来回于“三合”和“合奏”之间,琴声从平淡到猛烈,气氛也愈来愈不安。

然而与华丽视听相对的,观众再一次质疑起张艺谋的故事,会不会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剧情?放心,并没有。

的确,《影》对剧本信息量的展示十分“吝啬”,一开场便切入到角色的矛盾之间,没有引入,没有铺陈。迅速将观众拉入高戏剧化的冲突当中。乍一看《影》,你会觉得人物似乎都很“单薄”,好似每个人都只有些脸谱化的性格,但事实上,只是张艺谋把他们浑厚的过去,给藏了起来,并交由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细心发掘。

王和青萍兄妹二人,是怎样在残酷的王权争斗中活下来的? 子虞之前是怎样的英雄人物?小艾和子虞曾经的关系又是如何?和竟州又是怎样从主仆化为相惜?导演对此都只含蓄模糊的阐述个两三句,透露些许信息,却导致更多悬念,也成为了我所说的,剧作中的留白。它给予故事一种含蓄而磅礴的美,也为观众留下更多想象空间。

这也是为何《影》的故事虽然严肃,却紧紧抓着人眼球,它的人物关系盘根错节,竟州,子虞,王,小艾,公主及一干配角,每一次对峙,都在表面的平静下压抑着强烈的情绪。

这种留白,与无话可讲的“大而空”并不相同,《影》的故事,是如同让人俯视一片湖,眼前只是块薄薄的截面,背后却是深不见底的迷。张艺谋一方面刻意限制了观众对故事的了解,一方面又展露了很多值得玩味的细节:验伤后的竟州走出殿堂,王景春饰演的鲁严不住的眨巴眼;子虞反复讪笑问小艾:“他是不是真的和我很像?”;竟州成为宫殿唯一的胜者后,小艾却恐惧的后退……

对于这些情节,我想不同观众会有不同理解,就如同《影》的主题,也包含着多重意义,它是一个权谋斗争的故事,也是一位替身追寻自我存在的过程,但在我看来,它还有个更为宏大的表达:每个人,其实都是“影”。

子虞把控着竟州的人生,他的存在,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主人,竟州没有掌控自己命运的权利,所以只是依附于他人的影子。

可其他人呢,他们又掌控了命运吗?

青萍与小艾自不必说,在这个故事中,女性皆为男人的附属,小艾被来回安排于两个男人之间,青萍贵为公主,却还是注定为政治牺牲。而王和子虞呢?他们都曾手握无上的权利,最后也皆因权利惨死。

事实上,当你回过头看所有人,无论大小角色都在被命运玩弄,他们为了野心,为了爱情,为了自我拼死一搏,最后就像大雨中被冲刷掉的沙粒,掉入汹涌的历史长河中消失不见。

也许《影》称不上经典神作,但能在影院,欣赏到这么一部带有强烈作者气质与中国文化特色的电影,在当今青年导演几乎都在模仿西方,那个曾经拥有《卧虎藏龙》《霸王别姬》的华语电影却逐渐消散了特质的时代,我只想由衷庆幸的感叹一句:还好,我们还有张艺谋。

 6 ) 张艺谋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视觉天赋,也再一次挥霍了它

总觉电影技术的进步和投资的扩大对张艺谋来说是一件喜忧参半的事情。喜的是,他距离实现自己的视觉想象力可以再近一步,忧的是他真的狂奔起来之后,把很多好好的电影拍成了《印象·XXX》系列。

如果往前看,在他没那么多技术和资本支持的时候,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甚至我的父亲母亲,反而由于这种外部限制,红高粱里巩俐脸上的红,深宅大院里的数不清的灯笼,东北土地漫山遍野的色彩,这些简单的视觉效果反而维持住了一种“放在现实中毫不违和,但略微超现实富于想象力,而且与人物命运结合起来超带感”的独特分寸感。

《英雄》之后又发生了很多事,比如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是最有票房号召力的导演,受到资本的认可,比如他指导了视觉上登峰造极的奥运开幕式,比如《印象·XXX》系列,给了他一个放弃故事,朝着视觉想象力狂奔的舞台。说张艺谋已经完全不会讲故事了,我不同意。2000年之后他也有很多不错的故事片。可是有了资源,有了技术的张艺谋,一旦下定决心要在电影里加视觉想象力,就几乎没有过有分寸感的时候,而这份失衡,常常吞噬了电影本身。


《影》在影像的质量和想象力上,是集大成的作品。太极中的打斗,水滴的视觉,有《英雄》的影子;水墨风格,有奥运会上那个用身体作画的舞者的影子;极具仪式感的战争场面,有《黄金甲》的影子。也有很多突破的地方,比如说,水墨风格却能看出景深。尤其是沛国大殿的景,近处的殿宇和人,中间的江水,远处的山川,虽然是水墨风格,但是有正常风景的透视,看着不像平面的背景,反而能看出远近错落。如果说有人做了一个水墨风的梦,应该就是这样。

难得的是,远景的透视过渡自然,不像偏平背景版

一开始看到浑然天成的水墨风画面实是非常惊喜的。但后来发现,你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这个影像风格的尽头。影像风格虽然惊艳,但由于没有任何变化,而且与剧情发展,人物命运,联系太少,所以在最初的惊艳后,电影进行到半个小时就有了疲劳感。

前两年视觉天赋远弱于张艺谋的冯小刚在《我不是潘金莲》里也做了一些尝试,虽然有噱头嫌疑,但圆形视角确实与人物命运形成了呼应。前期是圆形镜头,是李雪莲的女性视角,颜色也是江南风格的黄,绿,蓝。进入北京之后,镜头变成方形,是刚正,是规矩,影像里开始大量出现在圆形镜头里没有,但与方形镜头很搭的红色(北京的颜色)。最后故事的尾声,李雪莲终于获得内心平静,镜头变成了超宽的方形视角,那是说明李雪莲想通了,内心也开阔了。有美感,有哲学,同时有变化不单调,而且与叙事本身有配合。潘金莲的视觉尝试没有张艺谋在《影》里的难度大,但没有让我觉得看得累。

江南的圆和绿,北京的方和红,尾声时的宽和明亮,与剧情和人物很呼应

而《影》从视觉上太缺少变化。我在看的时候,曾经做了很多猜想,但最后发现,我想太多了。什么都没有发生。

比如,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猜,人物的衣着虽然都是黑白水墨风,但黑与白的比例,是否与人本身有关?追求真爱,情欲,自由的人,白色多一些,追求权谋的人黑色多一些?或者人物的身份越明面,衣服上白色越多,人物的身份越滑向“影子”,黑色越多?

特意留心每个人的衣服,是我想太多了。衣服的黑白配色真的是随机搭配的。

再比如,会不会出现一个高光人物,ta是有色彩的?在一众水墨之中脱颖而出?一度寄望于境州,因为他是最让观众有代入感的,但是境州几乎黑白到底。后来寄望于杨家父子。相对于互相算计的沛国一群人,杨家父子实力强大,关系有爱,处事磊落有原则,形象更正面。如果有色彩的杨家父子,被阴暗鬼魅,诡计重重的黑白色沛国人吞噬,我觉得也会很带感。

可惜,又是我想多了,没有高光人物。所有人都是黑白。

再比如,色彩与黑白是否应该和人物命运相对应?境州在战胜杨将军以后,曾经获得过短暂的自由心情。如果这个时候他一度获得了色彩,又在后期一步步再次划进权谋世界的时候失去了色彩,也可以很带感。

没有发生,又是我想多了。

这些想法不一定有道理,但至少会让视觉上不那么一成不变的无聊。又或者,只在一些特殊的剧情和场景进入水墨模式,惊艳感可能会加倍。黑白水墨风的画面确实很赞,但是如此浓烈的视觉效果毫无节制,铺天盖地,缺乏变化地灌给观众,和叙事本身也没什么配合,那和加了一个强效滤镜又有什么区别呢?


好了,我知道又有人要说“东方哲学”,电影里有传统文化,而且还是士大夫的雅文化当然是好的。可是为什么拍出一股如此浓烈的“祖传老中医”的味道?反复出现的“太极”“阴阳”已经到了让我不适的程度。

电影里借人物之口反复暗示杨家的刀法至阳,所以我们要用至阴的方法战胜他,比如要趁连续雨天,要用女子身形的步法功夫。但能赢真的是这个原因吗?

战胜杨家收复境州首先靠的是雨天湿滑,沛伞可以更充分分解刀法的力道;连续下雨七天,江水大涨,装了死囚的船得以借水势开过江中的城防(还给了两秒水下镜头);一百死囚目标统一组织严密。这是“天时,地利,人和”吧?甚至杨家父子讲信义守规矩,沛国人搞偷袭,这是“兵法,诡道也”。这些也是传统文化,打胜仗靠的是这些,而这明明都是智谋,却把整个筹谋简化为神神叨叨的“阴阳哲学”?如此安排和老中医给鲁迅开的药引是“蟋蟀一对,要原配”有什么差别?

如果是“阴阳哲学”指引和启发都督找到了答案,我双手赞成。可电影的拍法是,阴阳本身就是答案。有了阴阳,你就能赢。不是因为雨天湿滑,江水大涨,沛伞巧妙,而是因为“他是阳,你得往阴上靠”。这是强行把世界观当方法论。

电影前半部分节奏很好,能隐隐感觉到阴与阳,明与暗互相拉扯的张力,但拿下境州之后节奏开始乱了。比如结尾的反转再反转,全都在意料之中,却讲得如此缓慢。端着头颅盒子的武士登场,面具蒙着脸,我们就立刻知道了,有诈,八成蒙面武士是都督。因为之前没有出现过大特写蒙着脸的人嘛。比如都督杀王前,多嘴一句“你杀了境州母亲还诬陷于我!”我们就知道,好了,境州肯定要反水。境州母亲的死这个时候只有王,真凶和境州自己知道,消息都没时间散播,都督是怎么知道的?这不是自引脏水越描越黑吗?观众对剧情的预测,早于剧情本身的发展,尤其对于高潮大反转的段落来说,那真的太灾难了。

最遗憾的一点是,这次的角色都不太有魅力。张艺谋是很会拍演员的,巩俐章子怡,甚至倪妮周冬雨都曾经在他的电影里焕发出无限魅力,不一定是造型美,不一定是演技好,也不一定有主角光环,但这些人能焕发出生命力,只要出现在镜头里,我们的眼神就离不开她们。这次的演员们都很扁,反而戏份很少的胡军是最好的,其次是王千源。邓超演得很好,反差很大,但这两个角色散发了演技却没有散发魅力,有点太“演”了,非常可惜。孙俪的角色原本以为会很重要,但后期完全沦为惊悚表情的背景板,而且她的脸有很多死角,不像以前的谋女郎们每个角度都好拍。关晓彤演技捉急,但她的脸反倒是最被镜头宠爱的。吴磊弟弟……好好上学,练练台词吧。

或许对国师过于严格了,或许过几年回头看《影》依然有它在影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可取之处,但至少对于电影院的116分钟而言,这不算是一次很美好的体验。

————本文原载于我的公众号肖恩恩恩恩肖的瓜子社(Sean_lalala),欢迎关注

 短评

TIFF第一卡,名字上了片尾字幕又看了北美首映是特别奇妙的经历。邓超特别好,郑恺也不错,关晓彤这么看是可爱的。孙俪对于电影来说头还是太大了,吴磊的台词还是练练吧,真不行,和胡军一比太出戏了。

7分钟前
  • 奈奈酱
  • 还行

从不太平的太平赋满纸荒唐,以毒攻毒的千蝎毒无药可医。境州是子虞的影子,也是沛国的影子。一个人有了影子,便敢在黑暗中腾挪;一个国丢了影子,不敢在天晴时起舞。求爱的匕首溅上复仇血,合奏的琴瑟谱出离心歌。父子的三合刀,夫妻的油纸伞,君臣的征伐诺,终于成全了真身的英名,成全了影子的天下。

10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五零后直男接受的教育是被打上革命烙印的,为什么热衷集体,追逐权力,迷恋复仇,女性观念单薄。被形式架空既是个人局限,也是特殊时代铸错。相信张艺谋放弃朱苏进老师的「三国」历史解构,表露枯木逢春的渴望更符合暮年心境,比「英雄」时期更扭曲狰狞。

13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谁能想到,演得最好的竟然是郑恺…

18分钟前
  • 把噗
  • 推荐

看完影,第一时间朋友问我如何?我说,一脸懵逼。又问,为何?我说,很难说。如果说电影好,我却一时不能道出好在哪里?如果说电影不好,我怎么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20分钟前
  • 倔强的拾哥
  • 力荐

张艺谋用这个片子满足了自己的造型欲,美术欲,氛围欲,声效欲……故事简单得不能再简单,铺垫以及结尾几次接连的反转都是标准制式的做法。怎么说呢?嗯,从情节上看,这是一部爆米花电影,但从氛围和节奏上又不太适合一边看一边抖着腿吃爆米花。不知道大家能不能get到点。

24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1.震惊!孙俪竟然眼睁睁看着邓超自己打自己却不阻拦。2.邓超不仅自己打自己,还自己把自己绿了。3.鹿晗对吴磊表示强烈谴责。4.鹿晗在《长城》里和敌人同归于尽,关晓彤在《影》里和敌人同归于尽,求他们的心理阴影面积。5.郑恺在《长城》里做皇帝的部下,在《影》里升官做了皇帝,下次可能是做地球球长,再下次就是做宇宙宙长了。

28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7,邓超为影片的付出和努力,成为本片一大亮点,尤其是两个角色第一次同框,这种更真实的震撼,确实是远大于特效的。实际上,在张艺谋作品序列里,这是一部格局很小的片子,导演最擅长的影像风格,被进一步放大和强化,水墨画风确实很独特。叙事本身有意增加了些舞台感,权谋与人心的恶。若说遗憾,就是剧情还是没那么顺吧。

2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张艺谋用了4种颜色(黑、白、肤、血)的过渡,就讲完了两方主权的大斗争、主与影的内斗争两条主线故事。看到一半认为是《英雄》plus版,但看完觉得能使更少的颜色来讲更复杂的故事,国师内功深厚。《影》更像是武侠美术片。

32分钟前
  • soamelie
  • 推荐

如果搁在15年前,这会是另一部《英雄》那样的电影,是一部关于影子和真身的正剧,会很大。只是时间过去了这么多年,中国的导演们开始对好莱坞类型片那套叙事方法感兴趣了。编剧在保证类型片叙事的写作技巧和套路的同时,导演再加入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反着类型来,做减法,把格局做小,做以往没有尝试过的东西。不再玩人海战术,这次用大历史充当背景板,讲史料中不会有记载的小人物。美学上不再是大红大绿的绚丽色彩,而是选择了淡雅的水墨灰,将这种传统东方之美做到了极致,还能有对立意象的传统元素融入场景,故事和冲突。对于这种小格局的商业类型片,片子的完成度非常不错,用纯好莱坞的方法拍东方气韵,骨子里还有几分莎士比亚的古典悲剧,顺便致敬了一下黑泽明,如果拿真去申奥的话,可能真会有戏。

3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张艺谋依旧是当代大陆导演中最值得尊敬的那位。莎氏悲剧式的故事+大世界观下的小格局,表演形式也更偏向话剧,有点《黄金甲》的感觉(真的没有在黑!)。主要的问题是头尾文戏实在拍得太端了,端到让人想起《王的盛宴》。水墨画的美学体系非常统一,形式感也与影片的气质没有违和。高潮段的锦州防卫战好看到像狂欢(虽然雨伞战车和用伞前先要扭来扭去的设计有点值得吐槽),可惜实在太短,后段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延伸,可能是吃了片长的亏。关晓彤不论是角色本身还是表现都令人刮目相看,尤其是在有依然青涩的三石弟弟的比较下显得更加出彩(三石弟弟还得努力啊!)。【10.1重看,观感略下降。估计是为了保全女主形象和开头引入角色,留下了不少废戏和交代性台词。假如多一些有趣味性的枝节例如保留竹林死士段或者交代一下沛伞的设计,可能会更好】

39分钟前
  • 字母君
  • 推荐

有点失望,低于预期。视觉效果是没得说,大家已说尽不必重复了。但本质上此片还是一部重文本的电影。所以此片只能叫视觉好,不能叫影像好!影像仿佛只是为了表现一些概念,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并没有深入故事的肌理。这个故事,看简介觉得可以有很深的人性表达,但遗憾的是张导只把它拍成了一个“阴阳”概念化的权谋故事,而对故事里的人性却根本没有通过影像作深入挖掘。更要命的是张导依然不懂得如何留白,生怕观众看不懂,导致对话太多太实,很多能用影像表达的非要说出来,很多一目了然的非要说出来,很多情节分析非要说出来。这样一个概念化故事,如果真能极简一点,甚至古拙一点,少些废话、少些情节的连续性,想必更能与水墨画的意境相符合,既能增强文本的多意性,又能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可惜张导办不到。还是觉得英雄更好点。

40分钟前
  • 微分流形
  • 还行

跑男水墨工艺品店特辑?东方美学就是流水线伪水墨长衫,就是文化馆展览式半透明屏风,就是长城剩下没用的概念 那带刺儿铁陀螺,靠从太子妃剧组借来的电风扇?另外邓超老师怎么都是在演瘪三啊,区别是翻白眼时就是都督,憋着笑时就是影子~

43分钟前
  • FSgadgGgdsglgd
  • 很差

雨一直下,剧情不算融洽。这么多年过去了,国师还跟拍“英雄”时一样,喜欢用绝美的画风讲述破绽百出的故事。水墨写意画有种气韵流动之美。跟通篇的阴柔诡谲相比,更喜欢两个年轻人坦荡荡的赴死,霸气的长公主与青涩的少将军好嗑...

4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1. 国师已经68岁了 2. 邓超拍摄全程没有用“替身” 3.国师解释水墨画渲染之后渐变的“灰”的层次正是人性中亦正亦邪的部分 4. 之所以没有长时间的大场面是故意克制希望战争仅为故事服务 5.演员先定的邓超后来选不到女演员就干脆选了孙俪 6. 选吴磊关晓彤这些小鲜肉和小花是想给年轻演员机会 7.之所以想拍文艺片是和投资人商量的结果 8. 郑恺记者会唯一一个用英语作答的,表演也有惊喜。

48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王千源领舞领得不错

52分钟前
  • Meng
  • 还行

坐我旁边的意大利帅哥看得腰杆直挺张口结舌被震得一愣一愣的太萌了,结束后还使劲鼓掌♥

53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2.5星。我们成长了,国师还是那个国师,阴阳水墨写意竹林伞战团体操的国师。另外就是演员还是不要太多参与综艺的好,爱护自己的荧幕形象。电影里邓超一痛苦就觉得和他踩了指压板的表情也没什么区别。

57分钟前
  • suya
  • 较差

国师在他的螺蛳壳里做了个新道场,给3星小小鼓励一下。吐槽开始:1,豆腐脑加猪腰子的视觉灾难。以前端一盆油泼辣子你们嫌腻,现在改成一盆醋,欢呼声一片——那不还是满满一盆吗?2,一把大关刀领着一队大关刀,凭三招镇守一座城,还单打独斗定胜负……说评书哪?3,“沛伞”加猫步,满地陀螺兵简直丑到极点,正在认真考虑今年的金隼奖增设一个“最蹩脚动作场面”奖项。4,建筑、服饰、兵器、人名地名没一样经得起推敲的,张艺谋关于各种“传统”的理解,都是广场舞级别的,视觉上的油腻感与此直接相关。5,国师关于人性、命运、政治的理解都直白到乏善可陈,拿着一大笔钱,随便挑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场战役来还原,都比这种伪大片有意义得多。6,最后,恭喜国师的“偷汉子宇宙”再添新篇章,求你从此绝口不提“武侠”二字。

60分钟前
  • 风间隼
  • 还行

2008年林妙可和杨沛宜、2018年子虞和境州,国师张艺谋这个关于“替身”的故事(《影》),除了黑泽明《影武者》以外,不知道还是否是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获得了灵感。

1小时前
  • 霾桑 等108个人
  • 还行